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局外人》的监狱意象看其荒诞主题

合集下载

加缪作品中的荒诞哲理

加缪作品中的荒诞哲理

加缪作品中的荒诞哲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加缪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20世纪上半叶,世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动荡。

战争、经济萧条和政治冲突交织在一起,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惑。

加缪,作为一位敏锐的观察者,通过其作品揭示了这个时代人们的普遍心态。

在加缪的代表作品《局外人》中,主人公梅尔索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对自己的生死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尽管他犯下了杀人罪,但法庭却因他的冷漠而判定他无罪。

梅尔索的冷漠和超然成为了一种反抗社会的力量,它使人们开始对传统的道德观念产生质疑。

在《鼠疫》中,加缪描绘了一个因为鼠疫而封城的小城。

尽管城中的人们被隔绝开来,但他们却展现出不同的反应。

有些人积极面对疫情,有些人则选择逃避。

这些不同的反应实际上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

此外,鼠疫也成为了对人性善恶的终极考验,使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

加缪作品中的荒诞哲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荒诞的情境:加缪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荒诞的情境,如梅尔索在《局外人》中的冷漠表现、小城人们在《鼠疫》中的各种反应等。

这些情境使人们开始质疑现实生活中的常识和价值观。

2、人的异化:在加缪的作品中,人常常被描绘成孤独、冷漠的存在。

他们往往无法融入社会,或者被社会所边缘化。

例如,《局外人》中的梅尔索和《鼠疫》中的孤独者。

3、反抗与自由:加缪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

他认为,只有通过反抗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这种思想在《局外人》和《鼠疫》中都有所体现,主人公们以自己的方式对抗着社会的不公。

4、存在的意义:加缪的作品引发了人们对存在意义的思考。

在荒诞的世界中,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价值观和信仰,探寻生命的意义。

《局外人》和《鼠疫》都表达了作者对存在意义的独特见解。

加缪作品中的荒诞哲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独特的文学手法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孤独、异化和存在的意义等重大问题。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一部部颇具哲学意味的思考人类存在的力作。

不朽的俄狄浦斯——解析《局外人》中无法摆脱的“荒诞”

不朽的俄狄浦斯——解析《局外人》中无法摆脱的“荒诞”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不朽的俄狄浦斯——解析《局外人》中无法摆脱的“荒诞”卢青 西安文理学院图书馆摘 要:文章解析了萨特的作品《局外人》荒诞的生存状态:冷漠的生活态度、感情的局外人、生活的局外人、生命的局外人,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荒诞的来源及不朽的俄狄浦斯。

关键词:《局外人》;俄狄浦斯;荒诞[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136-03阿尔贝•加缪是二十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曾被誉为一代青年的精神导师,因为关于荒谬现象的哲学发现和哲学阐释而被誉为“荒诞哲学家”。

《局外人》是加缪的第一部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小说,渗透了他早期对人类生存处境的诸多矛盾与悖论的独特思考。

《局外人》正是艺术与哲理结合的典范。

这部作品偏重于揭示人与人日常生活处境的冲突,塑造了在荒诞的生活处境中痛苦挣扎的独特的莫尔索形象。

莫尔索以在习以为常但又枯燥无味的日常琐事中以一种置身事外,不屑一顾的态度反抗,进而揭示出存在主义文学中对荒诞意识的态度。

加缪的作品揭示了现代人无法挣脱的巨大的荒谬感。

尽管加缪本人不承认自己属于存在主义哲学家之列,也反对用理论图解文本的方式,但从他的一系列作品《西绪弗斯神话》,《局外人》等作品中渗透了浓重的哲学思辨,在艺术上的成就几乎掩盖了他首先是一个哲学家的事实。

他因为透彻而认真地阐述了当代人的良心问题而被授予一九五七年诺贝尔文学奖。

他在不知不觉中用艺术的方式探讨了哲学之思。

《局外人》写一个对自己的生活感到陌生的人,他向往大自然,厌弃社会。

加缪通过主人公默尔索的种种荒谬经历和荒诞体验,以文学的形式对人类荒谬生存困境所作的深刻诠释。

开头就以出乎意料的冷漠平淡的叙述了母亲的死亡。

对于母亲的死亡默尔索没有丝毫触动,不只是接到母亲去世的电报时没有哭,就是在母亲下葬时他也没有哭,而且还在母亲的棺材前抽烟、喝牛奶咖啡,与人煞无介事地聊天。

甚至第二天去海滨和女友游泳约会。

试析《局外人》主人公默尔索从觉悟到荒诞的局外人态度

试析《局外人》主人公默尔索从觉悟到荒诞的局外人态度
奖 的主要作 品。加缪作 品 中所 折射 出的哲 学思 想并 不是
渐地 陷入 了无止境 的对 生存 态度 的 曲解 状 态 中。我 们必 须承认 , 所谓 的边缘情境 , 其本 身就 是不 断给人 造成 困难 环境 的消极状态 。但是 对于困境的超越 , 其本 身的可能性
以及希望也被 深深地蕴含其 中。 感知 心理 学家认为 , 如果两 只 眼睛不 能共 同使 用 , 那 么就 达不 到双 目的视觉 效果 , 就体 验不 到世界 的三 维性 。 而边缘境界本 身的双重特征 , 刚好 就赋予了边缘境地者 由 内向外的视觉 。所谓 的三维空 间 , 其实 就是光 暗 的交集 , 既同时存在着 矛盾 和差 异 , 又孕 育 着兼 容 和对 话 的可 能
2 默尔 索从 觉悟到 荒诞 的局 外人 态度 分析
社会 的本质就是一盘 棋局 , 棋局 之 中的棋 子 , 是 为局 内人 , 棋局之外 , 执棋而行者 , 就是 局外 人。 每个 人都会经历一个选择 , 是为棋子 , 抑 或执棋者? 前者是生存在制度 、 规定 下 的被奴役 者 , 他们 的行 为 甚至是言语都极大程度地受到条 款的制约 , 并且不允 许拥 有 自己的个性 以及思维 ; 后者则是规则 、 制度的制定者 , 奴
【 关 键 词】 荒诞ຫໍສະໝຸດ ; t L 尔索; 反抗 ; 漠然超脱 ; 诚实 【 中图分类号】 1 0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 - - 9 3 5 2 ( 2 0 1 3 ) 0 2 —0 o 7 8 —0 3
加缪是荒诞 文学 的代 表人 物之 一 , 虽然 《 局 外 人》 并 不是加缪人生 中的第一部小说 , 但却是引导他走 向诺 贝尔
张 茂 军
( 阿坝 师范高 等专科 学校 , 6 2 3 0 0 2 )

