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69《现代文阅读总论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I(整体阅读)(共16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I(整体阅读)(共16张ppt)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归谬论证等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显示出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 但社会各界对其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 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 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 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 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 有过“把科幻从文学中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 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 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 理念”。
组合形式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跨文本性的特点,大大拓宽了文本的呈现形 式。
整体阅读的必然性
多则文本形式“断”, 内容“联” —— 多则文本的异同 无论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有涉及多则文本间异同比较——见树更要见
森林。 答题的多数选项不明确注明出自哪一则材料——快速准确锁定范围
高效整体阅读 信息类文本
《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时间叙事 渐渐弱化,空间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体 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 结构。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说中相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 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阅读要求 思维步骤

高三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阅读讲义(pdf版)

高三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阅读讲义(pdf版)

(阅读讲义1)现代文阅读一、考纲考情:1、考纲要求:现代文主要考察:A词句理解和赏析B概括归纳C人物形象2、考情分析:文学类文本最易考出的两种文本,一是小说,二是散文。

二、知识精讲本次课主要讲小说阅读;下周六讲解散文阅读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三者服务于文章主旨。

(一)人物题:考察人物形象和人物作用人物形象,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种种外在和内在的表现形式,是人作为个体区别于同类之总和;也是文艺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特征。

1.提问方式:(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xxx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2、解题思路:(1)圈点勾画:画出关于人物的相关描写(2)批注:在旁边批注人物形象特点(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精神品质)(3)答题:人物特点+文本依据;分点列出3、典型例题:《梨花白》(刘建超)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程子的性格特点。

答案:①痴情专一:表现在他对戏曲对梨花白很痴情②细心体贴:比如在送梨花白回家的路途中,小心翼翼,不想打扰梨花白休息③吃苦耐劳:每天都送梨花白回家,不避风雨④善良勇敢:在梨花白处于危险时,舍命救人⑤乐观坚韧:在腿脚残疾的情况下,自力更生4、作业:《母亲》问: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

(6分)【答案】①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

②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

③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行动的自觉和勇气。

人物作用题1、提问方式:1)小说塑造××这一主要人物,有何意义?2)结合文中×××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3)请简要分析文中×××这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4)请概括“我”的性格特点及在小说中的作用。

5)小说又写到了××,请分析其作用。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第1章-论述类文章阅读-专题2考题突破ppt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第1章-论述类文章阅读-专题2考题突破ppt课件-新人教版
第一章 论述类文章阅读
专题二 考题突破
——整体把握,细心比对
现代文阅读
ppt精选
1
一、读文:勾画圈点,整体把握 论述类文章阅读是一种信息型阅读,以提取整合文中重要 信息为目的。虽说读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能辅以 勾画圈点,把文本中的重点内容画出来,力求读通、读透、 记住(从记忆的角度理解就是提取重要信息,对重要信息进 行有效的编码,使工作记忆中的信息进入到长时记忆),那 么,有利于整体把握文本,正确、快速地把握阅读材料。
ppt精选
17
2.七类陷阱 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考题设置选项时,往 往具有迷惑性,仅仅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 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误选项。 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干扰类型,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陷阱类型主要有“以偏概全”“混淆 时态”“因果混乱”“混淆是非”“偷换概念”“无中生有 ”“张冠李戴”七种。考生应ppt掌精选握识破这七类陷阱的方法1。8
的所考词语作为“石子”,找到在原文最先出现的位置,以此为圆 心上下查找,确定信息区。信息一般集中在一个段落或者一个段落 的某个层次,段落一般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但有的文章(试题)也有 例外。有的分散在不同的段落、pp层t精选次。据此可以确定答题的区间23
2.答题 (1)坚持一个原则
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的是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
命题人设置客观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常用以下六种方法:
ppt精选
15
(1)删:删减。删减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
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
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专题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共132张PPT)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专题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共132张PPT)

