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α-甘露糖苷酶Man2c1转基因对移植性肿瘤在小鼠体内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肝癌淋巴转移及恶性程度与甘露糖受体关系的研究
肝癌淋巴转移及恶性程度与甘露糖受体关系的研究【摘要】目的:通过文献资料以及实际临床资料探究肝癌晚期患者淋巴上皮细胞甘露糖受体的表达程度与肝癌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
方法:通过30例肝癌晚期患者资料进行了研究探讨,在常规癌症晚期放疗以及相关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癌症淋巴转移情况以及肿瘤的恶性情况判断甘露糖受体是否与之有联系。
结果:甘露糖受体与肝癌淋巴转移之间也有着相当的联系,在发生肝癌肿瘤淋巴转移患者中均有甘露糖的受体表达,而没有甘露糖受体表达的患者中发生淋巴转移的患者不到百分之二十。
结论:肝癌淋巴转移与恶性程度与甘露糖受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联系,阻断甘露糖受体的表达有可能对肝癌淋巴转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肝癌;甘露糖受体;淋巴转移;癌症肝癌与其它不同癌症在癌瘤的转移上有着一定得相似性,癌症肿瘤的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也是癌症夺取人们生命的重要原因。
肝癌也属于上皮来源的癌症所以多发生淋巴管道的转移。
而一般情况下在肝癌晚期都是发生了肿瘤的转移,而一旦肿瘤转移扩散以后也就只能够进行放疗,而不再进行手术。
但是通过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癌症淋巴转移与甘露糖受体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甘露糖受体在肿瘤转移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利用甘露糖受体研究进行肝癌的控制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选用的患者为近三年入院诊断治疗的30例肝癌晚期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为9例,所有患者的年龄为58±3.4岁,并且患病原因没有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与检查时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并且征得同意,同时所有患者的资料选用都已经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并获得研究分析许可。
1.2方法进行放疗以控制肝癌患者病情,并且在入院检查期间对所有确诊的肝癌晚期患者取肿瘤内淋巴上皮细胞进行观察培养确定是否有甘露糖受体表达。
并且对针对不同的肿瘤恶性程度观察甘露糖受体的含量。
1.3评价标准主要区分患者淋巴上皮细胞中有无甘露糖受体的表达,如果超过百分之五十有甘露糖受体表达的患者出现淋巴转移则说明甘露糖受体与肝癌细胞转移有关。
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
1602022年1月上 第01期 总第373期学术研究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黄曲霉毒素(Afl atoxin, AFT)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以黄曲霉素B1(Afl atoxin B1, AFB1)最为多见[1],能够造成肝脏、肾脏、胃肠道等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2]。
AFB1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 Organization, 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 IARC)列为Ⅰ类致癌物[3]。
近年来,黄曲霉毒素因其较强的毒性效应及其对人畜健康的强烈危害性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1.黄曲霉毒素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AFT 是一种主要由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4],其基本结构为1个二呋喃环和1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组成(见图1),是一类化学结构相类似的二呋喃香豆素衍生物[5],耐高温、强酸,极难分解[6]。
目前已发现黄曲霉素B 1、B 2、G 1、G 2、M 1、M 2等20余种异构体[7]。
它们的区别在于,经紫外线照射后,B 族发蓝紫色荧光,G 族发绿色荧光,其中B 1最为常见,且毒性最强[5]。
由细胞色素P450 1A2(CYP1A2)作用产生的AFM1是AFB 1的主要羟基化代谢产物,AFB 1微溶于水,不溶于非极性溶剂,可溶于极性有机溶剂,且稳定性较强、耐热[8]。
2.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效应2.1 黄曲霉毒素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黄曲霉毒素和其进入机体后形成的复合物能够抑制细胞中DNA、RNA 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从而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和遗传物质的复制[9]。
Zhao 等[10]研究发现AFB 1可以使L02细胞的DNA 甲基化,并在miRNA 的调控下诱导细胞恶性转化从而引发癌症。
2.2 致癌、致畸、致突变性AFT 具有致癌性,AFB1慢性暴露会造成肝脏、肾脏和胃等器官的损伤并引发癌变[8],并且AFT 诱发的癌变往往与突变相关[11]。
这种纳米颗粒将小分子药物高效送到肿瘤微环境的巨噬细胞中疗效实现大飞跃
厉害了,这种纳米颗粒!“翻山越岭”将小分子药物高效送到肿瘤微环境的巨噬细胞中,疗效实现大飞跃订阅号APExBIO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Tumour-associated macrophages)是指浸润在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数量最多的免疫细胞。
近年来TAMs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很多关注,因为它们自身的独特性在肿瘤转移和治疗抗性中起关键作用。
TAMs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并且具有相反的表型,受肿瘤微环境细胞因子的影响,可以分化为M1型(杀伤肿瘤)或M2型(促进肿瘤生长)。
巨噬细胞向M1型和M2型分化的过程被称之为极化。
在大多数肿瘤中,促进肿瘤生长的M2表型占上风。
很多研究者选择用一些小分子药物来消除M2型TAMs,这些药物在动物模型中可以延缓肿瘤生长,并在临床中进行了评估。
但是TAMs的耗竭并不能带来持久的抗癌反应。
很多研究者利用这两种表型的可逆性和可调节性,试图将M2表型转化为能杀伤肿瘤的M1表型。
