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 赏析 冯至

合集下载

冯至 十四行诗资料

冯至 十四行诗资料

冯至十四行诗十四行集(二十七首)一我们准备着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二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象秋日的树木,一棵棵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象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未来的死亡,象一段歌曲,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三有加利树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筑起一座严肃的殿堂,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

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凋零里只看着你成长;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

四鼠曲草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

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这是你伟大的骄傲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

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

五威尼斯我永远不会忘记西方的那座水城,它是个人世的象征,千百个寂寞的集体。

一个寂寞是一座岛,一座座都结成朋友。

当你向我拉一拉手,便象一座水上的桥;当你向我笑一笑,便象是对面岛上忽然开了一扇楼窗。

只担心夜深静悄,楼上的窗儿关闭,桥上也断了人迹。

六原野的哭声我时常看见在原野里一个村童,或一个农妇向着无语的晴空啼哭,是为了一个惩罚,可是为了一个玩具的毁弃?是为了丈夫的死亡,可是为了儿子的病创?啼哭的那样没有停息,象整个的生命都嵌在一个框子里,在框子外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

冯至《十四行集》

冯至《十四行集》

十四行集(二十七首)作者:冯至一《我们准备着》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象秋日的树木,一棵棵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象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未来的死亡,象一段歌曲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有加利树》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筑起一座严肃的殿堂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凋零里只看着你成长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鼠曲草》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这是你伟大的骄傲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威尼斯》我永远不会忘记西方的那座水城它是个人世的象征千百个寂寞的集体一个寂寞是一座岛一座座都结成朋友当你向我拉一拉手便象一座水上的桥当你向我笑一笑便象是对面岛上忽然开了一扇楼窗只担心夜深静悄楼上的窗儿关闭桥上也断了人迹《原野的哭声》我时常看见在原野里一个村童,或一个农妇向着无语的晴空啼哭是为了一个惩罚,可是为了一个玩具的毁弃?是为了丈夫的死亡可是为了儿子的病创?啼哭的那样没有停息象整个的生命都嵌在一个框子里,在框子外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我觉得他们好象从古来就一任眼泪不住地流为了一个绝望的宇宙《我们来到郊外》和暖的阳光内我们来到郊外象不同的河水融成一片大海有同样的警醒在我们的心头是同样的运命在我们的肩头要爱惜这个警醒要爱惜这个运命不要到危险过去那些分歧的街衢又把我们吸回海水分成河水《一个旧日的梦想》是一个旧日的梦想眼前的人世太纷杂想依附着鹏鸟飞翔去和宁静的星辰谈话千年的梦象个老人期待着最好的儿孙——如今有人飞向星辰却忘不了人世的纷纭他们常常为了学习怎样运行,怎样降落好把星秩序排在人间便光一般投身空际如今那旧梦却化作远水荒山的陨石一片《给一个战士》你长年在生死的边缘生长一旦你回到这堕落的城中听着这市上的愚蠢的歌唱你会象是一个古代的英雄在千百年后他忽然回来从些变质的堕落的子孙寻不出一些盛年的姿态他会出乎意料,感到眩昏你在战场上,象不朽的英雄在另一个世界永向苍穹归终成为一只断线的纸鸢但是这个命运你不要埋怨你超越了他们,他们已不能维系住你的向上,你的旷远《蔡元培》你的姓名常常排列在许多的名姓里边,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你却永久暗自保持住自己的光彩我们只在黎明和黄昏认识了你是长庚,是启明到夜半你和一般的星星也没有区分:多少青年人从你宁静的启示里得到正当的死生。

冯至诗《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简析

冯至诗《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简析

冯⾄诗《我们站⽴在⾼⾼的⼭巅》简析 我们站⽴在⾼⾼的⼭巅化⾝为⼀望⽆边的远景,化成⾯前的⼴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哪条路,哪道⽔,没有关连,哪阵风,哪⽚云,没有呼应;我们⾛过的城市、⼭川,都化成了我们的⽣命。

我们的⽣长,我们的忧愁是某某⼭坡的⼀棵松树,是某某城上的⼀⽚浓雾;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流,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的⽣命。

