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论文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意识的教育,是由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审美意识是主体根据美的规律、美的体验、美的要求去把握世界的心理功能,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以及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身和投身实践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美育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境界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教益的过程。
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按照美学规律将审美意识渗透其中,指导学生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具体说,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能力,是审美素质的核心。
审美感知力的获得,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亲身领会到生活中的美。
敏锐的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对内在情感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
1、引导“美读”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小学生读书有喜欢唱读的习惯,不明其义,读书不得法,效果也不会好,为了指导学生正确读书,叶圣陶先生提出了“美读”的要求。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婉转处还他个婉转,诸如此类。
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叶老的这段话,是语文教学中关于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的经验总结。
教师进行“美读”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美读”训练,是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的主要方法,教师“美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抽象的文字变为真实的情感,调动学生听觉和思维,使文章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浮现于学生眼前。
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美读”练习,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面感知课文的内容,能与作者心灵相通,进而悟出课文的美来。
美育教学渗透思考价值发展探讨论文(共6篇)
美育教学渗透思考价值发展探讨论文(共6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小学语文教学融入美育探析一、利用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感受力小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的是自然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从这个方面加以引导。
如在学习访问陈巴尔虎旗一段时,作者通过“迎客”“相见”“款待”和“联欢”等场景,突出了当地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使学生欣赏到了一幅幅独特的牧民生活风俗画。
通过描述自然美、人情美,使学生不仅领会到作者对草原的热爱,而且具体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感受、感知美的能力。
二、反复朗读,拓展学生的审美想象感受力《鸟的天堂》中有这样一个自然段:“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没有一点儿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里移动。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曲音乐。
”细细品读,这一自然段的意境是很美的。
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一自然段,听朗读录音,反复听、反复读,听了再读,读了再听,并要求学生通过仔细对比,找出自己与录音磁带在朗读语调上的不同之處。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讲评,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发现朗读语调上的差异引导到发现朗读感情的差距上来。
再对朗读的语调、情感,文中所描写的景物进行体会后,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1)请大家想象一下:水是什么样子的?船是怎么漂流的?桨是怎么划动的?(2)“那声音”是指什么声音?水荡漾的声音,船移动的声音,抑或是桨划动的声音,还是三者和在一起的声音?(3)“那声音像一曲音乐”,如果让我们来演奏这首乐曲,大家认为用什么乐器能演奏出来?二胡?古筝?教师提出以上问题后,再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再边听边思考。
在反复播放几遍录音之后,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回答上面的三个问题。
关掉录音机,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思考,再让他们讲讲想出来的画面和声音。
有的放矢,在语境中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浅议中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位 老师的语言决定 了他 教学的成功与否 :一位好 的语文 老
师,语言应具有强烈 的艺术感 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 做到语 条有 理,声音抑扬顿挫 。只有这样 ,才能使语言文字 中蕴 含
言准 确、鲜 明、生动 、形象 ,富有逻辑性 ,富有吸 引力,有 参考文献 :
结合 多 年 的教 学经历 ,对这一 问 题 进行 了概要 的阐释 。 【 关键词】语境 小学语文教学 审美能力 创新教 学 创新 并不 是单一 的 ,我 们应 该 多角度 去把握 ,从 不同
息 相通 ,才可 能受 到潜移 默化 的教育 。如何 发挥 自己的情
感 去激 发 、感 染学 生 ,这 是教学 艺术 的更高 层次 。为此 ,
到一个 更完美 的境 界 。 三 、很好的利用课本 中的配 图,提高学生 的审美能力
学 语文 教材 ,从对 孩子们 的审 美观念 的启 蒙和 培养着 手 , 有 的放 矢 ,让 孩子 们在感 受到 其 中的趣味 性 的同时 ,又学 到 了知 识 ,提 高 了孩子们 学 习的积 极性 。如何 启蒙孩 子们 的审美 意识和 能力 呢 ?笔者在 与其他 教师 交流 的同 时,结
字 更容 易产生鲜 明的形象) ,使学 生直接地产 生意象 整体 ,
师的扶 持弓 j 领 、参 与调 度 。如 何在语 文课 中指 导学生 审美 呢 ?作 为语 文老师 ,必 须在 教学意 识上解 决两 个 问题 ,其
一
以达到陶冶美感和高 尚情操之 目的。
四、深入启发学生的想象 能力 ,让学生体会整体美
、
巧用语言,让学 生感受艺术美
学生之 所 以叫做学 生 ,他 们在 知识 的储量 上 、学习 的 能力上 和生活 的 阅历上 都有着 很大 的局 限, 因此还需 要教
