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
对于冯至诗歌的评价
对于冯至诗歌的评价,“独特”两字是必不可少的。
正因其“独特”,他的诗歌没有被划归于中国现代诗歌的任何一个流派之中。
多年以来,对于冯至诗歌的研究,总是处于一种边缘的位置,这种“边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冯至的地位虽然得到极高的评价,但总的说来是学者的光芒超过了诗人的光芒;二是指对其诗歌的评价,多重在诗艺的创新方面。
却少有对其诗歌厚重的文化内涵的发掘。
正如郑敏先生在一次访谈中所说:“我认为冯先生的十四行诗至今没有得到它应有的评价。
他的十四行诗受到很多尊重,而真正理解他的十四行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的文字十分朴素,但是其中蕴含的深层的文化积淀,融合了西方的哲学和他所崇拜的杜甫的情操。
他的诗是深厚的文化产物,达到了中国新诗的最高层次。
”这里谈冯至的标志性,主要是指《十四行集》的标志性。
特别肯定这部诗集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上光芒四射的中心位置。
《十四行集》标志着诗与哲学的结合,标志着现实和艺术的结合,标志着中西文化观的结合,标志着中西诗艺的结合,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
(一)诗与哲学的结合《十四行集》是一部诗集,却真真切切地体现了一种生命哲学。
在这部由27首十四行诗组成的诗集中,我们可以很深刻地领悟诗人对于生命的形而上的整体性的哲学思考。
他在对于生命、生存、生死问题的认识上都达到了一种哲学的高度。
但它们又的的确确是真正的诗,真正的好诗。
让我们来仔细读读其中的第三首《有加利树》:“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筑起一座严肃的庙堂,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
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凋零里只看着你生长;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
”在这里,“有加利树”成为生命永恒的象征,诗人以此肯定人的生命的自觉有为,肯定生命的坚韧充实,表现了正视生命、超越生命的哲学态度。
但全诗以“树”的形象展开,用朴素而帖切的语言形象化地描绘生命的庄重和永恒,没有任何一个抽象的哲学术语,却给人以深刻的哲学启迪。
冯至《十四行集》写作技巧论析
DOI :10.19867/ki.writing.2021.01.009第1期2021年2月No.1Feb.2021冯至是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诗人。
1923年,18岁的冯至加入北京大学文学社团浅草社;1925年,冯至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开始发表诗歌和散文。
在冯至的创作生涯中,有一个明显的创作停滞期,那就是赴德留学之后的十年。
经过十年的沉寂,回到国内的冯至创作出了《十四行集》。
冯至的《十四行集》采用了源自欧洲的十四行诗体,也称“商籁体”。
十四行诗的典范——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以歌颂爱情、表现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此后十四行诗的名家如莎士比亚、普希金,都十分注重十四行诗音韵,基本上以形式工整、音韵和谐优美为基本规范,又各有自家特色。
里尔克《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中则表现出对世界、存在、生死的思考,诗行也体现着一种音乐美和造型美。
冯至的《十四行集》是诗人对存在的探讨以及对存在的表达。
诗人在表达细腻而具体的诗思时,不乏一些晦涩难懂的表述。
要探究其表现内容与表现方式,就需要对其语言进行反复揣摩。
燕卜荪将诗歌语言中的含混现象分为七种类型,并认为“对含混的应用是诗歌的根基之一”,从而一反学界对于语言含混现象的贬斥态度①。
含混,也即朦胧,从“语病”到“诗歌的根基”,对含混现象的理解和厘清,有助于我们对现代诗歌的理解。
本文将结合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中提出的含混理论对冯至《十四行集》中的具体诗篇进行文本细读。
一、意象对比:展现生命之张力《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是冯至《十四行集》的第一首。
从“岁月”“生命”“一生”“整个的生命”冯至《十四行集》写作技巧论析萧映张雨凡摘要:冯至1930年赴德国留学,受到诗人里尔克和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
1939年后创作的《十四行集》将人与物的存在作为主要表现内容,展现了在抗战环境下沉淀的哲思——大时空背景之下人类与世界的命运。
选取《十四行集》的第一、二、三、十六、二十七首五首诗,结合英国新批评派燕卜荪的含混理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探讨冯至诗歌的写作手法与诗人的存在主义思考。
冯至的十四行诗
冯至的十四行诗
(最新版)
目录
1.冯至十四行诗的概述
2.冯至十四行诗的特点
3.冯至十四行诗的主题
4.冯至十四行诗的艺术价值
5.冯至十四行诗的影响
正文
冯至,原名冯承植,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翻译家。
他的十四行诗是其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冯至十四行诗的特点是形式严谨,格律规范,同时又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他的十四行诗在形式上遵循了欧洲十四行诗的格律,但在内容上却充满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情感。
他的诗歌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充满了哲理和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冯至十四行诗的主题广泛,涵盖了人生、爱情、自然、社会等多个方面。
他的诗歌既有对个人生活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性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关注,对自然的敬畏。
冯至十四行诗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
他的诗歌语言独特,形式规范,充满了音乐性和节奏感。
他的诗歌内容深刻,主题广泛,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冯至十四行诗的影响深远,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被广泛传播,也被广泛研究和解读。
《十四行诗集》冯至译本文体语言评析
平顶山教育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郭婕
