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观书有感·其一》宋代:朱熹半亩见方的池塘开得像一面镜子,清澈见底,天空和云彩都浮在水面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通:哪)《观书有感·其一》译文半亩见方的池塘开得像一面镜子,天空和云彩闪闪发光,漂浮在水面上。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观书有感·其一》注释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
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屈: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的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不断更新发展,从而积累。
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应用、探索,才能让自己永远保持先进和活力,就像水的源头一样。
《观书有感·其一》赏析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是观书和观水一样,都是有着源源不断的源头,以水比喻书,告诉我们要不断的补充新知识,不断的学习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这句诗的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1《观书有感二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创作背景
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朱熹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
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 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意思说那小小的方塘之所以能保持清澈透亮,是因为源头不断地有新鲜的活水注入。
由此我想到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想保持一种鲜活灵动,个性彰显出一种独立创新,也应该不断注入新鲜的“活水”来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灵。
这股“活水”从何而来呢?我认为,是从阅读文学作品中汲取而来。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文学作品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学生每学年要阅读两三部名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如能达到课标要求,也就不愁学生心灵没要“活水”的滋润了。
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忽略了“活水”的引入,从而导致学生失去鲜活灵动的思想,独立创新的个性,变成了课堂上的一潭“死水”。
如何利用文学作品这股“活水”来激活课堂上的这潭“死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首先,要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将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入课堂教学中来,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时可以采用“三步三方法”。
第一步为“设置悬念法”,即我每天在课前利用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如讲《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学生听到精彩处,急于要知道结果,我却设置悬念,不告诉学生想知道的结果,而是请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看《三国演义》,下节课告诉我结果,无形中学生上了老师的“圈套”,主动去找书看,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故事情节,慢慢对读名著产生了兴趣,利用“设置悬念法”我成功地引导学生读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鲁滨孙漂流记》《爱的教育》等文学作品。
第二步为“情境设置法”,在学生阅读了一定量的文学作品后,我采用“情境设置法”,请学生上台讲精彩故事、评文学人物、演精彩片段等方式,再创情境,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例如:在读完《孙权劝学》这个故事后,我让学生把这个故事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鲁肃,从情境表演中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孙权关心、爱护吕蒙,对吕蒙循循善诱之情态,从情境对话中让学生感受吕蒙勤奋苦学、学有所成的自豪、自得之形象。
问渠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问渠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解释: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原文《观书有感·其一》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通:哪)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
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赏析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观书有感》宋朱熹-《观书有感》的古诗鉴赏
《观书有感》宋朱熹|《观书有感》的古诗鉴赏观书有感作者:朱熹年代: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
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
它所表达的含义是要想水清如许,必须要有源头活水来,也就是说只有有源头的清澈活水才能使得整个水系保持清澈。
这句话用来比喻人生哲理时常被引用,意指追根溯源,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和办法,也意味着要重视事物的根本原因,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本质,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很多例子印证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比如一个人的成功,只有根植于扎实的基础和努力的付出,才能取得长久的成就;一个企业的发展,只有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一个国家的繁荣,也只有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古诗中的警世名言,更是对人生、事业、国家的一种智慧的指引。