扩步糸统调音第二部1 分DIERBUFEN现代文阅读熟读深思子自知T甌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胃考什么论述类文本包括议论文、杂文、评论等。

考查重点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层次的能力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与态度的能力O国怎么考纵观近几年高考试卷,从选材上看,在考卷中出现的论述类文章有三个特点:一是篇幅比较短小,文字比较简洁,全文约900字,大都是大众化.通俗化的报道;二是信息密度比较大;三是成果价值高,成果发布的时间近,常常是最新的水平最高的理论成果。

从试题样式上看,高考一般论述类文章近几年来的试题样式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模式。

属于必考的现代文阅读,一般设三题,题型为选择题。

[2013•课标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

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T「A]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 [T「B]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②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T3—A]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T IY]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T3-A〕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T「D]③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T2-A]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 “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O④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

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1

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1

特别注意:
1.读出隐性信息 3.读懂题目提醒 6.读知表达形式
人们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一 篇文章,需要做一些标记,以便自己 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审题时,我们 更需要圈画出题目里的关键信息。以 上九个方面的内容,当然不要都标记, 但那些重要的限制或提醒,我们考生 应标注出来,以便答题时更好地关照 到。
答案: 第二段写父女相依为命,为下文选
女婿、打陪嫁首饰、最后父亲在女儿出 嫁后很孤独等情节提供了依据(或作了 铺垫)。
第二段写侯菊精细能干,为下文女 儿改装花轿、出嫁后出租花轿、逐渐成 为陆家的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了依据 (或作了铺垫)。
3.读懂题目提醒
如2009年的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 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 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学生1:①视图书为第一生命,涉 猎广泛;②但他十分低调,深居简出, 淡泊明志;③几乎不办画展,不肯出 书;④拒绝重金购画;⑤对靠市场确 立自身价值不屑一顾;⑥他孤傲中有 一种顽强的自信。
(不明题意,不知何谓“冰”、 何谓“炭”,何谓“同炉”,句式不 对,0学分生)2:具体表现在:
冰:十分低调,深居简出,淡泊明 志,孤傲自信,不与世同流合污,视金 钱如粪土,放弃去日本画取悦个人的画 展。
答案:①既关注现实、褒贬是非,又淡 泊宁静、低调处世;
②对懂画的朋友慷慨相赠,把重金 购画者拒于门外;
③将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借历史 人物的孤高傲世表达出来。(这第三点可 以说很时,又认为人各有志, 不必非议。
学生的主要错误是对“冰炭同炉”不 太了解,不知用并列复句表达每个要点:
4.读准阅读空间 《这是你的战争》孟弗之与蒋姓学
生、萧子慰与澹台玮的对话场景,对比鲜 明,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景两个方面加 以分析。

2013年高考语文最新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 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3年高考语文最新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 专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

3、排除确认:
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 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
特别提示:对比不能流于形式
对选项中摘抄原文语句多、结构形 式类似、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 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改换了 说法,改换了表达形式,找不到相应 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否定。 这种流于形式的对比,实际上并没真 正读懂文章。有些概括性较强的选项, 原文根本没这句话,若简单地与原文 去对比,极易出错。一定要从是否符 合原文意思,符合逻辑性上去思考判 断。
❖ 2.归纳概括能力有待提高
❖ 目前很多学生都停留在摘抄原句的层面上, 没有归纳概括的意识或不会进行归纳概括, 许多时候在归纳概括过程中就会明显出现概 括不当的问题,尤其是在概括时常常会删去 重要的修饰语,以致回答不明确或不到位, 这与学生没有真正读懂文本、题目,没有准 确概括、规范答题的意识有关。
②借助“标志语”。
除了借助前面说的“角度性标志 语”,还要借助“结构性标志语”, 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 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如首 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 所以、不仅、又、如前面所说的、在 这种情况下、也、同时等。
查找信息一定要细心、周全,尽可 能不偏移信息区,不漏掉信息点。
综上所述,学生的问题就集中在九个字上:“读 不懂、不懂答、答不准”。
阅读解题指导:
一、整体感知,提要钩玄(探求精深 的道理)明大意 1、克服不良的解题习惯。 ①做选择题只看题目不看材料的 浮躁心态。 ②不先阅读材料,直接看题目然 后到文中找答案。
❖ 【阅读原则】
❖ 以“整体阅读”为基本,遵循“局部-整体-局部” 的阅读程序,从抓关键词 、段落、句群等入手理清 结构和思路。
❖ 09年《自由和科学》, 10年《不可无我》,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第1节 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01张PPT)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第1节 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01张PPT)

