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穴位图详细表
十二经络循行图(建议收藏)
十二经络循行图(建议收藏)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对于经络循行线路,我们习惯记忆它在肌表的有形穴位联系图,而每条经络在胸腹腔内的运行路线也是十分重要的。
每条经络不仅联系肌表与脏腑,在胸腹腔内也会与其他多个脏器相联。
熟悉经络的循行线路,遇到身体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经络系统了解其他脏器对这个脏腑的影响,调节这些脏器的功能也有助于疾病恢复。
十二条经络循行线路正如经络名家路新宇老师所说:健康不外包。
身体是智能的,它会自己调节。
众多健康问题,都有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学习了解十二条经络的循行路线,及时疏通每条经络的易堵塞穴位。
1.肺经循行线路《黄帝内经》:「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大肠经循行线路《黄帝内经》:「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3.胃经循行线路《黄帝内经》:「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4.脾经循行线路《黄帝内经》:「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超详细全体男女经络穴位图集
超详细全体男女经络穴位图集正面-男性人体经络穴位图背面-男性人体经络穴位图侧面-男性人体经络穴位图正面-女性人体经络穴位图背面-女性人体经络穴位图侧面-女性头部穴位人体胸部腹部穴位图人体督脉及背部穴位人体壬脉大穴人体左侧穴位图脸部穴位手掌穴位彩图手掌反射区图足底穴位督脉及其别络督脉大穴督脉图谱人体奇经八脉之一。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
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见图)。
本经脉腧穴有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共28穴。
督脉①奇经八脉之一。
出《素问·骨空论》。
其循行路线,起始于小腹内,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里正中,上至风府,入于脑,上头顶,下额,沿前额正中,到鼻柱下方及上齿。
前后与任脉、冲脉相通,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相合,联系心、肾、脑。
该经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角弓反张、头重痛、项强、眩晕、癫痫、癃闭、遗溺、痔疾、妇女不孕等。
②经外穴别名。
《备急千金要方》:“卒癫,……又灸督脉三十壮,三极,穴在直鼻中上入发际。
”即发际穴。
见该条。
督脉穴①督脉所属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长强(少阴所结)、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阳会)、大椎(足三阳会)、哑门(阳维会)、风府(阳维会)、脑户(足太阳会)、强间、后顶、百会(足太阳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足太阳、阳明会)、素髎、水沟(手、足阳明会)、兑端、龈交,共28穴。
又交会于足太阳的风门、任脉的会阴。
②指后溪穴。
非常完整的人体穴位图与功效(果断收藏)
非常完整的人体穴位图与功效(果断收藏)展开全文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更清晰直观的标注了各个人体穴位,包括头部穴位图、胸部穴位图、背部穴位图、胳膊手部穴位图、人体腿部穴位图、脚底穴位图详细图解各个穴位的功能。
人体头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头维穴:治疗目痛、眼跳、头痛上关穴:治疗耳聋、耳鸣、偏头痛、上牙痛、面神经麻木下关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翳风穴:治疗耳聋、耳鸣、下颌肿痛、面神经麻痹及痉挛颊车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紧闭颧髎穴: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大迎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肿痛、面部浮肿神庭穴:治疗头痛、鼻病阳白穴: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丝竹空穴: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睛明穴:治疗眼部诸疾患四白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巨髎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水沟穴:治疗昏迷、中暑、休克兑端穴: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牙龈肿痛上星穴:治疗头痛、目痛、鼻痛攒竹穴: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瞳子髎穴:治疗眼部疾患、头痛承泣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迎香穴: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禾髎穴: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地仓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承浆穴: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胸部腹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天突穴:治疗咳喘、咽喉肿痛、咯血、失音、噎嗝璇玑穴:治疗咳喘、咽喉肿痛神藏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华盖穴:治疗咳喘、胸满膻中穴:治疗气短、哮喘、噎嗝鸠尾穴:治疗胃痛、呕吐、气喘、胸满上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梁门穴:治疗胃肠胀痛、腹泄、不思饮食中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气喘下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水分穴:治疗水肿、肠鸣、腹痛、腹胀神阙穴: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气海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水