让我们来看看这句话在人生哲理中的应用。
人生如同一条江河,在奔腾不息的途中,总会遇到各种挑战和险阻。
如果想要人生如清泉般清澈不染,必须要有一颗清澈的初心和源头活水来支撑。
这里的源头活水,指的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信念和追求,只有坚持初心,才能在纷繁的世俗中保持一颗清澈不变的心。
而想要有源头活水,就要涵养自己的心灵,培养正直善良的品德,每一滴水都源自心灵的深处,只有内心清澈,才能使得周围的环境变得清澈。
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一条清澈活水的源头支撑。
这里的源头活水,指的是企业内部的诚信经营和责任担当。
只有坚持诚信经营,才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拥护,从而发展壮大。
而企业要想有源头活水,就要注重内部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只有内部的清澈活水,才能造就企业的长久发展。
让我们再来思考一下这句话在国家治理中的应用。
一个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也需要有源头活水的支撑。
这里的源头活水,指的是国家的法制建设和公平正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一诗,意指要问那里的水为何如此清澈,正是因为有源头的活水不断注入。
这句诗表达了一个重要的哲理,即事物的优良状态往往得益于其根源的纯净和活力。
这句诗也告诉我们,要想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就必须从源头上保持纯净和活力。
那么,究竟什么是“源头的活水”?在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保持源头的纯净和活力呢?下面,我们将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是“源头的活水”。
源头即水流的发源地,活水则是指源头所涌出的清澈、活力充沛的水。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水是生命之源,水之清澈、活力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和健康。
保持水源的纯净和活力一直都是人们重视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源头的活水”也有了更广泛的理解。
除了指代实质的水源,还可以指代事物的根本原因、核心价值、灵感来源等,是指那些能够不断为事物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使事物始终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东西。
一个组织的“源头的活水”就是指那些能够为组织不断输送新的理念、激励员工、推动发展的力量和资源。
一个人的“源头的活水”就是指那些能够不断激励自己,为自己注入动力和活力的东西。
一个国家的“源头的活水”就是指那些能够激发国民创造力、凝聚国家力量、引领国家发展的因素。
无论是对于个人、组织还是国家来说,“源头的活水”都是那些能够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的因素,使其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那么,如何保持“源头的纯净和活力”呢?就是要坚守初心、守住底线。
正如刘禹锡诗中所写,问渠为什么清澈,正是因为有源头的活水不断注入。
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只有始终坚守初心、守住底线,才能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自己始终充满生机。
一个人,只有守住初心,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不断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
一个组织,只有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才能不断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
与活水源头有关的诗句
与活水源头有关的诗句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自:南宋朱熹《观书有感》。
译文: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赏析:源头活水不断,池水才能清澈见底映照出蓝天云影,人只有经常开卷阅读才能滋润心灵焕发神采。
以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学习,要坚持开卷不断汲取新知,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诗的寓意深刻!
2、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出自:唐朝王建《寄旧山僧》。
译文:猎人拿箭猎大雁,渔家直接用竿钓鲜鱼。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出自: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
译文:梅花疏疏落落,斜横枝干投在水中的影子。
黄昏后的梅花散发的清幽香味在飘动。
赏析:“暗香”写其无形而香,随风而至,如同捉迷藏一样富有情趣;“浮动”言其款款而来,飘然而逝,颇有仙风道骨;“月黄昏”采其美妙背景。
4、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译文:我漫步山中,溪水清清,直见水底的石块,游鱼来往,历历可数;幽深的树林没个人迹,只听到鸟儿喧闹相呼。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通:哪)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赏析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
全诗以
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
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书有感其一其二的意思
书有感其一其二的意思《观书有感》二首是是大家在六年级学习的,是宋代著名诗人、教育学家朱熹的作品。
