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观刈麦》教案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观刈麦》2.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把握《观刈麦》的诗意和主题。
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教学重点:诗意的解读和主题的分析。
4. 教学难点:意象的把握和情感的表达。
5.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
6.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多媒体设备。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简介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观刈麦》的诗意和主题。
2. 文本解读(15分钟)分析诗的,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
逐句解析诗歌,讲解关键词和意象。
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情感,理解诗的主题。
3. 意象分析(10分钟)分析诗中的具体意象,如“刈麦”、“日暮”等。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意象的画面。
4. 情感表达(10分钟)讨论诗中的情感,如对农民的同情、对生活的感慨等。
分析诗人如何通过意象和语言表达情感。
5.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意的理解和主题的分析。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下节课的期待。
三、课后作业1. 熟读《观刈麦》,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对《观刈麦》的诗意和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阅读,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和课后反馈等方面,评价学生对《观刈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六、教学内容拓展1. 对比分析(10分钟)选取其他描写农民劳作的诗词,如杜甫的《春望》、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与《观刈麦》进行对比分析。
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诗人对农民生活的不同表现和情感。
2. 创作背景探讨(10分钟)进一步探讨白居易的创作背景,如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状况等。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的。
《观刈麦》教学设计优秀篇
《观刈麦》教学设计优秀篇白居易的古诗观刈麦这是一首叙事诗,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教学设计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教学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
教学模式:八步教学法即:激情导入、展示目标、指导自学、教师巡查、检查自学、展示点拨、汇报小结、当堂考核。
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积累词语,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通过对诗中精彩场面的赏析,品味诗歌精炼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诗歌主题及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通过对诗中精彩场面的赏析,理解诗歌主题及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中精彩场面的赏析,理解诗歌主题及作者的感情。
设计理念:古代诗歌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本教学设计重视诗歌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在反复吟诵品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语文实践能力。
教改亮点:一改过去文言文教学“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老套子,一改过去先教后学的老方法,贯彻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母语学习环境。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入课题: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百花园里盛开着这样一朵奇葩:她像花儿一样美丽,她像歌儿一样动听。
其独特的魅力和醉人的芬芳注定了她永远都将是我们解不开的心结,挥不去的情缘。
这朵奇葩就是唐诗。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唐诗,跟着诗人白居易的脚步,一起去观看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情景,一起去感受那令人心酸落泪的劳动画面。
( 出示课题《观刈麦》)。
二、展示目标,明确任务:1、读诗歌。
读准字音,积累词语,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品诗歌。
通过对诗中精彩场面的赏析,品味诗歌精炼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诗歌主题及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背诗歌。
能流畅的背诵诗歌。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观刈麦》的诗意和背景。
分析白居易的创作风格和诗中的意象。
解读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运用文本分析法,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
运用背景研究法,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对创作的影响。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人民生活的同情。
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从诗中汲取道德和人文精神的滋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观刈麦》的诗意和主题。
白居易的创作风格和诗中的意象。
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2 教学难点:诗中深层含义的解读。
诗人情感与人民生活的联系。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观刈麦》原文。
白居易的生平介绍资料。
相关文学评论和研究资料。
3.2 教学设施: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PPT或教案手册。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入话题,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对诗歌创作的贡献。
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观刈麦》主题的好奇心。
4.2 朗读与讨论:学生朗读《观刈麦》。
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小组讨论。
4.3 文本分析: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如“刈麦”、“烈日”、“贫妇”等。
解读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
4.4 背景研究:介绍白居易的生活背景和社会现实。
分析诗中的农民生活描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联系起来。
五、总结与拓展5.1 总结:回顾《观刈麦》的诗意和主题,强调诗人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总结学生在朗读、讨论和分析中的收获。
5.2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白居易的诗歌对当代的意义和启示。
鼓励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诗歌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朗读、讨论和分析时的积极性。
评估学生对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6.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在文本分析和背景研究中的思考深度。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范本
一、教案基本信息白居易《观刈麦》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观刈麦》。
2. 理解诗中的意象和寓意,领会白居易关注百姓疾苦的诗人情怀。
3. 学会通过诗词鉴赏,体会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
4. 能够运用诗词中的意象,创作简单的古体诗。
教学重点:1. 诗文的理解与背诵。
2. 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3. 创作练习。
教学难点:1. 诗中特定意象的理解。
2. 古代社会背景与诗人生平的了解。
二、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诗文、注释、相关背景资料等。
2. 准备相关的古代农耕工具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准备白居易的生平介绍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白居易的生平介绍,引导学生了解诗人。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朗读《观刈麦》,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
2. 讲解诗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作的历史背景。
3. 逐句解析诗文,解释生僻词语,分析诗中的意象。