肿关元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虚脱、体质虚弱中极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下腹痛、水肿曲骨穴:治疗遗精、赤白带、尿闭横骨穴: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人迎穴:治疗咽喉肿痛、高血压缺盆穴:治疗咳喘、胸满、项强水突穴: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云门穴:治疗咳嗽、喘息、胸闷气舍穴:治疗咽喉肿痛、咽食不利、颈项强痛气户穴:治疗咳喘、胸肋胀痛中府穴:治疗咳嗽、喘息、胸痛灵墟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神封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期门穴: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不容穴: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血、咳嗽章门穴: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太乙穴:治疗胃肠疾患天枢穴:治疗胃肠疾患、水肿、月经不调大横穴:治疗腹泄、便秘、小腹痛、胃下垂外陵穴:治疗脐周痛带脉穴:治疗妇女经带病、腰肋痛水道穴:治疗小腹胀满、尿闭、腹水、精索及睾丸痛府舍穴:治疗腹痛气冲穴: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女经漏胎产诸症冲门穴:治疗腹胀痛、尿闭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定喘穴:治疗哮喘肩中俞穴: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肩外俞穴: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肩井穴: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秉风穴:治疗肩胛痛、肩凝天宗穴: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臑俞穴:治疗肩臂酸痛膈俞穴:治疗咳嗽、吐血、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魂门穴: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脾俞穴: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京门穴: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三焦俞穴: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气海俞穴:治疗腰痛、痔疮关元俞穴: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膀胱俞穴: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秩边穴: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白环俞穴:治疗遗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会阳穴: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血、腹泄、痔疮胳膊手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商阳穴:治疗手痛麻、脑充血少商穴: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合谷穴:治疗中风、感冒、头痛、牙痛、月经闭阳溪穴:治疗手痛麻、耳目齿痛阳池穴:治疗感冒、上肢、手腕关节炎支沟穴:治疗大便秘结、手足倦怠四渎穴:治疗齿痛、肘臂痛手三里穴:治疗齿痛、半身不遂曲池穴:治疗肘中痛、月经不调、上臂痛、半身不遂肩髃穴: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身不遂曲垣穴:治疗神经痛、肩部麻痹肩髎穴: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麻痹肩贞穴:治疗肩关节炎、上肢麻痹臂臑穴:治疗颈椎病、手臂不举消泺穴:治疗颈痛、麻痹、头痛清冷渊穴:治疗肩痛、头痛天井穴:治疗喘息中魁穴:治疗手指不伸少泽穴:治疗口干、前臂痛、小指痛、头痛液门穴:治疗手臂痛、头痛、齿痛前谷穴:治疗吐血、耳鸣、手痛后溪穴:治疗肘臂痛麻、耳聋中渚穴:治疗头痛、耳聋、手臂痛不得屈伸腕骨穴:治疗腕痛、麻痹、指肿阳谷穴:治疗臂痛、腕痛、晕眩、耳聋、耳鸣养老穴:治疗肩臂痛麻、弱视外关穴:治疗上肢麻痹、半身不遂支正穴:治疗肘臂痛、头痛、感冒尺泽穴: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小海穴:治疗上臂痛麻、心肺痛青灵穴:治疗肘关节伤痛尺泽穴: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曲泽穴:治疗肘痛、热病少海穴:治疗头目眩晕、颈椎病、肘挛手颤、心痛间使穴:治疗调经、心脏病、中风、液肿列缺穴:治疗头痛内关穴:治疗半身不遂、臂痛、心脏病大陵穴:治疗心脏病、热病神门穴:治疗失眠、头晕痛、心脏病鱼际穴:治疗齿痛、头痛少府穴:治疗心脏病劳宫穴:治疗中风、齿痛少商穴: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好书推荐:学习穴位,看《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就够了人体腿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伏兔穴:治疗下肢麻痹、腰痛、胸痛阴市穴:治疗腿痛、水肿、糖尿病梁丘穴:治疗膝部麻痹犊鼻穴:治疗脚气、膝关节痛麻、水肿足三里穴:治疗脚气、麻痹、各种慢性病、胃病、便秘、全身病上巨虚穴:治疗四肢痛麻、腰痛、肠胃病条口穴:治疗肩臂不举、不肢痛麻、胃肠病丰隆穴:治疗下肢痉挛、痛麻下巨虚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贫血解溪穴: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冲阳穴:治疗胃胀、足麻痹陷谷穴:治疗胸胀痛、盗汗内庭穴:治疗腿肿、头痛、转筋箕门穴:治疗腿痛、生殖器病环跳穴: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筋活血血海穴:治疗一切血病、妇科病阴谷穴:治疗膝痛、阳痿、带下风市穴:治疗下肢麻木阴陵泉穴:治疗糖尿病、腰病中渎穴:治疗半身不遂、麻痹、下肢病膝阳关穴:治疗膝关节炎、下肢麻痹、脚气地机穴:治疗小腿痛麻、胃肠病阳陵泉穴:治疗半身不遂、关节炎足三里穴:治疗脚气、麻痹漏谷穴:治疗小腿痛、神衰、脊髓病三阴交穴: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三阳交穴:治疗小腿痛、颈椎痛阳辅穴:治疗腰腿痛悬钟穴:治疗手足不遂、一切骨病复溜穴:治疗下肢麻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