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 金版学案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演练:第3章 专题讲座(六)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

鲁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 知识与技能:1. 知道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并能结合实例进行描述;2. 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能写出溶度积的表达式,知道溶度积常数(溶度积)的含义,知道溶度积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溶度积可以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3. 能够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生成与转化过程进行分析,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并能够对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

过程与方法:利用栏目和补充实例展开讨论,从而激发兴趣,在“观察思考”先演示在解释现象,更深层次的建立沉淀溶解平衡概念。

从前面所学分析平衡问题的思路出发,遵循规律进而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起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溶度积常数的含义,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的本质 教学难点:沉淀的转化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引入】已知牙齿表面有一层坚硬的牙釉质羟基磷酸钙[ Ca 5(PO 4)3(OH)],它对牙齿起到保护作用。

使用含氟牙膏能生成更难溶且耐酸的氟磷酸钙[Ca 5(PO 4)3F]覆盖在牙齿表面,抵抗H+的侵袭 。

另外溶洞的形成是石灰石岩层在经历了数万年的岁月侵蚀之后形成的。

它是难溶性的CaCO 3与溶洞中的CO 2以及地下水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 3)2,后Ca(HCO 3)2在受压或地壳运动产生的热量的作用下又分解成CaCO 3、CO 2和H 2O,这些变化都与难溶电解质的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有关,即与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有关。

我们知道:物质的溶解是绝对的,不溶是相对的。

【说明】【教师】下面我们来看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沉淀的相关知识 【板书】一、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探究实验】(1)将少量的PbI 2固体加到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一段时间。

【分析】PbI 2(s) Pb 2+(aq) + 2I -(aq),溶解就是固体变成水溶液中离子的过程。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3章 第2节第2课时 盐类的水解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3章 第2节第2课时 盐类的水解

D.HY、HZ、HX
[解析]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该酸根的水解程度越大,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该盐溶液的碱性越强,pH 越大。则 HX、
HY、HZ 的酸性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 HX、HY、HZ。
[答案] C
对于例题中的 HX、HY、HZ: (1)室温下,HX、HY、HZ 电离常数的大小顺序如何排列? (2)试分析 X-+HZ===HX+Z-能否发生?解释原因。 答案:(1)Ka(HX)>Ka(HY)>Ka(HZ)。 (2)不能。酸性:HX>HZ,弱酸不能制强酸。
栏目 导引
酸、碱抑制水的电离,盐类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自我校对:
□1 弱电解质 □2 弱酸 □3 弱碱 □4 可逆 □5 吸 □6 分步
□7 = □8 < □9 > □10 NH+ 4 +H2O □11 [NH3·[NHH24+O]][H+]
NH3·H2O+H+
□12 CH3COO-+H2O CH3COOH+OH-
pH□9 __7 CO23 -
5.盐类水解的表示方法 书写 NH4Cl、CH3COONa、Na2CO3 和 FeCl3 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以及平衡常数表达式。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BC 的溶液,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的 pH=7,第三种溶液的
pH>7,最后一种溶液的 pH<7,则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第3节 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化学电源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第3节 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化学电源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探究二
方法技巧
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1)由组成原电池两极的电极材料判断。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
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判断。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是由
负极流向正极。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首 页
探究一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探究二
1.甲、乙两个原电池中 Al 电极都是正极吗?各有什么现象呢?
提示(1)甲池中 Al 作正极,Al 表面产生气泡。
(2)乙池中 Al 作负极,Al 逐渐溶解。
HONGNAN TANJIU
D 当堂检测
ANGTANG JIANCE
探究二
答案:(1)实验装置图如图:
Cu2+
2Ag Cu Cu-2ePt(合理即可) 2Ag++2e(2)①Cu Ag AgNO3 溶液 ②将两个隔离的电解质溶液连接起来,
可使电流持续传导 ③Cu Ag
首 页
探究一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析出过程得以继续进行。
首 页
探究一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当堂检测
探究二
名师精讲
两种原电池装置的异同点(关闭 K1、K2):
1.实验现象



【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3.4《离子反应》(第3课时)

【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3.4《离子反应》(第3课时)

