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申报表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实用表格模板)

税款所属期间: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纳税人识别号 :□□□□□□□□□□□□□□□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行次
项
目
本期金额
1 一、据实预缴
2 营业收入
3 营业成本
4 利润总额
5 税率(25%)
6 应纳所得税额(4行×5行)
16 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
17
总分机构纳税人
18
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9行或14行或16行×25%)
19
总机构
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的所得税额(9行或14行或16行× 25%)
累计金额
——
20
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9行或14行或16行×50%)
21
分配比例
分支机构
22
分配的所得税额(20行×21行)
7 减免所得税额
8 实际已缴所得税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9 应补(退)的所得税额(6行-7行-8行)
——
10 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
11 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
12 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11行÷12或11行÷4)
13 税率(25%)
——
14 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12行×13行)
15 三、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
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纳税人公章: 会计主管: 填表日期:
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报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国家税务总局监制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由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的纳税人,年度汇算清缴使用本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本表第1行至第11行由“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写。
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2.第2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
第3行填报4行+5行+6行+7行+8行的合计数。
4.第4行“国债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5.第5行“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
6.第6行“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填报本期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情况。
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7.第7行“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等规定,符合条件并依法履行登记手续的非营利组织,填报取得的捐赠收入等免税收入,不包括营利性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表说明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的非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本表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的填报1、“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积数。
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积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
2、“按照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1 6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四、各行的填报本表结构分为两部分:1、第一部分为第1行至第16行,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包括非居民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9行;实行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1行至14行;实行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16行。
2、第二部分为第17行至第22行,由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在填报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填报第18行至20行;分支机构填报第20行至22行。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表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的填报1、第1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至第17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2、第18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9行至第22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3、第23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24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四、各行的填报1、第1行至第24行,纳税人根据其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
实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2行;实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4行。
2、第25行至第32行,由实行跨地区经营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以下简称汇总纳税)纳税人填报。
汇总纳税纳税人的总机构在填报第1行至第24行的基础上,填报第26行至第30行;汇总纳税纳税人的分支机构填报第28行、第31行、第32行。
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收入.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成本.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利润总额。
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

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预缴申报表,A,类税款所属期间: 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行次项目本期累计金额 1一、据实预缴金额 2 营业收入 3 营业成本 4 实际利润额 5 税率,25%, ———— 6 应纳所得税额,4行×5行, 7减免所得税额 8 实际已缴所得税额—— 9 应补,退,的所得税额,6行-7行-8行, —— 10二、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11 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12 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11行?12行或11行?4, 13 税率,25%, ———— 14 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12行×13行,15 三、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16 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 17 总分机构纳税人18 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9行或14行或16行×25%,总19 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的所得税额,9行或14行或16行×25%,机构20 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9行或14行或16行×50%, 21 分支分配比例 22 分配的所得税额,20行×21行, 机构谨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法定代表人,签字,:年月日纳税人公章: 代理申报中介机构公章: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会计主管: 受理人: 经办人: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 填表日期: 年月日代理申报日期: 年月日受理日期: 年月日国家税务总局监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的非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本表表头项目:,一,‚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填写说明