太溪穴:治疗四肢麻痹照海穴:治疗下肢病、肾病公孙穴:治疗一切气病环跳穴: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经活血、神经痛承扶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殷门穴: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委中穴:治疗腰背痛浮郄穴:治疗便秘、膝关节痛、吐泻、坐骨神经痛委阳穴:治疗膝关节痛、此穴解热合阳穴:治疗脊髓病、抽筋承筋穴:治疗一切筋痛筑宾穴:治疗腿痛承山穴:治疗内外伤痛飞扬穴:治疗脚气、眩晕、小腿无力跗阳穴:治疗下肢麻痹、腰胯痛昆仑穴:治疗头痛、眩晕、腰痛申脉穴:治疗痉挛、此穴主伸展一切金门穴:治疗癫痫、筋病京骨穴:治疗脚痛仆参穴:治疗足跟骨痛脚部足底穴位图及作用功效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呃逆、此穴主将一切丘墟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腰痛、肺炎、肋膜炎解溪穴: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中封穴:治疗全身麻痹、腰痛、遗尿冲阳穴:治疗胃胀、足麻痹足临泣穴:治疗全身麻痛、眩晕陷谷穴: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太冲穴:治疗腰痛、调经内庭穴:治疗腿肿、头痛、转腹行间穴:治疗便秘、腹痛、腰痛侠溪穴:治疗耳聋、头晕痛、下肢麻痹厉兑穴:治疗足痛、脑贫血、麻痹多梦⊙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最全人体穴位图及常见病按摩手法(带图)
人体穴位全图附加: 人体12个重要穴位(从上到下)1、合谷穴。
合谷穴的取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2、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
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
属于手太阴肺经。
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
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3、神门穴: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
功能: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
可用“贴膏法”: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币大小,晚餐后贴于净后神门穴处,次晨取下,可辅助治疗失眠症。
4、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5、后溪穴:位于手掌上横纹(手掌最上面一条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
人体穴位与功效图谱(完整版)
⼈体⽳位与功效图谱(完整版)⽳位图谱有多重要,学临床的尤其学中医的朋友们都知道。
如果谁还能把⼤部分⽳位及功效都记下来的话,临床诊疗肯定事半功倍。
当然⼈体周⾝约有52个单⽳、300个双⽳、50个经外奇⽳等,共720个⽳位,也不是那么容易记住的。
安卓教育把⾝体每个部位的⽳位⼤致给⼤家整理了⼀下,应该挺全了,⼤家可以收藏分享,平时不记得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看:⼈体头部⽳位及功效头维⽳:治疗⽬痛、眼跳、头痛上关⽳:治疗⽿聋、⽿鸣、偏头痛、上⽛痛、⾯神经⿇⽊下关⽳:治疗⾯神经⿇痹及痉挛、⽛痛翳风⽳:治疗⽿聋、⽿鸣、下颌肿痛、⾯神经⿇痹及痉挛颊车⽳:治疗⾯神经⿇痹及痉挛、⽛痛、下颌关节紧闭颧髎⽳:治疗⾯部神经⿇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痛⼤迎⽳:治疗⾯神经⿇痹及痉挛、⽛痛、下颌肿痛、⾯部浮肿神庭⽳:治疗头痛、⿐病阳⽩⽳:治疗头痛、⽬眩、眼跳、夜盲丝⽵空⽳:治疗偏正头痛、⽬眩、⽬⾚、眼跳睛明⽳:治疗眼部诸疾患四⽩⽳:治疗⾯神经⿇痹、⽬部疾患、⾯神经痛巨髎⽳:治疗⾯神经⿇痹、⽬部疾患、⽛痛、⿐炎、泪囊炎⽔沟⽳:治疗昏迷、中暑、休克兑端⽳:治疗⿐窦炎、⿐息⾁、⽛龈肿痛上星⽳:治疗头痛、⽬痛、⿐痛攒⽵⽳: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痛、⿐塞、⾯肿瞳⼦髎⽳:治疗眼部疾患、头痛承泣⽳:治疗⾯神经⿇痹、眼跳、⽬部疾患迎⾹⽳:治疗⿐病、⾯神经⿇痹、⾯肿⽲髎⽳:治疗⿐衄、⿐息⾁、⿐炎地仓⽳:治疗⾯神经⿇痹及痉挛、⼝⾓炎、⼝腔炎承浆⽳:治疗糖尿病、颜⾯病、⽛痛、不语胸部腹部⽳位图及作⽤功效天突⽳:治疗咳喘、咽喉肿痛、咯⾎、失⾳、噎嗝璇玑⽳:治疗咳喘、咽喉肿痛神藏⽳: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欲不振华盖⽳:治疗咳喘、胸满膻中⽳:治疗⽓短、哮喘、噎嗝鸠尾⽳:治疗胃痛、呕吐、⽓喘、胸满上脘⽳:治疗胃肠疾患梁门⽳:治疗胃肠胀痛、腹泄、不思饮⾷中脘⽳:治疗胃肠疾患、⽓喘下脘⽳:治疗胃肠疾患⽔分⽳:治疗⽔肿、肠鸣、腹痛、腹胀神阙⽳: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海⽳:治疗泌尿、⽣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肿关元⽳:治疗泌尿、⽣殖系统诸症、虚脱、体质虚弱中极⽳:治疗泌尿、⽣殖系统诸症、下腹痛、⽔肿曲⾻⽳:治疗遗精、⾚⽩带、尿闭横⾻⽳: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迎⽳:治疗咽喉肿痛、⾼⾎压缺盆⽳:治疗咳喘、胸满、项强⽔突⽳: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云门⽳:治疗咳嗽、喘息、胸闷⽓舍⽳:治疗咽喉肿痛、咽⾷不利、颈项强痛⽓户⽳:治疗咳喘、胸肋胀痛中府⽳:治疗咳嗽、喘息、胸痛灵墟⽳: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欲不振神封⽳: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欲不振期门⽳: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不容⽳: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咳嗽章门⽳: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太⼄⽳:治疗胃肠疾患天枢⽳:治疗胃肠疾患、⽔肿、⽉经不调⼤横⽳:治疗腹泄、便秘、⼩腹痛、胃下垂外陵⽳:治疗脐周痛带脉⽳:治疗妇⼥经带病、腰肋痛⽔道⽳:治疗⼩腹胀满、尿闭、腹⽔、精索及睾丸痛府舍⽳:治疗腹痛⽓冲⽳: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经漏胎产诸症冲门⽳:治疗腹胀痛、尿闭⼈体背部⽳位图及作⽤功效定喘⽳:治疗哮喘肩中俞⽳: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肩外俞⽳: