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十四节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实践及详解(The Dover Beach)【圣才出品】
18. The Dover BeachThe sea is calm tonight.The tide is full, the moon lies fairUpon the straits; on the French coast the lightGleams and is gone; the cliffs of England stand,Glimmering and vast, out in the tranquil bay.Come to the window, sweet is the night-air!Only, from the long line of sprayWhere the sea meets the moon-blanch’d land,Listen! You hear the grating roarOf pebbles which the waves draw back, and fling,At their return, up the high strand,Begin, and cease, and then again beginWith tremulous cadence slow, and bringThe eternal note of sadness in.By Matthew Arnold【参考译文】苍海静入夜。
正潮满,长峡托孤月;看法兰西岸,灯火明灭。
英伦峭壁森森,光熠熠,崖下风烟一时绝。
凭窗立,觉夜气清和透心冽!远望,月洗平沙千万里,排浪一线翻霜雪。
听!潮卷砾石声威烈,又回首,怒掷高滩侧。
才至也,又消歇,慢调如泣轻吟处,愁音万古声声切!(辜正坤译) 【翻译赏析】①这两节诗选自马修·阿诺德的《多佛海岸》,写诗人在英吉利海峡一端,凭窗而立,遥望法兰西岸灯火明灭,英伦峭壁森森,更有月洗的平沙,潮卷的砾石,怒掷高滩的海浪。
最后,这壮观的景象引发了是人的遣怀与寄托,达到了情与景的结合,人与物的交融。
C-E翻译教程
Translation Theory & Practice (2) Course No. 1400142 Lecturer: Wang Xiao-nongAn Introductory Course of C-E Translation for Advanced EFL StudentsThis course is a mind-opener for beginners in learning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Amen!C-E translation, an inverse direction to us:We translate out of our mother tongue, our habitually used language,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 English, a foreign language to us.Significance of learning C-E translation well: macro and micro◇To guide you in performing C—E translation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requirements;◇To equip you with the essential strategies and skills for translating Chinese sentences and texts into English.◇To help you acquire a clear and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English syntax and communicative rhetoric;◇To introduce to you the common ground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sentence-making;☆The fourfold goal of the course:The course is designed:I. Introduction to C-E translation---As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 for developingyour ability to use English---The target language & the target readers---Consultation to various information sourcesII.1. Basic conceptOurs: C-E translation is typically a process of the translator (s) expressing accuratel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meaning, message, or function of the Chinese original as s/he comprehends, first in terms of substance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ructure and style.E. Nida’s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 n (remember?)2. Translation unit: the sentence vs. the text?The text: the ideal and theoretical translation unit.The sentence: the performing unit, for it is semantically an effective unit of information / meaning, pragmatically a unit of message and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vely a unit of attentionThe sentence as unit interacts with the text as unit.The approach based on the sentence as the practical unit of operation and analysis under the textual translation framework (remember?):Syntactic approach + Inter-sentence cohesion + Global finishing polish3. Basic procedureIn practice, the translator moves back and forth from the original to the target text, trying to reinterpret or enrich his comprehension of the original and then construct the target text until, as he sees, he has found a satisfactory vers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From reading to translating is a process of reincarnation or transfiguration.For convenience of analysis, we make a distinction of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1] Understand thoroughly the contextualized words, and ona word-by-word basis, the phrases, clauses, and sentences in the original on the semantic, syntactic, pragmatic, and functional levelImmediate relevant are such factors as(1)他的英语水平比我高。
