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引力》课件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五则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五则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中力的作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的分类和力的作用。
重点: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魔术,让幼儿观察力的作用。
如:教师用一根筷子插入一个气球,然后轻轻挤压气球,使筷子不掉下来。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筷子不会掉下来?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力的定义、力的作用、力的来源和力的分类。
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展示,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力的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力的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类型的力对物体的影响。
如:拉力、推力、挤压力等。
5.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提醒幼儿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力的存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力2. 内容: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力的来源:人的力量、自然力量等。
力的分类:拉力、推力、挤压力、摩擦力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力。
(2)请画出一个力的示意图,并说明力的作用。
2. 答案:(1)生活中的力如:拉门、推车、挤压气球等。
(2)示意图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力的概念和作用。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应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力的小游戏,如拔河、推小车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力的作用。
(2)开展家庭实践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观察生活中的力,并记录下来。
(3)在下一节课中,让幼儿分享家庭实践作业的成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引力》课件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引力》PPT课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到物体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引力。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磁铁和铁钉之间的引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感知到物体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引力。
难点:让幼儿理解磁铁和铁钉之间的引力。
三、教学准备:1. PPT课件:展示磁铁和铁钉的图片,以及物体间引力的现象。
2. 实验材料:磁铁、铁钉、小铁块、木块等。
3. 教学道具:磁铁挂件、铁钉挂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PPT课件,展示磁铁和铁钉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之间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吗?”2. 实验一:磁铁和小铁块(1)教师向幼儿展示磁铁和小铁块,提问:“你们猜猜看,磁铁和小铁块之间会发生什么现象?”(2)教师进行实验,将磁铁靠近小铁块,观察它们之间的引力现象。
(3)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为什么磁铁能吸引小铁块?它们之间有什么秘密?”3. 实验二:磁铁和铁钉(1)教师向幼儿展示磁铁和铁钉,提问:“你们猜猜看,磁铁和铁钉之间会发生什么现象?”(2)教师进行实验,将磁铁靠近铁钉,观察它们之间的引力现象。
(3)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为什么磁铁能吸引铁钉?它们之间有什么秘密?”4. 实验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物体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引力。
5. 想象环节:教师出示磁铁挂件和铁钉挂件,引导幼儿想象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引力现象。
五、作业:1. 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引力现象,如磁铁吸附铁器、地球吸引物体等。
2. 家长协助幼儿用磁铁和铁钉进行创意绘画或制作小作品,体会引力带来的乐趣。
3. 家长记录幼儿在观察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与教师沟通交流。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引力现象,如地球吸引物体、磁铁吸附铁器等。
2. 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共同制作引力主题的小作品,如磁铁钓鱼、铁钉悬挂等。
《神奇的力量》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力量》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探索身边的科学》第三节《神奇的力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和生活中的力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2.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中力的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力的作用,并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力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动画片等。
2. 学具:小木棒、小球、磁铁、皮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展示一个小男孩用力拉弓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提问:“小男孩在做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引导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一个弹簧,演示用力拉弹簧和松手后弹簧恢复原状的现象。
(2)教师讲解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引导幼儿理解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生活中见过的力的例子。
(2)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4. 动手操作(1)教师发放学具,让幼儿用小木棒、小球、磁铁、皮筋等感受力的作用。
(2)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2)教师鼓励幼儿继续观察生活中的力的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力量》2. 板书内容:(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3)生活中的力的例子:拉弓、踢球、推车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力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1)我观察到妈妈用力拧开瓶盖。
(2)我观察到哥哥用力把足球踢进球门。
(3)我观察到爸爸用力把自行车推上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力的作用,培养他们观察生活中力的现象的能力。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神奇的力》。
详细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生活中的力现象以及简单的力的实验。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力的概念,理解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2. 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力的作用,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力现象。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使幼儿感受力的存在,学会用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秤、小车、磁铁、气球、橡皮泥、图片等。
2. 学具:塑料小棒、纸球、小石子、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弹簧秤,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它有什么作用?”邀请幼儿尝试用弹簧秤称量小物品,观察力的作用。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验,讲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以及力的单位。