通过利用小分子药物驱动M2型转化为M1型。
然而,这些小分子的临床免疫治疗仍然面临几项挑战:(1)不确定哪些小分子可以有效地影响M2→M1的表型转换;(2)在体内优先将小分子递送至TAMs的能力不足;(3)小分子无法发挥最大效力。
M2型TAMs主要表达甘露糖受体C1样蛋白1(MRC1)和精氨酸酶-1(ARG1)。
相反,M1表型细胞的特征是表达一氧化氮合酶(NOS2)和白细胞介素12(IL12)。
M2型表达MRC1和ARG1,M1型表达NOS2和IL12。
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也称麻省总医院)的研究团队对一组包含38个与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的代表性小分子药物进行了筛选。
这些药物作用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酪氨酸激酶或Toll样受体(TLR),均表现M1型的活化。
通过对比发现TLR7 / 8的激动剂表现出最强的极化效应,这些激动剂中的R848 (resiquimod,双重TLR 7 / 8激动剂)具有最强的效应。
mTORC1
mTORC1/2双重抑制剂OSI -027抑制高氧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吴黎虹, 唐坤, 党红星△, 符跃强, 刘成军, 李静, 许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摘要] 目的:分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 mTOR )复合物1/2(mTORcomplex 1/2, mTORC1/2)双重抑制剂OSI -027对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所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抑制作用。
方法:高氧(95% O 2)处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 -5建立增殖分化模型,分为对照组、高氧组、高氧+OSI -027组和高氧+雷帕霉素组。
Western blot 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 α-SMA )、I 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I , Col I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 PCNA )、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RhoA 、Rho 相关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 -containing protein kinase 1, ROCK1)、蛋白激酶B (protein kinase B , PKB/AKT )、p -AKT 和mTOR 的表达; CCK -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NA 、cyclin D1、Col I 和α-SMA 表达随高氧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P <0.05)。
与高氧组相比,OSI -027及雷帕霉素干预后,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周期被抑制在G 1期(P <0.05)。
桃沙红果实α-甘露糖苷酶基因(α-man)克隆及其在软化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全 长长 3 4 9 1 b p , 包含 一个 3 0 7 5 b p 完整 的开 放 阅读 框 , 编码 1 0 2 4 个 氨基 酸( Ge n b a n k登录号 : J X3 1 0 8 6 1 ) , N端 含 有 NX T / S的糖基 化位 点 , 属 糖基 水解 酶 3 8 家族 。实时 荧光 P C R定 量技 术检 测发 现对 照 果实 在贮
要 作用 。明确 . ma n 在 桃 果 实软化 中 的生 理 功 能及其 调 控机 制对 进 一步 阐 明桃 果实 的成 熟软 化 机理 具
有 重要 意 义 。 以商业 成熟 期桃 P r u n u s p e  ̄i c a ) 沙 红 果 实为 材料 , 采用R T - P C R和 R AC E相 结合 的方 法 , 克
p hy s i o l o g i c a l f un c t i o n a n d r e g ul a t i o n me c ha ni s m o f — ma n d ur i n g p e a c h f ui r t s s o te f ni n g f o r f ur the r c l a r i f yi n g t h e s o te f ni ng me c h a n i s m. A f ul l l e ng t h of - ma n g e ne wa s c l o n e d f r o m ma t u r e p e a c h r Pr u n u s pe r s i c a C V . Sh a —
分 析
罗川 曹 丽军 赵彩 平 韩 明玉
西 北 农 林科 技 大 学 园艺 学 院 , 杨凌 7 1 2 1 0 0
通讯作 者, h a n r n y @n ws u a f . e d u . c n
人来源α-1,31,6甘露糖转移酶Alg2的异源表达及活性测定
人"源!-1,3/1,6甘露糖转移酶Alg2的异源表达及活性测定,,,高晓冬*(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摘要:在N-糖基化途径中,双功能型的甘露糖转移酶Alg2蛋白催化两个甘露糖分别以a-1,3/1,6连键组装到多@醇寡糖Man1GlcNAc2-PP-Dol上,形成Man3GlcNAc2-PP-Dol。
作者探究人来源的Alg2蛋白(hAlg2)在酿酒酵母中的体内功能和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后的体外活性%构建酿酒酵母9303a-GALl pr-ALG2,并利用该菌株的生长被葡萄糖抑制的特O,发现过表达8ALG2基因能够回补其生长缺陷,证实了8ALG2和Sc ALG2的功能同源性。
作者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了丁伏#」#】%?,并以Man1GlcNAc2-PP-Phy(PPGn2M/)代替h#lg2的天然底物,测定了其体外活性%用的方法,检测发现TrxA-hAlg2具有催化PPGn2M1生成PPGn2M2和PPGn2M3的甘露糖基转移酶活性,为建立基于大肠杆菌表达纯化的hAlg2体外反应体系奠定了基础%关键词:N-糖基化:Alg2蛋白;甘露糖基转移酶;液质联用中图分类号:Q71文章编号:1673-1689(2021)02-0078-08D01:10.3969/j.issn.1673-1689.2021.02.011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Assay of Humana-1,3/1,6Mannosyltransferase Alg2XU Xinxin,WANG Chundi,CHEN Shuai,GAO Xiaodong6(School of Biotechnology,Jiangnan University,Wuxi214122,China)Abstract:In the N-glycosylation pathway,the