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
关于茅盾的几次论争述评
关于茅盾的几次论争述评
茅盾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被誉为“新文学”之源。
然而,在文学创作与批评领域,茅盾也曾引起过多
次论争。
一次是1920年代末,茅盾发表了《子夜》一文,引起文坛震动,被誉为“白话文小说第一篇”。
但是,该作品的现实主义刻画以及情
节的性暴力引起了一些批评家的质疑,认为其过于浅显和庸俗,失去
了艺术深度和内涵。
而茅盾则坚持认为,文学应该具有生活性和鲜明
的时代特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统文学的框架之中。
另一次是在《红楼梦》问题上。
茅盾认为,《红楼梦》是“中国
小说的巅峰”,其艺术价值无可置疑,而且应当与现实主义的作品平
起平坐。
但是,批评家陆小曼等人认为,茅盾夸大了《红楼梦》的文
学地位,并将其与现实主义作品相提并论,这是一种文学价值的混淆
和误导。
茅盾还曾涉及到“问题小说”的问题。
他在《演剧艺术》杂志上
发表了一篇题为《问题小说创作方法的探索》的文章,在文学界引起
极大的争议。
一方面,茅盾的“问题小说”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反映,是中国新文学的一种重要形态。
但是,另一方面,很多批评家认为,茅盾的“问题小说”存在着浅薄的短视性,过于注重主题和宣传,忽略了艺术性和深度。
综上所述,茅盾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其创作和批评领域的争议
也是不可避免的。
茅盾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但
是也需要从批评的角度认真地审视和探讨。
为什么茅盾的文学座次总在变化
一1927年底,太阳社刚一成立就和创造社展开了与所谓“旧作家”,也即鲁迅一代“五四”时期的作家之间的论战。
在这场论战中,以革命的作家自居的新进者,以鲁迅为主要靶子,对其展开“围剿”。
这些新进者认为鲁迅已经过时了,不仅成了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封建余孽”,甚至是“二重性的反革命的人物”。
这其中原因很复杂,不能在这里一一去分析。
单就文学层面而言,这些新进作家认为,以鲁迅为代表的那批“旧作家”所写出来的东西,已经无法展现当时的革命形势,也无法表达所谓“第四阶级的生活”。
这些“旧作家”的作品已经完全是资产阶级的了。
在这些新进作家看来,这个“第四阶级”已经不是如阿q那样拖着封建尾巴、不知出路的人,而是有了新的革命理想和追求的人。
他们向着太阳追求革命。
茅盾一开始并没有参与这场论争,甚至在太阳社成立之初,还写了一篇名为《欢迎太阳》的文章,发表在1928年1月 8日的《文学周报》上。
他以此文“敬祝《太阳》时时上升,四射它的光辉”。
那一时刻的茅盾,尽管认为“文艺是多方面的,正像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一样。
革命文学因之也是多方面的。
我们不能说,惟有描写第四阶级生活的文学才是革命的文学,犹之我们不能说只有农工群众的生活才是现在生活”,以此委婉地批评了太阳社的某些唯我独“革”的观念,但总体上对其还是表示欢迎和支持的。
但随着对鲁迅围攻的展开,对“五四”整整一个时期的作家和作品的否定――其中也包括对他的《幻灭》《动摇》《追求》的批判和否定,茅盾渐渐意识到这种对革命文学不断纯化的“激情”中存在着问题。
1928年10月18日,茅盾在东京写就长文《从牯岭到东京》,并发表在《小说月报》上。
在文中,茅盾不仅详细描述了这三部作品的写作根源、目的和作家本人对时代的体验性认知,还以此反击那些认为这三部太过“悲观”、看不到“出路”的批评。
在武汉亲身经历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茅盾认为,当时青年的“不满于现状,苦闷,求出路,是客观事实”,“《幻灭》等三篇只是时代的描写,是自己想能够如何忠实便如何忠实的时代描写”。
茅盾批评观念的扬弃——从《小说月报》到《文学》
昆 明 学 院 学 报
2 1 , 3 5 :0 0 1 3 ( ) 14—19 0
CN 5 3—1 1 /G4 I S 1 7 21 S N 6 4—5 3 69
J u n lo n n i e s y o r a fKu mi g Un v r i t
【 学研 究 】 文
个 样 子 吗 ? 顺 着 这 个 思 路 我 们 还 可 以引 申开 来 , …” 如
关键 词 : 茅盾 ; 批评 观念 ; 现实主义文学观 ;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中 图 分 类 号 : 0 .9 I 6 0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6 9 2 1 ) 5— 14— 6 17 5 3 (0 1 0 0 o 0
The Auf b n o a n ii im de o y he e f M o Du s Crtcs I ol g
— —
f0 r _ m Sho tSt r o hy t tr t r r o y M nt l o Li a u e e
TI AN ng Fe
( col f irtr,H bi om l nvrt,H b i hj zun 5 0 4 hn ) Sho t a e ee r a U i sy ee S iaha g 0 2 ,C ia oL e u N ei i 0
茅盾: 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第三讲茅盾研究中的“矛盾”第一节茅盾生平及小说创作一、茅盾生平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
"茅盾"是他的第一篇小说《幻灭》1927年9月在《小说月报》连载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
茅盾这个名字,是随着他的小说创作而产生并享誉文坛的,在新文学初期一直以"沈雁冰"的名字著称于世。
茅盾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沈永锡是一个"维新派"的医生。
由于父亲早逝,他是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成人的,在私塾中读过《三字经》,也上过新学,家庭开明,可以自由地读《三国》、《水浒》和《聊斋》等闲书。
中学时代开始参加学生运动,因反对学监的学潮曾被嘉兴府中学斥退,后转入杭州的安定中学。
1913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三年预科期满毕业后,因家庭经济陷入困境,未能继续在北大学习,经朋友介绍进入在当时的文化界十分著名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受《新青年》倡导文学革命的影响开始翻译介绍欧洲文学,并在《学生杂志》、《学灯》等报刊上发表文章。
