消化内科健康教育处方

合集下载

消化内科健康宣教

消化内科健康宣教

消化内科健康宣教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1、急性发作期应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不宁。

2、停止进食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如:油煎、辛辣、浓茶、咖啡等。

3、禁用损伤胃粘膜的药物,尤其是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4、戒烟,戒酒。

因为烟酒可延迟胃炎和溃疡的愈合。

5、进餐应有规律,牛乳和豆乳不宜进食过多,因为此类食物较易引起胀气。

6、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各种药物。

并应定期检查,遇有症状明显变化,应及时就诊检查。

7、胃镜检查能及早正确诊断各类型胃炎及溃疡病的病变,更是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手段,操作时虽然有瞬时的恶心难受,但完全可以承受的,患者应予配合与支持。

脂肪肝1、导致脂肪肝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由于长期饮食营养不合理所致,长期高脂肪高糖饮食可致肥胖,随之有50%可伴有脂肪肝。

其次是代谢疾病,其中以长期饮酒所致的酒精中毒为多见。

患肝炎后由于营养过于丰富亦有造成一过性脂肪肝。

2、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的病理过程,除酒精性脂肪肝外,不会发展为肝硬化,去除脂肪肝的病因后可使脂肪肝消失。

3、调整饮食是脂肪肝治疗的重要环节,有益于脂肪肝的食物主要有燕麦、玉米、海带、大蒜、苹果、牛奶、洋葱、胡萝卜、山楂、无花果等,此外应进食适量脂肪和糖类,全忌脂肪和高糖饮食是目前饮食习惯常见的二种误导。

4、戒烈性酒是酒精性脂肪肝唯一治疗方法。

5、运动锻炼以减肥,降甘油三脂药物可以应用。

肝硬化与脉门高压症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和弥漫性肝病,主要由病毒性肝炎和长期大量饮酒所致。

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出现肝功能衰竭、门脉高压和全身各系统受累的表现,少数患者可并发肝癌。

1. 我国常见引起门脉高压性肝硬化的原因是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和酒精性,应积极治疗和去除原发病因(如病毒性肝炎的早期发现和隔离治疗)。

2. 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选择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

3. 戒烟,禁忌饮酒及含酒精饮料,注意劳逸结合。

消化内科健康宣教

消化内科健康宣教

消化内科健康宣教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1、急性发作期应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不宁。

2、停止进食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如:油煎、辛辣、浓茶、咖啡等。

3、禁用损伤胃粘膜的药物,尤其是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4、戒烟,戒酒。

因为烟酒可延迟胃炎和溃疡的愈合。

5、进餐应有规律,牛乳和豆乳不宜进食过多,因为此类食物较易引起胀气。

6、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各种药物。

并应定期检查,遇有症状明显变化,应及时就诊检查。

7、胃镜检查能及早正确诊断各类型胃炎及溃疡病的病变,更是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手段,操作时虽然有瞬时的恶心难受,但完全可以承受的,患者应予配合与支持。

脂肪肝1、导致脂肪肝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由于长期饮食营养不合理所致,长期高脂肪高糖饮食可致肥胖,随之有50%可伴有脂肪肝。

其次是代谢疾病,其中以长期饮酒所致的酒精中毒为多见。

患肝炎后由于营养过于丰富亦有造成一过性脂肪肝。

2、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的病理过程,除酒精性脂肪肝外,不会发展为肝硬化,去除脂肪肝的病因后可使脂肪肝消失。

3、调整饮食是脂肪肝治疗的重要环节,有益于脂肪肝的食物主要有燕麦、玉米、海带、大蒜、苹果、牛奶、洋葱、胡萝卜、山楂、无花果等,此外应进食适量脂肪和糖类,全忌脂肪和高糖饮食是目前饮食习惯常见的二种误导。

4、戒烈性酒是酒精性脂肪肝唯一治疗方法。

5、运动锻炼以减肥,降甘油三脂药物可以应用。

肝硬化与脉门高压症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和弥漫性肝病,主要由病毒性肝炎和长期大量饮酒所致。

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出现肝功能衰竭、门脉高压和全身各系统受累的表现,少数患者可并发肝癌。

1. 我国常见引起门脉高压性肝硬化的原因是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和酒精性,应积极治疗和去除原发病因(如病毒性肝炎的早期发现和隔离治疗)。

2. 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选择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

3. 戒烟,禁忌饮酒及含酒精饮料,注意劳逸结合。

消化内科健康教育处方

消化内科健康教育处方

消化内科健康教育处方一、心理指导:人都有七情六欲,每一情欲的抑制和亢进都会引起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的刺激。

对消化系疾病来说也是这样,最常见的因素是抑郁、焦虑等,如:心理波动可引起影响胃的生理功能;焦虑、忧伤引起消化性溃疡;生气引起腹泻等。

它与消化系疾病互为因果,即心理因素可引起消化系疾病,消化系疾病可引起心理障碍性疾病。

据报道消化科门诊中约有50~80%病人有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治愈后其相应疾病也不难治愈。