• 1937年,中日之战一触即发,增强中国空军 作战能力迫在眉睫。当时,陈纳德已经从美 国空军退役,他的朋友,在中国担任中央信 托局机要顾问的霍勃鲁克非常欣赏他精湛的 飞行技术和过人的军事才能,推荐他来华担 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并给他寄去国 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亲笔邀请 信②。5月,陈纳德来到上海作为期三个月的 考察。在上海,陈纳德受到民众的热情欢迎 和宋美龄的接见。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终 于在中国了。希望能在这里为正在争取民族 团结和争取新生活的人民效劳。”
• ②中国人的友谊最宝贵的表现,莫过于在 日军占领区冒着生命危险搭救被追杀的美 国飞行员和从那些地区不断地送来情 报……为了扩建在成都郊外的飞机跑道, 那里一下子就聚集了三十余万民工,三个 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 • (《陈纳德回忆录》)
பைடு நூலகம்
• 此后,飞虎队又在怒江阻截战、桂林保卫战 等战役中,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沉重 打击了日本法西斯,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 略者,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巨 大贡献。陈纳德1942年晋升为准将后,主动 向中国政府提出停发津贴⑦。1943年晋升为少 将,同年12月,成为美国著名的《时代》杂 志的封面人物。1958年临终前又晋升为中将。
第一节
传记阅读
——探寻闪光的足迹
真题体验延伸
第一步· 读懂文章 [2013· 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25分) “飞虎将军”陈纳德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日本法西斯的 疯狂蹂躏。战争中,从空中给予日本敌机致命打击的,是赫赫 有名的美国“飞虎队”,其队长则是有着“飞虎将军”美称的 陈纳德 。
•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太平洋 战争全面展开。20日,志愿队在昆明和日军 进行第一次正面交锋。日军来犯的10架轰炸 机有6架被击落,逃跑的4架中又有3架损于途 中⑤。而志愿队的飞机全部安全返航,只有1 名驾驶员受轻伤。首战告捷,给饱受日机轰 炸的昆明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当天晚上,昆 明各界人士为志愿队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 陈纳德深受感动,热泪不禁涌出……报纸头 版头条报道战斗经过,称美国志愿队的飞机 是“飞虎”,“飞虎队”从此成为志愿队的 代称。

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一轮)专题课件: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方案(第一轮)专题课件: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第1讲 | 技法点拨
2.把握词语概括的内容要点。 确定了词语概括的信息区间,接下来就要好好 理解这一区间内文本的内容,准确把握这一部分文 字的内容要点。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很多,如 筛选关键词句,划分层次,理清句际、段际关系等 等,这些方法要综合运用。但根本的一点,还是要 深入文本之中,确认文本内容的表述层次和意义关 联,才能从实质上理解词语概括的内容。
第1讲 | 考情分析
概念往往以名词或者名词短语的方式出现,而理解 的句子有两种样式,可以是单个句子,也可以是多 个句子,2011年命题者更倾向后者。预计以后几年 主观题会有所增加,选材方面会保持适度的创新。
第1讲 | 真题体验
真题体验
[2011· 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衡中西以相融 何家英 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 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不同的 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它 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 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本 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
2013届高考复习方案(第一 轮) 专题课件
专题六 一般论述类 文章阅读
第1讲