192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办的著名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上主持《小说新潮》栏目,并发表《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等著名文章,正式介入文学圈,成为新文学史上最早提倡"文学为人生"的作家之一。
同时,他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身"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
1921年,茅盾同时在文学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头角,一出现便显示出领袖的风范。
这年1月,他与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耿济之、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新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并将他接手主编的《小说月报》由一个"鸳鸯蝴蝶派"的刊物改革为新文学的第一个"纯文艺"刊物。
3月,他又与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汪仲贤、熊佛西等13人在上海组织成立了"民众戏剧社",5月,又参加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戏剧刊物《戏剧》月刊的创办工作,成为了新文学初期重要的文学组织家和理论家。
关于茅盾的几次论争述评
关于茅盾的几次论争述评茅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其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然而,他的文学地位却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论争。
本文将从几次茅盾论争的背景、争议焦点以及评价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述评。
一、“白话文运动”中的茅盾论争20世纪初,中国的文学界发生了一场“白话文运动”,旨在推崇白话文并倡导文学革新。
当时,茅盾以其代表作《子夜》等小说的风格和思想内涵成为了这一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
然而,他的文学地位却受到了不少批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批评意见是:“他的风格过于平淡,缺乏艺术感染力。
”这种批评主要来源于当时的旧文人阶层,他们认为茅盾的文学风格过于简单朴素,不够华丽、精致,缺乏文人气质和雅趣。
然而,这种批评却被后来的文学史家们所否定。
他们认为,茅盾的文学风格正是其作品的精髓所在,他的写作风格与当时的“白话文运动”相契合,体现了白话文的简洁明了和通俗易懂的特点。
二、“文艺复兴”中的茅盾论争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文化界发生了一次“文艺复兴”运动,旨在批判当时的文艺作品过于浅薄、庸俗,缺乏思想性和艺术性。
茅盾也被卷入了这场争论之中。
在这场争论中,茅盾被批评为“文化上的投机者”,因为他的作品过于注重现实主义,缺乏思想性和文化传承的深度。
这种批评主要来源于当时的左翼文艺界,他们认为茅盾的作品过于反映社会现实,而忽视了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
然而,这种批评也被后来的文学史家所否定。
他们认为,茅盾的作品正是在现实与文化传承之间寻求平衡,并且茅盾的作品中也存在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
三、“文革”中的茅盾论争1960年代,中国进入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茅盾再次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在这个时期,茅盾被批判为“资产阶级文艺家”,因为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反映旧社会的思想和文化遗产,不符合革命精神和时代要求。
然而,茅盾的作品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一些肯定。
有些文艺工作者认为,茅盾的作品虽然反映了旧社会的现实,但是也具有深刻的人性洞察和历史启示,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分析矛盾作品中的感性与理性
分析矛盾作品中的感性与理性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描写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为主题。
在茅盾创作中,感性与理性之间存在矛盾和互动关系,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茅盾的创作中表现出较为鲜明的感性特点。
他深入民众生活,关注人物的情感经验,通过细腻的叙述和描写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真实感。
例如,他的小说《子夜》、《春蚕》等作品中,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情感纠葛、痛苦和渴望等。
然而,茅盾的作品同样受到理性思考的影响。
他是一位关注社会问题的作家,对于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他倾向于运用理性思维来审视社会现象,分析社会矛盾,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他的小说《子夜》中关注了农民问题,《春蚕》则揭示了妇女地位的困局,这些都反映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和理性的思考。
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对茅盾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感性的描写赋予了他的作品情感力量和人物形象的鲜活性,使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投入故事中。
