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
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
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
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
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
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资本论:第二篇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的总公式 ,G’=G+⊿G G—W—G’,G =G+⊿G W G ,G 资本的总公式表明资本的运动会带来剩余价值。 资本的总公式表明资本的运动会带来剩余价值。 (一)商品流通是资本的出发点 1.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 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 1.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 资在主义生产是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 (1)资在主义生产是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同过两极分化发 展起来的; 展起来的; (2)只有在发达的商品流通的基础上才能使少数人手中积累一定 数量的货币, 数量的货币,从而才有可能 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3)仅有国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还是不够的,世界贸 仅有国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还是不够的, 易和世界市场也是资本产生的前提条件。 易和世界市场也是资本产生的前提条件。 2.资本是商品流通的最后产物 又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资本是商品流通的最后产物, 2.资本是商品流通的最后产物,又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3.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区别 3.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区别 从流通形式看: 买和卖两个阶段的次序相反; (1)从流通形式看:①买和卖两个阶段的次序相反;②终点和起 点不一样; 媒介不一样。 点不一样;③媒介不一样。 从货币的使用方式看:商品流通的货币是购买手段, (2)从货币的使用方式看:商品流通的货币是购买手段,最终被 花掉 资本流通的货币只是被预付出去,最终还要流回来。 了,资本流通的货币只是被预付出去,最终还要流回来。 从货币和商品的位置变换来看, (3)从货币和商品的位置变换来看,商品流通是同一个货币两次 换位,货币从一个人手里转移到另一个人手里; 换位,货币从一个人手里转移到另一个人手里;资本流通是同一件 商品两次换位,货币又溜回到它的出发点。 商品两次换位,货币又溜回到它的出发点。
马哲第四章二、三节
真题练习
12年单选——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 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 ‚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层表示不满。 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 是资本主义制度下( ) C A.劳资冲突的集中表现 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
真题练习
08年单选——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 增值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 D ) • 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 • B.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 C.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 D.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真题练习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 基础的经济制度。
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货币流通公式:W—G—W( 运动目的是实现不同商品的交换) 资本流通公式:G —W —G`(运动目的是更多的货币)
资本总公式及矛盾 资本总公式:G —W—G` 矛盾: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
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
形式:A.流动
B.潜在
C.停滞
社会主义失业及治理:
加快发展经济、发展教育、计划生育等。
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作用: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却日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 手中,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马原 第四章 六、劳动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原则,似乎资本运转有实现价值增殖的
使用价值是劳动 资本家购买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商品,其
,劳动成为创造剩余价值的源
泉,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发生的
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的。 ”
劳动力商价值
价值构成
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2.维持劳动 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六、劳动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何谓“劳动力”
劳动能力 劳动 劳动力是指人的
,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自由人 其一,劳动者是
,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一无所有 其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
,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
必需的物质条件
封建社会后期 资本原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
历史和道德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
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
有区别 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数量和构成是
的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就转变成了资本
资本拜物教
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具有隐蔽性。资本运动过程中,采取货币、生产资料、商品等物质
等价交换 魔力 形态,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按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笔记
马原第四章官方笔记目录一、本章/教材结构图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三、配套练习题四、 其余课程安排一、教材节构图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第一节 资本主义形成【知识点1】商品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知识点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1、商品经济产生商品: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
商品生产: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
商品交换:商品的互相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决定性条件)【知识点3】商品的价值构成与创造1、商品的价值的构成与创造: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劳动的价值2、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
【知识点5】商品的价值量:1、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价值,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个别价值;2、商品交换是按照其社会价值进行;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知识点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职能:货币的五种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②流通手段: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③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④支付手段: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⑤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第四章第二讲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
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 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13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
——“钱生钱”的艺
术
14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0
2006年考研政治第35题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 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 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 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 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 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 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 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 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 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 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 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 “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3分) (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3分) 41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4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考点手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考点39商品经济(★★★一级考点,一般为单选、简答、论述)+1.商品经济及其产生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第二个也是卷蛆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舄于不同拘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俵用价值和价值①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②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拿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直姓蛆,具体劳动创造位她却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些M挂,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4.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两部分价值所构成的,一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二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
