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知识网络上的知识积累过程模型_张薇
动态思维导图引导的知识资源共建共享模型
动态思维导图引导的知识资源共建共享模型作者:韩营赵蔚姜强孟凡媛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01期摘要:当今,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分布异构及其关系的薄弱容易造成学习者认知超载与学习迷航,资源利用效率低。
从用户参与的角度,以Wisemapping为开发工具,通过构建以“动态思维导图共建共享”、“资源向动态思维导图的映射机制”以及“资源共建”三大模块组成知识资源共建共享模型,实现了以动态思维导图作为索引的资源共建与资源共享。
通过实验调查发现,该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资源组织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学习资源建关联薄弱、分布异构的问题,最终减轻学习者认知负载,促进学习者认知发展。
关键词:知识资源;动态思维导图;共建共享;认知发展中图分类号: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17)01-0105-08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7.01.013一、引言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使得学习环境也变得高度社会化、个性化和开放化。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强调通过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部,2016)。
然而,数字化环境下学习资源在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学习机会的同时,学习资源的千篇一律、分布异构及其关系薄弱也造成学习者在开放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迷航与认知超载,无法快速准确地定位需要的资源,更不能高效地利用资源(姜强等,2015)。
知识可视化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脑科学理论强调从图片中学习和记忆,而不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双重编码理论强调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结合的重要性,因此知识可视化工具对促进学习者的思考,尤其是认知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知识可视化技术和方法能够为资源的组织方式和存储形式给予新的启示。
思维导图是可视化技术的一种,本文从用户参与角度构建动态思维导图引导的知识资源共建共享模型,并完成系统开发与验证。
二、研究现状在国外,2002年,慕尼黑理工大学Fischer等学者基于问题情景验证了将可视化工具作为结构支持对协作知识建构的影响,发现可视化工具不但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协作努力成就,而且能够更成功地整合学习者的前驱知识到协作解决方案中(Fischer et al.,2002)。
2020网课学习记录0303
1.1大数据概念是在_________年由_________首次提出的?BA.1991 Kevin AshtonB.1998 John R MaseyC.1956 John McCarthyD.1946 JohnW.Mauchly & J.PresperEckert随着大数据的理念和应用的逐步深入,大数据的内涵正在不断扩展,大数据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技术、能力、思维方式、__社会文化_____。
2015年,随着________________文件的发布,中国开始正式启动大数据国家战略,这一事件标志着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数据强国、推动大数据治国的一个必然选择。
DA.《促进大数据发展三年工作方案(2016-2018)》B.《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C.《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D.《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教育信息化 2.0行动计划中》提出8大行动计划,其中涉及教育大数据的行动计划包括。
A.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B.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C.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D.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教育大数据的来源有哪些?A.教学活动B.教育管理C.校园生活D.科学研究教育大数据与其他领域的大数据相比,有什么不同?A.教育大数据的来源非常单一B.教育大数据的采集呈现高度复杂性C.教育大数据的应用需要高度创造性D.教育大数据不仅注重相关关系,也强调因果关系小数据等同于BA.个体层面的小数据B.个体层面的大数据C.数量级特别小的数据D.几个数据的集合1.2教育大数据的来源可以概括为BA.教师和学生B.人和物C.线上数据和线下数据D.课堂数据和作业数据教育大数据由内到外分别是基础层、状态层、资源层以及行为层教育数据采集的数据体系共包括()大类、()种常见的教育数据采集技术。
CA.4;13B.4;8C.3;13D.3;8教育大数据的采集不需要提前规划A对B.错下列那一选项不属于教育大数据主流分析方法?DA.描述性分析B.诊断性分析C.预测性分析D.处方性分析大数据促使教育决策实现了从模糊到清晰,从猜测到证据,从冒险到保险的三转向。
信息检索题库+答案
1.(第1章•单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召开了以(A)为主题的世界性大会,并发布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A、信息素养B、信息安全C、信息检索D、信息评价2.(第1章•多选)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ABCD)A、信息知识B、信息意识C、信息能力D、信息伦理3.(第1章•多选)信息意识具体包括(ABCD)。
A、充分认识到信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想到通过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B、对信息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洞察力,能高效、快速识别有价值的信息,善于从所获取的信息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线索或方案;C、对信息具有积极的内在需求,善于根据社会需要主动发现自身的信息需求;D、具有通过获取信息强化自身学习能力的想法和观念,遇到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获取信息找寻答案。