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肩井⽳: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秉风⽳:治疗肩胛痛、肩凝天宗⽳:治疗肩胛痛、⼿⿇、⽿鸣、⽿聋、上肢痛臑俞⽳:治疗肩臂酸痛膈俞⽳:治疗咳嗽、吐⾎、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魂门⽳: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脾俞⽳: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京门⽳: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三焦俞⽳: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海俞⽳:治疗腰痛、痔疮关元俞⽳: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膀胱俞⽳: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秩边⽳:治疗腰痛、坐⾻神经痛、前列腺炎⽩环俞⽳:治疗遗精、⽩带、⼆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会阳⽳: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腹泄、痔疮胳膊⼿部⽳位图及作⽤功效商阳⽳:治疗⼿痛⿇、脑充⾎少商⽳:治疗喉哑、⿇痹、呕吐、呃逆合⾕⽳:治疗中风、感冒、头痛、⽛痛、闭经阳溪⽳:治疗⼿痛⿇、⽿⽬齿痛阳池⽳:治疗感冒、上肢、⼿腕关节炎⽀沟⽳:治疗⼤便秘结、⼿⾜倦怠四渎⽳:治疗齿痛、肘臂痛⼿三⾥⽳:治疗齿痛、半⾝不遂曲池⽳:治疗肘中痛、⽉经不调、上臂痛、半⾝不遂肩髃⽳: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不遂曲垣⽳:治疗神经痛、肩部⿇痹肩髎⽳: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痹肩贞⽳:治疗肩关节炎、上肢⿇痹臂臑⽳:治疗颈椎病、⼿臂不举消泺⽳:治疗颈痛、⿇痹、头痛清冷渊⽳:治疗肩痛、头痛天井⽳:治疗喘息中魁⽳:治疗⼿指不伸少泽⽳:治疗⼝⼲、前臂痛、⼩指痛、头痛液门⽳:治疗⼿臂痛、头痛、齿痛前⾕⽳:治疗吐⾎、⽿鸣、⼿痛后溪⽳:治疗肘臂痛⿇、⽿聋中渚⽳:治疗头痛、⽿聋、⼿臂痛不得屈伸腕⾻⽳:治疗腕痛、⿇痹、指肿阳⾕⽳:治疗臂痛、腕痛、晕眩、⽿聋、⽿鸣养⽼⽳:治疗肩臂痛⿇、弱视外关⽳:治疗上肢⿇痹、半⾝不遂⽀正⽳:治疗肘臂痛、头痛、感冒尺泽⽳: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海⽳:治疗上臂痛⿇、⼼肺痛青灵⽳:治疗肘关节伤痛尺泽⽳: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曲泽⽳:治疗肘痛、热病少海⽳:治疗头⽬眩晕、颈椎病、肘挛⼿颤、⼼痛间使⽳:治疗调经、⼼脏病、中风、液肿列缺⽳:治疗头痛内关⽳:治疗半⾝不遂、臂痛、⼼脏病⼤陵⽳:治疗⼼脏病、热病神门⽳:治疗失眠、头晕痛、⼼脏病鱼际⽳:治疗齿痛、头痛少府⽳:治疗⼼脏病劳宫⽳:治疗中风、齿痛少商⽳:治疗喉哑、⿇痹、呕吐、呃逆⼈体腿部⽳位图及作⽤功效伏兔⽳:治疗下肢⿇痹、腰痛、胸痛阴市⽳:治疗腿痛、⽔肿、糖尿病梁丘⽳:治疗膝部⿇痹犊⿐⽳:治疗脚⽓、膝关节痛⿇、⽔肿⾜三⾥⽳:治疗脚⽓、⿇痹、各种慢性病、胃病、便秘、全⾝病上巨虚⽳:治疗四肢痛⿇、腰痛、肠胃病条⼝⽳:治疗肩臂不举、不肢痛⿇、胃肠病丰隆⽳:治疗下肢痉挛、痛⿇下巨虚⽳:治疗坐⾻神经痛、脑贫⾎解溪⽳: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冲阳⽳:治疗胃胀、⾜⿇痹陷⾕⽳:治疗胸胀痛、盗汗内庭⽳:治疗腿肿、头痛、转筋箕门⽳:治疗腿痛、⽣殖器病环跳⽳:治疗腰腿痛、半⾝不遂、舒筋活⾎⾎海⽳:治疗⼀切⾎病、妇科病阴⾕⽳:治疗膝痛、阳痿、带下风市⽳:治疗下肢⿇⽊阴陵泉⽳:治疗糖尿病、腰病中渎⽳:治疗半⾝不遂、⿇痹、下肢病膝阳关⽳:治疗膝关节炎、下肢⿇痹、脚⽓地机⽳:治疗⼩腿痛⿇、胃肠病阳陵泉⽳:治疗半⾝不遂、关节炎⾜三⾥⽳:治疗脚⽓、⿇痹漏⾕⽳:治疗⼩腿痛、神衰、脊髓病三阴交⽳: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三阳交⽳:治疗⼩腿痛、颈椎痛阳辅⽳:治疗腰腿痛悬钟⽳:治疗⼿⾜不遂、⼀切⾻病复溜⽳:治疗下肢⿇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太溪⽳:治疗四肢⿇痹照海⽳:治疗下肢病、肾病公孙⽳:治疗⼀切⽓病环跳⽳:治疗腰腿痛、半⾝不遂、舒经活⾎、神经痛承扶⽳:治疗坐⾻神经痛、下肢瘫痪殷门⽳:治疗腰腿痛、坐⾻神经痛委中⽳:治疗腰背痛浮郄⽳:治疗便秘、膝关节痛、吐泻、坐⾻神经痛委阳⽳:治疗膝关节痛、此⽳解热合阳⽳:治疗脊髓病、抽筋承筋⽳:治疗⼀切筋痛筑宾⽳:治疗腿痛承⼭⽳:治疗内外伤痛飞扬⽳:治疗脚⽓、眩晕、⼩腿⽆⼒跗阳⽳:治疗下肢⿇痹、腰胯痛昆仑⽳:治疗头痛、眩晕、腰痛申脉⽳:治疗痉挛、此⽳主伸展⼀切⾦门⽳:治疗癫痫、筋病京⾻⽳:治疗脚痛仆参⽳:治疗⾜跟⾻痛脚部⾜底⽳位图及作⽤功效涌泉⽳:治疗⾼⾎压、呃逆、此⽳主将⼀切丘墟⽳:治疗坐⾻神经痛、腰痛、肺炎、肋膜炎解溪⽳: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中封⽳:治疗全⾝⿇痹、腰痛、遗尿冲阳⽳:治疗胃胀、⾜⿇痹⾜临泣⽳:治疗全⾝⿇痛、眩晕陷⾕⽳: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太冲⽳:治疗腰痛、调经内庭⽳:治疗腿肿、头痛、转腹⾏间⽳:治疗便秘、腹痛、腰痛侠溪⽳:治疗⽿聋、头晕痛、下肢⿇痹厉兑⽳:治疗⾜痛、脑贫⾎、⿇痹多梦。
人体经络穴位图
引用人体经络穴位图1 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外明穴睛明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穴球后穴四白穴迎香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补充: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香2 头部背面穴位图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补充:四神聪强间脑户目窗正营率谷承灵脑空头窍阴完骨天冲颔厌头临泣悬颅悬厘听会和髎角孙颅熄玉枕3 胸部腹部穴位图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会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赝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足五里阴廉急脉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日月期门天池食窦天溪胸乡周荣中府云门4 人体背部穴位图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肩中俞肩外俞附分肩井天髎曲垣秉风天宗臑俞肩贞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腰俞会阳长强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白环俞5 