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心理学论文范文对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word版

合集下载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可在“双向”结合中实现“双赢”。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原理,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也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和原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导向作用,两种教育的有机结合为思想教育工作拓宽了新的视野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从观念上可以实现两者的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联系制度,可减少因学生心理问题而带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困难。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意义(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强力的支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养分。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受教育者的立场观点或态度能否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动的双方是否具有和谐相容的心理环境,和谐相容的心理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

而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从心理的层面上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的导向,并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停留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层面上,还应该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从更高的层次上给学生加以引导。

其次,借助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空间。

(三)两者在“双向”结合中实现“双赢”,达成和谐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补充,而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参与下才能得到升华和拓展。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是双向的,他们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

在双向结合过程当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各自的成果,完成了对学生的思想或心理的重新解构与重塑,促进了学生的健康与全面的发展。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统一在理论上已有充分的论证,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相对较弱。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范文五篇)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范文五篇)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很是重要。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是人生的花季,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需要有健全的心理。

他们这一个时期所受的教育,不光对他们这一段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调查资料显示,有20%左右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类型各异的心理障碍,近年来中学生因心理障碍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并有上升趋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古浪县第六中学要求教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多种形式营造心理健康教育宽松和谐的氛围,用知识去填补他们幼小的心灵,用行为去引导他们做人的航向。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正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的过程。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本人认为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及走向健康人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所以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是指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注重引入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认知技能、情意和人格特质。

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培养和锻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我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我校倡导“先学做人,再学技艺”,在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藏有不少适应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景。

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

各科老师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通用6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论文篇1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已基本满足,而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就日见盛行。

由于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中学生面对社会、家庭和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

根据新课程的“高中政治课要重视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从高中政治课的课堂、作业评语、课后谈话、练习等多个角度谈了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生;心理健康一、研究意义据统计,我国现有的3亿中小学生中,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

本文从高中政治课的课堂、作业评语、课后谈话、练习等多个角度谈了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经验思想政治课应该是以德育为重,但由于近些年高考的压力,现在的思想政治教学过多地注重高考知识的讲解,而不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现在全国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中提出:“本课程要重视高中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

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第一位。

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我们的高中教育不能只是以高考为中心,一定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和身心健康,使他们成长为健康的人,幸福的人。

2.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素质教育的特征之一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包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本文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展示其美德与才能。

二、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人本主义理论主要采用罗杰斯的学习理论和情感教学理论。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结合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结合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安康教育的相结合论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育中的关键内容,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以及思想政治思维的主要途径。

如何有效、积极、全面、系统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降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抵触情绪,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用性、有效性与引导性,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教学目标。

而以大学生心理安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性、差异化与针度性,才能真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综合素质。

第一,学生心理安康教育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底。

大学生心理安康教育一直都是现代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康素质影响着学生根本的认知能力与价值观取向,进而形成了学生个性化的判断体系,这是学生根本思维逻辑的组成局部,也就变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充分结合心理安康教育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安康教育都是为大学生教育而效劳,具有鲜明的指向性。

心理安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大学生教育教学而效劳的,都带有明显的教育性与引导性。

不同的是心理安康教育往往是被动性的教学活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开展的针对性教学活动,满足的是学生差异化与个性化的心理安康教育需求;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动性的教学活动,是学校组织起的整体性无差异性的教学活动,满足的是学生共同性的思想政治学习需求[1]。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安康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互补,教学形式上相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安康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互补,在教学组织形式根本相似,进而就方便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安康教育活动进展整合。

以心理安康教育来向内重点拓展学生的情绪与个性能力构建,强化学生在心理综合素质;以思想政治教育来向外全面优化学生的认知方法与价值取向,促使学生在世界观与方法论上得到全面地扩展,也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开展。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祖国2019.5.下|高等教育|摘要:现如今高校教育体系的日益完善,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特别是学生的压力不断增大,导致学生厌学心理、沟通问题、身体健康问题方面的负面事件频发。