这种感性的描写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其次,理性思考使茅盾能够深入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从而在作品中传递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
理性的思考使他的作品具有批判性和思考性,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思想交流。
总体而言,茅盾在创作中巧妙地结合了感性与理性,并使二者相互辅助、相互作用。
感性描写赋予了作品情感色彩和人性关怀,而理性思考使作品更具有深度和思想性。
这种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与互动,
丰富了茅盾的创作,使他的作品更加生动有力、富有思想深度,并对读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茅盾的文学批评思想
茅盾的文学批评思想
茅盾(1892-1981),原名沈东鹏,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
他被称为“现代文学的探路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茅盾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创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有着独特文学批评思想的学者。
茅盾的文学批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文论著作中。
他在“谈艺录”、“文学的方面”等多部文论著作中阐述了自己的文学观念和批评标准。
茅盾提倡文学要以现实为基础,紧密联系人民生活,表现人民的生活、命运和斗争。
他认为文学应当是承载社会责任的文学,要反映现实社会的矛盾和斗争,唤起人们的社会意识和启发人们的思考。
茅盾对文学创作的要求是真实、生动和感人。
他提倡文学要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真实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他强调文学语言要朴素自然,要符合人们的日常语言习惯,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茅盾的文学批评思想还强调文学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统一。
他认为文学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社会的反映和批判,应当贯穿审美的追求与社会责任的担当。
茅盾反对空泛的艺术形式主义,认为文学必须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和现实意义,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茅盾的文学批评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被誉为“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文学批评思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创作者,指引他们探求文学艺术的更高境界,使中国文学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茅盾的批评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浅谈矛盾的茅盾
新思潮派选择的是苏联模式。他们认为 中国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就把 无产阶级革命当作了中国社会的方向。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就否定了资产阶 级领导革命的可能性。半殖民地,意味 着中国资产阶级总是要受帝国主义的压 制,缺乏独立性;半封建社会,资产阶 级又受到封建力量的压制,所以,它无
茅盾及其 《子夜》
主要目录:
一、《子夜》 对于中国社会的 分析和认识
二、《子夜》的 宏大叙事:史诗 式的叙述方式
在20世纪的许多有影响的作家 中,茅盾在文学史上的评价是 最具戏剧性的一个。在80年代 以前,茅盾是公认的20世纪文 学巨匠。但是,在90年代,却 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甚至被 排出优秀的小说家的行列。虽 然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最大的长 篇小说创作奖,但是,茅盾本 人的创作成就却被普遍怀疑。 茅盾的文学特色和文学成就究 竟应该怎样评价呢?对于茅盾 的评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巨 大变化呢?
茅 盾 ( 1896-1981 ) , 原 名 沈 德 鸿 , 字 雁冰,浙江桐乡人。茅盾的文学道路和 一些作家不一样,他是先进行文学批评 和翻译,然后,才开始小说创作的。五 四时期就开始了文学批评活动和翻译活 动,到1928年政治上受挫,才开始小说 创作。茅盾是的第一部小说《幻灭》时 用的笔名。1928年以后,茅盾才把创作 作为自己的最主要工作。三、四十年代 是茅盾文学创作的高峰,他的主要作品 都是三、四十年代完成的。在三十年代, 是左翼文坛的著名作家。被认为具有代 表性的作品有《子夜》、《春蚕》、 《林家铺子》、《腐蚀》等。解放后, 在文化界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具有很 高的政治地位。
这种对中国社会性质认识,在当时绝不仅 仅是纯粹学术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究竟 往何处去的问题。也就是中国现代化的道 路问题。中国究竟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够 成为现代化的民族国家?那么,当时拖派 和新思潮派对中国社会性质的不同的认识, 意味着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的冲突。欧美资 本主义模式,还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