第1讲 理

第1讲 |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考纲在线]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力层级为B。 [考情透析] 这是多年来高考考查比较频繁的一个考点,选 材多为社科类文章,题型也相对稳定,一般都是以 选择题的方式出现。
第1讲 | 考点精讲
考点精讲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文中”一词,指在理解概念句子时,要有宏观 的意识,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概念所处 的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重要概念”,是就概念在文中作用而言。指的 是论述对象或对论述的中心、观点、思想等起重要 作用的概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指的是 根据具体语境把握这些概念的意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导学经典课件PPT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导学经典课件PPT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导学经 典课件P PT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导学经 典课件P PT
-19-
3.标重要词语 全文论述的重要概念:如“诸子之学”“新子学”“照着讲”“接着讲” 等。 表文章层次结构的重要词语:如“狭义上”“广义上”“一般而言”“从 更深的层次看”“同时”“在此意义上”“就此而言”“进而言之”。 与选项内容相关的词语:如第①段中的“不限于”“至今”等,与第1 题的A项密切相关;第②段中的“主要”“涉及”与第1题B项密切相关。 诸如此类。
第1题
《“被遗忘权”之 Ⅱ 争:大数据时代的 学术 2018 卷 数字化记忆与隐 论文
私边界》(袁梦倩)
第1题
Ⅲ 卷
《城市社会:文明 多样性与命运共 同体》(陈忠)
时事 评论
第1题
分把 析握 论观 证点 第2第3 题题
第2第3 题题
第2第3 题题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导学经 典课件P PT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导学经 典课件P PT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导学经 典课件P PT
-14-
(三)辨 “辨”就是辨析,是在标画、梳理后对文本主要内容的一种分析。 要“辨”清如下两点: 1.辨清叙议。论述类文本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叙述和议论。叙 述是引用材料,是论据部分;议论是说理,往往包含着观点。分清叙 议,就辨明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2.辨明方法。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如正反对比论证、因果论 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在读后都要有初步的 了解。哪段文字是证明哪一个观点的,运用了什么方法证明的,都 需要有初步的认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导学经 典课件P PT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导学经 典课件P PT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Ⅰ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共57张PPT)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Ⅰ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共57张PPT)
浮时,V排<V物,物体悬浮、沉底时,V排=V物.
(5)平衡方程法: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或多个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列出平衡方程求解;在
涉及多个物体时,常会用到整体法和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
实验帮 实验1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题
命题归纳
情景拓展
例5.[2018阜阳九中期中]小明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他的实验回答问题.
物体的浮沉条件
3.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 ⅰ.排水量:船舶排开水的(25) 质量 ⅱ.浮沉状态:(26) 漂浮 .
;有时也把船舶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即满载排水量)称为排水量.
ⅲ.原理:轮船通过(27) 增大体积 来增大浮力;轮船受到的浮力等于总重力,故有F浮=G排=G总,故m排水 =m船+m货
考点帮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的浮沉状态:液体足够多时,液体中的物体有5种浮沉状态. (1)3种平衡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2)2种非平衡状态:上浮、下沉.
2.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时的受力条件 浸没时的浮沉状态 平衡时的浮沉状态 平衡时的受力状态 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合力(16向) 上 , 上 浮
. ⅲ.读数:管上刻度通常是液体的密度与漂水浮的密度的比值,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
ⅳ.原理: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30)
,它所受的浮力总是等于它的重力;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
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露出液面越多
失分警示