《局外人》中荒诞意识论文

《局外人》中荒诞意识论文

《局外人》中的荒诞意识探究摘要:法国作家加缪的成名作《局外人》描述的是主人公莫尔索在荒谬社会环境中经历的诸多荒谬事情。

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在违背了社会秩序及道德伦理后,将不可避免地被推向死亡的荒诞意识,表达了作者对人在世界与存在面前的无能为力的深沉思索。

本文主要分析了《局外人》中的荒诞意识,旨为进一步探究加缪荒诞文学作品及荒诞哲学做出贡献。

关键词:《局外人》莫尔索荒诞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法国作家阿尔伯特·加缪认为,荒诞是人在世界与存在面前表现出的无能为力,是人与世界不和谐的表现。

荒诞没有任何规律,不能用理性去解释,这并不表示荒诞可以理解为理性的对立面,相反,而是非理性的反面。

荒诞并非世界的客观存在,而是生命与世界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的一种把握,可以看做为一种特殊的理性形态。

《局外人》为加缪的荒诞文学代表作,作者通过理性视角洞察审视整个社会,揭示了人在社会中不能挣脱现状的荒谬感,并塑造了存在于荒诞社会中表现异常的主人公莫尔索。

小说中,莫尔索从表面上看,对命运的不公表现出一种麻木不仁的思想,然而其内心的坚持、执着向世界展示了另一种哲学态度——“荒诞”,因此被世人看作异类。

《局外人》为一部发人深省的巨作,它的意义在于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的弊端及人存在的种种不合理,进而给人以向荒诞提出反抗的内心启迪。

一荒诞与局外人荒诞absurd,最初是由拉丁文sardus(耳聋)演变过来的,后引申义为人与人或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不和谐。

20世纪40年代二次世界大战后,荒诞一词由原来的日常用语演变为一种赋予特定内涵的思想认识。

从此,荒诞文学成为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派别,采取荒诞手法揭示人存在与世界之间的荒诞性。

实际上,古代西方文学早就开始了对人生荒诞的探讨。

例如,在古希腊文学中,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的剧作就涵盖了对人生命运的残酷性和人生存环境的荒诞性的描述: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然而无论人们如何努力都不能改变现状,表现了人对世界的无奈。

《局外人》——局外的孤独 局内的荒诞

《局外人》——局外的孤独 局内的荒诞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文学概论期末作业局外的孤独局内的荒诞——《局外人》的精神形态分析姓名:和玲玲系别:2011级中文二班学号:20111141214指导老师:桂琳局外的孤独局内的荒诞——《局外人》的精神形态分析关键词:荒诞、司法制度、局外人现象、现代人权、幸福摘要:处于黑暗社会的之外的局外人,到底是荒诞的?还是幸福的?加缪的《局外人》中隐藏的对司法、人权和社会的深思诠释了局外的孤独与局内的荒诞。

“幸福和荒诞是同一块土地上的两个儿子”,幸福可以“产生于荒诞的发现”。

正文:阿尔贝·加缪,眼神犹如X光线,对这个世界做着犀利地透视。

由于少年时代起,贫穷与死亡的阴影就与他长相伴,这使加缪更能深切地体会人生的荒谬与荒诞,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现实人生,他都在与荒诞作斗争。

处在思潮动荡的时代,如同我们的“文学脊梁”鲁迅一般,加缪一直纠缠在艺术家和政治家之间。

正因为如此他写出了这么一部经典之作,理性之作——《局外人》加缪与《局外人》---世人笑我太疯癫一代理论宗师这样肯定说:“《局外人》无疑是战后第一部经典小说”,是“出现在历史的环节上完美而富有意义的作品”,并指出“它表明了一种决裂,代表着一种新的情感,没有人对它持反对态度,所有人都被它征服了,几乎爱恋上了它。

《局外人》的出版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①。

《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它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

主人公默尔索与当时的整个社会格格不入,在他眼中那个世界是荒诞可笑的,可他又无可奈何。

因此他对一切都感到无所谓。

罗歇·格勒尼埃称默尔索为“极端虚无主义者”,“最安静的绝望者”。

默尔索的行为着实让人捉摸不透,真真的应了那一句“世人笑我太疯癫”。

加缪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

《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人生的荒诞与迷茫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是一部描绘人生荒诞性和迷茫状态的哲学小说。

通过主人公梅尔苏的种种经历,加缪展示了人生的无常、人际关系的冷漠以及个人存在的困惑。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局外人》中,梅尔苏是一个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物。

