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材料1
小学生数学培训计划表内容
小学生数学培训计划表内容一、培训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兴趣2. 提高学生数学基本技能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4. 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二、培训内容1. 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2. 数学题型的讲解与解题技巧的培养3. 数学思维题的训练与提高4. 数学实际应用题的分析与解决三、培训时间1. 每周二次培训,每次90分钟2. 培训时间:周一下午4点到5:30点,周三下午4点到5:30点四、培训教材1. 选择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大纲的数学教材2. 选用丰富有趣的数学习题,注重巩固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培训方式1. 采用小班授课方式,每班15人以内2. 通过互动教学和个性化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3. 培训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互信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自主学习4.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呈现学习内容5. 配备专业教师和助教,保证教学质量六、培训教师1. 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数学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2. 教师团队具备较强的数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3. 每位教师每周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七、培训评估1. 每月进行一次定期测验,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2. 根据测验结果,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跟进学生学习进展3. 定期向学生与家长反馈学习情况八、家长配合1. 培训开始前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确认培训目标2. 建立家长与教师的有效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3. 培训过程中,家长要积极配合培训教师,对学生进行督促和鼓励4. 培训结束后,与家长共同总结学习成果,为学生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九、培训成果1. 通过培训的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将得到较为充分的巩固和提高2. 学生将更自信地面对数学学习,提高学习成绩3. 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出扎实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学生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十、培训费用1. 培训费用:每人每月2000元2. 支持一次试听课,试听费用200元,试听费用可在学费中抵扣十一、补充说明1. 希望学生在培训过程中,能够有计划地进行学习,保持耐心和毅力2. 希望学生在家庭作业和课后习题上有一定的钻研精神3. 希望学生在培训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踏踏实实地往前走4. 希望家长能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配合和支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上就是小学生数学培训计划表的全部内容,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够认真对待本次培训,积极配合,共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助力。
202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02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1学习《202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一、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
数学源于生活。
因此我教学时注意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三 `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
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202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通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案例解读》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要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爱数学必须进行改革用新课标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思路。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稿
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稿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
新课标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帮助老师更好地掌握新
课标内容,本次培训将重点围绕小学数学新课标展开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第二部分:数学新课标概述
1. 新课标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和综
合素质的培养,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
2. 新课标内容
新课标内容包括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等。
具体包
括数的认识、数的读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加减法、有关图形、时间和金额等内容。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和示范
1. 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新课标要求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教师设计任务导向的教学
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案例示范
教师们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设计数学教学案例进行示范。
通过案例教学,展示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和实际问题解决。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和反馈
1. 教学评价方式
针对新课标要求,设计合适的教学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发展。
2. 反馈和改进
教师们将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查找差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结语
通过本次数学新课标培训,相信参与培训的老师们将更好地掌握新课标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是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稿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一、数的认识1.1整数1.1.1认识0-20的整数1.1.2正确书写0-20的整数1.1.3用实物和图形表示0-20的整数1.1.4用具体情境理解0-20的整数1.2数的比较1.2.1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1.2.2用实物、图片和数字表示数的比较关系1.2.3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操作1.3数的产生1.3.1通过各种实际情境理解和体验数的产生1.3.2用游戏和故事等形式激发对数的兴趣1.3.3在实际情境中探究数的产生规律二、数量关系2.1加法与减法2.1.1认识加法2.1.2认识加法符号“+”2.1.3掌握1-5的加法2.1.4认识减法2.1.5认识减法符号“-”2.1.6初步了解1-5的减法2.2数量比较2.2.1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数量的比较2.2.2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操作2.2.3通过游戏和故事等形式培养对数量比较的兴趣2.3数量解决问题2.3.1通过实际情境进行数量解决问题的体验2.3.2进行简单的数量解决问题操作2.3.3通过游戏和故事等形式培养对数量解决问题的兴趣2.4逻辑推理2.4.1通过游戏和故事等形式进行逻辑推理的体验2.4.2培养对逻辑推理的兴趣2.4.3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操作三、形状与空间3.1图示认知3.1.1认识点、线、面和体3.1.2通过实物和图片认识点、线、面和体3.1.3用生活实例进行点、线、面和体的认知3.2图形与位置3.2.1认识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3.2.2通过游戏和故事等形式进行平面图形的体验3.2.3通过实际情境进行平面图形的认知3.2.4了解图形的边和角及其相关属性3.2.5认识简单的位置关系(上、下、左、右、里、外)3.3立体与平面3.3.1认识立体图形3.3.2通过游戏和故事等形式进行立体图形的体验3.3.3通过实际情境进行立体图形的认知3.3.4认识立体图形的棱、面和顶点四、时间4.1时辰认知4.1.1认识一天24小时的时间概念4.1.2通过日常活动和黑板报等学习形式认知一天的24小时4.2日历概念4.2.1认识周、月、年的时间概念4.2.2通过实际生活和教学材料认知周、月、年的周期4.3简单的时间领悟4.3.1通过日常活动领悟时间的变化4.3.2认识简单的时间单位(秒、分、时)4.3.3利用教学时钟和生活中的时间进行时间实践五、统计与图形5.1数据的收集5.1.1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数据的收集5.1.2通过游戏和故事等形式进行数据的收集5.1.3了解实际情境中的数据收集方法和技巧5.2数据的整理5.2.1通过简单的实物和图片进行数据的整理5.2.2了解实际情境中的数据整理方法和技巧5.2.3通过游戏和故事等形式进行数据的整理5.3图形的认知5.3.1认识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5.3.2通过实际情境进行图形的认知5.3.3通过游戏和故事等形式进行图形的认知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标准的详细内容,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孩子在数学学习中建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全国版)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全国版)1. 引言本课程标准旨在为全国范围内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所有小学的数学教学。
