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

合集下载

陕西省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陕西省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传统 的观光旅游和娱乐旅游层次, 而是追求更高的 旅 游 层次 。19 95年 , 国 国 内游客 对 自然景 观 感 兴 我 趣 的为 5 . , 3 1 休闲度假 2. , 0 3 人文景观 8 1 , .
风 俗 民情 8 5 [ 。 9 9 ,0 以上 的居 民将 生态 . 3 1 9 年 7 3
提 出“ 积极发展” 的方针 , 这是我 国社会经济 发展 的
必 然现 象 。 9 5年 国 内旅 游 人 次 6 2 亿 , l9 .9 旅游 产 出
达 135 7亿 元 , 内旅 游 产 值 已 远 远 超 出 了国 际 7. 国 旅 游产值 当今 中国 , 们 的环 境 意识 不 断增 强 , ] 人 生括水 平 、 文化 程度 也正 不断 提高 , 们 已不满 足 于 他
会 经济 和 文化 的发 展 ; 同时 , 游也 加剧 了环境 的损 旅 耗 和 地 方 特 色 的 消失 ” 。现 实 情 况也 表 明 , 无烟 工
业” 非“ 污染 工业 ” 并 无 。马尼 拉世 界会 议 通过 的《 马 尼 拉 宣言 》 原则 三 ” “ 中对 旅 游 业 的 持续 发 展 提 出 了 如下 具 体 措 施 : 维 护 、 护 并 尊 重 其旅 游 地 区的 自 “ 保 然 、 文及 人际 环 境 ” 生态 旅 游 正 是本 着 这样 的宗 人 ,
出几 点建议 。 关键 词 : 陕西省 i生 态旅 游 ; 品定位 产 中国分 类号 : 50 3 F 9 .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17 6(0 20—000 10 —4 120 )20 9 —4
Pr l i a y St y o h o ou im v l p e n Sh a x e i n r ud n t e Ec t rs De e o m nti a n i m

藏东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与生态设计初探

藏东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与生态设计初探

藏东南生态旅游景区规划与生态设计初探杨文凤 孙自保 赵梁军 张永青(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农学系,西藏 林芝 860000)摘 要:我国古人早就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规划思想。

生态旅游景区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直接对象,不仅是生态旅游产品的核心和生态旅游业的重要支柱,而且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进步、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景区的开发必须做到规划先行。

藏东南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景区类型多样,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使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得到保护,并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本文在藏东南生态旅游区功能的分区基础上,着重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将参与式设计引入景区规划设计中,探讨民族地区合理开发生态旅游景区的思路。

关键词:藏东南 生态旅游 景区规划 生态设计中图分类号:F592111 区位背景概况,包括林芝地区和昌都地区。

林芝地区古称“工布”,地处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

它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

全区平均海拔3100米,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地势南低北高,海拔高低悬殊。

顺雅江而上的印度暖流与北方寒流在岗底斯山脉东段汇合驻留,形成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气候并存的多种气候带。

昌都地区古时称“康”、“恰木多”、“察木多”,意为江水汇合之处。

它位于西藏东部,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

昌都位于横断山脉北端,是多山地区,山高坡陡谷深,地形颇为复杂。

全地区平均海拔在3500m 以上,由于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干燥少雨,日照充足,气候垂直分布,区域小气候特点明显。

2 生态旅游资源概况藏东南地形地貌独特,地理生态景观变化显著,奔腾的江河,陡峭的高山峡谷,还有茂密的森林、雪山和草地等自然生态景观。

独特而浓郁的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又为神奇秀丽的山川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蕴藏着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藏东南主要保护类生态旅游资源见表1。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初探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初探
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 2 . 3 严格管理和完善法规
生态旅游 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 , 我们每个 人都有责任。制定 生态 旅游 的相关 法规和加强旅游业 的管理 、 监
督, 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 提供坚实 的保障 。
参考文献:
生态旅游 的建设 还不太成熟 ,人们对生态旅游 的认识 也不 够全面。在旅游业 比较火热的当下 , 垃圾污染却尤为突出。这些 不文明的行为不光影响了美丽的风景 , 也破坏了 自然环境。
的缺 陷、 合理 管理和规划的重要性 , 同时着重介绍 了发展生 态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 :生 态旅游 ; 可持 续发展 ; 管理 中图分类号 : f = 5 9 0 . 3 1 文献标 识码 :A 随着旅游 业的发展 , 传统旅 游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 明显 , 生 态旅游就是针 对这个问题而产生 的新式旅游 。生态旅 游更注重 保护 自然 , 使 自然和旅游和谐 、 持续发展 。由于自然的破坏是不可 逆 的, 因此生态旅游需要 以大量的研究 和试验作基础 , 才能正常 运行 , 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循环使用旅游资源 , 而不破坏 自然环境 。
o f t h e w a y s t o p r o t e c t t h e n a t u r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 E c o l o i g c l a t o u i r s m i s a n e w mo d e o f t r a v e l ,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t e c t t h e n a t u r e , t o t a k e a s e i r e s o f me a s u r e s
文章编号 : 1 0 0 0 - 8 1 3 6 ( 2 0 1 3 ) 0 4 - 0 1 3 3 一 O 1 2 . 1 遵循科学规律 , 合理有效地开发旅游资源

文化生态旅游的敏感性分析及操作原则初探

文化生态旅游的敏感性分析及操作原则初探

文化生态旅游的敏感性分析及操作原则初探内容摘要:生态旅游是公认的发展最快的旅游方式之一。

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文化生态旅游中存在的敏感性问题。

并试图从需求层次、文化梯度、保护与开发的利益主题等方面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在开发文化生态旅游时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文化生态旅游敏感性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人们对于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

它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年增长率为20%~25%,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也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生态旅游在有效地保护环境和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必须看到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高污染、高消耗”的现象。