分析茅盾创作中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分析茅盾创作中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茅盾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他的创作中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对他的写作方式和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茅盾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感性色彩,他的小说描写了许多富有感染力的角色和情感场景,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出色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的形象感染力。
另一方面,茅盾也非常注重理性思考和科学的表现技巧,在创作中他反复斟酌每个情节和人物的细节,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
这种思想的准确性使得他的作品更加深刻而且富有启发性。
但这种感性和理性的矛盾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一些情况下,他的感性表达和理性思考产生了冲突。
例如,他在写作时需要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感情,但他也需要在逻辑上搭建一个精确的框架。
这种矛盾需要他在创作时保持平衡,充分发挥感性和理性的优点,同时避免它们之间的冲突,使得作品既具有真实的情感又能够通过理性的思考进行表现。
总之,茅盾的创作中感性和理性的矛盾是非常普遍的,但他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这种矛盾促使他在文学创作中不断地自我提高,发展并创新。
茅盾文学创作的二维解读
茅盾文学创作的二维解读茅盾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其作品以其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浓厚的政治色彩、高超的艺术成就,占据了现代文学史重要的一角。
但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特别是从《子夜》中吴荪甫身上,让我们看到了茅盾创作动机与创作心理定式的矛盾交汇。
标签:茅盾;创作动机;心理定式茅盾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长期享有极高的称誉,曾被许多人看作是“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完美结合”。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的“社会剖析小说”被尖锐批判为“主题先行”。
在王一川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中也被排除在小说大师之外。
近年来,对于茅盾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甚至两极分化。
这里笔者想从创作动机和心理定式两方面,对茅盾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子夜》,做一些个人的解读。
一、个人和时代的需要形成了茅盾特有的创作动机所谓“动机”是由特定需要引起的,为满足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
而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活动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
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指出:动机就是“一种需要或欲望,它是和达到适当目的意向相联系的。
”茅盾的创作动机笔者认为可以从革命理想、时代需要以及作为文学评论家的理性思维特点几个方面来认识。
1.革命理想与创作动机有人批评茅盾的创作“主题先行”,政治目的性太强。
笔者认为这与他所追求的革命理想是分不开的。
茅盾是我国最早的共产党人之一,是一位热衷于社会活动的革命家。
茅盾自己曾说对文学并不是那样的忠心不贰。
内心趣味更接近社会运动,并没有想要做小说,更不曾想到要做文艺评论家[1]。
可见,茅盾的最初理想并非是一个小说家,而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与革命家。
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这种理想就必然使他的创作具有了较强的政治目的性。
使他在一开始创作时,就自觉地从社会革命角度来表现整个中国社会变动的人心与广阔的生活画面。
如《蚀》真实地再现了大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
茅盾在《文学》上批评的历史语境及对其批评的影响
质 。本文 对茅 盾在 《盾 撰 写 批 评 时 的 历 史 语 境 。作 为 社 会 生
活 中 的 一 份 子 , 何 人 都 无 可 避 免 地 要 受 到 时 代 背 任 景 和 社 会 环 境 的影 响 和 约 束 , 可 能 超 越 当 时 的 历 不 史 语境 而 超 然 存 在 。茅 盾 也 不 例 外 。他 在 《 学 》 文 上 的批 评 也 因受 到 了 当 时 历 史 环 境 的 影 响 而 显 示 出
对 作家作品评论时有较多顾忌 , 不能畅所欲言 , 只能寓政治思想 于文 学批评之 中 , 同时他还要反击国 民党 的文 化
压制 , 对不 良创作倾 向和文坛 风气予 以抨击 , 这都使得茅盾在《 文学》 的批评具备 了与此前不 同的特征 。 上
关 键 词 : 盾 ; 学 批 评 ; 翼 文学 ; 茅 文 左 左翼 刊 物 ; 学 文 中 图分 类号 : 0 . 文 献标 识码 : 文 章 编 号 :6 4— 69 2 1 )4— o 8— 4 I 66 2 A 17 5 3 (0 2 o 0 9 0
The Hit r c lCo e ta t nfue e t a Du s Crtcs i Li r u e so ia nt x nd Is I l nc o M o n ii im n t at r e
TI AN e F ng
( col f i rtr,H b i om l iesy Hee S iah a g 5 0 4 hn ) Sho t a e ee N r a Unvri , bi hj zu n 0 2 ,C ia oL e u t i 0