bifUnctional mannosyltransferase Alg2protein catalyzes the assembly of two mannose onto dolichol linked oligosaccharide Man1GlcNAc2-PP-Dolby a-1,3/1,6linkages to form Man3GlcNAc2-PP-Dol.In this study,the function of human Alg2 protein(hAlg2)in S.cerevisiae cells was explored and its activity in vitro after expressed and purified from E.coli was investigated.The growth of constructed yeast strain w3Q3a-GALl pr-ALG2was suppressed by glucose,while the overexpression of h ALG2gene could rescue such growth defect,confirming the functional homology of h ALG2and Sc ALG2.In addition,TrxA-hAlg2was successfully purified from E.coli and its activity in vitro was further tested usingMani GlcNAc2-PP-Phy(PPGn2M1),a natural substrate analogue of hAlg2.LC-MS analysis showedthat the purified TrxA-hAlg2was capable of producing PPGn2M2and PPGn2M3from PPGn2M1,收稿日期:2019-09-2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216)。
小鼠大鼠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2011)
5.肠道短、盲肠不发达(1cm左右)
6.肝脏4叶,有胆囊,胰腺分散
7.淋巴系统发达 8.Y型双子宫 无宫外孕
(三) 生理学特性
1.生长快、成熟早、繁殖力强
■ 12-14日龄睁眼。6~7周龄时性成熟,性成熟雄性:3540d,雌性45-60d。性周期4-5d,妊娠期19-21d,哺乳期 为20~22天。年产6-9胎,每胎6-15仔。
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NIH SD大鼠
C57BL/6J 豚鼠
新西兰兔 恒河猴
比格犬 小型猪
绵羊
第一节 小 鼠
小鼠(Mouse)是野生鼷鼠的变种,来源于 野生的小家鼠,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 啮齿目、鼠科、小鼠属。
一、生物学特性
(一)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1.体形小,易于饲养管理。
小鼠是哺乳类实验动物中较小型的动物: 成年体重 可达40-50g。体长为9.0-12.5cm。尾与身体等长。出生时1.5 克左右,哺乳一月后可达12~15克,1.5~2月即可达20克以 上,即可供实验需要(一般18-25g)。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大 量的实验动物。
➢ 血压是117mmHg; ➢ SPFA 500-700天,寿命
最长达1200天。
5. DBA
➢ 起源:1909年Little建立 →1930→(DBA/12)、DBA/1、 DBA/2、(DBA/212)→1947 Hummel→1948 Jax( ?+117)→1965→Hoffman, 1967→NIH,1986→IMLAS。
饲料消耗量少,一只成年小鼠的食料量为4~8克/天,饮 水量4~7毫升/天,排粪量1.4~2.8克/天,排尿量1~3毫升/ 天,需要的饲养条件也较简单,因个体小,可节省饲养场地。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导的人肝癌细胞疫苗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影响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导的人肝癌细胞疫苗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影响陆云飞;覃新干;曾健;林进令;廖清华【期刊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年(卷),期】2003(10)4【摘要】目的用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基因转导的人肝癌细胞作为疫苗接种小鼠 ,研究其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免疫排斥作用。
方法取昆明种小鼠 40只 ,分为5组 ,每组 8只。
分别采用经60 Co照射的TNF α基因转导的人肝癌细胞 (BEL 740 4 TNF Co组 )、未经60 Co照射的TNF α基因转导的人肝癌细胞 (BEL 740 4 TNF组 )、经60 Co照射的人肝癌细胞 (BEL 740 4 Co组 )以及未经60 Co照射的人肝癌细胞 (BEL 740 4组 )接种小鼠 ,生理盐水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
然后将小鼠肝癌细胞株H2 2移植于上述 5组小鼠 ,观察肝癌移植瘤生长情况 ,并应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凋亡指数。
结果BEL 740 4 TNF Co组小鼠接种经60 Co照射的TNF α基因转导的人肝癌细胞疫苗后 ,肝癌移植瘤成瘤率下降 ,瘤体生长受抑制 ,细胞凋亡指数增高 ,与BEL 740 4 Co组、BEL 740 4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但与BEL 740 4 TNF组相比 ,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TNF α基因转导的人肝癌细胞疫苗对小鼠肝癌移植瘤有较强的免疫排斥作用。
【总页数】4页(P366-369)【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a基因转导;人;肝癌细胞疫苗;小鼠;肝癌移植瘤【作者】陆云飞;覃新干;曾健;林进令;廖清华【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R730.51【相关文献】1.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导的疫苗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影响 [J], 陆云飞;覃新干;曾健;林进令;廖清华2.脂质体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体外转导人肝癌细胞基因表达的研究 [J], 李海;邱德凯3.超声介导载miR-16-5p微泡联合树突状细胞疫苗对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J], 时牛;宋洁;崔天庆;云宇婷;郭瑞芳4.^(60)Co照射对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转导的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及TNF-α分泌的影响 [J], 陆云飞;覃新干5.^(60)Co照射对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转导的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J], 陆云飞;覃新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腺、 骨髓 、 卵巢 、 肺、 心脏 、 肝脏 和 B 一 成淋 巴母 细胞 。有趣 的是 , 这 2 . 4其他 肿 瘤 些来 自内胚层 ,即肠 和胃组织 中具有最高 的 MA C C 1的表达 , 来
