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讲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第二讲
1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2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
二者关系
货币转化为资本 我们先来看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的? 我们先来看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的?
3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作为流通媒介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
作为流通媒介的货币:W(商品)——G(货币)——W(商品) 作为资本的货币: G(货币)——W(商品)——G(货币) 两种流通形式有什么区别?从中可以看出资本具有怎样的本质?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总公式表示为: G(货币)——W(商品)——G‘(G+△G)(货币) G( 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矛盾矛盾吗? 那么,剩余价值(△G )从何而来呢? △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就是必须购买到劳动力这种商品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被资本家无 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 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用字母m来表示
11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当然离不开资本。什么是资本?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当然离不开资本。什么是资本?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请同学们看教材158 158页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请同学们看教材158页。
18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 动时间缩短, 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 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怎么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怎么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怎么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
本的前提,
1)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货币不是生来就是资本,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
2)流通中的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之所以能产生,是因为资本家在流通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劳动力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超过自身价值以上部分的价值。
3)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它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使用价值。
资本家的
货币只要和劳动力进行交换,就能使其带来剩余价值。
所以,劳动力
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资本论》导读 第二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马工程教材PPT)
第二节 总公式的矛盾
第三,流通以外的生产过程也没有剩余价值的产生。
“商品占有者能够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但是不能创造自行增 殖的价值。他能够通过新的劳动给原有价值添加新价值,从而使商 品的价值增大,例如把皮子制成皮靴就是这样。这时,同一个材料 由于包含了更大的劳动量,也就有了更大的价值。因此,皮靴的价 值大于皮子的价值,但是皮子的价值仍然和从前一样。它没有增殖, 没有在制作皮靴时添加剩余价值。可见,商品生产者在流通领域以 外,也就是不同其他商品占有者接触,就不能使价值增殖,从而使 货币或商品转化为资本。”
由于每一个新资本总是首先作为货币出现在市场上, 通过一定的流通过程才转化为资本,因此,马克思对资 本的分析首先从这个流通过程开始。
第一节 资本的总公式
• 二、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比较 “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首先只
是在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 货币的流通形式:W-G-W 资本的流通形式:G-W-G
第一节 资本的总公式
马克思揭示了G-W-G的本质特征:
1.从运动目的看:货币循环的最终目的是消费,是满 足需要,是获取使用价值;资本循环是交换价值本身。
2.从运动承载的内容看:资本循环最终的内容是最后 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多于起初投入流通的货币。
“因此,这个过程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的G'=G+△G,, 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值额。”“我把这个增值额或超过原 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可见,原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 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 者说增殖了。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
第一节 资本的总公式
3.从运动的限度看: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目的是占 有使用价值,满足消费的需要,因此,它是有限度的; 相反,资本流通是为卖而买,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的增 殖,这种运动“开端和终结是一样的,都是货币,都是交 换价值,单是由于这一点,这种运动就已经是没有止境 的了”。
马原 第四章 六、劳动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原则,似乎资本运转有实现价值增殖的
使用价值是劳动 资本家购买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商品,其
,劳动成为创造剩余价值的源
泉,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发生的
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的。 ”
劳动力商价值
价值构成
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2.维持劳动 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六、劳动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何谓“劳动力”
劳动能力 劳动 劳动力是指人的
,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自由人 其一,劳动者是
,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一无所有 其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
,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
必需的物质条件
封建社会后期 资本原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
历史和道德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
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
有区别 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数量和构成是
的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就转变成了资本
资本拜物教
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具有隐蔽性。资本运动过程中,采取货币、生产资料、商品等物质
等价交换 魔力 形态,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按照
第四章第二讲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
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 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13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