因此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充分尊重文化的敏感性特点。

在旅游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中注重文化敏感性分析,从而使旅游开发、居民正常生活和利益都得以保证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基于生态旅游所涵盖的内容,可分为基于自然基础上的生态旅游和基于文化基础上的生态旅游。

基于自然基础上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偏重于旅游中所体现的环境伦理思想,既充分尊重自然界,谋求环境保护和提高环境伦理意识。

基于文化基础上的生态旅游体现在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和旅游开发商之间的和谐关系,它是生态旅游产品的重要内容,并且蕴涵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

华侨大学的黄安民等人认为文化生态旅游可界定为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

笔者认为,文化生态旅游相对于旅游者来说,是其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当然这种体验是基于对文化的认知、尊重基础上的。

相对于旅游开发者和旅游社会组织来说,是基于文化保护基础之上的,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吸引力,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

文化生态旅游的敏感性特点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在其《文化:概念的批评考察》中提出一个对于文化的综合性定义:“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形的和隐形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关系,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短公路4 6k 沙漠公路为 中外游人综合 游客上万人次 。 4 m。 巴州利 用区域 内胡杨分布
原 开发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大漠风 2 塔里木胡杨 自然保护 区的旅游资 源评 观 赏塔 河风光, 始胡杨林和大漠 景观创 多的优势 ,
造了有利条件, 为穿越死 亡之海提供 了捷 光旅游景 区—— “ 罗布人村寨 ”黄金周期 , 沙漠 公路 采用以色列艾森 贝克公 司的 间, 县境 内的罗布人村寨接 待区内外 尉犁 生态旅游 资源 是旅游业 的物 质基础 , 径 。
在塔 0 人次, 轮台 国家胡杨公园接待游 正确评 价塔里 木胡杨 自然 保护 区的生态 滴灌技 术种植沙 生植 物障沙, 克拉玛 游客680 干 沙漠 中形成 了上百公里 十分壮观 的“ 绿 客 27 0 次 。 0 人 旅游 资源是保 护区生态旅 游资源 开发利 用以及生态旅游活动开展的前提 条件 。
色彩斑斓 的胡杨林吸 极 少知晓, 民居至今仍 保持着原始状态 的 缘, 位于 我国最长 的内陆河——塔 里木河 举行塔里 木胡杨 节,
吸 中游, 属尉犁 、 台县境 内, 轮 是塔里 木盆地 引了众多喜 欢摄影和观 赏大漠 风光 的游 木质房屋 ,罗布人烧烤 更是回味无穷,
内陆干旱 区中 以胡 杨为主要保 护对 象 的 客 。 .
已被列入 吉尼 公园都 有大型民族歌舞 表演及赛骆驼 、 斗 区全境。根据 英把 扎水文站观测 资料 , 年 动沙漠 中修 建的最长公路 , 2 m, 斗鸡民俗 风情等游 园活动 , 每年 接待 径流量为2 0×1 , 0 左右, 其水量 的季节分 斯 世界纪录 。全长5 2k 其 中流动沙 漠 羊 、 布不均匀 。
1 研 究 区地 理 位置与 环境 特征
里木河蜿蜒曲折, 散成众多的汉流, 间 格 、 汉流 民族 歌舞 、 独具 一格的民族 手工艺 品

岳普湖县发展生态旅游初探

岳普湖县发展生态旅游初探
县 旅 游 业 发 展 过 程 中所 面 临 的 首 要 问 题 。
1 岳 普 湖 县旅 游 业 现 状 及 其 发 展 生 态 旅 游 的 意 义
1 1 岳 普 湖 县 旅 游 业 现 状 .
岳普 湖县旅游 景点共 7 ( 瓦 昆沙漠旅 游风景 区 、 处 达 千年胡 杨林 、 湖 、 年柳树 王 、 吉克 民族 风情 园、 圣 千 塔
第 2 期
牙 库 提 古 丽 ・ 力 旦 等 苏
岳 普 湖 县 发 展 生 态旅 游 初 探
7 5
提 升全 县景 区 ( ) 点 的知名 度 , 强化 人 员培训 力争 实现 社 会效 益 与 经济效 益 的双赢 。
1 2 岳普 湖县发 展 生态旅 游 的 意义 . 1 2 1 促进 生态 环境 与旅 游 资源 的保 护 ..
74
第 2 卷 8
第 2 期
《 疆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新 (
J u n l fXi a g Noma Unv r i o r a  ̄ c s Ed t n Na u a in e ii ) S o
生 态旅 游的基 础是 良好 的生态 环境 , 优越 的环 境 质 量是 生态 旅 游最 强大 的旅 游 吸引力 , 果 没有优 越 的 如 环境 , 哪怕旅 游资 源再好 , 不 可能 成 为好 的旅游 胜地 。发展 生 态旅 游是 保护 生态 环境 和 合理 利 用资源 的有 也
摘 要 :岳 普湖县自 人文旅游资源较 然、 丰富, 发展生态旅游 具有良 好的 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 对于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
较 落 后 、 游 业 刚 刚 起 步 的岳 普湖 县 来 说 发 展 生 态 旅 游是 实现 生 态 、 济 、 会 三 大 效 益 的 重 要 途 径 文 章 介 绍 岳 普 湖 县 的生 态 旅 经 社