2. 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以下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基本的算术运算(加、减、乘、除)-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理解和运算-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2.2 过程与方法学生应培养以下数学过程和方法:- 问题解决能力- 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树立以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坚持和勤奋的学习态度- 合作和交流的精神- 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自信3. 课程内容3.1 第一学段(1-3年级)- 算术运算- 初步的分数、小数和百分数- 基础的几何图形-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2 第二学段(4-6年级)- 深入的算术运算-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综合应用- 复杂的几何图形- 数据分析方法和概率初步4. 教学建议4.1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鼓励学生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创设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4.2 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采用教学工具和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和案例,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4.3 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注重过程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学习问题-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5. 课程实施与保障5.1 教师培训- 加强教师的数学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培训- 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5.2 教学研究与指导- 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证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 制定教学指导手册和教学计划,帮助教师有序地组织和实施教学5.3 教学资源建设- 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丰富和优质的教学资源- 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6. 课程总结与展望本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标课程标准学习资料(一)
小学数学新课标课程标准学习资料(一)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 )性质。
A基础性、普遍性、整体性B基础性、一致性、发展性C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D发展性、整体性、普及性正确答案: C2主要针对学习内容和达成相关核心素养提出的教学建议是指()。
A内容要求B学业要求C教学提示D成果评价正确答案:C3.运用数与字母表达数量关系,通过运算或推理解决问题,形成与发展学生的()。
A模型意识、推理意识、初步的创新意识B模型意识、推理能力、初步的创新意识C符号意识、推理能力、初步的应用意识D符号意识、推理意识、初步的应用意识正确答案:D4.为了体现义务教育课程的整体性与发展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学段。
A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B心理特征和生活经验C发展规律和生活经验D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正确答案:D5.发挥评价的()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A素养立意B育人导向C教学评一致性D多元化正确答案:B6.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学段发展水平不同,是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A四基B四能C数学思维D核心素养正确答案:D7.培训应面向全体教师,坚持()。
A先实施后培训B先实施后总结C先培训后实施D先培训后总结正确答案:C8.新课标建议在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交流研讨等教研活动基础上,积极开展()的校本教研。
A实践一问题一研究一改进B问题一研究一改进一实践C实践一研究一问题一改进D问题一实践一研究一改进正确答案:B9.图形的测量重点是确定图形的大小,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过程。
A感知立体图形B感知平面图形C统一度量单位D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正确答案:C10.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中的()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A数与代数B图形与几何C统计与概率D综合与实践正确答案:D11.空间观念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的认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电子版精选6篇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电子版精选6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3版电子版1最近,再次认真学习《202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我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认识,深刻领悟到教学中既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在探究中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不断更新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设法营造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实践中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三、课堂教学要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
为此,我们要先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由此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四、改变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把学习数学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记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记录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记录「篇一」8月25日,我参加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在这个活动中,我的体会颇多,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有如下几点重要的变化:新课标修改后最大的变化是:双基变四基,双能变四能。
1.《课标》修订中在继承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新教材无论是10以内的加减法还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材都没有明显的算法倾向,主张各种算法具有平等的地位,充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3.教材重新整合知识内容,体现数学学习内容之间、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
过去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
新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研究和整合。
如新教材整合了加减法的关系,在教材中做到有合有分:5以内的加减法是分开安排的,6到10的加减法是合起来安排的,这样的“合”有助于学生对同一个情境提出不同的加减问题,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又如:学生生活在三维空间,所以新教材几何内容从“认识物体”开始,而不是先认识“平面图形”,这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建立空间观念。
再如:统计的重心放在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我们能感受到现代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培训讲稿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培训讲稿培训时间:2014年4月2日主讲人:唐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已在各个学校投入实用,怎样落实新课程,用好新教材,已成为摆在每一个小学教师面前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我们前一段时间都进行了新课标的通识培训,更新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是我们用好新教材的前提条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正是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编写的。
我们作为一个一线教师,要善于分析教材,面对每一个教学内容,要能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达到教材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下面我们将要共同探讨的就是如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体会教材的编写思路,理解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标来有效地组织教学。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人教版实验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编写思路及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人教版实验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1.在努力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在本册实验教材的研究与编写中,编写者试图将抽象的理念和理想化的设想,变为现实的、可操作的形式和素材。
所谓创新,就是教材的编写要以《标准》为依据,尽量体现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在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呈现方式上努力展现新的面貌。
实用则是要考虑我国教育的现实条件,适应我国广大城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努力使教材的改革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坚持开放的原则,努力体现开放的教材观、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空间和时间。
2.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我国的数学教育有着丰富的而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那么,我们应改掉什么、发展什么、坚持什么,这是需要认真研究与论证的。