5.商品的价值量(1)社会处奏劳动时■同决定商品的价值显。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是由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的。
(2)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部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篇单劳动为尺度的。
(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妻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是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基本关系。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血经二鱼子蛀⅛直是,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G价值尺度、流通手权、心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种职能,其11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资本论导读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资本论》第1卷导读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第一节剩余价值理论引言第二至第六篇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内。
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利息和地租,因此,首先应当对剩余价值本身进行考察。
剩余价值理论也是马克思的生产理论以及企业理论的主要部分。
剩余价值无非是剩余劳动或经济剩余的特殊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剩余价值理论对市场经济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方法与结构2.基本内容剩余产生条件理论,剩余生产理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资理论。
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研究对象:货币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资本。
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即要素的特定的社会结合方式。
这一篇与第七篇第24章第1——6节从逻辑与历史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问题。
方法:比较分析、矛盾分析。
结构:首先分析货币与资本在运动形式上的区别;其次,分析资本运动形式中产生的矛盾;最后,解决矛盾。
一、资本的总公式1.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P167——168.1)。
2.货币与资本在运动形式和内容上的区别(P168.2——177.2)。
货币的运动形式与资本的运动形式(两种不同的流通)。
两种流通在形式上的共同点与区别两种流通在内容上的区别3.资本总公式(P177.3——4)。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1.作为资本的货币在流通形式上的矛盾(P177.5——179.1)。
2.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P179.2——186.2)。
[对四种典型情况的分析。
“零和博弈”。
]3.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不能说明资本的现代基本形式(P186.3——188.1)。
4.剩余价值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P187.5——188.1)。
5.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和货币转化为资本问题的解决条件(188.2——189.1)。
三、劳动力的买和卖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P189.2——190.2)。
第四章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指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家不是把剩余价值全部 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 分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 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 在原有的规模上扩大进行
某资本家投资100万, m’=100%,积累率50%
剩余价值率准确地反映了资本家对雇佣工 人的剥削程度,因而又叫剥削率。
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的“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 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842年11月牛 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根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 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生产费用(包括 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3000名男工、女工和童工。可是,他没有料到,英国工人一到
地广人稀、物产丰富、极易生存的澳洲,就跑的无影无踪,结 果连一个替他铺床或到河边打水的仆人都没有了。马克思因此 打趣说:“不幸的皮尔先生,他什么都预见到了,就是忘了把 英国的生产关系输出到斯旺河去。”
资本从本质上说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
就使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加剧和扩大,再生产比例遭到破坏,产
品实现困难,引发经济危机,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灭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自动化水平达到了 空前规模。20世纪60年代工业机器人的出现,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中,除了“蓝领”和“白领”以外又增添了“钢领”即机器人。据此,西方一 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声称劳动价值论过时了,现代化的机器和劳动 一样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比如丹尼尔•贝尔说:“在电子计算机时代 技术起着决定作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要改变,过去是劳 动创造价值,现在是知识与技术创造价值。”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 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指出:“在信息经济社会,价值的 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来实现的。” 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评析上述材料观点是否正确并阐明理由。
马克思基本原理第四章第二节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工 作 日(小时)
0
4
8
4小时 m' = 4小时 = 100%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0
2
4
剩余劳动时间
8
m' = 2小时 = 300%
6小时
必要劳 动时间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是榨取血汗的艺术
进步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为什么剩余价值的产 生既不在流通领域, 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马克思在《资本论》 第一卷中指出“原来的货 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 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 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 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 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 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四)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资本循 环和周转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 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资本循环
G
W
Pm … P … W´ A
生产阶段(P 资本发挥职能 作用)
G´
购买阶段 (G资本发挥 职能作用)
售卖阶段 (W资本发 挥职能作用)
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 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 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 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3、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不变 资本
资 本
只发生价 值转移
可变 资本
能使价 值增殖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 第一卷 第二篇
第二篇的内容是比较特别的,本篇只有一张,也就是读张成篇。这是因为他所研究的问题有独特的地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资本论》的一些最基本的范畴,剩余价值,资本,劳动力,商品。在这一篇中,这些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本质的范畴,还只是从资本流通形式与一般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上提出的,对这些范畴只多了一分的描述,并没有揭示它的本质,但这一发现在理论上就具有了革命的意义。
TEXT HERE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摆脱利润,利息,地租等派生形式,在一般形式上直接把握剩余价值,并在价值规律作用的基础上阐明它形成的真实过程,这在科学上具有极大的革命意义。 在《资本论》英文版出版时,每一节都独立成章,这也反映了马克思对这一篇的特别重视。 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领域,剩余价值特别。作为特别范畴的提出及其形成,在价值规律基础上得到说明,同样是经济学领域一次伟大的革命。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四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目录
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篇,我们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抽象、最一般的关系,即商品关系,也就是把资本主义关系抽去后的商品关系一般,那里没有涉及资本关系本身。马克思关于资本的学说是从第二篇开始的。资本在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所以,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石。 .