上肢内侧穴位图天泉穴天府穴侠白穴青灵穴曲泽穴尺泽穴少海穴孔最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大陵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鱼际穴少商穴劳宫穴少府穴中冲穴少冲穴6 上肢外侧穴位图曲垣秉风巨骨肩髎肩髃臑俞肩贞臑会臂臑消泺手五里清冷渊肘髎天井小海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四渎支正温溜三阳络支沟会宗偏历外关养老阳谷阳池阳溪腕骨后溪中渚前谷液门少泽关冲商阳二间三间合谷7 下肢内侧穴位图箕门穴血海穴阴包穴曲泉穴阴谷穴阴陵泉膝关穴地机穴中都穴漏谷穴筑宾穴蠡沟穴三阴交穴交信穴复溜穴商丘穴中封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然谷穴公孙穴太白穴大都穴隐白穴9 下肢外侧穴位图居髎环跳髀关风市中渎伏兔阴市梁丘膝阳关犊鼻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外丘阳交飞扬光明阳辅悬钟跗阳解溪冲阳丘墟太冲陷谷足临泣第五地内庭行间大敦厉兑足窍阴至阴侠溪足通谷束骨京骨金门申脉仆参昆仑1920人体十二经络运行时间《黄帝内经》记载,每天十二时辰和人的十二经络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掌握这个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你就会得到健康的身体。
人体十二条经络全图
十二经络要穴目录一、手太阴肺经 (1)肺经的要穴 (1)二、手阳明大肠经 (3)大肠经的要穴 (3)三、足阳明胃经 (5)胃经的要穴 (5)四、足太阴脾经 (7)脾经的要穴 (7)五、手少阴心经 (9)心经的要穴 (9)六、手太阳小肠经 (11)小肠经的要穴 (11)七、膀胱经 (13)膀胱经的要穴 (13)八、足少阴肾经 (15)肾经的要穴 (15)九、手厥阴心包经 (18)心包经的要穴 (18)十、手少阳三焦经 (20)三焦经的要穴 (20)十一、足少阳胆经 (22)胆经的要穴 (22)十二、足厥阴肝经 (24)肝经的要穴 (24)十三、揉穴的诀窍及说明 (26)十四、身体经络时间表 (26)十二条经络一、手太阴肺经肺主咳喘、心烦、掌中热。
肺经的要穴1.中府穴胸骨中旁开六寸处。
中府指中气之府。
中气指脾肺之气。
中府穴是脾肺之气汇聚之处,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2.天府穴液横纹下三寸。
古人找此穴方法,在鼻子上点一墨点,手平行与地用头去触胳膊,胳膊上有黑点处即是天府穴。
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因此也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3.尺泽穴肘横纹外侧边上。
尺——暗指肾,泽——雨露,即是补肾的穴位,肺经属金,尺泽是金中的水穴,水是指肾,所以这指金生水。
肾虚会上实下虚,气都淤上边来了,揉此穴有降逆气的作用,降逆所即可治高血压、哮喘。
4.孔最穴腕横纹上七寸,肺经上的郄穴(郄穴治急性病),穴位较深。
主管所有的毛孔,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
对感冒汗不出或开热不出汗,可起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嗽、急性的咽喉痛。
5.列缺穴两手虎口相对,食指下边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处感风寒引起的头疼,治落枕,头项寻列缺,即头脖子方面有病找列缺。
6.经渠穴桡骨头(桡骨茎突)凸起处外侧边缘。
侧象向外推按。
治咳嗽的要穴,虚寒或肺热引起的咳嗽。
7.太渊穴腕横纹边外侧,穴位较深,用大拇指硌此穴较好。
是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人体穴位图(图解+说明)
人体穴位全图附加: 人体12个重要穴位(从上到下)1、合谷穴。
合谷穴的取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2、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
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
属于手太阴肺经。
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
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3、神门穴: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
功能: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
可用“贴膏法”: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币大小,晚餐后贴于净后神门穴处,次晨取下,可辅助治疗失眠症。
4、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5、后溪穴:位于手掌上横纹(手掌最上面一条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
十二经络穴位图鉴
足三阴经
一、足太阴脾经
二、足厥阴肝经
三、足少阴肾经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二十二分。
足太阴脾经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二十二分。
• 【足太阴脾经】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 • 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
•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 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手太阴肺经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二十二分。
• 【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
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在这 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建 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二十二分。
足三阳经
一、足阳明胃经 二、足少阳胆经
三、足太阳膀胱经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二十二分。
足阳明胃经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二十二分。
• 【足阳明胃经】
• 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