浅议莽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浅议莽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莽山瑶族 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通过旅游这一载体 ,推动 民俗文化 的发扬和传承 ,同时开发为旅游项 目 ,拉长 生态旅 游 产业链 。 据说 瑶族 是我 国唯一 没有 皮肤 病 和妇科 病 的 民族 ,这是 因为 瑶族 的中草 药保健 效 果好 ,另 外瑶 族 的 建筑 、服饰 等也 别具 地方 民族 风情 ,可 以建设 瑶族 文化 村 ,开 发 当地具 有特 色 的瑶族 节庆 ,让 游 客做一 天瑶 民, 体验瑶族风情。发展当地 民俗旅游商品 , 其中 “ 莽山银翠”茶是我国绿茶中的精品, 瑶族服饰 、 瑶族 中草药等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并对当地的瑶族文化能有效的传承与发扬 ,全面提升景 区的文化 内涵 。 33 以科考 、教 育为 主题 ,使生 态旅 游 的理念 深入 人心 - 莽 山是 国家 级 自然保 护 区 ,动植物 种类 丰 富 多样 ,是 古老植 物 的 “ 避难 所 ” 适 合 动物 、植 物 、微 。 生物 、土壤 、地理和气象方面的专家进行考察 、研究 ,可分别与各大研究所 、高校 、中学等科研 、教育 单位建立联系,开展科学考察、参观 、学习旅游 。 加大生态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使旅游者能够真正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 ,以森林公园为媒介 ,进行生 态教育。 08 8 20 年 月莽 山已经正式成为湖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 因此应发挥现有 自然博物馆的做用 , 对其进行整改扩建 ,对游客展示地球演化 、生态平衡 、植物群落演替 、人与 自 然关系等内容 ,以图片 、 文字、声光电等形式将一些 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展示给游客看 , 让游客明白, 气候威胁胜于恐怖主义 , 增强游客的认知和认 同,并在环保上做到身体力行 , 使生态 、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增强旅游者的自觉维 护 生态环 境 的意识 ,保 障 当地居 民 的切 身利 益不 受侵 害 ,并积极 鼓励 他们 参与 生态 旅游 。 3 实 现生 态旅 游 的可持续 发展 ,开发与 保护并 重 . 4 莽 山在 生态 旅游 发展 过程 中 ,应 充分认 识 自身 的优 势 所在 ,重 视生 态保 护 , 自然 环境 保护 和 特色 文 化的保护 ,着眼生态旅游业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 在莽 山生态旅游 的规划中,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 ,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 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 ,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 适度 地有 序地 分层 次开 发 的原则 ,不 允许任 何形 式 的有损 自然 的开发 行动 。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严格执行环境法规 , 尤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先期解决污染 、破坏等 问题 ,加强 对 固体 服 务设施 的排 污处 理 和旅游 者污染 问题 的控 制 。根据 旅游 资源 的配 置和 文化脆 弱程 度 , 要 按轻重 缓 急 ,制 定相应 的保 护措 施 。对 于古 老 的 、奇特 的 、濒临灭 绝 的 民俗 和历史 文化 ,应首 先抢 救 , 不 能任 其 消失 ;对 现有 的 ,但 已受 到或 正受 到 冲击 的 民俗 文化 ,要 加 强保 护 ,维持 原汁 原 味 ,确 保莽 山 生 态旅游 的可持续 发展 。

城口县东安乡生态旅游发展总体思路初探

城口县东安乡生态旅游发展总体思路初探

城口县东安乡生态旅游发展总体思路初探文/刘良红东安乡隅城口县东部,幅员面积396平方公里,海拔900--2680米,立体型气候明显。

其中森林面积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天然草场面积20余万亩。

乡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为10646人。

该乡邻陕西,与平利、镇坪、巫溪三县交界。

地貌独特、山川形胜,水资源极其丰沛。

春泉夏瀑、秋叶冬雪体现四季特征分明。

“雨水充盈、日照绵久, 峰峦叠嶂、奇险峻秀, 清流蜿延、曲径通幽”是该乡景象真实写照。

“七彩城口,童画仙景”出处源于此地。

境内知名景区分别以青龙峡“奇险幽”称绝;高原草场黄安坝异域风情亦独具魅力;亢河因风光绚丽多姿而引人入胜;仁河两岸溯至源头悬念神秘、令人向往;石人湾、白袍将军、巴山鱼泉、猴子洞湾、观音岩、鸡公石、四方碑、忘忧谷、耍坝、石林等景点让人留连往返。

享誉巴渝的核桃、板栗、蜂蜜、土豆,天麻、独活、黄连、党参,清水鱼、山地鸡、老腊肉等有机产品种类繁多、含硒量高,有益人体健康。

该乡矿藏富有,还可寻觅到可供收藏的赏石。

千年秦巴古道以及历史名人典故更使之呈现古老神秘魅力。

邻两省接三县地理位臵更突出了当地独特的地域人文风情。

乡风民俗纯朴厚重,生产生活方式相对处于农耕状态,有“中国大巴山生态休闲之乡”美誉。

这些宝贵的自然人文资源为该乡生态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乡因地处僻壤、贫穷落后。

自然生态相对保持完好,原本的劣势因今天旅游业的发展变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虽然优势突出,面临的一些客观制约和困难不容忽视。

由于历史原因,群众观念落后,建设规划无序,特色产业规模不大,生态农居的保护有待加强。

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加大治理力度,理顺发展思路,明晰区域定位理念,结合当地实际,有创新、具特色,制定详尽规划。

景区建筑风貌勿与我县正在实施的新农改造重复,否则千篇一律,极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生态区域内人造景观痕迹应少之又少,与自然生态原味吻合,勿走进景观别墅样貌设计误区,实施过程中不应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 风格应与沿存下来的生态农居风貌相协调。