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摘要语文审美教育,就是“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语文教学方面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大致说来主要有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
语文美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使人愉悦;是不可抗拒的,能以情动人;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善于创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创造美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想象前言文学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持有“无所为而为”的心态的,都是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绝缘的意象来看待的。
正因为如此,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和文学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语文美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使人愉悦;是不可抗拒的,能以情动人;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善于创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一、语文美育的目的语文审美教育,就是“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1]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它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审美教育就是鼓舞教育学生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因此,语文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二、语文美育的内容语文是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教学方面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自然美蕴藏于大自然之中,指由一切自然物的颜色、形状、光泽、线条等产生的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和法制渗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和法制渗透数百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学家便提出了“文以载道”的教育理念。
我国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至理名言。
《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作为语文教师,不但应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和法制教育。
语文教学在德育和法制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渗透德育和法制教育。
下面我就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和法制教育,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在导语中渗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好的导入能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前提条件,而要进行德育和法制教育,导入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因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在设计有关导语时,要能够做到精心设计,深刻挖掘教材当中有用的知识,以此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如于婷老师执教的《父亲和鸟》一课的导入:“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小客人”,接着在悦耳的鸟叫声中出示鸟儿的多姿多彩的图片。
这样的导入把学生迅速地被引入到课堂内容的教学当中,并且在无形之中就会被感染了——鸟儿多么美好啊,我应该爱护它们。
二、在课文教学中渗透阅读一篇好的文章,就像是和作者进行面对面的谈心,作者在文章当中表达的感情,一定会对读都有所影响。
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都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但是由于学生自身水平的限制,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以及对于问题认识的不够全面,很多时候不能深刻地理解出文章所传达出的言外之意,因而,教师在讲课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读出文章当中较为深刻的含义,从而达到渗透德育和法制教育的目的。
如万清老师执教的《草虫的村落》一课中,万老师总是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抒发内心的感叹:“草虫的村落里蕴藏着多少啊!”学生步步深入地感受到了草虫的村落的多彩、和谐,也让学生从内心深入感受到草虫的村落也如我们的社会一样,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让它们生活得同样幸福美满。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注重文字的美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美感。
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优美的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注重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感受到语言的音美和韵律的美感。
要注重课文的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丽意象、优美语言和深层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表达能力。
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或者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想象世界,激发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朗诵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拓展多元的文化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多元文化体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
要注重文化体验的多样性,让学生通过不同种类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
要注重文化体验的深度性,让学生通过深入的文化体验,了解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要注重文化体验的互动性,让学生通过文学赏析、音乐聆听、美术观赏等形式,参与到文化体验中去,提升学生对美的认知和理解。
四、注重课程的整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程的整合性,让美育教育渗透到语文课程的各个环节中。