4.(第1章•多选)关于信息素养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一个层次是拓展视野,使人们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多信息资源。
B、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训练信息获取能力,使人们知道如何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C、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三个层次是培养信息利用能力,使人们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D、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而信息素养教育自身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信息素养教育与终身学习能力是一个相互促进、螺旋提升的关系。
5.(第1章•多选)信息素养是指:基于(ABC),通过确定、检索、获取、评价、管理、应用信息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以此重构自身知识体系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
A、信息意识B、信息知识C、信息伦理D、信息评价6.(第1章•多选)2000年1月18日,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标准委员会审议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其中包含5项标准和22项具体指标。
下列属于5项标准的是(ABCD)。
A、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B、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和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C、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将选取的信息整合入其知识基础和价值体系中D、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不论是个人或作为小组成员,都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特定的目的7.(第1章•单选)"information literacy "一般翻译为(B)。
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题库
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题库一、布鲁纳认知心理学主要内容是什么?布鲁纳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的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旧知识的改造、检查知识是否恰当。
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强调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习。
二、学习理论的流派有哪三种?主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三种。
行为主义认为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认知主义认为把学习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强调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了解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然后设计出相应的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三、什么是行动导向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
教师要分层次地给学生下达行动导向。
四、阐释任务分析的内容。
1.通过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确定单元或单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2.对教学目标中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类;根据对不同类型的学习的条件分析,揭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先行条件,即使能目标及其顺序关系以及其他支持性条件;3.确定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学生的起点状态。
五、学习环境包含的要素有哪些?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
主要包括:1. 物理学习环境;2. 资源学习环境;3. 技术学习环境;4. 情感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智慧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资源、工具、学习社群、教学社群、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六个组成部分。
公需科目-多选题
100.科研中现代措施涉及( )
客观措施系统措施 控制措施 信息措施
101.论文评价旳措施有( )
指标评价法 期刊评价法 专家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
102.科研论文评价旳必要性重要体目前( )
衡量学术水平 呈现科研实力 截至学术腐败发明学术价值
103.科研成果推出旳重要途径有( )
D、对论文做过技术辅助工作旳人
E、与论文毫不相干旳领导
答案A,B,C,D
28、在论文写作中不合法旳手段有
A、造假
B、抄袭
C、抄袭
D、引用
答案A,B,C
29、书以性质分类为
A、著
B、编著
15
C、编
D、译
E、编译
答案A,B,C,D,E
30、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拟定方式有
A、老师选
B、自己选
C、师生商定
答案A,B,C
86.学术会议旳两个基本特点是( )
固定性 延续性学术性 交流性
87.科研课题立项后需注意解决好( )有关事宜。
确认立项填报计划 审批计划下拨经费
调节分派贯彻任务 分项把关发展研究
88.下列属于科研选题原则旳有( )
创新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优势性原则 需要性原则
89.社科类课题有多种类型按照研究目旳划分有( )
92.下列会导致论文退稿旳有( )
无创新型 文笔欠佳 范畴狭窄 选刊不适
93.科研选题中波及旳重要内容有( )
提出问题 构建方案 选题报告 申报取向
94.期刊论文是刊登在国内外正式出版旳学术期刊上旳文章、通讯或报道一般涉及( )