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目的地 生 态 旅游 资 源 的 开 发利 用 , 不仅 要 顾 及 到 当代 人
的 需要 , 而且 不 能 削 弱 后 代 人 满 足 其 需 要 的 能 力 , 能 不 对 后代 人 的进 一 步 需要 构 成 威胁 。 因此 , 态 旅 游 开 发 生
识 自然 、 赏 自然 和 保 护 自然 等 内 容 , 有 观光 、 假 、 欣 具 度 休闲 、 考 、 险、 普等多重功能。 科 探 科
从 保 护 性 原则 , 保 护前 提 下 进 行 开发 。在 进 行 旅 游 资 在
社 区面 临 文 化 性 生 态 破 坏 的危 机 ; 目开发 造 成 大 规 模 盲 的 资 源 破 坏 , 环 境 质 量 下 降 ; 来 文 化 冲 击 导 致 区 域 使 外
传统文化多样性的丧失 ; 由不 确 定 性 引起 的居 民生 活 成
3 1坚 持 资 源 永 续 利 用 原 则 .
3 生 态 旅 游 开 发 应 坚 持 的 原 则 .
游 者 提 供 生 态 体 验 和 知 识 赋 存 ; 游 者 为生 态 环 境 提 供 旅 保 护举 措 , 环 境 责 任 感 变为 有效 的社 会 行 动 。判 断一 把
“ 续 利 用 ” 新 时 期 旅 游 业 发 展 开 创 了一 条 “以 永 为 满 足 旅 游 资 源 开 发 需 求 为 前 提 , 保 持 资 源 地 原 有 风 既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 括 自 然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和 人 文 生 态 包
2 生 态 旅 游发 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 .
由于 生 态 旅 游 的 开 发 、 营 和 管 理 缺 乏 环境 保 护 与 经
生 态 学 方 面 专业 人员 的 参 与 , 上 体 制 和制 度 不 健 全 以 加 及 旅 游者 和从 业 者 的 环 境 意识 与 环 境 知 识 欠 缺等 原 因 ,

生态旅游理论初探

生态旅游理论初探
科技 信 息
0 高校 讲 1 20Fra bibliotekS IN E&T C N L YIF MA I CE C E H O OG N OR TON
20 0 9年
第 9期
生态旅游理论初探
孙 会 娟
( 新疆师 范大 学地 理科学 与旅游 学 院
新疆 乌 鲁木 齐
80 5 ) 2 0 4
【 摘 要 】 生态旅 游是 2 世 纪国际旅游业发展 的主 导形式 , 1 自正式提 出后在 学术界和 实业界 引起 了巨大反响 , 本文着重分析生态旅游的概
念、 实质 和 本 质 。 ・
【 关键词】 生态旅游 ; 概念 ; 实质; 本质
2 O世纪 8 0年 代 以来 , 态 旅 游 发 展迅 速 。据 世 界 旅游 组 织 统 计 , 态 旅 游 及 可 持 续 发 展对 策 》 文 中给 出 的定 义 很 有代 表 性 们 认 为 : 生 一 他 目前 生 态 旅游 收 入已 占世 界 旅游 业总 收 入 的 1 %一 0 。在许 多地 方 生 态 旅 游 从 广 义 上 讲, 对 环 境 和 旅 游 地 文 化 有 较小 的 影 响。 助 于创 5 2 %Ⅲ 指 有 生 态 旅 游 已作 为一 种 宣 传 主 题 和 产 品 品牌 。在 国 内 . 地 的生 态 旅 游 造 就 业 机 会 , 进保 护 野 生 动 植 物 的 多 样 性, 生 态 和 文化 有 着特 别 感 各 促 对 也 呈 现 出遍 地 开 花 的 态 势 1在 理 论 研 究 方 砥 , 外 学 者 8 2 ] . 国 O年 代 就 研 受 的带 有 责 任 感 的旅 游 ; 狭 义 上 讲, 态 旅 游 是 指 人 们 为 了追 求 融人 从 生 究 生 态 旅 游 的概 念 、 态 旅 游 者及 其 行 为 、 态 旅 游 区功 能 结 构 问 题 : 大 自然 奇 特 环 境 的 刺 激 性 所 进 行 的一 种 冒 险 性 生 态 空 问 的 跨 越 行 为 生 生 国 内学 者结 合 我 国的 情 况 也 对生 态旅 游 进 行 了 一些 探 讨l I l 和 过 程, 时 对 保 护 环 境 质 量 、 护 生 态 平 衡 和 促 进 人 类 与生 物 共 同 同 维 1生 态旅 游概 念 与 本质 . 繁 荣 承 担 责 任 的旅 游 活 动 11 . 国外 有 关 生 态 旅 游 概 念 的探 索 第 一 个 对 生 态 旅 游 做 出 界 定 的 是 墨 西 哥 专 家 谢 贝 洛 斯 ? 拉 斯 喀 瑞 。他 在 《 态 旅游 的未 来 》 文 中指 出, 态 旅 游 是 “ 客 位 于相 对 原 生 一 生 游 始 的 自然 区 域 , 习 、 赏 和 享 受 风 光 、 生 动植 物 及 当地 古 今 文 化 的 学 欣 野 旅 游 ” 。 世 界 自然 基 金会 是 研 究 生 态 旅 游 比较 早 的 国际 机 构 , 其研 究 员 伊 丽 莎 白 ・ 在 《 态 旅 游 : 能 与 陷 阱 》 文 中, 一 步对 生 态 旅 游 的 客 布 生 潜 一 进 体 提 出 l严 格 的 要 求 。 她 认 为 生 态 旅 游必 以 “ 『 自然 为基 础 ”它 必 须 涉 , 上述学者对“ 生态 旅 游 ” 念 的 阐 述 , 管 有 各 自不 同 的 角 度. 现 概 尽 呈 出差 异 性 , 在 概 念 的 某 些 方 面 基 本 达 成 了一 致 如 生 态 旅 游 的 财 象 但 包 括 了 自然 和 人 文 两 个 方 面 : 少 专 家 学 者 都 强 调 了生 态 旅 游 对 环 境 不 的 保 护 作 用 和环 境 教 育 功 能 ; 为 生 态 旅 游 的 对 象不 应 该 受 到损 害 ; 认 都 认 为 生 态 旅 游 具 有 高层 次 、 业 性 强 等 特 点 ; 调 社 区 的 参 与; 态 旅 专 强 生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探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探
林 护批字 [ 9 4 6 19 ] 8号文 “ 于太 白 山国家级 自然保 关
护 区旅 游 区规 划 的批 复 ” 批 准 了太 白 山保 护 区可 ,
从 营头镇 乘 车 至 保 护 区边 界 黑 虎 关 (0k , 7 m) 全 0k 其
21 0 0年 5月 第 3期 ( 9 总 6期 )
文 章 编 号 :05— 2 5 2 1 o OO 0 10 5 1 (00)3一 13— 3





