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辅修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辅修专业培养方案一、辅修面向对象的基本条件:1. 入学以来其它课程学习成绩达到学院辅修专业要求者。
2. 主修专业学有余力,对本辅修专业感兴趣的学生。
二、辅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素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对计算机应用系统具有一定的设计与规划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理论及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工程方法的系统训练,具有一定的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
三、辅修专业的学分要求: 30.5 学分四、辅修专业的招生人数:25 人五、开班时间: 2016年秋季。
学制两年。
六、辅修专业的教学要求:1.学生选定课程后,应认真参加课程学习并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及其他教学环节。
经考核成绩合格,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因不合格重新修读者应重新缴费。
2. 辅修专业所有课程均进行考核,其考核要求与主修专业相同。
3. 累计缺课达三分之一者不能获得该课程的成绩。
七、辅修证书:修完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毕业时由学院颁发辅修证书。
八、辅修专业教学计划: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九、主要课程简介(注:介绍主干课程3—4门)《计算机组成原理与实验》课程简介《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在计算机专业的各门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从层次的观点,掌握计算机组成和运行机制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设计和分析方法,奠定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可以从系统的观点,理解提高计算机整机和部件性能的各种可行途径,能站在更高层次上思考和解决问题。
它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常用的逻辑器件、部件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包括运算器部件、控制器部件、存储器子系统等的功能、组成、设计、实现、使用等知识。
学懂简单、完备的单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学习计算机设计中的入门性知识,掌握维护、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一、专业特色本专业是以信息学科为平台,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方向,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面向系统,兼顾应用,软硬件结合,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并重的宽口径专业。
培养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与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体系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培养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具有开拓性、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高,科研成果丰硕。
多年来一直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 和“973”国家级高科技等项目,在软件工程、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和软件方法学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本专业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以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软件工程领域两个工程硕士点。
可以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进一步深造提供后续服务。
教学实验装置充足,拥有多种机型的大型计算机房可供学生上机实践,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1.素质结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能力:自学能力、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等。
应用知识能力: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问题分析方法,既能把握系统各层次的细节,又能认识系统总体;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变得日益重要。
这个领域无疑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快速发展的领域。
人才培养方案不仅需要关注基础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
接下来,我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度和广度。
1. 前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根据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系统设计和实施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这包括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的教学。
通过扎实的基础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一些创新课程,如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等,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新的领域。
实践环节的设置也至关重要,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习和参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中学以致用,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国际化竞争力的培养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通过增加国际课程、引进外国名师、组织海外交流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5. 个人观点和总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全面、深化和创新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化竞争力,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全面发展个性品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摘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技术学科,它贯穿于社会信
息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在不断走向深入中。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
特殊性,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背景,论述了加强师资和就业培养,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的科研研究,以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
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资培养;就业培养;教学方法;科研
研究
Abstract
一、师资培养
1、招聘和培养高水平师资力量。
积极引进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具
有良好专业素养的优秀师资力量,既让师资团队素质更优,也能满足企业
实习和毕业实践的需求。
2、定期举办专业讲座,邀请行业大咖或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讲,为本专业的师资培养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野,也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3、强化继续教育,不断更新教师学术视野,增强教师专业能力和教
学水平。
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业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硬、软件的基础理论、计算机工程技术及综合应用方法。
毕业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1. 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与体系结构,具有对其的操作技能及基本的逻辑设计能力。
2. 掌握计算机硬、软件开发和综合应用的知识和能力。
3. 系统地接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计算机工程与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应用系统的基本设计和开发能力。
4. 具有计算机科学新理论及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
5.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计算机产业发展状况。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2.主要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操作系统、计算机科学方向系列课程、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系列课程、信息技术方向系列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 学制:四年2. 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必修(含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学分为109。
学生从计算机科学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四个模块方向中选一个方向主修。