这 方 而 西 方 文 学 比 较 讲 究 ,而丨丨.遵擗的规 矩 较 多 ,和 我 国 近 体 诗 的 格 律 有 些 相 似 人 冯 至 译 作 生 涯 中 的 经 典 ,诗歌语言格律 学 者 李 广 m 在评论巧至的这部诗歌集时认 谨 严 ,显 示 了 冯 至 高 超 的 文 本 转 换 技 巧 , 为 : 冯 至 的 诗 歌 整 沐 结 构 复 杂 却 T 整 ,通 成为冯至诗歌艺术的顶峰《 十四行诗集》 过 平 实的语言表达了人类最真挚的情感, 可 以 看 做 是 诗 人 的 生 合 体 验 、沉思的深化 在 表 现思想感悟的过程中是最为恰当的 和升华本文对莎士比亚的《 十四行诗集》 之后李广田先生对诗人冯至对丁•韵律的准 文体与语言进行闽释 确把 M 乂 作 了 极 尽 赞 赏 其 十 四 行 诗 体 是 关键 词 :莎 士 比 亚 冯 至 诗 歌 创 作 在 吸 取 西 方 传 统 诗 歌 精 华 的 前 提 下 ,结合 《 十 四 行诗 》 DOI:10.16412/ki.1001-8476.2016.05.001 7*中 国 汉 语 的 特 色 揉 合 而 成 , 滋 养 f 我 N 诗歌文学的土壤与此同时冯至也在这个 引言 创作过程中不断成熟与熟练这种文学创 诗 人 冯 至 的 一 生 之 中 创 作 r 非常多的 作上的转变离不开冯至的个人经历及莎十 比亚文学对只:的影响 诗 歌 作 品 ,莎 士 比 亚 《 十 四 行 诗 集 》是其 追 溯 “ 十 四 行 诗 体 ” 的 发 起 源 头 ,发 中 的 代 表 作 之 一 ,这 部 诗 歌 作 品 在 他 - 生 诗歌创作过程中影响非常重大^《 十四行诗 现 这 种 诗 体 最 早 是 在 民 问 所 流 传 的 ,主耍 集 》这 部 诗 歌 作 品 集 中 包 含 了 二 十 七 首 诗 是 为 r 抒发人们心中情感的一种诗歌体裁 最 初 汗 始 r •意大利民间流传,没过多久就 歌.饱穴了诗人冯至早期对于生命的体验 和思虑的表达.这二十多首诗歌的格律非 被 文 人 发 现 并 运 川 到 义 学 创 作 中 ,文学界 最 早 运 用 这 种 诗 体 的 诗 人 是 彼 特 拉 克 ,他 常 严 谨 ,技 巧 / / 面 也 是 异 常 的 高 超 ,从各 方而反映了诗人在诗歌艺术方面的造诣 是最1 f!• 运 州 这 忡 诗 体 的 作 者 直 到 十 六 世 纪 初 期 ,文 学 界 得 知 了 这 种 诗 体 才 使 得 ; H 、 : 一、当 诗人冯至“ 遇 见 "莎 士 比 亚 发展变得迅猛起来我们熟知的莎丨:比 亚、 噚 莱 、济慈等诗人先后都创作存十四行诗 冯 至 生 于 二 十 世 纪 初 期 ,他逄一位在 从 结 构 方 而 看 ,英国文学界所创作的丨- 四 卜 ' I L i 生命体验的毯•础丨: 进行 诗 歌 创 作 的 诗 行 诗 具 有 两 方 而 的 类 別 ,分 別是 彼 特 拉 克 人 ,他 的 一 卞 . 之 中 创 作 了 很 多 的 诗 歌 • 每 式 和 莎 士 比 亚 式 具 体 来 讲 ,彼 特拉克式 一 首 都 是 他 对 生 命 、人 生 体 验 的 反 映 ,他 的 十 叫 行 诗 注 重 细 节 方 面 的 描 写 ,主要分 的诗歌在表现手法方而不同于其他的诗歌, 成 两 个 部 分 组 成 , 而这 两 个 部 分之 叫 的 思 属 于 基 于 人 生 体 验 前 提 的 创 作 手 法 ,所以 想意境和丨v 奏 之 间 必 须 保 持 着 某 方 而 的 带给人以无限的深思. 在现代诗歌史上也 致 性 将 首 行 和 永 行 的 韵 律 连 接 起 来 ,每 拥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冯至的诗歌创作 八 行 构 成 一 个 节 奏 ,中 间 没 苻 停 顿 ,但是 不 是 连 续 的 . 他 的 创 作 时 N 中 N 可能会停 在第八行未尾时出现明显的节奏变化和停 滞了丨•几年,这 一 点 仵 他 的 诗 歌 创 作 时 间 顿 ,而且停顿的地方会出现一个小的高潮, 1 ■以清楚地 t 出 来 ,二 十 年 代 他 创 作 r 一 使得诗歌的思想意境作这一个停顿和转折 作 诗 歌 作 品 ,之 后 等 到 十 年 代 才 有 新 的 处 达 到 顶 点 ,随 着 下 一 个 节 奏 的 开 始 逐 渐 诗 歌 作 品 问 世 ,然 后 是 四 五 十 年 代 又 创 作 回 落 之 后 便 是 每 六 行 形 成 - 个 章 p ,描 r 一 部 分 作 品 ,之 后 一 直 沉 寂 下 来 , 没有 写 新的 思 想 意 境, 节奏方面也偏简笮一些, 创作新的诗歌造成冯至这样创作的原因 u : 读 荞 明 w 感 觉 到 诗 歌 就 要 结 束 r , 最后 主嬰是他本身对于人生社会的体验与诗歌 面的两行诗句之间可以没有韵律 创 作 没 有 寻 找 到 完 美 的 契 合 点 .当 他 读 到 但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明显和彼特拉 莎 士 比 业 的 《 I •四行诗集》后 幵 始 对 诗 歌 克 式 卜 四 行 诗 不 其 结 构 非 常 简 单 ,主 创作有所顿悟他矜经说过“ 如果作者本 耍 是 每 隔 一 句 话 就 有 一 次 押 韵 的 格 律 ,最 身 没 布 饪 接 体 验 , 耶 么 就 无 法 创 作 诗 歌 , 后的结束行诗句山•是耍押韵, 诈明确整部 甚 至 是 - 句 也 不 能 写 ” w 为 对 于 他 来 讲 , 诗 歌 的 主 题 莎 〖 :比亚丨•四行诗完全不找即 使 是 最 爱 的 诗 歌 ,也 必 须 同 他 本 人 的 个 有 彼 特 拉 克 诗 内 部 的 节 奏 感 , 也不具备诗 人体验与情感产生情感共鸣 句 N 诗 句 之 间 的 芘 好 配 合 ,而且诗句的卨 《 丨•四行集》是 冯 至 4 0 年 代初创作的 潮 部 分 也 不 在 中 间 ,而 是 位 于 结 尾 部 分 代 表 作 之 一 ,向读者展 现 他从 浪 漫 主义 到 总 结 h 述 分 析 得 知 ,这 两 种 诗 体 而 言 ,所 象征主义的蜕变.读者能从这本诗集中读 追 求 的 0 标 不 同 , 一 个 是 平 铺 直 叙 、嬋娓 到冯至步入中年的心理变化从诗中的内 道 来 的 莎 士 比 亚 诗 体 ,一 个 是 虽 然 结 构 复 容 和 情 感 流 露 h 来 研 究 ,《 十 四 行 集 》是冯 杂却显得十分工整的彼特拉克十四行诗体 至 人 生 经 验 及 思 想 的 汇 总 这 个 时 候 ,冯 至 正 迈 人 中 年 ,人 生 阅 历 及 知 识 经 验 已 积 三 、《 + 四行诗集》冯至译本文体语言 尜 很多,此 诗集 一 反 冯至 早 年 作 品 的 心态 W此 ,后 人 i f 价他的创作技巧来源于岁月 在 表 达 莎 翁 《f 四 行 诗 集 》这 部 诗 歌 集 中 . 冯 至 依 然 发 挥 r 抒 情 的 格 调 ,并且 和 经验. 这是毋庸置疑的 一 直 传 承 下 来 ,得 到 了 艺 术 方 面 更 多 的 进 步 “丨•四行诗” 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诗 二 、《十 四 行 诗 集 》的 文 体 特 征 分 析 人 本 身 在 真 实 生 活 中 真 切 地 发 生 r 同生命 相 关 联 深 切 情 感 的 人 和 事 ,在二十年代初 “丨•四行诗” 是 一 种 诗 体 的 写 作 方 式 ,
冯至十四行诗《鼠曲草》赏析
冯至十四行诗《鼠曲草》赏析
在历史上,很多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魅力。
其中不乏女子。
这些女子虽然没有盖世英雄那样受到后代人们广泛的关注,但也总能让人从她们身上发现闪光点。
有人说:“江南多才女,秦淮尽佳丽”,而我则认为:“清朝一个女子,便足以让人对其敬佩不已!”这个女子就是冯至。
他用自己最美好、动听的语言,写下了最为真实感人的文字——《鼠曲草》。
读冯至的十四行诗《鼠曲草》,你会被它深深地吸引住。
作者将笔触伸向大千世界里各种生物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体味着万事万物所带来的思索。
这首诗,仿佛就像作者内心情绪的最直接反应,完全摆脱了形式化,单纯而又热烈,充满着活泼欢快的生命气息,细腻而富于变幻的节奏韵律。
此外,诗中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所拥有的朴素的美学理想与人道主义情怀,即我们可以看见并感觉到一种深刻却又平易近人的温暖色调。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篇杰出的散文诗。
通过此文,使我更加明白了何谓写作。
所谓写作,就是要把内心所渴望的美的东西或是善良无私的精神品质用语言传
递给别人;写作,还意味着一颗赤诚的心;写作,是灵魂对肉体诉说的方式……这就是作者,一位伟大的爱国志士!
是谁唱出了春天的歌谣?是百灵鸟!——当阳光照耀着肥沃的土地时,她在花丛中欢快地跳跃,弹奏着春天的乐章;是雄鸡,啼叫出旭日东升般的灿烂;是杜鹃,将五彩缤纷的锦缎撒满山野;是布谷鸟,催促农民耕耘播种,播撒希望……是勤劳智慧的人们创造了春天的华
丽与生机,同时也创造了自己新的生命——充满着希望和收获的未来。
冯至《十四行诗》
冯至《十四行诗》
四、《鼠曲草》
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
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
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
这是你伟大的骄傲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
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
赏析
·借描叙鼠曲草平凡、渺小的生存过程来探求人生的真谛。