要注重语文课程和美术课程的联动,让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相互呼应,形成课程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透过《荷花》教学领悟美育
《 荷花》 这篇课 文是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 的第一课 , 这 篇课文是一篇文情并 茂的美育教材 , 是培养学 生审美情 趣和审美
能力的一篇优质 范文 。 让学生感知荷花 的静 态美 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在于根据课 文需要创设 美好的情景和浓郁的赏美氛 围, 激发学生
1 引言
识, 激发学生对荷花 的喜爱之情 , 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
3 - 2 引导学生在荷花 中游赏 , 感受荷花 的静 、 动态美
构 建和谐社会 , 美是不可或缺的 因素 。要使未来 的一代人有 较 高的审美 素质 , 就要从小 培养起 。在学校教育 中 , 让 学生从小
感 受社会美 、 自然形象美 和艺术美 , 再塑造 人的心灵 美 、 语 言美 、
夜做的好梦… …” 中的省略号 , 让学生展开想象 。学生各抒 己见 ,
课堂气氛 异常活跃 , 有 的学生说 : “ 我好像 也在翠绿 的荷 叶丛 中 , 自己仿佛 就是一枝枝亭亭玉立 的荷花 , 像 一个 个披着轻纱在湖上 沐浴 的仙 女 , 含 笑伫立 , 娇羞欲语 …一 ” 有的学生想 象 自己是 一株 盈盈欲滴 的翠绿大荷叶 , 随风荡 漾在湖中 , 欣赏着小鱼 的游姿 ; 有 的把 自己想象成一朵洁 白的荷花 , 嫩蕊凝珠 , 散发着 阵阵清香 , 沁
们把 自己眼前浮现的美丽荷花 图画下来 , 让他们尽情地享受这绚
马克思 曾说 : “ 文学艺术是 根据 美的法则创造 的, 是从美 的角 度 去把握 现实 的。 ” 无数伟大 的文学艺 术家所创造 的不朽典 型作 品无一不是从美感 出发 , 反映美 的生活 。语文教材 中的文学作 品 饱 含着 美育成分 , 小学语 文教材 中的篇篇文章都 是文质兼 美的 , 无论是 篇章结构 还是字里行 间都蕴涵着 丰富 的美 育资源 。 《 趵 突 泉》 的泉水之 美 ; 《 古井 》 的敬 老之美 ; 《 挑山工》 、 《 高粱情 》 的勤劳 朴实、 艰苦拼 搏之美 ; 《 丰碑》 、 《 狼牙 山五壮士》 的为祖 国 、 为人 民 英 勇献身 的革命传统之美 ; 《 海 上 日出》 、 《 火烧 云》 、 《 桂林 山水》 等 大 自然现象变化 的动 、 静色彩之美等 , 把人文景观 、 道德 修养等透 过语言 文字赋予 了美的神灵 , 让学生在诵读 中品味 , 在默读 中咀 嚼, 在朗读 中体会 , 在背诵 中感悟 。小 学阶段 的学生就是伴 随着 这些美 的篇章健康成 长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渗透发表时间:2017-07-31T15:53:00.973Z 来源:《成长读本》2017年4月总第16期作者:胡茹娟[导读]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渗透,能够激励学生学习语文,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论文摘要:语文教学既有实用性的特点也具有审美性的特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语文的实用性,也应该注重其审美性。
加强小学审美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进行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小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语文中蕴含的东西博大而精深,对于刚接触语文学习的小学生来说,提高其审美力,让他们寻找发现语文中的美,进而拓展其思维启迪其智慧,激发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塑造其优秀的道德品质,坚定学习意志。
在美育渗透的语文学习中得到美的熏陶,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不断地完善对美的储备。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渗透,能够激励学生学习语文,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课堂引导,突出小学语文审美教育课堂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所以,应该建立以课堂引导为主的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机制。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将其渗透到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上。
特别是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上,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来帮助小学生塑造正确的审美观念。
首先,教师要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其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通过组建活动小组或者向学生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
最后,课堂上,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例如:在讲解文章《梅花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说一说自己故乡的样子,一方面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另一方面传递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
”因此,德育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促进各方面和谐发展。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现简单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深钻教材,找准教材中的德育“触”发点。
语文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它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深钻教材,找准教材中的情感“触”发点,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从而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
1、识字、写字讲授中结合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渗透。
在传统的语文讲授中,很大一局部老师往往把识字讲授看着是老师在前面一遍一遍地教字,学生在上面一次又一次地读字、记字,把写字讲授看着是学生对着讲义一次又一次的抄字,老师只把学生看着是识字写字的“机器”,全然不顾学生自身的需求,不顾学生进修乐趣及能力的造就,只是一味地把这些字“灌”进学生的脑海中,违背了一般的教育讲授规律,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造就。
我们知道,中国的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形体优美,而且结构讲究对称又富于变化,同时寻求严整又不失灵活,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
因此,在识字、写字讲授中,我们可以结合汉字本身的笔画、结构和形体等特点渗透德育,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所学汉字的特点,再让其在讨论交换中分析这些汉字与做人处事之间的关系,将识字、写字讲授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笔画、结构等,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连合友爱、谦让互助、集体主义等方面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渗透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渗透分析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演变。