M A C C 1 在乳腺 癌组织 中表 达显 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 ,其高
自中胚层 ( 如 肾脏 和心脏) 和外胚 层 ( 如脑下垂体和乳腺 ) 的组织 表达 与淋 巴结转移 、 远端转 移 、 临床分期 、 降低 的无复发 的存 活率
MA C C 1 为靶点的结肠 癌的分子靶 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 . 2 食管癌 而得 已发现 , 并证实 M e t 是 MA C C 1的下游调 节的靶基 因【 1 】 。后 来在鼻 咽癌 的研究 中发现 , M A C C 1下调能抑制 p - A k t ( S e r 4 7 3 ) 和
并且发 现 MA C C 1的表达 可能是 具有低 的 M A C C 1 的表达 。这些 结果显示 , MA C C 1 在胚胎 发育过 和低 的总的生存率 均密切相关 ,
程 中发挥重要 的功能可能与内胚层来源 的器官发生密切相关。 近 无复 发的存活率和总的生存 率的独立 的预 后因子 。 对 3 6 1 例 胃癌 I — I V) 的研究 发现 . 高 的 MA C C 1的表达 与更 加晚期 的疾病 几年. 从 MA C C 1 被 鉴定 以来 , 大量的研究 集中在 MA C C 1与肿瘤 病人 ( 更 经常的手术手复发 、 更多的转 移和更高 的致死率 密切相 的发生发展关 系的研究上 . 其高表达 已经在多种 不同的肿 瘤中 C C 1 的过表达显著加 速肿瘤的增殖
Dectin-1受体在相关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Dectin-1受体在相关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①肖玉焕保红坤(云南大学医学院,昆明650091)中图分类号R3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484X(2021)22-2722-04[摘要]C型凝集素受体(CLRs)是一类强大的模式识别受体,它能识别人类体内的自我和非自我配体,并通过调节免疫识别和反应来保护人类免受入侵病原体的侵害。
Dectin-1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C型凝集素受体之一,Dectin-1主要在活化的髓细胞上表达,作为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对调节免疫稳态至关重要。
它主要存在于病原菌容易侵入的细胞通道上,介导病原菌识别和吞噬,在宿主防御中起重要作用。
Dectin-1信号通路参与多种细胞反应的调控,包括吞噬、自噬、呼吸暴发、炎性脂质的产生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
本文主要介绍了Dectin-1受体参与肠道真菌感染、自身免疫、过敏和癌症等疾病的调节过程,重点讨论了它与结肠炎、肥胖、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的关系。
本文旨在阐明Dectin-1受体在多种疾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以期为相关疾病提供一个新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治疗靶点。
[关键词]C型凝集素受体;Dectin-1受体;肠道真菌感染;免疫;生理作用Research progress on role of Dectin-1receptor in related diseasesXIAO Yu-Huan,BAO Hong-Kun.School of Medicine,Yunnan University,Kunming650091,China [Abstract]C-type lectin receptors(CLRs)are powerful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that recognize self-and non-self-ligands in human body and protect humans from invading pathogens by modulating immune recognition and response.Dectin-1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studied C-type lectin receptors.Dectin-1is mainly expressed on activated myeloid cells.As a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Dectin-1is crucial for regulating immune homeostasis.It mainly exists on the cell channels where pathogenic bacteria easily invade,mediates pathogen recognition and phagocytosis,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ost defence.Dectin-1signaling pathway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numerous cellular responses,including phagocytosis,autophagy,respiratory burst,the production of inflammatory lipids,and the production of numerous cytokines and chemokines.In this review,the autho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ole of Dectin-1 receptor in the 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fungal infection,autoimmunity,allergy and cancer,focusing on its relationship with colitis,obesity,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other diseases.This article aims to elcuidate the pathophysiological role of Dectin-1receptor in a variety of diseases so as to provide 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with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related diseases.[Key words]C-type lectin receptor;Dectin-1receptor;Intestinal fungal infection;Immune;Physiological role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 receptors,CLRs)是由一类含有C型凝集素结构域(C-type lectin-like domains,CTLD)的蛋白组成的超家族,能够广泛识别配体,并调节多种生理功能[1]。