Ma 2 0 y, 01
Pr tc in Fo e tS in e a c oo y o e to r s ce c nd Te hn l g
作 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 , 依据科 学发展观 的理 论探 讨 了生态旅游可持 续发展的 思路 和对策。
关 键 词 : 护 区 ; 态旅 游 ; 展 ; 略 保 生 发 策
中 图 分 类 号 :7 8 2 ¥ 8 . 文献标识码 : A
太 白山 自然 保护 区保 护着 以太 白山为 中心 的周
1 2 景 区划 分 .
白山森 林生 态 系统 和 自然 历史 遗 迹 。 多 年来 , 白 太
山 自然 保护 区依 托太 白 山优 美 秀 丽 的 生态 环 境 、 丰
富多样 的生 物资 源 、 特完整 的第 四纪冰 川遗 迹 、 独 奇 险俊秀 的 山岳峡谷 、 丽多姿 的水 文 资源 、 壮 变幻 莫测 的天象 景观 、 源远 流长 的古文 化遗 产等 资 源优势 , 注 重 在充分 保 护 自然 资源 的前 提下 , 合理 开发 利用 , 开 展 了 以“回归 大 自然 ” 特 点 的 自然 观 光 、 闲 度 为 休 假 、 学考 察 、 普 夏 令 营 、 学 实 习接 待 为 主 的 旅 科 科 教

建设石林生态旅游城市初探

建设石林生态旅游城市初探

石林 县拥有 丰富的旅游 经 济的可持续 发展为核心 ,
8 2 2 第 4 , 年 期 9 3
维普资讯
作环 境 ,而且成为一 个经济 度地促 进人 与 自然 、人与生态环 境
繁荣 、 社会进步 、 生态秀美三 关系的和谐 。 者 高度和 谐 ,技术 与 自然达
生积极 而深远的影响 为此 ,应对 生态旅 游城 市进行 准确 定位 ,建设 中突 出特 色.最 太限度地促进人 与 自然、人 与生态环境 关系的和谐 。 关键 词 生 态旅 游城 市 建 设 石林 县
石林 县是一个多 民族聚 资源,在旅游界中常有 “ 不到石林 , 居的彝旌 1治县 ,是 昆明 市 等 于 没有 到 云南 ”之说 。很 久 以 来 , " 1
县旅游资源 .提 出 了建旅游 被 国家文化部等单位命名 为 “ 舞 旅游设施 ,建设高度 的生态文 明和 歌 强县的 目标 要 把旅游业培 之 乡” 捧 跤 之 乡 、 、“ 民族 民间 绘 社 会文 明 ,实 现城 市 的 可持 续 发 育 成为新的经济支柱 ,并于 画 之 乡” 。 展 。生 态 旅 游城 市 建设 要 坚持 2 0 年 确 定 : 新 的 世 纪 , 00 在 ①遵循生态学原理 ,结合旅游功能 用 2 年的努力 ,把石林 县建 O 设成 为具旋游特 色、地 方民 族 文化特色 、石秫 特 色的生 态旅游域市 。
到充分 融合 ,能最 大 限度地 少, 经济物质产 出多 , 废弃物 功 能 ,这 种城 市 更 多 的是 政治 中 际 。按 照 生 态旅 游 城市 的基 本 要 而不是经济 中心 、 文化 中心 。 这 求 ,山水、园林 是城市生态 环境的 排 泄少 ,达到第 三产业 大于 心 , 第二 产业 ,第 二产业 大于第 种状 况必须 改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 基本要 素。 山峦作为城市生态 的骨

永丰县生态旅游潜力及可持续发展初探

永丰县生态旅游潜力及可持续发展初探
展 永 丰 旅 游 产 业 ,前 景 十 分广 阔 。
河— —恩 江 ,为 赣 江 一 级 支 流 ,源 出 永 丰 第 一 最 高 峰— —海 拔 15 m的 灵 华 山西 侧 ,流 过 乐 安 县 被 誉 为 45 “ 古第一村 ”的流 坑村 后折 回永丰 ,再 经吉水 县 汇入 赣 千 江 。恩江河 曲折迂 回、河水清澈 、水量丰 富 ,为赣 江优 质
2 0 年 全 县 生 产 总 值 5 . 亿 元 ,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为 09 26
国县接 壤。地理 坐标 为东 经 15 7 ~l5 6 ,北 纬 1 。1 1 。5
2 。 3 ~2 。 3 。 距 省 会 南 昌 10 m、 距 吉 安 市 6 8 7 2 9k
6k 。省级 公路有 永吉路 、永八 路 ,与京九 铁路 、1 5 0i n 0 国 道、赣粤高速 公路 相接 ,永抚路 与抚州市相 连 ,永 宁路与 赣 州市相通 ;即将 修建的 吉抚高速 公路穿境 而过 。永丰处 于赣 中旅游 区 ,是 “ 年古村 乐安流坑—— 革命圣地 井 冈 千 山”旅游线的 中间连结城市。 11 2 自然条件 . . 属亚 热带季 风湿润 气候区 。四季分 明, 年 平 均 气 温 1 ̄ 8 C,年 平 均 降水 量 12 .rm,年 均 日照 673 a 16 .h,无霜 期2 9 ,全年 适宜游 览月份 3 1 ,适宜 723 7d ~1 月
永丰县是一代文豪欧 阳修 的故 乡,是第一次反 “ 围剿 ” 的主战 区。这里 山清 水秀 ,空 气清新 ,民风淳 朴 ,人 文景 观丰 富 , 自然景 观 优美 ,森林 资 源丰 富 ,森 林 覆盖 率 达 7 .%,是我 国林业 百佳县 之一 。2 0 年 1 月 国务 院批 复 26 09 2