可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多么重要,它是身体健康的基本因素。

二、饮食指导:俗话说病从口入,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可以预防消化系传染病(甲型、乙型肝炎、食物中毒等)及其它消化病,也可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比如在卫生差或消毒不正规的餐馆易患肝炎等传染病;吃了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的食物。

如食隔夜蔬菜;长期饮用地面水易引起胃癌、食管癌等;食入工业色素及含有黄曲霉菌霉变的玉米、黄豆、花生易引起肝癌等;长期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或乳制品可能患肠结核。

大量饮酒可引起肝硬化、脂肪肝、急性胰腺炎及胃出血等。

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十分重要:不要吃得过快:要让食物充分咀嚼;不要吃得过饱:避免造成消化不良,暴饮暴食有时还可导致急性胃扩张、胃穿孔等严重疾患;不要边读(玩)边吃:避免阅读或玩时大量血液供脑,供胃肠消化吸收的血液相对减少,影响消化吸收,易致慢性胃病;不要常吃零食:常吃零食,会破坏胃消化酶分泌的正常规律,使胃得不到正常合理的休息,容易“积劳成疾”;不要贪吃冷食:尤其在夏天边喝冷饮边吃东西,会降低胃的温度,使胃的抗病能力下降;不要烟酒过度:吸烟可增加溃疡病和胃癌的发病率。

饮酒过度,则可损伤胃粘膜,造成胃出血、胃穿孔等;不要食物过辣:经常进食辛辣食品,可刺激胃粘膜充血,久而久之,可导致慢性胃炎。

三、自我监测:治病不如防病,积极治疗不如早期发现。

如您有下列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去就诊。

1、吞咽困难、胸骨后灼热感、食物反流。

说明可能患有食管疾病。

消化内科出院健康教育总结

消化内科出院健康教育总结

消化内科出院健康教育总结
在消化内科出院后的健康教育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消化系统健康的重要知识和生活习惯。

经过医生和护士的指导,我明白了以下几点:
首先,饮食要均衡。

消化系统健康与我们日常的饮食选择息息相关。

合理的饮食结构包含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和适量的脂肪。

避免暴饮暴食和吃过多的油腻食物,减少对消化系统的负担。

其次,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我们应该养成定时进餐、细嚼慢咽的习惯,避免饭后立即躺下或过度饮水。

饮食时要注意咀嚼食物至少20下,这有助于减轻消化器官的负担,并促进食物
的消化吸收。

第三,远离不良生活习惯。

抽烟和饮酒对消化系统的伤害极大,容易引发各类消化道疾病。

因此,我们应该坚决戒烟戒酒,并避免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的环境中。

第四,适度运动。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坚持定期锻炼。

第五,减压保持愉快的心情。

压力是导致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学会适当的调解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焦虑和抑郁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以上便是我在消化内科出院后接受的健康教育中所学到的重要内容。

只有合理的饮食结构、健康的饮食习惯、远离不良生活习惯、适度运动以及保持愉快的心情,我们才能维护好自己的消化系统健康,避免患上各种消化系统疾病。

门诊健康教育处方

门诊健康教育处方

1、生活环境需要肃静舒适,保持精神愉快,保证充足睡眠和歇息,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2、定时进食,少量多餐,不可过饱,并细嚼慢咽,不可急吞,进食新鲜, 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温热食物,避免过冷,过热及刺激性饮食,应戒烟戒酒。

3、服药必须坚持与饮食治疗相结合。

4、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血应禁食,出血量少以黑便为主的病人应进温凉,清淡,无刺激性流质,出血住手,可进半流质,逐渐改为软食。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放置花草,皮毛等致敏物,定时开窗通风, 避免烟雾,粉尘的刺激.,戒烟,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2、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豆腐,蛋,鱼, 新鲜蔬菜,水果等,普通每日饮水量 1L 摆布。

3、保持性格开朗,用正确的人生观,对待疾病,不悲观失望,积极向上。

4、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者应尽量将其咳出,痰液粘稠者适当服用祛痰药,年老体弱者可协助翻身或者轻拍背部匡助排痰。

5、每天有计划地进行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以不感到疲劳为宜,缓解期加强呼吸运动锻炼,如:腹式呼吸锻炼,其方法是:用鼻吸气, 呼气时口唇缩拢,采用深而慢的呼吸,频率 8— 10 次/分,每天进行数次锻炼, 每次 10—20 分钟。

6、为防止结核菌传播,要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开放性肺结核者应入传染病院治疗,其痰及分泌物进行焚烧或者严格消毒,用具,食具要单独使用,出入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待病菌转阴后可在家里接受治疗。

7、若发现咳嗽加剧,痰量明显增多或者浮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 精神不振等,提示合并感染加重,应门诊就诊。

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选用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及含钾丰富食物,饮食有规律,不暴饮暴食。