综述 文章 简讯 简报
95.如何进行创新思维旳训练( )
新知识观从硬知识、软知识到网络化知识
硬知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复杂现象的解释能力有限、无法涵盖非线性思维和非确定性领域等。
03
软知识观
软知识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软知识是一种侧重于主观感受、 领悟和隐性经验的知识形态,强调对意 义、情感和文化的理解与体验。
3. 情境性:软知识强调在特定情境中的 理解和应用,与特定背景、文化和社会 环境密切相关。
4. 创新性:网络化知识鼓励创新思维,促进知识的创 造和更新。
网络化知识的获取与传播
获取
网络化知识的获取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 线课程、数字化图书馆、社交媒体等多种 渠道实现。
传播
网络化知识的传播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 设备、社交媒体等数字化渠道进行,具有 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
网络化知识的价值与局限
知识分类
知识可以根据其来源、性质、形式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如硬知识、软知识 等。
知识观的发展与演变
传统知识观
以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为特征,强调知识的客观基础 和普遍规律。
新知识观
逐渐重视主观性、情境性和价值介入,关注知识的动态性和 建构性。
02
硬知识观
硬知识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硬知识是指那些经过系统化、公式化、规律化处理的信息,通常以科学理论、技 术知识、数据等形式呈现。
知识的开放与共享
在数字化时代,知识的开放与共享将成为未来知识观的重要方向 ,推动知识的创新和应用。
知识的跨界融合
随着学科交叉和跨界合作的普及,知识将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 融合和创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和利用新的知识观
培养创新能力
在软知识和网络化知识的背景下,创新能力成为推动个 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创 新能力,勇于尝试新事物,积极探索未知领域。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测试参考题结业测试题单选题1
一、单选题1、根据你的理解,以下关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关系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不同的学习理论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视具体的情况而选择合适的学习理论作为支撑教学的基础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资源范畴的是()。
(1分) 学习者3、在教学中,教师发现有部分学生因为担心自己能力有限而不想参加小组活动,若想要激发这部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最好采用下列做法中的()引导同组的其他同学一起鼓励这些学生4、李老师将教学评价分为了5个维度,如下表所示,很显然每个维度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对于下面3个细化指标的维度归类正确的是()。
指标权重得分 (1分)1)属于教学内容2)属于教学过程3)属于教学技能5.以下是一位年轻教师对学生评价量表中评价指标的认识,不合理的是()不需要考虑指标是否能直接测量6、下列交流工具或方式中不属于同步讨论的是()电子邮件7、在教学中,李老师为了让课件在他不在场的条件下也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一般选择交互性课件,下面选项中不属于交互性课件的为()演示类课件8、多媒体网络教室的资源系统是指()辅助备课资源、学科资源库和素材库9、在教学实施中,教师们不仅需要了解更多的教学硬件设备,也要熟悉一些教学软件的功能,在下列选项提供的工具软件中能够播放音频文件的为()。
Windows Media Player11、下列关于图片格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Jpg格式的图像是经过压缩的12、数字教学资源一般都有良好的交互性,存储方便等优点。
李老师在教学中使用数字资源的策略如下,不合理的为()。
(1分)在教学中,数字教学资源尽量自己去重新编制,避免使用现成的13、软件的“有线性的横向导航”与信息组织结构()相对应。
(1分)知识点之间相互平行并列14、在“知识点之间逐层递进深入”的教学信息组织结构相对应的软件导航是线性的纵向导航15、在Frontpage中,通过()可随时查看所制作的网页在浏览器中的效果。
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_江苏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_江苏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教师数据素养的应用在课前可以体现为______。
答案: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_采集学生预习数据_进行学情分析2.教师数据素养模型包括。
答案:核心技能层_意识态度层_基础知识层_思维方法层3.关于教师数据素养金字塔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答案:思维方法是教师数据素养能力的体现,是发展评价教师数据素养的关键性指标。
4.澳大利亚颁布的首次对教师利用课堂数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出了明确要求。
答案:《全国教师专业标准》5.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在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 Paul Zurkowski提出。
答案:19746.英国的数据素养最早来源于。
答案:数学素养7.美国教师数据素养的发展脉络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起步期、、完善期。
答案:发展期8.教育数据意识的培养途径有哪些。
答案:参加专题培训_开展数据驱动教学实践_阅读有关教育大数据的相关文献资料9.基础知识层主要是指教师对教育数据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包含教师对教育数据的采集、分析、解读、应用和交流能力。
答案:错误10.思维方法层主要包含数据量化思维、数据关联思维、______以及数据反馈思维四个要素。
答案:数据驱动11.在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中,确定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的指标P值为答案:0.0512.教育数据思维包含哪些要素。