这⾸诗的作者冯⾄(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

现代著名诗⼈、学者。

直⾪涿州(今河北涿县)⼈。

1921年⼊北京⼤学德⽂系,1927年毕业。

随后出版诗集《昨⽇之歌》《北游及其他》。

1930年赴德国海德堡⼤学留学。

1935年获哲学博⼠学位,回国任教,战时任地处昆明的西南联⼤外⽂系教授。

1942年出版《⼗四⾏集》。

1987年获联邦德国⼤⼗字勋章和国际⽂化艺术交流中⼼艺术奖。

作品还有散⽂集《⼭⽔》、历史⼩说《伍⼦胥》、传记《杜甫传》等。

冯⾄的《⼗四⾏集》是“诗与思相结合”,是“沉思的诗”,表达的是“经验”。

理解时应该充分注意其这⼀特点。

这部著名作品集表达了诗⼈的“⽣命的体验”,它是在沉思如何看待⾃我、看待我们曾以为已经熟知的外部世界。

本诗为《⼗四⾏集》中的第⼗六⾸,作于1936年。

本诗意境阔远,⼀开头,便选取了⼀个特定的视⾓,⼀个“⾼点”——“我们站⽴在⾼⾼的⼭巅”,于呼吸⾃然⼤⽓之间,体验着⽣命间的奇妙感应。

⾃我个体的⽣命,怎样渐渐融⼊⼤⾃然,达到“物我⼀体”之境;体味着⼈的⽣命,⽔,风,云,雾……那些流动着的⽣命,⼭,平原,路,树,蹊径……那些凝定静态⽣命,以及其间的关联和呼应……乃发⽣了这样⼀种哲理性的思考——对⼈之⽣命的旷远,对⼈的⽣命与万物之关联,等等。

“我们”的⾝体融化为⼀望⽆边的远景和眼前的平原及其上之蹊径,揭⽰了⽣物、⽣命的转化关系。

其关键词是“化⾝”。

这个意象在结尾部分⼜出现了⼀次,强调了⼈的⽣命与万物的⽣命,可以互相转化。

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 赏析 冯至

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 赏析 冯至

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赏析冯至赏析:人类与世界万物有什么关系呢?诗人就此发问,构造诗篇。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在此,我们、山颠、一望无际的远景、广漠的平原、交错的蹊径等要素构成了一幅立体的画面,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我们就在其中穿梭着、行进着。

路、水,没有关联;风、云,没有呼应,然而,“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忧愁是山坡上的一棵松树、城上的一片浓雾,我们与万物共同存在;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流水,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我们与万物互相渗透、互相作用,我们由万物而来,我们又化成了万物。

于此,诗人道出了人的生命与世界万物共生共长的真谛那首写于1961年的《有赠》,以含泪的诗行记录了诗人出狱后与妻子重逢的情景,这类诗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和华丽的词藻,全凭刻骨铭心的真情实感,给人以催人泪下的情感当量。

真正实践了曾卓一以贯之的诗学主张:“诗必须要有真诚的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诗,诗是心的歌”。

曾卓的诗比较符合“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就像牛汉所说:“他的诗即使是遍体鳞伤,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

不论写青春或爱情,还是写寂寞与期待,写遥远的怀念,写获得第二次生命的重逢……节奏与意象具有逼人的感染力,凄苦中带有一些甜蜜”。

不怒不露中流露出爱与信念,这正是一代知识分子典型的情感与心理。

曾卓,“七月派”的诗人。

湖北人,1922年出生,40年代起在胡风的影响和提携下开始诗歌创作,1955年因胡风案牵连而被逮捕入狱,在牢狱里没有放弃诗歌写作,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监禁和劳改生涯后获得平反,恢复自由后创作了一些颇有影响的诗作。

在创作他的代表作《有赠》时,已经历了一段囚徒生涯,而且之后还有漫长的苦难在等待着他,因而采取了秘密写作的方式,直到二十之后才得以公开发表。

曾卓的《有赠》20饱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

诗人牛汉说过:“他的诗即使是遍体伤痕,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

冯至诗歌艺术特色

冯至诗歌艺术特色

冯至诗歌艺术特色冯至是20世纪著名的诗人,曾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冯至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诗歌风格:《昨日之歌》的浪漫抒情、《北游及其他》的沉郁顿挫以及《十四行集》的哲理沉思。

他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哲人:诗人的浪漫感性与哲人的睿智理性在其诗中完美地融合,从而使其诗歌具有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一、“孤独”的诗人情怀“孤独”是冯至诗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

首先,“孤独”象征着人类生存的冷漠与隔膜状态。

冯至在其第一首诗歌《绿衣人》中就已对生存的孤独给予了关注:“在这疮痍满目的时代”,人人都是冷漠孤独的,都可能遭遇不幸。

诗人描绘了每个个体都可能面临的被社会隔绝、被人群漠视的悲哀,从而由一种个体的“小孤独”达至人类普遍的“大孤独”。

《晚报》则更明确地表达了这种“大孤独”:“我们是同样的悲哀,我们在同样荒凉的轨道”。

[1]这种由己及人,由个人而及人类的思想极具哲理意味。

诗人还营造了大量孤独无依、漂泊无根的象征性意象,如风雨飘摇的“小船”、灰色城里的“孤云”、走向暗森森巷中的盲者等。

这些意象是那个独特时代的产物,既体现了诗人孤独的内心,又传达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境遇。

其次,“孤独”是某种理想主义精神的化身。

在著名的《蛇》中,冯至赋予了“孤独”更为形象的外衣,他大胆而奇特的呼喊道:“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如蛇的寂寞,带着冷血动物特有的冰冷、光滑,寂静无声地来到诗人的梦中,渗入诗人的灵魂。