每个毕业生要修满55学分的选修学分(其中必须取得短2、短3学期各3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0学分、跨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程6学分、专业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0.5学分、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程16.5学分、创新创业4学分、任意选修课程8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需要,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系统知识、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级和应用级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理论知识,基本掌握汉语,能够较顺利阅读本专业的中文书刊、具有听、说、读、写、译的技能;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软硬件分析与设计、应用系统开发、网络与信息系统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软件工程方面的科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趋势。
4、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系统设计、研发与制造、运行调度和管理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及学时、学分分配四、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及进程第一学年第二学年Undergraduate Program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jor Code: 080901)I. Cultivation ObjectivesThe objectives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are to prepare students with systematic knowledge,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and practical skills in this area,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etroleum industry. The graduates, cultivated to be high-quality engineering talent, will be able to participat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eaching or management in areas related to computer software or computer architecture from system to application level. II.RequirementsGraduates should acquire the following knowledge and skills:1. Graduates should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in science such as math and physics, a basic Chinese level, being able to read Chinese journal in their major and basic skills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ng.2. Graduates should grasp prerequisite knowledge on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analysis and design, applic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network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as well as basic knowledg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3. Graduates should ga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related to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hould be aware of state-of-the-art of in this area.4. Graduates should have strong ability to work and to adapt, abilities in real work such as scientific researc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as well as skills in computer system design, R&D,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5. Graduates should master basic methods of searching for literature, capable of self-learning, self-improvement and self-development.III.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nd Allocation of Course Hours and CreditsIV.Course Configuration, Teaching Programme and ScheduleThe First Academic Year日期:教务处长意见(签字):日期:主管校长意见(签字):日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设置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设置培养计划一、前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设置培养计划旨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习内容,以适应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本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科研、开发、教学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1. 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等。
2. 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等。
3.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C/C++)、数据库原理与SQL语言、软件工程、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等。
4. 选修课程:Web开发技术、算法设计与分析、移动计算与物联网、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
三、培养目标本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
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实践项目和学术交流,提高综合素质。
2.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注重考查学生对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和竞赛,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五、实践教学环节1. 实验课程:安排实验课时,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 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企业实习: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运作方式,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经验。
六、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1. 师资力量: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和一定的国际视野,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而言,本专业学生培养工作所应达到的目标(毕业后5年左右预期)包括:(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了解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信息化需求;(2)具有运用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管理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精通计算机软、硬件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综合应用,成为项目开发核心骨干;(3)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在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等因素的情况下进行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4)具有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并在团队中发挥作用;(5)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并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能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理论、计算机工程技术及综合应用方法,对毕业生提出以下12项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扎实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以及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宽广的专业知识,接受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能在信息技术产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计算机教学、开发与应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三、主干课程离散数学、数理逻辑、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VLSI设计基础。
四、主要实践环节工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工程训练、本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等。
五、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条件最低完成180学分+8学分,其中必修116.5学分,选修33.5学分,集中实践30学分,课外实践8学分。
七、选课说明与要求1、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修课要求⑴人文、社科类选修2学分;⑵管理、经济类选修2学分;⑶体育、英语类选修6学分;⑷自然科学类选修5.5学分;⑸专业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2学分,其余为任选;⑹通识类除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外,还必须从全校性通识类选修课程中任选6学分。
2、集中实践的说明与要求⑴工程训练工程训练由两门课构成:工业系统测量、工业系统驱动与控制,分别安排在第4、5学期。
通过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工程的概念,建立工程的意识。
由工程训练中心负责安排具体内容并进行考核。
⑵科研训练主要包括:查阅资料、文献综述、科技论文写作以及软件开发等技能的基本训练。