因此,针对这方面问题提出创新型的建议,将新时期的政治教育方法、心理教育方法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个人思想价值观。

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思想教育、心理健康的结合方法,并针对发展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鉴。

关键词:思想政治心理教育融合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文/姜春秋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社会压力是现阶段大学生升学路途中的三座大山。

特别是愈发严重的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现象频繁发生。

因此,需结合多元化的心理教学、疏导方法,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当今的社会发展相结合,创新一系列优化的竞争体系内容和教育体制,帮助学生正确地树立人生价值观,从而减小心理问题对学生多元化的压力。

一、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重要性分析(一)提升教育体系的有效性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优化,需针对具体的教育体系予以系统的改革,以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价值。

因此,需结合对应的课时安排法则和教育内容,融入多元化的教学设备和教育措施,帮助学生快速地解决教育方面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念。

具体来说,将这两方面的教育内容作为思想教学相结合,注重对大学生思维习惯和品德方面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创新价值观和实践价值观,这对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需结合专业的发展方向拓展对应的诚信教学方法,让师生不断重视这两方面教学的价值,帮助学生快速地跨越悲观的心路路程,这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积极的作用。

(二)完善教学内涵心理健康教学与传统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联系。

例如某些专业课程较为复杂,教师也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时关怀一些性格较为内向、有交流障碍的学生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快速地走出相应的实践困境,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走出自卑的心理环境。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浅析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摘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基本条件。

目前,青少年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这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在这种形势下,政治课教师应发挥政治课的优势,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适时、适度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政治课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困惑和学习障碍,处在成长发育期的中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思想品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人格等形成的关键时期。

中学生在这个时期,其心理的发展具有独立与依赖、成熟与幼稚、自觉与盲动等诸多矛盾并存的特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那么如何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我就自己的理解及在工作上的感受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高中生正处在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具有明显的逆反心理和极不稳定的情绪,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最不稳定的时期,也是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较为剧烈的时期。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1、学习压力感。

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

一听说考试等,心里就紧张。

2、人际关系不协调。

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

3、早恋问题的困扰。

高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

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除此之外,任性、脆弱、自卑、逆反心理、孤独与社交恐惧等等,都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导致部分中学生离家出走、闭塞等问题及各种神经症状。

二、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首先,缺乏应有的重视。

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是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不争的事实。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论文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论文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论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论文在我国高校的思想工作当中,高校教育管理者将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方面,通过思想教育来解决学生遇到的一切问题,实际上,高校大学生的很多问题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随着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显起来。

因此,在学生的思想工作中要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全方面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情况,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结合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与针对性。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意义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重要内容,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前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抓的较紧,很好的帮助学生树立了人生价值观,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此同时,高校也逐渐的加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放在了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可是,在现有的工作中,并没有很好的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二者的工作并没有整合在一起,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是受思想影响的,同时思想问题也是心理问题的一种体现,可见,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独的分开来进行,要有效的整合在一起,才能促进学生思想与心理的同步发展,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在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目标上都有着一定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促进积极向上,全面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也是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成长。

思想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又反作用于学生的思想政治,促进思想政治的提高。

只有心理健康发展,学生才能够充分的进行自我定位,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善于和他人交往,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有着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分析摘要:在现代教育理念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逐渐重视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学的关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在高效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进行分析。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学高校思想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一般重视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在对思想政治教学中应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而其基础是理清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的重视思想政治的课本知识教育,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则会导致学生只学到思想政治知识的表面知识,不能领悟其“灵魂”。

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个人思想的升级,而达到更高层次的符合社会的规范。

所以说,如果要学好思想政治的真正知识,就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应该在相互结合的模式下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深入学生心理、生活、学习的理解,思想教育也是为了学生的思想行为符合现代社会的规范。