分析生活实例,如推门、拉抽屉等,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力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力的实验,如用气球推小车、用磁铁吸引小铁钉等。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使用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
邀请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力2. 内容:力的概念: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力的作用:如推、拉、挤、压等。
力的单位:牛顿(N)。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力现象。
答案:如拉开抽屉、踢足球、提水桶等。
2. 作业题目: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力的作用。
答案:力可以让我们推动物体、改变物体的形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力的概念和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力现象。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科技馆,了解更多力的知识。
开展家庭实践作业,让家长协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力现象,增强幼儿对力的感知。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力的世界》第三节“神奇的力”。
详细内容包括力的概念介绍、力的作用与效果、生活中的力现象以及简单的力实验。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理解力的概念,认识到力的作用和效果,并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力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热爱,提高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的概念的理解、力的作用与效果的认识。
教学重点: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让幼儿感受到力的存在,理解力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秤、小车、气球、磁铁、皮球、积木等。
学具:画笔、画纸、胶棒、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故事《小熊搬木头》,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熊用力搬木头的情景。
讨论:故事中小熊为什么会成功搬起木头?什么是力?2. 知识讲解(5分钟)介绍力的概念,解释力的作用和效果。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力现象,如推、拉、挤、压等。
3. 力的实验(5分钟)弹簧秤实验:观察弹簧秤受力后的变化,了解力的大小。
磁铁实验:让幼儿用磁铁吸引铁钉,感受磁力的作用。
4.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例题:请幼儿观察图片,判断图片中的力现象,并解释原因。
5. 随堂练习(5分钟)发给幼儿练习纸,让幼儿用画笔、积木等学具,创作一幅力的现象的画。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力2. 内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与效果生活实例力的实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庭中的力现象,记录下来,并尝试解释原因。
2. 答案示例:关门时,门把手上的力使得门关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验、例题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有趣的实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让幼儿收集生活中的力现象图片,进行展示和交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五则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五则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相关要求,选取教材《科学的启蒙》第四章“力的世界”相关内容,详细教学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力的来源、力的表现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了解力的来源和表现。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作用、来源和表现。
难点:力的作用和来源,以及如何运用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弹簧、气球、小车、滑轮等。
学具:小木棒、小球、绳子、图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磁铁吸引铁钉、弹簧拉伸等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邀请幼儿参与实验,感受力的作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简单的例子,如拉弹簧、吹气球等,讲解力的概念、作用、来源和表现。
结合实例,引导幼儿理解力的作用和来源。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例子,并分享讨论结果。
动手操作:让幼儿用学具进行力的实验,如用小木棒推动小球、用绳子拉动小车等。
提问幼儿:如何运用力来帮助我们的生活?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作用、来源和表现。
2. 生活实例:磁铁吸引铁钉、弹簧拉伸等。
3. 力的实验:拉弹簧、吹气球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里或幼儿园中力的例子。
2. 答案:如爸爸用力拉门、我用力吹气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力的概念、作用、来源和表现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力的实验,共同探索力的奥秘。
开展以力为主题的科学小制作活动,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中对力的概念、作用、来源和表现的阐述。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第三节《神奇的力》。
详细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生活中的力现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受力的作用,理解力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秤、气球、小车、橡皮泥、磁铁、积木等。
2. 学具:每组一张白纸、一个气球、一块积木、一辆小车、一个磁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气球,请一个幼儿上来吹气球,让其他幼儿观察气球形状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气球会变大?这里用到了什么?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力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力的作用,如:用手推小车,小车会运动;用手拉弹簧秤,弹簧秤会变长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用学具感受力的作用,观察力的效果。
5. 互动游戏(5分钟)组织一个“力的接力”游戏,让幼儿用力的方式传递气球,增强他们对力的认识。
6. 课后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力2. 板书内容: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生活中的力现象:踢足球、拉抽屉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观察家里或幼儿园里的力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的掌握程度,针对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结合幼儿的兴趣,开展有关力的科学活动,如制作简单的机械玩具,引导幼儿探索力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中班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力”。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幼儿将了解力的概念,认识不同类型的力,并学会运用力来改变物体的状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力的定义,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学习品质,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力的作用,运用力改变物体的状态。
重点:掌握力的概念,识别不同类型的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气球、小木块、小车、磁铁、皮筋、积木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棒、气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观看气球表演,引导幼儿观察气球形状的变化,提问:“气球为什么会变形?是什么力量使它变化的?”(2)请幼儿举例生活中遇到的力的现象,如拉扯、推挤、挤压等。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弹簧测力计,讲解力的概念,引导幼儿认识力的单位。
(2)通过实例讲解,让幼儿了解不同类型的力,如重力、摩擦力、弹力、磁力等。
3.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力的大小比较实验,让幼儿感受不同力的大小。