要求学生在训练结束时提交相关材料。
⑶工程实习主要内容为电工实习。
通过在学校实习工厂的劳动,了解电工设备的基本知识,获得电工方面的感性认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爱岗敬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计算机有关应用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现代IT行业从事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计、测试、维护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一)知识结构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学等;2、掌握本专业领域所需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组成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了解其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
(二)能力结构1、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2、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初步编程能力;3、具有一般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4、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开发综合应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5、具有硬件设计基本能力;6、具有一定的信息管理能力和数据库设计能力。
(三)素质结构1、品德素质: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等能力。
2、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与生存能力;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体魄。
3、人文素质:具有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艺术鉴赏力;具有较好的社会科学基础。
4、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程序开发、调试能力以及硬件开发、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专业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数据库系统概论、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应用技术基础实训、金工实习、电子电工实习、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汇编语言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软件综合课程设计、选修方向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的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受到必要的软件工程实践及工程化方法的训练,具有计算机软件设计、网络设计、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及管理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及管理工作的计算机软件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定1.政治思想、德育规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品质及良好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严谨务实,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
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对的运用本国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较纯熟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3.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达成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具有研究、开发、调测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能力,了解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具有学习软件新理论及新技术的能力。
掌握文献资料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得信息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应当具有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设计及过程管理经历,至少要介入一个重要的项目。
三、重要课程1.理论课程离散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编译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人-机交互技术、Web程序设计(JSP)、系统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系统调查与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具体设计、软件测试技术、基于CMM的软件质量管理。
2.重要实践环节(1)本方案中对《程序设计基础》等共10门专业类课程安排了1-2周(共15周)的课程设计;(2)项目实战实习1(系统分析实战项目2周)、项目实战实习2(大型项目实战练习2周),毕业实习(3周),毕业设计(14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育方案一、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软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材。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培育优秀的科学文化素质,系统地、较为扎实地掌握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获取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应用以及网络管理与保护等多方面优秀的工程实践技术训练。
增强着手能力培育,能适应计算机软件与网络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研究工作。
. 掌握工程标准化、文件检索的基本方法,拥有连续学习、获守信息、参加团队协作工作的能力。
. 认识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显现状和主要发展趋向,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必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创新能力。
.经过对经济、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多学科基础知识的教育,为适应此后在较宽的业务领域工作确立基础。
二、培育规格及特点.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拥有较扎实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拥有较强的多媒体网页设计开发能力,能应用多种先进网页开发工具的综合优势,迅速达成网页制作,表现较强的工作效率。
.拥有设计和开发“动向网站”的能力和较强的互联网应用能力。
.可以在电影、电视、广告、互联网传媒等媒体领域提出合理适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并拥有组织研制开发队伍进行实现的基础。
.能参加或独立从事网络工程的设计、开发和实行,拥有诊疗和办理网络故障的必定经验和技术能力。
可肩负网络保护和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
.掌握金融、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拥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能适应多种业务部门对较宽知识面的要求。
.具备优秀的自学习惯和连续发展的学习自觉性,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优秀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个性。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年授与学位:工学学士学位四、骨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经济学。
五、主要课程数据构造、程序设计、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网页设计与制作、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网络与系统管理六、主要专业实践1)课程上机实习2)学科基础操作训练3)课程作品设计比赛与沟通4)应用项目开发实践5)专业实习实训6)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七、学分要求及分派本专业学生一定修满规定的()方可毕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80901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开发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德育方面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全局观念、法治观念和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2.智育方面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与教学研究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软硬件操作技术和软件开发能力;(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献检索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5)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3.体育、美育及其他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
新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培养具有良好的行业资质和素质的高级人才,具有较强的科学素养和系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够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
践中的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能力。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1.基础课程:该专业学生应学习基础的理论课程,包括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
工程、计算机图形学等。
2.实践课程:学生需要学习现实世界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比
如软件开发、数据挖掘、云计算、信息安全等。