——“钱生钱”的艺
术
14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0
2006年考研政治第35题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 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 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 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 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 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 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 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 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 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 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 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 “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3分) (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3分) 41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4分)
公务员考试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二)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之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二、资本和剩余价值任何一个资本家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首先要有一定量的货币,货币是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
作为货币的货币是商品流通形式:W—G—W;作为资本的货币则是资本流通形式:G—W—G′。
在商品流通中,流通的内容是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目的是为了获得特定商品满足消费的需要,在资本流通中,流通的内容是终点的数量大于最初预付的货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比预付资本价值更多的价值。
(一)资本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因此,只有那些能够自行增殖、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存在。
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将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或多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增殖,因此叫不变资本(C)。
(2)可变资本:以劳动力价值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价值增殖,因此叫可变资本(V)。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说明剩余价值不是靠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产生的。
2021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021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
本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是自由人;②“自由”得一无所有。
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不能被用于买卖。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三个部分: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者价值的构成包含历史、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
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资本主义工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PT演示课件
一般 商品 生产 过程
劳动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商品价值的形成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 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 劳动结束后的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14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 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 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 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 超过了这个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划分意义
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来源:雇佣劳动者的剩余 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
剩余价值率m’ =
剩余价值 可变资本
公式: m m v
24
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m' =m ÷ v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25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35
“劳动表现为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包括在生产过程 中,相反地,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 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 这里已经不再是工人把改变了形态的自然物 作为中间环节放在自己和对象之间;而是工 人把由他改变为工业过程的自然过程作为媒 介放在自己和被他支配的无机自然界之间。 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 在生产过程的旁边。” ——马克思: 《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册
4小时 m' = 4小时 = 100%
4
2
0
4
必要劳动时间
8 10 6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 m' = 4小时 = 150%
29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 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吮吸—— 通过延长工作日,不仅使人的劳动力由 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正常的发展 和活动的条件而处于萎缩状态,而且使 劳动力本身未老先衰和过早死亡。它靠 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期限内延长工 人的生产时间。” ——马克思《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44卷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专题讲义
劳动力的消费同其他商品的消费一样 ,是在流通领域以外进行的
马克思:“因此,让我们同货币所有者和劳动力 所有者一道,离开这个嘈杂的,表面的、有目 共睹的领域,跟随他们两人进入门上挂着 “非 公莫入” 牌子的隐蔽的生产场所吧!在那里, 不仅可以看到资本是怎样进行生产的,还可以 看到资本本身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赚钱的秘 密最后一定会暴露出来。”(《资本论》第1卷,
段,是买和卖的统一。 但二者有很大的区别:见下表
5
区别
W----G----W G----W----G
流通的次序不同 先卖后买
先买后卖
流通的终点不同 另一W
货币
流通的中介不同 货币作为中介使 W作为中介使 两件商品互换 两个货币互换。
流通的目的不同 消费
收回预付G
形式上的不同反映了内容的不同。
同量的货币换货币是没有意义的。因此:6
一卷,第189页)
13
价值增殖出现在哪里?
在G—W—G’ 中,价值发生变化,
• 不可能在G—W的G上,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 仅支付W的价格,不改变自身的价值量。同样不可 能在W—G’的阶段,这里,价值仅从W形态转化为G 形态。
• 价值变化,只可能发生在所购买的W身上;但又不 是它的价值方面,因为已按其价值支付、购买。