吞咽艰难者应取坐位或者头高健侧卧位,缓慢进食,舌活动不灵者,应用汤匙将少量食物送至舌根处,让病人吞咽。

3、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单独外出和过度疲劳。

消化科健康教育

消化科健康教育

消化科健康教育处方一、急性胰腺炎1.患者应卧床休息,保证睡眠,以减轻胰腺负担,促进组织修复。

2.伴休克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未休克者取半卧位。

3.勤翻身,勤更换衣物,保持清洁,衣裤宜松软。

4.轻症者可酌情给少量清淡流质如米汤等,不进食蛋白质和脂肪及硬质食物。

5.中度病人可禁食1-3天,后逐步恢复饮食。

如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等。

6.重度病人除禁食外应进行胃肠减压,至腹痛基本消失,可酌情进食少量低脂流质,以后逐步增加。

7.恢复后也要重视饮食护养,少吃多餐,不食油煎、辛辣刺激食品,避免暴饮暴食。

8.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本病的诱因,及时治疗胆道及十二指肠疾病。

9.治疗以抗炎、解痉止痛、抑制胰酶活性为原则。

二、消化性溃疡1.环境要舒适,安静。

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不良精神因素刺激。

2.规律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浓茶、辛辣食物。

3.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4.遵医嘱按时服药。

5.病情轻者可适当减少工作,活动期疼痛发作时则完全休息1-6周。

6.按时复诊,及时就诊。

7.积极消除或清除幽门螺旋杆菌。

8.治疗以抑酸剂、组胺H2受体、胃黏膜保护剂、抗菌素为原则。

三、上消化道出血1、出血期应严格卧床休息,可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并嘱床上大小便。

2、保持环境安静,注意保暖。

3、有活动出血者应暂禁食8-24小时,如出血已停止可摄少量流质。

4、待出血停止病情稳定,可适当起床活动,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5、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辣、生冷、油炸及多纤维食物。

6、定时进食,少量多餐,宜进柔软食物。

如面食、软饭、米粥等。

7、肝硬化引起出血者,如伴有腹水宜进低钠低蛋白高热量饮食。

8、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饭后休息30分钟至1小时。

9、慎用或禁用诱发出血的药物,如:乙酰水杨酸、咖啡因、保泰松、利血平等。

10、坚持按医嘱服药,以预防复发,尤其在季节转换时更应注意门诊随访。

11、如发现上腹部不适,压迫感,有呕血、黑便应即时就医。

健康教育处方

健康教育处方

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健康教育处方:1、重视心理保健,保持良好的情绪。

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体力和脑力相互调剂。

2、有规律的进食,少吃多餐,细嚼慢咽,避免急食,饮食要注意营养、易消化、低糖、低脂肪,避免咖啡、浓茶、浓肉汤、过酸的水果及辛辣食品;饮食不宜过多过饱;少食或不吃煎炸食品;忌食烟酒。

3、注意药物副作用,避免使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

4、消化性溃疡伴大量出血经内科紧急处理无效或急性穿孔等要立即手术治疗。

慢性胃炎健康教育处方:1、饮食应节制有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食物宜选富营养、新鲜、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多吃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避免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刺激性强的食物和浓茶、咖啡等饮料。

对胃酸缺乏者,宜选酸性食品及水果。

萎缩性胃炎者不宜多食脂肪。

用餐时及用餐后2-3小时应尽量少饮水,少食难消化、易胀气的食物,胃酸过多者应避免进食能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

不吸烟、少饮酒。

2、生活规律化,注意适当的休息及锻炼。

3、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愤怒、忧郁。

4、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四环素、红霉素、泼尼松等药物,尤其在慢性胃炎活动期。

5、对萎缩性胃炎要追踪观察。

定期做纤维胃镜检查,轻度萎缩性胃炎1-1.5年复检1次,重度者3-6月复查1次。

肝硬化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尽量取平卧位,以增加肝脏血流量,改善肝细胞营养。

大量腹水时取半坐卧位,有利于膈肌下降减轻呼吸困难。

下肢水肿时宜抬高下肢,有利于血液循环,减轻水肿。

记出入量,以便观察利尿剂的应用效果。

测腹围时告知患者测腹围的目的,以观察腹水的消长;测前排空膀胱。

正确的测量方法:软尺平脐、两髂前上棘环绕一圈。

患者皮肤瘙痒时勿用手瘙抓,以免皮肤破损。

用温水清洗皮肤时,避免使用刺激性的皂类,以减轻皮肤干燥和瘙痒,患者宜穿宽大、棉制的衣服,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完整版)消化内科健康知识宣教

(完整版)消化内科健康知识宣教

(完整版)消化内科健康知识宣教消化内科健康知识宣教旨在提供有关消化内科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胃肠健康。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消化内科健康知识,以便读者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方法。

1. 健康饮食惯保持健康的饮食惯对于消化内科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 多吃蔬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有助于促进胃肠道健康。

- 控制饮食:合理控制食物摄入量,尽量控制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品的摄入。

- 规律饮食: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

- 饮食平衡:确保膳食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

2. 处理消化问题的方法当出现消化问题时,以下方法可能会对缓解症状有所帮助:- 饮食调整:避免辛辣食物、油炸食品和含过多咖啡因的饮料。

- 忌烟酒:减少酒精和烟草的摄入,因为它们可能对胃肠道产生负面影响。

- 充足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有助于消化系统正常运作。

- 注意压力:减轻和管理压力,因为压力可能导致消化问题加重。

3. 常见消化内科疾病了解一些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些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 胃炎: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胃痛、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