传统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美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渗透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渗透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教学的有机融合。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
通过教学实践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美育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课文内容的选择。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材编写者越来越注重在课文中融入美育元素。
在语文课文中,往往会选择一些富有情感色彩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增强审美情感。
2. 课文朗诵与表演。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诵与表演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通过朗诵与表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含义,并且在表演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现力。
朗诵与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自己的美感。
3. 文学欣赏与创作。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欣赏与创作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
通过文学创作,学生可以体验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更好地发掘自己的创造力。
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已经渗透到了各个方面,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且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美育教学将更多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有机融合虽然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渗透,但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我们还需要做出一些努力。
以下是一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有机融合的建议:1. 丰富教学手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美术、音乐等教学手段,通过美育元素的引入,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在教育的体系中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中美育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也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一、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欣赏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欣赏,是指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童话等多种形式,而这些文学作品中浸透着深厚的人文情感和美好的人性魅力,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有利于学生的人格修养和个性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感受。
比如,通过讲解《小红帽》这个童话故事中的奶奶的形象,引导学生反思人与人之间的爱、亲情等等。
这样的文学欣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还能够启发他们对生命、爱情等等的思考和感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修养。
二、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运用诗歌、比喻、修辞等手法,达到艺术效果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它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编写口号、广告语等等,培养学生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还能够在创造性的思考中,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语文教学中的语文演讲,是指通过文字和语言的表达,来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
语文演讲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它需要学生在表达中,在思维中,在内心感受中获得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老师需要通过语文演讲课来让学生练习语言表达和演讲技巧。
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研究来进行演讲。
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音乐课和语文课结合,有助于教育艺术和人文素养,因为音乐和文学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
以美启智,以美储备--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审美教育
体 咪 优 美 的 , 子 ,学 生 在 笔 者 的 点 u J 拨 之 下 ,感 受 到 文 章 作 者 用 词 的 准 确 性 , 言 的优 美 性 , H想 象 一棵 语 闭 茂 盛 的 大 榕 树 似 甲 就 在 眼 前 。 长 此 再 现 在 学 生 ,此 时 教 师 的 最 应 以往 , 生 的 分 析 、 掘 美 的 能 向 学 挖 该做 的 就 是 因势 利 导 ,使 学 生 能 从 然 得 到 提 升 。 作。 汲取养分 , 起他们 的想象 , 怙巾 唤 四 、 需要 在 想 象 中 拓展 美 文 好 似 一 道 桥 梁 ,一 边 的桥 激发学 生 真 、 、 等情感 因 素 , 善 美 让 学 生 的 心 灵 与 作 者 共 鸣 ,情 感 得 到 墩站 着 读者 , 另一边站着作者 , 通过 美 的 召 唤 和 升 华 。 寓情 于景 、 景 了这 一 桥 梁 ,读 者 才 能 和 作 者 欣 然 如 情 交 融 的 散 义 《 原 》 文 , 幅 美 月 会 l , 作 者 的心 情 真 契合 。 多 草 一 一 “ 自与 f 很 的 面 卷 现 在 读者 眼 前 : 朗 朗 的人 学 者 强 调 阅 读 教 学 巾 想 象 非 常 重 清 一 那 想 教 材 文 本 的 语 言 文 字 中 、 语 中 、 卒 , 新 的 气 , 碧 千 里 的 草 原 , 要 。 如 若 理 解 能 再 现形 象 , 么 , 词 句 在 群 中寻 觅 美 , 在 文 学 作 品 的 形 象 、 绿 色 的小 丘 , 山 云一 样 的 羊 群 … … 象 则 可 以拓 展 和 创 造 意境 。