·鼠曲草对平凡的生活状态静默自足,对人世间为追名逐利而发生的“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的默默否定,从对它的高贵品质的礼赞中,领悟着一种严肃的人生思考。
·对高洁的人格追求;对平实、认真、执著的生活态度的赞许。
十二、《杜甫》
你在荒村里忍受饥饿,你常常想到死填沟壑。
你却不断地唱着哀歌为了人间壮美的沦亡:
战场上有健儿的死伤,天边有明星的陨落,
万匹马随着浮云消没......你一生是他们的祭享。
你的贫穷在闪烁发光像一件圣者的烂衣裳,
就是一丝一缕在人间也有无穷的神的力量。
一切冠盖在它的光前只照出可怜的形象。
赏析
刻画了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忍受饥肠,在漂泊与流浪中仍然忧心人民、痛惜祖国江山破碎、呕心沥血地唱着悲壮哀歌的具有担当精神的“诗圣”形象。
诗人通过对杜甫形象的塑造呼吁知识分子对民族与时代危难的担
当精神。
冯至《昨日之歌》与《十四行集》的思想艺术特色
冯至《昨日之歌》与《十四行集》的思想艺术特色
冯至的《昨日之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昨日之歌》是冯至在诗坛上确立地位的第一部诗集。
(1)对青春、爱情的歌颂,对生命的沉思。
如《我是一条小河》。
(2)从平凡的生活中窥见社会与人生的真貌。
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发出了不平之鸣,也表达了知识者的苦闷。
(3)叙事诗的创作是冯至20年代中国新诗发展所作的独到贡献。
如《帷幔》从中国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中取材,反封建的色彩尤为浓烈。
冯至的叙事诗,融抒情于叙事,为新文学叙事诗的起步,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冯至的《十四行集》的思想艺术特色:
《十四行集》不仅代表了冯至诗歌创作的新成就,也代表着十四行体在中国的最高水平,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标志。
(1)诗人关注国家、人民和人类、宇宙的根本问题。
(2)表现出了对诗情哲理化的追求,能从敏锐的感觉出发,注重从细节着眼捕捉诗意,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
(3)善于进行艺术的节制,内敛有度,不露“锋芒”。
(4)利用十四行诗结构上的特点保持语调的自然,堪
称十四行体中国化的成功实践。
冯至《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
冯至《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冯至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十四行集》深受许多诗人和文学爱好者的喜爱。
这部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值得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
下面我将就《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十四行集》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而闻名。
冯至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十四行诗的形式,每首诗都由十四行组成,行与行之间紧密连接,呈现出严谨而统一的结构。
这种形式的采用使得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声情并茂,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其次,《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诗歌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上。
冯至的诗歌涉及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包括对生活、对自然、对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他以细腻而深入的文字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以及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
他善于捕捉那些微小而真实的情感,通过诗歌表达出来,给读者带来了共鸣和思考。
此外,《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语言的运用上。
冯至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词句精炼而富有音韵感。
他又善于以寥寥数语道出深刻的意义,使得诗歌更加有力地抓住了读者的心灵。
他运用诗歌的语言艺术,将复杂的思想和情感凝结成短小精悍的诗句,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和美感。
最后,《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创新上。
冯至将西方诗歌的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在诗中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典故、象征等,使得诗歌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同时,他也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致力于诗歌的写作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使得《十四行集》呈现出独特而前卫的艺术风格。
综上所述,《十四行集》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体现在艺术表现手法、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语言的运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创新等方面。
它不仅是冯至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篇章。
通过对《十四行集》的深入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冯至诗歌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冯至十四行诗
冯至十四行诗一、冯至十四行诗的定义和起源1.1 什么是冯至十四行诗冯至十四行诗,简称冯至诗,指的是中国现代作家冯至创造的一种诗体形式。
这种诗体借鉴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诗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则与特点。
1.2 冯至十四行诗的起源冯至十四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文学界受到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诗人冯至开始尝试写作十四行诗。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创作,冯至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十四行诗风格,被誉为中国的十四行诗之父。
二、冯至十四行诗的特点和形式要素2.1 冯至十四行诗的特点冯至十四行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纯粹的艺术性:冯至十四行诗以艺术性为首要追求,注重诗歌的美感和音韵的优美,追求诗歌的审美价值。
•短小精炼:每首冯至十四行诗仅有14行,字数有限,因此要求诗人能够精炼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定型结构:冯至十四行诗采用了莎士比亚诗体的结构,其中前两行为双韵,后两行为交叉韵,依此类推,最后两行为回韵。