而这种深邃、凄冷的孤独感恰恰来自对爱的渴求:“它是我忠实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正是爱的火热使诗人倍感孤独的冰冷。

一冷一热的对比之下,诗人的寂寞就别具意味了。

表面上是在描绘对爱情的渴求,实际上是对现实压抑下的理想的热望,这是虚幻梦境中开出的一朵爱之花,梦境的飘渺苍白、花的鲜艳娇丽,赋予这“孤独”以深刻的内涵———理想主义者的执着不屈!在孤独的外衣下,深藏着火热的理想主义激情。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课件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课件
我们站立在 高高的山巅
冯 至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作者感情。 2学会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歌主题
❖ 作者
❖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1923年夏参加 林如稷等在上海主办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浅 草社停止活动,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另组沉钟 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 出版的诗集有《昨日之歌》(1927)、《北游及其 他》(1929)、《十四行集》(1942)、《冯至诗 选》(1980)等。其他作品有散文集《东欧杂记》 (1951)、传记《杜甫传》(1952)、译作集《海涅 诗选》(1956)、诗集《西郊集》(1958)、诗集 《十年诗抄》(1959)、论文集《诗与遗产》(1963)、 译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978)等。
关键词句赏析
1如何理解诗中所说的我们“化身”为远景、 “化成”为平原和蹊径,城市、山川 “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这些词语传达出人的生命可以转 化为自然,自然万物也是人的生命 的体现的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 生命信息的沟通与关联。
2如何理解诗中所说的“哪条路,哪道水, 没有关联,/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 应”?
untrimm'd:
❖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 ❖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est in his
shade, ❖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冯至-十四行诗

冯至-十四行诗

十四行集(二十七首)一我们准备着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二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象秋日的树木,一棵棵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象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未来的死亡,象一段歌曲,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三有加利树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筑起一座严肃的殿堂,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

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凋零里只看着你成长;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

四鼠曲草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

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这是你伟大的骄傲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

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

五威尼斯我永远不会忘记西方的那座水城,它是个人世的象征,是同样的运命在我们的肩头。

要爱惜这个警醒,要爱惜这个运命,不要到危险过去,那些分歧的街衢又把我们吸回,海水分成河水。

八一个旧日的梦想是一个旧日的梦想,眼前的人世太纷杂,想依附着鹏鸟飞翔去和宁静的星辰谈话。

千年的梦象个老人期待着最好的儿孙——如今有人飞向星辰,却忘不了人世的纷纭。

他们常常为了学习怎样运行,怎样降落,好把星秩序排在人间,便光一般投身空际。

如今那旧梦却化作远水荒山的陨石一片。

冯至 我们并立在高高的山巅 朗诵基调

冯至 我们并立在高高的山巅 朗诵基调

冯至作为我国现代诗歌的先驱,其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深受人们喜爱。

而他的作品中,尤以《我们并立在高高的山巅》这首诗最具代表性。

这首诗以朗诵的形式展现了我国山水之美,启发人们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以此为主题,深入探讨冯至的诗歌创作,以及《我们并立在高高的山巅》的朗诵基调,希望通过全面的评估和深度的讨论,为你带来更深刻的理解。

一、冯至及其诗歌创作1.冯至作为我国现代诗歌的先驱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内在内涵而著称。

他对自然、人文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体现出他对生活和世界的独特理解。

2.冯至作品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和深刻反思。

他以独特的艺术语言,描绘了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多重风貌,展现了他对时代和人性的深刻关怀。

二、《我们并立在高高的山巅》的朗诵基调1.《我们并立在高高的山巅》是冯至的代表作之一,其朗诵基调极具特色。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语言,展现了我国山水之美,唤起人们内心对大自然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2.朗诵基调是诗歌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将文字和声音相结合,通过语音的节奏和情感的起伏,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刻。

在《我们并立在高高的山巅》中,冯至通过巧妙的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赋予了诗歌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感染力。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们并立在高高的山巅》所展现的朗诵基调,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及人生的独特感悟。

在我看来,这种朗诵基调正是冯至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领悟的艺术表达,也是他对人类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探索。

通过朗诵基调,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歌中,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共鸣力。

总结回顾通过对冯至诗歌创作和《我们并立在高高的山巅》朗诵基调的深入探讨,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这位伟大诗人的艺术魅力和创作内涵。

冯至的作品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深刻剖析,更是一种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冯至 诗歌

冯至 诗歌

冯至诗歌
冯至是一位杰出的现代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他的诗歌代表作包括《蛇》、《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等。

《蛇》这首诗以蛇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诗人通过描绘蛇在草原上游动的形象,表现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这首诗描绘了人们在陌生房间里度过亲密夜晚的情景。

诗人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以及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而有力。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这首诗以山巅为比喻,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诗人通过描绘山巅的广袤和平静,表现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冯至的诗歌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思想深邃,情感细腻,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瑰宝之一。

【文档】冯至《十四行诗》《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语文北师大必修3)