从生态旅游的角度看尧山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从生态旅游的角度看尧山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地制宜, 不仅有利于防止设施对景色的破坏, 而且可节省费用增加商 业可行 。在道路的修建上 , 以自然地貌为基础 , 避免城市化道路设 计。 旅游区内使用太阳能或电能为能源的交通工具 , 或游客以步代车。 2 . 2 确立 以自然观光 、 科普考察为主导产品的游览区开发原则。 整个 游览区以 自然山水观光为主, 旅游活动的开发以不破坏 自 然生态环境 为要求, 同时积极引导提升游览产品的科学化、 知识化程度, 促进风景
民营 科技2 0 1 4 年第1 期
实践 ・ 思考
从生态旅游的角度看尧山 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王新 亚
( 平顶 山教 育 学 院 , 河 南 平顶 山 4 6 7 0 0 0 )
摘 要: 旅游业是 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 生态旅 游作为旅游业新 的经济增长点, 不可忽视 。生态旅 游是 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 , 以 生 态环 境 和 自然 环境 为取 向 所 开展 的一 种 能 获得 社会 经 济效 益 , 又能 促 进 生 态 环境 保 护 的 边 缘性 生 态工 程 和旅 游 活动 。 现 对 河 南 省 尧山 自然保护 区开发现状 以及进一步开发 的原则等进行 了探讨 。
关键词 : 生 态旅 游 ; 自然 保 护 区 ; 尧山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新的 经济增长点 , 不可忽视。 生态旅游是 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 , 以生态环境 和自然环境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 , 又能促进生态 环境保护的边缘 『 生 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与传统旅游相比, 生态旅游 有许多特点。 1 ) 生态旅游 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 系统 , 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 这种经历具有原始 I 生、 独特性

潞江坝生态旅游开发初探讲解

潞江坝生态旅游开发初探讲解

潞江坝旅游及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开发初探摘要:潞江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以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和潞江坝亚热带风、多彩的民族风情、滇西抗战文化、知青垦荒文化等资源为特色。

本文主要介绍了潞江坝及潞江旅游资源情况,指出潞江坝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并针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潞江坝生态旅游资源高黎贡山一、潞江坝简介云南保山潞江坝,这个被人们誉为与太阳相拥吻的地方,位于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大峡谷中,横断山脉滇西纵谷两端,由怒江河谷的一组冲积扇和高黎贡山,怒江山麓低海拔台地构成。

一曲《富饶美丽的潞江坝》唱热了一片土地,唱热了几代人的心扉。

人们形容潞江坝的富足是:“头顶香蕉,脚踩菠萝,跌下去还能抓到一把花生”。

这里江面宽阔,江水平静,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炎热,是种植热经作物的天然温室,一年四季瓜果飘香。

二、潞江坝旅游资源情况1、高黎贡山自然公园高黎贡山自然公园位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隆阳区管理所赧亢管理站辖区的生物走廊带内。

行政区域与潞江镇赧亢村委会相邻,距镇政府所在地40公里,离新保腾公路不到200米,走进迷人的高黎贡山,奇花异草随处可见,植物千姿百态,现已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列为A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它与“东方第一大峡谷——怒江大峡谷”一道以其独特的立体型多样性气候,被世人称颂。

高黎贡山最高海拔为3570米,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不同类型的植被景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已知的高等植物有4300多种,花卉观赏植物600多种,药用植物1077多种,动物1425多种,其中有秃杉、桫椤、大树杜鹃王、云南红豆杉等60多种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以及黑鹿、云豹、白眉长臂猿等82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被誉为“自然博物馆”、“物种基因库”是科普研究、探险旅游的最佳圣地。

是潞江旅游小镇重点开发景区之一。

2、曼海千亩咖啡观光园曼海千亩咖啡观光园位于320国道怒江“曼海大桥”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站在园中可以俯看潞江坝全景,怒江风光尽收眼底。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对策初探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对策初探

品位高雅 ,能为地方生 态环境和社会经济 发展做贡献的
旅游 体 系 ” 。 生态 旅 游 与 传统 旅 游 在 消 费 观 念 、消 费行 为 、受益
者、 厂商行为和影响方式上具有不同特征 。
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 的比较
传 统 旅 游
观 念 游 者 个体 效 用最 大
生态 旅 游
牺 牲环境 、 社会 文化 为代 价 发展

因此 , 只有通过 专业人才 、 科学 的制度安 排 和机 制 3对生态旅游尚存在认识上 的误 区 .
设计 , 才能使多重 目标协调起来 。 现在不少人对生态旅游 的理解仅仅停 留在走 向大 自 然, 对生态旅游缺乏充分 的认识 , 忽视了生态旅游环境教


态旅 游 是 “ 以生 态 资 源 ( 包括 自然 生 态 资源 和人 文 生 态 资 源) 以依 托 , 以生 态 思 想 为指 导 , 以科 学 文 化 知识 为 内涵 , 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具有 明确生态环境意识 , 参与性强 ,
然保护 区中, 4 %存在垃圾公 害 ,2 有 4 2 %由于开展旅游活 动造成保护对象受 到损害 , 1 1%出现资源退化 ,0 3 %有空 气污染 , 真正达到生态旅游要求的寥寥无几 , 这说明人们 对 生 态 旅 游 还缺 乏 准 确 全 面 的认识 和理 解 。 2生态旅 游管理体制不完善 . 作 为生态旅游 的 主要 载体 , 森林 公 园 、 自然 保护 区 和风景名胜在部 门上归属多头领导 ,分别归林业部 门 、 建设部 门 、 环保 部 门和 水利水 电部 门管理 , 为主要行 作 业 管理 者的 国家 管理局很 难有所 作为 。这种生 态旅游 载体 的归 属不清 , 必然导 致管理 上的混乱 , 同时 也导致 在 规 划 上 缺 乏 全 局 观 念 , 态 旅游 不 同 于 其 它 旅 游 产 品 生 或旅 游方式 , 更加 注重经济 、 社会 和环境 多重 目标 的统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湖南乡镇生态休闲旅游开发初探——以邵阳县五峰铺为例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湖南乡镇生态休闲旅游开发初探——以邵阳县五峰铺为例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tour 度假旅游仿仿仿仿仿仿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湖南乡镇生态休闲旅游开发初探——以邵阳县五峰铺为例张红艳(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9)摘要:五峰铺镇为全国重点镇,其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森林公园高霞山、金江水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工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台戏”等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五峰铺镇历来经济繁荣,商贾云集,传统的斗笠加工和棉纺织加工产业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是当地的特色产业。