•主题多样:冯至十四行诗的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与表达。
2.2 冯至十四行诗的形式要素冯至十四行诗的形式要素包括:•行数:每首诗共14行,按照特定的押韵方式排列。
•韵律:冯至十四行诗遵循十四行诗的基本韵律,前两行和后两行的韵脚相同,依此类推。
•篇幅:每行字数不固定,整体篇幅相对较短。
三、冯至十四行诗的创作技巧与方法3.1 冯至十四行诗的创作技巧创作冯至十四行诗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押韵技巧:要注意诗句中的押韵安排,将诗句组织成符合要求的韵脚形式。
•行与行之间的衔接:要注意每一行与前后行之间的衔接,使整体诗句流畅自然。
•简洁凝练的表达:由于字数有限,要求诗人能够用简洁凝练的表达方式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选题与主题的把握:选取合适的题材和主题进行创作,使诗歌更具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
3.2 冯至十四行诗的创作方法创作冯至十四行诗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灵感法:抓住生活中的瞬间,用心感受,然后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触。
生命沉思者的民族之歌——论冯至诗作《十四行集》
生命沉思者的民族之歌——论冯至诗作《十四行集》《十四行集》是唐代诗人冯至的代表作。
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旅程的深刻思考,而且也是一首关于困惑、困苦、失望和坚持不懈的民族之歌。
从整体来看,《十四行集》围绕国家陷入混乱和社会动荡的不幸时期灵魂沉思者。
作者根据这个主题,发挥了强烈的观点。
他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担忧和忧思,并在这种抱怨中反映出四个重要的价值观——社会正义、团结一致、奉献精神和永恒的意志。
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冯至还突出了动物主题,而且这些动物试图表达出他内心的愤怒和抗争之情。
例如,他描绘了老鼠的欣喜,以及鹰和熊猫等动物的勇气和英勇。
另外,冯至通过《十四行集》还表达了他对变革的要求。
他提到,虽然当时的社会比较落后,但也有那些积极践行公平正义的人。
他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改善社会状况,并真正实现对他的梦想。
总体来说,《十四行集》描绘的是一首充满沉思气息的民族歌曲。
它通过动物和英雄作为象征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并呼吁团结一致、维护正义。
它不仅深刻表达了冯至对生活和未来的叹息,而且也成为了民族文化中响亮的声音。
让我们一起把《十四行集》唱给全世界听,表达我们对真理和正义的坚定承诺!。
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
冯至的十四行诗赏析冯至de十四行诗赏析内容摘要:冯至的《十四行集》并不是哲理诗,而是诗人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深刻体认。
冯至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比较深,这使他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意义。
具体来说,冯至体验到的生命存在悲剧性包括:生命的渺小和短暂、生命的孤独和无助、生命的无法把定和虚无、生命的必死性。
但是,冯至对生命存在悲剧性的体认并没有使自己走入悲观主义的泥淖。
关键词:生命;存在;悲剧有的论者在论及冯至的《十四行集》时,认为冯至此时已经成了一个人情练达的哲理诗人,笔者对此不以为然。
冯至并不是哲理诗人,他的诗都是关于生命的体验。
其实冯至先生本人就否认他是哲理诗人,他说:“其实我是最不哲学的人,我的思想不大逻辑。
”他还说:“沉思不等于哲学,说是沉思还比较接近,说是哲理,我总觉得我还够不上。
”[1]也有不少学者探讨了存在主义哲学在他的诗歌中的反映。
诚然,存在主义给冯至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1,在思想方面,这使他摆脱了浪漫主义的伤感、忧郁,克服了对人生的逃避与抗争,而是从容、深邃地理解人生和宇宙的变化,理解人在现实面前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
2,在文学方面,存在主义帮冯至完成了由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向现代主义作家的转变,他作品中的现代性,以及深沉、凝重、沉思的风格,得益于存在主义的影响。
3,在性格方面,存在主义使他养成了不事喧哗、静默守持、认真执著的秉性[2]。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存在主义对冯至影响的另一方面,因此很少有人探讨过冯至《十四行集》的悲剧意识。
其实,存在主义更深切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
存在主义哲学恰是一种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的形而上学经验论,注重探讨忧虑、不安、恐惧、死亡等情绪[3]。
存在主义是用一颗热切而悲悯的心来关注这个世界、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
一般意义上的存在主义,认为整个世界从根本上是荒诞的,不可理解的,因而,悲观主义色彩较重。
笔者通过对《十四行集》的反复解读,感受到其中潜藏的悲剧意识。
论冯至《十四行集》中的中国古典诗歌抒情元素
论冯至《十四行集》中的中国古典诗歌抒情元素
冯至是20世纪初期的中国著名现代诗人,其代表作之一就是《十四行集》。
这部诗集中的诗歌抒情元素,既有借鉴西方诗歌的套路,也融入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要素。
首先,《十四行集》中的很多诗歌都有情感表达,如《爱情的忧郁》表达了爱情的痛苦;《初恋》表达了初次恋爱的忐忑;《断章》表达了失恋的悲伤等。
这些情感贯穿整个诗集,体现了冯至的抒情意愿。
其次,《十四行集》中的很多诗歌,以及诗歌中的某些形象、意象,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如《春江花月夜》中,诗人运用了押韵、对仗、排比等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描绘了美丽的春江花月夜景色,观察者的情绪在风景的框架中得到释放;《饥饿的诗人》则通过描写街头乞讨、风餐露宿的诗人生活,表达了自由创作与生活困苦之间的矛盾等等。
这些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要素,贯穿了冯至的抒情意境。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十四行集》中的诗歌表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典诗歌抒情元素在其中的成分非常显著。
同时,也受到了西方诗歌的影响,体现了冯至的现代诗歌创作风格和思想境界。
浅析冯至的《十四行集》民族特色[权威资料]
浅析冯至的《十四行集》民族特色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十四行诗是舶来品,冯至的十四行诗标志着中国十四行诗的成熟。
他1942年出版的《十四行集》,扩大了十四行诗的内容,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多方面现实。
他以成熟的中国式风格为中国的十四行诗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在这个过程中,他把外国诗体根据中国语言文化习惯进行改造,对十四行诗的移植一直走的是一条中国化的道路。
本文试图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探讨冯至的十四行诗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十四行集》;民族特色;内容;形式十四行体是起源于欧洲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被胡适引进到中国,曾被译为“桑纳体”、“声籁体”、“索内体”等,但以闻一多先生翻译的“十四行诗”最为流行。
