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卡夫卡研究概况
《卡夫卡研究》的三重品格
非常 在意 和重 视 的。
在《 卡夫卡研究 》 我们能够处处感受到作 中, 者严 肃 和严谨 的学 风 , 至说 , 者对 “ 甚 作 言之 有据 ” 的坚 守 有些 让 人感 动 。 比如说 论 著第 二 十三 章 在
专论 “ 夫卡 与 《 卡 聊斋 志异 ’ 的时候 , 便将 “ 证” 考
的方法发挥到极致 。作者从其他学者 以及卡夫卡 的作 品中获 得这 样一 条 线索 :卡夫 卡掌 握 了一 种 中 国式 的 “ 成 小 动 物 ”的方 法 。作 者 由此 作 出 变
一
个种方 法 驾 大
现, 它就是 《 聊斋志异 》 的德译本。这个德译本参 考 了英 国汉学 家翟 理斯 的译本 , 翟理斯 从 《 斋 志 聊
异 》 4 5 故 事 中选 择 了 14个故 事 , 的 5个 6 而布 贝 尔 则从 翟 理斯 的译本 中选 择 了 1 故事 , 外 直接 O个 另 从 中文 翻译 了 6个故 事 。 曾艳 兵 先生 又 通过 卡 夫卡 的传 记 获取 了一个
但 容 易信 口开 河 , 洞百 出 , 漏 处处 给 人 留下驳 斥 的 把 柄 ;功 力型 学 者则努 力 将三 种研 究 方法 融会 贯
通 , 出既 “ 写 严谨 ”又 “ 气 ” 既 “ 灵 、 规范 ” “ 又 自由” 的学术论 著 。 从 学 术 追 求 和写 作 风 格 来 看 , 曾艳 兵 先 生 无
中 , 种对 任 何 蛛丝 马迹 都 不放 过 的 “ 探 式 ” 这 侦 精 神 可 谓 随处 可见 , 因为 如 此 , 正 曾艳 兵先 生 对 卡夫 卡先 生及其 作 品的 “ 证”是令 人信 服 的。 论 二 、论证 ”的品格 。“ “ 考证 ”可 以说是 “ 证 ” 论 的一 个 逻辑 起 点 , 因为如 此 , 论 是 卡夫 卡 与 中 正 无 国文 学 的事 实 关 系 , 是 卡 夫 卡 的 作 品 与他 的 家 还 庭、 民族 、 宗教 的关 系等 , 曾艳兵 先 生都 不 吝 笔 墨 , 寻根 溯 源 , 图给读 者 一个 全 方位 的交 代 。当 然 , 力 “ 知人 ”未 必就 可 以 “ 事”对 卡 夫 卡前 世 今 生 的 论 , 梳理 只是为解 读卡 夫卡提 供诸 多外部 的参 考 , 照 按 “ 家死 了”的说法 , 正可靠 的或许 只是 卡夫卡 的 作 真
残雪,被誉为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卡夫卡” ,她有哪些作品?
残雪,被誉为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卡夫卡”,
她有哪些作品?