【文档】冯至《十四行诗》《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语文北师大必修3)

《十四行诗》冯至十四行集(二十七首)一我们准备着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二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象秋日的树木,一棵棵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象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未来的死亡,象一段歌曲,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三有加利树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筑起一座严肃的殿堂,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

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凋零里只看着你成长;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

四鼠曲草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

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这是你伟大的骄傲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

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

五威尼斯我永远不会忘记西方的那座水城,它是个人世的象征,千百个寂寞的集体。

一个寂寞是一座岛,一座座都结成朋友。

当你向我拉一拉手,便象一座水上的桥;当你向我笑一笑,便象是对面岛上忽然开了一扇楼窗。

只担心夜深静悄,楼上的窗儿关闭,桥上也断了人迹。

六原野的哭声我时常看见在原野里一个村童,或一个农妇向着无语的晴空啼哭,是为了一个惩罚,可是为了一个玩具的毁弃?是为了丈夫的死亡,可是为了儿子的病创?啼哭的那样没有停息,象整个的生命都嵌在一个框子里,在框子外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

冯至十四行诗特点

冯至十四行诗特点

冯至十四行诗特点
嘿,咱今天就来聊聊冯至的十四行诗!冯至的十四行诗啊,那可真
是像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一样独特闪耀呢!
他的诗,有时候就像一首悠扬的曲子,缓缓流淌进你的心里。

比如
说这首诗,“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静静地没有言语”,哎呀呀,这比
喻多妙啊!就好像寂寞真的变成了那条在你身边默默游动的蛇。

再看看,那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坚定和憧憬,真让人热血沸腾!“我
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这是多么有力量的表达呀!
冯至的十四行诗还特别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那些细微的情感
和瞬间,被他用文字完美地呈现出来。

就好像他有一双神奇的眼睛,
能看到我们平常忽略的美好。

比如在里,“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
们都让它化作尘埃”,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深深的思考。

他的诗也不总是那么高深莫测,有时候也很接地气呢!就像和你聊
天一样亲切自然。

这难道不就像咱身边的好朋友,会和你分享快乐,
也会和你倾诉烦恼?
冯至的十四行诗,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啊!每一首都值得我们细细
品味,反复琢磨。

它们能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能让我们的心灵
得到滋养。

这就是冯至十四行诗的特点,独特而迷人,不是吗?
我的观点就是,冯至的十四行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内涵,是诗歌领域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值得我们所有人去欣赏和学习。

瓶与水,风旗与把不住的事体——冯至《十四行集》第二七首新解

瓶与水,风旗与把不住的事体——冯至《十四行集》第二七首新解

瓶与水,风旗与把不住的事体(1)——冯至《十四行集》第二七首新解张新颖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取水人取来椭圆的一瓶,这点水就得到一个定形;看,在秋风里飘扬的风旗,它把住些把不住的事体,让远方的光,远方的黑夜和些远方的草木的荣谢,还有个奔向无穷的心意,都保留一些在这面旗上。

我们空空听过一夜风声,空看了一天的草黄叶红,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但愿这些诗像一面风旗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

(2)今天之所以选冯至的一首诗来讲,首先是坂井洋史先生的提议,这个提议非常合我的心思,我愿借这个机会和在座的诸位一起交流和讨论。

我还记得几年前,佐藤普美子教授约我为《九叶读诗会》杂志写一篇谈冯至诗的文章,我的文章没能及时写出来,现在可以用这个演讲还债了。

我曾经把冯至的《十四行集》和穆旦等年轻诗人的作品,放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的战争环境、西南联大的学院空间和诗人自我内外这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中来讨论,这些问题今天就略而不谈了(3);今天只谈《十四行集》的第二七首,这是这一经典的诗集中特别享有盛誉的一首,谈得已经很多了,我想用三个另外的文本来参照,看看能否获得新的理解,发现新的思路和意思。

一我用来参照的三个主要文本,来源和性质很不相同。

第一个只能勉强称之为“文本”,其实是一个小孩子的话,从平常的生活中无意得来的。

这发生在小孩子三周岁的时候,他问我:“你知道水的形状吗?”我还没想出怎么回答,他就比比划划地说:“用瓶子装水,瓶子的形状就是水的形状。

瓶子是圆形的,水就是圆形的;瓶子是长形的,水就是长形的。

”我听得一愣。

《十四行集》最后一首,不就是这么说的吗?“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 取水人取来椭圆的一瓶,/ 这点水就得到一个定形”。

连意象都一样。

我一开始只是对这个巧合感到惊讶,时间久了,我就想,为什么一个刚刚开始认识世界的小孩,会和一位有着丰富的学识和生命经验的成熟诗人,产生如此的巧合?瓶,是这首诗的核心意象之一,它对应的是水,它给无形的水一个定形。