第三课时【小结】上节课我们讲到了离子反应的第一个方面的应用——物质检验和含量测定,离子反应在物质的制备和纯化方面也有着重要应用【板书】(二)物质制备和纯化【举例】物质的制备:C u (O H )2、A l (O H )3、FeSO 4、CO 2、SO 2、NO 、NO 2、Al 、NaOH 和Cl 2、漂白粉、“84”消毒液、波尔多液等【说明】物质的纯化(除杂):(1)除杂试剂稍过量(对于CO 32—等可以用盐酸中和再调节pH 法)(2)不能除掉主要成分,但可以增加主要成分【举例】(1)CO 2(HCl)、FeCl 2(FeCl 3)、FeCl 2(CuCl 2)、FeCl 3(FeCl 2)、Na 2CO 3固体(NaHCO 3固体)、NaHCO 3(Na 2CO 3)、干燥剂的选取(2)粗盐的提纯: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此外还含有泥沙、Ca 2+、Mg 2+、Fe 3+、SO 42—杂质,其纯化过程如下:/要求:①Na 2CO 3必须在BaCl 2之后②加入盐酸要在过滤之后(3)工业废水的净化:(4)硬水的软化:是指除去水中Ca 2+、Mg 2+的过程;通常硬水中含有M g (H C O 3)2、Ca(HCO 3)2、涉及的离子方程式:Ca 2+ + HCO 3— + OH — === CaCO 3↓ + H 2OMg 2+ + HCO 3— + OH — + Ca 2+ === Mg(OH)2↓ + CaCO 3↓ + H 2OMg 2+ + OH — === Mg(OH)2↓Ca 2+ + CO 32— === CaCO 3↓OH — + H + === H 2OCO 32— + H + === H 2O + CO 2↑【教师】讲解实验过程中所可能用到的操作及其要点:(稍作了解,在《实验化学》中讲解)(1)过滤:(2)蒸发:(3)蒸发结晶:(4)蒸馏:(5)分馏:(6)渗析:(7)加热分解:【过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离子反应的应用。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第3章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第1节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第3章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第1节
(1)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H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4HSO4___________________,(4)NaHCO3________________,
13.现有以下物质:a.NaCl晶体;b.液态SO2;c.液态醋酸;d.汞;e.固体BaSO4;f.纯蔗糖(C12H22O11);g.酒精(C2H5OH);h.熔化的KNO3,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执笔人:韩立娜审核人:丁五洲2008年10月26日
课题学时
第3章第1节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学习目标
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2.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3.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4.弄清强弱电解质及其溶液导电性的关系。
A.1×10-8mol.L-1B.1×10-7mol.L-1C.1 ×10-6mol.L-1D1×10-5mol.L-1
5.pH=1.2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若溶液体积扩大10倍,则[H+]或[OH-]的变化
A、[H+]和[OH-]都减少B、[H+]增大C、[OH-]增大D、[H+]减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102V2B.V2=102V1C.V1=2V2D.V2=2V1
15.取pH=4的某电解质溶液1.0L,用Pt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pH=1,且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该电解质溶液是()
A.盐酸B.氢氧化钾溶液C.硝酸银溶液D.硫酸铜溶液
16.将200mL0.1 mol.L-1Na2C03溶液与含有1.7gBa(OH)2的溶液混合(过滤)后,为使混合液显中性,需1 mol.L-1盐酸的体积是( )mL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本章整合3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本章整合3

5.以电离为主原则
该原则是指一元弱酸(HA)与该弱酸的强碱盐(NaA)等体积等浓度混合 时,因 HA 的电离程度大于 A-的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
例如:0.10 mol·L-1 的 CH3COOH 溶液与 0.10 mol·L-1 的 CH3COONa 溶液 等体积混合,溶液中有如下关系:
[CH3COO-]>[Na+]>[CH3COOH]>[H+]>[OH-] 而在 0.10 mol·L-1 的 NaHSO3 的溶液中,由于电离大于水解,溶液显酸性, 则有如下关系:
本章整合
-1-
知识网络
专题归纳
知识网络
专题归纳
知识网络
专题归纳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一 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溶液酸碱性最根本的依据是[H+]和[OH-]的相对大小。若[H+]=[OH-], 显中性;若[H+]>[OH-],显酸性;若[H+]<[OH-],显碱性。在常温下还有下列依 据:
1.pH 相同的酸(或碱),酸(或碱)性越弱,其物质的量浓度越大。 2.pH 相同的强酸和弱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则强酸溶液 pH 变 化大;碱也如此。 3.酸与碱的 pH 之和为 14,等体积混合。①若为强酸与强碱,则 pH=7; ②若为强酸与弱碱,则 pH>7;③若为弱酸与强碱,则 pH<7。 4.等体积强酸(pH1)和强碱(pH2)混合 (1)若二者 pH 之和为 14,则溶液呈中性; (2)若二者 pH 之和大于 14,则溶液呈碱性; (3)若二者 pH 之和小于 14,则溶液呈酸性。 5.利用盐类水解规律,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进而利用酸碱性判断或证 明酸或碱的强弱。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3课时) 鲁科版选修4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3课时) 鲁科版选修4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3课时) 鲁科版选修4【复习提问】1、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哪些要点? 2、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C 2H 5OH(l)与适量O 2(g)反应,生成CO 2(g)和H 2O(l),放出1366.8kJ 热量。