二者在本质上没有冲突,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所以,发展心理健康教学不是在教育活动中取缔思想政治教育。

所以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而且二者的结合,使得学生的发展更为全面。

二、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首先,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只是注重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教育,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

而在新的教育体制下,对思想政治教学的课程提出改革,提倡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学应该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的设计中加入心理健康的知识,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能够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心理的发展也更加健全。

心理健康教育在政治教学中渗透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在政治教学中渗透论文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政治教学中的渗透【摘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步骤之一。

因此,政治教师要通过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纳入教书育人的工作之中。

【关键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政治教学一、前言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教学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的活动,学生的心理活动比如:情感、智力、意志,基本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想要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政治教师可以结合学科教学,有步骤、有目的地逐步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实践证明,注视心理健康教育,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有益作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方位发展。

二、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促进学生的心理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1.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顾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所谓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综合性是学科教学目标越来越具备的特性,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当是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学生人格完备。

只有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伦理素质以及认知素质,从能够有效地发挥教学的作用,培养健全人才。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有很多途径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事物发展的原因的教学要求,用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在个人成长中如何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质变与量变的教学要求,用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的观点,得出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的观点,阐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并教导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素质的教育。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这两种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他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惑,需要在思想和心理上得到指导和帮助。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缓解压力,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两者结合起来,能够更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有利于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

大学生正处于个性完善、思想发展的关键期,需要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中感受到思想的力量,增强心理的稳定性。

这样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不仅是对大学生的一种关爱,也是对他们成长的一种助力。

为了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好,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当注重课程设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积极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和心理辅导,为大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社会各界也应当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关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引导。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1. 营造轻松的政治学科课堂心理环境轻松的政治学科课堂心理环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是不爱学习,而是不喜欢枯燥的学习环境。

作为政治学科教师,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决定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

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减轻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压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

首先,政治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以轻松的表情、幽默的神态、和谐的语言营造出轻松的课堂心理环境,这样学生就可以放松心情消除紧张情绪,以开放的心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这样就可以使学习活动充满乐趣。

同样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对学生的发言、提问、质疑,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尤其是对于学习落后学生更应当多表扬少斥责多鼓励少挑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学生会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压力。

其次,政治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方程,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尊重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民主带进课堂,在开放式的课堂氛围里,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

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潜能和聪明才智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2. 营造平等的政治学科课堂心理环境平等的政治学科课堂的心理环境,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是不喜欢政治学科,而是不喜欢任课的教师。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课堂内的平等。

要营造平等的政治学科课堂心理环境。

教师就必须努力做到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教师不以“师者”自居,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学生的个体特点。

只有这样的政治学科教师才有可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同。

其次,教学过程要民主。

只有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师生之间才能彼此尊重,互敬互爱,教学相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可在“双向”结合中实现“双赢”。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原理,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也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和原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导向作用,两种教育的有机结合为思想教育工作拓宽了新的视野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从观念上可以实现两者的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联系制度,可减少因学生心理问题而带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困难。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意义(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强力的支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养分。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受教育者的立场观点或态度能否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动的双方是否具有和谐相容的心理环境,和谐相容的心理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

而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从心理的层面上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的导向,并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停留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层面上,还应该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从更高的层次上给学生加以引导。

其次,借助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空间。

(三)两者在“双向”结合中实现“双赢”,达成和谐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补充,而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参与下才能得到升华和拓展。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是双向的,他们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

在双向结合过程当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各自的成果,完成了对学生的思想或心理的重新解构与重塑,促进了学生的健康与全面的发展。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统一在理论上已有充分的论证,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相对较弱。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前社会人才必备的条件,社会逐渐的发展,竞争愈加激烈,学生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想要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就要加强思想政治教学。

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并没有注重心理素质上的教育,所以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学中应该引入心理健康的教育。