他对生活毫无热情,对人际关系冷漠无情。

在母亲葬礼上,他表现出的平静和冷漠令人震惊。

梅尔苏的形象展示了人在面对人生荒诞性时的无力和迷茫。

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对一切都持有一种局外人的态度。

作品中的另一个重要事件是梅尔苏与女友玛丽的关系。

他们的爱情充满了矛盾和不确定性。

梅尔苏对玛丽的爱缺乏深度,而玛丽则对梅尔苏充满依赖。

这种关系反映了人在人生荒诞性面前的困惑和迷茫。

他们在爱情中寻求安慰,却无法摆脱内心的空虚。

小说中的法庭审判环节,展示了梅尔苏在人生荒诞性面前的无力感。

他在审判过程中,无法辩解自己的行为,也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

这种无力感让人深感人生的荒诞和迷茫。

梅尔苏最终被判有罪,这象征着人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

《局外人》作为一部名著,具有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内涵。

加缪通过梅尔苏这个角色,揭示了人生的荒诞性和迷茫状态。

作品中的哲学思考,让人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反思人生的真谛和自我价值。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哲学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在当今社会,《局外人》依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荒诞性时,要勇敢地面对迷茫,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这部作品是文学史上的一部瑰宝,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在荒诞中坚守真理和自由——从默尔索的“局外人”形象看加缪的荒

在荒诞中坚守真理和自由——从默尔索的“局外人”形象看加缪的荒

MASTERPIECES REVIEW1980年创刊在荒诞中坚守真理和自由——从默尔索的“局外人”形象看加缪的荒诞意识与反抗思想⊙哈嫣然[西北大学, 西安 710000]摘 要:在成名作《局外人》中,加缪塑造了一个“荒诞的人”默尔索,这是著名的局外人形象。

在默尔索身上集中体现了荒诞的社会环境与人对生命本真追求之间的深刻矛盾,蕴含了加缪思想中核心的荒诞意识,这一人物形象的行为与发展过程也反映了加缪所主张的对荒诞进行反抗的精神与思想。

关键词:《局外人》 荒诞 反抗 社会 个体《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其中塑造的“局外人”形象深刻地体现了加缪思想中的核心意识,即“荒诞”,并且借由主人公默尔索的行为和思想意识发展的过程展现了作者对待荒诞所持的态度和精神——清醒地认识到世界和生活的荒诞,但怀有勇气去抗争和坚持,追求生命的尊严和本真。

小说以纯净自然的语言和冷静淡然的笔调,通过对多个短暂画面和事件的叙述连接起一个完整的叙述链条,借由类似陌生化的手法展现出一个最真实的主人公形象以及整个事件的真实全貌和逻辑关系。

a故事以主人公默尔索的第一人称视角,从他接到母亲在养老院去世的消息开始,按照时间顺序逐一叙述了他在母亲葬礼上没有表现出悲伤、与名叫玛丽的女子共度良宵、与朋友莱蒙的交往、卷入莱蒙与阿拉伯人的争执、杀死阿拉伯人、被法庭判处死刑一系列事件,全程贯穿着默尔索的心理活动和理性意识的发展,塑造出一个现代社会中的“荒诞英雄”形象。

从默尔索的许多行为来看,他孤僻、冷淡,与世界格格不入,加之小说中始终极度冷漠的笔调、不掺杂感情色彩的令人不适的叙述效果,这个人物形象的表面显得陌生而怪异。

但若仔细把握默尔索的行为线索和心理活动,便会发现他实际上是一个被误解的正常人b,在他的身上,既有人和生命本身荒诞的一面,也折射着人们置身其中无法逃避的社会体制、社会伦理、社会规范的荒诞之处,同时他的意识和行动中还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激情与反抗精神。

浅析《局外人》中的“荒诞”

浅析《局外人》中的“荒诞”

浅析《局外人》中的“荒诞”作者:许双来源:《神州·上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加缪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其作品《局外人》最为形象的体现了他的荒诞主义哲学思想。

《局外人》通过对主人公默尔索在其母亲去世后的一系列事件的描写,将20世纪西方世界人类社会生活的荒诞性生动的展示了出来。

本文旨在解构《局外人》中所展示出来的“荒诞”,透过小人物的故事来理解什么才是真实的“局外人的荒诞生活”。

关键词:《局外人》荒诞艺术手法文学批评加缪的《局外人》,被公认为是荒诞的经典作品之一,它讲述了主人公默尔索在其母亲去世后不但没有伤心,反而做出了一些有悖于常理的行为,又于某次出行时于阳光的刺激下不小心犯下了杀人罪,最后被荒谬的处以死刑的故事。

本文将从《局外人》中“荒诞”的不同主体、作家体现“荒诞”的叙事手法以及文学批评三个角度来浅层次的解构《局外人》中的“荒诞”。

一、“荒诞”的不同主体加缪曾说:“对我来说,唯一的已知是荒诞。

”我认为,《局外人》的荒诞主要体现在默尔索的荒诞、法律的荒诞两个角度。

1.默尔索的荒诞加缪认为:“荒诞本质上是一种分裂。

它不存在于对立的两种因素的任何一方。

”在《局外人》中这一观点就表现为人物的内在之我和外在之我的矛盾上,即人物外表的冷漠与内心的渴求的冲突上。

世人都认为默尓索是冷漠的、“没心肝”的,然而,事实上全文从头至尾都淡淡的贯穿着默尔索对母亲的爱,比如和母亲共用过的桌子,隔壁老人的呜咽都能唤起默尔索对母亲的温柔的回忆。