(2)请幼儿用气球演示力的作用,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力力的定义力的单位不同类型的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力的现象,至少3个。
(2)用画笔和画纸描绘力的作用,如拉扯、推挤、挤压等。
2. 答案:(1)如:拉开抽屉、踢足球、拉扯衣服等。
(2)幼儿根据观察和想象,自由发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他们对力的概念的理解程度,针对幼儿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实践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力的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2)组织科学小组活动,让幼儿探讨力的应用,如制作简单的杠杆、斜面等,感受力的作用。
《神奇的升力》浮力与升力PPT教学课件
自古以来,我国流传许多飞越太空的梦想, 从“敦煌的飞天壁画”到“嫦娥奔月”的美丽传 说,再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修行神话,为 了能实现这一梦想,有的人给身体上沾满羽毛、 有人给自己安装上特大的翅膀,但这些都没有成 功。直到丹尼尔·伯努利在1726年提出了“伯努 利原理”后,人们的探索才有了质的飞跃,于是 各种材质的飞机终于飞上天空。
2、这是一个冷热水混合淋浴器,请 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解释。
冷水
温水
热水
3、当汽车快速地从路面驶过时, 落
在路面上的树叶将( A )
A、从路边飞向汽车 B、从路中飞向路 C、向上飞扬 D、不受影响
气流偏导器
另类机翼
6、总结扩展:
(1)、跑车尾部安装有气流偏导器,相当于倒置的飞 机机翼。跑车行驶时,流过偏导器上方的气流速度小于 下 方的气流速度,因此在其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形成对气 流偏导器向 下 的压力。
01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现象认识:
01 练一练
1.在活动1中,用嘴向中间吹气,这时流速大的地方
是
区,这里压强
,
流速小的区域是
,这里
压强
,所以压力是
由
向
的,这样
两张纸就紧贴在一起了。
A BC
01 练一练
2. 王伟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 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图所示不是揭示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1.流体:液体和气体的统称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 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飞机升力的产生: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 向上的升力
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
神奇的升力
一、流体与流速
《神奇的力量》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力量》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探索身边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神奇的力量”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力的作用,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感受力的存在及其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气球、小车、磁铁、积木等。
学具:小锤子、小球、塑料瓶、纸杯、吸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弹簧、气球、小车等物品,让幼儿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之间有什么联系?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气球为例,讲解力的作用。
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感受气球被吹起时的形状变化,引导幼儿了解力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用不同的力使物体发生形状或运动状态的变化。
5. 情景剧表演(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表演情景剧,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进一步体验力的神奇。
6. 知识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哪些图片展示了力的作用。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力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力量2. 内容:力的作用: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实践操作:气球、弹簧、小车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力请幼儿观察家里或幼儿园的环境,找出至少三种展示力的现象,并描述这些力的作用。
答案示例:(1)拉开抽屉:手对抽屉施加力,使抽屉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
(2)踢足球:脚对足球施加力,使足球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3)挤压海绵:手对海绵施加力,使海绵的形状发生变化。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描述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情景剧表演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神奇的力量》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力量》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探索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力量”。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感知力的存在,了解力的作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中力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力的作用,感受力的存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弹簧、气球、小车等)、教学PPT。
2. 学具: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玩具小车、气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物品吗?它们是如何发生变化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力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力的作用。
(2)以弹簧为例,讲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以气球和小车为例,讲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力量》2. 板书内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实验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力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力,记录下来并描述力的作用。
2. 答案示例:(1)拉力:拉开抽屉、拉开门等。
(2)推力:推开门、推小车等。
(3)压力:坐在沙发上、挤压气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2. 拓展延伸:(1)开展科学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力的相关知识。
(2)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发现并记录力的作用。
(3)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科学探索,共同感受科学的魅力。
2024年2023年中班科学神奇的力精彩教案通用
2024年2023年中班科学神奇的力精彩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手册》第四章“神奇的力”,具体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和力的表现形式。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力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对力的感知和探索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力的概念,了解力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2. 能够通过观察、实践,感受力的存在,并学会运用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作用和表现形式。
难点:如何让幼儿通过实践,感受并理解力的存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弹簧、小车、气球等。
2. 学具:小石子、纸张、铅笔、橡皮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磁铁吸铁钉、弹簧拉力器等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是由什么造成的?2. 讲解力的概念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力的概念,让幼儿知道力是一种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的作用。