冯至《十四行诗》赏析

冯至《十四行诗》赏析

冯至《十四行诗》赏析十四行诗(1)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赏析:冯至的《十四行集》以其哲理和深思独步诗坛,说它是中国十四行诗的魁首也不为过。

这是第一首,写的是“意想不到的奇迹”。

然而,这奇迹是什么,为什么是意想不到的呢?岁月无常,世事苍茫,的确,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预测的。

彗星出现,狂风乍起,这些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但是这种意想不到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此时,诗人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中去,生命在一瞬间凝结,过去的悲欢映现,形体屹立不动。

此刻,诗人想起了那些小昆虫,那些幼小的生命在经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一次危险之后“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这样的语言看似平缓,思考却是冷峻的。

最后,诗人写到“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原来人生的真谛在于不断承受生命的狂风暴雨啊,奇迹于此!十四行诗:(16)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连,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是某某山坡的一棵松树,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

赏析:人类与世界万物有什么关系呢?诗人就此发问,构造诗篇。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在此,我们、山颠、一望无际的远景、广漠的平原、交错的蹊径等要素构成了一幅立体的画面,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我们就在其中穿梭着、行进着。

路、水,没有关联;风、云,没有呼应,然而,“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野生植物》现代诗赏析 微课 最新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野生植物》现代诗赏析 微课 最新
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人的生命与世界万物共生共长
五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野生植物
五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云鹤(1942.4-2012.8),本名蓝廷俊,祖 籍闽南,是菲律宾著名华侨诗人、摄影家、建 筑师。云鹤先生是菲华文坛的领军人物,他12 岁开始发表诗作,17岁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忧 郁的五线谱》,并在随后三年内相继出版了 《秋天里的春天》《盗虹的人》《蓝尘》等诗 集,从而奠定了他在上世纪60年代菲华诗坛的 突出地位。
五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野生植物 【菲律宾】云鹤
有叶 却没有茎 有茎 却没有根 有根 却没有泥土
那是一种野生植物 名字叫 游子
五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野生植物
生长特性 思土之情
? 游子
真实写照
五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野生植物 【菲律宾】云鹤
有叶 却没有茎 有茎 却没有根 有根 却没有泥土
那是一种野生植物 名字叫 游子
冯至,现代诗人、 学者、翻译家(1905.91993.2)。原名冯承植, 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中 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 人”,一生创作了“十 四行诗”二十七首,著 有《十四行集》。
五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十四行诗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 诗体,它有固定的格式,诗歌有两部分组 成,前一部分是两节四行诗,后一部分是 两节三行诗,共十四行。
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五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山巅diān:山顶。 蹊径jìng:途径。蹊:小路。 广漠:广大空旷。
五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 冯至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 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 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 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 是某某山坡的一棵松树, 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

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

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

冯至de十四行诗赏析内容摘要:冯至的《十四行集》并不是哲理诗,而是诗人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深刻体认。

冯至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比较深,这使他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意义。

具体来说,冯至体验到的生命存在悲剧性包括:生命的渺小和短暂、生命的孤独和无助、生命的无法把定和虚无、生命的必死性。

但是,冯至对生命存在悲剧性的体认并没有使自己走入悲观主义的泥淖。

关键词:生命;存在;悲剧有的论者在论及冯至的《十四行集》时,认为冯至此时已经成了一个人情练达的哲理诗人,笔者对此不以为然。

冯至并不是哲理诗人,他的诗都是关于生命的体验。

其实冯至先生本人就否认他是哲理诗人,他说:“其实我是最不哲学的人,我的思想不大逻辑。

”他还说:“沉思不等于哲学,说是沉思还比较接近,说是哲理,我总觉得我还够不上。

”[1]也有不少学者探讨了存在主义哲学在他的诗歌中的反映。

诚然,存在主义给冯至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1,在思想方面,这使他摆脱了浪漫主义的伤感、忧郁,克服了对人生的逃避与抗争,而是从容、深邃地理解人生和宇宙的变化,理解人在现实面前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

2,在文学方面,存在主义帮冯至完成了由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向现代主义作家的转变,他作品中的现代性,以及深沉、凝重、沉思的风格,得益于存在主义的影响。

3,在性格方面,存在主义使他养成了不事喧哗、静默守持、认真执著的秉性[2]。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存在主义对冯至影响的另一方面,因此很少有人探讨过冯至《十四行集》的悲剧意识。

其实,存在主义更深切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

存在主义哲学恰是一种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的形而上学经验论,注重探讨忧虑、不安、恐惧、死亡等情绪[3]。

存在主义是用一颗热切而悲悯的心来关注这个世界、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

一般意义上的存在主义,认为整个世界从根本上是荒诞的,不可理解的,因而,悲观主义色彩较重。

笔者通过对《十四行集》的反复解读,感受到其中潜藏的悲剧意识。

不过要体味这些诗歌中的悲剧色彩,必须“从相反的方向看”。

对于冯至诗歌的评价

对于冯至诗歌的评价

对于冯至诗歌的评价,“独特”两字是必不可少的。

正因其“独特”,他的诗歌没有被划归于中国现代诗歌的任何一个流派之中。

多年以来,对于冯至诗歌的研究,总是处于一种边缘的位置,这种“边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冯至的地位虽然得到极高的评价,但总的说来是学者的光芒超过了诗人的光芒;二是指对其诗歌的评价,多重在诗艺的创新方面。

