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城市空间结构

合集下载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本章规划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环境的产物,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共同潮流。

城市出现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城市的形成又时刻不停地改变着地理环境。

城市虽然面积不大,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涉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本章教材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研究城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发展、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

城市是个可以从多角度研究的对象,其中城市的空间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地理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城市的功能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为此,课程标准及教材选择了以下内容: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城市化影响下的地理环境。

本章内容不仅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近年来高考关注的热点内容,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多进行城市问题调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基本技能。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从容说课本节教材内容较多、容量大,主要包括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等内容。

“城市区位分析”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可通过一些实例,如纽约、重庆、武汉等典型城市,重点分析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教材设计了阅读材料和活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读图分析,最后归纳出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关于“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教学中要使学生会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会运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可采用个案分析法,找典型的、具体的城市,说出其有什么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征。

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几种广为承认的理论,其中以“中心地理论”最为典型,教学中可通过读图、实地调查等方式,理解中心地理论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案第二册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案第二册地理教案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之小船创作一、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景观1.地域文化: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的,具有显著特色的文化。

2.地域文化的特点:具有地域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地域文化景观: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和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的文化景观,是人类历史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1.村落景观:依据当地条件的不同,村民从事种植业、畜牧业或渔业等不同的生产活动,乡村可分别形成农村、牧村、渔村等村落类型,进而形成不同的村落景观。

2.房屋建筑景观:传统民居的形成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乡村传统地域文化影响。

3.土地利用景观: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生产方式,同类生产活动会表现出各具特色的土地利用景观。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体现1.地域文化与城市空间布局(1)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空间布局表现为城市中心为古老的教堂、城堡等,城市中心区外围为后建起的高层建筑。

(2)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具有多元的地域文化,大城市中心多是摩天大楼,从中心区向外,建筑物高度大幅下降,郊区建筑物高度很低。

(3)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城市讲究左右对称、规矩和等级。

2.地域文化与建筑风格(1)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建筑物的对称布局和自然的协调,建筑材料多以木质结构为主。

(2)西方建筑强调本身的雕塑美,使用较多的几何形体,建筑材料多以石材为主。

(3)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

一、判断题1.俗语所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明文化具有地域性。

( )2.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族风情。

( )3.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

( )4.我国古代都城强调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是为了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

( )5.北京老城的四合院建筑上严格遵循法制。

2.2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2.2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第二节
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形态
内部
外部
一、城市空间形态与景观特色 (一)城市空间形态
(二)城市景观特色
二、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
一、城市空间形态与景观特色 (一)城市空间形态
比较分析城市集中形态与分散形态的差异 特征 集中 空间上连续成 形态 整体,内部有 机联系 分散 空间上不连续 形态 分布,但有明 显的内部联系 成因 地势平坦,无 山水的阻隔 地形、河流等 限制,长期经 济发展的影响 类型 简单集中式 复杂集中式
一城一区、分 散成组、城镇 组群、大城市 群城市带等
这类城市,位于平原上,发展历史比较短, 规模比较小,现代规划影响较大
这类城市历史悠久,规模大,发展快,主城区 与工业区相互依托,功能分区和交通组织复杂
分散形态
这类城市或受地形河流的影响, 或受资源和生产的分布的影响 任丘由老城区和油田新城区组成
欧洲古城
纽约
提示:可以从城市建筑物的历史、高度、风格以及城市 交通方式等方面来进行比较分析。
一个城市的著名建筑物, 往往是这个城市代表性的标志
下面的城市标志
上海
法国凯旋门
法国卢浮宫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中国的封建思想
城市的建筑风格、道路格局、功能区的空间布 置能够反应城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城市的发展应与周围的自然景物相协调
威斯
杭州
重庆
总结:
构成要素:
建筑风格、道路格局、功能
区布置,与自然景观相呼应。
城市景观特色
影响因素: 历史、文化、自然
二、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
比较上海、秦皇岛、武汉的形成因素

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和特点

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和特点

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第1课时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和特点【自主探究】1.城市化的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地域转化为,农业活动转化为的过程。