3. 力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教师通过举例,让幼儿了解力的作用和表现形式,如推、拉、挤、压等。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辆小车,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如何让小车运动起来?引导幼儿思考力的作用。
5.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实践,尝试用不同的方式给小车施加力,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七、板书设计1. 主题:神奇的力2. 内容: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的作用。
力的作用:推、拉、挤、压等。
力的表现形式:物体形变、运动状态改变。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发现身边的力请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存在力的现象,用画笔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画面1:一个小男孩在推门,门被推开。
画面2:一个小女孩在拉抽屉,抽屉被拉开。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力的作用。
2. 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关于力的家庭作业,加强亲子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三单元《力的世界》中的第2节“神奇的力”。
具体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例子以及力的简单测量。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力的概念,了解力的作用,认识到力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索和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例子。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例子。
难点:力的测量方法、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气球、小车、滑板、斜面、积木等。
学具:小石子、木棒、绳子、纸杯、回形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两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拔河比赛,观察哪位学生能获胜,引出力的概念。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力?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
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例子,如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演示力的测量方法,并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用到力的例子,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学生动手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力,并记录下来。
提问学生:如何增大或减小力?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力2. 内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例子力的测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5个生活中用到力的例子,并简要说明力的作用。
测量一颗小石子的重力,并记录下来。
2. 答案:例:踢足球时,脚对球施加力,使球飞出去。
小石子的重力约为3N。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力的概念、作用及测量方法。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用到力的现象,思考如何利用力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下节课分享观察成果,并进行讨论。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三章《力的世界》中的第2节“神奇的力”。
详细内容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力的来源以及力的效果等方面,通过实践和生活实例,使幼儿对力有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力的基本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和感恩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和作用。
难点:理解力的来源和力的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实物、实验器材等。
学具:彩笔、画纸、小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和实物中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邀请幼儿分享观察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力”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力的概念、作用、来源和效果,让幼儿对力有更深入的理解。
结合生活实例,让幼儿知道力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幼儿判断哪些是力的作用,哪些不是。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用自己的身体感受力的作用。
4. 动手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力的效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疑问。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应用所学的力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力2. 内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力的来源力的效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至少5个运用了力的例子,并描述这些力是如何作用的。
结合自己的体验,画一幅关于力的画。
2. 答案:例如:拉开抽屉需要用力,力使得抽屉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推动小车需要用力,力使得小车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画的答案可以根据幼儿的观察和体验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力的作用。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神奇的力》(五则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神奇力》(五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是《神奇力》,这是中班科学课程一个重要部分。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力概念、力作用和力表现形式展开。
我们将详细探讨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力世界”,其中涉及力定义、分类以及日常生活中力实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1. 理解力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状态;2. 能够辨别不同力,并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力作用和力表现形式,而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力概念和力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模型、实验器材等;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互动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力作用。
我将会邀请几名孩子到讲台前,让他们尝试拉扯一根弹簧,观察弹簧变形,从而引出力概念。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力定义、分类和作用。
在此过程中,我会通过生动实例和形象比喻,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力概念。
3. 随堂练习: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列举日常生活中力实例,并分享给大家。
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孩子们进行简单实验,如制作小风车、推拉木块等,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力作用,进一步加深对力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力概念2. 力分类3. 力作用4. 力表现形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列举出生活中遇到五种不同力,并说明它们作用。
2. 答案:如重力、摩擦力、弹力、浮力、推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重点关注。
实践情景引入方式对于吸引孩子们注意力至关重要。
例题讲解深入浅出对于孩子们理解力概念至关重要。
教学难点和重点把握,以及作业设计合理性和课后反思深度也是我需要特别注意。