- 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上的糜烂和溃疡,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和呕吐。

- 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酸倒流到食管中,常见症状包括胸痛、烧心和嗳气。

- 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和便秘或腹泻。

4. 寻求医生帮助如果出现严重的消化问题或症状持续恶化,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医生可以根据情况做出准确的诊断,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总结通过健康的饮食惯、注意消化问题处理方法以及了解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胃肠健康。

然而,在处理任何健康问题时,始终应该尊重医生的意见,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以上就是消化内科健康知识宣教的完整内容。

健康教育宣传内容消化内科

健康教育宣传内容消化内科

健康教育宣传内容消化内科
宣传主题:消化内科健康教育
亲爱的朋友们,
我们时常听到消化问题的困扰,如胃痛、消化不良、胃酸倒流等等。

因此,今天我们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些关于消化内科方面的健康教育知识。

1. 饮食习惯:我们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消化系统健康。

尽量避免油腻、油炸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胃肠道问题。

2. 饮水习惯:饮水不仅可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还有助于消化。

合理的饮水量可以帮助胃液的稀释,减轻胃酸造成的不适感。

3. 小餐多餐:分几次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可以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预防胃食管反流等问题。

4. 锻炼身体: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功能,减少便秘风险。

每天坚持适度的运动,有助于预防胃肠道问题。

5. 积极调节心情:压力和焦虑可能引起胃部不适,如胃痛或消化不良。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放松,有助于维持消化系统的健康。

6. 合理用药:如果您已被确诊患有消化道疾病,请遵循医生的
建议进行药物治疗。

不要滥用消化药物,以免对胃肠道造成负担。

7.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如肠胃炎、溃疡、肝胆疾病等。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症状,请及时就医。

消化内科健康教育很重要,促进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们的消化系统健康。

希望以上的建议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迈向更健康的生活!
祝您身体健康!。

健康教育处方在消化内科的应用

健康教育处方在消化内科的应用
人及 其家属欢迎 。
参 考 文 献
[】 王 志 红 . 析 护 理 健 康 教 育 现 状 与 研 究 【】 实 用 护 理 杂 志 , 1 浅 J.
2 0 ,79 :2 3 0 1 l()5 ~5 .
[ 左 月燃 . 护 理 专业 开 展健 康 教 育的 认 识 和思 考[】 中华 护 理 2 】 对 J. 杂志 , 0 0 3 ( )3 5 20 ,56: 2 .
卫 健 生与 康
CARNDLEM 田 譬 H E I AE— 誓- lOGEA盟TN — ■ N I CT —T F M R
健 康 教 育 处 方 在 消 化 内科 的应 用
王岚 张 桂 珍 ( 苏 大 学 附属 昆山 市第 一 人 民 医 院消 化 内科 江 苏 昆 山 2 3 0 江 1 0) 5
() 立 了共 同参 与 型护 患 关 系 , 士 自身 素 质得 到 了提 高 , 2建 护 由 于 护 士 对 病 人 就 诊 的 全过 程 进 行 了 系统 的 指 导 与 交 流 , 士 不 仅 护
【 收稿 日期 】 2 1- 7 5 0 1 0 -1
C IA F R IN ME IA R A ME T 中外 医疗 HN O EG DC L T E T N
临床表现 、 治 方法及饮食 、 动 、 防 运 自我 护 理 意 识 、 药 常 识 及 注 用
能 力 和 认 知程 度都 有 较 大 的 差 异 , 别是 中 、 年 病 人 记忆 力差 , 特 老 采用语言式 教育 , 人一般难 以全面掌握教育内容 , 病 有的 即使 当 时 掌 握 了 , 时 间一 长 又 会 忘 记 。 健 康 教 育处 方 交病 人 自己 保 但 而
何 进 行 合理 饮 食 、 学 锻 炼 、 定 情 绪 等 ; 自我 监 测 知 识 : 何 科 稳 ④ 如 观察血压、 搏、 鸣音和大便颜色的变化 ; 脉 肠 ⑤按 时 服 药 定 期 复 查 的 重 要 性 及 服 药 注 意 事项 和检 查项 目指 导 。 方 下 方 还 印 有我 院 处

健康教育处方在消化内科的应用

健康教育处方在消化内科的应用

153CH INA FO REIGN MEDIC AL TRE ATMENT 中外医疗卫生与健康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健康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护士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

可使病人及家属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提高健康水平,使其行为向有利健康方向发展。

针对消化内科病人特点,我科采用16种健康教育处方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经过近1年的实践证明,健康教育处方是一种效果很好的健康教育形式。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我科共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13份,其中消化道溃疡33例、急性胰腺炎14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25例、溃疡性结肠炎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28例、原发性肝癌6例。

其中男64例,女49例,年龄21~84岁,平均年龄63岁,文化程度小学到大学不等。

2 健康教育处方的制定和应用(1)制定方法及内容:根据本地区人群常见病、多发的发病特点,评估出消化内科病人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健康知识,由医院预防保健科负责制定健康教育处方内容,再经过各专科加工、修订,即确定为健康教育处方。