因此 , 应 止 意境 中感受 美 ,使 学生尽情 享受生 仿佛使人 _ 进一望九 际 、美叫神奇 教 学 巾 ,我 们尽 可 能 的创 造 条 什 引 活 之 趣 , 象 因此 而被 激 发 , 感 也 的大草 原 ,从 而产生 对大草原 的美 导学生凭借 事物的特点 ,展 丌十富 想 情 而且那 “ 蒙汉情 深何 忍 别 , 的想象 ,根据事物的发展进行 推琊 被 丰 富 , 生 “ 情 ” 量 , 而 达 到 的向往 , 产 移 力 从 火 涯 碧 草话 斜 阳 ” 的浓 浓 深 情 , 又把 想 象 , 学 生 在 想 象 的 间 里 驰 骋 , 让 有 效 渗 透 审 美 教 育 的 目的 。 说剑 意 境 , 者 以 笔 美 需 要 以情 境为 中介 恋 恋 不 舍 的 蒙 汉 兄 弟 之 情 表 现 得 淋 丌 拓 最 美 的意 境 。 新 课程 背 景 下 ,我 们 推 崇 的 课 漓 尽 敛 。笔 者 引 导 学 生 在 深 挖 课 文 为 属 古 诗 最 为 精 妙 。现 行 教 材 巾 的 语 朗诵 起 来 琅 堂 教 学 巾 ,情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是 不 可 情 感 的 荩 础 E有 感 情 地 朗 渎 课 文 , 大 多 数 古 诗 , 青 简 明 , 让 口 l 一 ‘ 缺 少 。我 l / 学 语 文 教 学 巾 不 可 忽 把 作 者 的 情 感 在 朗 读 时 表 达 出 来 , 琅 卜u , 人 【咪 穷 。 卣好 诗 就 'j /  ̄ ] 视 情 感 体 验 ,它 是 对 学生 进 行 市 美 深 入 领 悟 文 本 的 情 感 美 ,使 市 美 达 如 一 幅 色 彩 明丽 的 画 ,它 既 为 读 者 教 育 的一 个 重 要 途 径 。人 并 不 是 在 剑 从 感 受 形 象 剑 感 受 情 感 的 新 高 创 设 了 优 美 的意 境 ,又 表 达 了 作 者 真 挚 的 情 感 ,难 怪 千 可 年 来脍 闩人 任 何 时 下 都 能 I样 地感 受 到 客 观 度 。 — J 三 、 需 要在 分 析 中挖 掘 美 L。 ] 如笔 者在教学古诗《 晓出净慈寺 事物 的美的 , 实 卜 某种状态 下 , 事 在 时 把 丰 体 甚 至感 觉 不 到 客体 的美 。 此 , 因 现 行 的 苏 教 版 小 学 语 义 教 材 送 林 子 方 》 , 教 学 重 点 就 设 在 肩 f富 我 们 在 对学 生 进 行 美 育 时 ,必 须 创 巾 , 多美 文用词 精练 、 很 传神 , J , 式 发 学 生 _ 的想 象力 处 ,引 导 学 生 u 设 各 种 各样 的情 境 ,以 此 来 激 发 学 优 美 多 样 , 些 对 话 也 很 富 有 个 性 。 想象 出在清晨 ,美 丽的西湖 巾有荷 有 一 生 的情 感 。 笔 者 在 教 学 《 火柴 的 在 教 学 时 ,笔 者 非 常 注 重 引 导 学 生 花 清 香 四溢 , 切 都 得 那 么清 新 、 如 卖 赏 琢 小 女 孩 》 义 时 , 给 孩 子 们 播 放 了 推 敲 、 析 一 些 传 神词 句 , 磨 其 精 淡 雅 ,使 作 者忘 却 了 与 友 人 的离 别 一 先 挖 从 所 录象 i ’ ,把 他 们 带 入 了 小 女 孩 所 处 妙 之 处 , 掘 其 巾 的 美 , 而 得 到 美 的 愁 绪 ,然 后 在 进 入 作 - 描 绘 的 启 的水 深 火 热 的 社 会 巾 ,感 受 小 女 的熏陶 。 鸟的火堂》 如《 一文巾 , 作者 意 境 的 础 上 , 发 学 生 进 行 联 想 : 孩 对 美 好 的 r往 。 笔 者 还 通 过 P己 写 到 :那 么 多 的绿 叶 一簇 堆 在 另 一 你 可 曾 在 生 活 巾遇 到 类 似 的 意 境 。 u J I “ 声 情 并 茂 的 讲 解 ,使 孩 子 善 良的 童 簇 卜i 不 留一 点 儿 缝 隙 , 翠 绿 色 如 此 ,作 晶 的 艺 术 美 I 了学 生 心 那 唤起 心 得 以 抒 发 , 为 文 本 巾 的小 丰人 公 的颜 色 明 亮 地 在 我 眼 前 闪 耀 ,似 乎 巾 生 活 美 的 记 忆 ,从 而加 强 了对 作 的命 运 悲 哀 , 为 她 的美 好 r往 动 每 一 片 树 叶 都 有 一 个 新 的 生 命 颤 者 创 设 的意 境 的 理 解 。 u J 这 这 总 之 , 美 感 人 , 美 肩 , 以 以 以 容 。 这 样 的 情 境 创设 下 , 孩 子 们 动 , 美 丽 的南 国 的树 。” 段 话 描 在 让 感 受 到 小 女 孩 是 多 么 的 需 要 温 暖 述 得 很 生 动 , 其 是 其 巾 的 “ ” 尤 堆 字 美 储 帑 ,把 市 美 教 育 渗 透 剑 小 学语 啊 !把 小 女 孩 的 渴 望 和期 盼 传 递 剑 得 特 别 传 神 ,它 描 绘 的 是 树 叶一 义 教 学 的 全 过 程 ,使 学 科 教 学 与 市 层 明 美 教 育 相 互 渗 透 交 融 ,将 是 小 语 教 孩 子 们 心 灵 的 河 床 。语 义教 学 离 不 片 挨 着 一 片 , 层 叠 叠 的景 象 。 “ 亮 ” 一 词 也 形 象 地 写 出树 叶 的 色 彩 学 发 展 的 一 个必 然 趋 势 。 丌 情 境 的渲 染 ,否 则 就 会 失 去 神 韵 鲜 明 且 有 光 泽 。 “ 动 ” 词 把 静 态 颤 一 和灵魂 。 ( 者 单 位 : 苏省 海 门 实验 学 作 江 的 榕 树 捕 写 的惟 妙 惟 肖。 教 学 巾 , 征 二 、 需 要 在 朗读 中感 受 美 词 u J 笔 者 以为“ 正确 、 流利 、 富有 感 笔 者 用 . 析 , 的方 法 引导 学 生 分 校 小 学 部 ) 情 的 朗 读 是 一 种 美 的 享 受 。 ” 朗 读 析 味 其 巾 的 精 妙 之处 ,仔 细 推 敲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摘要: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凸现出来,人们对审美教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心和重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始进行审美教育更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审美教育。
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品赏。
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而且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同时,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高尚的人格。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优越性在教材中有优美生动的语言,有令人遐想的画面意境,有丰富感人的艺术形象,这些都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巨大优势。
其优势具体表现在:题材上注重弘扬中华历史文化,渗透伦理亲情,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反映现代科技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在选材上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富有童心童趣;在体裁上力求形式的多样化,不拘一格,有诗歌、散文、童谣、儿歌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在文章配图上,编者注重儿童的认知心理和审美需求,注重融文章的内涵于画意中,使插图富有思想美、情感美和艺术美;在美术设计上,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课本的视觉美感,在色彩上,全套书都采用了暖色调进行彩印,色彩明亮柔和。
所以要注重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优越性,并在语文课堂上发挥其优越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必要性语文审美教育绝不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装饰,而是为了促进受教育者德、智、美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语文学科是一个由工具性、审美性、思想性构成的多层次结构的学科。