从英汉互译实例浅析翻译的对等理论
从英汉互译实例浅析翻译的对等理论彭玺【摘要】对等(equivalence)理论形形色色,在各种翻译理论繁荣发展的今天,它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上仍具有存在价值和应用意义。
梳理对等理论的分支,结合英汉互译实例从词、短语、句子、语篇多个层面分析对等理论及相应的翻译策略。
%There are several kinds of equivalence theories,which still own certain value both for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al translation.The writer outlined and specified branches of equivalence theories and offered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by analyzing C-E translation examples from aspects of words,phrases,sentences as well as contexts.【期刊名称】《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5页(P108-111,115)【关键词】对等理论;译者;英汉互译【作者】彭玺【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不同语言用来表达同一事物的词叫对等词。
如:动物“狗”用汉语来表达是“狗”这个汉字,而在英语中是dog这个单词。
有史记载的最早的翻译方法就是对等翻译。
有些译者以为对等翻译就是从最原始的角度等同的翻译原作,是一种机械的翻译理论,因而弃之如敝履。
有些译者又将某些名家的对等理论视为只可独用其一的金科玉律。
对等理论不是只有一条理论,从不同维度来看有几类理论形式,而且并非一定互不相容。
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需要结合英汉互译实例正确认识对等理论的分支并对其权衡取舍。
中国翻译理论
,翻译“第一国手”, 信、达、雅——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信“Faithfulness”——忠实原文,达“Expressiveness”——语言通顺畅达,雅“Elegance”——文字古雅.信为本,雅为表,达是两者的纽带林纾翻译理论:1、“存旨”论:“神会、步境、怡神”; 2、“文心”论:要讲究“文之枢纽”文章的“纲领”文章的“开场、伏脉、接笋、结穴”; 3、“支点”论:在翻译某个作家的作品的时候,总是努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寻找与之对应的作家; 4、“足音”论:虽不审西文,然日闻其口译,却能区别其文章之流派,如辨家人只足音。
近代西学翻译思想(1)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代表人物:徐光启,李之藻翻译特点:翻译方式为外国人主译,华士润色;或中外合译;少见国人主译之书籍(2)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高潮A. 洋务时期的翻译贡献:科学技术术语的统一贡献:①译名的统一;②东学西渐代表人物:马建忠梁启超严复林纾马建忠:杰出的语言学家,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评论家,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有《马氏文通》贡献:“善译”说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名史学家,被中国学术界奉为“鸿儒”,他的翻译思想:A “翻译强国”思想译书三义:择当译之本,定公译之例,养能译之才;B “翻译文体革命思想”:提倡“通俗语体”; C翻译小说理论的影响D 翻译文学与佛典的关系,科学地提出了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瞿秋白: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梵文。
事实上开创了白话的运用。
胡适:开创一种文学新体;解放了最缺乏想象力的中国古文学;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受其影响;佛经往往带着小说或戏曲的形成。
Th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1)The Confucianism(儒学) is obvious(2) It puts emphasis on practice skills(3)It closely relates with classical Chinese esthetics.鲁迅的“易解,丰姿”双标准论,即“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和“翻译与创作并重”的思想。
翻译理论教案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案课程名称:翻译理论与实践二教材名称:新英汉翻译教程授课班级:13英语(专升本)1、2、3班授课老师:张媛一、课程简介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十一章重复法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重复译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中文及英语重复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
教学方法:教授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
教材:郭富强编《新英汉翻译教程》参考书目: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连淑能《英译汉教程》、彭长江《英汉-汉英翻译教程》课时:2节I.Definition of RepetitionGrammatically or rhetorically speakin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word, same expression and even the same structure in a sentence or a passage is more natural and idiomatic and thus much more frequent in Chinese than in English. Generally what is repeated in Chinese may in many cases be substituted, varied or omitted in English.重复法就是重复译出原文中的某一词、短语或句子,使句子结构完整,表达生动,重点突出。
与增词法不同的是,重复法是重复原文中已有的或省略了的,而增词法是增加文章表面没有的。
II. Different types of repetition in Chinese:1. Reduplication 词语重叠式(词组或成语)1). AA型:想想,看看,事事,年年Let me see. 让我想想。