十四行诗顾名思义每首诗有十四行,并受到严格的音律限制。
这一诗体传入中国,经过几代诗人的努力,创作了数千首中国特色的十四行体诗,完成了十四行体从欧美向中国的迁徙,实现了十四行体从印欧语系向汉藏语系的移植。
中国诗人移植西方的十四行体,用以探索新诗形式的革新,按照中国诗的特点进行改造,致力于民族化的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十四行诗。
“引进和创造诗歌新形式,必须适合民族生活的土壤。
”①由于中西诗人在逻辑思维、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差异,因而不同民族的诗人在采用同一诗体进行创作时,仍然受到本民族文化审美心态的影响而对外来的文化加以改造。
冯至虽然采用了西方十四行诗的形式,却没有严格遵守这种诗体的传统格律,而在德国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下采用了“变体”,利用十四行结构上的特点保持语调的自然。
《十四行集》以成熟的中国式风格和所达到的成就为中国的十四行诗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罗伯特・培恩在《白马集》中是这样评价的:“冯至的作品几乎全都是优美的中国式的十四行诗。
”冯至的《十四行集》作为中国的第一部十四行诗集,一直是冯至研究中令人瞩目的焦点。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十四行集》就一直备受学术界的关注,研究者从思想艺术特点、思想来源、十四行体的民族化尝试等角度进行阐释与剖析。
冯至《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
冯至《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
《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其形式上的创新。
冯至以十四行诗的形式进行创作,这在当时的中国诗坛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十四行诗是一种源自欧洲的诗歌形式,它由十四行组成,每行有特定的音节和韵脚要求。
冯至在《十四行集》中巧妙地运用了这种形式,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紧凑、精炼,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诗歌形式的独到理解和创新思维。
《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之二是其独特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作为一部现代诗歌集,冯至在其中表达了他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他通过对人生、爱情、自然等主题的深入探索和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于人性和生命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情感的细腻表达。
《十四行集》中的每一首诗都充满了深情和哲思,使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第三,《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之三是其语言的精练和节奏感的掌握。
冯至在《十四行集》中的诗句简练而有力,他通过精准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形象描绘,使得诗歌的艺术效果得以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
同时,他对于诗歌的节奏感的掌控也非常出色,使得诗歌的朗诵具有韵律感和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之四是其思想的深度和内涵的丰富。
冯至在《十四行集》中的每一首诗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内涵。
他通过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对于爱情和自然的感悟,表达了他对于人性和生命的独特见解。
他的诗歌既有对于人生苦难的深刻洞察,又有对于美和希望的追求,使人在阅读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他的情感,更能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十四行集》是冯至的一部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诗歌集。
它在形式上的创新、主题和情感的表达、语言的精练和节奏感的掌握以及思想的深度和内涵的丰富,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十四行集》,人们可以感受到诗歌的美和力量,同时也能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冯至《十四行诗》赏析
冯至《十四行诗》赏析十四行诗(1)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赏析:冯至的《十四行集》以其哲理和深思独步诗坛,说它是中国十四行诗的魁首也不为过。
这是第一首,写的是“意想不到的奇迹”。
然而,这奇迹是什么,为什么是意想不到的呢?岁月无常,世事苍茫,的确,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预测的。
彗星出现,狂风乍起,这些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但是这种意想不到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此时,诗人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中去,生命在一瞬间凝结,过去的悲欢映现,形体屹立不动。
此刻,诗人想起了那些小昆虫,那些幼小的生命在经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一次危险之后“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这样的语言看似平缓,思考却是冷峻的。
最后,诗人写到“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原来人生的真谛在于不断承受生命的狂风暴雨啊,奇迹于此!十四行诗:(16)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连,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是某某山坡的一棵松树,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
赏析:人类与世界万物有什么关系呢?诗人就此发问,构造诗篇。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在此,我们、山颠、一望无际的远景、广漠的平原、交错的蹊径等要素构成了一幅立体的画面,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我们就在其中穿梭着、行进着。
路、水,没有关联;风、云,没有呼应,然而,“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浅析《十四行集》中冯至的“生死意识”及其具象表现
浅析《十四行集》中冯至的“生死意识”及其具象表现发表时间:2012-06-07T09:11:29.717Z 来源:《赤子》2012年第3期(下)供稿作者:李璐玚[导读] 在人世间最普通渺小的生命意向中,诗人表现出的是他独特的,对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生死意识的体验。
李璐玚(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摘要:“生死意识”是冯至存在主义诗歌的一个基本主题,在其《十四行集》中,更是以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为“生死意识”做了完美的诠释。