三、互动环节(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诗中的意象“刈麦”代表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四、小结(5分钟)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诗文的记忆。
二、深入学习(20分钟)1.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引导学生通过诗文想象古代刈麦的场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创作练习(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观刈麦》中的意象,创作一首简单的古体诗。
展示学生的创作,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诗文,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互动讨论和创作练习,评价学生在理解诗文、诗词鉴赏和创作方面的表现。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兴趣程度,以及他们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观刈麦教学设计
观刈麦教学设计观刈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刈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刈麦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同学们,前几天,我看到这样一首小诗:五月的心情是土地开出的花朵,它笑意盈盈,那笑是麦子散开的麦芒,那笑是刈麦人上下俯仰的身浪……这首诗字里行间饱含的丰收的喜悦和满足,深深地打动了我。
然而,五月的心情却不全是这样。
曾经的五月,也是麦收的季节,诗人白居易在田埂边看农民割麦,写下了《观刈麦》这首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他不一样的“五月的心情”。
(板书课题作者) 谁来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白居易的情况大家了解得可真不少,看来同学们昨天预习得很充分。
老师也整理了一些有关白居易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幻灯片)简介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唐代诗人。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领导人之一。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口号,《长恨歌》《琵琶行》是两首杰出的长篇叙事诗,代表了白居易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段文字,选择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记录在书上。
有人说“诗歌的灵魂是朗读”首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在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活动一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活动要求: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活动方式:个体自读,圈画生字—集体释疑—小组确立朗读方式—合作试读—四个组代表展示——集体齐读同学们在朗读时觉得那些字需要注意读音?在小组朗读的时候注意正音,其他小组适时点评。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今天我看到了我们同学最认真的读书姿态了。
非常感谢刚才几个小组同学的精彩展示。
同学们,一首好诗是可以不断让人挖掘的,也是可以不断打开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首诗歌的大意,请同学们对照书下注解,理解诗歌的意思。
活动二再读诗歌,读懂意思活动要求:争取字字落实,注意译后句子通顺流畅。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范本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观刈麦》。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翻译诗句。
(3)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领会白居易的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关爱,理解劳动的价值。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现象,关心民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观刈麦》。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翻译诗句。
(3)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领会白居易的创作风格。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1. 导入新课(1)简介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节奏和韵律。
(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句解析(1)解释生僻字词,翻译诗句。
(2)分析关键词语和句式,解读诗中的哲理。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关爱。
(2)联系现实生活,感受劳动的价值。
6. 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观刈麦》。
2. 运用诗中的表现手法,创作一首小诗。
3.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劳动价值的认识。
1. 课堂表现:参与度、合作意识、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诗歌背诵、创作和小论文质量等。
3. 知识掌握:对诗文的理解、翻译和分析能力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利用案例分析法,选取诗中的典型意象,分析作者的表达意图。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
1.1 知识与技能:理解白居易《观刈麦》的诗意及背景。
分析并掌握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能够背诵并默写《观刈麦》。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学会通过诗歌了解古代农村生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关怀。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2.1 诗歌内容的理解。
2.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的分析。
2.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3.1 诗歌中某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3.2 诗歌深层含义的挖掘。
四、教学方法4.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的生平等。
4.2 互动式教学: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3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意境。
5.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提问:大家以前学过哪些白居易的诗?5.2 朗读诗歌让学生朗读《观刈麦》,感受诗歌的韵律。
讲解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汇。
5.3 解析诗歌内容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讨论诗中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5.4 应用拓展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诗中的农民,体会辛勤劳作的感觉。
讨论:为什么白居易会对农民产生同情?5.5 小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布置作业:背诵《观刈麦》,写一篇关于诗歌感悟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
通过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写作能力。
6.2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或测试,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修辞手法和意象的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七、教学资源7.1 文本资源:《观刈麦》原文。
关于白居易的生平介绍资料。
相关诗歌的解析和评论文章。
7.2 多媒体资源:与诗歌主题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相关的音乐或音频资料,如古筝曲等。
八、教学时间8.1 课时安排:本教案计划用2课时完成,每课时40分钟。
8.2 具体时间分配:导入新课:5分钟朗读诗歌:5分钟解析诗歌内容:15分钟应用拓展:10分钟小结与作业:5分钟九、教学建议9.1 针对不同学生水平的教学策略: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深入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观刈麦》的诗句;(2)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解读《观刈麦》的意象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关爱;(2)体会诗中表达的社会责任感和民生情怀;(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观刈麦》的诗意和意境;2. 白居易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诗中蕴含的深刻社会意义;2. 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2. 与《观刈麦》相关的资料、图片等;3. 课堂讨论所需的时间和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提问:同学们对《观刈麦》这首诗有哪些了解?2. 朗读诗文(1)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观刈麦》;(2)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3)引导学生感受诗的韵律美。