在目前的编写研究中,我们注意对传统的数学教育经验进行认真、慎重的取舍,同时努力创造和体现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经验和方法,使实验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教案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
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
《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标和内容,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标准》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考。
二、加强对设计理念的认识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课件
2011版:在数学课程中,应注重 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运算 能力、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 能力(合情推理、演绎推理)、模
(三)数学“课程目标”的变化 1、总目标
2、“双基”变“四基”: 实验稿:“双基”。基础知识、基
功能: 《课程标准》提出的
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 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 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 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 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 课程标准(2011版)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 前言 ( 基本性质、基本理念、设计 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学段目标)
◆课程内容的分类名称有所修改。 实验稿:“数与代数”、“空
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应用”。
2011版 :“数与代数”、“图 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每个学段一样)
◆课程内容结构
对于三个学段的具体内容 进行了适当调整。对“数与代 数”,“图形与几何”的内容 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增加了一 些论证的要求;对“统计与概 率”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增强 了三个学段内容的层次性。
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
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更加突出了学生对数据分析 的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 分析数据; 第二,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可以为以 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 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 第三,使得统计内容在第一、二学 段的要求层次更加明确。
4、“教学活动”——
B、关于学习途径
实验稿:……主动地进行观 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 交流等数学活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培训作业第一次作业1、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答: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第二次作业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主要体现在: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4、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
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三次作业5、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答:(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2)、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4)、重视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呈现。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研培训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研培训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研培训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的一项专业发展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提升教学质量。
以下是培训内容的概要:
1. 新课标概述:介绍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目标和内容框架,以及它与
旧课标的主要区别。
2. 数学核心素养:探讨新课标中强调的数学核心素养,如数学思维、
问题解决能力、数学交流等,并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
3. 教学内容与方法:分析新课标下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
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并讨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指导教师如何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教具、信息技术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
5. 评价与反馈:介绍新课标下的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
评价,以及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6. 跨学科教学: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元素,如科学、艺术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 教学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
应用新课标的理念和方法。
8. 教师专业发展:讨论教师如何通过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不断提升
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9. 互动研讨:组织教师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0. 总结与展望:总结培训的主要内容,并对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实施新课标提出建议和展望。
通过这样的培训,教师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新课标的要求,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6篇教师参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收货感悟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已有半月之余,借助网络资源和媒体技术,我也花了不少时间进行学习,由此感受颇深。
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学习心得。
一、课程标准的新变化1.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
各科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尽显于此。
课程标准新增的核心素养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2.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的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3.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习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新增了学习质量包括学习资料内涵和学习资料描述。
新增的学业质量包括学习质量内涵和学业质量描述。
4.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增强了指导性。
各个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细化了评价与考试的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新增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内容。
5.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加强了学段衔接。
二、教学中的新思考如何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呢?把课堂还给学生,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数学想法,耐心一点,静待花开。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尽量用直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还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中体现趣味性,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耐心思考,他们的语言表达需要教师精心引导。
孩子数学素养的养成在于一朝一夕,慢慢积累,我们教师心中始终要怀有信念,慢慢助力。
记得一年级上学期我在教学四个桃子怎样分的时候,准备了四个大白桃和两个盘子,学生听完活动内容后,纷纷想上台展示,那时他们的兴趣已油然而生。
新一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23
新一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23新一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23)1.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一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
本标准旨在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新一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方面。
2. 课程内容新一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涵盖了数与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应用四个方面。
在保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基的同时,增加了数学文化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与魅力。
2.1 数与代数数与代数部分包括整数、分数、小数、负数、方程、函数等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数的运算规律,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初步了解代数表达式。