(2)18g 葡萄糖与适量O 2(g)反应,生成CO 2(g)和H 2O(l), 放出280.4kJ 热量。

【讲解】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有的能够测量,有的不能测量。

比如将一些生成不稳定物质的化学反应,例有C CO ,CO 或多或少的要转化为CO 2,还有一些反应进行的比较慢,要几天,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肯定不能测量。

对于这样的反应热,我们就要进行计算才能得到。

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讲反应焓变的计算。

【板书】三、反应焓变的计算【讲解】反应焓变之所以能够有计算得出,要归功于瑞士科学家盖斯提出的盖斯定律,我们来看看该定律的内容。

【板书】(一)盖斯定律:1、内容: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一样的。

【讲解】这就说明对于化学反应,只要其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确定了,不管它中间经历了多少步,反应焓变总是一定的。

好比一个人登山,不管他选择什么途径,只要他从山脚到了山顶,他攀爬的高度总是一定的。

这也说明了反应焓变有点像物理学中的矢量。

究其原因是焓是一个状态函数。

【板书】2、理解要点:(1)反应焓变(反应热效应)只与始态(反应物)、终态(生成物)有关,与反应过程无关。

(2)焓变(反应热)总值一定。

【投影】△H = △H 1 + △H 2 = △H 3 + △H 4 + △H 5【讲解】下面就结合例题,利用盖斯定律来求反应焓变。

【板书】(二)焓变的计算方法1、利用已知焓变求未知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 【例1】试利用298K 时下述反应的实验数据,计算此温度下反应物a生成物 △H△H 2△H 1cb△H 5△H 4△H 3C (s ,石墨)+12O 2(g )=CO (g )的反应焓变。

2019秋 金版学案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演练:第2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Word版含解析

2019秋 金版学案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演练:第2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Word版含解析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熵一定减小或不变C.自发反应在适当条件下才能实现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解析:放热反应大多是能够自发进行的过程,而吸热反应有些也是自发反应;自发反应的熵不一定增大,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反应是否能实现还要看具体的条件。

答案:C2.下列关于焓变与反应方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其反应的方向无关B.化学反应的焓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C.反应焓变为正值时不利于反应自发进行D.焓变为负值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答案:C3.下列对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固态时熵值最小B.体系越有序,熵值越小;越混乱,熵值越大C.与外界隔离的体系,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减小D.25 ℃、1.01×105Pa时,2N2O5(g)===4NO2(g)+O2(g)是熵增解析:熵指的是混乱程度,越混乱其熵值越大,故B正确;对于同一物质,由固→液→气三态熵值逐渐增大,故A正确;自发过程是熵增的过程,故C错误;对于D选项中的反应,由于反应后分子数增多,故熵值逐渐增大。

答案:C4.在25 ℃、1.01×105 Pa下,反应2N 2O5(g)4NO2(g)+O2(g)ΔH=56.7 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合理解释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该反应的熵增效应大于焓变效应C.该反应是熵减反应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解析: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不能只用焓判据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该反应过程中熵增大,是熵增反应。

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是熵增效应大于焓变效应。

答案:B5.指出下列反应或过程的ΔS的正、负号,并判断常温时,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1)2H2O2(aq)===2H2O(l)+O2(g),ΔS________0,________自发进行。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 同步学案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2节 第3课时 盐类水解的应用51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 同步学案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2节 第3课时 盐类水解的应用51