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 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 ,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 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资本论》第1卷,第200页) ➢ “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 在自己的所有者手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662页)
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
•
3、
第3讲 《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
5.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D.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强制关系 D.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强制关系 (1)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发展成为对劳动的指挥权。 (1)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发展成为对劳动的指挥权。 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发展成为对劳动的指挥权 (2)资本家对劳动的强制大大超过以往社会对劳 (2)资本家对劳动的强制大大超过以往社会对劳 动的强制。 动的强制。 (3)资本起初是在历史上既有的技术条件下使劳 (3)资本起初是在历史上既有的技术条件下使劳 动服从自己的,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资 动服从自己的,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本就采取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式。 本就采取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式。 (4)生产资料对工人的强制, (4)生产资料对工人的强制,造成了人和物的关 生产资料对工人的强制 系的颠倒。 系的颠倒。
2. 总公式的矛盾
A.流通过程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A.流通过程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1)流通过程如果是等价交换 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流通过程如果是等价交换, (1)流通过程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2)流通过程如果是不等价交换 流通过程如果是不等价交换, (2)流通过程如果是不等价交换,也不会产生剩余价 值。 B.离开流通过程也不会形成剩余价值 B.离开流通过程也不会形成剩余价值 在流通之外,商品生产者之间不发生关系, 在流通之外,商品生产者之间不发生关系,他 们只是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 们只是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商品生产者只能以 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价值, 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价值,而不能再创造出一 份剩余价值。 份剩余价值。
2.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这一章是以劳动二重性为依据, 这一章是以劳动二重性为依据,分析同一劳 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二重作用, 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二重作用,论证生产资料和 劳动力在产品价值增值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劳动力在产品价值增值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A.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二重作用 A.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二重作用 (1)同一次劳动既创造新价值又转移旧价值。 (1)同一次劳动既创造新价值又转移旧价值。 同一次劳动既创造新价值又转移旧价值 (2)同一次劳动的二重结果是由劳动的二重性 (2)同一次劳动的二重结果是由劳动的二重性 产生的。 产生的。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
概述
• (一)解决了使李嘉图学 派破产的一个难题 • 第二篇只有一章,即第四章。这一章的中心 是分析货币
是怎样和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资本 的。马克思的分析告 诉我们,这个转化的实现,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 所以,这一章的中心内容,用一句话来概 括,就是劳动 力成为商品,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也就是劳动力成为商 品,才使“幼虫”变为“蝴蝶”。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 为商品,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的理论,是政治经 济学上 的重大革命,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有力批判。在社 会科学上,马克思第一次提出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明确 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 •
实现价值增殖。而他 增殖价值的目的“也不是取
得一次利润,而只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
这种绝对的致富欲、这种价值追逐狂,是资本家
和货币贮藏者所共有的,不过货币贮藏者是发狂
的资本家,资本家是理智的货币贮藏者”(第1 卷 第174-175页)。
• (三)G— W—G’为什么叫资本总公式 • 为贵卖而买,即G— W—G'似乎只是商人资本所特
• (二)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前奏和过度
• 对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分析,为 整个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基础。所以,这一章在 整个《资本论》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 第一,从这一章马克思才开始进入资本的分析, 但是,这一章还不是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 它是从简单商品生产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过 程的前 奏和过渡。
• (一)流通过程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 商品流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等价交换,一种是不等价交
换,这两种情况都不能产生剩余剩余价值。 • 在流通中如果是等价交换,当然不会产生剩余价值。这是
因为: 第一,流通次序的颠倒不会产生剩余价值。我们知 道,由于是等价交 换,简单商品流通不会带来剩余价值, 而资本流通从形式上来看,不过是 把简单商品流通的先 卖后买的次序,颠倒为先买后卖。仅仅把次序颠倒, 并 没有越出简单的商品流通领域,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 第二,交换中使用价值的不同也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在流 通过程中,从使用价值的交换来看,交换者互通有无,因 而是互利的。但是,作为交 换价值、按照等价交换的原 则,对于交换者任何一方都没有增殖价值。 • 第三,商品价值形式的变化也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商品流 通中,同一 价值在同一商品所有者手里,最初是商品形 式,然后再转化为货币形式, 最后又转化为商品形式。 商品流通只引起商品价值形式的变换,就只引 起等价物 交换,并不包含价值量的改变。所以,也不能产生剩余价 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讲义
“为了进行生产, 人们相互之间便 产生一定的联系 和关系;只有在 这些社会联系和 社会关系的范围 内才会有他们对 自然界的影响, 才会有生产”
• 法律意义上 : 由 占有生产资料的法 律原则决定。是一 种排他性权利,直 接影响到现实生活 中生产资料的实际 利用及其与劳动者 的关系
2)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
•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 • 所有制决定所有权 • 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反映经济关
系的意志关系