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填写说明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填写说明一、填写说明1.填表时间:按照税务部门规定的时间提交申报表。
2.填报单位及纳税人识别号:填写企业名称、单位纳税人识别号。
3.填报期间:填写所申报的季度。
4.填表人及联系方式:填写填表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5.填表说明:按照以下步骤填写申报表。
步骤一:准备材料准备以下材料:企业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增值税发票、进项发票、其他与所得税相关的票据。
步骤二:填写基本信息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单位纳税人识别号等。
步骤三:填写收入信息填写企业在本季度内的收入情况,包括销售收入、其他收入等。
步骤四:填写成本信息填写企业在本季度内的成本情况,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等。
步骤五:填写税前利润信息根据收入信息和成本信息计算出税前利润,并填写在相应的栏目中。
步骤六:填写应纳税所得额信息根据税前利润信息和税务部门规定的税率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并填写在相应的栏目中。
步骤七:填写税额信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计算出应缴纳的税额,并填写在相应的栏目中。
步骤八:填写减免税信息如有符合条件的减免税项,填写在相应的栏目中。
步骤九:填写实际缴纳税额信息根据减免税信息计算出实际应缴纳的税额,并填写在相应的栏目中。
步骤十:填写其他信息填写其他与所得税相关的信息,如企业所得税预缴、递延所得税等。
步骤十一:核对信息和归档仔细核对填写的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后,将申报表归档备份。
二、附件所涉及附件如下:1. 企业会计报表2. 纳税申报表3. 增值税发票4. 进项发票5. 其他与所得税相关的票据三、法律名词及注释以下是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根据税务部门规定,企业在每个季度需要填报的所得税申报表。
2. 单位纳税人识别号:税务部门为纳税人分配的唯一识别号码,用于纳税人的身份识别。
3. 增值税发票: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开具的发票,用于增值税的纳税申报。
4. 进项发票:企业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收到的发票,用于增值税的抵扣。
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

BB08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
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 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附表1
不征税收入和税基类减免应纳税所得额明细表
金额单位: 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申报表(A类,2015年版修改) 附表2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附表3
减免所得税额明细表
金额单位: 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最新02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申报表

02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申报表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一、本表适用于查帐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季度(月)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至11行;实行按上年实际数分期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2至14行。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利润总额”:填报按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
2、第2、3行: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应做纳税调整的项目。
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纳税人的”利润总额”应包括本期取得的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在将预售收入结转为销售收入的当期,减去已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原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
3、第4行“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按税收规定本期可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用正数表示,不得大于第1+2-3行后的金额)。
4、第5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第1+2-3-4行后的余额,第5行不得为负数,若第1+2-3-4行为负数,则第5行应填零。
5、第6行“适用税率”:填报纳税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即只能是33%、27%、18%,不得填15%、10%等优惠税率。
6、第7行“应纳所得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第7行大于等于零。
7、第8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经批准或备案减、免、抵的企业所得税额,当第5行为零时,填写零;第8行小于等于第7行。
8、第9行“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就地预缴比例”:填报根据有关税收规定确定的汇总纳税成员企业所得税就地预缴比例。
不实行就地预缴的纳税人填写O。
9、第10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申报所属期前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10、第11行“应补(退)所得税额”:(1)就地纳税企业“应补(退)所得税额” =第7-8-10行。
(2)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应补(退)所得税额” =(第7-8行)×9行-10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A200000)示例

A20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税款所属期间:2019 年 01 月 01 日至 2019 年03月 31日
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资产= (4000+5500)/2 = 4750<5000 符合小微标准
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纳税人名称: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人数(310+300)/2 = 305 > 300 不符合小微标准了,此处应该在小型微利企业栏勾选否,申报时根据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并将前期享受小微优惠部分的税款补缴。
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填写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的填报1.第1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至第17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2.第18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9行至第22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3。
第23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24行的“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四、各行的填报1。
第1行至第24行,纳税人根据其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
实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2行;实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4行.2.第25行至第32行,由实行跨地区经营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以下简称汇总纳税)纳税人填报.汇总纳税纳税人的总机构在填报第1行至第24行的基础上,填报第26行至第30行;汇总纳税纳税人的分支机构填报第28行、第31行、第32行。
居民企业所得税月 季 度预缴纳税申报表 适用查账征收