在推动乡村休闲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五峰铺镇拥有的文化和旅游资源都具备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如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打造,必然会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为五峰铺镇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开展初步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扶贫;邵阳县五丰铺;旅游开发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517(2017)08-0042-04当前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各地为适应大众旅游新趋势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

2016年湖南前省委书记徐守盛就提出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有别于传统旅游的现代旅游、有别于小旅游的大旅游,代表着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方向[1]。

凡是旅游资源较丰富的乡镇都可以为旅游开发利用,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五峰铺镇位居邵阳县东南边陲,素为宝庆南部第一重镇、湖南省经济百强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被誉为“宝庆小上海”。

国土面积137.05km2,常住人口11.5万,其中镇区常住人口3.5万。

古镇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商贸经济繁荣。

1五峰铺镇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优势1)山水秀丽,自然环境优美五峰铺镇古称尚贤,乡号行仁,因高霞山、国霞山、丹霞山、东竹山、小眉山五峰争秀而得名。

境内气候舒适宜人,属中亚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6.9℃,雨量充沛,食用型菌类繁生。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初探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初探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初探作者:陈庆英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第3期陈庆英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60年,其中包含非常丰富的生物种类。

1980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成为我国最早的国际生物圈保护网的保护区,1986年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价为最有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基因库”的美称。

长白山辽阔壮观,是我国最为著名的旅游地点之一,是我国31个山岳旅游精品之一。

由于近年来长白山的旅游人数逐年递增,对长白山的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必须重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在追求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本文讲述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期推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稳定、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概念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指的是把产生收入和自然保护协调处理的方式,是实现自然保护区持续发展的关键手段。

对于目前的自然保护区来说,生态旅游是大家所认可的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旅游方式,是被大众所承认的,也是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实现经济、生态平衡的途径。

“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的人们对于生态旅游的认知是从目的入手,或是从手段入手,让人们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将思想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是世界旅游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部分,每年的增长率可达到25%~30%。

可见,生态旅游是旅游的发展趋势,也是世界的旅游潮流。

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还是经济落后的国家,都将生态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对于“生态旅游”的概念,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定义。

广义的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将回归自然、享受自然和保护自然有效结合,从而形成具备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旅游业,使旅游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生态旅游学生态旅游文献

生态旅游学生态旅游文献

学版)579生态旅游资源管理中社区参与激励机制探讨——以厦门岛东海岸区生态旅游开发为例 农村生态环境 2002 04 580 生态旅游地的保健功能及其在生态保健园中的应用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 04691 河流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研究——以漓江为例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05 692 楚南竹海风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4 693 对生态旅游价格构成涵义的思考 旅游科学 2003 03 694 发展生态旅游 促进生态省建设 林业经济问题 2003 04 695 滁州市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滁州师专学报2003 03696 梵净山生态旅游发展浅谈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4 697 生态风险分析在生态旅游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02698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徐州市生态旅游发展问题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3 699 试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03 700 六盘山生态旅游区发展研究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02701 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文明 生态科学 2003 02 702 坚持水土保持 建设生态旅游城市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3 03 703 四川省生态旅游发展问题浅析 四川林勘设计 2003 03 704 生态旅游观的发展及其应用 生态学杂志 2003 05 705北京市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中国园林 2003 08 706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持续利用研究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3 05 707 论老庄生态智慧与生态旅游价值取向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 05 708 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问题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05 709中国发展“安康型”生态旅游的研究与思考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3 06 710 江苏九龙口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资源调查与环境2003 04 711 天目湖水环境与渔业生产及旅游发展的关系生态科学 2003 03 71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规划的基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06812 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01 813 生态旅游与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化研究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01 814 湿地生态旅游项目的环境干预方法研究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01 815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餐饮产品的设计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 01 816 加强生态旅游建设,促进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4 02 817 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生态旅游开发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4 02 818 泉州湾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刍议 福建林业科技 2004 01 819 江西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生态经济 2004 S1 820 陕南欠发达山区开展生态旅游实践探讨生态经济2004S1 821农村经济的新亮点: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互动 乡镇经济 2004 03 822 泰顺县生态旅游发展对策初探浙江林业科技 2004 01 823 Some Hot Points of Bamboo and Rattan in the World 世界竹藤通讯2004 01 824 金佛山旅游资源开发应走生态旅游之路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 01 825 三峡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02 826 生态旅游与经济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4 01 827 法制和管理建设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01 828 内蒙古生态旅游的营销对策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2 829 城市生态旅游初探——以上海为例的个案分析 社会科学家2004 02 830 论生态旅游导游的素质培养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831 辽宁生态旅游初探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要简要总结了两种生态旅游观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可操作性定义。

针对旅游地 4 个方面的限定,提出相应的生态旅游地规划的要求,认为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的社区旅游规划,更注重景点及服务设施的建设设计与布局,而不是宏观的发展战略及中观的规模聚集效应,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从生态旅游地的规划目标出发给出了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内容,探讨了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施方略,指出功能分区、游客管理、形象策划及景观设计在生态旅游地开发及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功能分区旅游规划
分类中图法 s759.9
1 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地
1.1 生态旅游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可普遍接受的生态旅游定义,但就笔者翻阅的大量有关参考文献来看,对生态旅游的看法主要有两类:一种是自然保护主义者的,将其看作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途径、旅游活动及其规划的一条准则以及旅游运作的理想境界。