却少有对其诗歌厚重的文化内涵的发掘。

正如郑敏先生在一次访谈中所说:“我认为冯先生的十四行诗至今没有得到它应有的评价。

他的十四行诗受到很多尊重,而真正理解他的十四行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的文字十分朴素,但是其中蕴含的深层的文化积淀,融合了西方的哲学和他所崇拜的杜甫的情操。

他的诗是深厚的文化产物,达到了中国新诗的最高层次。

”这里谈冯至的标志性,主要是指《十四行集》的标志性。

特别肯定这部诗集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上光芒四射的中心位置。

《十四行集》标志着诗与哲学的结合,标志着现实和艺术的结合,标志着中西文化观的结合,标志着中西诗艺的结合,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

(一)诗与哲学的结合《十四行集》是一部诗集,却真真切切地体现了一种生命哲学。

在这部由27首十四行诗组成的诗集中,我们可以很深刻地领悟诗人对于生命的形而上的整体性的哲学思考。

他在对于生命、生存、生死问题的认识上都达到了一种哲学的高度。

但它们又的的确确是真正的诗,真正的好诗。

让我们来仔细读读其中的第三首《有加利树》:“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筑起一座严肃的庙堂,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

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凋零里只看着你生长;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

”在这里,“有加利树”成为生命永恒的象征,诗人以此肯定人的生命的自觉有为,肯定生命的坚韧充实,表现了正视生命、超越生命的哲学态度。

但全诗以“树”的形象展开,用朴素而帖切的语言形象化地描绘生命的庄重和永恒,没有任何一个抽象的哲学术语,却给人以深刻的哲学启迪。

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阅读练习及答案

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阅读练习及答案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阅读练习及答案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阅读练习及答,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①在人口稀少的地带,我们走入任何一座森林,或是一片草原,总觉得他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

不起一些变化,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

我们刚到这里来时,对于这座山林,也是那样感想,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

②我们走入山谷,沿着小溪,走两三里到了水源,转上山坡,便是我们居住的地方。

但是我们从城内向这里来的中途,忽然觉得踏上了一条旧路。

那条路是用石块砌成,从距谷口还有四五里远的一个村庄里伸出,向山谷这边引来,先是断断续续,随后就隐隐约约地消失了。

我想,这条石路一定有一个时期宛宛转转地一直伸入谷口,在谷内溪水的两旁,现在只有树木的地带,曾经有过房屋,只有草的山坡上,曾经有过田园。

③过了许久,我才知道,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

这里原有的山村,是一次便毁灭了呢,还是渐渐地凋零下去,我们都无从知道。

我们没有方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

④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

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

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

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问把它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

⑤其次就是鼠曲草。

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

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开遍了山坡。

海涅诗歌《我站在高山之顶》原文及赏析

海涅诗歌《我站在高山之顶》原文及赏析

海涅诗歌《我站在高山之顶》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海涅诗歌《我站在高山之顶》原文及赏析【导语】:〔德国〕海涅我站在高山之顶,总觉得无限伤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之战》译文当初,鲁肃听说刘表已死,(便)对孙权说:“荆州与我国邻接,地理形势险要、坚固,土地肥沃、广阔,人口繁多,生活富裕,如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

现在刘表刚死,他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又不和协,军队中的那些将领,有的拥戴刘琦,有的拥戴刘琮。

刘备是天下骁悍的雄杰,与曹操有仇,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妒忌他的才能而不能重用(他)。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部下们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离心离德,就另作打算,以成就(我们的)大事。

请让我能够奉命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同时慰劳军中掌权的人物,并劝说刘备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必定高兴而听从我们的意见。

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决定了。

现在不赶快前去,恐怕就被曹操占了先。

”孙权即刻派鲁肃前往。

(鲁肃)到夏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发,(于是)日夜兼程,等到到了南郡,刘琮已投降曹操,刘备向南撤退,鲁肃直接去迎他,与刘备在当阳县长坂坡相会。

鲁肃转达孙权的意思,(和他)讨论天下大事的势态,表示恳切慰问的心意,并且问刘备说:“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刘备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有老交情,打算去投奔他。

”鲁肃说:“孙讨虏为人聪明仁惠,敬重、礼待贤才,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顺、依附他,已经占据了六个郡,兵精粮足,足够用来成就大业。

现在为您筹划,不如派遣亲信主动去结好东吴,以共建大业。

(但是您)却打算投奔吴巨,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又处在偏远的郡地,很快被人呑并,难道能够依靠吗?”刘备很高兴。