剩余价值是全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理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的钥匙。正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经济结构和运动规律,从而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关系的本质,指明了二者利益的绝对对立和不可调和性。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第二讲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 产中的作用 2、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 (1)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来源: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来源: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2)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 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率m’ = 可变资本
ACD
7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8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9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 产中的作用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 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 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 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其二:劳动的成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资本家从事生产是为自己生产使用价值吗? 不是,因为“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的目 的”。
1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2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
二者关系
货币转化为资本 我们先来看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的? 我们先来看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的?
12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第二、三节
童工
9岁到10岁的孩子,在大清早2、3、4点钟就从肮脏的床上被拉起来,为了勉强 糊口,不得不一直干到夜里10、1l、12点钟。他们四肢瘦弱,身躯萎缩,神态呆痴,
陶业、火柴制造业工人的生活
在特伦特河畔的斯托克和在沃尔斯坦登这两个陶业区,人的寿命特别短。20岁以 上的男子从事陶业生产的,在斯托克区虽然只占36.6%,在沃尔斯坦登只占30.4%, 但是在这类年龄的男子死亡人数中,死于胸腔病的陶工在斯托克区占一半以上,在沃 尔斯坦登区约占2/5。陶工作为一个阶级,不分男女……代表着身体上和道德上退化 的人口。他们一般都是身材矮小,发育不良,而且胸部往往是畸形的。他们未老先衰, 寿命短促,迟钝而又贫血。他们常患消化不良症、肝脏病、肾脏病和风湿症,表明体 质极为虚弱。但他们最常患的是胸腔病: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和哮喘病。有一种 哮喘病是陶工特有的,通称陶工哮喘病或陶工肺结核。还有侵及腺、骨骼和身体其他 部分的瘰疬病,患这种病的陶工占2/3以上。 火柴制造业是从1833年发明用木梗涂磷的办法之后出现的。自1845年起,它在英 国迅速地发展起来,它同时也使牙关锁闭症蔓延到各地。工人中有一半是13岁以下 的儿童和不满18岁的少年。谁都知道,这种制造业有害健康,令人生厌,所以只有 工人阶级中那些最不幸的人,饿得半死的寡妇等等,才肯把“衣衫褴褛、饿得半死、 无人照管、未受教育的孩子”送去干这种活。工作日从12到14或15小时不等,此外 还有夜间劳动,吃饭没有固定时间,而且多半是在充满磷毒的工作室里吃饭。如果但 丁还在,他一定会发现,他所想象的最残酷的地狱也赶不上这种制造业中的情景。在 壁纸工厂中,粗糙的壁纸用机器印刷,精致的壁纸用手工印刷。生产的旺季是从10 月初到第二年4月底。在这段时期内。劳动往往从早晨6时一直持续到晚上10时,甚 至到深夜,中间几乎没有休息.