内容包括疾病发病原因、危险因素、主要临床表现、防治方法及饮食、运动、自我护理意识、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对这些方面应系统教育,并帮助病人识别疾病的危险信号及自救常识。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健康教育处方,内容包括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概念、再出血率、预后等;②出血的先兆和应急处理;③预防知识:出血的诱因及危险因素,如何进行合理饮食、科学锻炼、稳定情绪等;④自我监测知识:如何观察血压、脉搏、肠鸣音和大便颜色的变化;⑤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及服药注意事项和检查项目指导。

处方下方还印有我院地址,邮编及电话号码,简明扼要,病人入院后即送一份,作为疾病指导及出院后自我护理指导和复诊的指南。

(2)应用健康教育处方由责任护士入院后向病人进行讲解并发放,并详细讲解健康教育处方有关内容和使用方法,住院治疗过程中护士依据健康教育处方对患者进行系统、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掌握疾病健康知识;确保病人真正理解和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确保健康教育的预期效果;同时还要注意使用的便利和经常性。

健康教育处方——慢性胃炎

健康教育处方——慢性胃炎

健康教育处方——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主要特征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慢性胃炎可以导致消化不良、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慢性胃炎,以下是一份健康教育处方,提供了详细的胃炎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一、饮食调理1. 避免暴饮暴食:少量多餐,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酒精等。

2. 合理搭配食物: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蔬菜、水果等。

3. 注意饮食卫生:食用熟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保持饮食清洁。

二、生活习惯1. 定时定量进食: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饥饿或饱胀。

2.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3. 避免吸烟和饮酒:烟草和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炎症状。

三、药物治疗1. 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炎症状。

2. 胃黏膜保护剂:如铋剂、胃粘膜保护剂,能够保护胃黏膜,促进胃溃疡的愈合。

3. 抗生素治疗: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四、中医调理1. 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艾灸等,可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恢复。

2. 中药常用的方剂有保和丸、胃苏颗粒等,可以缓解胃炎的症状。

五、注意事项1.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

2.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了解胃黏膜的变化情况。

3. 遵医嘱: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不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以上是针对慢性胃炎的健康教育处方,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疾病。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情况来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健康教育处方——慢性胃炎

健康教育处方——慢性胃炎

健康教育处方——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症状包括胃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为了匡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缓解慢性胃炎,以下是一份健康教育处方,包括饮食、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建议。

一、饮食建议:1. 饮食规律:每天保持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

2. 饮食均衡:合理搭配膳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盐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3. 少食多餐:每次进食量适中,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减轻胃的负担。

4. 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辛辣食物、咖啡、巧克力等容易刺激胃黏膜的食物,以免加重炎症。

5. 温热食物:食物以温热为宜,避免食用过热或者过冷的食物,以免对胃黏膜产生刺激。

二、生活习惯建议:1. 合理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

2. 减轻压力:积极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采取放松的方式,如运动、听音乐、阅读等,减轻精神紧张对胃的不良影响。

3.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烟酒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

4. 避免过度用药:尽量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消炎药物、激素类药物等,因为这些药物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和伤害。

三、药物治疗建议:1. 抗酸药物: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使用抗酸药物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痛和消化不良症状。

2. 抗生素治疗:如果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治疗,以消除细菌感染。

3. 保护胃黏膜药物: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能够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胃粘膜保护剂,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保护。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如果症状持续或者加重,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于慢性胃炎的预防和缓解也非常重要,建议患者积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健康教育处方——慢性胃炎

健康教育处方——慢性胃炎

健康教育处方——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它常常导致胃部不适、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严重的话还可能引发溃疡和出血等并发症。

为了有效管理和缓解慢性胃炎,以下是一些健康教育处方,帮助您更好地控制和预防慢性胃炎。

1. 饮食调整:- 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浓茶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

-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部不适。

- 分餐制,每天多餐少食,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部负担。

- 避免长时间空腹,定时进餐,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2. 生活习惯调整:- 戒烟限酒,烟酒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容易导致胃炎症状加重。

- 控制压力,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因为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胃肠功能。

-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规律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3.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遵循药物治疗方案,及时服用处方药物,如抗酸药、抗生素等。

- 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药物。

4. 加强体育锻炼:- 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胃部不适。

- 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5.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胃部状况,通过胃镜检查等方式,了解炎症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如果您有慢性胃炎的症状,请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同时,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和预防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复发。

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请及时就医。

健康教育处方——慢性胃炎

健康教育处方——慢性胃炎

健康教育处方——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长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压力过大、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会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慢性胃炎的预防和治疗,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份健康教育处方。

一、饮食调理1. 饮食宜清淡:慢性胃炎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蒜等。

适量摄入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

2. 少食多餐:每天分成5-6餐,每餐量适中,不要吃得过饱或过饿。

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对胃的负担。

3. 忌烟酒:烟酒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加重胃部不适。

慢性胃炎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进一步损害胃黏膜。

4.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尽量选择新鲜食材。

烹饪时注意卫生,避免食物受到污染。

二、生活调理1. 合理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以免影响胃部的正常功能。

2. 积极应对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加重胃部炎症。

慢性胃炎患者应学会放松自己,采取适当的放松方式,如运动、听音乐、阅读等,减轻压力。

3. 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波动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运作。