它将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旅游等同起来。

另一种是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将生态旅游看作是一类推向市场的、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这种市场趋向的生态旅游产品。

第一种观点具体来说就是生态旅游应满足保护和发展的目标,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相结合。

对旅游地来说,要求生态旅游能够:第一,给旅游地生态环境的管理保护带来资金;第二,使旅游地社区居民经济上获益;第三,促进旅游地社区居民对生态保护的支持[1]。

上述生态旅游的目标也反映了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开发的原则。

第二种观点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方式或专项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

这种旅游方式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原生文化遗存旅游环境。

生态旅游观点认为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小,可增加旅游者的环境意识。

笔者对生态旅游的看法与上述的第二种观点较为接近,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 (ethnic) 为主要吸引物的专项自然旅游形式”,并将其进一步细分为人工自然的亲近自然、次生自然的返回自然和天然“自然”的回归大自然 3 个级别[2]。

采用这个定义,更有利于生态旅游地的管理或生态旅游者的统计分析,更有利于反映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市场倾向。

对旅游经营管理者来说,其可操作性更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更切合实际一些。

1.2 生态旅游地
旅游地是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其内部结构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3]。

旅游地普遍具有四方面的限定:第一,是一种特殊功能的社区;第二,具有接待游客的服务设施;第三,具有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第四,具有可达客源地的通道。

这四方面的限定从旅游规划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明如下问题:首先,旅游地的规划是属于社区旅游规划。

社区是区域的“细胞”,因此,旅游地规划的范围要比区域旅游规划小一些,这种规划更强调景点、服务设施的建设设计而不是宏观的发展战略、中观的规模聚集效应。

其次,旅游地的规划要以旅游资源为基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旅游地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第三,旅游地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设计和空间布局等情况。

最后,旅游地的规划还要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经济和社会利益。

生态旅游地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以及生态实验站;从景观生态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山地、森林、草地、各种水域、沼泽等景观生态类型。

这类旅游地的共同特点是保持着大自然的原有风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些还有丰富独特的人文积淀、浓郁的风俗民情。

生态旅游地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成为人们回归自然及开展可持续旅游的理想境地。

然而,生态旅游地属于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敏感区,旅游业极易对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在生态旅游地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旅游发展和管理模式,最低限度地减少旅游业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规划的基本目标。

对生态旅游地进行科学的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生态旅游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三位一体相互协调的一条重要途径。

2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
2.1 规划目标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规划的基本目标是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的保护。

生态旅游地的发展依赖于高品位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其规划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有效地保护生态旅游地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以及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的永续性。

规划范围内的部分地区有时还需培育再生林以减少其它原因造成的破坏。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规划的第二个目标是旅游地社区经济的发展。

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开展生态旅游,经过形象策划推出独特的生态旅游产品,再通过广告宣传尽量招徕高质量的生态旅游者,力争给生态旅游地带来好的经济收益,促进旅游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规划的其它目标可以因地而异,但先期进行生态旅游地可持续规划者还应当注意建立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示范工程技术体系。

2.2 规划内容及其操作流程
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旅游规划也不例外,它涉及到旅游地的经济、资源、社会和环境等方方面面,需要旅游开发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公众的参与和合作。

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旅游规划首先要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详查、分析与评价,并根据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提出规划的总体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目标。

生态旅游地依赖于自然风光及具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因此,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人文环境的保护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这种专项规划时要注意对生态旅游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其次,要根据生态旅游的需求与市场特点,进行生态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的开发规划,并选择适当的开发模式。

再次,生态旅游虽对服务设施要求不高,但一定数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设施还是要跟上去,因为生态旅游地地处偏远。

因此,要进行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规划。

最后,还需要进行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

成功的生态旅游有赖于高级导游、称职经理、老练侍从的合作;而熟练又有技巧的从业人员来自有效的培训和良好的教育背景。

因此,从事生态旅游工作的在岗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职业培训,其内容包括旅游政策、市场动态、公园和保护区的经营和操作程序、自然史料、民俗民风、神话故事、环境教育、外语培训、公共关系以及其它的技术管理领域。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规划可利用下面的框架图(图 1) ①指导操作。

图 1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的过程
fig.1 planning process of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cotourism destinations
3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实施方略
3.1 功能分区
生态旅游地大多属于自然保护区域,为避免旅游活动对保护对象造成破坏,同时为了对游客进行分流以及使旅游资源得以优化利用,生态旅游地应进行功能分区。

早在 1973 年,景观规划设计师 richard forster 就倡导同心圆式的利用
模式[4],将国家公园从里到外分成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和密集游憩区。

这个分区模式得到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cun) 的认可。

c a gunn 在 1988 年提出了国家公园旅游分区模式,将公园分成重点资源保护区、低利用荒野区、分散游憩区、密集游憩区和服务社区[5]。

加拿大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功能分区模式一般将生态旅游地分为四大块:野生保护区、荒野游憩
区、密集游憩区和自然环境区[6]。

笔者在参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联合所作的“山西平遥古城旅游发展规划”时,将功能分区模式成功地应用到平遥古城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建设之中②。

核心保护区一般要实行全封闭保护,仅供观测研究。

分散游憩区是少量散客游览的对象,只允许步行或独木舟一类的简单交通工具进入,游客的规模有严格的限制。

密集游憩区是生态旅游地游客集中活动的区域,小汽车一类的自动车辆可以进入,服务社区是游客休憩的集中场所,各类交通工具可通达。

这种功能分区能够起到分流游客的作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国家公园的功能分区证明了这一点,随着自然内容的增加,游客人数越来越少,而对游客的吸引力却越来越大。

功能分区的这种分流功能对自然程度高的地方起到了较理想的保护作用。

3.2 生态旅游地及其产品设计与形象策划
在环境容量允许的前提下,要尽量增加客源,吸引更多的生态游人。

进行生态旅游地及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策划对达到此目的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