答案:数据反馈思维_数据量化思维_数据关联思维_数据驱动思维13.______是将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加以整理、归类、简化或绘制成图表,以此分析数据的观测个数、中心趋势,以及到中心值的变异或离散程度的一种方法。
答案:描述性统计分析14.教育数据伦理有哪些潜在的威胁。
答案:过往数据对个体发展的束缚_数据主导决策对学业进步的禁锢_隐私泄露对人格尊严的侵害_教育数据的不当传播引发学生的安全问题15.教育数据思维包含哪些特征。
答案:数据结果的辩证审视_关联性思考_数据的价值创造16.教育伦理涉及教育的制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结果、评价等多个方面。
面向深度学习的动态知识图谱建构模型及评测
面向深度学习的动态知识图谱建构模型及评测作者:姜强药文静赵蔚李松来源:《电化教育研究》2020年第03期[摘; ;要] 深度学习回应时代诉求,指向“核心素养”改革,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回归了学习本质。
知识图谱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深度学习。
但以往知识建构存在组织静态、孤立的局限,基于ARCS动机模型和知识建构理论,从协同知识建构、動机策略和学习环境建构面向深度学习的动态知识图谱模型,具有动态生成、及时反馈、交互共享等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增强学习体验。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挖掘、滞后序列分析等方法评测动态知识图谱建构模型。
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在学习成绩、注意力程度等方面均优于控制组,尤其对中低水平动机学习者产生积极影响,显著提高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感知注意力、自信心和满意度。
动态知识图谱建构发展思路可从重塑任务前计划、社会认知开放性、意义协商及生成性教学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催生深层次认知能力与高阶思维。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动态知识图谱; 协同知识建构; ARCS模型; 文本挖掘; 滞后序列分析[中图分类号] G434; ; ; ; ; ; [文献标志码] A[作者简介] 姜强(1978—),男,辽宁丹东人。
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研究。
E-mail:jiangqiang@。
一、引; ;言知识图谱作为思维可视化的重要表征方式,彰显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是超越“浅层知识传授”,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知识图谱的研究与利用主要集中于两大方面,其一是实现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采用文献挖掘工具(如CiteSpace)探析热点主题与特点,如李金臻利用知识图谱对我国当前智慧教育研究的前沿、热点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1];杜文彬采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了STEM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2]。
社交网络中知识传播与知识流动模型分析
社交网络中知识传播与知识流动模型分析第一章:引言社交网络在当今世界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使我们能够与家人、朋友和同事进行交流和联系,还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分享信息和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平台。
在社交网络中,知识的传播和流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社交网络中知识传播与知识流动的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第二章:社交网络中的知识传播2.1 知识传播的定义知识传播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交网络传递和交换知识的过程。
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可以通过分享文章、观点、经验或资讯等方式传播知识。
知识传播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特定的知识,从而促进思想的交流和进步。
2.2 知识传播的影响因素知识传播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信息内容的特点、传播者的影响力、接收者的兴趣和需求等。
其中,信息内容的特点是影响知识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吸引力的知识更容易在社交网络中传播和流动。
传播者的影响力也是影响知识传播的关键因素。
影响力高的人更容易引起他人的关注和传播。
接收者的兴趣和需求也会影响知识传播的效果。
如果接收者对特定知识内容感兴趣或有需求,他们更有可能接受和传播这些知识。
第三章:社交网络中的知识流动3.1 知识流动的定义知识流动是指在社交网络中,个体或群体之间通过互动交流而产生的知识传递过程。
与知识传播不同,知识流动更注重个体之间的互动和共享。
通过互动和共享,个体可以获得新的知识、观点和经验,进而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发展。
3.2 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知识流动的过程受到个体和群体的特点、社交网络结构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个体和群体的特点包括知识水平、经验和能力等。
具有更高知识水平和更广泛经验的个体和群体更容易产生和流动知识。
社交网络结构也是影响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
网络中存在的联系和关系决定着信息和知识的传递路径和速度。
网络中的中心人物和关键节点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信息传递能力。
2018湖北省中小学教师提升工程,在线测试试题3
2018湖北省中小学教师提升工程,在线测试试题31.来自于门户网站的信息质量、可信度要低于来自纯粹的搜索引擎检索的信息。
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2.组建合作小组需要尽量避免“同质”分组策略的运用。
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3.思维训练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激发思维、整理思维、开拓思维。
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4.学校云应用即是学校管理的服务系统。