慢性胃炎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情绪。

三、药物治疗1. 抗酸药物:慢性胃炎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部炎症。

2. 抗生素治疗: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治疗方案,以消灭幽门螺杆菌,减轻炎症症状。

3. 胃黏膜保护剂:胃黏膜保护剂可以增加胃黏膜的抵抗力,减少胃部炎症。

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包括铋剂、胃粘膜修复剂等。

四、定期复查慢性胃炎患者应定期复查,了解胃部炎症的情况。

复查项目包括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

根据复查结果,医生可以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胃部健康。

五、注意事项1. 避免过度用药:慢性胃炎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过度用药,以免对胃部造成不良影响。

健康教育处方——慢性胃炎

健康教育处方——慢性胃炎

健康教育处方——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特征是胃黏膜的长期炎症,常导致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

为了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胃部健康,以下是一份健康教育处方,包括饮食调理、生活习惯改善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建议。

一、饮食调理:1. 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烟熏食品等,以免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

2. 少食多餐:每餐食量适中,不要暴饮暴食,避免胃部负担过重。

3. 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使其充分与唾液混合,有助于消化。

4. 避免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和饮料: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和饮料可能刺激胃黏膜,增加胃部不适。

5.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等问题。

二、生活习惯改善:1. 合理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胃肠功能的正常运作。

2. 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和压力,学会放松自己,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读书等方式缓解压力。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部炎症,应尽量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

三、药物治疗:1. 抗酸药物:可使用抗酸药物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部不适和疼痛。

2. 胃粘膜保护剂:胃粘膜保护剂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胃黏膜,缓解炎症。

3. 消炎药物:在严重炎症和溃疡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消炎药物来缓解症状和促进愈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希望以上的健康教育处方能对您的慢性胃炎问题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指导,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健康机构。

祝您早日康复!。

消化呼吸健康教育处方

消化呼吸健康教育处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健康教育1.去除病因和诱因您必须戒烟,尽量避免进入空气污染、有传染源的公共场所;如菜场、电影院。

尽量不接触上呼吸道感染者。

注意保暖,注意天气的变化,关注天气预报。

避免进出温差大的地方。

2.避免或减少急性发作;预防感冒;坚持家庭氧疗;有不舒服及时治疗。

合理使用治疗药物。

3.饮食与营养饮食须清淡,须限制钠盐,不吃腌制食品;多进食高纤维素饮食,如绿叶**菜、韭菜、竹笋等;防止便秘;避免含糖高的饮食,它会让您的痰液粘稠而难咳出。

少量多餐,减少用餐时的疲劳;吃饭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

4.坏境和休息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新鲜;如您感到不适时,您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您可以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坐位,有利于减轻呼吸困难和心脏负担。

5.体育锻炼锻炼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您在卧床时,我们会协助定时帮助您改变体位、拍背、有效咳嗽;您可以在床上进行缓慢的肌肉松弛活动,如单侧上肢(左右轮流交替)前伸、握拳,保持5秒后,松弛平放床上。

单侧下肢(左右轮流交替)抬离床面,保持5秒后,平放床上等;还可以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气等呼吸功能锻炼。

6.中西医结合,综合措施,进行“冬病夏治”。

7.预后:肺心病经过积极治疗,通过您的积极配合,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运动,可以提高您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胸腔积液患者健康教育病因主要为肺结核、肺炎、肺栓塞、肺瘤累积胸膜等疾病引起,以渗出性胸膜炎最为常见。

您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大量胸腔积液致呼吸困难或发热者,应卧床休息。

体温正常或呼吸困难缓解后,逐渐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以防肺失去功能,但应避免劳累。

2、加强营养,进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

3、胸痛患者可采取患侧卧位,以减少胸部活动幅度,减轻疼痛,或按医嘱使用止痛剂。

4、胸腔穿刺抽液有助于诊断,缓解呼吸困难。

肺炎健康教育1.休息高热期绝对卧床休息,退热后可逐渐在床上、床下、户外活动。

消化内科健康教育 (1)

消化内科健康教育 (1)

1 胃炎病人须知1、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嗜酒者应戒酒。

2、注意饮食卫生:不食不洁净的瓜果,餐具使用前后均应清洗,洗碗布要保持清洁,干燥3、避免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必须使用时应同时服用制酸剂或胃粘膜保护剂。

4、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愤怒、忧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2、如何让消化性溃疡远离自己?1、生活要规律,避免劳累。

2、溃疡病的发作期应注意休息,疼痛剧烈合并出血时要卧床。

3、树立乐观情绪,消除焦虑。

4、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以吃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并保证摄入足量的维生素类及蛋白质。

忌食粗糙刺激性食物:酒、咖啡、酸辣、油煎、豆类食物、浓缩果汁。

5、注意腹部保暖,避免使用加重溃疡的药物如强的松、阿斯匹林、利血平、咖啡因、肾上腺皮脂激素。

3、诱发胃癌的因素?1、环境因素与饮食因素:长期服用霉变食品、咸菜、烟熏及腌制鱼、肉以及高盐食品可增加发生胃癌的危险性。

2、遗传因素:胃癌有家族性聚集的倾向。

3、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人类胃癌的I类致癌原。

4、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慢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肠型化生和异型增生。