Ab t a t sr c :Af r“ 1 Co p。Ma nt r e i y sg t r m ep a t a e ou in t h r a d l e au e b c u e o a o sr a t e 7 5” u oDa n d h se e ih o t r ci l v lt ot e at n tr t r e a s f r u e — u f h c r o i vi s n n h n t t rr r iim fe i r t r s o n e 9 3 h u e u r u dn s o o ssu yo tr r r i im r o s a d t e o l e ay c t s atrL t a u ewa u d d i 1 3 .T eo trs ro n i g rMa td f i ay c t s we e i i c e f n f le i c s v r l a n e c u d is o i e hs p l ia h u h t i rr r i i i se d o k n o e e ey b d a d h o l u t mb n i oi e l o g t h l e ay ci cs n t a fma i g c mme tf ey frma y wo k . C t t wi t t m n r l n r s e o Me n h l aw i e.h a oh t a k t e s p r s in fo te Ku mi tn n a mf l i r r ra in e h d t i b c h u p e s r m o n a ga d h r u t a y ce t .A 1t e e ma e te c a a trs c f o h 1e o 1 h s d h r ce t so h i i t e c t im i r t r d f r n r m o e o e c tcs b fr . h r i s i L t a u e i e e t o t s f h r iim eo e i c n e f f h t i
矛盾作品的创作特色
矛盾作品的创作特色叙事风格在叙事方面,茅盾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他在小说中喜欢采用能够体现时代性的网状型结构形式。
如作品《子夜》茅盾根据主题的需要,根据中心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来安排各种人物事件,矛盾冲突和环境场面,作品一开始就在吴老太爷的吊唁仪式上将所有重要人物推上前台,组成复杂的人物网络,以及在设下情节因果关系的伏笔,从而经纬交汇地建成《子夜》式的也是茅盾式的庞大的“网状结构”。
与其他现实主义大师一样,茅盾也是一个擅长于心理描写的语言大师。
他的心理描写手法多样但是最具特点的是注重“社会心理因素”的探索。
他往往以充满着血和泪的感情对形形色色的小资产阶级人物心灵世界进行刻画和解析。
通过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段强烈地表现他们苦闷、傍徨的矛盾心绪,从而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隐秘和冲突以及这种冲突的社会性,丰富人物的性格,使人物达到形神具现的境地。
比如,《春蚕》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通过人物触景生情,情随物迁的心境变化,再现其内心世界。
在《腐蚀》中,采用以内视角为主的叙述方式来叙事状物,使作品的心理剖析和社会环境描写达到了“精微真确”的程度。
而《子夜》中,茅盾又将这种心理描写提升到象征主义的应用上,从第一章吴太爷的言行总是围绕着一个总体象征展开,可以散在各处的象征性细节窥见到这个老封建的内心世界,如老太爷对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闭起双眼全身发抖的细节。
小说之外,由于时代政治性的缘故,茅盾的散文也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叙事方法,善于使用以托物言情寄意和以实衬虚的叙述手法。
如《白杨礼赞》整个艺术构思中,以无边无垠、雄壮、伟大但又显得单调的西北黄土高原来衬托傲岸挺拔的白杨树,以白杨树的形象实体的描写来透出它的精神,同时又以白杨树的实体与精神来展现抗日军民及其领导者共产党的伟大气概。
《风景谈》用虚实结合、避虚就实的手法在浩瀚的西北沙漠背景上推出忍辱负重、坚韧沉毅的骆驼队,并借助叮当的驼铃声作为节奏,以猩红大旗作为标帜,象征性地描绘出民族危难当头的时代环境中党领导的解放区所处的历史地位,所体现的民族的伟大精神。
矛盾的文学批评观念
矛盾的文学批评观念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对矛盾的文学批评观念进行简要介绍和定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矛盾的文学批评观念是一种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各种矛盾的现象和冲突。
这种批评观念认为矛盾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和人类存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文学作品中,矛盾体现在不同的层面。
首先,矛盾可以在作品的内部表现出来,即作品中角色、情节、主题等之间的矛盾冲突。
这些矛盾可能是个体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是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的存在。
其次,矛盾也可以在作品与现实之间产生。
文学作品往往与现实世界相互作用,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的艺术形式,文学作品中的矛盾现象往往意味着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矛盾的文学批评观念强调了对矛盾冲突的重视,认为这种冲突是推动文学作品发展和创新的力量。
通过对矛盾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在逻辑和核心思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矛盾的文学批评观念的要点和作用,进一步探讨其在文学批评领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不同观点和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并思考矛盾的文学批评观念在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地位和作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矛盾的文学批评观念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矛盾的文学批评观念的要点。
首先,将介绍矛盾的文学批评观念的第一个要点;其次,将探讨第二个要点。
通过对这些要点的分析和阐述,将展示矛盾的文学批评观念的内涵和特点。
结论部分将对矛盾的文学批评观念进行总结,回顾本文的主要观点和讨论内容。