“生死意识”可以解读为对生命与死亡的态度意识及基本认知,以及由生命体验之后带来的独特沉思等。
这种由“往昔的经验”和“眼前的情感”融合起来的对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探寻,值得人细细回味。
关键词:冯至;《十四行集》;生死意识;诗性解读创作于1941年的《十四行集》,可谓冯至诗歌创作的最高峰,全集虽仅27首诗,却淋漓尽致体现诗了人对生活对生命的独到感悟,成为20世纪40年代新诗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唯有冯至用自己独特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体验感受生活,在《十四行集》中将他对生命的哲思体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一首深沉的生命沉思者的歌,它的生命主题体现在“生命交流”与“生命转化”中。
本文将从生死意识的哲思范畴中探讨《十四行集》的生命体验,并分析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同时结合本文对冯至的“生死意识”进行具象解构。
1 生死意识下的生命体验与生命沉思冯至在诗坛“小荷初露”是凭借《昨日之歌》和《北游及其他》,曾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由抒情向深沉哲思转变源自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动态,战争促使冯至对生命意向进行了重新解构,在其对于生命深沉的思考中,对生的欢乐、死的庄严、生死转换中的沉静洒脱有了全新的认识、全新的蜕变——无论生死,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独特的生命沉思来自于独特的生命体验,在冯至的人生经历里,对于书写青年苦闷心态的摆脱和接受西方存在主义思想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路的哲学——论冯至的十四行诗
路的哲学——论冯至的十四行诗
路的哲学——论冯至的十四行诗
冯至的十四行诗是一首古老的诗歌,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经典作
品之一”。
该诗以四句形式来抒发内心感情,包含着一个深刻的人生
哲学,反映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生活间路的关系。
该诗描述了一条路径,它是一条没有尽头的旅程。
它以“风”作为开始,以“雨”作为结束,中间以“雾”和“雪”两个季节来表示这条
路上不断发生的变化。
风、雾、雨、雪,四个季节成为一条不断前行
的路线,每一段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也有相似之处。
该诗也暗示了人
生应该有所向前的追求,应该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坚持下去,最终
将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冯至的诗中有一句“不见终日路,吾心发愤勇”,表达了冯至对于生
命追求的坚持不懈,并建立起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它也暗示了路的
重要性,即使路不明,也要勇往直前,最终会看到希望的曙光。
此外,还可以从诗中看到深刻的哲学思想,比如“一路风雨兼程”,暗示着
在生活中,路上总有风雨,但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获得更美好的结果。
总之,冯至的十四行诗确实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以及深刻的人生
哲学。
它暗示了路的重要性,以及勇敢地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精神,更加充分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朝着理想的彼岸前进。
冯至《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赏析
冯至《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赏析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冯至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像秋日的树木,一棵棵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像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未来的死亡,像一段歌曲,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赏析】西方十四行诗诗体(Sonnet),中文音译为“商籁体”,发源于意大利,该国著名诗人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ch 1304一1374)集其大成。
这种诗体流行于十四至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大陆,它于十六世纪中叶传人英国,成为英国现代诗坛的重要诗体,十四行语句整齐、短小精悍、格律严谨,富音乐效果。
十四行诗最基本的格律要素有:1、诗行总数为十四行;2、每行的音数(或音步数)相同;3、每个诗节的韵式相同。
冯至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
这首十四行诗是冯至四十年代的名作。
1941-1942年间,冯至在昆明西南联大写下了27首十四行诗,辑成《十四行集》,“建立了中国十四行的基础”(朱自清语)。
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此时冯至的诗作,已经由早年的充满苦闷和忧伤渐渐变成现在哲理的思索,所以李广田称之为“沉思的诗”。
这首诗情理交融,意象鲜明,跳跃性强,而且起承转合,连贯自然,每一节的最后一句与下一节的首句咬合紧密,似断实续,整个结构象征着一种生命进化的接力赛。
“秋日的树木”把枯黄的树叶和凋零的花朵交给秋风,“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丢在泥土里,“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而留下歌曲,留下音乐本身而永恒。
那么我们人类,那些注定要“从我们身上脱落”的,也许只有让它们“化作尘埃”,回归于一脉青山,才能永生。
诗人从自然生命的律动、从季节的变迁中去冷静地谛视生命新陈代谢的历程,思索生命的终极价值,这就在“平淡的日常生活里发现了诗”(朱自清语)。
冯至曾说他“在抗战期中最苦闷的岁月里,多赖那朴质的原野供给我无限的精神食粮,当社会里一般的现象一天比一天趋向腐烂时,任何一棵田埂上的小草,任何一棵山坡上的树木,都曾给予我许多启示。
冯至十四行之十一评析
冯至十四行之十一评析
冯至的《十四行之十一》是一首充满哀愁和伤感的诗歌作品,诗人从个人的感情体验出发,将自身的挣扎和苦闷化为诗歌,借此来表达深深的忧伤和无奈。
首先,冯至通过诗句的短小抒发出了激烈的情感。
他以简练的语言,直接表达出了心中的思乡之情,使读者深切感受他内心的痛苦和不安,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暴饮暴食”,“何以解恨,唯有杀戮杀戮”等,每一句话都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并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所处的绝望情境。
其次,冯至通过使用符号化手法,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比如,“归乡路难走”这一句既以字面意义存在,又象征着诗人的思乡之情,暗示着他内心的苦涩。
另外,“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也是个符号,描绘出美丽的景色,却给人带来忧伤的感觉,仿佛诗人了解到美好背后的无情,难免有作古之心。
此外,冯至语言的独特性也为诗歌的形象化表达提供了帮助。