具体反映在:(1)人口的集中过程----包括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规模。

(2)地域转化过程----包括扩展,城市用地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

(3)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由向转变。

反映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

2.城市地理学家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的建立和集聚。

3.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发达国家已进入阶段,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2)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水平,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现象;发展中国家工业水平低,农村人口多,多数国家城市化先于,造成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3)二战结束后,城市发展迅速,超大城市发展惊人,并且出现了巨大的。

『思考』世界著名的城市带有几个?分布有什么有利条件?[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城市化的内涵〖探究活动1〗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过程中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发展______ __、_____ _ _、_______ ___等生产。

(5)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 __污染、____ _____污染、______ _污染、____ ____污染等。

知识点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探究活动2〗1.阅读图文材料,探究问题。

(1)读世界城市化进程图和表2-2-1,总结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并从中找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的差异。

城市经济学之城市空间结构(PPT 60页)

城市经济学之城市空间结构(PPT 60页)

3、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 勒创立的,他在1933年出版的《德国南 部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该理论。克里 斯泰勒采取类似于杜能的“孤立国”方 法,首先假定研究的区域或国家是平原, 人口均匀分布,对外部不发生联系,利 润的原则起着完全的支配作用。
在这些假设前提下,克里斯泰勒运用六 边形模型对城镇分布的“安排原则”, 即决定城镇数量、规模和分布的原则进 行了抽象的理论概括。
如把城市视为一个大圆他认为同一利用方式的土地通常呈扇瓣状从圆心中心商业区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外放射轻工业和批发商业对运输线路的附加易达性最为敏感所以其用地逐步形成一个从市中心向外放射出去的扇形区而且不是一个平滑的扇形它可左右隆起
• 城市经济学
第四章 城市空间结构
本章将介绍城市空间结构的有关概念、 基础理论、典型模式和影响城市空间结 构的主要因素,并重点讨论我国城市空 间结构的演变。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综合了几乎所有社会经 济因素,概括了各个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 及分布规律。城市空间结构显示出的继承 性、综合性、动态性、内聚性、扩展性等 特征说明了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复杂 性和多元性。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因素要 属政府行为、土地价格、社会结构及人文 类型等因素。
一、政府行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第二节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理论
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是在农业区位论、工 业区位论和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 展起来。
1、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是研究农业空间经济活动的 组织和优化的区位理论。即研究不同的 农业活动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的最佳选 择。
农业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所首 创,他在1826年出版的名著《孤立国同 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提出 了因地制宜根据地域差异合理安排农业 生产,优化土地组合的思想。系统地建 立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成为农业区 位理论,甚至区位理论的鼻祖。

【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

【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B案 课前自主预习参考答案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人口规模 城市 特大城市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2、城市本身 小城镇 农村地区 界线 少 低 较大 3、地理位置 交通 资源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空间组合 2、相互距离 层层嵌套
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 利用中心地六边形 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层层嵌套的 理论模式成功地指导了 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 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 注意: 注意: ABC三级各自的服务 ABC三级各自的服务 功能、 功能、人口规模 ABC三级居民点的数 ABC三级居民点的数 量、分布特点
小结: 小结:
3、影响城市等级(规模)的因素 影响城市等级(规模)
思考探究:
(1)上海的城市规模 曾经不如南京和广州, 曾经不如南京和广州, 甚至不如宁波,在20世 甚至不如宁波, 20世 纪初却跃居全国第一, 纪初却跃居全国第一, 到底是什么优越的条件 促使了上海城市等级的 提高呢? 提高呢?
上海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 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 前提条件: 前提条件: 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 ①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 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 ②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影响运输的惟一因素 是距离。 是距离。
(3)中心地等级与服务范围
中心地按其提供的货物或服务的等级, 中心地按其提供的货物或服务的等级,分等 中心地等级越高, 级。中心地等级越高,提供的货物数量越多越 商品等级也高,这类中心地的数量越少, 全、商品等级也高,这类中心地的数量越少, 服务范围也越大,服务距离也越远。 服务范围也越大,服务距离也越远。 低级中心地和服务范围被高一级中心地的 服务范围所包括, 服务范围所包括,高一级的中心地和服务范 围又被更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所包括, 围又被更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所包括, 而相同级别的中心地和服务是彼此独立和排 斥的。 斥的。各级中心地最终会形成一个具有等级 关系的空间结构体系。 关系的空间结构体系。