在这个结构中,工具性属于表层,审美性属于中层,思想性属于深层,审美性是工具性、思想性的中介。
由此可见,陶冶学生美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小学语文新课程培养目标的需要。
论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第一章引言语文学科是一门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每篇课文都是一个美的载体,教师应充分借助这个美的载体,引导学生熏陶自然美,感受社会美,欣赏艺术美,培养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塑造美的心灵,完善美的人性,创造美的人生。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美的陶冶,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第二章语文学科审美能力的内容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外延的概念,不能相互论同,也不能相互替代。
然而,二者又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语文教学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从施教者的活动到受教者的活动;从课内、校内到课外、校外,也无不“含有美育之元素”。
因此,语文教学中必然渗透和贯穿美育教育。
2.1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感知能力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由审美感觉上升为审美知觉的能力。
审美知觉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直觉呈现与感观;二是整体形象体验;三是情感反应,三者缺一不可。
如果仅仅把语文学科教育中的自然现象作为自然形态,而不能识得其中的情与理,那么,即使唤起了学生的表象记忆或想象也只是一般性感知,而不是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学生矛盾力量的体现,是生命的体验。
语文学科美育必须培养学生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
2.2培养审美想象力想象,在心理学上的意义是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智力结构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学生如果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审美经验,就难以构成由此及彼的联想,难以发生想象活动。
因而,语文学科美育必须根据效应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获得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审美联想与形象记忆、情感记忆分不开,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才可能把感知到的表象进行综合、创造,发挥想象在审美判断中的作用。
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第一篇: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浅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摘要:通过多种途径向中小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语文教材本身是美,语文课堂是情感课堂,学生都有获取美的愿望和需求。
美的效用主要表现在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纯洁灵魂,培养人们高尚的品格。
充分调动学生联想、想象力,是美育实施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审美学生情感一、问题的提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一个人如果不爱美,那他就不可能真正地去爱生活,爱他周围的人,爱他的国家。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审美教育即是爱的教育。
人有爱美之心,表明人有求真向善之心。
人有求真向善之心,才会对大自然、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关切、热爱之情,激情永驻,志存高远;也才会孜孜以求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探索真理,追求事业,献身社会;也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他的生命才有价值。
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下一代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使其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而实施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而且也是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审美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激发学生爱美之心,让学生自觉地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并且懂得怎样审美。
但近些年来,一些中小学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方面出现了某些偏颇:学校全部工作倾向于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审美和劳动生活技能两方面的教育,审美教育不能说没有抓,但起码是抓得不够目标明确,不够得力,成效不显著,喊在口头上、流于形式的居多。
基于此,笔者认为,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
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通过语文课实施审美教育的基本条件(一)语文教材本身是美马克思主义经典美学理论指出,美的本质就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新课改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的思考
新课改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的思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渗透了更多的核心素养教育,不仅注重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更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得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成长和生活,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新课改视角下,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的思考。