标签:思想政治;心理健康;逐渐渗透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学当中主要部分都是思想素质上的教学,没有心理素质上的教学,学生面对学习的压力,心理问题会逐渐累积。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学上的一种新形式,思想政治当中主要包含的就是政治、道德、心理等三方面,这三方面需要均衡培养[1]。

所以应该在思想政治教学当中逐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看似不重要,却对学生均衡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现况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都是在对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以及能力素养进行培养,唯独缺乏心理素养。

学校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比较匮乏,很多教师对于心理教育没有经验以及实践过程,在教学日常中不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心理健康教学更是无法进展,很多教师都对学生没有了解,所以导致思想政治上的教学没有内容。

比如在介绍一个学生的时候,单单只从思想道德、学习成绩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都没有对学生进行一个身心了解。

传统教学中的思想政治一般都是教授学生怎样自然认知、集体认知、社会认知,由此忽略了学生对自身的认知,没有及时进行心理教学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以后生活当中的社会竞争以及情感问题出现心理落差,从而导致出现严重的后果[2]。

很多教师对心理健康没有整体的掌握程度,学校缺乏高素质的教育人员以及专业教师,所以高校教师不仅应该逐渐在思想政治教学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不断研究教学方式,從而更好的实施心理健康教学。

二、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一)使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思想政治教学论文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学论文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学论文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者:毛家敏概要:青少年是人生的花季,他们这一个时期所受的教育,不光对他们这一阶段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作为教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多种形式营造心理健康教育宽松和谐的氛围,用知识去填补他们幼小的心灵,用行为去引导他们做人的航向,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最佳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及走向健康人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如何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克服不良心理障碍,使他们慢慢走出困境,在激烈的竞争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充实自己,自信、愉快、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就教学实践及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不但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政治教师必须使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使自己能够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有效地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逐步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

政治学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崭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二、对学生施以“真爱”,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作用爱,是教育的真经。

它能产生育人的正确动机,能产生关心、尊重、信任学生与适度的严格要求学生的正确行为。

所以,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和学生交朋友,才能走进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矫正心理偏差。

解决初中生心理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

如,端正观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心理教育网”;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都是成功开展初中生心理教育的良方妙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政治思想理论教学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政治思想理论教学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政治思想理论教学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实施的形势下,课程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重视心理学视野下的基础课程教学,必将大大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教育的紧迫性21世纪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大学生乃至所有社会人个体面临许多挑战和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经济利益、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多样化,使人们原有的生活理念和生存观念受到了强烈冲击;网络、电子、数字化技术加快了当代人的生活、工作节奏,也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同时在大学这个阶段大学生学业繁重,人际交往困惑多,情绪感受激烈。

这些外在的社会压力和内在的心理冲突,导致他们心理负荷沉重,心理健康问题不少:部分学生对未来之路茫然,对专业不感兴趣,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有的大一学生到校后,抱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消极心理,不思上进,得过且过;不少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或者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别人,固执己见,唯我独尊,或者过于害羞,以至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性格孤僻,自命清高,难以接纳别人。

据最近一项调查统计,42.73%的大学生“做事情容易紧张”,55.92%的大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7.41%的大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

更严重者,恶性案件的发生常可见于校园:2001年,广东高校一年七学子自杀;2002年2月,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2021年10月,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在社会上又引起了更大的轰动;而发生在2021年4月16日的美国弗吉尼亚校园说明这一问题在发达国家也仍然存在。

联合国的一位专家在20世纪90年代曾指出:“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会像心理冲突一样,带给人们持久而深刻的痛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论文目前,我国高校在教育实践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与差距,这使得关注和研究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成为必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论文篇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思考》【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些新情况。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内容和方法上有很多的共通性,将二者相结合将有效增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些新情况。

在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单纯的是思想或者道德的问题,而是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问题。

现实案例表明,对这些问题,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根本无法解决。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以增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

从目前情况来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还不够强,一些高校把已设计好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灌输给学生,最终将学生“塑造”成“理想的道德模型”和“社会的工具”,忽视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化,造成知与行、理论和实践的脱离。