再如,当莱蒙需要他去警察局为他作证时,他义无返顾的去了。

如此看来,默尔索其实并非完全冷漠。

从细节处体现出来的默尔索内在和外在的强烈矛盾,更加剧了人物形象的荒诞性。

2.法律的荒诞《局外人》另一个荒诞的主要变现就在于法律层面,揭示现代司法罗织罪状的邪恶性质和司法对人性的残杀也是作品的主旨之一。

首先,法律的荒诞性体现在默尔索作为案件的当事人却被置于局外这一层面,这也正是现代法律虚伪性的表现形式。

站在局外看局内:对荒诞的哲学审视——评《局外人》

站在局外看局内:对荒诞的哲学审视——评《局外人》
世 界 , 与 自我 永 远 不 可 能得 到 统一 。 一 个 实 实 在 在 按 照 所 示 我 “
首 先 , 含 的叙 述 者 。 隐 默而索 即是小说 中的人物 , 又是 这篇小说的叙述者 。作 者 ( 加缪 ) 不参 与小说 的介入 , 也不对 之进 行干涉 , 小说 中的全部 事 件 基 本 上 都 是 按 照时 间 的 先 后 顺 序 进 行 简 单 的 叙 述 , 无 抒 毫 情 的意味 , 只不过都是默而 索内心 自发意 识的流 露。先后发 生 的事件、 对话 和感觉 之间没 有必然 的联 系 , 没有 常规的 因果 关 系, 给人以一种不经意 的荒诞 之感。所有 的事情 对于默而 索来
的面 目表现的人与外部世界 是不相 容的 , 二者 之间的这种矛盾 和较量就造 成 了荒谬 ” 世界 , 。 本质上是一个虚无 , 所谓理性 , 都 是 在 这 个 虚 无 上 建 构 起 来 的 , 此 , 这 篇小 说 中 , 其 说 是 局 因 在 与 外人 默 而 索 的 行 为 表 现 得 异 于 常人 的荒 诞 , 如 说 真 正 的 荒 诞 不 是这个社会 的法律体 系和司 法制度 的荒谬。 尽管加缪 自己反对 别人把他划在 萨特 存在主义 的旗下 , 但他在< 局外人> 中所展 示 的荒诞 的情绪体验 正暗合 了存在主义 的一些见解 , 在是统 一 存 说都 是可有 可无 , 无所 谓 的, 的这种麻 木冷漠 的姿态和周 围 他 的, 自在 和 自为 是 不 可 分 割 的联 系着 。 自在 没 有 意 义 、 有 价 没 的世界格格不入 , 俨然一幅局 外人 的形 象。 值 , 身是 晦暗 不明的 , 自 它要在意识 的显现 中获得存在 的意义。 以默而索的 口吻讲述讲述 故事始 末,以他 异常冷漠 的、 不 自为本 身没 有存在 , 这样 , 现在就成 为沟通 自为与 自在 的桥梁 。 动声 色的平静语调为我们 塑造 了一个惊 世骇俗 的 “ 局外人 ” 形 在 自 为 与 自在 的联 系 中 , 根 到 底 起 能 动 综 合 作 用 的 主 导者 还 归 象, 作者 的全部激情都 隐藏在 默而索 的身后 。 是 自为本身。 因此 , 按照存在 主义的观点 , 存在 本质上 是一个虚 其 次, 差异的表达语汇 。 无 无。 冯季庆从 结构语义学 的角度 对< 局外人 > 进行 分析 , 出这 得 加 缪创 作< 外人> 目的不仅仅 止步于解释 这种存在 的 局 的 样 的结论 : 局外人) , 在( 中 名词 、 名词性词语都失 去了它固有 的 虚无和荒诞 , 而是 探索 怎样 更好的去 活。他的另 一篇小说< 鼠 意义 , 这种 无差异性渗透到思维 、 判断和人物 的言行 , 使作品弥 疫 > 乎 就 是 他 对 于 荒 诞 和 虚 无 的 存 在 中 怎 样 去 追 寻 人 生 的价 似 漫在语 义不确切 的虚妄中。 当检察 官把道 德的罪恶等 同于犯罪 值的一种探索。 在他 的哲 学随笔( 西弗斯 的神话 > 他说 “ 西 中, 另 动机时 , 用可能的叙述构成 了语 义 的无差 异性 。无差异性 的 又 些人 , 们是精 神 的王子 , 他 ……他们 进行的却是他 们的思 想 叙述也摧毁 了自我 与语言之间 的关系 , 使得默而 索作为一个人 在其最纯粹 的反抗 中 自杀。 ……真正 的努力在 于尽可 能地坚持 物变得全无 意义。这个解释可 以给我们 以启发 , 笔者认为 不 但 持久性和洞察 力是这场荒诞、 希望和死亡相互辩驳的不合 完全这样 的思维顺 序 , 全可 以倒 过来 来理解 , 完 不是 因为语言 人性的游戏中享有特权 的观 众” 。这个坚持 的形象可 以用神话 的无固定意 义的特征赋 予人物 以无意义性 , 而是 因为本体 论上 中 的 西 西 弗 斯 予 以诠 释 。 的无意义才在表达 上有一种不确定性 。 本体 论上 的无意义和语 言上的不确定互 为映照。在这种思维 的渗透下 , 而索是一个 默 没有被打上 多少社 会烙 印的人 : 不好不 坏 , 既无道德感 也不伤 【 参考文献 】 风败俗 , 一个 内心虚无的形象 , 照拉 康的理论 , 按 就是 尚未被社 [] 1 程陵 . 2 0世纪 外 国文 学专题 [ . 京 : 京大 学出版 社 , M] 北 北 会的大他者 的能指链 影响和规范 的人 , 一个有个性 的自然 人。 2 4 00 第三 , 自然意 象的强烈显现。 [ ] 宏安 阿 尔 贝 . D [ . 京 : 2郭 力 缪 M] 北 中国 社 会科 学 出版 社 , 默而索 对他 的律师说 , 他有一 种天 性 , 就是 肉体上 的需要 1 81 9 常常使他的感情混乱 。 默而 索对周围 的世界都表 现得及其冷漠 [] 3 让保 尔. 特. 特文集 ( 萨 萨 文论卷 )M] [ . 北京 : 民文学 出版 人 和无所谓 , 自然界 的东西却能引起他 强烈 的感 受。晃眼的阳 但 社 ,0 o 20 . 光、 炎热 的天气 、 水、 海 沙滩 和女人 , 些 自然界 的事物左 右着 这 [] 4 加缪. 西西弗的神话[ . : M] 天津 天津人 民出版社 ,0 7 2 0 他的言行。在 为母亲送 葬的时候 , 只感到太阳光 的晃限和炎 他 [] 5郭宏安等译 . 加缪文集 [ . M] 南京: 译林 出版 社,99 19 热的天气 , 在母亲 下葬的时候不掉 泪不默哀 ; 对女友玛 丽 , 只是 喜欢和她在 一起 , 但是 对于 结婚 , 无所谓 ; 于巴黎 的美差 , 却 对 他也无所谓 : 甚至在海 滩上开枪杀人 也是源于晃 眼的太阳。在 这些意 象对 默而 索起到 了不可思议 的钳 制力量 ,在这个过 程 中, 身上的“ 他 自然人 ” 的形象得到 了突出 , 与此同时 , 社会 性却 得了贬抑。 总之 , 加缪采用的是 客观 冷漠 的 , 而非抒 情的表达 方式。 在 13 9 3年 四月的读 书笔记 中加 缪说 :我应该 学会抑制我那 太易 “