第3课时 盐类水解的应用学业要求素养对接了解盐类水解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体会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社会责任: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知 识 梳 理]盐类水解的应用举例及解释(写出必要的离子方程式和文字叙述) 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明矾净水的原理:Al 3++3H 2O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能吸附悬浮杂质而聚沉下来热碱去油污效果好加热使CO 2-3+H 2OHCO -3+OH -平衡向右移动,溶液碱性增强,能促进油脂的水解配制或保存易水解的盐溶液配制强酸弱碱盐如SnCl 2溶液时,加入适量盐酸,使平衡Sn 2++2H 2OSn(OH)2+2H +向左移动,抑制Sn 2+水解强碱弱酸盐Na 2CO 3等溶液因水解显碱性,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保存硫化铝、 氮化镁 的制备硫化铝、氮化镁在水溶液中强烈水解:Al 2S 3+6H 2O===2Al(OH)3+3H 2S 、Mg 3N 2+6H 2O===3Mg(OH)2+2NH 3,只能通过单质间化合反应才能制得物质的提纯除去MgCl 2溶液中的Fe 3+,可加入MgO 、Mg(OH)2或MgCO 3,加入MgO除杂的原因:MgO +2H +===Mg 2++H 2O,使Fe 3++3H 2OFe(OH)3+3H +平衡向右移动,生成Fe(OH)3沉淀化肥的使用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不得混用,原因是CO 2-3+H 2OHCO -3+OH-、NH +4+OH -===NH 3↑+H 2O判断盐溶液蒸干灼烧后的产物AlCl 3溶液蒸干灼烧后的产物为Al 2O 3,原因是AlCl 3+3H 2O Al(OH)3+3HCl,盐酸加热易挥发,加热促进水解,蒸干得Al(OH)3,2Al(OH)3=====△Al 2O 3+3H 2O较活泼金属溶于强酸弱碱盐溶液(CuSO 4、FeCl 3、AlCl 3等)中,会放出氢气镁与NH 4Cl 溶液反应:Mg +2NH +4===Mg 2++2NH 3↑+H 2↑判断溶液的酸碱性NH 4Cl 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NH +4+H 2ONH 3·H 2O +H +判断盐对应酸的相对强弱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的pH:NaA>NaB,则酸的强弱关系:HA<HB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Al2(SO4)3与NaHCO3溶液混合,发生反应为Al3++3HCO-3===Al(OH)3↓+3CO2↑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Al3+、Fe3+与 CO2-3、HCO-3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阴、阳离子都水解且相互促进,生成沉淀和气体[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2)向CuSO4溶液中加入镁条时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氢气(√)(3)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4)25 ℃时,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5)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6)利用CH3COONa溶液的pH>7,可证明CH3COOH为弱酸(√)2.下列叙述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是________。

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全册学案

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全册学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标三维定向】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理解反应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焓及焓变等概念。

⑵明确测定反应热的要点,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⑶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

且会利用量热计测定反应热。

⑵能从能量的角度说明“焓”及“焓变”的意义,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⑶掌握盖斯定律,并能进行有关发应热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常见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结合物质的结构,体会化学反应的实质,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能源危机,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重难点】1. 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

2.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3.掌握盖斯定律,并会计算反应的焓变。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课堂学案】1.2. 从“参加反应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角度来分析:热反应3. 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Ⅰ.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如:Ⅱ. 酸碱中和反应。

如:Ⅲ.燃烧反应。

如:Ⅳ.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如: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Ⅰ.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如:Ⅱ. 大多数持续加热或高温的反应。

如: 。

Ⅲ. Ba (OH )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要点强化指导]:⑴ 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与反应条件没有必然联系。

有的放热反应很难进行,条件要求很高,开始需要加热,只是断裂旧的化学键所需要能量而已,........................但它仍是放热反应......,如:合成氨的反应,铁与硫的反应等。