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5.Blog是一个易于使用的网站,您可以在其中迅速发布想法、与他人交流,但其缺点是发布博文(日志)需要付费。
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6.老师信息化基本功都有“搜、拿、做、用”的能力。
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7.课件的选题过程是一个以信息化的观点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结果。
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8.虚拟仿真是现实世界的再现,不是构想。
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9.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必备的一种系统软件,例如我们常用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
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10.选课模式中套餐模式适合教师数量要求高,学生选多时应用。
A. 正确B. 错误答案:B解析:单选题 (总分30分,每题1分,共30小题)11.()是教师运用信息化的第一能力或说核心。
A. 搜B. 拿C. 做D. 用答案:A解析:12.虚拟实验是借助,仿真以及虚拟现实技术而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实验模式。
A. 实验器材B. 多媒体C. 视频D. 图画答案:B解析:13.()是指每年刚入学的学生参加的基本学习能力的测试。
A. 基线测试B. 起点报告C. 增值报告D. 学生问卷答案:A解析:14.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电子板书的特点。
A. 板面容量大B. 多版面并存C. 回看对照D. 不可存储答案:D解析:15.在面对面小组组织管理中,关于“走向合作的关键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直面互动B. 人际和小组技能C. 人人尽责D. 以上都不是答案:D解析:16.研究性学习教师与学生的()只是在学生需要时才发生。
生物学复习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
生物学复习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郭广郁在复习的过程中,最应当注重的就是知识的系统性(又叫知识网络)。
网络结构化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只有知识形成网络结构,才能在解决问题时迅速地、有效地提取知识。
怎样去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呢?首先,重在平时积累。
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养成经常进行总结的好习惯,一点一滴地去积累。
建立知识网络时,可以参考课堂上老师提供的、参考书上有的或同学们自创的知识网络,关键是要内化知识,充分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
其次,讲究方法。
构建知识网络,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
最常用的方法有:绘制概念图法、(列表)比较法、图解法和归类分析法等。
绘制概念图法概念图是一种关于概念知识、思维过程和系统结构的图形化表征方式。
概念图包括节点、连线、连接词和层次4个基本要素。
节点是置于方框中的概念;连线表示节点概念间的意义联系;连接词是置于连线上的两个概念间的意义联系词;层次显示概念间的包容关系。
概念复习时,若通过图解把关于某一主题的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以科学命题的形式联系起来,以直观的形式呈现思考过程,就会非常有助于意义构建,有助于在新的问题情景中准确运用概念。
图1是细胞与细胞工程知识网络。
列表比较法比较是确定事物间相同与不同之处的过程。
为了确实地肯定事物之间的异同点,首先必须对被比较事物加以分析。
有了比较,才有鉴别,人认识一切事物都是通过比较实现的,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比较通常是对相近、相同、相似或相反的事物,所采用的一种方法。
如高中生物学中的“物质的自由扩散与主动运输”、“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与暗反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都可用表格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图解法 通过图解以图形或文字的形式,使复杂的过程简单化,便于理解,便于记忆。
如光合作用图解、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解、碳循环和氮循环图解、能量流动图解等。
数字环境下国际信息资源标识的新进展
数字环境下国际信息资源标识的新进展刘春燕/沈玉兰/张薇/李再扬2012-10-26 14:19:19 来源:《情报杂志》(西安)2011年6期【英文标题】The New Progress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dentification in Digital Environment【作者简介】刘春燕(1974-),女,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与文献标准化,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沈玉兰(1954-),女,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张薇(1966-),女,研究员,研究方向:情报研究、科技管理,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西安710054;李再扬(1970-),男,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信息标准,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西安710049【内容提要】简要介绍了当前国际信息标识体系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数字环境对国际信息标识的影响,概括了国际信息标识组织的几个新进展:如建立中心注册数据库、静态标识体系的“可操作性”实践、国际信息资源标识符的互操作研究等,并从中得出管理和服务模式将成为决定信息资源标识符是否被接受的关键因素、信息资源标识符的互操作研究将成为知识组织领域的下一研究热点等趋势。