另外,教育形式比较单调也是当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谈心、讲座、座谈会等无法从根本上打动学生,党团活动创新力度又不够,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欠佳,学生的思想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而思想和心理是密切相关的。

一方面,思想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严重还有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办法,其中最为核心的精神在于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从内心自觉接受教育,而这样的方法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应借鉴的。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旨在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首先深入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方法,强调了心理健康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接着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指出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最后探讨了如何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本文的分析,将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目的,内容,意义,方法,融合路径,发展,总结1. 引言1.1 介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思想与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可以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念和政治品质的重要途径,是传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克服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实现全面自我发展。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深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思想理念,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仰和忠诚。

【政治教学论文】在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政治教学论文】在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

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当代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在学习、生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有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中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心理健康的培养。

例如,我在讲“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课时,设计了一个“信任背摔”的游戏。

这种游戏危险性大,做起来有难度。

但是在征求部分同学意见时,他们都说:一定没问题!(这也是同学们自信心的一种体现啊。

)为了防止摔伤,特意从体育组借来了海绵垫子。

有4组(两组男两组女)同学在下面接着,其他同学自愿站到椅子上背摔。

但是同学们提出,“都是自己人,我相信他们”而要求站到讲台上背摔。

我作为老师真的很紧张,担心会有危险。

而当我听到他们这种气势磅礴的口号:“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我开始了!”“没问题!!”时,真的给我信心:他们没问题!全班同学在激情而又有序地进行着游戏,最后以全体参与而告结束。

老师在游戏中早已体会到班级强大的凝聚力和同学之间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种游戏式的方法,能够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有益于健康活泼人格的形成。

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学生意志力。

心理学认为,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动,经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如果说,认识、情感主要关系到人的意识的形成,那么意志就是意识的能动方面。

它的特点表现为根据预定的目的对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

例如,学生勤奋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搏击;战士奔赴抗洪前线,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用压倒一切的气概与洪水搏斗。

他们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并战胜了重重的困难,这就是意志的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研究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研究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研究论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研究全文如下:一、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能动作用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目的性,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其教育内容侧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思想道德教育,比较宏观、抽象,着重强调对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期望和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则重点关注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发展,其内容更为微观、具体,更加贴近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必要的完善和补充。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大学生既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也须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维持健康稳定心理状态的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拥有健康的心态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高职院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在面对入学适应、恋爱交友、毕业就业等情况下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进取心态。

这样,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既能积极主动地将教育内容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制定和规划人生发展前景,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内在潜能,形成最佳学习状态。

同时,还能促使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环境时,客观理性地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受教育性质及内容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的理论灌输为主,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是一种单向型教育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教育者积极关注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动态,双方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建立朋友式关系,因而,教育形式更为灵活多样。

心理健康教育有心理学领域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如积极关注、共情、尊重、中立、倾听及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等,将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如课前,教师对每个学生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让学生自由表达内心情感;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保持价值中立原则,尊重学生,让学生充分倾诉,从而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社会支持系统及其思想层次和心理发展水平,建立学生的详尽档案并将其归类;课中,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与学生进行目光、面部表情、触摸、姿势等身体语言的沟通,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引起学生关注,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和政治教育,切中学生思想与心理问题的要害,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生的迫切需要,从而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后,教师在舒适、轻松的环境中开展个体或团体访谈,了解教育效果和学生的进一步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理论心理学论文范文:对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word版下载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政治理论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健康教育理由。

大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对外界事物较为敏感的时期,外部世界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同时,大学生也正是思想、心理的稚嫩时期,其思想上尚未完全成熟,心理发育上有待完善,人格修养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出现种种不适,表现为内心的矛盾冲突、情感的波动和对诸多社会生活理由的疑[摘要]对于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如何寻求切实有效的方式策略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来看,应善于运用富有哲理的生活故事开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门;应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绪与情感培养;应使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应在课堂中重视发挥教材的功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作者简介]刘春(1964- ),男,河北唐山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相关范文由写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河北唐山 063004)[]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75-02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理由,这就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由。