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并不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有其它形式的能量,如:光能、电能等,但通常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练习】下列对化学反应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时不必加热 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C.一般地说,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一)反应热1、定义:2、反应热的意义:3、符号: Q>0QQ<04、获得Q 值的方法:(1) (2)①5、反应热的分类:②③ ……(二)中和热1、定义:理解要点:①条件:稀溶液。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综合复习课(共90张PPT)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综合复习课(共90张PPT)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 增大 ,Kw 增大 。 (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 减小 ,Kw 不变 。 (3)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3、Na2CO3),水的电离程度 增大 ,Kw 不变 。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4.填写外界条件对水电离平衡的具体影响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可通过实例掌握根据电离常数不变,来判断溶液中微粒浓度比值的变化情况:如把 0.1
mol·L-1 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CCHH33CCOOOOH-]]=[[CCHH33CCOOOOH-]]··[[HH++]]=[HK+a ],稀释时,
[H+]减小,K
值不变,则 [CH3COO-] 变大。 [CH3COOH]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3章综合复习课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第1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1.弱电解质 (1)概念
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
强碱 大多数盐
强酸
弱碱 水
弱酸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导电性是由离子浓度及所带的电 荷数决定的。
核心·互动探究
(2)电离平衡的特征


离子 分子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3)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①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 向右 移动,电离程度 增大 。 ②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 向右 移动,电离程度 增大 。 ③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 向左 移动, 电离程度 减小 。 ④加入能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 向右 移动,电离程度 增大 。

2019秋 金版学案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演练:第1章第3节第3课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2019秋 金版学案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演练:第1章第3节第3课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3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3课时子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n H2O===M(OH)n+n2H2↑B.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被腐蚀时,首先是镀层被氧化C.金属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D.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化学腐蚀解析:金属腐蚀的本质主要是金属原子失电子被氧化,腐蚀的内因是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外因是金属与空气、水和其他腐蚀性的物质相接触,腐蚀主要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A中金属腐蚀的本质应包括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为M-n e-===M n+;B选项中Sn、Fe构成电化学腐蚀,主要是Fe-2e-===Fe2+,铁先被腐蚀。

常温下,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难以和非金属氧化剂(Cl2、S)等反应,发生化学腐蚀。

答案:C2.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输油铸铁管道的腐蚀速率最慢的是()A.在潮湿疏松的酸性土壤中B.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含碳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解析:A 项易发生析氢腐蚀,B 项易发生吸氧腐蚀,D 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故A 、B 、D 项都加快了铸铁管道的腐蚀速率。

答案:C3.如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 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B .b 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C .a 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D .b 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解析:依据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反应,铝条附近没有气泡产生。

答案:B4.对外加电流的金属保护中,被保护的金属( )A .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 .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C.与电源的负极相连D.与另一种活泼性较差的金属相连解析:对外加电流的金属保护中,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不再失电子,而被保护起来,C正确;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更易失电子被腐蚀,A错误;与另一种活泼性较差的金属相连,金属做负极,失电子被腐蚀,D错误;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

2019秋 金版学案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演练:第3章第2节第1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 Word版含解析

2019秋 金版学案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演练:第3章第2节第1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 Word版含解析

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2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1.一定温度下,在醋酸溶液中,CH3COOH达到电离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溶液显电中性B.溶液中无醋酸分子C.氢离子浓度恒定不变D.溶液中CH3COOH和CH2COO-共存答案:C2.下列事实可以表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A.醋酸能与水任意比例互溶B.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弱C.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根离子、氢离子D.常温下,1 mol·L-1的醋酸中[H+]约为0.01 mol·L-1解析:A.能否溶于水与电解质强弱无关,故A错误;B.导电能力强弱与离子浓度大小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故B错误;C.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根离子、氢离子,说明醋酸发生了电离,其电离程度不知道,无法判断电解质的强弱,故C错误;D.常温下1 mol·L-1醋酸溶液的[H+]约为0.01 mol·L-1,氢离子浓度小于醋酸浓度,说明醋酸部分电离,则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D3.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 3·H2O NH+4+OH-,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OH-]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措施是()①NH4Cl固体②加热③硫酸④水⑤NaOH固体⑥加入少量MgSO4固体A.①②③⑤B.⑤C.③⑥D.③⑤解析:①加入固体氯化铵,铵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少;②加热,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③加入硫酸,硫酸电离的氢离子中和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少,平衡正向移动;④加水,各浓度都减小,平衡正向移动;⑤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⑥加入少量硫酸镁固体,消耗氢氧根离子,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B4.下表是常温下某些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A.HCN B.HFC.CH3COOH D.HNO2解析: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大,电离程度越大,同浓度时,电离产生的[H+]越大。