一、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语文教学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不仅是一门语言文字的教学,更是一门情感态度的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鼓励学生在阅读、写作等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感悟生活、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经验和品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潜能。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相关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阅读课上,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思维启发,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使得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成长与生活,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信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将会在核心素养教育的指引下,不断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1. 引言1.1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是塑造学生思想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语文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由之路。
在当今社会,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为语文是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可低估,需要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重视。
1.2 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美育在小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学科,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美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美育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文学、语言的喜爱和热情,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更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美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美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美育不仅仅是美术课上的涂鸦,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老师可以通过选择优秀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教学。
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够启发学生对美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通过读懂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美感和思想,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略论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略论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摘要:古诗词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遗产,可以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古诗词同样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它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我国的古诗词把意境、语言、哲理等众多的美学因素结合在一起,具有非常特别的审美功能。
学生可以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美、理解美,培养自身审美水平与创造美的能力。
我们当前面临并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许多,本文就从怎样在小学的古诗词当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并领会古诗词的意境、语言之美,感受并理解古诗词当中所蕴含的哲理美这几个方面入手,浅谈怎样在小学的古诗词当中进行美育的渗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美育;教学我国的古诗词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并且还拥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感染力,大多数的古诗词都具有强烈而丰富的情感、简练而美好的语言以及和谐的音乐和高深的意境等。
世人通常会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三观、伟大的志向抱负与美好的祈愿融入古诗词当中,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美、理解美、享受美。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牢牢抓住古诗词所含有的文化基础,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了解并感受古诗词当中的思想教育与艺术欣赏,让古诗词来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陶冶。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去感染、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
就需要依托古诗词的特征,在进行古诗词的教育中渗透美育教学。
一、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诗人在创作当中经常会追寻意境美,所以,教师在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重点让学生关注、领会、理解古诗词的意境美。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出符合古诗词的意境,带领学生进入情景去领悟理解,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地接近作者,感受到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思想情感。
(一)关注古诗词的写作背景每一个诗人都有独特的经历与生活环境,每一首古诗的诞生都有着独特的写作背景,因此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体会诗人在作诗时的心情,才能真正了解作者的情感并对古诗进行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什么是审美教育呢?审美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自觉运用美学的观念和美学的方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使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同时使学生的这种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最终使学生的审美人格得以塑造。