APC基因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
APC基因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肿瘤的发生与转移是由多个基因的异常改变共同作用引起的,其中,APC基因是一个重要的基因。
APC基因最早是在遗传性结肠癌中发现的,后来又在多种肿瘤中被发现,如胃癌、乳腺癌、肺癌、肝癌等。
APC基因在调控细胞黏附、细胞增殖及凋亡等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其失活则会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和转移。
APC基因在细胞黏附中的作用细胞黏附是细胞在组织中的位置保持稳定和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而APC基因在细胞黏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AP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一种强有力的粘附蛋白β-catenin,能够与细胞紧密连接并联合其他蛋白质形成把细胞连接在一起的网状结构,通过其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调控细胞之间的粘附,保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如果APC基因失活,则细胞之间的粘附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细胞形态变异或分化异常,在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
APC基因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细胞增殖是肿瘤生长的基本过程,而APC基因对细胞增殖的调控也是肿瘤生长的重要因素。
APC基因的失活会导致β-catenin不断积累并进入细胞核,与转录因子结合,激活癌基因的表达,带动细胞增殖,并且抑制细胞凋亡。
而凋亡是细胞的自我调节机制,能够保证组织的完整性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也是控制肿瘤生长的重要环节。
如果APC基因失活,凋亡过程受到抑制,导致细胞无法停止增殖,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和转移。
APC基因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肿瘤转移是肿瘤生长过程中最具有威胁性和挑战性的部分,其中,APC基因在肿瘤转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APC基因是细胞粘附、细胞动力学和胞外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肿瘤细胞的移植性和转移性密切相关。
在恶性转化过程中,APC基因失活会导致β-catenin蛋白的积累与转录调节因子的结合进入细胞核,激活癌基因的表达,诱发肿瘤细胞脱离原位生长,进入血管和淋巴管系,从而形成远处的转移灶。
此外,APC基因与肿瘤转移有关的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也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发现,这些蛋白质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等生命过程的异常变化,为肿瘤细胞的转移提供了环境和条件。
RNAi沉默MACC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RNAi沉默MACC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患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发达国家。
虽然乳腺癌的治疗不断进步,但抗癌药物的限制性较大,因此寻找抗癌
的新途径和新靶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MET,是一种胞外区域受到肝素依赖的生长因子受体,通过激活其
内在的酪氨酸激酶,可引导肿瘤细胞的迁移、转移、侵袭和血管生成等
生物学功能,MET靶向药物已经用于胃癌和肺癌的治疗。
MACC1是MET 的转录因子,参与促进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和肿瘤血管生成,被视为一
种可能的抗肿瘤治疗治标靶点。
因此,RNA干扰技术可用于探索MACC1在乳腺癌中的潜在作用。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使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乳腺癌MCF-7细胞的MACC1
基因表达,探究MACC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了解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潜在机制。
三、研究方法
1.构建RNA干扰载体,沉默MCF-7细胞中的MACC1基因。
2.使用Western blot分析法和RT-PCR检测法检测MCF-7细胞MACC1基因表达水平。
3.使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迁移法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
4.采用RNA-Seq技术,通过对对比组的分析研究MACC1沉默MCF-
7细胞的基因表达变化及其调控的机制。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沉默MCF-7细胞MACC1基因表达,探究其在乳腺癌中
的作用机制,并从基因水平揭示MACC1在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旨在为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有助于提高
乳腺癌的治疗有效性和生存率。
分析野生型p53转基因小鼠对移植肿瘤的感受性
分析野生型p53转基因小鼠对移植肿瘤的感受性
谢卫兵;陈汉源;余焱林;曾位森;罗琛
【期刊名称】《解剖科学进展》
【年(卷),期】1997(0)3
【摘要】分析野生型p53转基因小鼠对移植肿瘤的感受性谢卫兵陈汉源余焱林曾位森罗琛(第一军医大学组胚教研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野生型p53为隐性抑癌基因,限制细胞分裂增殖,阻遏细胞转化和动物致瘤。
相反地突变型p53丧失原有功能,成为显性致癌基因,现已查明约有一半...