残雪,被誉为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卡夫卡”,她有很多作品,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黄泥街》《苍老的浮云》《五香街》等。
残雪,如果不是因为这次诺贝尔文学奖,我们普通大众,认识她的人,真的不多。
但,在国外,她有非常煊赫的名声,有“中国的卡夫卡”之称,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
这个世界的文学界,能冠以“卡夫卡”之称的人不多。
卡夫卡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在西方有崇高的地位,就像武侠小说的金庸,卡夫卡是西方文学界的盟主。
残雪,原名邓小华,女,湖南人。
她的经历很传奇,工人、裁缝,是她曾经的身份,现在,她是中国最著名的作家,目前无人不知。
她的作品,很多都翻译成外文,是中国作品翻译成外文最多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甚至成为世界知名高校的教材。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她到目前为止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山上的小屋》。
《山上的小屋》最初发表于1985年的《人民文学》。
这部小说,没有时间没有背景,人物也只是一个符号,里面主要是对话。
这小说跟绝大多数的小说都不同,很有自己的特性。
小说解构了人类的家庭,——在很多人眼中,家庭是美好的——在残雪的笔下,家庭,是人性之恶形成的地方。
在大众挖掘家庭之美是,残雪更加蛀牙挖掘家庭恶的一面,以及其中的根源。
卡夫卡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卡夫卡对余华创作的影响引言:卡夫卡和余华都是荒诞派的作家,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中,卡夫卡是现代主义小说家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在他的作品中以各种荒诞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又一个现代人的困境;同时在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作品中也充满了荒诞离奇的风格。
在外国作品逐渐被译到中国,余华接触到卡夫卡的作品后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大致通过两者作品的比较,来展示卡夫卡对余华作品的影响,加深对他们的认识及用正确的眼光看待文化交流。
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人,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其作品很有深意地抒发了他愤世嫉俗的决心和勇气,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
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
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余华,中国当代作家,生于浙江杭州。
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
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
余华的早期小说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
他小说中的生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的人物与情节都置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活之中。
卡夫卡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当中国人还不知道有卡夫卡这个人的时候,卡夫卡已经在研读中国文化,这为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提供了先天因素。
后来卡夫卡的作品被一批优秀的英语和德语翻译者介绍和大量译入中国,其中《卡夫卡全集》是一部收集卡夫卡作品最全面的中文翻译作品,这些翻译作品的出版为卡夫卡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余华就是受到卡夫卡影响的作家之一。
在余华的文学生涯中,深受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影响,余华在迷恋川端康成数年后感到苦闷、迷惘、感到自己的灵魂越来越闭塞的时刻,余华在1986年的一个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卡夫卡,使他摆脱了束缚,获得了艺术上的新生。
卡夫卡《变形记》研究概况
卡夫卡《变形记》研究概况16中文3 尤潇雨20160210345中国人对于卡夫卡的关注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
据有学者考证,“中国早提及卡夫卡的是由赵景深撰写的《近的德国文坛》,发表在《小说月报》第21卷第1号(1930年1月10日)上,有关卡夫卡的评述文字……”而真正对于《变形记》的关注却是从1979年开始,这一年《世界文学》杂志刊登了由李文俊翻译的《变形记》,并发表了署名丁方、施文的文章《卡夫卡和他的作品》。
该文应该是国内第一篇比较全面系统的评介卡夫卡的文章,但从此后却一发而不可收拾,在以后的30年里平均每年以近10篇的评论文章从诸多视角在阐释《变形记》,一直到今天这种势头都未消退,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库,搜索关键词“卡夫卡;变形记”共有1126篇文章,从年份来看,1963年—2000年共计发表有关文章188篇,2000年—2010年共计发表456篇,2010年—2019年共计发表482篇,从发表数量上来看可以发现逐渐呈上升趋势,可见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变形记》的研究中。