The paper introduces briefly the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alyzes impact of digital environment on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dentification, summarizes several new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organizations as follows: founding the central register database, realizing the “operational” practice of static identifiers in digital circumstance and study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the identifiers, and finally concludes two important future trends in identifiers field【关键词】数字环境/信息资源/标识符Digital environment/Information resource/Identifier0 引言在网络时代和数字化时代信息的标识的作用日益突出。
信息技术支持知识建构:层次模型与效果分析
信息技术支持知识建构:层次模型与效果分析[摘要] 知识建构是一种社会性协商与对话的意义建构过程,需要在具体的学习技术系统中实现。
本文阐述了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中知识建构的层次模型及其研究方法、基于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设计研究,分析了协同学习环境中知识建构的层次和质量。
研究发现,技术环境下知识建构水平主要在信息的分享阶段,以及对问题、观点的共享及描述方面,有助于从技术设计和教学设计方面为学习系统构建提供建议。
[关键词] 知识建构; 层次模型; 协同学习; 设计研究一、引言对于技术在学习和知识建构中的效用,大多数研究者都认同技术在知识建构中的积极作用。
乔纳森(Jonassen,1999)曾把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概括为五个方面[1]:支持知识建构的工具、支持建构性学习、用于探索知识的信息工具、支持通过交谈来学习的社会媒体、支持通过反思来学习的智能伙伴。
由此可以看出,技术均与知识建构相关。
然而,知识建构实质上是一个具有不同研究情景的术语,建构主义者强调的建构是站在知识加工的主体视角上的,而Scardamalia和Bereiter(2003)则关注知识加工的过程,她们把知识建构定义为“社区中有价值的思想的持续生产和持续提升”[2]。
他们认为在一个革新影响的时代,学生需要知道如何成为一个知识建构者,这些建构者通过渐进探究的工作集体地进行思想的提升,这是一个更加接近于教学过程的学习隐喻。
站在这一知识建构立场,基于知识建构层次模型,本文通过一个设计实验,具体分析技术支持知识建构的效果。
二、知识建构:内涵、属性与层次模型1.知识建构的内涵随着学习研究的不断繁荣和发展,知识建构越来越成为一个看似清晰却又模糊的词汇,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Knowledge Construction,从学习理论出发的,强调知识的建构性。
建构主义本身是作为一种认识论参与到教育中,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对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建构主义俨然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
《多媒体课件制作试题》试题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模拟试题集一、判断题1、动态视频适宜于那些别的媒体所难以表现的来自真实生活的情景和事件。
(T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由巴甫洛夫创立的。
(F )3、课件开发过程分为分析、设计、实现、使用与维护。
( T)4、制作稿本是在文字稿本基础上编写的。
(T )5、在photoshop中,新建通道和新建图层是一回事。
( F)6、固定型课件是从斯金纳“程序教学”思想而来的。
( T)7、学生是知识的容器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观点。
( T)8、屏幕界面是学习者和课件交互的窗口,学习者通过屏幕界面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课件通过屏幕界面向用户提供信息。
(T )9、学习过程理论把学习者的内在学习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形成与获得阶段、迁移阶段。
( T)10、Authorware中用于表示按钮位置的X和Y坐标分别指按钮右下角在演示窗口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 F)11、多媒体网络教室对环境的要求高,容易控制课堂纪律。
( F)12、Authorware允许使用通配符“*”和“?”。
(T )13、交互性是传统媒体和计算机媒体的主要区别。
( T)14、热区交互的响应区域可以是圆形或者三角形。
(F )15、Authorware是基于图标的多媒体创作工具。
( T)16、移动图标的属性窗口中,“定时”的单位只能设置为秒。
(F )17、Authorware中的交互图标提供了13中交互类型。
( F)18、限时交互主要用来控制用户应答所花费的时间。
(T )19、Authorware的条件交互类型中,非零值都被作为“真”处理。
(T )20、多媒体课件评价可以使用问卷的形式进行。
(T )21、图形实际上是一个二维的数值矩阵,其基本单位是象素。
(F )22、图形和图像文件格式之间可以任意转换,而且是可逆的,即转换不会造成信息丢失。
( F)23、模拟声音在时间上是连续的,而数字音频是一个数据序列,在时间上只能是断续的( T)24、补间动画分为两种:一种是“移动补间动画”,一种是“形状补间动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量的积累而发生结构改变. 现有对知识网络 变化策略主要分为两种: 1 ) 网络结构关系改变, 即每个时间步长对网络的节点或边进行增删操 作, 以改变网络的物理结构; 2 ) 网络属性改变, 即 改变网络节点或者边上的属性如节点能力 、 边的 关系强度等影响知识传播的属性. 对于处于知识网络中的主体而言, 主体是知 识的载体, 如个人、 社区、 企业等, 对其而言, 其所 能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 以个人为例, 在时间、 精 力或金钱等可利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存在两种 极端情况, 一是无力维系更多的关系, 也就是个人 , 与其他人的联系逐渐减少 二是能维系所有关系, 即能不断认识新的人, 并与所有他认识的人保持 联系, 同理, 社区或是企业等也是如此. 这里无法 穷尽处于这两种极端情况下的所有可能情形 , 所 以本文提出两种基于改变网络结构的知识网络变 化策略. 假设初始化主体与其它主体的联系为其 所拥有的资源所能维持的关系数量, 并在仿真过 程中保持不变, 即假设主体的资源能保证其维系 这些关系, 这就是网络均衡策略, 同时考虑另一种 极端情况, 即主体能维系所有关系, 即能不断认识 新的主体, 并与其保持联系, 即网络增长策略. 1 ) 网络均衡策略 与无标度网络生成时的优先连接概率类似, 依据总知识积累量, 计算出 t 时刻知识主体 i 的相 邻主体的优先删除概率, 并计算知识主体 i 的邻 居的邻居中总知识积累量的优先连接概率 , 完成 删除和连接操作.