1. 实践情景引入:我深知,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抽象概念往往难以理解。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五则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五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班科学领域中的《神奇的力》。
教材参照《幼儿科学探究》第四章“力的世界”第一节“力在我们身边”。
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力的概念,探索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如拉力、推力、重力等,并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力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例子。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索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勇于尝试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观察,理解力的作用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挂图、实验器材(小车、斜坡、气球等)、磁性黑板。
学具:画纸、彩笔、手工材料(纸杯、吸管、橡皮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气球,邀请一名学生上台,用力推和拉气球,观察气球的运动状态。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力?力有哪些作用效果?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力的概念,如拉力、推力、重力等。
讲解过程中结合教材挂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力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践经验,讨论力的作用原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力》2. 内容:力的概念常见力的例子力的作用效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生活中你见过的力的例子。
(2)用自己的话解释力的作用效果。
2. 答案:(1)如:拉力(拉门把手)、推力(推门)、重力(苹果落地)等。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理解力的概念,能否通过实践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力,鼓励他们尝试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为什么我们要用力拉开窗户?为什么踢足球时,球会飞起来?等。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力的世界》第二节《神奇的力》。
详细内容包括力的定义,生活中常见的力如推力、拉力、重力等,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力的概念,理解力的作用和效果。
2.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力,并学会描述力的作用。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重点: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力,学会描述力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推车、弹簧、磁铁、皮球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推车、弹簧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是如何运动的?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运动的?2. 例题讲解:a. 讲解力的概念,引导幼儿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感受推力、拉力、重力等常见力。
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力的作用效果。
5. 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常见力、力的作用效果。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至少三种不同的力,并描述它们的作用。
2. 答案:略。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力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力的作用,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a. 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作业,共同寻找生活中的力,增强幼儿对力的认识。
b.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力的主题墙饰,引导幼儿持续关注和探索力的世界。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幼儿对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
同时,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等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引力》故事脚本
《神奇的引力》脚本幻灯片1:·文字(图片、动画):神奇的引力(图片:宇宙图片,宙图片以缩放的形式非常慢的速度出现,标题文字以矩形浮动快速出现)·时长:13秒幻灯片2:·文字(图片、动画):在绿树环绕的树林间有一座美丽的房子(图片:蓝天,森林中的房子图片;动画:图片与文字同时播放),住着快乐的一家人(图片:蓝天,森林中的房子,麦迪;动画:麦迪沿绘画路径从左侧慢速向右行走至门口),每当有高兴的事情,儿子麦迪就会弹吉给他的爸爸妈妈听(图片:蓝天,森林中的房子,麦迪,音符;动画:音符以渐变形式出现,根据绘画路径上升并抖动);晚上的时候麦迪最喜欢仰望天空,看着夜空中闪亮的繁星(图片:夜空动图、森林中的房子,麦迪;动画:蓝天图片、麦迪渐变消失,夜空动图出现,看夜空的麦迪从右侧慢速向左行走至门口,森林中的房子渐变透明度至50%),麦迪很庆幸能生活在这个充满生机又孕育着无限生命的地球上,它带着麦迪穿梭在宇宙间,让麦迪遨游整个宇宙。
·时长:35秒幻灯片3:·文字(图片、动画):麦迪在想地球是圆的(图片:双色渐变背景,地球,麦迪;动画:麦迪以直线路径行走至地球上方),我就在地球的上面,那地球另一面的孩子,他们会不会从地球上掉下去呢(图片:渐变背景,男孩,女孩,麦迪;动画:先女孩后男孩快速上升至地球周边,云形标注渐变式缩放,文字在云形标注之后渐变式缩放出现)?·时长:16秒幻灯片4:·文字(图片、动画):爸爸笑着告诉麦迪:不会的(图片:云图背景,爸爸,麦迪;动画:云形标注以透明渐变式缩放非常快出现,文本“不会的”在云形标注之后渐变式缩放中速出现)!麦迪追着问爸爸,为什么?是什么不让他们掉下去呢(图片:云图背景,爸爸,麦迪;动画:麦迪沿自定义路径从左侧中速向右行走,云形标注以透明渐变式缩放非常快出现,文本在云形标注之后渐变式缩放非常快出现)?·时长:15秒幻灯片5:·文字(图片、动画):爸爸说有一种叫做引力的力量把我们留在了地球上,不让我们飞到宇宙中去(图片:渐变背景,地球,世界各族孩子;动画:地球以快速翻转式由远及近出现并陀螺旋至幻灯片末尾,双箭头展开,文字“引力”快速挥舞出现,世界各族孩子图片渐变式缩放至25%出现并陀旋转至幻灯片末尾)。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力,如重力、摩擦力等,并初步掌握力的作用和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力的概念,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力及其作用。
2. 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力的作用和效果。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力的概念,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力。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践,发现力的作用和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笔、纸张、积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2)讨论:这些物体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这些力有什么效果?2. 例题讲解(10分钟)(1)重力:教师拿起一本书,松手后,书掉落。
引导幼儿观察并解释这是重力的作用。
(2)摩擦力:教师展示两个物体相互摩擦的实验,让幼儿观察摩擦力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实验器材,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观察力的作用和效果。
(2)讨论:你们观察到了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有什么效果?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力2. 板书内容:(1)力的概念(2)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摩擦力等(3)力的作用和效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生活中见过的力。
(2)用图画表示一种力的作用。
2. 答案:(1)如:拉力、推力、重力等。
(2)示例:画出一个小球,旁边画一个向下的箭头,表示重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初步掌握了力的概念和生活中常见的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
2. 拓展延伸:(1)开展关于力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力的知识。
(2)鼓励幼儿在家庭、学校中观察力的作用,分享观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