浅析《局外人》中的“荒诞”

浅析《局外人》中的“荒诞”
喻。
出了反抗和重构生活的想法。引发人们对社会弊端的荒诞生 存状态的观察与反思,唤起人们对社会小人物生存状况的同 情, 引导人们直面人生, 敢于反抗, 活在当下, 追寻人生的真正 价值和意义。 1 . “ 玻璃板” 式创作手法 参考文献 : 加缪似乎是把默尔索和其他人、和读者之间插入了一块 [ 1 】 罗歇・ 格勒尼埃, 《 阳光与阴影一阿尔贝・ 加缪传》 , 北京 玻璃隔板 , 透过 玻璃板 , 我们 只能看到默 尔索的身体语言和表 大学茁版社。 情, 却 听不 见他 的话 更无 法洞察他的内心。 [ 2 】 柳鸣九, 《 < 局外人> 的社会现实内涵与人性内涵》 , 中 加缪在评论默尔索时说 : “ 他远不是没有感 情的人 ,他 的 国知两。 内心 深处充 满激 情 ,那 种追 求绝对 和真 理的 深情 在激励 着 [ 3 ] 杨芬, 《 论< 局外人> 荒诞意象图式的构建》 , 中国知网。 每一部优秀的文本都有其独特的叙事手法 , 《 局外人》 运 用主人公 自 述的方式将故事铺展开来 ,并具有客观记录事情 发展的“ 零度风格” , 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 除了上述叙事方法 外, 我认为加缪还运用了更精彩的叙事手法看待《 局外人> 的“ 荒诞” 文学批评是 以文学鉴赏为基础 , 以文学理论为指导 , 对作 家作 品和文学现象进行分析 、 研究、 认识和评价 的科学 阐释活 动。本文浅显的以几种文学批评手法来解构《 局外人》 的“ 荒
诞” 。 1 . 伦理批评角度
默尔索在母亲去世后 的一系列行为无疑是具有道德色彩
而生。
“ 荒诞” 的不同主体 加缪 曾说 : “ 对 我来 说 , 唯一 的已知是荒诞 。” 我认 为 , 《 局 外人》的荒诞主要体现在默尔索的荒诞、法律的荒诞两个角 度。 1 . 默尔索 的荒诞 加缪 认为 : “ 荒诞本质上是一种分裂 。它不存在 于对立 的 两种因素的任何一方。 ” 在《 局外人》 中这一观点就表现为人物 的内在之 我和外在 之我的矛盾上 ,即人物外表 的冷漠 与内心 的渴 求的冲突上。世人都认 为默尔索是冷漠 的、 “ 没心肝 ” 的, 然而, 事 实上全文从 头至尾 都淡淡的贯穿着默尔索对母 亲的 爱, 比如和母亲共用过 的桌子 , 隔壁老人的呜咽都能唤起 默尔 索对母亲的温柔的回忆。 再如, 当莱蒙需要他去警察局为他作 证时, 他义无返顾 的去 了。如此看来 , 默尔索其实并非完全 冷 漠。 从细节处体现 出来 的默尔索 内在和外在 的强烈矛盾 , 更 加 剧 了人物形象 的荒诞性 。

浅析《局外人》的荒诞性

浅析《局外人》的荒诞性

浅析《局外人》的荒诞性®休婷<学教育2。

19〇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摘要:中篇小说《局外人》的出版令阿尔贝•加缪声名大噪,这部存在主义代表性作品充满了世界的荒 诞:主人公默尔索的人物性格是荒诞的,默尔索是个悲剧人物,造成他的悲剧命运的不仅仅只有个人因素,还有 社会因素;默尔索生活的世界是荒谬的,整个社会都显得荒诞不经,作品中的荒诞性也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在分析《局外人》作品中的荒诞性的产生背景的同时,对主人公默尔索的性格、默尔索生活的世界和作品中 的荒诞性产生的影响也展开了分析,从而探讨《局外人》的荒诞性。