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法的关系,是一种反 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法的关系 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 决定的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及其本质
•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劳动者 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如:原材料、燃料、机器、厂房)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 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 劳动
•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m’= m / v(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资 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以活劳 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 超额剩余价值:是 指 企业由于提高
劳动生产率而使商 品的个别价值低于 社会价值的差额
•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 生产,发展,维持和 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 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 定的
• 因素:1)维持劳动者 本人及其家属生存所 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2)劳动者接受教育 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 货币为资本
• 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可分为不 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 本价值之间的比例
•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必须出卖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这两个条件,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才全部具备。
(链接背景资料:羊吃人的“圈地运动”)煤矿工人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作为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第一,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由于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中,因而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就以人的生存和生命延续为条件,所以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它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首先,维持劳动力自身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其次,赡养劳动者的家庭人口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最后,劳动者的学习、培训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同一般商品不同的地方还在于它还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这表现在,在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不同,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有差别的,伴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劳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有扩大的趋势。
第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最主要的表现在于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被消费过程中消失掉,价值也随之消失或者转移到其他商品中去。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不仅能创造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因此,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最重要的特征表现在它的使用价值上,它是价值、剩余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前提。
邱尊社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主要是体现在它的 使用价值上,这是劳动力商品关键。
• 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也是在消费过程中实现的,劳动力使用价 值的消费过程,就是劳动过程本身。 • 但不同的是,其他商品一旦实现了其使用 价值,它所包含的价值就会随之而消失。 如面包,满足了人的充饥需要,实现了它 的使用价值之后,其价值也就没了。
• “每个人的生产,依赖于其他一切人的生产; 同样,他的产品转化为他本人的生活资料,也 要依赖于其他一切人的消费。” •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继续发展,“社会所拥有 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 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 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 这种关系的阻碍。”
•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和迫于外部竞 争的压力,总是盲目地、不断地改进技 术,扩大生产规模,造成生产无限扩大 的趋势。但资本家扩大生产并不是为了 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为了获 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造成群众购买 力相对缩小。
• 具体表现为,资本家为更多获得利润而千方百 计压低工人的工资;小生产者因为竞争力差而 大批破产,高效率的新机械设备的采用使工人 大批失业,使这两部分人购买力大大下降;还 没破产的小生产者,因为竞争能力差,也只能 勒紧腰带,节衣缩食。 • 因此,市场扩大远赶不上生产的扩张,最终导 致生产过剩危机的发生。
• 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 不断地改进技术,采用新机械,加强生 产管理,调整劳动组织,使各企业内部 具有一定的组织性。
• 但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决定了这些企业生产什 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等等,都由资本家个人决定。 私人占有把整个社会的经济统一割裂开来,“谁也不 知道,他的那种商品市场上究竟需要多少;谁也不知 道,他的个人产品是否真正为人所需要,是否能收回 它的成本,或者是否能卖出去。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 况占统治地位” 而资本家都力求通过改进生产,扩大 规模来赢得竞争胜利,这导致数量更多的商品加入竞 争,使竞争愈演愈烈,社会生产无政府状况加剧
马原第四章第二节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别 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
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 一般企业:8小时/双 个别企业: 4小时/双
提高劳动生产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社会价值 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价值
(三)资本构成及其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生产资本
生产资料 依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劳动力
•
•
流动资本是以原材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
对象形式存在的资本和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 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回到 资本家手中。
可见,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必须缩
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四)资本的本质和划分与剩余价值率 1、资本的本质
•
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一 般 商品 劳动力 商品
苹果: 使用价值 消失 ,价值也 消失 ;
布
使用价值 消失 ,价值转移到衣服上 .