他采用了诸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表面意义和内涵愈加深刻。
整首诗以时间和空间为基础,表现出诗人对家园的思念和对失去的怀念。
即使他无法表达出内心深处的痛苦,但他的诗歌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忧伤之情和对故地的眷恋之心。
最后,诗人在诗歌的结尾处以问句结束,将诗歌的情感部分表现得更加深刻。
他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无法化解的苦恼和痛苦,同时呼吁读者思考,怀疑人生的无限,借以凸显出人性的相对性和绝望。
综上所述,“十四行之十一”是冯至的一首优美诗歌,通过简单的语言、符号化手法、独特的语言以及独特的表现技巧来表达他内心的情感。
让人们感受到了他无法掩饰的忧伤之情和对家园的眷恋之心,同时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生死的关系。
无意“脱落”与“有意”人生——冯至十四行诗探究
无意“脱落”与“有意”人生——冯至十四行诗探究摘要:冯至,曾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
其十四行诗作为哲理诗的代表,对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探究其十四行诗的主题:首先,诗人从现实生活中参透了世间悲凉,发出对生命的疑问,透露心灵的感伤;其次,诗人将主观生命体验升华为客观的理性,在对“实在”人生的追寻中总结出无畏苦难生死、从容乐观的生活态度;最后,冯至的十四行诗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丰厚的价值,值得仔细研究。
关键词:冯至;十四行诗;哲理性;生命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冯至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他的诗歌创作可大致分成三类:歌颂爱情与青春的抒情诗、具有文化内涵与启蒙意义的叙事诗以及具有抒发人生体悟与哲理表达的哲理诗。
其中,哲理诗的代表作品也就是他的十四行诗。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冯至最早借鉴了西方十四行诗体式,但是没有严格遵循西方十四行诗的传统格律,而是将其中国化,他“建立了中国十四行诗的基础”[2],扩展了中国新诗的种类和格式。
在内容上融入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体验,在情感上表现出具有形而上意义的哲理意味。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冯先生的集子里,生硬的诗行便很少;但更引起我注意的还是他诗里耐人寻思的理,和情景融成一片的理。
”[3]一、心灵秋意与现实危机冯至的十四行诗有一种参透现实的深刻,自然也将现实的悲凉表现出来,透露着一种心灵的秋意。
冯至内心的孤独与秋意主要源自两方面的危机:一是人到中年的生命危机;二则源于动荡年代给诗人心中涂裹上的阴霾。
从时代角度来看,动荡的岁月倍增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心灵的感伤。
在战争岁月里生存过的人们,经历过更多的生死和磨难,这些生命历程都将在他们心中烙下伤痕。
冯至作为一个诗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更能够感受现实彻骨的悲凉、参透生命的真谛。
冯至的十四行诗虽然不着意表现时代,却也无法抹去时代对他的影响,正如他自己所说:“抗日战争后期,国内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的斗争日益尖锐,国民党统治机构腐朽不堪,社会上无耻与残酷肆意横行,面对种种现实我对于诗的看法也有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至de十四行诗赏析内容摘要:冯至的《十四行集》并不是哲理诗,而是诗人对生命存在本质的深刻体认。
冯至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比较深,这使他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意义。
具体来说,冯至体验到的生命存在悲剧性包括:生命的渺小和短暂、生命的孤独和无助、生命的无法把定和虚无、生命的必死性。
但是,冯至对生命存在悲剧性的体认并没有使自己走入悲观主义的泥淖。
关键词:生命;存在;悲剧有的论者在论及冯至的《十四行集》时,认为冯至此时已经成了一个人情练达的哲理诗人,笔者对此不以为然。
冯至并不是哲理诗人,他的诗都是关于生命的体验。
其实冯至先生本人就否认他是哲理诗人,他说:“其实我是最不哲学的人,我的思想不大逻辑。
”他还说:“沉思不等于哲学,说是沉思还比较接近,说是哲理,我总觉得我还够不上。
”[1]也有不少学者探讨了存在主义哲学在他的诗歌中的反映。
诚然,存在主义给冯至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1,在思想方面,这使他摆脱了浪漫主义的伤感、忧郁,克服了对人生的逃避与抗争,而是从容、深邃地理解人生和宇宙的变化,理解人在现实面前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
2,在文学方面,存在主义帮冯至完成了由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向现代主义作家的转变,他作品中的现代性,以及深沉、凝重、沉思的风格,得益于存在主义的影响。
3,在性格方面,存在主义使他养成了不事喧哗、静默守持、认真执著的秉性[2]。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存在主义对冯至影响的另一方面,因此很少有人探讨过冯至《十四行集》的悲剧意识。
其实,存在主义更深切地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悲剧。
存在主义哲学恰是一种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的形而上学经验论,注重探讨忧虑、不安、恐惧、死亡等情绪[3]。
存在主义是用一颗热切而悲悯的心来关注这个世界、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
一般意义上的存在主义,认为整个世界从根本上是荒诞的,不可理解的,因而,悲观主义色彩较重。
笔者通过对《十四行集》的反复解读,感受到其中潜藏的悲剧意识。
不过要体味这些诗歌中的悲剧色彩,必须“从相反的方向看”。
何谓“从相反的方向看”?因为冯至这时尽力想摆脱他早年诗歌的悲剧意识[4],转向对自我生命的承担。
但透过他的诗歌的表面,我们仍然能够解读出其中潜藏的悲剧意识。
也就是说,冯至此时对生命的观照充满着悲剧意识。
所谓生命的悲剧意识,就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来源于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生存与毁灭的矛盾冲突中;同时,焦虑、绝望、恐惧的心理始终伴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命主体[5]。
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十四行集》中潜藏的悲剧意识——1.生命的渺小与短暂冯至从那些小昆虫的生命历程中认识到渺小个体的严峻的现实处境:那些小昆虫仅仅“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的一生。
”(第1首)再如诗人在有加利树面前,感觉它“是插入晴空的高塔/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第3首)。
单从诗歌文本来看,似乎是赞颂有加利树的崇高与圣洁(正如大多数学者所认为的那样)。
但冯至在别处曾写道:“望久了,自己的灵魂有些担当不起,感到悚然,”“月夜里,我们望着有加利树,越望越高,看着它生长,不由得内心里悚惧起来。
”(《冯至全集·第三卷》第48-49页)诗人为何会感到“悚然”、“悚惧”?那是因为,冯至在它面前,越发看到了人的生命的渺小。
与有加利树的“崇高”形象相反,鼠曲草则“躲避着一切的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第4首),连它的名称都不为人所知,它只是生长在偏僻的角落里,默默地自生自灭。