关键词:荒诞性背景表现影响一.《局外人》荒诞性的产生背景分析一部作品的创作内容,必然少不了分析它的创作背景。

分析《局外人》中的荒诞性,要从 作品产生的背景着手,本节从作 家本人、作品产生的时代及其他 作家的影响来讨论《局外人》荒诞 性的背景因素。

首先,作品是由作家创造出 来的,会体现出作者的意志。

作品 《局外人》中充满了荒诞性,而这 种荒诞性与作者阿尔贝•加缪是 紧密相连的。

加缪的个人成长经 历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倾 向,让他的这部作品中带上了荒 诞元素。

1913年,加缪出生在还属 于法属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加 缪自幼早孤,家境贫寒,读书时间 不得不依靠助学金和打工维持生 活,作为孤儿的他又属于当地穆 斯林社会仇视的欧洲人行列,这 让孤苦无依的他常常处于与世隔 绝的状态。

由此可见,这个冷酷的 世界对加缪来说是极为残酷的,可他又无法摒弃这个社会,于是 他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荒诞性。

他创作的很多作品都可以看出荒 诞的意味,这部《局外人》也不例 外。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局外066人》中主人公默尔索身上反映出来的荒诞性其实也是作家加缪内心的体验。

其次,一个作品的诞生和时代的关系也是极为密切的。

诗歌也好,散文也罢,一个文学作品的创作总是会烙上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等一个或多个因素的烙印,《局外人》亦是如此。

解读《局外人》中的荒诞意识

解读《局外人》中的荒诞意识

解读《局外人》中的荒诞意识作者:杜渐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6期摘要:法国作家加缪的《局外人》,是荒诞文学的代表作。

在《局外人》中,加缪以非理性为武器审视社会,揭示了现代人无法挣脱的巨大荒谬感,塑造了在荒诞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异常的莫尔索。

表面看来,他对待亲情、爱情、友情,甚至自己的生命都显得麻木不仁,但是他却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展现着他对世界的哲学态度。

他始终以坚持自我内心的真实,并因此而被众人视为异己。

然而,这部小说是一部深入心灵之作,它所展现的荒诞意义正在于反抗荒诞,摧毁荒诞,重构新的人类世界的存在方式。

关键词:荒诞意识;莫尔索;局外;本真[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6-0015-01一、荒诞之下的真实第一人称的简单叙述,所想即所言的陈词、以及“怎样都行”的态度言说,都让我们以为《局外人》的主人公莫尔索是个冷漠、麻木、无动于衷,甚至一无所成的人。

然而《局外人》的艺术魅力让我们不得不去思索冰封的水面下暗流涌动的真相。

1不爱母亲?当我们更关注莫尔索的命运,莫尔索的冷漠,却忽视了他作为人性的东西。

当莫尔索用冷淡的语气讲述萨拉马诺和那条丑陋不堪的狗时,我似乎闻到了冷淡中少有的不寻常的气息。

“八年来,人们看见他们总是厮守在一起。

”,“他们好像是同类,却相互憎恨。

”,在这一片段,我们看到的也许是一条多么讨厌的狗和一个多么遭遇的主人。

就在后来,莫尔索得知老头的狗丢了。

而当莫尔索透过墙壁,却分明听到原来他在哭呢,莫尔索想起了已经去世的母亲。

或许哭是一种表达思念的方式,回想也是。

只是“在我们的社会里,凡在母亲下葬时不哭者,皆有被判死刑的危险”。

老头看起来十分憎恶他这条狗,对它不是打便是骂。

拥有的时候认为这是一种必然,一旦失去了,才意识到原来打骂并不是憎恶和仇恨,却分明是种依赖,是种长期以来不易察觉的无声却深沉的爱。

为此,莫尔索想起了母亲,他始终坦诚地承认,“并不是不爱我的母亲”,他也为此在与萨拉马诺老头聊天的过程里,认为只有这个老头才是正在地明白他对母亲的爱。

论《局外人》荒诞意象图式的构建

论《局外人》荒诞意象图式的构建

论《局外人》荒诞意象图式的构建一、本文概述《论《局外人》荒诞意象图式的构建》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局外人》中荒诞意象的构建及其深层意义。

本文将首先概述《局外人》的基本情节和主题,然后分析小说中荒诞意象的形成和表达,以及这些意象如何反映出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孤立状态。

文章还将探讨加缪如何通过荒诞意象的构建,揭示出人类存在的普遍困境和道德选择的重要性。

本文将总结《局外人》中荒诞意象图式的构建对于理解加缪哲学思想和文学风格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这一研究对于现代文学和哲学研究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对《局外人》中荒诞意象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加缪对于人的存在和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于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

二、荒诞意象的定义与特点荒诞,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表达方式,源于对现实世界的非理性和不可理解性的感受。

它通常体现在人们对日常生活经验的陌生化、反常化和异化的描绘中,以揭示生活的荒诞性和无意义。

在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局外人》中,荒诞意象的构建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定义。

荒诞意象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简单模仿,而是通过对现实的超越和变形,创造出一个充满矛盾、对立和冲突的象征世界。

这个世界中,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环境描绘等都充满了荒诞的元素,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反感和不适。

荒诞意象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它们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反映,而是主人公梅尔索主观视角和内心体验的产物。

梅尔索的冷漠、超脱和反叛态度,使得他眼中的世界充满了荒诞和不合逻辑的现象。

荒诞意象具有高度的象征性。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和环境的夸张、变形和异化,加缪创造了一系列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意象。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梅尔索与社会的对立和冲突,也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普遍困境和荒诞性。

荒诞意象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加缪通过荒诞意象的构建,表达了他对人生、死亡、自由等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

他认为,荒诞是人类生存的必然状态,而反抗荒诞、追求自由和真实则是人类存在的意义所在。

《局外人》的荒诞人生读后感

《局外人》的荒诞人生读后感

《局外人》的荒诞人生读后感《<局外人>的荒诞人生读后感》《局外人》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创作的中篇小说,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荒诞的世界和一个荒诞的人生。