•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 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最全人体穴位图及常见病按摩手法(带图)
人体穴位全图附加: 人体12个重要穴位(从上到下)1、合谷穴。
合谷穴的取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2、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
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
属于手太阴肺经。
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
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3、神门穴: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
功能: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
可用“贴膏法”: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币大小,晚餐后贴于净后神门穴处,次晨取下,可辅助治疗失眠症。
4、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5、后溪穴:位于手掌上横纹(手掌最上面一条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收藏)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收藏)经穴指十四经上的腧穴。
十四经指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加上督脉、任脉,共十四条经经络的统称。
经穴一共有361个。
本文详解人体穴位,十四条经络的穴位图谱。
1、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至阴穴。
足太阳膀胱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呼吸系统:感冒、发烧、各种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
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腹痛、痢疾、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急慢性胃肠炎、肝炎、胆囊炎。
泌尿生殖系统:肾炎、阳痿、睾丸炎、闭经、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糜烂。
其他疾病:失眠、腰背痛、坐骨神经痛、中风后遗症、关节炎,经脉所过的肌肉痛。
2、足厥阴肝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4个,共28个: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蠡沟穴、中都穴、膝关穴、曲泉穴、阴包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
足厥阴肝经预防和主治的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盆腔炎、前列腺炎、疝气。
肝胆病:各种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肝脾肿大、抑郁症。
人体经络穴位图
人体经络穴位图:1 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外明穴睛明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穴球后穴四白穴迎香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补充: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香2 头部背面穴位图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补充:四神聪强间脑户目窗正营率谷承灵脑空头窍阴完骨天冲颔厌头临泣悬颅悬厘听会和髎角孙颅熄玉枕3 胸部腹部穴位图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会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赝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足五里阴廉急脉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日月期门天池食窦天溪胸乡周荣中府云门4 人体背部穴位图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肩中俞肩外俞附分肩井天髎曲垣秉风天宗臑俞肩贞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腰俞会阳长强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白环俞5 上肢内侧穴位图天泉穴天府穴侠白穴青灵穴曲泽穴尺泽穴少海穴孔最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大陵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鱼际穴少商穴劳宫穴少府穴中冲穴少冲穴6 上肢外侧穴位图曲垣秉风巨骨肩髎肩髃臑俞肩贞臑会臂臑消泺手五里清冷渊肘髎天井小海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四渎支正温溜三阳络支沟会宗偏历外关养老阳谷阳池阳溪腕骨后溪中渚前谷液门少泽关冲商阳二间三间合谷7 下肢内侧穴位图箕门穴血海穴阴包穴曲泉穴阴谷穴阴陵泉膝关穴地机穴中都穴漏谷穴筑宾穴蠡沟穴三阴交穴交信穴复溜穴商丘穴中封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然谷穴公孙穴太白穴大都穴隐白穴9 下肢外侧穴位图居髎环跳髀关风市中渎伏兔阴市梁丘膝阳关犊鼻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外丘阳交飞扬光明阳辅悬钟跗阳解溪冲阳丘墟太冲陷谷足临泣第五地内庭行间大敦厉兑足窍阴至阴侠溪足通谷束骨京骨金门申脉仆参昆仑一、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络与调病一、什么是经络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
是与血管、神经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套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系统.它是我们练功强健身体、开发潜能的物质基础,亦是用气功为他人调病的物质基础。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三、经络的功能:1、沟通上下内外。