从来源来看,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共400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855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010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8篇,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4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6篇,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37篇,由此可见研究质量呈上升趋势。
从研究内容来看,大体上是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变形记》的:其一是对于《变形记》主题的探索,一种集中的观点是认为它主要是描写异化的。
如紫葳在《寓严肃于荒诞之中——读卡夫卡<变形记>》一文中说:“作者并不是为了荒诞而荒诞,其中有深意存焉。
这就是深刻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
”有人还说:“《变形记》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主体意识第一次深刻而隐秘地揭示人的异化现象。
”有人也认为“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是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的象征,《变形记》堪称表现异化主题的代表作品。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卡夫卡:《变形记》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卡夫卡:《变形记》内容梗概一天早晨,某公司的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他非常着急,因为如果不能按时上班的话,就会被公司解雇。
这时公司派秘书主任前来催促他上班,格里高尔挣扎着打开了房门,一看见他的样子,主任吓得连忙逃走了,母亲吓得当即晕倒在地,父亲则厌恶地发出嘘声,恶狠狠地把他赶回了房间。
起初,只有妹妹时常地来照顾他。
格里高尔也逐渐地适应了虫子的生活,不过他仍然保留着人的心理特点和思维习惯,并且为家人的生活烦恼而感到不安和痛苦。
一天,妹妹和母亲商量着替他搬走一些房里的家具,让他有更大的空间活动身体,而格里高尔为了留下一张他喜欢的画像,就爬到墙上,紧紧地抱着那张画,母亲壮起胆子走进了他的房间,一眼瞥见墙上的大虫就昏了过去,父亲见了,气得不断地向他扔苹果,把他往房间里赶,其中一只击中了他的后背,深深地陷了进去,并对他造成严重的伤害。
随着时间的流逝,家人对他日渐厌恶。
后来父母为了增加收入,将空出的几间房出租。
一天晚上,妹妹在客厅里拉小提琴,优美的琴声吸引了格里高尔,他不由得想起从前的愿望通过努力地工作,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学习,格里高尔不由自主地来到了客厅,他的出现吓坏了房客们,后者借机嚷着要退租。
这时,妹妹终于表示无法再忍受这种情况,要求父母设法将眼前的怪物格里高尔弄走。
于是,格里高尔终于清楚了自己的处境和家人对他的态度,一时间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要强烈,当天夜里,格里高尔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在空虚而安谧的沉思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第二天早晨,家人冷静地接受了这一切,觉得从此卸下了沉重的包袱,他们决定这一天暂不工作,去郊外旅游,以纪念新生活的开始。
研究综述卡夫卡生前发表作品很少,不为世人注意。
《变形记》(1915)是他生前发表过的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之一。
从20世纪30年代起,卡夫卡开始受到西方评论界的重视,形成卡夫卡热。
中国大陆对于卡夫卡的介绍相对较晚。
中国卡夫卡研究概况
中国卡夫卡研究概况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 2009 No.9 思考与言说中国卡夫卡研究概况毫无争议,弗兰茨·卡夫卡已经成为20 世纪文学史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作家,也是对当代文学影响极其深远的作家。
正如卡夫卡研究专家曾艳兵先生所言:“今天,如果我们不阅读卡夫卡,便简直无法了解和认识20 世纪的西方文学。
”从研究的时间跨度、成果的数量以及对我国当代作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来看,作为一位外国作家,几乎无人能与卡夫卡比肩。
为了把关于卡夫卡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我们极有必要及时地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以便使我们有针对性地、卓有实效地进行创新性研究。
截止到目前,在我国关于卡夫卡研究综述性质的文章不少于8 篇,即郭祥赓的《我国研究卡夫卡述评》、叶廷芳的《国际卡夫卡研究略谈》、谢莹莹的《卡夫卡作品在世界各地的接受》、高照成的《‘卡夫卡热’缘何经久不衰?———兼谈国内卡夫卡研究》、周定宇的《近十年来中国卡夫卡研究述评》、姜智芹的《我国大陆新时期卡夫卡研究综述》、曾艳兵的《卡夫卡研究在中国》和《卡夫卡在中国:1930- 1980》。