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子瑜的朋友。

”两个人随即(也因子瑜的关系)交了朋友。

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江东避乱,是孙权的长史。

刘备采纳了鲁肃的计谋,率兵进驻鄂县的樊口。

曹操将要从江陵顺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很危急,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

”于是与鲁肃一起去见孙权。

诸葛亮在柴桑见到了孙权,劝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豫州的汉南招收兵马,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

现在曹操削平大乱,大致已稳定局面,于是攻破荆州,威势震动天下。

英雄没有施展本领的地方,所以刘豫州逃遁到这里,希望将军估量自己的实力来对付这个局面!如果能用江东的兵力同中原对抗,不如趁早同他绝裂;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现在将军外表上假托服从的名义,而内心里怀着犹豫不决的心思,局势危急而不能决断,大祸没几天就要临头了!”孙权说:“假若如你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向曹操投降呢?”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还能恪守节义不受屈辱;何况刘豫州(是)汉王室的后代,英明才智超过所有的当代人,众人敬仰、倾慕他,就象水归大海一样。

如果事情不成功,就是天意,怎能再居于其下呢?”孙权发怒说:“我不能拿全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来受人控制,我的主意决定了!除了刘豫州就没了(同我一齐)抵挡曹操的了,可是刘豫州在刚打败仗之后,怎能抗得住这个大难呢?”诸葛亮说:“刘豫州的军队虽然在长坂坡打了败仗,(但是)现在归队的士兵加上关羽率领的精锐水兵还有一万人,刘琦收拢江夏的战士也不也于一万人。

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已疲惫不堪,听说追逐刘豫州,轻装的骑兵一日一夜跑三百多里,这就是所谓‘强弓发出的箭到了尽头,连鲁国的薄绢也穿不透’啊?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住说:“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指向南方,刘琮投降。

现在训练了水军八十万之多,正要同将军在东吴会战。

”孙权将这封信拿给部下的众人看,没有一个不象听到巨响而失去了常态。

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是豺狼猛虎,挟持着皇帝来征讨天下,动不动以朝廷(的名义)为借口,现在抗拒他,事情更为不利。

再说将军抗拒曹操的主要凭借是长江;现在曹操得到荆州,占有了那里的全部领地,刘表组建的水军,大小战船甚至用千位数计算,曹操将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同时还有步兵,水陆一齐进攻,(这样一来)长江的险要地势已经同我方共同占有了。

而实力的大小、强弱又不能相提并论。

我以为最好的打算是不如迎顺他。

”(这时)只有鲁肃沉默不语。

孙权起身去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

孙权知他来意,握着他的手说:“您要说什么?”鲁肃说:“刚才我察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想贻误将军,不值得与(他们)谋划大事。

现在我鲁肃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少不得(让我做一个)最低等的曹里的小差事,坐牛车,吏卒跟随,交往士大夫们,然后逐渐升官,仍然不低于州郡一类的职位。

将军您迎顺曹操,会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希望您早定大计,不要采纳那些人的意见!”孙权叹息说:“这些人所持的议论,非常让我失望。

现在你阐明利害,正与我的想法一样。

”当时,周瑜奉命到番阳去了,鲁肃劝孙权召周瑜回来。

周瑜回来,对孙权说:“曹操虽然在名义上是汉朝丞相,其实是汉朝的奸贼。

将军凭着非常的武功和英雄的才具,还继有父兄的功业,占据着江东,土地方圆几千里,军队精良,物资丰裕,英雄们都原意为国效力,正应当横行天下,替汉朝除去残暴、邪恶之人;况且曹操是自来送死,怎么可以迎顺他呢?请允许(我)为将军谋划这件事。

现在北方还没有平定,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而曹操的军队放弃鞍马,依仗船只,与东吴争高下。

现在又天气严寒,战马没有草料。

驱赶着中原的士兵很远地跋涉在江南的多水地带,不服水土,一定会生疾病。

这几项都是用兵的禁忌,而曹操却都贸然实行。

将军捉拿曹操,应当正在今天。

我周瑜请求率领几万精兵,进驻夏口,保证替将军打败他!”孙权说:“老贼想废除汉朝自立为帝(已经)很久了,只是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与我罢了;现在那几个雄杰已被消灭,只有我还存在。

我和老贼势不两立,你说应当迎战,很合我的心意。

这是苍天把你交给我啊。

”于是拔刀砍断面前放奏章的桌子,说:“各位文武官员,敢有再说应当迎顺曹操的,就和这奏案一样!”于是散会。

这天夜里,周瑜又去见孙权说:“众人只见曹操信上说水军、步兵八十万而个个害怕,不再考虑它的真假,便发出投降的议论,是很没道理的。

现在按实际情况查核,他所率领的中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早已疲惫;所得到的刘表的军队,最多七八万罢了,而且都三心二意。