【总页数】2页(P32-33)
【关键词】转基因;移植肿瘤;野生型p53;小鼠;受精卵;感受性;隐性抑癌基因;透明质酸;促性腺激素;基因打靶
【作者】谢卫兵;陈汉源;余焱林;曾位森;罗琛
【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组胚教研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2
【相关文献】
1.前列腺癌研究模型的进展:从转基因小鼠到肿瘤异种移植模型 [J], 黄月皎;陈苗苗;吕秀芳;张永辉;张冲
2.人脑肿瘤组织块裸小鼠原位移植方法研究及移植瘤的亲本特征分析 [J], 王中勇;刁艺;黄强;李如军;吴自成;王爱东;董军;兰青
3.显微注射法建成野生型p53转基因小鼠 [J], 谢卫兵
4.单倍体相合细胞移植诱发小鼠移植物抗肿瘤效应的分析 [J], 林浩;叶韵斌;李晓峰;陈强
5.人α-甘露糖苷酶Man2c1转基因对移植性肿瘤在小鼠体内生长和转移的影响[J], 蒋东东;朱立平;刘玉琴;顾蓓;向志光;田云;周异群;鞠吉雨;刘音;张连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露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甘露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辛映烨;范瑄;黄国芳;许炜
【期刊名称】《成都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19)2
【摘要】甘露糖是一种六碳单糖,在癌症生物学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甘露糖可作为细胞能量的供给来源,参与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合成和修饰[1],但其在癌细胞中的代谢路径与正常细胞不同,可影响癌细胞的生长和存活[2]。
甘露糖可通过调节宿主免疫应答来影响肿瘤微环境,进而影响癌症的发展;同时还能通过特定的敏感性途径影响细胞内信号转导,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3],因此通过添加甘露糖来干扰癌细胞的代谢,可作为一种治疗癌症的策略。
【总页数】4页(P377-380)
【作者】辛映烨;范瑄;黄国芳;许炜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23
【相关文献】
1.甘露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2.甘露糖基糖蛋白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在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3.甘露糖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4.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细胞凝集素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PT1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CPT1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沈天允;史志周【摘要】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是肝脏组织细胞中长链脂肪酸β-氧化的关键调节酶和限速酶.其亚型CPT1A和CPT1 C能够促进肿瘤的生长.CPT1A在胶质母细胞瘤、淋巴瘤、食管癌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扩增且高表达,抑制CPT1A活性和表达的药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因此CPT1在肿瘤癌变中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可能成为肿瘤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和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6(036)002【总页数】5页(P262-266)【关键词】CPT1;β-氧化;恶性肿瘤;肿瘤癌变【作者】沈天允;史志周【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4恶性增殖是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该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料和能量,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肿瘤细胞将发生代谢重编程(tumor metabolic reprogramming),而脂质合成与分解代谢的异常是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的重要特征。
在肿瘤细胞中,一方面脂肪酸的从头合成明显增加,以满足细胞增殖对脂质的需要;另一方面当肿瘤细胞缺乏葡萄糖时,将通过增强脂肪β-氧化来满足细胞对能量的需求。
在脂肪β-氧化过程中,长链脂肪酸需转变为酰基肉毒碱才能进入线粒体基质进行氧化,而该过程的关键调节酶是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CPT)。
CPT包括CPT1和CPT2两个亚型,其中CPT1位于线粒体外膜的外表面,负责催化酰基和肉碱形成酰基肉毒碱,CPT2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内表面,负责催化线粒体基质中酰基肉毒碱的酰基和游离的辅酶A形成酰基辅酶A。
大量研究发现,由于CPT1功能异常导致的β-氧化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综述CPT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通过跨膜结构域定位于线粒体外膜,并且其N末端和C末端均位于线粒体外膜的胞质侧。