✕ ✕
✕ ✕ ✕ √
方法帮 阿基米德原理的相关计算
命题角度1 命题角度2
类型1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结合浮沉条件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总体上讲,社科文阅读的难度大于科技文。但社会科学类 文本与自然科学类文本同为科学类文本,所以在命题方式和 信息解读的基本方向上是一致的,需要考生注重跨区间的知 识和能力迁移,学会多种角度、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阅读社 科类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一)整体把握文章的价值取向属关系。也就是要求我们要 能够准确地拟制出内容提纲,这样才能够在比较宏观的角度 去正确解决试题乃至于选择项中的具体问题。 • (三)注意整理文章中出现的新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上下 左右的相关概念。社会科学类文章,不同于文化散文,它总 是以说理或介绍最新发现最新研究成果为主的文章,这当中 自然就有新的现象新的概念出现,对这些研究过程中的现象 和认识,有的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地步,有的则已经得到 确认或公认,在表述时,需要仔细区分。如有“…… 性”“……化”与没有“……性”“……化”,在文章中就 完全不同,有“亚……”“次……”与没有“亚……”“次……”也 迥然不同。
• 有关社科类文章的阅读,近几年的命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006年高考中全国卷II、北京卷、浙江卷等11套试题考到 这个考点,2007年考查此考点的高考试题则增加到15套, 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 科技文阅读所选材料多为高科技方面的材料,主要介绍新 科技、新发明,包括新科技新发明的依据、特点、所需设 备及技术支持、操作程序、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意义及 其相关评价等。2007年高考科技文的选材主要涉及了“人 造肌肉”(天津卷)、“嗜盐菌”(湖南卷)、“立体光 子结晶”(福建卷)和“瓦斯”(四川卷)等科技领域。 科技文已由2006年高考试卷“小阅读”的主流文本变成了 非主流文本,试题的题量也有相应的减少。
• 其次,课改试验区高考试题都增加了探究题。 • 新课改考试大纲规定:探究,能力层级为F。(1)从不同 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蕴含的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 创意的解读。根据大纲精神,四个省市实验区共三套题都 考查了探究题。 • 山东卷2006年第19题实际上就已经考查了探究能力,题 目是:“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 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2007年第22题又考查了 “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 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 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 法。”
• 再次,引导学生体悟感情,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 新课标与旧教材最明显的区别是,强调学生的感情体验。旧教材只强 调认知,认知与感情教育是分开的,新课标则首先把认知与情意统一 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教材中的情感,新课标最突出的目标是:使学生 受到感动,在感情上得到陶冶,从而成为一个有情有意的人。 • 山东卷选取《灯火的温情》,文章由写作者在荒野黑暗中的感受写到 人们在孤绝境界中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 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作者开头用“不知是不是 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 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小时候怕黑,怕一 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引起同学们内 心对黑暗中的灯火的感情体验,从小谁没有这样的体验呢?然后文章 写孤绝境界,只要稍微长大些,有了朋友了,每一个人都会体验到孤 独的:和小朋友闹翻了,到大了失恋、被诬陷、疾病等等,每个人都 会有不同程度的体验,有了这些体验并通过阅读调动它,回答问题就 事半功倍了。
(二)从题型上看,稳中求变,趋向探究。
• 稳主要表现在: • 1.三套题均考查了文章的写法及其作用,这和2006年高考是一致的。 比如:2007年山东高考卷第19题“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 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07年海南和宁夏卷第 12题“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007年广东卷在第16题“文章在开 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这是考查文章写作手法 的,这种题型2008年高考肯定还会有。 • 2.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或重要句子的理解,如2007年山东考卷 第20题“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 的具体含义。”第21题“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 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 意?”2007年广东卷第17题“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 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2007年广东卷第18题“最后一段,作 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 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些题型是2006年高考常见的考查方式,2007年仍然沿用,相信 2008年的高考也仍然不会抛弃。