2
2. 1
仿真分析
参数准备 知识网络作为知识转移的载体, 其异质性主
习, 主体的平均知识量随着时间的增长过程分别 如图 2 、 图 3 所示. 对比图 2 和图 3 可知, 在给定每种知识的最大 可能知识量的情况下, 图 2 和图 3 表明不同的知识 网络演化策略下主体自身学习所得到的知识增长 趋势是相同的, 说明了在不同的网络演化中自身 学习知识的同质性和局限性. 两种网络变化策略 对应的 5 种知识的平均值增长 ( 见图 2 ( a) 和图 3 ( a) ) 过程具有很高的相似度, 表明即使在不同 网络结构演化策略下, 主体自身知识的增长的过 程一致, 即对知识的自我吸收和消化取决于主体 本身的能力. 由图 2 ( b) 和图 3 ( b) 也可以得知, 主体自身学习知识过程下, 知识主体所拥有知识 的方差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 ( 或者也可以认为 表明当知识总 是随着知识总量的增长而增大 ) , 量越多时, 在不考虑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和知识 之间的关联性促进其他知识的学习的情况下 , 知 识主体各种知识的独立学习受知识主体本身的学 习能力影响和制约, 随着时间的增长, 知识主体之 间的知识量方差越来越大, 知识主体的知识水平 的差异就越来越大. 0. 07 0. 01 0. 01 ; 0. 50 1
第 17 卷第 11 期 2014 年 11 月
管 理 科 学 学 报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S IN CHINA
Vol. 17 No. 11 Nov. 2014
动态知识网络上的知识积累过程模型
张 薇,徐 迪
(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 361005 )
①
摘要: 动态异质性网络上的知识及信息流动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 . 为了分析动态异质性 知识网络上的多种知识积累过程 , 本文建立了对应的网络模型和知识积累模型 . 知识网络动态 变化策略分为两种: 一是网络均衡策略, 即在知识网络演化过程中, 主体之间的平均联系强度 和联系数量保持不变; 二是网络增长变化策略, 即在网络演化过程中知识主体之间的联系逐渐 增加. 各种知识的积累量分为两部分: 一是以 S 型增长曲线为特征的主体自身的知识学习, 二 是通过知识关联度矩阵计算相邻知识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量 . 仿真结果表明, 知识关联度较高 的知识在网络增长策略下的流动速度快于知识关联度较低知识 , 知识流动速度快的网络演化 策略下的知识主体之间的知识量方差小于知识流动速度较慢的网络演化策略 .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异质性知识网络; 知识积累; 知识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 C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9807 ( 2014 ) 11 - 0122 - 07
— 124 —
管
理
科
学
学
报
2014 年 11 月
其邻居主体 j, 在时刻 t - 1 对知识主体 i 而言, j ∈ N i ( t - 1 ) 在时刻 t 被从知识主体 i 的相邻主 体中删除的概率是 pj = k i, max ( t - 1 ) - k j ( t - 1 )
∑ kn ( t - 1) n∈ N ( t - 1 )
i = 1, 2, …, n 其中行向量 k i ( t) , 有的知识矩阵, 表示第 i 个主体的知识量, 为 P 维向量, 表示由 P 种知识构成. 在每一个时间步长中, 第 i 个主体的 知识向量 k i ( t) 的积累过程如式( 1 ) 所示, 式中的 . 表示矩阵( 向量) 点乘操作; * 表示矩阵( 向量) 相乘操作 k i ( t) = ( 1 + α exp( - βt) )
-1
·u i ( t ) +
d i ( t ) · π i, i ∈ V N i ( t) * R,
( 1)