4、脂肪肝是如何形成的?1、酒是祸首,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

2、长期摄入高脂、高糖饮食使肝脏脂肪合成过多。

3、肥胖,缺乏运动,使肝内脂肪输入过多。

4、糖尿病。

5、肝炎。

6、某些药物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损害。

5、如何预防胰腺炎?1、控制饮酒,低脂饮食:饮酒和吃高脂肪的食物是引起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或迁延难愈的重要原因。

2、养成规律进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吃七八分饱即可。

3、饮食中宜少煎炒,多蒸炖,不宜太咸、太酸、太辣,少吃产气食物,如炒黄豆、蚕豆、豌豆、红薯等。

4、如有胆道系统疾病,应积极治疗。

6、息肉切除术应注意什么?术前准备(1)、术前应禁食禁饮8小时,肠息肉切除术者须清洁整个消化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内科健康教育处方一、心理指导:人都有七情六欲,每一情欲的抑制和亢进都会引起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的刺激。

对消化系疾病来说也是这样,最常见的因素是抑郁、焦虑等,如:心理波动可引起影响胃的生理功能;焦虑、忧伤引起消化性溃疡;生气引起腹泻等。

它与消化系疾病互为因果,即心理因素可引起消化系疾病,消化系疾病可引起心理障碍性疾病。

据报道消化科门诊中约有50~80%病人有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治愈后其相应疾病也不难治愈。

可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多么重要,它是身体健康的基本因素。

二、饮食指导:俗话说病从口入,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可以预防消化系传染病(甲型、乙型肝炎、食物中毒等)及其它消化病,也可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比如在卫生差或消毒不正规的餐馆易患肝炎等传染病;吃了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的食物。

如食隔夜蔬菜;长期饮用地面水易引起胃癌、食管癌等;食入工业色素及含有黄曲霉菌霉变的玉米、黄豆、花生易引起肝癌等;长期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或乳制品可能患肠结核。

大量饮酒可引起肝硬化、脂肪肝、急性胰腺炎及胃出血等。

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十分重要:不要吃得过快:要让食物充分咀嚼;不要吃得过饱:避免造成消化不良,暴饮暴食有时还可导致急性胃扩张、胃穿孔等严重疾患;不要边读(玩)边吃:避免阅读或玩时大量血液供脑,供胃肠消化吸收的血液相对减少,影响消化吸收,易致慢性胃病;不要常吃零食:常吃零食,会破坏胃消化酶分泌的正常规律,使胃得不到正常合理的休息,容易“积劳成疾”;不要贪吃冷食:尤其在夏天边喝冷饮边吃东西,会降低胃的温度,使胃的抗病能力下降;不要烟酒过度:吸烟可增加溃疡病和胃癌的发病率。

饮酒过度,则可损伤胃粘膜,造成胃出血、胃穿孔等;不要食物过辣:经常进食辛辣食品,可刺激胃粘膜充血,久而久之,可导致慢性胃炎。

三、自我监测:治病不如防病,积极治疗不如早期发现。

如您有下列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去就诊。

1、吞咽困难、胸骨后灼热感、食物反流。

说明可能患有食管疾病。

2、上腹部不适、灼热感、疼痛、厌食、恶心、呕吐、嗳气、反酸或黑便等。

说明可能患有胃、十二指肠疾病。

3、脐周疼痛、腹胀和腹泻、消化功能障碍、营养不良。

说明患有小肠疾病。

4、腹部一侧或双侧疼痛、腹泻或便秘、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大便习惯改变等。

说明可能患有结肠疾病。

5、肝区不适或疼痛、肝肿大、肝区压痛、黄疸、门脉高压、营养代谢障碍。

说明可能患有肝脏疾病。

6、有上腹绞痛和黄疸。

说明可能患有胆道疾病。

7、上腹痛和胰腺分泌障碍引起的小肠吸收不良和代谢紊乱。

说明可能患有胰腺疾病。

8、腹痛与压痛、腹壁抵抗和腹水。

说明可能患有腹膜、肠系膜疾病。

消化系统常见病(一)慢性胃炎疾病概要: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

通常可分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

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表现为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

确诊慢性胃炎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

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

健康教育处方:1、饮食应节制有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食物宜选富营养、新鲜、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多吃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避免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刺激性强的食物和浓茶、咖啡等饮料。

对胃酸缺乏者,宜选酸性食品及水果。

萎缩性胃炎者不宜多食脂肪。

用餐时及用餐后2-3小时应尽量少饮水,少食难消化、易胀气的食物,胃酸过多者应避免进食能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

不吸烟、少饮酒。

2、生活规律化,注意适当的休息及锻炼。

3、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愤怒、忧郁。

4、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四环素、红霉素、泼尼松等药物,尤其在慢性胃炎活动期。