这两首诗通篇使用了暗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学习的态度,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书有感其一其二的意思 1其二两首诗的意思以及两首诗的赏析,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书有感其一其二的意思 1半亩见方的池塘开得像一面镜子,清澈见底,天空和云彩都浮在水面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有感其一其二的意思 2昨天晚上在罗斯河边,那艘巨大的战舰轻如鸿毛。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书有感其一其二的意思 1其二翻译书有感其一其二的意思 1半亩见方的池塘像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辉和浮云的影子在其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书有感其一其二的意思 2昨夜春潮涨江边,巨轮轻如鸿毛。
一直以来开车都是浪费推拉的力气,今天却能在河中央自由漂流。
注释其一: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镜。
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它,指方塘。
那(nǎ)得:怎么会。
那:通“哪”,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许:如此,这样。
④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为:因为。
书有感其一其二的意思 1其二赏析这首《书有感其一其二的意思 1》,相信上到70老者,下到10岁孩童都能脱口而出。
诗人在此诗之中,借景说理。
在诗歌的前两句,他首先描写了池塘:半亩大的池塘,就像一面镜子对着天空打开,蓝天的蓝,白云的白,尽数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随风浮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赏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意思|赏析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赏析作者:佚名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
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赏析二作者:佚名这是一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朱熹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通:哪)标签读书、哲理、写景、初中古诗、早教古诗100首、古诗三百首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
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赏析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一诗,语意简明,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在这个物质丰富、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迷失在喧嚣的浮华之中,忽略了生命的本源,而本源之清,便是活水的源头。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清如许的渠流,才能让源头的活水涌流不息呢?或许,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乎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人们内心生活的问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渠指的是沟渠、江河,而这里用来比喻生活或者心灵的沟渠。
水—生命的源泉,是我们生命不可或缺的资源。
但如今河流被污染,水质恶化,渠水浑浊,我们如何才能找到清澈如许的渠流呢?这需要我们从多方面着手:环境保护不能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保护河流水质。
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推广水资源节约与再生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也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监管对环境的污染行为,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对违法者进行严厉的处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得渠水清澈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指的是清冽的、有生命力的水。
生命的源头,不仅仅是指河流的源头,更是指我们人生的源头。
如何才能使得人生的活水源头涌流不息呢?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我们需要放慢自己的脚步,停下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只有找到了人生的源头,才能找到真正珍贵的活水。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注重个人的内心修养,人生的活水源头是因为有源头的滋养,才会有活水的不断流淌。
我们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持心灵的清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清澈如许的源头活水,使得人生的沟渠中涌流不息的生命之水。
在现代社会,人们热衷于追求物质的丰富,却忽略了心灵的滋养。
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中,我们很容易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忽略了人生的本源。
生活中常常出现各种烦恼与困扰,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迷失了生活的方向。
我们应该关注心灵的需求,关注人生的本源,才能使得自己的生命之水源头涌流不息。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意思是询问江河湖泊的水清澈之处是从何得来的,答案是因为有源头的活水不断注入。
这句诗句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其意蕴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存在。
而水是否清澈,则取决于源头的水质。
良好的源头水源是生命力的源泉,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正如这句诗中所言,一切的美好都来自于源头的活水,源头的水质好,流下来的江河湖泊才会清澈见底。