3.专业实习:学生需要参加专业实习,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
业技能,培养专业素质,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
4.综合课程:学生应学习综合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知识等,使学生具备复杂社会环境下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方案
1.教学方式:讲授教学、研讨讨论、实验辅导、教学设计,要求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能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
2.实施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理论及实践素养
1、理论基础素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基础理论、科学思维方法以及计算机前沿技术、安全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工程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并行及分布式计算技术、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计算机系统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理论和实践能力,需要学习的内容有有关数据库的操作、实验室管理技能、网络系统支持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维修技术、网络安全管理技术、软件工程应用技术、程序设计及软件开发等,以及掌握与计算机相关的多媒体技术、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法、量子计算机、软件定义网络、智能系统、物联网、大数据与机器学习、以及云计算等新兴技术。
二、思想道德素养
1、思想道德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理想信念,严格要求学生的应义其责,加强形势政策、社会文化以及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以及注重学生思想道德责任的培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一、1.培养目标
(1)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科学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系统软件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计算机组织原理及设计技术;
(2)具有一定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理论的基础,掌握算法的设计与分析方法,了解现代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
(3)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和网络应用技术;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掌握软件设计原理与计算机程序设计;
(5)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及自动控制系统;
(6)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懂得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科学发展方法,具有现代计算机教育的素质教育;
(7)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在社会实践中运用计算机技术。
二、课程设置
(1)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应用、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专升本)正式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专升本)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能力;具有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和网络管理等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能从事软件研发及应用、软件项目管理、能进行网络组建、网络管理及维护等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宽口径专业。
本专业学生重点学习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
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如下能力:1.具备较好的基本个人素质;2.具备较强的人际协调和团队合作开发能力;3.具有较强的语言(英语和汉语)应用能力和实用文档写作能力;4.具备较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逻辑理论思维能力;5.具备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行业数据库软件设计的能力;6.掌握软件工程基本概念,项目管理基本知识,具有一般软件项目分析、分解、模型构建能力;7.熟练掌握一门可视化开发工具,对数据库开发技术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有深刻的认识,具备较强的开发及应用能力;8.具备一定的软件企业运作与管理能力;9.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网能力,较强的网络管理及维护能力,能进行网络软件开发,网络安全管理;10.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业意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应用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软件工程、基于.NET的开发技术、基于三层架构系统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交换及路由技术、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工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软件开发方向:小型数据库开发、.net程序开发、产品级软件系统开发、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2.网络数据库方向:小型数据库开发、.net程序开发、网络工程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业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硬、软件的基础理论、计算机工程技术及综合应用方法。
毕业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
1. 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与体系结构,具有对其的操作技能及基本的逻辑设计能力。
2. 掌握计算机硬、软件开发和综合应用的知识和能力。
3. 系统地接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计算机工程与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应用系统的基本设计和开发能力。
4. 具有计算机科学新理论及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
5.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计算机产业发展状况。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
2.主要课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操作系统、计算机科学方向系列课程、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系列课程、信息技术方向系列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 学制:四年
2. 毕业最低学分
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必修(含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学分为109。
学生从计算机科学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四个模块方向中选一个方向主修。
每个毕业生要修满55学分的选修学分(其中必须取得短2、短3学期各3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0学分、跨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程6学分、专业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0.5学分、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程16.5学分、创新创业4学分、任意选修课程8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必须满足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条例。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
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
通识教育类(42学分);
基础类(30学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化学、大学物理、工程技术导论、工程图学基础等;
电子技术类(10学分):电路原理、数字逻辑等;
计算机专业基础类(32学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等;
计算机专业应用类(30学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信息检索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人机交互设计、软件测试技术、游戏制作、电子商务技术、Web系统与技术、信息保障与安全、实时系统软件设计、软件过程管理、计算机安全、数字图像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管理与维护、嵌入式系统等。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20学分):见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
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总表
计算机科
程
信息技术
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
九、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辅修课程设置一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双学位课程设置:双专业课程+毕业设计(论文),共54学分。
学位课程成绩要求在75分以上。
十、有关说明:
1、课程中所标示的自主学分均为实验17学时,学分数为0.5学分。
2、标注★的是学位课,标注◆的为双语课程。
3、有关毕业设计的说明:
第六学期短学期开始进行选题、文献翻译等工作,第七学期开始进入毕业设计工作,实行“一次设计、两次答辩”,学生可在指导教师同意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在第八学期初,或第八学期15周进行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