第二章 空间分析

第二章 空间分析
11
第一节 空间
(三)空间的测度
2、密度(Density)——指单位面积地 表空间上某种事物的数量。经常遇到的 有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经济密度等。
由于事物在地表空间上的分布有可能呈 现集聚的特征,也有可能表现为分散性, 单纯的密度概念不能反映空间分布的这 一差异。因此,又可引入集聚度这一概 念,反映地理现象在空间上分布的集中 或离散程度。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距离 小,集聚度高,反之,则集聚度低。
美国地理学家普莱德( A Pred)在1984年发表“地方是随历史而定的过 程”一文,认为“人与地是不可分的,一个地方的人的经历、思想、经验 及人们赋予该地的意义和价值,总是在不停地变为该地的一部分,它们的 产生是地域的宏观及微观因素互动的结果,特别是地方情况对外界大环境 反映的结果。”
15
第二节 地方
以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的命名为例虽然中国人早在280多年前就已经将世界最高峰的名字珠穆朗玛标在了地图上但时至今日西方人仍在延续英国殖民者100多年前犯下的错误将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女神之峰称作埃三地名珠穆朗玛峰藏语意为?圣母?25第二节地方根据已故北京大学地理学和地名学专家林超的研究珠穆朗玛峰的满文和汉语名称早在1719年和1721年就先后出现在了不同版本的康熙皇帝的皇但英国人认为是他们的印度测量局在19世纪中期发现了世界最高峰并理所当然地为这座山峰命名
关于“空间”这一概念的一般意义的讨论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从词源学的意 义上说,罗马语(espace, spazio, espacio)和英语(space)中的“空 间”都可以追溯到拉丁语的spatium,它是指两个事物之间的距离或间隔。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在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中,空间一词具有了更为抽象的 含义(意指一个包容一切的无限维度)。这一概念在16世纪哲学家布鲁诺的 著作中已经出现:“空间是一个连续的、三维的自然之量,物体的量值被包 含其中,它在本质上有着相对于所有物体和一切存在的优先性。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城市的产生1. 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剩余、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商品交换的需要而逐渐产生。

- 早期的城市通常围绕宗教中心、政治中心或商贸中心发展起来。

2. 城市产生的条件- 地理环境:水源、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 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兴起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

- 政治因素:国家的形成和政治权力的集中促进了城市的产生。

- 社会需求:人口增长、社会分工和文化交流的需求推动了城市的形成。

二、城市的定义1. 城市的定义概述- 城市是一个相对永久性的、密集的、包含多种功能的聚落,它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 城市具有明确的行政边界,通常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2. 城市的特征- 人口规模:城市通常拥有较大的人口规模,人口密度较高。

- 经济活动:城市是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集中地。

- 社会结构:城市社会结构复杂,社会分工和职业多样化。

- 基础设施: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排水、电力等。

- 文化特色:城市是文化创造和传播的中心,具有独特的文化景观。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一、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1. 古代城市- 特点:规模较小,以城堡或城墙为界限,政治和宗教功能突出。