这句诗句启示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好源头的水,让清澈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下游,使整个水系保持清澈,生生不息。
从更深层次上来讲,这句诗句也是告诫人们要重视事物的根本和本质。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只看到一个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忽略了事物的根本原因。
就像问渠哪得清如许,源头的活水是清澈的根本,忽略了源头的活水,便不可能得到清澈的江河湖泊。
所以,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也要注重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在做事情时,也要注重做事的本质,才能做出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
这句诗句还寓意着追求事物的真实和纯粹。
在当今社会,物质享受日益丰富,人们往往更加追求表面的繁华和豪华。
真正的美好事物往往来自于内心的纯净和真实。
只有那些纯粹和真实的事物,才会给人以深刻而持久的美好体验。
就像问渠哪得清如许,要得到清澈的江河湖泊,必须从源头的活水开始,才能得到真正的清澈。
所以,我们在追求美好事物的时候,也要注重事物的内在品质,而不是事物的表面风光。
只有那些真正纯粹和真实的事物,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好体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浣溪沙·北国风景》。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看到的一条河流之所以清澈如镜,是因为它有一条源头,活水源不断地涌出,才使得整条河流始终清新如初。
这句话可以引申为人们应该注重事物的本源,只有保持本源的干净、纯净,才能使得整个事物始终保持着好的状态。
因为源头的水清才能使得河流水清,源头的思想正才能使得社会风气正,源头的道德良好才能使得社会风气良好。
这句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我们在处理各种事情的时候,应该注重从源头入手,找出事情的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也应该注意保护水源地,保持水的质量,才能使得湖泊、河流等水域生态得以保护。
在管理一家公司的时候,也要注意源头的管理。
只有保持公司内部的管理文化健康,才能使得员工积极向上,工作效率高、产出优质,公司的业务也能够健康发展,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总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告诉我们注重事情的本质,从源头入手,才能使得事情做得更好,得到更好的结果。
这句话也提醒我们保持纯净之心,应该珍惜每一份源头的清新,让我们从源头开始,保持环境、人与事物的健康。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俗称渠道,是指引水渠或者河流的水流向某一特定的地点或者田园。
在中国古代,问渠是一种灌溉用的水利工程,它通过引水渠将水送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种田。
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意思是问清澈的水从何处来,都是源头的活水所送来的。
源头的活水是指那些清澈、透明、洁净的水,在中国古代,人们很重视水的清洁,特别是对于饮用水和农田灌溉水来说,水的质量对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们始终关注水的源头,希望从源头获取到清澈的活水,以满足日常生活和农田灌溉的需要。
在当今社会,这句诗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它提醒我们应该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着日益加剧的污染和枯竭的危机。
我们应该从源头保护水资源,努力使水变得更加清澈、洁净、高效地利用水资源,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
这句诗也提醒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人们常常忽略了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只关注其表面的现象和结果。
而事实上,很多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像问“渠”哪得清如许,我们要关注问渠的源头,找出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取得长久、根本的效果。
这句诗还提醒我们要重视起源、来历。
在面临选择困难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考虑一下事情的起源,看事物的来龙去脉,这样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对于自己的起源、根源也是应该重视的。
要知道自己的根源,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的未来。
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表达了对清澈活水的向往和对问题根源的关注,同时也启示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根源,重视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关注事物的起源和根源。
希望我们能够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经验,用心去体味和领会这句千古名诗的深刻含义,并将其融入到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有源头活水来
摘要:在写作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积累。
语言的积累,可以着眼于文本、着眼于名著、着眼于实践。
材料的积累,可通过观察生活、摘抄美文、坚持写日记周记、自编作品集来实现。
关键词:写作教学语言积累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3B-0017-02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0多年,感受颇深的是写作课。
老师在台上悉心指导,学生在台下似茅塞顿开,可一旦落笔,学生要么抓耳挠腮,要么愁眉不展,何哉?无“话”可说。
教过一名学生,刚上初一时,所写作文语句不通,内容单调,我便告诉她平时注意积累材料,沉淀感情,学习语言。
两年之后,这位学生的作文语言美,立意新。
受此启发,在写作教学中,我特别重视素材的积累。
杰克?伦敦的房间有着奇怪的装饰,窗帘上,衣橱里,橱柜旁都挂着纸片,每片纸上都记录了一些美妙的词语,经年累月,他掌握的词汇量自然丰富起来,这就是积累的妙处。