The sun is rising slowly in the east. 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
中国翻译理论
一、佛经翻译时期安世高——小乘佛经的首译者安世高(东汉):西域安息人,太子,博学多识,笃信佛教,弃王位而向佛,游化西域,后旅居中国,通晓汉语,注重修行,译经20多年,多是直译。
“义理明晰,辩而不华”,《明度五十校计经》,开后世禅学之源。
支谦——《法句经序》支谦(三国):月支人,博览经籍,莫不谙究。
世间伎艺,多所综习。
遍学异书,通六国语。
孙权时(二二二―二五二)拜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
谦以经多梵文,集众本译为汉文行于世。
约三十年间,译经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
反对译文尚质,主张“曲得圣义,辞旨文雅”,首创“会译”,译文加注也始于他,《法句经序》是中国首篇重要译论。
鸠摩罗什——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大师鸠摩罗什(六朝),印度人,我国著名佛教学者、佛经翻译家。
出家后,通晓大乘经论,后到了中国长安,前后所译的经论,有380多卷。
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其文约而诣(畅达),其旨婉而彰”,提出了表现原作文体风格问题,促进了六朝佛学繁荣和隋唐佛教诸宗形成。
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释道安(晋代):著名佛教学者,讲授《般若经》。
他不懂梵文,通过同本异译比较研究翻译。
他貌丑心慧,“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后,对佛经进行注释,凡二十二卷。
利于佛教的广泛传播,为后世佛经注释作出范例。
还总结出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学说,具有翻译本体论意义。
(一)胡语里边,倒装句很多,翻译时必须要改过来,使之顺从汉语语法,适应中文的结构;(二)胡语的经典文字质朴,而中国人喜好文字华美,翻译时为了适合中国人好文的习惯,在文字上不得不加以润饰,以便流通;(三)胡经原原本本,十分详细,尤其是颂文部分,同一意义往往要反复三、四次,翻译时,对这些重复的句子要加以删略;(四)胡经中在长行之后,另有重颂,复述长行的内容,翻译时往往也得删除,才能使译文洗练;(五)胡经中,每说完一事,再说另一件事时,往往还要把前边那件事重说一遍,因此翻译时,也不得不对这些重复的话一并删除。
卞之琳译诗理论及实践探索
卞之琳译诗理论及实践探索卞之琳是我国著名诗人、翻译家。
他辨证地吸取传统的翻译理论,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提出了“信”、“似”、“译”的翻译思想。
他指出翻译不仅要忠于内容,而且要忠于形式;翻译就是“译”,不该是“创作”。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以顿代步”的翻译策略。
标签:卞之琳;“信”、“似”、“译”;“以顿代步”;诗歌翻译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卞之琳的诗歌创作与翻译同步开始,并经历了从开始到探索,从成熟到高峰的阶段。
在仔细研究前人诗歌翻译的实践以及中国白话文的特点之后,卞之琳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翻译理论及策略来保留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并且在自己的翻译实践中很好地进行了验证。
一、翻译思想——“信”、“似”、“译”我国翻译界一直存在着“信、达、雅”,“神似”与“形似”,“直译”与“意译”之争。
“信、达、雅”说源自严复的译作《天演论》中的“译例言”。
严复在此书中感叹译事有三难,即“信、达、雅”,逐渐被人们尊为翻译标准。
有些翻译家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标准,如“神似”“形似”翻译标准。
傅雷在其所译巴尔扎克长篇小说《高老头》的序言中把翻译比做临画,提出“舍形求神”这一艺术主张即“神似”说,受到我国译界、特别是译学研究中文艺学派的极大推崇。
“神似”“形似”说是继“信、达、雅”翻译标准之后引起译界争论的另一热点所在。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中两种基本的翻译方法。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鲁迅、瞿秋白为代表的直译派和以梁实秋、赵景深为代表的意译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把“直译”“意译”之争推向了高潮。
但是,对于文学翻译,特别是对于诗歌翻译,等同地对待“信、达、雅”或是追求原作以外某种独立存在的“雅”,全都是不可取的。
卞先生早在西南联大授课时就强调,就译诗而论,应该“破‘信达雅’说、‘神似形似’说、‘直译意译’说”,后来在评论我国新时期的译诗成就时又指出“‘信、达、雅’教条的无稽,‘直译’、‘意译’争论的无谓”,谈论何其芳译诗时再一次重申“反对讲‘信达雅’分‘直译’、‘意译’、‘形似’、‘神似’”。
《口译i:接续口译》教学大纲
成都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口译I:接续翻译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开设学期:第三学年学时:34学分:2二、先修课程及关联性(一)先修课程《基础英语1、2》,《英汉互译》(二)与先修课程的关联性《口译I:接续翻译》是在先修课程后开设的更综合性、实践性更强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在学生有足量的语言知识输入后的应用实践;学生通过先修课程的学习,需要进一步进行严格的练习;从语言表达、思维逻辑、学术习惯等方面提升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三、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一)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和实例分析,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英语口译的标准、语体和方法,区别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
经过记忆能力、口译速记、口译技巧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记忆能力、信息组合能力、以及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达到“准、顺、快”的双语口译水平。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该实现如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口译技巧,如口译听辩,短期记忆,公共演讲,口译笔记,数字转换,口译翻译技巧,应急策略等等,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实现基础口译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口译技巧,综合提高口译水平。