2019秋+金版学案设计+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演练:第3章第4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

2019秋+金版学案设计+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演练:第3章第4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的应用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节 离子反应第2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1.能将分别含有Cu 2+、Fe 3+、Al 3+、Mg 2+、NH +4、Na +、Fe 2+等离子的七种硫酸盐溶液一次鉴别开来的是( )A .NaOH 溶液B .KSCN 溶液C .NaHCO 3溶液D .NH 3·H 2O 溶液答案:A2.下列各步制取物质的方法,最终无法达到目的的是( )①Al ――→O 2△Al 2O 3――→HNO 3――→蒸干△Al(NO 3)3晶体②Cu ――→O 2△CuO ――→稀硫酸CuSO 4溶液――→蒸发结晶CuSO 4·5H 2O ③Fe ――→Cl 2 FeCl 3――→过量氨水Fe(OH)3――→灼烧 Fe 2O 3④FeSO 4溶液――→H 2SFeS ――→过滤蒸干FeS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D3.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某无色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某无色溶液加入稀HNO3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C.某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D.某无色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Ca2+答案:C4.四个试剂瓶中分别盛有NaNO3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就如何检验这四种溶液分别解答下列问题。

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 mL,做下列实验。

(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出现______现象的是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________,出现________现象的是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秋+金版学案设计+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演练:第2章检测题+Word版含解析

2019秋+金版学案设计+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演练:第2章检测题+Word版含解析

第2章检测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氧气可生成臭氧:3O2紫外线2O3,一定条件下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2 mol O3,同时消耗3 mol O2B.O2的消耗速率0.3 mol·L-1·s-1,O3的消耗速率0.2 mol·L-1·s-1C.容器内,2种气体O3、O2浓度相等D.气体密度不再改变答案:B2.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A 、B混合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A(g)+2B(g)C(g)+D(g)ΔH>0。

当由M平衡到N 平衡过程中,温度与对应变化及M、N平衡混合气体中某些气体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

则平衡M到平衡N过程中B的转化率是()A.24%B.30%C.60% D.48%解析:由图象知Δn(A)=Δn(B)=1.5 mol-0.3 mol=1.2 mol,α(B)=Δn(B)V÷n(B)V×100%=1.2 mol5 mol×100%=24%。

答案:A3.对于可逆反应:2SO 2(g)+O2(g)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使用催化剂D.多充入O2答案:B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跟B反应生成C,反应速率v(A)、v(B)、v(C)之间存在以下关系:v(B)=3v(A),v(C)=2v(A),3v(C)=2v(B),则该反应可以表示为()A.A+B C B.2A+2B3CC.3A+B2C D.A+3B2C解析:由v(B)=3v(A),v(C)=2v(A),3v(C)=2v(B),得,v(A)∶v(B)∶v(C)=1∶3∶2,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方程式为A+3B2C。

答案:D5.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g) +3Y(g)2Z(g)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

2019秋+金版学案设计+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演练:第1章+专题讲座(一)+Word版

2019秋+金版学案设计+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演练:第1章+专题讲座(一)+Word版

专题讲座(一)反应热的计算方法与比较1.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焓变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如:2H2(g)+O2(g)=== 2H2O(l)ΔH1=-571.6 kJ·mol-1,生成2 mol H2O(l),ΔH=-571.6 kJ·mol-1;生成1 mol H2O(l),ΔH=-285.8 kJ·mol-1。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的能量计算:ΔH=生成物的能量之和-反应物的能量之和。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计算:①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②ΔH=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4)根据热容和温度差进行计算:Q=-C(T2-T1)。

(5)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利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求未知反应焓变的方法:①确定待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找出待求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出现在已知方程式中的位置(是同侧还是异侧)。

③利用同侧相加、异侧相减进行处理。

④根据未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通过乘除来调整已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并消去中间产物。

⑤实施叠加并确定反应热的变化。

2.比较反应热大小的方法。

ΔH是有符号和数值的量,比较ΔH的大小时,要连同“+”“-”包含在内,类似数学上正、负数的比较,如果只比较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则只比较数值大小,与“+”“-”无关。

