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专业不要专制--救救孩子的创造力 有多少老师不懂儿童心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的天赋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来,但家长与老师们一言堂式的专制教育却很容易抹杀孩子的天赋。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解读儿童心理显得极其重要。

我的女儿今年13岁了,上初一,受我多年从事儿童绘画心理解读工作的影响,她对于画画和手工制作很感兴趣。她最近喜欢用橡皮泥做“便便”,而且做得特别像,跟真的似的,哈哈……。我也总是由衷地赞美她的作品,令她心中非常有成就感并且信心满满。平时我下班回到家中,我的女儿都会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但有一天,我回到家中却看到女儿闷闷不乐地拿着一罐旺仔牛奶静静的窝在一个角落,对着一面大镜子,一副“借奶浇愁”的气势。我问女儿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看她不想跟我说话也不理我,就说:“妈妈给你画笔和纸,你画画好吗?”她一听要画画,就不停地眨眼睛,这代表她非常认同,于是我给她准备绘

画材料。因为我感觉到她有愤怒的情绪没有发散出来,所以给女儿推荐了红色蜡笔,她欣然接受了,她用红色蜡笔在纸上乱涂乱画,整张大画纸几乎被红色涂满,这跟她平时创作时的风格大有不同,显然是在发散不满情绪,接着又用一点褐色盖在红色上面,最后用紫色画了一个隐约可见的“小丑”,女儿对我说,这个小丑就是她。从她的画中我解读到了她内心的想法,隐约的小丑代表了女儿今天心情的真实写照,红色代表的是女儿内心的愤怒情绪,面积越大,发散的效果越好,棕色代表非常努力和隐忍,想中途放弃的意思。紫色是治愈色,孩子正用紫色为自己受伤的心灵疗伤呢,所以说,自由绘画本身是可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能力进行情感的发散和治疗受伤的心灵的,另外如果有绘画心理咨询师的正确引导和家长给予好的亲子关系方面的配合,就可以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健康成长。

得到发泄的女儿已经解开了心结,终于对我坦露了心声,由此我才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她今天在学校的手工课上又用橡皮泥做了一个惟妙惟肖的“便便”,甚至还为它上了色。她骄傲地把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们看,满以为老师会夸奖她呢,但是老师却说,“以后不要再做这个了”。没有得到预想中称赞

的女儿像受到打击的小丑,回到了家中拿起旺仔牛奶,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前面那一幕。很显然,我对女儿涂画的解读和她经历的这件事情不谋而合,小丑代表女儿想给大家带来欢乐,却也同时受到了老师内心的嘲笑和讥讽。红色就是女儿在发散内心不满的情绪,由于老师不认可她的作品,所以棕色就是代表她对艺术创作有些想放弃的想法了,红色愤怒情绪和棕色想放弃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可以为心灵疗伤的紫色的出现就毋庸置疑了。

孩子最近喜欢画“便便”和做“便便”,是因为,她最近很关注自己的排泄问题,超级爱美的她认为排泄可以帮助她减肥,并且可以不长青春痘,所以,她很关注这个事情,一天不便就很紧张。实际上,我的孩子能够将“便便”做得惟妙惟肖,说明了她目前正在发展观察能力和造型力,并且很想提高自己的手工制作能力,作为家长和老师是应该给予鼓励与支持的。对于这个,作为绘画心理疗法师的我是很能理解的,可是,老师却把孩子正在发挥的能力给抹杀掉了,真的很可悲!我对女儿说:不要过于重视学校老师的评价,你的作品只要自己喜欢就很好,只要自己努力了,尽力了,就是好孩子,。女儿听后开心地笑了。

我国的家长与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大多为一言堂般独断专行式的说教。就以我的孩子为例,如果不是我及时读解到了女儿的心理,让她能够将心中的愤怒发泄出来,最终对我坦露心扉,那么很有可能我的女儿会就此放弃手工制作,动手能力与观察力等各种能力就不会得到很好的提升,从此对自己就没有信心了。虽然自己是做绘画心理行业的,但想起来还是觉得很后怕。

我还想告诉家长和老师的是,如果看到孩子画了一些你们觉得可怕的画或奇怪的画不要惊讶,这正是他们满足自己心理欲求,正在发散情绪的一种方法,是好现象,这比他把情绪发泄在他人身上或某些重要事情上要强百倍!

据哥伦比亚《时代报》近日报道,瑞士洛桑大学阿兰·克莱芒丝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调查500名12岁至15岁学生及一些教师和家长之后发现,撇开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水平不谈,家长与老师的教育风格对子女的发展和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该研究组成员说,最新研究显示,过分严厉的专制式教育会扼杀儿童创造力,导致他们学业失败。

依据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来教育孩子是教育的最佳方式。但是孩子的天赋却又很容易被家长或者老师的一言堂式教育方式所泯灭。如何能够避免一言堂式教育呢?其实,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孩子们内心的真实的想法是能够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在与孩子沟通时,多一些称赞,少一些批评;多一份沟通,少一份专横;多一点民主,少一点专制。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够有效的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能够沿着最适合的轨道发展。我们希望让孩子在受到教育的同时能够展露出最美的笑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