3,情感目标:学习和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诚实的治学态度,口译选材符合要求,积极健康,语言严谨科学,要求内容的准确,完整,反应快速,养成好习惯。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和实例分析,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英语口译的标准、语体和方法,区别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
经过记忆能力、口译速记、口译技巧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记忆能力、信息组合能力、以及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达到“准、顺、快”的双语口译水平。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第一单元口译记忆(1)Memoria Technica【本章教学目的、要求】:学习口译理论,掌握口译记忆法:一句和二句的记忆。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短期记忆容量、记忆形态、和记忆信息块;记忆法:一句英语的口译。
翻译理论与实践(31)
作业讲评:One morning, in the fall of 1880, a middle-aged woman, accompanied by a young girl of eighteen, presented herself at the clerk’s desk of the principal hotel in Columbus, Ohio, and made inquiry as to whether there was anything about the place that she could do. She was of helpless, fleshy build, with a frank, open countenance and an innocent, diffident manner. Her eyes were large and patient, and in them dwelt such a shadow of distress as only those who have looked sympathetically into the countenances of the distraught and helpless poor know anything about. Any one could see where the daughter behind her got the timidity and shamefacedness which now caused her to stand back and look indifferently away. She was a product of the fancy, the feeling, the innate affection of the untutored but poetic mind of her mother combined with the gravity and poise which were characteristic of her father. Poverty was driving them. Together they presented so appealingly a picture of honest necessity that even the clerk was affected.1880年秋天的一个早晨,有一个中年妇人,带着一个18岁的青年女子,走进俄亥俄州科伦坡市的大旅馆里,到帐房的写字台面前,问他旅馆里有没有她能做的活。
关晓薇: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精简版剖析
Ⅰ. Important Role of Translation 翻译的重要作用
好的译文:Coca Cola可口可乐、 Hacker 骇客、 club俱乐部 、 laser 激光 不好的译文: laser镭射(名不副实) 、 menu菜单(容易误导) 、nylon尼龙(读写不一) “芳芳” Fangfang Mokasutu “默殺”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关晓薇
第一讲 翻译简论
第二讲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第三讲 Amplification 增词法 & Omission 省略法 第四讲 Nouns 英语名词的翻译 第五讲 Prepositions 英语介词的翻译 第六讲 Adjectives 英语形容词的翻译 第七讲 Adverbs 英语副词及其他词类的翻译 第八讲 Hypotactic vs. Paratactic 形合与意合 第九讲 Passive vs. Active 被动与主动 第十讲 Restructuring 结构调整 第十一讲 Impersonal vs. Personal 物称与人称 第十二讲 Affirmative vs. Negative 肯定与否定 第十三讲 Nominal Clauses 名词性从句 第十四讲 Attributive Clause 定语从句 第十五讲 Adverbial Clause 状语从句 第十六讲 科技英语翻译
2009年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 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
第一讲-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翻译简论
一、教学重点:
1. 翻译的信达雅标准 2. 直译与意译
解读卡特福特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的可译性限度
解读卡特福特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的可译性限度作者:张菊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20期摘要卡特福特的语言学翻译理论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有系统的论述,他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对翻译的可能性进行了描述。
本文通过对书中翻译可译性限度的解读,力图更好地理解该理论并探究其对翻译实践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翻译理论可译性限度语言和文化翻译实践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0引言西方的翻译活动,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罗马的西塞罗、贺拉斯以来,翻译学学派繁多。
尤金·奈达根据各流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四个基本流派: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
(Nida,1984)。
根据奈达的理论卡特福特应该属于语言学派。
1卡特福特介绍约翰·卡特福特(J.C.Catford)是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学家,被誉为与美国的奈达、法国的穆南等齐名的翻译语言学的创始人,曾任英国爱丁堡大学和美国密执安大学的语言学教授。
为伦敦语言学派中比较系统地提出翻译理论的翻译理论家。
1965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Translation)一书。
1982年包振楠先生在《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第三期发表《开拓翻译研究理论新途径一介绍卡特福特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介绍了他的从语言学角度展开翻译讨论的新理论。