3. 解析诗文(1)分析诗中的意象,如“刈麦”、“炎炎”、“日已高”等;(2)解读诗中的意境,如农民劳作的艰辛、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等;(3)探讨诗人的情感表达,如对农民的尊重、关爱以及对社会矛盾的揭示。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3)教师点评并总结讨论成果。
5. 欣赏与拓展(1)欣赏其他有关农民劳动的诗词;(2)对比分析不同诗人对同一题材的表达方式;(3)邀请同学分享自己的诗词创作。
6.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刈麦》的诗意和意境;(2)强调白居易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7. 作业布置(1)背诵《观刈麦》;(3)选择一首与农民劳动相关的诗词进行鉴赏。
观刈麦教案人教版
观刈麦教案人教版教案标题:观刈麦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观刈麦》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能够运用诗歌欣赏的基本技巧,如诗歌朗读、感悟等。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运用诗歌欣赏的基本技巧。
教学准备:1. 《观刈麦》诗歌的复印件。
2. 录音设备。
3.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麦田的景象。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麦田的景象,激发学生对麦田的好奇和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对麦田的第一印象,以及与麦田相关的词汇和形象。
诗歌朗读与理解(15分钟)1. 教师朗读《观刈麦》,引导学生跟读。
2. 分段解读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 提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诗歌欣赏与感悟(20分钟)1. 教师播放录音设备中的《观刈麦》音频,要求学生仔细聆听。
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3.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麦田的感受和联想。
4. 学生展示自己的感悟,可以用口语、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
拓展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演讲,表达对麦田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可以以麦田为主题,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和要点,强调学生对诗歌欣赏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然景色,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经典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拓展诗歌欣赏的广度。
2. 鼓励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或写作比赛,提高诗歌表达能力。
评估方式:1. 课堂讨论和小组演讲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的诗歌创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欣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麦田的美丽和生机,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范本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观刈麦》全诗;(2)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2)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观刈麦》的诗意和诗韵;2. 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 诗意的深入挖掘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诗文、作者简介、相关图片等;2. 学生预习《观刈麦》,了解诗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诗题“观刈麦”,提问:“刈”字的含义和诗文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理解大意;(2)指导学生查找诗中生僻字词的释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2)选取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2)解读诗文中的意象,如“炎炎暑气”、“鸟雀呼晴”等;(3)感悟诗人的情感,如对农民的同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等。
5. 欣赏与拓展(1)让学生反复品读诗文,体会诗韵;(2)推荐其他白居易的诗作,进行拓展学习。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主题和情感。
7. 作业布置(1)背诵《观刈麦》;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七、评价建议1. 学生背诵《观刈麦》的情况;2. 学生对诗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4. 学生对白居易其他诗作的欣赏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2. 开展以“农民辛勤劳作”为主题的绘画比赛,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3. 邀请文学家、诗人等来进行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观刈麦》教案教学设计
《观刈麦》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观刈麦》的诗意和背景。
2. 分析作者白居易的思想感情。
3. 掌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读、讨论、讲解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领会勤劳节俭、同情百姓的主题思想。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2.1.1 《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2.1.2 诗歌描写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2.2 教学重点2.2.1 诗句的意义和背后的思想感情。
2.2.2 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
2.3 教学难点2.3.1 诗句中隐含的含义。
2.3.2 诗歌背景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3.1.1 简介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1.2 提问:你们对农民有什么样的认识?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2.2 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词和难句。
3.3 课堂讲解3.3.1 讲解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3.3.2 分析诗句的意义和背后的思想感情。
3.4 小组讨论3.4.1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3.4.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
3.5 课堂练习3.5.1 学生模仿白居易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小诗。
3.5.2 学生互相交流,评价彼此的创作。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抄写《观刈麦》全文,加深对诗句的印象。
4.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勤劳节俭”的作文。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5.2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反馈。
5.3 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建议。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6.1.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1.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6.2 作业评价6.2.1 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书写质量、理解程度和创意表现。
白居易的观刈麦教学设计
白居易的观刈麦教学设计白居易的观刈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的观刈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居易的观刈麦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叙事诗,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
诗的开头先交代时间和背景。
终年劳作的农民,到了五月麦收时节更忙了。
这时候,妇女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冒着炎炎烈日,来到田里给正在收麦的人们送饭送水。
男人们正在埋头割麦,他们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虽然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却全然不顾,只是希望趁着夏日天长能够多干一些活。
这是写的全景。
在这个景的衬托下,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