读完这本书,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击中,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看似冷漠、对一切都无所谓的人。

母亲去世,他在葬礼上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悲伤;面对爱情,他也显得漫不经心;甚至在误杀他人之后,他依然对自己的命运持一种漠然的态度。

在常人眼中,默尔索的行为是不可理解的,是违背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的。

然而,正是这种与众不同,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荒诞之处。

默尔索生活在一个充满虚伪和谎言的社会中。

人们总是戴着面具生活,按照社会设定的规则和标准去行事,却忽略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在母亲的葬礼上,人们表现出的悲痛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为了迎合社会的期待。

而默尔索的真实和坦率,反而成为了他的罪过。

他不愿意伪装自己,不愿意迎合他人,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却因此被社会所不容。

这种对社会虚伪面的揭示,让我感到无比的震撼。

加缪通过默尔索的形象,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一个荒诞的世界中,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是像大多数人一样,随波逐流,迎合社会的规则,还是像默尔索一样,坚守自己的真实,哪怕被视为异类?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规则和期待之中?我们努力学习,为了考上好大学;我们努力工作,为了升职加薪;我们结婚生子,为了符合社会的传统。

然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我们是否真正问过自己,这是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吗?还是只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为了融入这个社会?默尔索的经历让我明白,坚守真实的自我是多么的重要。

尽管这可能会让我们面临孤独和误解,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活着。

如果我们总是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那么我们最终会失去自我,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同时,小说也让我对法律和正义有了新的思考。

《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存在主义下的荒诞与真实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它用冷静而深刻的笔触揭示了存在主义哲学中关于“荒谬”的观念。

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莫尔索的形象,展示了一个与世界分离、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的“局外人”,让我对人与社会、存在与真实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莫尔索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他似乎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对待生活和人际关系都持有一种冷漠和疏远的态度。

他对于母亲的死亡没有过多的悲伤,对于爱情也没有过多的热情,甚至在面对自己的死刑时,也只是淡然地接受。

这种冷漠和疏远让我感受到了存在主义哲学中的“荒谬”观念。

在加缪的笔下,世界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这个荒诞的世界也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

然而,正是这种冷漠和疏远,让我看到了莫尔索的真实和勇气。

他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敢于拒绝社会的束缚和期待。

他不愿意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也不愿意为了名利而违背自己的原则。

这种真实和勇气让我深感敬佩。

同时,《局外人》也让我对司法审判和社会道德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在小说中,莫尔索因为一桩杀人案而被判死刑,然而在整个审判过程中,他被视为一个道德败坏、情感冷漠的怪物,而不是一个有着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个体。

这种以道德臆测代替事实依据的审判方式让我深感震惊和不安。

它让我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受到社会道德和偏见的束缚,从而忽略了个体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此外,《局外人》还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小说中,莫尔索与周围人的关系都是疏离和冷漠的,他们似乎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真正理解和关心彼此。

这种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疏离让我深感悲哀和无奈。

它让我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与他人产生隔阂和误解,从而失去了真正的交流和连接。

总的来说,《局外人》是一部深刻而震撼的作品。

它让我对存在主义哲学、司法审判、社会道德以及人际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局外人》与生命的荒诞性

《局外人》与生命的荒诞性

《局外人》与生命的荒诞性生命是一场孤独的旅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独自前行。

然而,在加缪的《局外人》中,主人公梅尔索迪斯(Meursault)以其与生命的相互关系展现了一种特殊的荒诞性。

本文将探讨《局外人》中的荒诞性,并分析梅尔索迪斯如何成为一个局外人。

在小说开始时,梅尔索迪斯对待母亲的死亡异常冷漠。

他没有流露出一丝悲伤,甚至在葬礼上吸烟、打盹。

这一冷漠的表现彰显了梅尔索迪斯对生命的态度,他将其视为一种荒诞的存在,缺乏真正的意义。

对于他来说,生命只是一个不断复制的过程,没有价值。

这种对生命的无视使得梅尔索迪斯不断与其他人的情感纽带疏远。

梅尔索迪斯的荒诞性不仅表现在他对死亡的态度上,也体现在他对行为的看法上。

他对于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没有任何兴趣,只关注眼前的事物。

他犯下了一桩无意义的谋杀案,仅仅因为阳光耀眼,他的行动让人无法理解。

这种无动于衷的态度使梅尔索迪斯成为了一个局外人,他无法融入社会的规范。

他的荒诞性体现在他对于自我的解放上,他不愿意受到社会束缚,按照既定的轨迹行走。

梅尔索迪斯对生命的荒诞性并非无缘无故的。

小说中,他的孤独与世界的冷漠相互呼应。

他身边的人们都处于一种虚伪的状态,流于琐屑的日常生活中,对于生命的真正意义没有任何深入思考。

这令梅尔索迪斯感到厌倦,他拒绝参与这种虚伪的生活,宁愿选择成为一个局外人。

然而,正是梅尔索迪斯的荒诞性让他面临着孤立和歧视。

在审判过程中,他的冷漠被当作罪行的证据,他的无感情被视为罪恶的象征。

他所做的一切都违背了社会的规范,因此他成为了一个被社会所排斥的存在。

他的荒诞性不仅让他与生命疏离,也使他变得与社会格格不入。

梅尔索迪斯最终面对着死亡,他对于死亡的接受无疑是一种荒诞性的体现。

他在行刑前并没有恐惧或悔意,他对死亡一如对生命一般无感。

这种对死亡的接受与他对生命的冷漠相呼应,他将死亡视为另一种无意义的存在。

通过《局外人》,加缪揭示了生命的荒诞性以及人们对生命的虚伪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局外人》的监狱意象看其荒诞主题
作者:姜琦
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20期
摘要:《局外人》作为小说的场景设置较为单纯,“监狱”不止作为叙事的场景更是作为体现小说荒诞主题的意象而存在。