- 代表:古埃及的底比斯、古希腊的雅典、古罗马城等。

2. 中世纪城市- 特点: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出现行会组织和城市自治。

- 代表:意大利的威尼斯、德国的科隆、法国的巴黎等。

3. 近现代城市- 特点: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出现城市病问题。

- 代表:英国的曼彻斯特、美国的纽约、德国的柏林等。

4. 当代城市- 特点:信息化、全球化、生态化趋势,城市发展呈现多样性。

- 代表:日本的东京、美国的硅谷、中国的上海等。

二、城市发展的动力1.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从农业向工业、服务业的转变。

(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

(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

(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目录高中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结构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大气环境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高中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第三节人口迁移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高中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高中选修一第一章宇宙探索第一节认识宇宙的历程第二节不同的宇宙观第三节宇宙大爆炸假说第四节恒星的演化第二章认识星空第一节恒星天空第二节星座第三节认识星空第三章天体系统第一节宇宙中的星系第二节太阳系第三节太阳概况第四节九大行星第五节月球第四章地球的演化第一节地球的年龄第二节地球的内部结构第三节大地构造假说第四节地表形态的变化高中选修二第一节海水温度和盐度第二节海水的运动第三节“海-气”的相互作用第二章海底形态和构造第一节海底形态第二节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第三章海岸和海岸带第一节海岸第二节海岸带的开发利用第三节海平面变化和海岸带第四节我国海岸带的开发第四章海洋开发第一节海水水资源和海水化学资源第二节海底矿产资源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第四节海洋动力资源第五节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海洋旅游业第五章海洋灾害与海洋资源环境问题第一节海洋灾害第二节海洋污染第三节海洋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我国的海洋第三节我国的海洋权益第四节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高中选修三第一章旅游和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第二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欣赏方法第二节中国名景欣赏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第三章旅游规划第一节旅游规划概述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第三节旅游规划第四章文明旅游第一节做合格的旅游者第二节出游前的准备第三节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第四节旅游安全高中选修四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城市化第三节城市环境问题第二章城乡分布第一节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第二节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第三节区域城镇体系第三章城乡规划第一节城乡规划概述第二节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第三节城镇整体布局第四章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第一节人居环境第二节商业布局与居民生活第三节城市交通与居民生活第四节城市文化设施布局与居民生活高中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第四节我国的虫灾与鼠灾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环境特点第四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第二节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第三节自然灾害与我们高中选修六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第三节人类与环境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第二节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第二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第三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第四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第五章环境管理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第三节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第四节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高中选修七第一章地理信息技术的进展第一节地理信息与地理学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构成与功能第二章地图与遥感(RS)第一节地图投影与地图特点第二节遥感工作原理第三节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第四节遥感应用第三章全球定位系统(GPS)第一节GIS概述第二节GIS基本操作第三节地图数字化第四节GIS查询与分析第五节专题制图与地图输出第六节GIS展望第四章地理信息系统(GIS)第一节GPS的产生第二节GPS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第三节GPS接收机第四节GPS的应用第五章3S(RS、GPS、GIS)技术综合应用第一节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第二节数字地球。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2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2

《分子的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分子。

2. 能够分析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 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识别不同类型的分子空间结构,以及如何分析分子空间结构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包括分子结构图和反应原理图。

2. 准备各种常见分子的模型,以便学生能够实际观察和操作。

3. 准备相关实验器材,以便进行实验演示和探究。

4.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常见的分子的空间结构进行归纳和总结。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分子的空间结构的概念,并通过实例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在物质性质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包括实验探究、小组讨论、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四个环节。

1. 实验探究首先,通过演示氨分子的球棍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分子的形状,并让学生思考分子的形状与物质的性质有何关系。

接着,进行氨分子的喷泉实验,让学生观察喷泉实验的现象,并思考喷泉实验的原因与分子的空间结构有何关系。

通过这两个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分子的空间结构。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2)分子的空间结构与物质的性质有何关系?(3)分子的空间结构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理解。

3. 教师讲解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分子的空间结构的讲解,包括分子中的键型(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分子的对称性(镜面对称和非镜面对称)等知识点。

同时,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分子的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4. 学生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子的空间结构的知识,包括一些判断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

通过学生的练习,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分子的空间结构的掌握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1概念: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2城市区位分析:自然地理区位(相对稳定):(1)地形:温带——平原,热带——高原,山区——河谷或开阔低地(2)气候:降水适中(沿海地区)和气温适中(中地位地区)(3)河流:沿河设城,河流交汇处或河口水运的起点或重点社会经济区位(不是一成不变的)(1)资源:矿产(2)交通运输:武汉,徐州(3)政治:首都:雅典,罗马城,西安,洛阳,杭州新首都:华盛顿,堪培拉,巴西利亚,伊斯兰堡(4)旅游(5)科技(经济)(6)宗教:麦加,麦地那,梵蒂冈,拉萨(7)军事:嘉峪关市3日本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原因:山多平原少、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资源匮乏多进口、海岸线曲折多海湾港口易于贸易4城市的区位选择考虑因素:地质(避开灾害多发区,考虑地基承载力),地形(平原),河流(码头建在河的凹岸处),注意环境保护5城市地域形态(区位因素影响城市形态):集中式(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组团式(用地分散,交通联系不方便,投资较大)条带式,放射式6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P307中心商务区的特点:建筑高大密集、经济活动最为频繁、内部分区明显、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交通通达度高8西方城市结构学说: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P32\339中心地是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其等级主要是根据中心地提供的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来划分的。