2.2 几何几何部分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图形的性质,掌握图形的变换规律,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3 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部分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表示等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统计方法,了解概率的计算,能够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4 综合与应用综合与应用部分包括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实践活动等。
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课程目标新一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学生需要掌握课程内容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2 过程与方法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表达、交流等能力,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 实施建议4.1 教学策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4.2 评价方法评价应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采用多元化、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标讲座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讲座稿双城市第九小学夏丽敏变化情况解读——呈现“九大变化1. 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原来的“三句话”:(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在的“两句话”:1、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2、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原课标: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2.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1)要处理好四个关系(2)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3)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4)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1)注重启发式(2)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3)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4)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3.关于数学观的修改:原课标:(1)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3)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修改稿:(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材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培训材料各位老师,下午好!很高兴在休闲十几天之后能和大家在网上相聚。
今天,我们主要针对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进行简单学习。
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陪同下,我们已经走过十个年头。
十年来,以实验稿课标为依据,以课标实验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我们都在不断的探究、追求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修订课标将是我们今后开展教研活动、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实施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评价等的重要依据。
今天,我们先来针对修改稿做个浅显了解。
一、修改的主要内容有:1.体例与结构的修改。
重新撰写了“前言”;术语解释与案例汇总作为附录,统一放在正文后面,使正文更加简洁清晰;“实施建议”统一表述,不分学段,减少了重复和繁琐,便于教师阅读和实施。
2.基本理念的修改。
对数学的意义、数学教育作用的表述做了调整,对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做了一些修改,力图使得表述更加准确、易于理解、便于实施。
如将数学课程的性质与目标表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课程设计思路的修改。
进一步明确数学课程的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目标与内容,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有关核心词(如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等应用和创新),便于教师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的核心思想。
4.课程目标的修改。
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 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改革方向。
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
5.内容标准的修改。
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讲座培训课件PPT
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 达和交流的语言。
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 重要组成部分。
202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
数学观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在 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数学的应用渗透到现代社 会的各个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 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发 展,数学研究与应用领域不断拓 展。
核心素养内涵
小学阶段, 核心素养主
要表现
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 、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 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 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202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内涵
初中阶段, 核心素养主
要表现
初中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抽 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 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 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202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学段目标
为体现义务教育数 学课程的整体性与 发展性,根据学生 数学学习的心理特 征和认知规律,将 九年的学习时间划
分为四个学段。
六三学制
1〜2年级为第一学段, 3〜4年级为第二学段, 5〜6年级为第三学段, 7〜9年级为第四学段。
202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的 主要表现及
其内涵表
202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的 主要表现及
其内涵表
202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的 主要表现及
其内涵表
202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段:
①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
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删除 “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 计图”、“平均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 了第二学段。 ②删除“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 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③删除“不确定现象”部分,相关要求放在 了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
①删除“中位数”、“众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三 学段。 ②删除“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 ③降低了“可能性”部分的要求,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 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放 入第三学段。 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 这是修改后的一个重要变化。原来,学生主要是依靠概 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现在希望学生通过数据来体会随机思 想。 ● 这种变化从“数据分析观念”核心词的表述也可以看出。 ● 统一了三个学段的名称,进一步明确了其目地和内涵。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 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双基”变“四基”,为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为儿童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了 最基本的数学基础、数学准备和发展方向,促进儿 童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不同 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双基”变“四基”, 任重而道远。 常用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对应思想方法、假设思 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类比思 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集合思想 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统计思想方法、极限思 想方法、代换思想方法 、可逆思想方法 、化归思 维方法、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数学模型思想方 法、整体思想方法等等。
沧县杜生镇中心校小学数学暑 期培训材料
讲解教师: 杜玉虎
1. 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 “6条”改“5条”:
原来的“三句话”: ●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在的“两句话”: ●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 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 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6条”改“5条”:
1.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 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 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 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 原课标: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 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 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 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7.主要的关键词的变化:
●
原课标: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 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 修改后: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 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 数据分析观念 最近一次修改又加上了:应用意识、创新意 识
符号感为何改为符号意识?
● 符号感(Symbol Sense) ● 原课标: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 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 达的问题。” ● 修改稿: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 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建立 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 的重要形式。” ● 符号感与数感都用“感”,“感”的表述过多。符号感主要 的不是潜意识、直觉。符号感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符号进行数学 思考和表达,进行数学活动。“意识”有两个意思:第一,用符 号可以进行运算,可以进行推理;第二,用符号进行的运算和推 理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般性。所以这是一个“意识”问题,而不是 “感”的问题。数学的本质是概念和符号,并通过概念和符号进 行运算和推理。所以只能用“意识”。
图形与几何的变化: Fra bibliotek
第一学段 ①删除的内容 ● 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 平移后的图形”,并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 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将相关 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 删除“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 ● 删除“体会并认识千米、公顷”,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 ②降低要求 对于“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不要求给定一个方 向辨认其余方向,降低要求为知道这些方向。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辨认从正面、侧 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改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 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8.关于课程目标的修改:
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提法上的一些变化: ——明确了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四基)。 ——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目标具体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 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 ——学段目标的表述方式有所改变
穰向晨槀
第二学段:
①删掉“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
直线确定一个点”。 ②增加“知道扇形”。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 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改为“通过 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 握圆的周长公式”
统计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 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 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 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 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 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 ● 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 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 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 ● 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在以前的学习中,学 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修 改稿)》希望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
概率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
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在第一 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 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 ● 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 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 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第二学段:
①增加的内容: ● 增加“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 想法”。 ● 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 数”。 ● 增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 ×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增加“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 表示”。 ②调整的内容: ● 将“理解等式的性质”,改为“了解等式的性质” ● 将“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 3)”,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会用方程表 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改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 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
课标修改稿:
●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 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 ●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 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 素养 。 ● 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 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
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 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 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中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数学教学 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 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 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原课标: ●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 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 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 价值。 ●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 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 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 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 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 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 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
● ● ● ● ● ● ● ● ●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3.关于数学观的修改:
9.关于内容标准的修改
结构上的变化: 数与代数的变化:(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变化。) 第一学段: ①增加“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②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例如将“能灵活运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 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修改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 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 作出解释”。
5.关于设计思路的修改:
●
学段划分保持不变; ● 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 保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 ● 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 ● 对学习内容中的若干关键词作适当调整 对其意义作更明确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