同时,还将展望未来对矛盾的文学批评观念的发展,指出其在文学批评领域的意义和前景。
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组织,本文将全面探讨矛盾的文学批评观念,阐述其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同时,文章结构清晰合理,逻辑严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这一观念的文章。
左翼文学论争中的茅盾(1928-1937)
左翼文学论争中的茅盾(1928-1937)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影响。
在这个时期,左翼文学运动兴起,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
在这个运动中,茅盾以其杰出的文学才华和积极的政治立场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茅盾,原名茅盾,字张君,号鲁迅,生于1896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子夜》、《坟》等都是当时左翼文学运动中的重要代表作品。
他的文学风格独特,主题广泛,对中国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揭示。
在左翼文学运动中,茅盾因其对文学和政治的独特看法而备受争议。
他主张文学要“为人民服务”,要关注社会现实,呼吁作家要积极参与社会运动。
他认为文学的价值在于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弊病,推动社会进步。
这种观点与当时许多保守派文人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他在左翼文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然而,茅盾的政治立场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他主张文学要为工农群众服务,但在实践中,他对工农群众的认识和表达方式备受质疑。
一些批评者认为他的作品过于理想化,与现实脱节,不能真实地反映工农群众的生活和矛盾。
另外,茅盾在对待个体和集体的关系上也有一些模糊的地方,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在左翼文学论争中,茅盾的立场和作品受到了激烈的批评。
一些左翼作家和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对于社会现实的揭示不够深入,对于阶级斗争的理解不够透彻。
他们认为茅盾的作品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的问题,过于追求艺术形式而忽视了现实主义的要求。
然而,茅盾的作品也受到了一些人的赞赏。
他的作品在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方面做得不错,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他的文学才华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
总的来说,左翼文学论争中的茅盾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他的作品和观点在当时引发了很大的反响,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虽然他的作品和观点存在一些局限性,但他的努力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于茅盾的几次论争述评
作者: 陈芬尧
作者机构: 嵊州市崇仁镇中,浙江嵊州312473
出版物刊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页码: 47-52页
主题词: 茅盾 论争 文学思潮 回忆录
摘要:新时期以来,由于中外文化的强烈碰撞与交汇,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潮蜂拥而入,以及一些文坛回忆录的发表,茅盾从政治、人品直到文学创作遭到全面冲击,并在学界引起了论争。
这些论争或正面或负面地影响着茅盾研究的发展。
此文就其中较重要者,如胡风、秦德君等人的回忆录和“重写文学史”以及重排文学大师“座次”等思潮中对茅盾及其作品的贬抑、否定而引发的论争,作了较为具体细致的爬梳,以期茅盾研究得以健康深入的发展。
茅盾文学批评的嬗变
茅盾文学批评的嬗变型的审美与功利间杂的批评模式。
茅盾的文学创作促成了其文学批评的矛盾与嬗变。
茅盾早年醉心于社会活动,使得他早期的文学批评完全受到其社会活动理念的影响,文学批评也只是他力图改良社会的工具而已,因而形成了其纯粹理性批评的批评模式。
而“大革命”的失败,社会活动的受挫,使他偶然也是必然地成为了一个作家,之后,茅盾文学批评中的审美批评开始萌芽,并与他一贯秉持的理性批评思维相互角逐与碰撞,蕴含着功利与审美的不安冲突。
可以说文学创作对茅盾的文学批评发生了反作用,形成他审美与功利间杂的批评模式。
如果说要将茅盾早期的文学批评风格做一个界定的话,茅盾这种纯粹出自社会历史批评范畴,有着强烈的“为人生”的社会功利性质,采用科学、客观的批评态度并且大部分倾向于实际与理性的文学批评,可以称之为纯粹理性批评。
茅盾早期的文学批评是“为人生”的文学批评,其主张具体表现为以表现人生、指导人生为批评准则,注重从大处着眼对细节问题的探讨,并在自己的实际批评中确定了新文学的目的和文学家的责任。
《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中说“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
文学家所欲表现的人生,绝不是一人一家的人生,乃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中说“我以为新文学就是进化的文学,进化的文学有三件要素:一是普遍的性质;二是有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能力;三是为平民的非为一般特殊阶级的人的”;《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中说“文学的目的是综合地表现人生,不论是用写实的方法,是用象征比譬的方法,其目的总是表现人生,扩大人类的喜悦和同情,有时代特色做它的背景”。
这些,都明确表现出茅盾一以贯之的文学理论认识:新文学的目的和文学家的最终使命是表现人生,并且强调要表现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不论方法如何,要有时代特色,要有普遍特性,要为平民大众,为新文学赋予广阔而崇高的内涵。