本篇论文将从“监狱”这一意象来分析小说的荒诞感与主人公默而索的情感变化及其对死亡的感知。

关键词:监狱;荒诞;情感;死亡
一、“监狱”与荒誕感
“监狱”同其本质相关的,它是国家意志的具体体现与物质形态,通过对特定人群人身自由的限制来体现其惩罚与规训的意义,监狱以是成为囚禁的象征。

“监狱”意象同加缪所表达的荒诞主题本身就有着内在的关联。

“监狱”本身作为密闭、阴暗、凄凉、冷漠、无爱的荒漠之地,在人类社会中本身就是一种异位的存在,它实质上具有反人性内涵,具有权力性、隔离性与暴力性,异于人对于自由、平等的生存需求。

默而索在监狱中体察着昼夜的变化和时节的变化,真切地认识到时光流逝所蕴藏的无情毁灭力量。

被关在监狱后,默而索刚幵始有些不习惯,因为与他所喜爱的世俗生活分离了,默而索感到有些无聊,于是他想办法打发时间,他找到的重新获取生存兴趣的办法便是回忆。

虽然默而索最终体悟到“剥夺了自由”就是监狱的惩罚意义,但他入狱时的坦然来源于他本身就是一个“局外人”的存在现实。

他在母亲的葬礼上难以落泪,他认为自己“应该”是爱玛丽的,在进入监狱前,他就已经身处“隔绝”之中,这种“隔绝”也是使他入狱的推手。

“监狱”之于默而索,一直存在于他死之前。

二、“监狱”与杀人犯的情感
无论因何而被判刑,默而索事实上是个杀人犯,最终他因“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被判死刑。

默而索作为“局外人”也主动着隔离世界,但这层隔离的外壳在监狱这个只能和水碗中的倒影面面相觑环境中逐渐崩裂了。

他在这里失去自由,却有另一种自在。

“在这走动着的,昏暗的囚室里,我仿佛从疲倦的深渊里听到了这座我所热爱的城市的,某个我有时感到满意的时刻种种熟悉的声音。

……仿佛画在夏日天空中的熟悉的道路既能通向牢房,也能通向安静的睡眠。

”监狱帮助他隔离外界。

他在这里每天看着一样的风景,这样子同他坐在自家阳台看着下面街道的样子没什么大的不同。

默而索在监狱生活中有大段的心理独白,我们循着他流淌的意识看到他火热的激情,他的内心并非死灰坚冰,在他于狱中的回忆,他的每一件家具、玛丽的肉体与脸庞,在默然的灰影中照出生活的光彩。

这个倦怠的人在监狱中、在日复一日的流云中体味着今日之生,但他拒绝
信仰上帝,拒绝服从于神甫,拒绝承认明日之死的意义,因为“未来的生活”并不比他以往的生活“更真实”。

这个因荒诞而被剥夺话语权的人最终在愤怒中爆发了,在他“仇恨的叫喊声”中他“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曾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正如加缪为美版《局外人》写的序言中说:“他远非麻木不仁,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

”监狱成为默而索新的外壳,承载着默而索的生之意义。

三、“监狱”与死亡
剥夺生命的权利是法律对个体最高的惩罚。

加缀谈到,“作为唯一的现实,死亡就在那儿,死亡之后,一切都完了。

”因此,永恒以及来世的天国在默而索看来具有着不可知或者不可触及的特点,人死亡以后不会存在在另一个世界,死亡之后,一切都完了。

尽管默而索没有哭死去的母亲,但心里是爱她的,并曾努力去理解她;他“大概不爱”而愿娶玛丽,是因为他觉得人人挂在嘴上的“爱”并不说明什么;他对职务的升迁不感兴趣,是因为他觉得那并不能改变生活。

然而社会为了自身的安定恰恰要求它的成员信守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否则,“一个人的灵魂就会变成一片荒漠”,令检察官先生们“仔细探索”而“一无所获”,默而索“变成连整个社会也可能陷进去的深渊”,令检察官先生们“意识到某种神圣的、不可抗拒的命令”。

法庭的最后一次审判以默而索的死刑为结果结束,判刑的原因是如此荒诞又如此真实。

默而索曾安静地待在封闭的监狱中思考死刑这种冷酷的,不可逆转的东西,最初他是冷静的,他进行了各种想象和假设,是否有可能获得一点生的希望。

这对于读者来说是何其异样的体验,这个在审批中无感恐惧并拒绝上诉的人开始考虑生之可能性了,他紧张的等待那不知何时执行的死刑,这种焦灼更现出默而索的生之渴望。

长久以来坚持的沉默保护也埋葬着默而索。

默而索在感受到人的生存荒诞的同时,又受到人类世俗荒诞的压力,他用自己的生命哲学在与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体系作斗争,这种觉醒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监狱与死刑,让他极端的环境下去审视并体悟。

默而索在监狱中看见生,看见死。

参考文献:
[1][法]阿尔贝.加缪著,郭宏安等译,局外人[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2][法]阿尔贝.加缪著,郭宏安等译,西绪福斯神话[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
[3]郭宏安.阳光与阴影的交织一郭宏安读加缪[M].北京:译林出版社,2011
[4]刘海清.人.自然.上帝一论加缪作品的“沉默”空间[J].法国研究,2010(04).
[5]柳鸣九.局外人的社会现实内涵与人性内涵[J].当代外国文学,2002 (01).
[6]吴岳添.荒诞的小说与异化的世界[J].外国文学研究,1994(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