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什么交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赋税的繁重。
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了田地,那也回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
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
强烈的讽喻意味,自在不言之中学情分析:《观刈麦》这诗是白居易的一篇叙事讽喻诗,文字有点难,所以我让学生先预习,自己查资料,培养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预习作业已经作得很好了,而且经过一学年的语文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分析能力,所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较好地去品味和理解课文的。
教学流程图:导入新课→解题→了解作者、体裁→熟读课文→疏通文意→质疑、点拨→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反复吟诵,理解诗歌。
2、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读说结合,读出诗韵、分层次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赏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教学方式:自读、点拨、质疑。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观刈麦》。
(2)理解《观刈麦》的诗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3)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认识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观刈麦》。
(2)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敬意。
(2)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背诵和理解。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3. 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哲理的解读。
2.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观刈麦》,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诗中的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深入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哲理。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敬意。
(2)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鉴赏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观刈麦》。
2. 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观刈麦》。
3. 选取一首古代诗歌,运用本节课学到的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4. 写一篇关于《观刈麦》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观刈麦》。
2.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3. 学生能够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认识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设计(通用7篇)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居易《观刈麦》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诗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设想:1、教时安排:两课时2、教具准备:投影、插图3、教学方法:自读、点拨、质疑第一课时一、导入板题梁衡的《夏》一文中引用了诗句“田家少闲日,五月人倍忙”这句诗出自何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板题。
二、揭示目标1、了解作者2、熟读课文,注意句读3、疏通文意(一)注音刈荷箪携饷灼秉禄石晏邽(二)填空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字_____,号_____,_____代诗人。
三、释题1、刈:割。
2、体裁:叙事诗、讽喻诗。
3、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讽喻诗的目的:呕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四、朗读1、教者范读,注意句读结合书后练习第二题2、学生自读3、集体齐读五、疏通文意1、对照注释翻译大意2、质疑互答,教者点拨3、学生翻译诗全文,教者点拨六、质疑七、小结八、作业布置:背诵全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叙事内容,掌握描写方法。
2、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背诵与翻译二、揭示目标三、新授1、思考:(1)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个场景?各有各的侧重——农人挥汗如雨割麦,揭示农民的劳苦。
贫妇抱子挎篮拾麦,揭示赋税的繁重(2)诗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景物描写:夜来……黄场面描写:足蒸……光语言描写:家田……肠心理描写:力尽……长(3)从文中找出叙事与抒情的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讨论书后练习一(5)将农民与自己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惭愧、谴责自己,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观刈麦》优秀教案
《观刈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观刈麦》。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刈麦”、“农村”、“辛勤”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农村劳动的尊重和理解。
(2)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和背诵:(1)全班学生一起朗读《观刈麦》。
(2)学生个人背诵课文,并互相检查。
2. 生词和短语学习:(1)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2)学生通过造句来巩固对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3. 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其他作品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观刈麦》的作者和背景。
(2)学生分享对农村劳动的认知和感受。
2. 课文朗读和背诵:(1)全班学生一起朗读课文。
(2)学生个人背诵课文,并互相检查。
3. 生词和短语学习:(1)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2)学生通过造句来巩固对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2. 课文背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
3. 生词和短语掌握:通过造句练习,评估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五、教学延伸1. 写作练习:让学生以《观刈麦》为灵感,写一篇关于农村劳动的短文。
2. 参观农村:组织学生参观农村,亲身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
3. 农村体验活动:让学生参与农村的收割活动,体验农民的辛勤付出。
六、教学资源1. 课文《观刈麦》文本。
2. 生词和短语列表。
3. 修辞手法讲解资料。
4. 农村劳动图片或视频。
5. 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教学方法1. 朗读和背诵:通过集体朗读和个人背诵,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对农村劳动的思考和表达。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白居易《观刈麦》教案【作品简介】《观刈(yì)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
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观刈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诵读课文,理解诗中场面描写的作用;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比较阅读,了解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初步形成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很少有下田劳动的.体会,所以我先播放梁衡《夏》中对五月麦收描写的片段朗诵和农民麦收视频。
让学生对农民的辛苦忙碌有个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
2、明确续学习目标3、了解作者(二)感悟新知1、扫除文字障碍2、用句式“我最欣赏( )(词),因为( )”或者“读了( )(诗句),我仿佛看到了( )”的句式说话。
(三)探究新知1、丁壮割麦和贫妇麦是最能触动我们的两个画面,你认为丁壮和贫妇哪个更苦?苦的根源是什么?2、面对此情此景,主管一县治安和催租等事务的作者又有什么感触?请写出作者的心理活动。
3、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师先范读,学生在理由练读,最后朗读比赛)(四)归纳整理(五)达标测评1、《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天气十分炎热的句子是() 。
2、《观刈麦》中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的句子是( )。