为了实践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主张,为了新文学能有更好的发展,茅盾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方法进行了猛烈抨击。
茅盾建国后的文艺理论和批评
茅盾建国后的文艺理论和批评一茅盾的现实主义文艺观,是欧洲19世纪人道主义和法国自然主义的“中国版”。
他1918~1 949年30年间留于世上的几乎所有的文字,都向人们传达出这一强烈而明确的信息。
他的现实主义文艺观是围绕着这一主轴展开的:第一,茅盾是五四“为人生的文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他反对“文以载道”和“游戏人生”的文学观,强调文艺推动社会改革的思想启蒙作用,主张文艺如实地反映作者的人生感受和人民生活。
他认为,文学的目的“不是高兴时的游戏与失意时的消遣”,“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它应该“抨击一切摧残、毒害、窒塞‘最理想的人性’之发展的人为的枷锁”。
第二,提倡现实主义艺术精神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注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探索,反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
茅盾指出,俄国、法国1 9世纪现实主义是最值得中国作家效仿的对象,因为俄国现实主义体现出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而法国现实主义则体现出客观描写现实、追求真实再现的理性精神。
真正的作家应该坚持“进步的世界观,战斗的现实主义,以及融合中外古今而植根于广博生活经验的艺术形式”。
可以说,表现伟大的时代性题材与作者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相统一, 是茅盾文艺观最突出的特色。
茅盾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形成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显著影响,有其特殊的时代温床和思想渊源。
从思想起源上看,茅盾是直接受五四新文化洗礼的那一代人。
在人格发展上,接受了个性自由、个性解放精神完整的锻造;文学思想上,广泛而全面地吸收了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尤其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艺术营养。
他从一开始就相信了新文化思想的根本价值选择:思想启蒙与文学救国。
20年代末,当启蒙主义文艺思潮发生分裂,从中分化出主张战斗的现实主义的左翼文艺思潮时, 茅盾成为它的中坚和主要的作家、评论家之一。
解放后,文学的环境和时代对作家的要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重大逆转。
时代不再要求作家充当社会的批判者、打破“窒塞‘最理想的人性’之发展的人为的枷锁”的思想者和战士,而要求他把歌颂与粉饰社会的光明面,作为文学创作的中心任务;强调作家把现实生活概括得“更集中、更典型、更强烈”;提倡写工农兵,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为什么茅盾的文学座次总在变化
一1927 年末,太阳社刚一成立就和创建社睁开了与所谓“旧作家”,也即鲁迅一代“五四”期间的作家之间的论战。
在这场论战中,以革命的作家自居的新进者,以鲁迅为主要靶子,对其睁开“围歼”。
这些新进者以为鲁迅已经过时了,不单成了财产阶级的代言人,“封建余孽”,甚至是“二重性的反革命的人物”。
这此中原由很复杂,不可以在这里一一去剖析。
单就文学层面而言,这些新进作家以为,以鲁迅为代表的那批“旧作家”所写出来的东西,已经没法显现当时的革命局势,也没法表达所谓“第四阶级的生活”。
这些“旧作家”的作品已经完好部是财产阶级的了。
在这些新进作家看来,这个“第四阶级”已经不是如阿 q 那样拖着封建尾巴、不知出路的人,而是有了新的革命理想和追求的人。
他们向着太阳追求革命。
茅盾一开始并无参加这场论辩,甚至在太阳社成立之初,还写了一篇名为《欢迎太阳》的文章,发布在1928 年 1 月 8 日的《文学周报》上。
他以此文“敬祝《太阳》不时上涨,四射它的光芒”。
那一时辰的茅盾,只管以为“文艺是多方面的,正像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相同。
革命文学因之也是多方面的。
我们不可以说,唯有描绘第四阶级生活的文学才是革命的文学,犹之我们不可以说只有农工民众的生活才是此刻生活”,以此委宛地责备了太阳社的某些唯我独“革”的观点,但整体上对其仍是表示欢迎和支持的。
但跟着对鲁迅围攻的睁开,对“五四”整整一个期间的作家和作品的否定――此中也包含对他的《破灭》《摇动》《追求》的责备和否定,茅盾逐渐意识到这类对革命文学不停纯化的“激情”中存在着问题。
1928 年 10 月18日,茅盾在东京写就长文《从牯岭到东京》,并发布在《小说月报》上。
在文中,茅盾不单详尽描绘了这三部作品的写作本源、目的和作家自己对时代的体验性认知,还以此反击那些以为这三部太甚“消极”、看不到“出路”的责备。
在武汉亲自经历了 1927 年大革命失败的茅盾以为,当时青年的“不满于现状,愁闷,求出路,是客观事实”,“《破灭》等三篇不过时代的描绘,是自己想能够怎样忠实便怎样忠实的时代描绘”。
趋从·质疑·修正
趋从·质疑·修正关键词:1950年代茅盾文学批评趋从质疑修正摘要:1950年代茅盾的文学批评呈现出鲜明的“双语”“复调”色彩,在趋从时代文化主潮与权力话语的基础上,在既定文学规范的框架内,对种种肆意践踏文学本质的行为作了竭尽所能的质疑与修正。
茅盾文学批评的话语修辞不仅体现了一代文豪在泛政治化语境中,竭力维持文学发展命脉的良苦用心,更淋漓尽致地展露了政治高压与话语霸权对人的自由精神与高贵心灵的折损。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茅盾文学批评的黄金时代主要在1949年以前。
新文学初期,茅盾作为“人生派”最有实力的批评家,“表现人生指导人生”是他批评的基点与归宿,这种社会功利性的批评理路奠定了社会——历史批评的基石。
左翼文学时期,茅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注重对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的思想倾向、政治立场、社会意义作“本质”性的抽绎与定位,确立了社会—历史批评的典范。
建国后,茅盾身兼文化部门多个要职,全心全意地宣传党的文化政策,自觉维护“政治—文学”“一体化”的文学体制与规范。
然而,根深蒂固的文学自觉意识和潜在的主体化批评经验,使他竭尽所能地维持着文学的发展命脉,在他大量趋从时代主权话语的批评文本中,满贮着对新中国文学的深厚关切与忧虑。