1991年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穆雷先生的中译本。
2《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介绍全书共分十四章,主要从翻译的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方面阐述了是什么是翻译这个核心问题。
3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可译性限度(1imitsoftranslatability)是著作的第十四章讨论的重点,卡特福特认为:“当源语和译语文本或其中的语言单位与相邻(至少部分相同的)实体特征相关时,就构成了翻译的等值关系”(P60,7.4)。
论“美译”在林语堂英译《道德经》的体现
论“美译”在林语堂英译《道德经》的体现摘要:林语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
他在翻译实践和理论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是一位学贯中西的语言大家。
在《论翻译》一文中,林语堂提出了“美译”理论,将“忠实”、“通顺”和“美”作为翻译的审美标准,并在他的翻译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美译”的探索。
本文通过分析林语堂的《道德经》译文,体会译者展现出的“美译”之美,旨在从多角度分析原作的意境之美、音韵之美和形式之美如何体现在其英译本的《道德经》中。
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当今的中国典籍翻译工作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林语堂;美译;道德经;意境;音韵;形式1.引言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自19世纪被翻译成英文以来,在国外已有百余种英文译本,是被公认为的除《圣经》外翻译版本最多的作品。
林语堂先生作为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在《论翻译》一文中提出了翻译的三大标准:“第一是忠实标准,第二是通顺标准,第三是美的标准。
”对于翻译“美的标准”,林语堂认为:“翻译于用之外,还有美一方面须兼顾的,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当做一种艺术。
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
而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文字之美”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文字之美在林语堂先生看来应包括:“声音之美,意义之美,传神之美,文气文体形式之美”。
本文从意境、音韵和形式三方面分析和鉴赏林语堂《道德经》英译本之美。
2.译本赏析2.1意境之美意境是文艺作品或自然现象中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林语堂在翻译《道德经》时,发挥其精湛的英语功底,斟字酌句,使读者收获美的感受。
如原文:知其雄,守其雌。
(第二十八章·节选)林译:He who is aware of the Male, But keeps to the Female.依照陈鼓应撰写的《老子今注今译》,“雄”指“男性,主动性和好动”,而“雌”指“女性,主柔弱和顺从”。
重要的翻译理论
第十五讲 Metaphor的翻译
一、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修辞的翻译方法。 二、教学过程:
1. Metaphor 的界定与概念 2. Metaphor 的翻译原则与译法 3. 翻译段落练习
第一讲
翻译原则简介
第一讲
翻译原则简介
[<]
Hale Waihona Puke [1][2][3][4]第一讲
翻译原则简介
[<]
“The receptors of the translated text could respond to it with comprehension and appreciation in esse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nd to the same degree as the original receptors of the message”; “Translation should arouse the same feeling in its receptors as the feeling of the readers of the original”---- Nida For instance: as white as snow 通常译为白如 雪 / 但没有见过雪的人可以将其翻译为“白 如白鹭毛”,以达到功能对等的目的。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雨后春笋 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 [1][2][3][4] 三
严 复 : 信 达 雅 —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 The “three character guide” is regarded as a plumb-line of long standing to measur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ranslating. 傅 雷 : 神 似 —spiritual conformity, Emphasizing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flavor of the original. 强调原作神韵 再现。
“翻译”定义中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研究
“翻译”定义中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研究[摘要]自夏商朝出现最早的翻译活动以来,无论中西翻译界,都对翻译的定义、标准、原则等做出各自不同的定义与解释,翻译理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层出不穷,其中,对形式和内容的争议更是激烈热闹。
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到底内容重要还是形式关键,且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如何、各自内涵是什么,仍然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
该文通过比较研究中西方各十位翻译理论家对翻译所做的定义解释,对形式和内容的内涵以及关系做了一个初步统计与分析,“形式”与“内容”是理解和研究翻译的重要因素,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不同情况下,各自偏重的程度也会不同。
[关键词]翻译定义;形式;内容;关系一、何谓“形式”、“内容”?(一)“形式”的定义首先,“形式”与“内容”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呢?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1998: 720)将“形式”分为四类:1.可见的形状,如音乐和文学创作中的语符排列、文体风格;2.事物存在或出现的特殊方式,细分为单词拼写、发音、音调变化的方式和字、词、句、篇章的结构,因此任何形式的改变都意味着意义的改变;3.事物的体裁或类型,如艺术体裁或文学体裁;4.常规的方法或程序,如词序和惯用词语、套话。