用疲惫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军队,人数虽多,也很不值得畏惧。

我只要有精兵五万,已经足够制服它,希望将军不要忧虑!”孙权抚摸着周瑜的背说:“公瑾,您说到这里,很合我的心意。

子布、元表等人只顾妻子儿女,夹杂着个人的打算,很让我失望;只有您和子敬与我一致,这是苍天让你二人辅助我啊!五万兵难在仓猝之集合起来,已选好三万人,船只、粮草、战斗用具都已办齐。

你与子敬、程公就先行出发,我会继续派出军队,多多装载物资、粮食,作您的后援。

您能对付曹操就同他决战,倘若万一战事不利,就撤回到我这里,我当和孟德决一死战。

”于是任命周瑜、程普为正、副统帅,率兵与刘备同力迎战曹操;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计划作战的策略。

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住说:“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指向南方,刘琮投降。

现在训练了水军八十万之多,正要同将军在东吴会战。

”孙权将这封信拿给部下的众人看,没有一个不象听到巨响而失去了常态。

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是豺狼猛虎,挟持着皇帝来征讨天下,动不动以朝廷(的名义)为借口,现在抗拒他,事情更为不利。

再说将军抗拒曹操的主要凭借是长江;现在曹操得到荆州,占有了那里的全部领地,刘表组建的水军,大小战船甚至用千位数计算,曹操将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同时还有步兵,水陆一齐进攻,(这样一来)长江的险要地势已经同我方共同占有了。

而实力的大小、强弱又不能相提并论。

我以为最好的打算是不如迎顺他。

”(这时)只有鲁肃沉默不语。

孙权起身去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

孙权知他来意,握着他的手说:“您要说什么?”鲁肃说:“刚才我察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想贻误将军,不值得与(他们)谋划大事。

现在我鲁肃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少不得(让我做一个)最低等的曹里的小差事,坐牛车,吏卒跟随,交往士大夫们,然后逐渐升官,仍然不低于州郡一类的职位。

将军您迎顺曹操,会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希望您早定大计,不要采纳那些人的意见!”孙权叹息说:“这些人所持的议论,非常让我失望。

现在你阐明利害,正与我的想法一样。

”当时,周瑜奉命到番阳去了,鲁肃劝孙权召周瑜回来。

周瑜回来,对孙权说:“曹操虽然在名义上是汉朝丞相,其实是汉朝的奸贼。

将军凭着非常的武功和英雄的才具,还继有父兄的功业,占据着江东,土地方圆几千里,军队精良,物资丰裕,英雄们都原意为国效力,正应当横行天下,替汉朝除去残暴、邪恶之人;况且曹操是自来送死,怎么可以迎顺他呢?请允许(我)为将军谋划这件事。

现在北方还没有平定,马超、韩遂还在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而曹操的军队放弃鞍马,依仗船只,与东吴争高下。

现在又天气严寒,战马没有草料。

驱赶着中原的士兵很远地跋涉在江南的多水地带,不服水土,一定会生疾病。

这几项都是用兵的禁忌,而曹操却都贸然实行。

将军捉拿曹操,应当正在今天。

我周瑜请求率领几万精兵,进驻夏口,保证替将军打败他!”孙权说:“老贼想废除汉朝自立为帝(已经)很久了,只是顾忌袁绍、袁术、吕布、刘表与我罢了;现在那几个雄杰已被消灭,只有我还存在。

我和老贼势不两立,你说应当迎战,很合我的心意。

这是苍天把你交给我啊。

”于是拔刀砍断面前放奏章的桌子,说:“各位文武官员,敢有再说应当迎顺曹操的,就和这奏案一样!”于是散会。

这天夜里,周瑜又去见孙权说:“众人只见曹操信上说水军、步兵八十万而个个害怕,不再考虑它的真假,便发出投降的议论,是很没道理的。

现在按实际情况查核,他所率领的中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早已疲惫;所得到的刘表的军队,最多七八万罢了,而且都三心二意。

用疲惫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军队,人数虽多,也很不值得畏惧。

我只要有精兵五万,已经足够制服它,希望将军不要忧虑!”孙权抚摸着周瑜的背说:“公瑾,您说到这里,很合我的心意。

子布、元表等人只顾妻子儿女,夹杂着个人的打算,很让我失望;只有您和子敬与我一致,这是苍天让你二人辅助我啊!五万兵难在仓猝之集合起来,已选好三万人,船只、粮草、战斗用具都已办齐。

你与子敬、程公就先行出发,我会继续派出军队,多多装载物资、粮食,作您的后援。

您能对付曹操就同他决战,倘若万一战事不利,就撤回到我这里,我当和孟德决一死战。

”于是任命周瑜、程普为正、副统帅,率兵与刘备同力迎战曹操;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计划作战的策略。

作者:202.108.87.* 2006-2-9 22:25 回复此发言19 回复:高中语文读本文言文翻译(全)……(孙、刘联军)进军,与曹操(的军队)在赤壁相遇。

这时曹操军中的士兵们已经有流行病,刚一交战,曹操的军队(就)失利,(曹操)率军退到江北驻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