与黄金时期相比,解放后茅盾的文学批评也许缺乏个性与卓见,却十分难能可贵,“具有耐人寻味的历史内容和研究价值”。
本文以茅盾1950年代的文学批评为中心,力图从一个侧面探寻在时代强权话语的裹胁下,一代文豪复杂曲折的心路历程,并进而透视政治高压与主权话语对人的自由精神与高贵心灵的折磨与销损。
一1949年7月2日,中华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者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会议确立了新中国文学的根本发展方向。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当代文学的“共同纲领”。
文学为工农兵服务,表现工农兵的斗争生活是根本方向。
文学作品是政治、伦理教育的形象性手段和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
【摘要】:茅盾文学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从事文学批评工作60年,留下了300多万字的批评文章。
他的批评理念与批评活动,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内容,而且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不过,若从发生学的角度去看茅盾的文学批评,其意义便不止于文学事业本身,他在具体观点上呈现的“矛盾”表征一方面显示了时代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则折射出了茅盾的窘境和困惑,它所蕴含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思想史意义不容忽视。
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既表现在他的文学理念中,也表现在他的具体批评实践中。
重“功利”而轻“学理”的观念导致了功能的放大和本体的缺失——观点变形摇摆,话题断裂转移,也导致了他的作家作品批评在艺术的“门外”与“门内”徘徊,在“我”与“我们”之间游移。
这种轻重失衡、前后不一的“矛盾”,要具体的表达层面又体现为“表”与“里”的相悖——语气的冲突,暧昧的言说,有意的回避。
它所形成的意味复调不仅透射出茅盾内心的困惑和迷惘,甚至还潜藏着价值的两极。
茅盾文学批评“矛盾”的出现,一方面源于他在“文学与政治”、“审美与实用”、“个人与集体”之间选择的悖论,一方面又与他在“职业与兴趣”、“位置与距离”、“身份与立场”之间不断调整又不断遇到阻拒的心理冲突有关,这种悖论与冲突造成了茅盾文学批评在理论上的缺失和美学上的贫困,但却生成了思想史上的巨大价值。
作为历史的文献,它记录了批评窗口的时代风云,为社会、文学及批评发展留下了具体的实证;它为中国文学批评的百年历
程提供了一份个人证词,表征了思想史落实到个体身上时那种矛盾重重的同化与顺应;它也浓缩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悲剧,在思想史上留下了一个人格的缩影。
【关键词】:茅盾文学批评矛盾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I206.09
【目录】:导言10-18一、问题的发现:他者与自我评价的反差10-12二、研究角度:文献发生学视野下的批评心路12-14三、切入之点: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14-16四、思路与结构:时间线索和三大板块16-18上编同体异象:茅盾文学批评中的“变”与“小变”——纵向观察中的“矛盾”表征18-70第一章功利之“重”与学理之“轻”:茅盾文学理念的变化之“轴”19-39第一节与时俱进:文学使命的时代变形19-25第二节前后不一:文学观点的功利性摇摆25-32第三节薄此厚彼:文学学理探讨的断裂与实用主义转移32-39第二章艺术“门内”与“门外”:茅盾作品论的发展之“脉”39-57第一节从导读到批评:渐入艺术之门39-42第二节文学特性与文学理解:艺术门内的关注要点42-46第三节概括评介与诗意品评:艺术门口的两极言说46-51第四节文学技术解剖:自外于艺术之门51-57第三章“我”与“我们”:茅盾作家论
的演变之“征”57-70第一节“自己”与“别人”:他者的启示57-59第二节”我”与“我们”:立场演进的标志59-66第三节阵营的“外”与“内”:茅盾特定时段的精神之旅66-70中编内外冲突:茅盾文学批评中的“显”与“隐”——聚集分析中的“矛盾”意义70-130第四章姿态与心理:茅盾文学论争中的显隐两重奏71-93第一节申辩与诤言:境遇未明时的真诚告白——“革命文学”论争表征的心理意义71-78第二节调和与倾斜:权威影响下的立场变异——“两个口号”论争映射的内心秘密78-85第三节大批判氛围与学术语调:淡化政治的政治表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争中的苦心与无奈85-93第五章尺度与言说:茅盾作品论的复调意味93-112第一节意义强调与美的缺失:审美活动中的非审美标准93-97第二节理性的困惑与矛盾的表达:艺术魅力前的尺度失灵97-103第三节直言观点与曲意解说:文本背后的另一种声音103-108第四节保护他人与忧及自身:政治语式的双重含义108-112第六章“裂隙”内外:茅盾作家论的学术两极112-130第一节“内在需要”与“文学识力”:心灵与修养的无意组合112-115第二节注目之点与盲视之域:观念对审美的有意遮蔽115-125第三节“史论”的笔法与作家论文体的创设:效果追求的双重收获125-130下编前因后果:茅盾文学批评的延伸思考——互文参照中的“矛盾”分析和价值评估130-209第七章选择的悖论:茅盾文学批评“矛盾”生成的母体与分蘖131-151第一节文学与政治:目的的非本体性倾斜——茅盾文学理念分析131-139第二节审美与实用:价值的双重悖反——茅盾作家作品论分析139-144第三节个人与集体:参与的勉为其难——茅盾文学论
争表现分析144-151第八章调整的阻拒:茅盾文学批评“矛盾”的发生学分析151-178第一节职业与兴趣:自我实现的坎坷之途151-159第二节位置与距离:文学观照的定位调整159-169第三节身份与立场:角色转换的内心冲突169-178第九章历史的文献:茅盾文学批评的价值意义178-209第一节时代的记录:批评窗口历史轨迹178-188第二节个人的证词: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主流”演化的百年历程188-197第三节人格的缩影: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悲剧197-209结语209-215一、反观自身:新意何在?209-212二、推及批评:对当下的启示212-215附录1215-220附录2220-235主要参考文献235-240后记240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