5、对萎缩性胃炎要追踪观察。

定期做纤维胃镜检查,轻度萎缩性胃炎1-1.5年复检1次,重度者3-6月复查1次。

(二)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概要: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溃疡病的发病具有季节性、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

确诊消化性溃疡需做X线胃肠钡餐检查或纤维胃镜检查。

溃疡病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其中大量出血和急性穿孔是主要死亡原因。

治疗原则:消化性溃疡是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生理综合疗法往往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健康教育处方:1、重视心理保健,保持良好的情绪。

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体力和脑力相互调剂。

2、有规律的进食,少吃多餐,细嚼慢咽,避免急食,饮食要注意营养、易消化、低糖、低脂肪,避免咖啡、浓茶、浓肉汤、过酸的水果及辛辣食品;饮食不宜过多过饱;少食或不吃煎炸食品;忌食烟酒。

3、注意药物副作用,避免使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

4、消化性溃疡伴大量出血经内科紧急处理无效或急性穿孔等要立即手术治疗。

(三)肝硬化疾病概要: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如慢性活动性肝炎、长期酗酒等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临床早期无症状,晚期预后不佳。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肝昏迷是晚期肝硬化的最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原则:对肝硬化的治疗目前无特效药,药物不宜滥用。

一般原则为保肝,对症,中西药物治疗。

健康教育处方:1、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可以同正常人一样生产、劳动、工作和学习,但应劳逸结合,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

肝功能失代偿期或有并发症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2、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适量脂肪且易消化饮食。

如果肝功能显著减退或血氨偏高或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严格限制蛋白质食物,有腹水者饮食应少盐或无盐饮食。

限制进水量,一般每天不超过1000ml。

如有显著低钠血症则应限制在500ml。

有食道静脉曲张时,要食细软食物。

对有出血的患者禁食。

严禁饮酒。

3、肝硬化患者突然出现大量呕血、黑便、头昏、心悸、出汗、口渴、黑矇或晕厥等表现时,说明并发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如出现性格、行为异常及意识障碍、双手扑动样震颤等,应考虑肝性脑病的发生,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4、定期到医院做肝功能、甲胎蛋白、超声波等检查。

(四) 肝癌疾病概要:肝癌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

继发性肿瘤占肝肿瘤的90%以上,多由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肺癌、胆道癌、子宫癌等转移。

原发性肝癌好发于40—50岁年龄组,目前认为与肝硬化、乙型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等因素有关。

原发性肝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临床常见的表现是肝区疼痛、肝肿大、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和消化道症状。

检测甲胎蛋白与做B型超声波检查是诊断肝癌的主要手段。

治疗原则:早期积极综合治疗,在肝脏功能无特殊异常情况下,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中药、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以达到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健康教育处方:1、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类食物为主,避免油腻刺激性及辛辣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2、充分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做好精神、心理调养。

肝癌是严重疾病,但不是不治之症。

因此,病员和家属要树立信心,与医护人员配合,战胜疾病。

3、坚持完成手术、放疗等各种治疗。

对症处理治疗中的各种反应。

4、定期进行复查,非手术疗法及行姑息性手术的患者应每半月到1月复查1次,根治性手术后一般每2-3个月复查1次,5年后每半年复查1次,直至终生,如出现不良症状,随时复诊。

5、肝癌本身不是传染病,不必顾虑与其他人接触。

消化内科健康教育处方一、慢性胃炎1、重视诊断:胃镜是明确慢性胃炎的重要手段,上消化道造影也是重要辅助检查。

2、配套检查:反复的上腹部胀痛,有必要检查肝功、乙肝两对半,B超肝、胆脾以排除肝胆疾患。

3、规范的专科治疗:慢性胃炎因经常反复发作,在明确诊断之后,应找消化专科规范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4、慢性胃炎应特别注意饮食和精神调理,选择另消化无刺激的食物,保持良好心态是精神调护的重要方法。

二、病毒性乙型肝炎。

1、肝炎活动期:必须及时住院治疗,卧床休息,绝对忌酒,采取规范化治疗手段。

2、肝炎恢复期:必须巩固治疗效果,注意休息,避免过劳,继续服药巩固。

3、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患者因肝功正常,而乙肝病毒存在,应注意定期监测肝功、B超及两对半等。

避免饮酒伤肝,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良好的心态。

消化疣病询问电话:85674273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来源:防保科发布日期:【2007-10-17 15:57:08】1、有出血症状者应暂禁食,从静脉补充液体时按医嘱进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少量多餐,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

2、保持愉快的心情,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及劳累。

定期进食,少吃或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3、胃粘膜保护药如疏糖铝片宜饭前空腹或临睡前服用。

4、不服用阿斯匹林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如保泰松。

5、避免食用坚硬、粗糙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火腿、香肠、芹菜、韭菜、茭白、黄豆芽、海带、笋和咖啡、含碳酸氢盐的饮料、冷饮、醋酸佐料、酸的水果。

6、多含生物价值高的蛋白质(鱼、禽肉、蛋、奶)和带色的蔬菜(胡萝卜、番茄、绿色蔬菜) 。

7、采用蒸、煮、烩、炖、氽等烹调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