LMAN2在H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对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LMAN2在H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对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延常姣;黄美玲;肖晶晶;凌瑞【期刊名称】《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年(卷),期】2024(31)1【摘要】目的:探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2(LMAN2)在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对MCF-7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通过TCGA、Bc-GenExMiner、GEPI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LMAN2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采用小RNA干扰技术将si-LMAN2#1、si-LMAN2#2及si-NC转染至MCF-7细胞,将过表达LMAN载体(pc-LMAN)及空载体pcDNA3.1阴性对照(pc-NC)转染至MCF-7细胞,实验分为si-LMAN2#1、si-LMAN2#2、si-NC、pc-LMAN2和pc-NC组。
通过qPCR和WB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LMAN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克隆形成、Transwell迁移、WB等实验检测敲低和过表达LMAN 2对MCF-7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LMAN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01)。
H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LMAN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R阴性乳腺癌组织(P<0.001);LMAN2高表达与HR阳性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有关联。
敲低LMAN2可显著降低MCF-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1或P<0.001),过表达LMAN2可显著提高MCF-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P<0.001)。
敲低LMAN2组MCF-7细胞中PTEN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
结论:LMAN2在乳腺癌组织和H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有关联。
6A8 α-甘露糖苷酶表达减弱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L2 转移的分子机制
6A8 α-甘露糖苷酶表达减弱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L2 转移的分子机制岳玮;詹少兵;高阳;史耕先;刘音;赵方萄;朱立平【期刊名称】《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年(卷),期】2003(025)006【摘要】目的探讨6A8 α-甘露糖苷酶表达抑制对鼻咽癌细胞CNE-2L2间粘附性、细胞表达E-cadherin及对细胞接种裸鼠皮下所生长肿瘤肺转移的影响.方法软琼脂培养观察非锚定状态下细胞间的粘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检测E-cadherin的表达;CNE-2L2细胞接种裸鼠皮下,8周后病理切片检测所长肿瘤肺转移程度.结果6A8 α-甘露糖苷酶表达抑制的CNE-2L2细胞(AS)在非锚定状态下发生粘附,此粘附对Ca2+有依赖性.野生型CNE-2L2细胞弱表达E-cadherin,但AS细胞的E-cadherin表达明显增强.E-cadherin表达增强既见于蛋白质水平,也见于mRNA水平.AS细胞接种裸鼠皮下所长肿瘤的肺转移明显受抑.结论6A8 α-甘露糖苷酶表达抑制使CNE-2L2细胞间的粘附性增强,细胞表面E-cadherin表达增强,细胞接种裸鼠皮下所长肿瘤的肺转移明显受抑.【总页数】4页(P655-658)【作者】岳玮;詹少兵;高阳;史耕先;刘音;赵方萄;朱立平【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北京,100005;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北京,100005;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北京,100005;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北京,100005;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北京,100005;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北京,100005;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北京,10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3;R392.12【相关文献】1.6A8α-甘露糖苷酶表达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L2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的影响[J], 靳玉兰;赵方萄;岳玮;史耕先;刘音;朱立平2.CD44表达减弱致人鼻咽癌细胞CNE-2L2体外生长的抑制 [J], 时岩;田云;周异群;鞠吉雨;刘音;朱立平3.6A8α-甘露糖苷酶表达减弱和表达正常鼻咽癌细胞间的差异基因表达 [J], 陈双玲;时岩;靳玉兰;刘音;赵方萄;朱立平4.6A8 α-甘露糖苷酶表达抑制致人鼻咽癌细胞CNE-2L2与层粘连蛋白粘附减弱及片状伪足减少 [J], 岳玮;赵方萄;史耕先;刘音;朱立平5.6A8α-甘露糖苷酶表达低下致人鼻咽癌细胞CNE-2L2生长抑制 [J], 岳玮;史耕先;白增亮;朱立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露糖受体在小鼠精子中的表达及其在受精中的作用