内联五脏六腑. 外络四肢百,五官九窍,把人体的各个部分。
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运行气血:周流不息地将气血传输于全身各部位,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3、调节各部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4、对外开放:通过穴位与大自然交换物质、能量、信息。
四、中医脏腑学说简介::五脏一心、肝、脾、肺、肾,六腑一胆. 胃、大肠、膀胧、三焦。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经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属六腑及其他各组织器官,从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
每一脏通过其自身的经络联系着许多组织和器官,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系统。
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五行属火;对生命活动起主宰作用心在液为汗其经络:手少阴心经;在窍为舌手太阳小肠经.其华在面与小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窍为鼻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
在五行属金;不耐寒热,易被邪侵;其经络;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主运化、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在体合四肢、主肌肉在窍为口、其华在唇与胃相表里。
在五行属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经络;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与胆相表里。
在五行属木;其性刚躁,喜条达而恶抑郁;其经络;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主水液代谢、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在五行属水;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其经络:足少阴肾经;肾其华在发足太阳膀胱经。
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与膀胱相表里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另外,心包(脏)和三焦(腑)相表里。
心包是心之外围,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其功能一是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其经络: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五、经络的分布1、分布规律:四肢:内侧为三阴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外侧为三阳经,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躯干:足三阴在腹面,足三阳:太阳在背,少阳在肋,阳明在胸腹。
头面:为诸阳经之会。
2、循行规律: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这三阴,从足走腹。
3、流注交序:(顺时针方向。
起止点:肺寅)4 、十四经循行及其主要穴位:(见附录一、人体经络、穴位图表)六、穴位的基本知识;穴位,正名为“输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点。
1、穴位的分类: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全息穴。
2、穴位的体表定位方法:(见附录二、输穴体表定位说明)七、气功调病的基本原则:1 、必须首先达成和病人之间的信息沟通2 、治病求本,针对疾病的原因辩证施功。
3、经疏导经络为主,辅以必要的补泻方法。
4、着眼于三个重点:调整阴阳平衡,损其偏盛,补其偏衰;调节脏腑功能,使其协调统一;调理气血运行,使其畅行无滞。
5、必要时劝导病人加入练功行列。
八、气功调病的简便方法:气功调病法无定法。
功力高深,举手动念皆是法,无不灵验;功力浅薄,必须借助既成法,方易取效。
我们在此只向大家介绍利用穴位疏通经络,调理疾病的一点简便有效的方法。
1、急救:百会、人中、涌泉、内关、足三里。
2、滋补强壮: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肾俞、命门3、各种疾病取穴基本思路:循经取穴:多取肘膝经下的穴位。
各脏腑的俞穴: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上。
全息穴:多用第二掌骨。
阿是穴:手足、四肢、背部均可。
俞募配穴:肺俞——中府;心俞——巨厥;脾俞——章门;(调理脏腑)胃俞——中脘;膀胱俞——中极;大肠俞——天枢;厥阴俞——膻中;肝俞——期门;肾俞——京门;胆俞——日月;三焦俞——石门;小肠俞——元关八脉交会穴:公孙(冲)——内关(阴维):胸、心、胃;足临泣(带)——外关(阳维):目、颊、肩膀、颈;列缺(任)——照海(阴跷):肺、咽喉、胸膈。
4、简便验方:(1)独穴疗法:照海——咽喉肿痛;上星——鼻部疾患;地五会(足临泣前5 分)——耳部疾病;液门——头痛、顽固性牙痛;阳陵泉——同侧偏头痛;太冲——高血压、头痛;落枕(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分)——落枕;肩平(足三里下1 寸,距胫骨外1寸处)——肩周炎;大肠俞(或承山)——痔疮;三阴交——月经不调;隐白——崩漏或其它出血疾患。
(2)两穴相配:合谷——曲池:清理上焦,治头面部诸疾;合谷——光明:目疾;合谷——足三里:调理胃肠诸疾;合谷——内庭:牙痛;外关一一阳陵泉:胁肋肝胆诸疾;上星——风池:荨麻疹;上星——人中:支气管哮喘;上星 --- 关元:过敏性结肠炎;人中一一风府:中风口眼歪斜,舌强难言;肩髃一一曲池:中风偏枯诸痹,一通百通;环跳一一阳陵泉:与肩髃配曲池上下相应;曲池——三阴交:诸般肿痛,杨柳毒疮;完骨(乳突后下方凹陷中)一一内关:耳源性眩晕; 足临泣中极:带下。
九、保健按摩(见附录三)附录一人体经络穴位图表图1、手太阴肺经中府穴【位置】前胸之外上方,第二肋骨的外侧乳上,去门穴下。
【主治】肩背痛,胸肌疼痛,肺气肿喘息,心脏病,肺结核, 四肢肿。
【附注】肺募穴,手、足太阴二脉之会。
云门穴【位置】 锁骨外端下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 咳嗽,气喘,胸胁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尺泽穴【位置】 仰掌,肘微屈,肘窝横纹中央偏桡侧。
【主治】 中风,肘臂挛痛,心胸痛,咽喉肿痛,肘关节及组 织疾患。
【附注】 手太阴经所入为“合”。
