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与抽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阳伞的女人(油画 1875年)(法国)莫奈
鲁昂教堂(油画 1894年)(法国)莫奈
莫奈开拓了表现外光的道路,色 彩成了他的主要艺术表现语言。 壮观的建筑形象,完全被强烈 的反射光冲淡了,看了令人目 眩。建筑物本身的结构似乎被 一层厚厚的光所包裹。看上去 笔触狂放不羁,实际上是画家 在长时间观察后才落笔的。在 画鲁昂教堂时,莫奈从黎明的 薄雾画到昏昏日落,不断在好 几幅画布上记录建筑物在阳光 下的反射光变化。
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油画 1650年)(西班牙)委拉斯凯兹
画家利用色彩的明暗 和体积表现出教皇的(西班牙)委拉斯凯兹
纺织女(油画 约1657年)(西班牙)委拉斯凯兹
这幅画是根据神话传说《变形记》创作而成。在欧洲绘画史上,这是 第一幅直接描绘劳动生活的油画。画上是西班牙皇后壁毯织造厂一个 车间内女工生产时的场景。这些劳动女性形象的出现,说明了这位西 班牙画家新的审美意识的觉醒。画家着重描绘了前景的五个女工形象 ,他用沉稳的笔触,着力表现她们健康、丰满、美丽的背部,塑造了 充满生命力的真实的女性形象。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种朴素自然的气氛 ,人物关系对称,劳动细节相互照应,明亮的光线把前景上红、绿、 白、紫合成为富有暖意的生活色调。画家借题描绘了西班牙皇家壁毯 工场的女工劳动场景。
野牛(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12000年)(西班牙)
公元前15000-前
谢谢观看
再见
但丁之舟(油画 1822年)(法国)德拉克罗瓦
这幅画是画家思想理念的寄托,即任何邪恶的、狂妄 的、妄自尊大的东西,都必将受到惩罚,都不可饶恕。
樱桃与桃(油画 1921年)(法国)塞尚
大小不等的圆形统一而有变化得组织成画面的主体,衬托它们的 是好似圣维克多山山峰起伏的衬布褶纹。
播种者(油画 1850年)(法国)米勒
自由领导人民(油画 1824年)(法国)德拉克洛瓦
画家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这次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 命运动。高举三色旗的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神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 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 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 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 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这幅作品塑造了一个人高马大,坚强有力的农民形象,表达了画家对 弄明的喜爱。
基督下十字架(油画 1611-1614年)弗兰德斯 鲁本斯
倒牛奶的女佣(油画 1658-1660年)(荷兰)维米尔
这幅作品描绘了一个农家生活中最 平凡不过的场面,构图不很复杂, 轮廓较清晰,环境纯朴。然而画家 通过其神奇的画笔,赋予这一场面 以永恒的魅力。利用色彩的明暗和 光影表现出妇女的勤劳、纯朴、善 良
从耶酥与犹大的冲突中反映了耶酥的高尚和伟大,即人的尊严和价值 ;反映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人文主义反对宗教神学提倡学术研 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强调了人的伟 大,人格的尊严,这些才使这幅画成为文艺复兴时代精神的代表作。
伏尔加河纤夫(油画 1870-1873))(俄国)列宾
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 杰作。成功地塑造了资本 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 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 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 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 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 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 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 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 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 合。
最后的晚餐(壁画 1495-1498年)(意大利)达芬奇
向日葵(油画 1889年)(荷兰)梵高
《向日葵》是梵高在法国南部 画的同一题材的系列作品.他 画《向日葵》时, 精神异常激 动, 向日葵金黄色的花瓣, 给 他一种温暖的感觉, 厚重的笔 触使画面带有雕塑感, 耀眼的 黄颜色充斥整个画面, 引起人 们精神上的极大振奋。
《吃土豆的人》凡高
具象艺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 为相似的艺术。 蒙娜丽莎(油画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达芬奇
具 象 与 抽 象
概念。
具体分为: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
抽象艺术:艺术形象大幅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 然对象外观的艺术。
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按照 立体主义的造型观念,描绘出一副 每根线条都显出忧愁的面孔,以表 现自己对战争灾难的焦虑不安。
康定斯基《光之间》
蒙德里安《百老汇大街》
《音乐》马蒂斯
毕加索《格尔尼卡》 (抽象)
春(油画 约1482)(意大利)波提切利
这幅画通过对充满着春的欢欣的众神形象的描绘,表现了生命、美与爱的 统一,寓意着对诞生、转变、成长的歌颂和赞美。
创造亚当(壁画 1511-1512年)(意大利)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为了集中注意力于大神的创造,以及亚当的诞生,便 把神和亚当安量在左右两边的空中和陆地上。右边是耶和华大神 ,飞翔在空中,他左手抱着天使们,右手伸向亚当。亚当全身裸 体,躺在左边的陆地上,一手伸向大神。神与人的手指象接电似 的相互交流,这里表现了充满精力的老人和年轻而美丽的生命的 诞生。体现了创造者的权威和被创造者的信心
曼陀林和吉他(油画 1924年)(法国)西班牙
《曼陀林和吉他》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在1924年画的 一幅油画,作为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要求打破传统绘 画的视觉一致性,表现自己头脑中重新组构而成的物象 。画中的吉他、曼陀林和苹果被不同的颜色分开甚至拆 散,又重新被组织在室内外的混合空间之中。
梦(油画)(西班牙)毕加索
最后的审判(油画 1536-1541年)(意大利)米开朗基罗
戴帽子的女人(油画 1950年)(法国)马蒂斯
日出印象(油画 1872年)(法国)莫奈
莫奈画过许多水题材的画,最具世界声誉的是这幅描绘旭日 初升、雾气迷蒙港口的画《日出印象》。画家所描绘的是勒阿 弗尔港口的一个多雾的早晨。经过晨雾折射过的红日,形成了 一个感觉上的灰绿色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又是幻觉的。
五位满目仇恨的抗日壮士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峰矗立在狼牙山之巅,作 品既热情歌颂了英雄们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和英雄气概,又寓意和象 征着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与战胜的坚强信心。
开国大典(油画 1952年)(现代)董希文
以富有名族特色和大国气派的构图与色彩,成功的再现出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这一伟大庄严时刻的宏伟场景。
包厢(油画 1874年)(法国)雷诺阿
红磨坊街的舞会(油画 1876年)(法国)雷诺阿
雷诺阿《红磨坊街的舞会》是印象主义绘画在风俗画方面的重要 代表作。表面上看是描写巴黎一著名的露天咖啡馆兼舞场热闹和 欢快的气氛,实际上真正的主题是透过树叶间隙照射下来的阳光。
狼牙山五壮士(油画 1959年)(现代)詹建俊
这是一幅描绘苦难生活的画,给人一种莫名的伤感.所表现的最底层的劳 动者的生存状态却处处显露着对生活的失望和无奈 画中,列宾通过对伏尔 加河上十一个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年龄和不同性格特征的纤夫的深入刻画, 引导人们去思考俄罗斯的现实和未来。为了更好地展示纤夫们的性格特征和内 心世界,列宾既从生活实际出发,又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采用了画幅较宽的 横构图,把众多的人物安置在与伏尔加河几乎平行的位置上,人物的高低错落, 使画面形成一种有力的节奏。辽阔壮丽的伏尔加河与衣衫褴褛但又显示出雄厚 力量的纤夫们形成鲜明的对比,引起人们对俄罗斯命运的许多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