大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对外界事物较为敏感的时期,外部世界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同时,大学生也正是思想、心理的稚嫩时期,其思想上尚未完全成熟,心理发育上有待完善,人格修养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出现种种不适,表现为内心的矛盾冲突、情感的波动和对诸多社会生活理由的疑惑。

当前,大学生也处于学习、择业就业和交友等多重选择与压力之中,更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困惑,所有这些都容易使一些学生出现心理上的理由,或轻或重,或急或缓,情况不一。

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之一。

每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策略的运用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注重用富有哲理的生活故事开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之门哲理是哲学的思想和原理,是指引生命个体社会化,推动其心智成熟的指明灯,是开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之门的钥匙。

然而,哲理并不是生硬的大道理和深奥的理论、公式,它蕴涵在日常生活中,渗透于生活实践的点点滴滴。

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用富有哲理的生活事例来启迪学生的心灵,用满含哲理的生动故事来滋润学生的心田。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要善于用富有哲理的生活故事,在课堂上娓娓道来,使学生们感到生活的真切,推动他们辨别是非,学会在社会生活中观察理由、分析理由、处理理由,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人生,善待他人,追寻梦想。

通过生活哲理故事的讲述,使深刻的人生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充满乐趣,便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便于他们的接受和理解,使学生们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氛围中逐渐成熟起来。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曾经有一个教师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农夫的驴子不小心掉到了枯井中,农夫很着急,想尽办法想把自己的驴子弄出来,但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成功,看到驴子“哇、哇、哇”地叫,为了使驴子彻底消除痛苦,农夫找来很多人帮忙,想把驴子淹埋到枯井中。

掉到枯井中的驴子也很失望,拼命挣扎、嚎叫。

但不一会儿,眼前的情景使它安静下来,人们用铁锨铲起土块,撒到它的身上,它抖掉土块,用脚一点点踩实,于是,它慢慢地从井底升到了井口,随后,在人们惊异的目光中一跃而出,跳出了枯井。

这个故事不仅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而且还告诉了学生们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被陷入“枯井”,也会遭遇到各种打在自己身上的“土块”,面对自己遭遇的困境,面对不利的环境,不能轻言失败,应努力冷静下来,保持永不放弃的耐心和勇气。

相信通过这类生活哲理故事的讲述,可以使学生们慢慢懂得生活、情感、道德和理智,养成良好的心态。

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良好情绪与情感的培养一般来说,情绪是生命个体接触外界事物获得心理体验之后的外在体现,而情感是生命个体对某一事物的心理感受和态度。

情绪和情感都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心理反应。

对于大学生来说,其情绪和情感表现出典型的特征:一是大学生情绪、情感反应较为强烈。

处于青春后期的大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外界事物的变化,极易引起他们情绪和情感的强烈反应。

二是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化快,呈现出不稳定性。

大学生正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心理、人格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情绪和情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呈现出极强的波动性。

三是大学生的情绪与情感丰富。

他们接触社会面广、信息来源丰富,作为高知识群体,他们较其他群体情绪与情感变化更加丰富。

基于大学生情绪与情感特点,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把握,有的放矢地实施不同途径与方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重视发挥自己的教育与指导作用。

在课堂上要重视大学生的情绪反应,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

要采用心理放松、心理转移、矛盾消解、体验升华等方式,来化解大学生的不良情绪,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

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中主动介绍自己,讲述自己的喜悦与困扰,注重倾听他人的意见与评价,以进行自我的心理调节。

也可以引导学生给其他同学理理思路,对同学遇到的理由支支招。

还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做一些情绪调控的测试游戏、心理放松操等,以放松式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们从心理上增进了解,加强沟通,巩固友谊,共同进步。