(1)直接比较法。

依据规律、经验和常识直接判断不同反应的ΔH的大小的方法称为直接比较法。

①吸热反应的ΔH肯定比放热反应的大(前者大于0,后者小于0)。

②物质燃烧时,可燃物物质的量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ΔH反而减小。

③等量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肯定比不完全燃烧放所放出的热量多,ΔH小。

④a.产物相同时,同种气态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等量的固态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b.反应物相同时,生成同种液态物质放出的热量比生成等量的气态物质放出的热量多。

⑤生成等量的水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比弱酸与强碱或弱碱与强酸(弱酸)的稀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多。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学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学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学习目标】1、理解反应热和焓的含义。

2、理解测量反应热的实验原理。

3、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焓变的计算【教学策略】授课时数:1课时教学重点:反应热、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焓变的计算。

【知识梳理】1、反应热:概念:符号:2、理论计算反应的反应热:化学反应的实质:旧键和新键,前者热量,后者热量。

故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就取决于断键吸收的热量多,还是形成新键放出的热量多。

需要用这些键的键能计算,以H2与Cl2反应生成HCl为例分析。

分析:已知H-H、Cl-Cl、H-Cl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243kJ/mol、431kJ/mol,反应方程式为:H2+Cl2=2HCl。

由反应知每1molH2、1molCl2反应生成2molHCl。

1molH2、1molCl2的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为:Q吸=1mol×436kJ/mol+1mol×243kJ/mol=679kJ。

生成2molHCl放出的热量为:Q放=2mol×431kJ/mol=862kJ。

可知,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共放出热量:862kJ-679kJ=183kJ。

3、测反应的反应热:用量热计进行测定,如下图为简易量热计示意图,测定方法是:反应物溶液加入量热计内筒并迅速混合、搅拌,测量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值,利用公式:Q=-c(T2-T1)计算,式中c为体系的热容。

热容:当物质吸收热量使温度每升高1K 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J·K-1。

单位质量的物质的热容称为比热容,简称比热,单位是J·K-1·g-1。

常温下,液态水的比热为4.18J·K-1·g-1,该数据可代入上式用于计算。

实验探究: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1)量热计内筒中加入100mL、1.0mol/L的盐酸,记录初始温度T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1.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如Na2CO3溶液中:[Na+]+[H+]=[HCO-3]+2[CO2-3]+[OH-]。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离子或分子,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如Na2CO3溶液中:[Na+]=2[HCO-3]+2[CO2-3]+2[H2CO3]。

(3)质子守恒(即水电离出的H+和OH-数目相等)。

如在Na2CO3溶液中:[H+]+[HCO-3]+2[H2CO3]=[OH-]。

2.比较依据。

(1)弱电解质电离理论:发生电离的粒子浓度大于电离生成的粒子浓度。

例如H2CO3溶液中:[H2CO3]>[HCO-3]≫[CO2-3](多元弱酸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

(2)水解理论:发生水解的粒子浓度大于水解生成的粒子浓度。

例如Na2CO3溶液中:[CO2-3]>[HCO-3]≫[H2CO3](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3.比较规律。

(1)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

①多元弱酸溶液中,根据多步电离分析。

如在H3PO4溶液中:
[H+]>[H2PO-4]>[HPO2-4]>[PO3-4]。

②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酸根离子的分步水解分析。

如Na2CO3溶液中:[Na+]>[CO2-3]>[OH-]>[HCO-3]>[H+]。

(2)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

①酸碱混合型。

a.恰好中和型。

给定的酸碱是等物质的量的反应(注意与H+和OH-物质的量相等的情况区别),反应结束后一定是生成正盐和水,故可把此类问题转化成是正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问题。

如在10 mL 0.1 mol·L-1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关系是
[Na+]>[CH3COO-]>[OH-]>[H+]。

b.反应过量型。

先判断反应前后谁过量,及反应后各物质的量,再考虑电离或水解的情况。

当酸(碱)的电离程度大于盐溶液中弱离子的水解程度时,可认为盐中的弱离子不水解(但实际有水解,程度很小),此时主要考虑电离对离子浓度造成的影响;反之可认为酸(碱)不电离(但实际有电离,程度很小),此时主要考虑弱离子水解对离子浓度造成的影响。

如将0.2 mol·L-1HCN溶液和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Na+]> [CN-]>[OH-]>[H+]。