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 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
中说“资本……有50%的
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
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
一切人间法律;有200%的 利润,它就敢冒任何罪行,
资本是能够带来 剩余价值的价值。
甚至绞首的危险。”
•
资本视频
2、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m' =m ÷ v
或: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 时间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要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 的因素。
❖ 所谓历史因素,指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 期,生产力水平高低不同,维持劳动力所需 要的生活资料也不一样,这些最终都会影响 到劳动力价值的高低。
❖ “每个人的生产,依赖于其他一切人的生产;同样, 他的产品转化为他本人的生活资料,也要依赖于其 他一切人的消费。”
❖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继续发展,“社会所拥有的生 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 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 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所决定的,同其它所有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 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种商 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但这是从普遍意义上来讲的,从实际来看,劳 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要复杂得多。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 所以认识资本主义制度必须从了解劳动 力成为商品入手。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 中的体力与脑力的总和。劳动力在任何社会 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 件下,它才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作为买卖的对象出现 在市场上,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 通过本讲的学习,你可以了解和掌握马克思 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认识和理解以生产剩 余价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 征、历史进步性及局限性;进一步思考和分 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在今天所具有的理 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资本主义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 力成为商品为前提。
2、在收入分配和消费方面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 的趋势与人民群众购买力相对不足的矛盾
❖ “资本发展成为一种强制关系,迫使工人阶级 超出自身生活需要的狭隘范围而从事更多的 劳动。作为别人辛勤劳动的制造者,作为剩 余劳动的榨取者和劳动力的剥削者,资本在 精力、贪婪和效率方面,远远超过了以往一 切以直接强制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
❖ 资本所有者看中的正是这一点,他才愿意购 买劳动力这种商品。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货 币才会转化为资本。所以,我们说,劳动力 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 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 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意 义的前提条件。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 在本讲,你将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会呈 现出周期性波动;资本主义经济是怎样运行 的,具有什么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 史和现状如何,为什么资本主义仍具有较强 的生命力。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 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在资 本主义制度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 化。
❖ 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 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成 了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的榨取剩 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能 力。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特征是:
❖ 资本家占有全部的生产资料并以此为资本, 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攫取利润;
❖ 工人是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靠出卖劳动 力获得工资为生。
❖ 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则不一样,它具有创造 商品、创造价值的能力。它不仅能创造出本 身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 的价值。
❖ 例如一个资本所有者花100元工资雇佣一个劳 动力,劳动力在劳动中创造出120元的价值, 其中100元与工资相抵消,20元就是劳动力 在劳动过程中新创造出来的价值。
பைடு நூலகம்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主要是体现在它的使用 价值上,这是劳动力商品关键。
❖ 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也是在消费过程中实现的,劳动力使用价 值的消费过程,就是劳动过程本身。
❖ 但不同的是,其他商品一旦实现了其使用 价值,它所包含的价值就会随之而消失。 如面包,满足了人的充饥需要,实现了它 的使用价值之后,其价值也就没了。
❖ (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正如马克思所说: “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 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 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所有者。” (2)劳动者一无所有,即除了出卖劳动力 之外,没有别的谋生之路。
❖ 既然劳动者个人拥有自身劳动力的所有 权,再加上劳动者还必须依靠自身的劳 动来谋取生活资料,他就必须把自己的 劳动力当作商品,来随时与别人的商品 相交换,这样劳动力就完全成了商品。
3、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表现为企业内部生产的 高度组织性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 府状态的矛盾
❖ “资本既是合乎比例的生产的不断确立,又是 这种生产的不断扬弃。现有比例必然会由于 剩余价值的创造和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被扬 弃。但是,要求生产同时一齐按同一比例扩 大,这就是向资本提出了决不是由资本本身 产生的外部的要求。”
❖
❖ 所谓道德因素,指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各自 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道德标准不尽 相同,从而引起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所需生 活资料价值的变化,从而最终影响到劳动力 的价值。
❖ 尽管历史、道德因素会影响到劳动力价值的 决定,但在一定的国家、一定的社会历史时 期,劳动力的价值总是相对确定的,并且有 一个最低限度。
❖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 的基本矛盾是这一矛盾的特殊表现,是资本 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 的矛盾的具体表现。
具体说来,资本主义的基本 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在所有制方面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 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