而《文体学研究》(胡壮麟,刘世生,2004:133)中的形式主要是指:1.语言的一个层次,居于表达和内容之间,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2.文学批评中的体裁(小说或抒情诗形式)和格律结构(十四行诗或民歌或五音步以及抑扬格等);3.单一语篇的外形结构。
由此,“形式”的具体概念就可以被定义为语音语调及拼写,字、词、句、篇章结构与语法,体裁类型,词序,俗语和惯用语,节奏格律和单一语篇的外形结构。
(二)“内容”的定义根据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1889:396)”内容”是言语和文学作品等所要解决的主旨要义或是物质材料,与形式或文体风格相对。
《传统文化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传统文化翻译》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Classics)一、课程说明1、课程编码:05510133012、学分:2 学时:363、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4、开课学院:翻译学院5、课程简介:《传统文化翻译》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课程中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在具备较为扎实的汉英翻译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文本汉英翻译实践训练,培养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文本汉英翻译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结合相关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汉英翻译实践中的问题展开分析与研讨的意识与能力。
6、预备知识: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主要包括《翻译概论》、《中国语言文化》、《基础笔译》、《英汉对比与翻译》等,学生须具备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较为全面的翻译理论基础、较为扎实的文言功底和较为熟练的汉英翻译实践能力。
7、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旨在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弘扬国学精神,传播中华文化,研读国学经典,探究中国文化典籍文本汉英翻译实践策略与技巧,提升翻译硕士人才综合人文素养与实践能力。
本课程以翻译学、语言学与文化学为基本理论架构和方法导引,立足翻译实践的过程训练,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辨,进行案例分析和理论探究,为学生将来从事翻译及相关事业奠定良好的理论素养基础,培养扎实的翻译实践能力。
8、考核方法与要求:考核方法:考查组成及占分比例:日常表现40%;课程论文占60%。
9、教材与参考书:教材:无参考书目:《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王宏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1版),2009年。
《典籍英译研究》,李正拴、汪榕培,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
《新编英汉对比与翻译》,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6年。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商务印书馆,2011年。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转)2009-10-10 23:00郭建中编著,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一、赫伯特·库欣·托尔曼(Herbert Cushing Tolman)作者简介:赫伯特·库欣·托尔曼(Herbert Cushing Tolman)()“翻译的心理过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我们必须掌握原文作者的思想;第二,我们必须用译文的语言把原文作者的思想表达出来。
”“阅读是一回事,翻译是另一回事。
”译者只有从原文的观点出发去阅读,才能使自己沉浸在原文的思想和感情的激流之中,才能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
“译者对原文的精神领会越深,就越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也越来越深地理解到传达原作结构的精神实质之困难。
”“翻译要能在英国读者或听众中引起像原文读者或听众所感受的同样的感情。
”没有一个画家能完美地重现自然风景。
最好的画家并不是用与自然同样的颜色表现自然景色中的每一个细节;最好的画家应该是有感于壮丽的自然景色,并认识到绘画艺术的局限性,然后使自己的画尽可能地接近大自然的美景。
最好的翻译家也一样,他并不是在英语中精确地复制原作——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使自己的译作尽可能地接近原作。
“翻译并不是把一种外语的单词译成母语(英语),而应该是原文中感情、生命、力度和精神的蜕变。
”我们既要忠实于原作的优美之处,也要忠实于原作的不足之处。
翻译不是解释。
“如果原作趴地蠕动,译作不可腾空翱翔。
”译文必须是地道的英语。
二、C·H·库利(C. H. Conley)尽管一般认为翻译经典著作有助于文化和自由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但16世纪英国经典著作的翻译反而助长了反动的社会和文化专制主义。
三、亨利·伯罗特·莱思罗普(Henry Burrowes Lathrop)16世纪英国所翻译的希腊罗马经典著作和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完全不一样。
我们今天所认为的希腊罗马经典著作,他们没有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句翻译口诀
削去枝蔓,找出主干 条分缕析,理清关系 确定单位,各个击破 调整搭配,重新组合
第十四节 长句的 译法
主句时,首先要弄清楚原文的句法结构, 找出整个句子的中心内容及其各层意思,然 后分析几层意思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因果、 时间顺序等),再按照汉语特点和表达方式, 正确地译出原文的意思,不拘泥于原文的形 式。
一、顺序法
有些 英语长句所叙述的一连串动作基本上是 按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安排,也有些英语长 句的内容是按逻辑关系安排,这与汉语表达 法比较一致。因此翻译时一般可按照原文顺 序译出。
二、逆序法
有些英语长句的表达次序与汉语表达习惯不 同,甚至完全相反,这时就必须从原文后面 译起,逆着原文的顺序翻译
三、分译法
有时英语长句中主句与从句或主句与修饰语 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翻译时可按汉语多 用短语的习惯,分开来叙述,为使语意连贯, 有时还可适当增加词语。
四、综合法
有些英语长句顺译或逆译都感不便,分译也 有困难,这时就应仔细推敲,或按时间先后, 或按逻辑顺序,有顺有逆、有主有次地对全 句进行综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