孑L 最穴【位置】腕上桡侧7寸。
【主治】 肘臂挛病,手指痛不以屈伸,肺疾,喀血,咳嗽, 气喘,咽喉肿痛。
【附注】 手太阴经郄穴。
列缺穴 【简便取穴法】 腕上桡侧上一寸五分【主治】 腕,手,肘痛,中风感冒,颜面麻痹,痉挛。
偏头 痛(配照海,利大小便)经渠穴 【位置】 桡骨茎突内缘,腕横纹(太渊穴)直上 1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太渊穴 【位置】 掌后横纹上,桡动脉侧。
【主治】 咳嗽,气喘, 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位置】第1掌骨侧中部,赤白肉际处。
【主治】 咳嗽,咳血,咽喉肿痛【位置】 在手拇指桡侧,距指甲角后寸。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鼻衄 图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 【定位】:在食桡侧距指甲角寸(指寸)鱼际穴 少商穴【主治】:①咽喉肿痛,牙痛。
②热病昏迷。
③食指端麻木④耳聋。
【类别】:井穴二间 【定位】: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主治】:①牙痛,咽喉肿痛。
②目赤痛,食指关节肿痛【类别】:荥穴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目痛,齿痛,咽喉肿痛。
面神经麻痹,热病。
输穴 第一、二掌骨背侧,近第二掌骨中点的桡侧。
【主治】:头疼,目赤肿痛,鼻出血,齿痛,耳聋,痄腮,面肿,咽喉肿痛,发热,热病无汗,汗出不止。
痛经,经闭, 滞产。
腹痛,便泌,泄泻,痢疾。
半身不遂,指挛臂痛,小儿惊风, 疔疮,瘾疹,疥疮。
【类别】:原穴【定位】:在腕横纹背侧两筋陷中,直对合谷。
【主治】:头痛耳聋,牙痛。
咽喉肿痛,手腕痛。
【定位】:腕后三寸,阳溪之下微偏外。
【类别】:络穴【主治】:①龋齿,耳聋,面瘫。
②水肿,手背酸痛。
【定位】: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 5寸。
【类别】:郄穴【主治】:①急性腹痛,肠鸣,肩背酸痛。
②面瘫,面肿。
【定位】: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主治】:①腹痛。
②肘臂痛。
手三里【定位】: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 2寸【主治】:①腹痛,腹泻。
②上肢不遂。
③止痛,弹拨此穴可 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酸胀感。
曲池【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头陷中。
【类别】:合穴【主治】:①一切热病,发烧,咽痛,疟疾。
②半身不遂,肩痛不举,膝关节肿痛。
③头痛,头晕,视物不清,牙痛。
④ 月经不 调,风疹,湿疹,荨麻疹,丹毒。
⑤腹痛吐泻。
⑥癫狂。
⑦瘰疬。
肩髃【定位】:肩端两骨间陷中 【类别】:交会穴【主治】:①上肢不遂,肩痛不举。
②瘰疬,风疹。
迎香【定位】:鼻翼两旁五分,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不闻香臭、鼻衄、鼻渊、口眼歪斜、面痒、面 浮肿、鼻息肉。
图3、足阳明胃经承泣[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三间 合谷 面瘫, 胃痛, 狂躁。
阳溪 偏历 温溜 下廉 【定位】 【主治】[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大迎[定位]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主治]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头维[定位]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寸,头正中线旁寸。
[主治]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睑(目闰)动。
缺盆[定位]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
天枢[定位]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旁开2寸。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
气冲[定位]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肠鸣腹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肿。
阴市[定位]髌骨上缘上三寸。
[主治]腿膝痿痹,屈伸不利、疝气,腹胀腹痛。
犊鼻[定位]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足三里[定位]外膝眼直下三寸。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丰隆[定位]外踝下八寸。
[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痛,下肢痿痹。
解溪[定位]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冲阳[定位]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主治]口眼歪斜,面肿,齿痛,癫狂痫,胃病,足痿无力。
陷谷[定位]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主治]面目浮肿,水肿,肠鸣腹痛,足背肿痛。
内庭[定位]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主治]齿痛,咽喉肿病,口歪,鼻衄,胃病吐酸,腹胀,泄泻, 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厉兑[定位]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寸。
[主治]鼻衄,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狂。
[配伍]配内关、神门治多梦。
图4、足太阴脾经隐白井穴【定位】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 1寸(的爪甲根部)【主治】月经过多,过时不止,崩漏;便血,尿血、吐血等慢性出血;癫狂,多梦、烦心善悲、尸厥,惊风(慢);腹满、腹胀、暴泄、善呕、心痛、胸满、咳逆、喘息。
大都荥穴【定位】足大趾内侧,第1蹠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处【主治】腹胀,胃痛、食不化,呕吐,腹泻,便秘;热病,无汗。
太白输穴;原穴【定位】第1蹠骨小头後缘,赤白肉际凹陷处;第一蹠趾关节後缘,赤白肉际处取穴【功能】健脾化湿、理气和胃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定位】足大趾本节后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