减:减免所得税额
本月(季)实际应纳所得税额(24行-25行)
三、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
本月(季)税务机关确定的预缴所得税额
总分机构纳税人
总机构分摊所得税额(19行或26行或28行×总机构分摊预缴比例)
总机构
财政集中分配所得税额 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额(19行或26行或28行×分支机构分摊比例)
——
特定业务预缴(征)所得税额
应补(退)所得税额(11行-12行-13行-14行)
减:以前年度多缴在本期抵缴所得税额
本月(季)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
——
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
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
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19行×1/4或1/12)
税率(25%)
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20行×21行)
其中:总机构独立生产经营部门应分摊所得税额
分配比例 :
是
年 月日 累计金额
居民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适用查账征收)
纳税人识别号 :
纳税人名称: 行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税款所属期间: 年 月 金额单位: 人民币
项
目
元(列至角分) 本期金额
一、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利润总额
加: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
减:不征税收入和税基减免应纳税所得额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调减额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实际利润额(4行+5行-6行-7行-8行)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申报主体:(填写企业名称)申报期间:(填写申报的具体季度)一、纳税人基本信息(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纳税人识别号、注册地质、法定代表人等信息)二、所得税预扣预缴项目(填写企业在该季度实际发生的所得税预扣预缴项目及金额)三、所得税核定项目(填写企业在该季度需核定的所得税纳税项目及相关计算公式)四、可抵扣项目及金额(填写企业在该季度发生的可抵扣项目及其对应的金额,如折旧、损失等)五、应纳税所得额及所得税计算(根据所得税核定项目和可抵扣项目的金额,计算出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及相应的所得税金额)六、其他应纳税款(填写企业在该季度发生的其他应纳税款事项及相关金额)七、减免、特定业务优惠和税收优惠项目(填写企业在该季度享受的减免、特定业务优惠和税收优惠项目及其金额)八、已缴税额及结转(填写企业在该季度已经缴纳的税额及其结转情况)九、申报人员签字(填写企业申报人员的姓名、职务、等信息,并加上签字确认)附件:⒈营业收入明细表⒉营业成本明细表⒊固定资产购置明细表⒋其他应纳税款明细表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所得税预扣预缴: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公司的收入中预先扣除一定比例的所得税并先行缴纳给税务局。
⒉所得税核定项目: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需要进行核定的项目,包括收入、成本、费用、折旧等。
⒊可抵扣项目:企业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在计算所得税时可以扣除的项目,如折旧、损失等。
⒋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扣除可抵扣项目后的应缴税所得额。
⒌减免、特定业务优惠和税收优惠项目: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享受一定的减免、优惠或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季报表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及填报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 金额单位: 人民币元(列至角分)填报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年度汇算清缴申报适用本表。
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
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记载的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次的填报1.第一部分,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
其中:第2行至第17行的“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据;第2行至第17行的“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
2.第二部分,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计算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4行。
其中:第19行至第24行的“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据;第19行至第24行的“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
3.第三部分,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6行。
其中:“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额;“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
四、各行次的填报1.第1行至第26行,纳税人根据其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
实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
税款所属期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填报说明
一、本表适用于查帐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季度(月)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至11行;实行按上年实际数分期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2至14行。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利润总额”:填报按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
2、第2、3行: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应做纳税调整的项目。
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纳税人的”利润总额”应包括本期取得的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在将预售收入结转为销售收入的当期,减去已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原预售收入计算的预计利润。
3、第4行“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按税收规定本期可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用正数表示,不得大于第1+2-3行后的金额)。
4、第5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第1+2-3-4行后的余额,第5行不得为负数,若第1+2-3-4行为负数,则第5行应填零。
5、第6行“适用税率”:填报纳税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即只能是33%、27%、18%,不得填15%、10%等优惠税率。
6、第7行“应纳所得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第7行大于等于零。
7、第8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经批准或备案减、免、抵的企业所得税额,当第5行为零时,填写零;第8行小于等于第7行。
8、第9行“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就地预缴比例”:填报根据有关税收规定确定的汇总纳税成员企业所得税就地预缴比例。
不实行就地预缴的纳税人填写O。
9、第10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申报所属期前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10、第11行“应补(退)所得税额”:
(1)就地纳税企业“应补(退)所得税额” =第7-8-10行。
(2)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应补(退)所得税额” =(第7-8行)×9行-10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