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至de十四行诗赏析

内容摘要:冯至的《十四行集》并不是哲理诗,而是诗人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深刻体认。冯至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比较深,这使他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意义。具体来说,冯至体验到的生命存在悲剧性包括:生命的渺小和短暂、生命的孤独和无助、生命的无法把定和虚无、生命的必死性。但是,冯至对生命存在悲剧性的体认并没有使自己走入悲观主义的泥淖。

关键词:生命;存在;悲剧

有的论者在论及冯至的《十四行集》时,认为冯至此时已经成了一个人情练达的哲理诗人,笔者对此不以为然。冯至并不是哲理诗人,他的诗都是关于生命的体验。其实冯至先生本人就否认他是哲理诗人,他说:“其实我是最不哲学的人,我的思想不大逻辑。”他还说:“沉思不等于哲学,说是沉思还比较接近,说是哲理,我总觉得我还够不上。”[1]

也有不少学者探讨了存在主义哲学在他的诗歌中的反映。诚然,存在主义给冯至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1,在思想方面,这使他摆脱了浪漫主义的伤感、忧郁,克服了对人生的逃避与抗争,而是从容、深邃地理解人生和宇宙的变化,理解人在现实面前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2,在文学方面,存在主义帮冯至完成了由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向现代主义作家的转变,他作品中的现代性,以及深沉、凝重、沉思的风格,得益于存在主义的影响。3,在性格方面,存在主义使他养成了不事喧哗、静默守持、认真执著的秉性[2]。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存在主义对冯至影响的另一方面,因此很少有人探讨过冯至《十四行集》的悲剧意识。其实,存在主义更深切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存在主义哲学恰是一种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的形而上学经验论,注重探讨忧虑、不安、恐惧、死亡等情绪[3]。存在主义是用一颗热切而悲悯的心来关注这个世界、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一般意义上的存在主义,认为整个世界从根本上是荒诞的,不可理解的,因而,悲观主义色彩较重。

笔者通过对《十四行集》的反复解读,感受到其中潜藏的悲剧意识。不过要体味这些诗歌中的悲剧色彩,必须“从相反的方向看”。何谓“从相反的方向看”?因为冯至这时尽力想摆脱他早年诗歌的悲剧意识[4],转向对自我生命的承担。但透过他的诗歌的表面,我们仍然能够解读出其中潜藏的悲剧意识。也就是说,冯至此时对生命的观照充满着悲剧意识。所谓生命的悲剧意识,就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来源于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生存与毁灭的矛

盾冲突中;同时,焦虑、绝望、恐惧的心理始终伴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命主体[5]。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十四行集》中潜藏的悲剧意识——

1.生命的渺小与短暂

冯至从那些小昆虫的生命历程中认识到渺小个体的严峻的现实处境:那些小昆虫仅仅“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的一生。”(第1首)再如诗人在有加利树面前,感觉它“是插入晴空的高塔/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第3首)。单从诗歌文本来看,似乎是赞颂有加利树的崇高与圣洁(正如大多数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但冯至在别处曾写道:“望久了,自己的灵魂有些担当不起,感到悚然,”“月夜里,我们望着有加利树,越望越高,看着它生长,不由得内心里悚惧起来。”(《冯至全集·第三卷》第48-49页)诗人为何会感到“悚然”、“悚惧”?那是因为,冯至在它面前,越发看到了人的生命的渺小。与有加利树的“崇高”形象相反,鼠曲草则“躲避着一切的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第4首),连它的名称都不为人所知,它只是生长在偏僻的角落里,默默地自生自灭。同样,在狂风和暴雨面前,“我们”也感觉到自己生命的渺小:

只剩下这点微弱的灯红

在证实我们生命的暂住。(第21首)

“我们”的生命存在竟然要靠这点微弱的灯红来证实!可见生命在“狂风”和“暴雨”面前是何等的渺小与脆弱!而且在冯至看来,生命也是非常短暂的,因为我们的生命存在只不过是“暂住”而已。而且“这点微弱的灯红”随时都有可能被“狂风”和“暴雨”熄灭!那么,在比这自然中的狂风和暴雨远为猛烈和严酷的各种各样的狂风暴雨面前,我们的生命就更是“暂住”而已!

2.生命的孤独与无助

里尔克对于生命的孤独和无助这一点,有着深切的认识:

人到世上来,是艰难而孤单。一个个体的人在世上好似花袄锏哪切┎⑴抛诺氖鳌Vχσ兑兑残碛行┖粲Π桑撬堑母桥探嵩诘叵律闳∮ 母锤鞑幌喔桑殖辆灿止碌ァ#?/span>冯至:《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译序》)

这是冯至所理解的里尔克的孤独意识,更是冯至对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状态的深刻体认:人从根本上说是孤独的,也即是说,人是本然性的孤独存在;而且人是无

助的,“不能容一些儿代替”,没有任何人能帮你。这种生命的孤独意识和无助意识渗透在他的十四行诗之中。

比如,那些生长在偏僻的角落里的鼠曲草(第4首),水城威尼斯上的一个个岛,都象征一个个孤独的生命个体:“一个寂寞是一座岛”(第5首)。其实,人的个体生命本就是无比孤独的。比如那些在原野里哭泣的村童或农妇们——

…整个的生命都嵌在

一个框子里,在框子外

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第6首)

每个人的存在就是一个框子,每个人都呆在自己的框子里,“框子以外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这个“框子”的比喻是非常生动而贴切的,它写出了人的个体存在的本然性的孤独与无助的处境。诗人还写道,在敌机空袭时,人们都躲到郊外,暂时“像不同的河水/融成一片大海”,但是,只要危险一过去,“那些分歧的街衢/又把我们吸回,/海水分成河水”(第7首)。“河水”象征着孤独,“海水”象征着交流;“河水”的存在是本然的,“河水”融成“海水”是暂时的,人的个体生命本质上是孤独的。

渺小的生命如此,伟大的人物同样是非常孤独的。比如英雄——“一个战士”,他“在战场上,像不朽的英雄”,但回到“另一个世界”——我们所在的“堕落的城中”,却只能“永向苍穹,/归终成为一只断线的纸鸢”(第9首)。这个孤独的战士,令我想到了尼采笔下的“超人”,也令我想到了鲁迅笔下的“过客”和“这样的战士”。在冯至看来,鲁迅本人何尝不是一个孤独的“战士”呢?鲁迅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真理,立志改造中国的现状特别是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但鲁迅这个不倦的启蒙战士在整个“艰苦的行程”中始终是孤独的,无人支持,无人响应,甚至还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艰苦中只有路旁的小草/曾经引出你希望的微笑”(第11首)。这首诗深刻地写出了先驱者鲁迅内心的孤独与悲凉。同样,伟大的作家歌德,尽管在生前身后都倍受世人景仰,然而他“八十年的岁月是那样平静,//好像宇宙在那儿寂寞地运行”(第13首)。人们只知道他的伟大,却不知道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冯至关于生命孤独意识的深切体验,一方面,来自他童年时的深刻印象。当有人问到他对童年的整体印象时,他只用“寂寞”来形容。所以他早年的诗歌中弥漫着“寂寞”的意绪。当然那个时候的冯至,对于寂寞的体认更多的是来自自身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