甘露糖受体在小鼠精子中的表达及其在受精中的作用何才姑;江澍;钱长晖【期刊名称】《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017)003【摘要】为研究小鼠精子甘露糖受体的表达及其对受精的影响,采用FITC-DMA作为探针,对精子甘露糖受体(MR)进行定位,获能精子分别用DMA、D-甘露糖处理后和卵子共培养;或卵子分别用甘露糖苷酶、Con A处理后与获能精子共培养.在相差显微镜下计数各组卵子的精子结合数.结果显示小鼠精子头部呈现2种荧光标记:①整个精子头部有荧光标记:②赤道后区有荧光标记.DMA、D-甘露糖、甘露糖苷酶、con A对精子-透明带结合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精子-卵膜结合没有影响.说明甘露搪受体在精子-透明带相互作用中具有调节作用.【总页数】3页(P48-50)【作者】何才姑;江澍;钱长晖【作者单位】福建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福建,福州,350108;福建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福建,福州,350108;福建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福建,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492【相关文献】1.Toll样受体4在抗β2 GPⅠ抗体诱导小鼠血管表达黏附分子及组织因子中的作用[J], 谢娅超;周红;解鸿翔;孔祥民;何超;成思;于尹婧;夏龙飞2.Toll样受体4在抗β2GPⅠ-β2GPⅠ复合物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炎症因子中的作用 [J], 孔祥民;周红;解鸿翔;谢娅超;何超;成思;于尹婧;夏龙飞3.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在小鼠精-卵接触前通讯和体外受精中作用初探 [J], 丁晓芳;田永红;李红钢;熊锦文;熊承良4.精子表面甘露糖配基受体表达与受精能力 [J], 全松5.人精子甘露糖受体的表达及其与精子-透明带相互作用的关系 [J], 杨宏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 医学 科学 院 北 京 协 和 医学 院 基础 医学 院免 疫学 系 实 验 动物 研 究所 北京 1 0 0 0 0 5
通信 作 者 :朱 立平 电话 / 传 真 :O l O - 6 5 2 9 6 4 4 7 ,电子 邮 件 : z h u l p @p u m c . e d u . c a
g r o wt h a n d me t a s t a s i s i n mi c e .M e t ho d s He p a t o ma c e l l H2 2 o r s q ua mo u s e p i t h e l i a l c a r c i n o ma c e l l S 1 8 0 wa s
,
C A MS a n d P U MC ,B e i j i n g 1 0 0 0 0 5 ,C h i n a
C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Z HU L i - p i n g T e l /F a x:01 0 - 6 5 2 9 6 4 4 7 E- ma i l :z h u l p @p u mc . e d u . c a
J I ANG D o n g — d o n g ,L I U Y u — q i n , GU B e i , XI A NG Z h i . g u a n g ,T I A N Yu n , Z HOU Yi . q u n 。
J U J i — y u ,L I U Y i n ,Z HANG L i a n . f e n g 。Z HU L i . p i n g
( 5 / 1 0 )和 3 0 % ( 3 / 1 0 ) ,野生型小鼠的肿瘤肺转移率为 1 0 % ( 1 / 1 0 ) ;5 4 、3 5和 2 8号转基因小 鼠的 ¥ 1 8 0肿 瘤肺转移
率 分别 为 1 6 . 7 % ( 1 / 6 ) 、5 0 % ( 3 / 6 )和 3 3 . 3 % ( 2 / 6 ) ,野 生 型小 鼠的肿 瘤 肺转 移 率 为 0 ( 0 / 1 0 ) 。转 基 因 小 鼠脾 脏 的 N K细 胞 活性 与 野 生型 小 鼠 比较差 异 无显 著 性 ( P>0 . 0 5 ) 。结 论 h Ma n 2 c l 转 基 因促 进 移 植 性 H 2 2肿 瘤 及 ¥ 1 8 0肿 瘤 在 I C R小 鼠 的生 长 、侵 袭 和转 移 ,h Ma n 2 c l 转 基 因对 小 鼠脾 脏 N K细 胞 的活性 无 影 响 。 关 键 词 :人 . 甘露 糖 苷酶 ;转 基 因小 鼠 ;肿 瘤 ; 自然 杀伤 细 胞 活性 中图 分类 号 :R 7 3 - 3 7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 o 0 O - 5 o 3 x( 2 o 0 7 ) 0 4 . 0 5 2 8 . 0 5
.
A B S T R A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e c t o f h u m a n O t — m a n n o s i d a s e Ma n 2 c l t r a n s g e n e o n t u m o r
摘 要 :目的 研究人 . 甘露糖苷酶 ( h M a n 2 c 1 )转基因对小 鼠移植性肿瘤生长、转移的影响。方法 接种肝癌细
胞H 2 2或肉瘤细胞 ¥ 1 8 0于野生型 I C R小鼠和 3个系的转基因小鼠 ( 2 8 、3 5和 5 4号 )右侧腋 窝皮下 ,连续测量肿瘤体
积 。 分别 于接 种 细胞 第 9天 和第 1 O天处 死 小 鼠 ,称重 肿 瘤 。分 别 对 肿 瘤 组 织 和肺 组 织 进 行 H E染 色 。 用 T r i s . N H . C 1 破 碎 脾脏 中的红 细 胞 ,以 Y a c . 1 细 胞 为靶 细胞 ,检测 脾 脏 中 自然 杀 伤 ( N K ) 细 胞 的 活性 。结 果 接种 于 3个 系 的转 基 因
维普资讯
中 国 医 学 科 学 院 学 报
A C T A A C A D E MI A E ME DI C I N A E S  ̄I 苷 酶 Ma n 2 c l转 基 因对 移 植 性 肿 瘤 在 小 鼠 体 内 生 长 和 转 移 的 影 响
小 鼠的 H 2 2 肿瘤或 ¥ 1 8 0 肿瘤的体积及重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小 鼠 ( P< 0 . 0 5 ) 。绝大多数转基 因小鼠的肿瘤 向周围组织
侵 袭 ,而 野生 型小 鼠的肿 瘤 几乎 均 有包 膜 。5 4 、3 5和 2 8号转 基 因小 鼠的 H 2 2肿 瘤肺 转 移 率分 别 为 3 0 % ( 3 / 1 0 ) 、5 0 %
De pa r t me n t o f I mmun o l o g y, I n s t i t u t e o f Ba s i c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2 I ns t i t ut e o f L a b o r a t o r y An i ma l s
Ef fe c t s o f Hum a n a- ma n no s i da s e Ma n 2c l Tr a ns g e n e o n Gr o wt h a n d Me t a s t a s i s o f Tr a ns pl a nt e d Tumo r i n Mi c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