邓拓认为,真正的成就,就是在前人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有所发展,进而有所创造。
一、语言的积累
(一)着眼于文本
语文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名言警句、人生格言、成语等妙词佳句,如《大道之行也》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流沙河的《理想》中“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冰心的“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些朴素而有哲理,形象又深情的语言,似滴滴雨露、潺潺甘泉,滋润着学生,荡涤他们的心灵。
这些精美句子都是前人语言的精粹,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好资源。
(二)着眼于名著
书籍浩如烟海,多读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之人深交。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规定的名著必须研读。
这些名著中的精神营养和妙词佳句都会给予学生莫大的帮助。
冰心《繁星?春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形象而富有哲理的短诗,生动贴切,发人深省;老舍笔下祥子的挣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坚韧;《格列佛游记》《西游记》瑰丽的想象;《伊索寓言》里生活的智慧,凡此种种都会在学生心灵里扎下深厚的根。
教师平时还应推荐一些优秀的杂志,像《特别关注》《读
者》《青年文摘》《格言》《意林》等。
另外,报纸、新闻节目甚至微信也是积累语言的好途径。
(三)着眼于实践
1.连词成段训练。
课堂上选3~5个词语,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或描写美景,或讲述故事,或畅谈生活体验。
虽说只言片语,却是学生的情感流露,“你方唱罢我登场”,对抗中,既激发了写作兴趣,又提高了词语的运用能力。
2.结合课文的写作技巧,进行片段练习。
学《芦花荡》写几句话颂老英雄;学《背影》话父爱;给“信客”写碑文;给邓稼先写颁奖词;学《王几何》仿写自己的老师;学《故宫博物院》写“我”的小天地等。
这样的小练笔用时短,灵活多变,是学生喜欢的写作形式,作文语言往往出乎意料,生动感人,自然活泼。
3.以诗总结。
有些课文,尤其是记叙文,学完后学生用诗句写感受,语言优美精炼,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会大幅提高。
二、材料的积累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构思再好,立意再高,若没有典型的好材料,文章也会单调乏味。
初中生的生活是单线条的,文本中的材料也是有限的,只有让学生跳出单调的小圈子,写作素材库才能充盈起来。
(一)生活中学会观察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素材库的源泉。
叶圣陶说:“在实际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和仔细认真的习惯,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了。
”茅盾说:“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记下来。
”
在学校里,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学校的一草一木,老师的一言一行,同学的一举一动;上课、下课、批改作业、辅导、讨论、争辩等情景都是书写校园生活的好材料。
在家也要学会仔细观察,(下转24页)(上接17页)父母的语言、动作、神情姿态、生活细节、处世态度都是日后写家庭生活的好材料。
背起行囊游山川。
仔细观察所到之处的优美景色,在大自然的河流中畅游,感受天人合一的愉悦。
驻足名胜古迹,感受历史文化,了解民情民俗,获得第一手材料。
当你走向田间、走向工厂、走向矿山、走向敬老院,你可能会看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忙碌在机器旁的工人、步履蹒跚的老人……仔细地观察他们的动作、表情、外貌等,会给你留下深刻的记忆,会成为写作的好材料。
(二)阅读中学会积累
书籍是作文材料的又一个源头。
比起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虽然它是第二手材料,但由于经过作者的加工整理,材料更精炼,更具有代表性。
中学生学习的任务重,不一定非要从生活中积累作文所需材料。
阅读材料积累要注意一些原
则:
一是阅读要有明确的方向,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的放矢,看准后再“下手”,一定要有针对性。
二是阅读要及时。
新时代,新气象,新变化,尤其是网络上新思想、新观点、新词语的大量涌现。
对中学生而言,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国际国内局势。
这就要求阅读一些短周期、新出版的报刊,并及时抄录,不断积累。
三是重在坚持,阅读非一日之功。
读书看报,切不可兴趣来了就“埋头苦读”,没了兴趣就“偃旗息鼓”,积累材料是一项长期的学习任务,惟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才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建立起充实的写作素材库。
四是写作实践中的实用性。
积累材料的目的在于运用,倘若不用,为何费力?所积材料“中不中用”得在实践中验证。
所以积累了诸多材料,一定要学会因“文”而活用,否则辛苦得来的材料便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三)学会记录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
”多写才能成为妙手,妙手方可写出好文章。
第一,摘抄美文。
美文如香茗,蕴味无穷,投身于此,
可洗涤灵魂;美文如虹,绚丽多姿,抄写这样的文章,愉悦身心,多年积累,收获丰盈。
第二,坚持写日记或周记。
真实地记录生活点滴,班内,家里;国际,国内;叙述,抒情,议论;或长,或短;或质朴,或优美;或批评,或褒扬。
日久天长,学生便会有话可讲,有情可诉,可弥补写作“先天之不足”。
第三,自编作品集。
学生利用课余、放假时间搜集一学期的连词成段、平时作文训练、课下小练笔等,编辑成册,自行设计封面、插图,配以目录、前言、后记。
这是一个分类、整理材料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过程。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写作中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终究能写出像样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1]娄进,刘晓敏.让语文课堂活起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