马克思基本原理复第四章(含答案)
第四章一、单选题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C)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2.资本的流通公式是(B)A.W-G-WB.G-W-GC.W-W-G’D.G-W-G’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C)A.个别企业劳动生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率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A)A.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B.个别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而实现的C.各个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D.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5.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C )A.个别企业劳动生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率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6.社会资本是_(A )。
A.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B.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的总和C.生产部门资本和非生产部门资本的总和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7.G-W...p...w'-G'是(A )A.货币资本循环公式B.生产资本循环公式C.商品资本循环公式D.流通资本循环公式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9.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C)。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1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B)。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1.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主讲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资本论》第一卷读书笔记主讲:组员:记录员:时间:地点:讲稿:这次我们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资本论》第一卷中的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
那么,什么是商品呢?会计学中商品的定义是指商品流通企业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资本的定义又是什么呢?资本,在经济学意义上,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
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
广义上,资本也可作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
货币是指任何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解开了资本的现代史,货币是商品流通的最后产物,而且也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首先只是在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
商品流通有两种形式,一种就是W--G--W,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再转化为商品,为买而卖,另一种就是G--W--G,货币转化为商品,商品再转化为货币,为卖而买。
在第一种的流通形式中,商品是开始,结束也是商品,这一过程的最终目的就是商品,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流通的,关键在于使用价值,已经退出了流通了。
是为了另外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进行的物品交换。
在货币商品货币的这一流通形式来说,这一种流通形式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即是货币的一种增值行为。
这种形式才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一种货币流通方式。
在这一过程当中,始终的主导者就是资本家,正是因为资本家的存在,这两种流通方式才得以进行。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
概述
• (一)解决了使李嘉图学 派破产的一个难题 • 第二篇只有一章,即第四章。这一章的中心 是分析货币
是怎样和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资本 的。马克思的分析告 诉我们,这个转化的实现,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 所以,这一章的中心内容,用一句话来概 括,就是劳动 力成为商品,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也就是劳动力成为商 品,才使“幼虫”变为“蝴蝶”。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 为商品,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的理论,是政治经 济学上 的重大革命,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有力批判。在社 会科学上,马克思第一次提出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明确 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 •
实现价值增殖。而他 增殖价值的目的“也不是取
得一次利润,而只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
这种绝对的致富欲、这种价值追逐狂,是资本家
和货币贮藏者所共有的,不过货币贮藏者是发狂
的资本家,资本家是理智的货币贮藏者”(第1 卷 第174-175页)。
• (三)G— W—G’为什么叫资本总公式 • 为贵卖而买,即G— W—G'似乎只是商人资本所特
• (二)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前奏和过度
• 对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分析,为 整个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基础。所以,这一章在 整个《资本论》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 第一,从这一章马克思才开始进入资本的分析, 但是,这一章还不是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 它是从简单商品生产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过 程的前 奏和过渡。
• (一)流通过程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 商品流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等价交换,一种是不等价交
换,这两种情况都不能产生剩余剩余价值。 • 在流通中如果是等价交换,当然不会产生剩余价值。这是