②盐与酸(碱)反应型。

此类问题与酸碱混合过量型相似,反应后的溶液一般为盐和酸(碱)的混合溶液,分析时同样从盐溶液中弱离子水解和酸(碱)的电离相对强弱入手。

如将0.1 mol·L-1的醋酸钠溶液20 mL与0.1 mol·L-1盐酸10 mL 混合后,溶液显酸性,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则溶液中有关粒子的浓度关系是[Na+]>[CH3COO-]>
[Cl-]>[CH3COOH]>[H+]>[OH-]。

(3)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

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影响。

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以下五种溶液中,①NH4Cl;②HCOONH4;③NH4HSO4;④(NH4)2SO4;
⑤(NH4)2CO3,[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④>⑤>③>①>②。

[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已知常温下:某NaHSO3溶液的pH=5,则在NaHSO3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c(Na+)>c(HSO-3)>c(OH-)>c(H+)>c(SO2-3)
B.c(Na+)+c(H+)=c(OH-)+c(SO2-3)+c(HSO-3)
C.c(Na+)=c(SO2-3)+c(HSO-3)+c(H2SO3)
D.c(OH-)=c(H+)+c(HSO-3)+c(H2SO3)
解析:根据pH=5溶液呈酸性可知:c(OH-)<c(H+),A错误;电荷守恒的正确关系式为c(Na+)+c(H+)=c(OH-)+2(SO2-3)+c(HSO-3),B错误;C为物料守恒的正确关系式;将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式结合起来可得:c(OH-)+c(SO2-3)=c(H+)+c(H2SO3),D错误。

答案:C
2.常温下,一定量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溶液中[CH3COO-]=[Na+]时,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B.当溶液中[CH3COO-]=[Na+]时,一定是氢氧化钠过量
C.当溶液中[CH3COO-]=[Na+]>[H+]=[OH-]时,一定是醋酸过量
D.当溶液中[Na+]>[CH3COO-]>[OH-]>[H+]时,一定是氢氧
化钠过量
解析:当溶液中[CH3COO-]=[Na+]时,一定是醋酸过量,A、B 项错,C项正确;D项,当氢氧化钠与醋酸恰好完全反应时,也符合。

答案:C
3.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中:①H2CO3,②Na2CO3,③NaHCO3,④NH4HCO3,⑤(NH4)2CO3,[CO2-3]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⑤>③>④>①
4.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Na+]>[HCO-3]>[CO2-3]>[H2CO3]
B.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OH-]-[H+]=[HCO-3]+[H2CO3]
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 溶液:[CO2-3]>[HCO-3]>[OH-]>[H+]
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
[Na+]=0.1 mol·L-1):[Na+]=[CH3COO-]>[CH3COOH]>[H+]=[OH-]
答案:D
5.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中:①H2CO3,②Na2CO3,③NaHCO3,④NH4HCO3,⑤(NH4)2CO3,[CO2-3]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⑤>③>④>①
6.请回答下列问题:
(1)25 ℃时,现有下列四种液体:
①纯水②pH=11的氨水③pH=4的盐酸
④pH=4的AlCl3溶液
试比较四种液体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关系(由大到小排列,用序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在25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 -1的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在A点,溶液的pH=________。

②在B点,a________12.5(填“>”“=”或“<”)。

③有的同学认为,在A、B两点间,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只能是[Na+]>[CH3COO-]>[OH-]>[H+],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若不同意,请写出其他的可能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C点:[CH3COO-]与[CH3COOH]之和与[Na+]的关系为(用关系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pH=11的氨水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0-11 mol·L-1,pH=4的盐酸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0-10 mol·L-1,即水电离程度③>②,而pH=4的AlCl3溶液中AlCl3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

0.1 mol·L-1 NaOH溶液的pH=13,A点时还没有发生中和反应。

B点时pH=7,说明CH3COOH过量,所以a>12.5。

A、B之间当醋
酸加入的量很少时,会出现[OH-]>[CH3COO-]的情况,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CH3COOH和CH3COONa,根据物料守恒(即元素守恒)可列出关系式。

答案:(1)④>①>③>②(2)①13②>③不同意
[Na+]>[OH-]>[CH3COO-]>[H+]
④[CH3COO-]+[CH3COOH]=[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