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情绪与情感。

为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当今大学生思想活跃,很多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某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组织班级开展实践活动时,A和B两位同学不知什么理由吵起来,声音越来越大,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

当教师问起理由时,A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他说我坏话”,“他胡说!”B据理力争。

这时大家的目光都指向了老师,看他怎样处理这一突发事件。

如何处理这件事?是“杀一儆百”,还是应该“小事化了”?这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教师内心激烈地斗争着。

但她很快冷静下来,想到平时B表现很好,一直没有与同学闹过矛盾,甚至还经常帮助其他同学,因此这件事中B同学应当没有理由。

于是平静地对同学们说:“我不相信B同学会随意说其他同学的坏话,何况A同学也没有做错什么,这其中肯定有误会,希望A同学冷静一下。

老师只想告诉在座的同学:同学们有缘千里来相会,能够在一起生活学习是一种缘分,大家应该彼此成为好朋友,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愿意!”同学们异口同声。

“朋友相交,贵在真诚。

若某个同学在学习、生活中真有做错的地方,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来,相信他一定会虚心接受。

”就这样,教师既没有破坏课堂教学的和谐气氛,又对学生进行了“对人要宽容”的处世态度教育,这种柔和的处理理由方式影响了学生们。

事后得知,原来这件事是A和B两个调皮的同学故意给教师设计的“考验”,主要是想看一看老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可见,通过一个小理由的化解和处置,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不但可以教给学生矛盾化解的策略,并且还教给学生在对待各种纠纷时,要以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去理解人、对待人,使学生们在处理社会矛盾中逐渐学会“独善其身”“游刃有余”,塑造自己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价与评估自己正确地评价和评估自己是社会个体认识世界、认知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标志。

作为大学生,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我,才能端正生活、学习的态度,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自己的不足,才有利于发展自己。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刚刚确立但尚未定型的时期,其在评价与评估自己时存在较大的偏差。

表现在:有些学生过高地评价自己,认为自己看透了世界,什么道理都懂,表现为夜郎自大,不思学习,骄傲自满。

与之相反,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力量渺小,既无社会关系,也无聪明才智,表现出自卑、颓废、退却、焦虑等心理。

无论哪种极端评价与评估态度,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都会使他们的心理处于盲动、混沌的状态之中,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自身的一些不良评价,用恰当的方式与合适的时机,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调节。

比如,在课堂中教师用《老子》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样一句话作为引入,进而说明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充分地了解他人,认知自己。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畅所欲言,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围绕“自己的能力和发展”展开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政治理论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中扬长避短。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广大同学,大多数个体都是普通人,能力中等,但普通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在良好机遇促使下,也可能取得辉煌的成绩。

若认为自己是普通人,就失去了奋斗的动力,那样就可能一事无成。

四、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与完善的学科教学体系,其教材建设也达到了贴近形势、贴近实际和贴近学生发展的要求。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从中挖掘出典型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来教育大学生明道理、醒心智,推动他们心理上的成熟。

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著名历史人物的事迹和逸事,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比如,在讲到孙中山时,要向学生指出,作为中国革命的先驱,他在推翻封建统治的伟大壮举中,展现了不懈奋斗、不断追求的人格与魅力;在讲到爱迪生时,要使学生们学会欣赏爱迪生的好奇之心、屡次失败后的态度,要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在讲到居里夫人时,要使学生们去体会她的艰苦、执著,要看到她成功中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在讲到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伟人时,要让同学们欣赏伟人之间相处时其宽广的胸怀、包容的态度,要使同学们懂得在人际关系中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是人生事业发展的基础。

此外,司马迁、文天祥的人生观价值观,林则徐的民族使命感责任感,都可以成为激励广大学生规范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良好素材。

可以说教材的作用是巨大的,其中典型人物的教育价值,是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武器,是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桥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