10一个地区城镇的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城镇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商业因素、行政因素、交通因素的影响。

11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六边形数目大,低级中心地反之(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低级中心地3倍)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体系(相同级别的中心地服务范围彼此独立排斥)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城市化的表现: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中不断上升(衡量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志)2城市化的意义P363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原创1:3.4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原创1:3.4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用地年均 增长率(%)
城市人口年均 增长率(%)
6.49 3.77
5.72 4.28
6.22 3.79
北京的雾霾天气
走在充满霓虹灯的城市星空下,看不清太多的星星,天 际的轮廓也变得高低不齐。
路边有太多的汽车,思考现代文明带我们进入了一个陌生 的世界,那些原来的情景已经渐渐远逝。 ……
城里的灯光不要成为迷失你我的霓虹灯,要成为夜空里 的另一片星空,要指引我们走向真正的幸福。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最常用的指标)
(一)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和动力机制 1、城市化的概念、标志
人口
概念
产业 在空间上积聚
活动
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重不断上升(最常用的 指标)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
土地
利用 乡村地区转变
为城市地区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一)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和动力机制
发达国家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1970S以来
再城市化 2000年后
下图中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状况,读图回答1~3题
1.图甲表示的是( C )
A.逆城市化
B.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
D.再城市化
2.乙图表示的是( A )
A.逆城市化
B.城市化
C.城市郊区化
D.再城市化
下图中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状况,读图回答1~3题
12.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图最5 突出的问题是 C
A.城市人口过快增长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13四川文综)
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 率统计表。

高一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_第二章_第二节_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word版含解析

高一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_第二章_第二节_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word版含解析

知识·巧学一、城市化1.概念城市化(Urbanization)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它包括三个密切联系的方面: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二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地域城市化;三是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误区警示城市化的三个过程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城市化的三个过程是紧密联系且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

2.表现(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化主要有三个标志,即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的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其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最主要的标志,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而城市人口增加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发展的合理性。

误区警示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不能只从表面上认为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

方法点拨如何理解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都是相对的,不能作为绝对标准,在认识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时,还应结合城乡收入、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异性和价值观念的趋向性等各项指标,以衡量、综合分析城市化水平和合理程度。

3.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化作为一种影响极其深广的社会现象,给人们不仅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城市化使人口、产业结构、工业、科技、文化思想等都发生了转变,如表2-16所示。

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不仅包括物质形态上的变化,还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知识拓展乡村—城市转型乡村—城市转型强调的是在农村地区发生的城市化现象,包括景观的、社会的、经济的、人口的转变,实际上是农村经济结构功能的现代化转变,如表2-17所示。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分子的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包括原子之间成键方式,键角等观点。

2. 学会利用分子模型构建分子的空间结构,加深对分子结构的理解。

3. 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分析模型,理解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包括键角,空间构型等。

2. 教学难点:构建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培养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常见分子的分子模型,包括共价键模型,分子轨道模型等。

2. 准备一些简单模型材料,方便学生自行构建分子的空间结构。

3. 设计一份教室练习题,用来检验学生对分子空间结构的理解水平。

4. 预先安置一些在线资源,供学生在课后自行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或动画,让学生对分子的空间结构有直观的认识,引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2. 探索分子的空间构型: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或动画,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分子的空间构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总结出分子的空间构型的特点和规律。

3.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例如,通过实验探究氨气的分子构型,让学生了解氨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以及其对分子构型的影响。

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同时,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5. 拓展延伸:通过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

例如,讨论有机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和空间构型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合成新型材料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注重实验探究和实际应用案例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 第2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2节 城市化教案 中图版必修2-中图版高中必修2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2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2节 城市化教案 中图版必修2-中图版高中必修2地理教案