同样,在狂风和暴雨面前,“我们”也感觉到自己生命的渺小:只剩下这点微弱的灯红在证实我们生命的暂住。
(第21首)“我们”的生命存在竟然要靠这点微弱的灯红来证实!可见生命在“狂风”和“暴雨”面前是何等的渺小与脆弱!而且在冯至看来,生命也是非常短暂的,因为我们的生命存在只不过是“暂住”而已。
而且“这点微弱的灯红”随时都有可能被“狂风”和“暴雨”熄灭!那么,在比这自然中的狂风和暴雨远为猛烈和严酷的各种各样的狂风暴雨面前,我们的生命就更是“暂住”而已!2.生命的孤独与无助里尔克对于生命的孤独和无助这一点,有着深切的认识:人到世上来,是艰难而孤单。
一个个体的人在世上好似花袄锏哪切┎⑴抛诺氖鳌Vχσ兑兑残碛行┖粲Π桑撬堑母桥探嵩诘叵律闳∮ 母锤鞑幌喔桑殖辆灿止碌ァ#?/span>冯至:《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译序》)这是冯至所理解的里尔克的孤独意识,更是冯至对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状态的深刻体认:人从根本上说是孤独的,也即是说,人是本然性的孤独存在;而且人是无助的,“不能容一些儿代替”,没有任何人能帮你。
这种生命的孤独意识和无助意识渗透在他的十四行诗之中。
比如,那些生长在偏僻的角落里的鼠曲草(第4首),水城威尼斯上的一个个岛,都象征一个个孤独的生命个体:“一个寂寞是一座岛”(第5首)。
其实,人的个体生命本就是无比孤独的。
比如那些在原野里哭泣的村童或农妇们——…整个的生命都嵌在一个框子里,在框子外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第6首)每个人的存在就是一个框子,每个人都呆在自己的框子里,“框子以外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
这个“框子”的比喻是非常生动而贴切的,它写出了人的个体存在的本然性的孤独与无助的处境。
诗人还写道,在敌机空袭时,人们都躲到郊外,暂时“像不同的河水/融成一片大海”,但是,只要危险一过去,“那些分歧的街衢/又把我们吸回,/海水分成河水”(第7首)。
“河水”象征着孤独,“海水”象征着交流;“河水”的存在是本然的,“河水”融成“海水”是暂时的,人的个体生命本质上是孤独的。
渺小的生命如此,伟大的人物同样是非常孤独的。
比如英雄——“一个战士”,他“在战场上,像不朽的英雄”,但回到“另一个世界”——我们所在的“堕落的城中”,却只能“永向苍穹,/归终成为一只断线的纸鸢”(第9首)。
这个孤独的战士,令我想到了尼采笔下的“超人”,也令我想到了鲁迅笔下的“过客”和“这样的战士”。
在冯至看来,鲁迅本人何尝不是一个孤独的“战士”呢?鲁迅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真理,立志改造中国的现状特别是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但鲁迅这个不倦的启蒙战士在整个“艰苦的行程”中始终是孤独的,无人支持,无人响应,甚至还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艰苦中只有路旁的小草/曾经引出你希望的微笑”(第11首)。
这首诗深刻地写出了先驱者鲁迅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同样,伟大的作家歌德,尽管在生前身后都倍受世人景仰,然而他“八十年的岁月是那样平静,//好像宇宙在那儿寂寞地运行”(第13首)。
人们只知道他的伟大,却不知道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冯至关于生命孤独意识的深切体验,一方面,来自他童年时的深刻印象。
当有人问到他对童年的整体印象时,他只用“寂寞”来形容。
所以他早年的诗歌中弥漫着“寂寞”的意绪。
当然那个时候的冯至,对于寂寞的体认更多的是来自自身的感受,所谓“好花开在最寂寞的园里”只不过是一种愤激的说法,他是想躲避到那个“最寂寞的园里”以避免受伤害,并在里面做清凉的美梦;他想逃离社会,保持自身的清高与纯洁。
这含有与社会消极对抗的意味,还没有上升到整个人类的高度、生命本体的高度。
另一方面,冯至关于生命孤独意识的深切体验,更多的是来自存在主义者特别是里尔克的影响。
存在主义力图阐明,人无论是单个人,还是族类的人,都没有任何支持和依赖,本质上无比孤独。
不过,冯至此时的孤独意识已经超出了“寂寞”的范畴,他关注的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然性孤独状态。
也就是说,冯至此时的孤独已经“转化成了‘静默’,与崇高一道,成为他人生境界的极致”[6]。
对冯至而言,里尔克式的孤独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十分突出,它意味着一种沉静而高傲的精神境界:抵制社会世俗和历史势力的侵蚀,通过语言自身的命名力量反抗人类生活的世俗趋势。
实际上,经过中国诗人的转达,这种孤独凸现了一种本土化的文化内涵:它反映的是中国诗人兼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倾向。
希望与社会现实保持距离,并由此衍生一种独立的精神传统[7]。
3.生命的无法把定性与虚无性冯至是一位非常敏感的诗人,对于身边的任何事物,都充满着感情,因为在那些事物上面,曾经有他生活的痕迹。
他多想时间不要流逝,把这一切都保留在自己的大脑里。
冯至问道:“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他当然希望用他的诗歌来安排我们的思、想:他希望他的诗像水瓶一样给“泛滥无形的水”“一个定形”;他也希望他的诗“像一面风旗”“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把住”那些“远方的光、远方的黑夜/和些远方的草木的荣谢,/还有个奔向远方的心意”。
(第27首)这当然只是诗人的美好的愿望而已,诗人其实已经意识到,我们的生命不可能“把住”任何“事体”。
我们甚至连自身也无法把定:“我们紧紧抱住,/好像自身也都不能自主。
”(第21首)所以诗人问道:谁能把自己的生命把定对着这茫茫如水的夜色?(第20首)诗人对生命的无法把定感,使他对一切都产生一种强烈的陌生感。
诗人不只对外部世界感到陌生,甚至对自身都感到无比陌生:“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第26首)这种陌生感令灵魂都为之颤栗,令人恐怖、毛骨悚然。
生命是虚无的,苍白的,“言语里没有歌声,/举动里没有舞蹈”,如此苍白的生命,真不知那些“窗外飞鸟/为什么振翼凌空”?飞鸟无言,而我们只有在“睡梦里好像听得到/天和海向我们呼叫”(第25首)。
“呼叫”什么呢?向我们“呼叫”生命的色彩么?向我们“呼叫”生命的意义么?诗人感到生命的“狭窄”,就“好像回到母胎”,一片空白,于是诗人“用迫切的声音”“在深夜祈求”:“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第22首)诗人渴望他那苍白、虚无的生命里充满着梦幻和希冀,也就是说,他希望他的生命是“一个大的宇宙”。
4.生命的必死性存在主义对死亡有过深入的探索。
克尔凯郭尔说:“人永远处于死亡的进行中,要死而没有死。
”海德格尔也说过,“人是向死的此在。
”人是有情感有理智的“万物的灵长”,而死神却毫不考虑这一点,在他的眼中,人这个万物之灵和其他任何生命一样,毫不足惜。
而人类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必死性却还得苟且偷生,这是人类最大的悲剧。
所以,自从人类认识到死亡以后,从来就没有停止对死亡的恐惧。
雅斯贝尔斯认为,死亡恐惧实际上包含了两种恐惧:一是对“垂死的恐惧,也就是对肉体痛苦的恐惧”;二是“对死的恐惧,其实也就是对虚无的恐惧”[8]。
因为人死后是彻底的断灭,这个世界从此与他毫无关系,就像他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一样,归于虚无。
冯至的十四行诗中,多次写到死亡。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第1首)。
其实“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就是指死亡。
那么这里就是说,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死亡,因为死亡时刻都“悬临”于每个人的头顶上,我们只得“领受”:“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未来的死亡”(第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