3、《观刈麦》中有一句与白居易的另外一篇文章《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都表达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这一句是( )。
4、《观刈麦》中有一句“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范本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观刈麦》的诗句。
(2)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学会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
(3)学会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观刈麦》的诗意和主题。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背诵并默写《观刈麦》。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2)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意。
(2)让学生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2)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解读诗歌中的社会意义和人文情怀。
5.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韵律和节奏。
(2)鼓励学生背诵诗歌,提高记忆力。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观刈麦》。
2. 分析《观刈麦》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3. 反思自身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延伸活动1. 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选择《观刈麦》或其他白居易的诗进行朗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2. 组织诗歌创作比赛:让学生尝试仿写白居易的诗,鼓励创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观刈麦教案
观刈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刈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掌握刈麦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4.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验感。
二、教学内容1.刈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刈麦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3.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的培养;4.身体素质和体验感的增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刈麦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2.教学难点: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刈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刈麦的重要性和意义;2.演示法:老师进行刈麦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刈麦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3.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刈麦实践,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4.体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刈麦的过程,增强身体素质和体验感。
五、教学过程1. 刈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1.讲解刈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刈麦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刈麦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1.老师进行刈麦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刈麦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2.学生进行刈麦实践,巩固刈麦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
3. 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的培养1.学生分组进行刈麦实践,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2.学生进行刈麦比赛,增强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4. 身体素质和体验感的增强1.让学生亲身体验刈麦的过程,增强身体素质和体验感;2.学生进行刈麦比赛,增强身体素质和体验感。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刈麦实践和比赛,评价学生的刈麦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2.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观察,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身体素质。
七、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的培养;2.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验感的增强;3.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观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
根据白居易观刈麦诗作内容,查字典语文教案设计频道小编为您整理了白居易观刈麦教案,希望可以给您提供参考帮助!
教学目标:
1、通过抓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2、通过品悟作者亲农悯农的“诗心”,增强社会责任感,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抓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教学难点:通过品悟作者亲农悯农的“诗心”,增强社会责任感,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二、初读课文。
三、纠结只因这一字
1、刚才同学们走近乐天的诗篇,读着油墨芳香的文字,读到了刈麦人的生活。
你是从哪些文字品出的?
那苦凝聚在重似千金的“惜”字上,
那苦翻卷在暑气炎光里。
2、同学们,能用自己的朗读传达出刈麦人的心灵之声吗?
六、遥寄乐天:
材料1:2019年3月23日,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直补。
材料2:2019年1月1日,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7.3亿农民彻底告别皇粮。
材料3:现在农村实行医疗保险制度, 6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月有生活补贴,义务教育范围的学生免除课本费。
白居易带着一颗悯农之心早已离我们远去,真想将农村这些年来的变化轻轻告诉他:根据上文提供的信息请你续写下面的诗行。
田家有闲月,五月人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粒粒饱满穗,隆隆机声响,
诗人梦已圆,安息在天堂。
遥寄喜告慰,只为您诗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观刈麦》教案
【作品简介】《观刈(yì)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
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观刈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诵读课文,理解诗中场面描写的作用;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比较阅读,了解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初步形成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很少有下田劳动的体会,所以我先播放梁衡《夏》中对五月麦收描写的片段朗诵和农民麦收视频。
让学生对农民的辛苦忙碌有个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
2、明确续学习目标
3、了解作者
(二)感悟新知
1、扫除文字障碍
2、用句式“我最欣赏( )(词),因为( )”或者“读了( )(诗句),我仿佛看到了( )”的句式说话。
(三)探究新知
1、丁壮割麦和贫妇拾麦是最能触动我们的两个画面,你认为丁壮和贫妇哪个更苦?苦的根源是什么?
2、面对此情此景,主管一县治安和催租等事务的作者又有什么感触?请写出作者的心理活动。
3、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师先范读,学生在理由练读,最后朗
读比赛)
(四)归纳整理
(五)达标测评
1、《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天气十分炎热的句子是() 。
2、《观刈麦》中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的句子是( )。
3、《观刈麦》中有一句与白居易的另外一篇文章《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都表达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这一句是( )。
4、《观刈麦》中有一句“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请问听者“悲”从何来?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
5、《观刈麦》中直接揭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是( )。
6、布置作业
背诵《观刈麦》,并将本诗改写成记叙文。
要求采用第一人称,结合自己经验,合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