第二节城市化学习目标:1.知道城市化的含义、标志、主要动力及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2.理解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成因,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重点)3.掌握不同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表现及地区差异,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重难点)一、城市化的概念1.定义: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城市化的内涵与主要标志内涵人口的集中过程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数量加大;每个城镇规模扩大地域的转换过程城市用地扩展,农业用地发展为城区;城市用地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

伴随经济结构变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主要标志城市人口总量占总人口的比重3.城市化的本质: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特别提醒]城市化的标志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而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的发展是否合理。

1.城市化进程加快发达国家已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城市化先于工业化,且工业化水平低城市人口变化城市人口比重很高,其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倒流的现象大量农民流入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误区警示]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的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乎消失、接近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的。

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不断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居城市中心面对混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和城镇居住或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

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超大城市发展速度惊人。

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1)世界上最著名的六大城市带(2)共同特征⎩⎪⎨⎪⎧自然条件:中纬度平原地带政治经济:都是国家或大洲,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空间分布:大多呈带状延伸扩展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问题(1)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背知识(必修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背知识(必修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2)其他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

地租水平市中心处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向外地租逐渐下降,在道路交会处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中心,随后向外又继续下降。

(2)其他因素四、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1.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在合理布置功能区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合理协调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如下图)。

(1)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2)空间差异(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图表特征】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

从城市化表现的三个方面看,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有以下几种类型。

图1 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图2 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3 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判读方法】1.读图名,明确图像内容如图1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2.读纵、横坐标,明确图像含义如图1纵坐标为城市化水平,横坐标为江苏、贵州两省,其图像含义为两省的城市化水平比较。

图2纵坐标分别代表就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横坐标代表年份,其图像含义为安徽省不同年份的就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3.读图例,明确各图例的含义4.读数值,判断城市化水平高低和城市化发展阶段从柱状图、折线图中的数值判断城市化水平高低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一般小于30%,中期阶段介于30%~70%之间,后期阶段一般大于70%。

如图1的城市人口比重,2010年江苏省为60%左右,贵州省为35%左右,大致为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

5.读变化幅度,判断城市化速度快慢根据柱状图变幅大小判断城市化速度快慢。

如图1中江苏省1990~2000年城市化速度快于2000~201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课时
大连
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29页城市土地利用和阅
读,回答学案上的下列问题:
1. 什么是城市土地利用?
2.我国的土地是如何分类的?
3.城市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一.城市土地利用
1.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根据其 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加以改造,利用和保 护的全过程。
二、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 类型:商业区、居住区、市政和公共服务 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旅游区 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功能区 商业区
区位 市中心
区位选择的原因 ①最大程度地接近消费人群;②靠近市 中心,交通便利; ③商业付租能力最高 既方便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住宅区 靠近市中心
①工业占地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 工业区 远离市中心 ②该区域内工业付租能力最高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历史文化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地租理论
距市中心远近 交通通达度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运输状况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中心商务区(CBD)
• 1.定义:
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 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 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发达。
• 2.特点:
一、城市土地利用
看看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市政用地的分布各有什么特点,说一说城 市用地的基本特征?
商业用地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市政用地
绿地
城市土地利用
商业用地:面积较小,一 般位于城市中心或居民区 内(市中心,交通干线两 侧或街角路口) 居住用地:比重最大(商业 用地的外围)
城市用地类型:
*建筑物高大密集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内部分区明显
*交通通达度很高
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 ——CBD
纽约曼哈顿
上海陆家嘴
东京新宿区
西方城市结构学说
比较三种城市地域 结构模式的异同点Biblioteka 同 心 圆 学 说
扇 形 多 学 核 说 心 学 说

明清北京城的所 有用地功能区都围绕 紫禁城和中轴线呈对 称分布,充分体现了 皇权的至高无上。
工业用地:多分布于城 市边缘或交通干线两侧 (市区外缘) 市政用地:面积小,接近 城市中心处
(2)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居住用地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不论城市 大小,都有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三 种类型。而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用 地类型,如行政用地、文化用地等,而在中小 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很小,或分散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