因为: 第一,流通次序的颠倒不会产生剩余价值。我们知 道,由于是等价交 换,简单商品流通不会带来剩余价值, 而资本流通从形式上来看,不过是 把简单商品流通的先 卖后买的次序,颠倒为先买后卖。仅仅把次序颠倒, 并 没有越出简单的商品流通领域,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 第二,交换中使用价值的不同也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在流 通过程中,从使用价值的交换来看,交换者互通有无,因 而是互利的。但是,作为交 换价值、按照等价交换的原 则,对于交换者任何一方都没有增殖价值。 • 第三,商品价值形式的变化也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商品流 通中,同一 价值在同一商品所有者手里,最初是商品形 式,然后再转化为货币形式, 最后又转化为商品形式。 商品流通只引起商品价值形式的变换,就只引 起等价物 交换,并不包含价值量的改变。所以,也不能产生剩余价 值。
2018版 马原 第四章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三)资本积累
1
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2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
1、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 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生产是在扩大的基础上进行 扩大再生产:
1、产业资本循环
2、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资本周转
4、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1、产业资本循环
G
购买 阶段 生产 阶段 销售 阶段
W
A Pm
…
P … W´
G´
准备生产 剩余价值 生产剩余 价值 实现剩余 价值
G W A Pm
W A P W Pm
W G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小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商人和高利贷资本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大量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3、资本周转
周转次数(n) = 一年的时间(U) 周转时间(u) 资本的周转时间 生产资本的构成 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利润量节省预付资本
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
4、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社会资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
本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是国家一年内由物质生产部门 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总和,价值为社 会总产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占有者能够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但是不能 创造自行增值的价值。他能够通过新的劳动给原有 价值增加新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增大。 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
三、劳动力的买和卖
劳动力: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 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货币占有者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 到自由的工人。这里所说的自由,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工人 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 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 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
劳动力的价值
就劳动力代表价值来说,它本身只代表在它身上对 象化的一定量的社会平均劳动。 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 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着一个历史和道德的要素。 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总和,包括工人的 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 劳动力的价值还包括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教育费用。 劳动力的价值随着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 时间量的改变而改变。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维持身体所必 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Βιβλιοθήκη 3、资本是一种自行增值的价值
G—W—G+∆G1—W—G+∆G1+∆G2—W— …G+∆G1…+ ∆Gn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价值不断地变换着它 的形态(货币形态和商品形态)并且不断地增大。 资本总公式: G—W—G’
二、总公式的矛盾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行的是等价交换,对立双方,也就是 交换的商品和货币的价值量是相等的,所以就交换价值来看, 交换价值并没有改变。那么资本总公式中的剩余价值∆G从何 而来?
二、总公式的矛盾
假设来源于流通过程,商品流通实行的不是等价 交换。那么就有两种情况: A、高价卖出 B、低价买进
A、高价卖出 100商品R=110货币=100商品C 商品的这种名义上的普遍加价,其结果就像例如用银代替 金来计量商品价值一样,商品的货币名称即价格上涨了,但 商品间的价值比例仍然不变。 B、低价买进 买:90货币=100商品R 卖:100商品C=90货币
因此剩余价值的形成,从而货币的转化为资本, 既不能用高价卖出来说明,也不能用低价买进来说 明。 那么非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而等价交换也不产 生剩余价值,所以说,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既然剩余价值不产生于流通领域,那么它就应该产 生于流通以外的领域。流通是商品占有者的全部相 互联系的总和。在流通以外,商品占有者只同他自 己的商品发生关系。 就商品的价值来说,这种关系只是:它的商品包含 着他自己的,按一定社会规律计量的劳动量。这个 劳动量表现为他的商品的价值量。
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的总公式
1、两种不同的流通形式 作为货币的货币 W—G—W 作为资本的货币 G—W—G 共同点: 都分为两个阶段 卖W—G 买G —W W—G G 不同点: a、 终点和起点不同,中介不同 b、目的不同 c、货币的流回与货币的支出关系不同
G—W—G’ G’ = G + ∆G
劳动力的特点
劳动力的买卖是一种等价交换。 劳动力不卖出去,就等于零。 劳动力的让渡和劳动力的实际表现即力作为使用价 值的存在,在时间上是互相分开的。 买者的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货币占有者在交换中得到的使用价值,在劳动力的 实际使用即消费过程中才表现出来。 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家合资的 生产过程。劳动力的消费,像任何其他商品的消费 一样,是在市场以外,或者说在流通领域以外进行 的。
∆G=剩余价值
正是这个原来的预付价值在流通中增 殖为更多的价值量,才使价值转化为资本。
2、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度的 、
100磅-----羊毛-----(100+10)磅
资本的运动是无限度的,上一次预付价值和剩余 价值的总和构成下一次运动的预付价值。 资本占有者,作为这一次资本运动的有意识的承担 者,变成了资本家。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资 本家的目的就是无止境的获取更多的财富,更多的 获取价值以及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