式中 ui ( t) 表示第 t 时间步长第 i 个知识主体可能积 累的最大知识向量, 即知识主体 i 在时刻 t 的最大知 识积累能力; α、 β 为 S 型增长曲线参数; di ( t) 为第 t 个时间步长的知识主体 i 的知识吸收系数行向量; πi, Ni ( t - 1) 表示第 t - 1 时间步长知识主体 i 与其所 有相邻主体之间的最大知识差行向量,
邻居的邻居的知识总量之和. 2 ) 网络增长策略
图1
知识网络改变策略示意图
Fig. 1 The evolutionary strategies of knowledge network
第 11 期
张
薇等: 动态知识网络上的知识积累过程模型
— 125 —
2. 2
网络结构改变下的知识自学习 在不同网络变化策略下, 只考虑主体自我学
[5 ]
; 静态网络的“强 ” 连
接关系有利于相同信息的传播或复杂信息流量的 [11 ] [12 ] 控制 . 此外, 李金华和孙东 王文平和张兵 、 分别考虑了动态关系强度和小世界网络结 构对知识流动速度的影响. 川 动态网络对知识和信息流动影响研究主要强 调网络 结 构 的 变 化, 如 增 删 主 体 ( 节 点) 、 联系 ( 弧) 或者是社团组织对 知 识 传 播 特 征 的 影 响. Boccaletti 等人对复杂网络结果演化特征的基础
第 11 期
张
薇等: 动态知识网络上的知识积累过程模型
— 123 —
群和网络结构演化的研究也多次运用此方面的分析 Wal 完成了此方面的工作[17]. 结论, 大多数的研究仅仅探讨单知识的流动, 很少 注意到知识内在联系, 即忽略了知识之间的关联 性. 基于此着眼点, 本文提出基于动态知识网络 , 的知识积累模型 分析了网络结构的变化对多种 相关 知 识 积 累 的 影 响, 具体的分析过程如下文 所述.
与网络均衡策略类似, 网络增长不改变网络 规模大小, 即在网络变化的过程中不增加新的知 识主体, 只增加主体与主体之间的连接, 不实现删 除主体之间连接的操作. 下面依然根据图 1 说明以知识总量为指标 的网络变化策略 . 如图 1 所示 , 第 t - 1 时刻主体 i 的邻居中 , 三种知识总量最大的是节点 3 . 按照 总知识进行轮盘赌 , 假设 3 被选中 , 首先删除它 与主体 i 之间的连接 ( 见图 1 ( a ) 中的虚线 ) . 为 了保持网络均衡 , 检查与主体 3 相邻 、 知识总量 最大的主体 ( 主体 11 ) , 判断它是否与 主 体 i 相 连, 如果否 , 则增加它与主体 i 之间的连接 , 如图 1 ( b ) 中虚线所示 ; 如果该主体所有邻居均与主 体 i 连接 , 则随机建立其和不与之相连的主体之 间的联系 . 对于网络增长策略, 即不删除与 i 相邻的最 大知识总量主体之间的邻居, 但是增加邻居的邻 居与 i 之间的连接, 结果如图 1 ( c) 所示.
i
, 其中 k j ( t - 1 )
表示 t - 1 时刻知识主体 j 的总知识量 k i, max ( t - 1 ) 表示在时刻 t - 1 主体 i 的所有邻居总知识量中的 最大知识 量; 同 理, 知 识 主 体 i 邻 居 的 邻 居 k, k ∈ N j ( t - 1 ) , j ∈ N i ( t - 1 ) 在时刻 t 被主体 i 的连接概率是 pm = km ( t - 1)
0
引
言
“弱” 样重要的影响. 如果主体之间的联系强度较 ( 主体之间是弱连接的 ) , 同质的知识信息流动速 度慢于异质的知识信息
[10 ]
近年来, 对以复杂网络为载体的知识或信息 [1 - 3 ] . 研 流动的研究是知识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究表明复杂网络作为知识流动的载体, 其拓扑结 [4 ] 构对知识传播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 以 Watts 和 Strogatz
识传播的影响
[ 16 ]
; 在区域发展研究领域, 对产业集
①
收稿日期: 2014 - 05 - 20 ; 修订日期: 2014 - 09 - 1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71171171 ) . 作者简介: 张 薇( 1984 —) ,女,四川遂宁人,博士生. Email: dxu@ xmu. edu. cn 本文入选第十二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优秀论文 .
∑ ∑ k j,n ( t - 1 ) j∈ N ( t - 1 ) n∈ N ( t - 1 )
i j
, 其中 k m ( t - 1 )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