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这些无一不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塑造小学生审美人格的因素,因此,挖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
下文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谈几点自己的意见。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审美教育的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是学生的审美对象。
因此,现代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教师素质的美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一是观念美。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学生综合发展观、学生主体观;其次,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美的素质,尤其要注重自身身心审美修养的培养和提高。
比如要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对文艺、体育有广泛的情趣,能在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感受体验中追求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二是语言美。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
远。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创造美的氛围的第一要义。
语言美取决于教师爱生的情感和语言表现力,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思想内容、情感特点的理解和把握,方能做到“辞以情发”,而不故作姿态。
或娓娓道来、或抑扬顿挫,都应是情不自禁、油然而生。
许多语言才能出众的教师,讲述都非常生动、有趣。
三是形象美。
教师的劳动特点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举止端庄、礼貌待人、仪容整洁大方、板书优美的教师形象能成为激发学生审美心理的诱因和创造美的氛围
的因素。
因此,加强教师自身形象建设,强化师范技能训练,对有效开展审美教育,提升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二、创设意境,感受语言文字美
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
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具体的、感性的典型形象。
只有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走入作品中,学生才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可创设情境,利用课件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
学生听着轻柔的音乐,边听边想,仿佛自己已“飞”到桂林,眼前出现“奇、秀、险”的山和“静、清、绿”的水。
随着语言文字的描绘,还可引导学生在音乐中闭眼进行想象:桂林的山是怎么个奇法,是怎么个秀法,是怎么个险法。
这样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丽的意境之中,陶醉在如诗如歌的语
言描写中。
又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课文讲到当小艇行始在水面上时,威尼斯的水面上生气盎然,热闹非凡;当小艇修憩时,古老的威尼斯在柔柔的月光下沉沉入睡了。
这一段内容动静对比,文字优美,语言极富魅力,教师可通过音乐、语言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朗读、品位与积累。
学生通过情境学习,仿佛身临其境,确确实实地感受到景色的美及语言的美。
教师通过以上教学,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做到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使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以和谐发展。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与“美丽”,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达到理解语言文字和塑造心灵相统一的效果。
三、把握诵读,体会节奏美
一节成功的阅读课,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
”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
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娱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
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与课文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否则难有理想的效果。
例如《五彩池》一文的朗读指导。
如果学生对五彩池的美感知不足,体验不够,而老师从技巧方面指导朗读,是达不到效果的。
必须激发起学生从心里去体会五彩池的美,才能在读中表现出五彩池的美。
实践证明,学生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朗读
中,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表达技巧,同时又体会到课文的情感美,享受到节奏美,受到美的熏陶。
四、利用对古诗词的联想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对古诗词的学习与理解,是小学语文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也是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古诗词教学,从古诗词所展现的优美意境中,引领生品词析句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生受到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常常遇到理解不好的情况,这也就影响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创新地利用联想教学方法,通过运用生动的语言表达以及合理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针对诗词展开联想,并在联想的基础上品词析句,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关于“美”的感情,进而发展审美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并着力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
教师不仅要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而且也要让学生在产生心理愉悦、精神满足、情感共鸣,进一步启发他们的思想认识,进而在使他们在享受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以及完善人格。
参考文献:
[1]杨萍.审美教育应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j].考试(教研),2011(04).
[2]张红梅.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对策探讨[j].教育科学.2009
(02).
[3]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李吉林与青年教师的谈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