自然科学类
• 1.2009年高考试卷中,自然科学类的文章仍然 会保持弱势、少数的地位。新课标地区出现科技 文阅更紧密,不排除社 会热点,诸如“嫦娥奔月”等话题可能进入试题。 • 3.试题形式仍然会是选择题为主流,主客观结合 的命题形式或有出现可能,题量仍然保持在3~4 道,分值为9~12分。 • 4.命题难度将会有所降低,严格定位在“懂”的 层面上,考查的重点是词句的理解
(二)课标卷
• • • • • • • • • • 2008年的课标卷考纲侧重要求: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课标卷与全国卷大纲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全国卷大纲总体要求为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而课标卷大纲的要求 为“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全国卷大纲的要求着眼于文本的内容, 而课标卷的要求侧重文本的表达方式。二是课标卷没有“推断想象” 类的题目。
• (四)相对文化散文信息密度要大得多,阅读社 会科学类散文同样需要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在表 述中的作用。如表示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 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等,忽略 了这些词语的修饰限定对象,对社会科学当然也 包括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就必然难以准确把 握。 • (五)社会科学类文章在作答时,要注意试题题 目及选项与文章内容的对应关系,当文章信息密 度相对较大时,当连续几个选项容易混淆自己的 视线时,同样需要采取脚踏手指的方式,把试题 或选项与文章相关的地方对应连接起来,以免被 众多的试题文字弄昏头脑。
• (一)从选文体裁上来看,散文为主,小 说次之。
• 四个课改实验区共三套试卷,海南和宁夏共用一套。山东 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的是著名诗人叶延滨的散文《灯火 的温情》,广东卷选用的是著名作家迟子建的散文《泥 泞》,海南和宁夏则选用了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一个情 节——《林冲见差拨》。与2006年高考大阅读全部采用散 文相比,今年可谓是迈出了一大步,改革很见力度,尤其 是优秀古典小说作为高考大阅读,这可是大姑娘上轿—— 头一回。因此,2008年大阅读的选材有可能向古代或现 代经典作品发展。
• 稳中有变,变是主要的,四个省市课改新高考三套题同 2006年高考试题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 首先,题量减少,难度降低,给考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 • 山东卷2006年高考大阅读是四个大题,其中16题、18题 均为两个小题,实际上成了六个题了,因而分量足,难度 大;2007年高考文学类阅读文本变成四个题,再没有小题 了,减少了题的数量,降低了题的难度。海南和宁夏2006 年用的是全国卷Ⅰ,大阅读共四个题四问,2007年两个省 市还是共用一套试卷,不过文学类阅读则变成了一道选择 题(11题),三道问答题(12题、13题和14题),虽然 还是四道题,但是已经大大降低了难度。广东卷2006年高 考大阅读是四个大题五个问题,2007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减 少为三道大题三问,非常明显地减少了题量,同时也就大 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二)课标卷
• 必考内容 • 关于现代文阅读 • 2007年必考内容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2008年改 成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范围缩小,明确说明第一卷中的现代文阅读 只考查社科类文章,我们今年要好好训练。 • 选考内容 • 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 • 2007年文学类文本阅读中,“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 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重要表现手法”,2008年变成“小说、散 文、诗歌、戏剧”,只是顺序发生了变化,但是小说的阅读就不要再忽略了, 应要加强一下小说阅读。 • 关于实用类文本阅读 • 2007年是“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类论文等实用类文体的 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008年变成“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 文章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社会科学类
• 1.2009年高考中,社会科学类文本仍然会保持 高考试卷“小阅读”的霸主地位,主流文本的选 材趋势不会有改变。但选材具体点会走多元化的 路子。 • 2.命题形式为选择题,位置在试题的I卷,题量 仍然保持在3-4道,分值为9-12分。 • 3.试题的难度会有所降低,但“根据文章内容进 行推断”这个命题点将会重点凸显,难度或有提 高。 • 4.不排除个别省市命题向北京卷、上海卷题型靠 拢的可能,即主、客观试题综合命题,也不失为 一种创新性较强的尝试。
因为全国卷大阅读没有变化,所以我们主要来看2007年课改区文学 类阅读,高考改革以来一直是中国的一个热门话题,备受社会的关注。 2007年高考是山东、海南、宁夏、广东四个课改试验区的第一次新 课改高考,面纱揭开,神秘尽现,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通过全景观 察四个实验省的高考题,可以看出文学类文本阅读具有以下特色: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
(一)全国卷
• 2008年的全国卷考纲明确规定: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和 自然科学类文章。 • 1.理解 B •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2.分析综合 C •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