处在新的历史时期,鉴于卡夫卡研究的现状,非常有必要再一次对卡夫卡的研究进行整体的述评。
为了便于述评,根据年度论文的数量、标志性成果的取得等方面可将我国卡夫卡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期(1966 年—1995 年)、发展期(1996 年—2002 年)和繁荣期(2003 年—今)。
下面将分期对我国卡夫卡的研究概况做一说明。
一起步期(1966 年—1995 年)众所周知,二战前后卡夫卡的作品逐渐为西方学界关注,而中国一直到1966 年才出现由李文俊、曹庸翻译的《〈审判〉及其他小说》(作家出版社出版),且“只有极少数专业人员才有机会看到”。
“文革”开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关于卡夫卡的研究进入停顿状态。
时隔13 年,即1979 年李文俊翻译的《变形记》在《世界文学》杂志第1 期发表,同期还刊登了署名丁方(即叶廷芳)、施文的文章《卡夫卡和他的作品》,这也是我国第一篇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评介卡夫卡的文章。
卡夫卡对中国的影响
卡夫卡对中国的影响弗兰兹·卡夫卡(1883—1924),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语小说家。
弗兰兹·卡夫卡文笔明净、想像奇诡,寓言体的小说形式,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使他和乔伊斯、普鲁斯特一起被尊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三大师。
甚至被称为“现代的莎士比亚”。
与此同时,他也是对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西方作家之一。
卡夫卡运用荒诞、变形的手法,表达孤独、异化、绝望、焦虑的主题,给中国作家以很大的启迪。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向往明天却又看不到出路。
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俨然成为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这种情感往往受到人们的排斥和误解。
但十年“文革”带给人的梦庵般的感觉使许多人看到甚至亲身感受到卡夫卡作品中的那种充满荒诞感的残酷世界,感受到那种孤独、异化、绝望、焦虑的心绪变化。
这种真实的经历,使以表现荒诞著称的卡夫卡引起了中国作家的共鸣。
因此,他的著作被大量翻译过来。
有人甚至断言,在中国新时期小说中,“几乎所有描写变形、乖谬、反常规、超日常经验的小说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卡夫卡有关”,特别是表现在他作品中的荒诞意识,引起了中国新时期许多作家的共鸣,同时,其创作中变形、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也使中国的同行深受启发。
十年动乱使人们仿佛经历了一场噩梦,梦醒之后突然发现过去的一切是如此残酷的荒诞和令人啼笑皆非的痛苦,因而卡夫卡对荒诞令人触目惊心的把握使他们找到了表达荒诞性的即成方式。
在这一时期受卡夫卡的影响比较明显的作家有:宗璞、王蒙、谌容、刘索拉、残雪、韩少功、余华、王朔、铁凝、莫言等。
一、卡夫卡的超现实主义怪诞笔法对中国新时期的“伤痕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写作方式上的解放)。
中国不少作家从他的《变形记》中得到了有益的启迪,可以明显地看到宗璞的《我是谁》就是受了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影响构思出来的。
《我是谁》写的是‘文革’期间爱国知识分子韦弥在本人被诬蔑为特务、丈夫自杀身亡的情况下,精神发生裂变,搞不清自己的身份归属,在幻觉中变成一只爬行虫子。
卡夫卡作品的现实意义
谈当代学者对卡夫卡作品现实意义的研究摘要在外国文学中,卡夫卡始终是一个我们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存在主义时,可以说没有卡夫卡,研究就会缺乏说服力。
我们并不是在刻意抬高卡夫卡在文学与哲学中的地位,而是因为在文学创作与哲学思考中,实在没有几个人能像卡夫卡那样用生命进行探寻。
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与卡夫卡命运相似的普通人,但他们却因找不到精神寄托而身陷痛苦。
在这里,我们从中国学者对卡夫卡的研究成果出发,讨论如何挖掘卡夫卡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与现实意义,使卡夫卡为大众熟知,将形而上的存在主义转化为形而下的现实救助。
关键字:卡夫卡人文关怀现实意义存在主义中国最早谈到卡夫卡的是1930年赵景深的《最近的德国文坛》,在那时,中国学者便意识到卡夫卡写作的态度是写实的,但意义却是象征的(赵景深,1930)。
1936年第一部《卡夫卡文集》出版,这是卡夫卡首次以较全面的形象出现在中国大众面前。
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文坛对卡夫卡的研究是比较浅层次的,例如萧乾在《创作四试前记》中将卡夫卡归为象征主义作家,卞之琳将詹姆士的小说与卡夫卡的寓言故事相比较等等,这些都是不成熟的,他们并没有深刻意识到卡夫卡的存在主义中蕴含的现实主义。
而到了新中国成立时,英雄主义在文学中占了上风,并且文学长期被政治捆绑,所以突显普通个人心理世界的卡夫卡自然受到了冷落。
正如叶廷芳所说的,“直到九十年代后期,我国的卡夫卡研究才步入比较宽松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对于西方现代哲学,包括存在主义的研究也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1】卡夫卡首先展现给我们的价值判断便是对于生命的态度,我们是该放任自流,还是活出个性,这是当代社会,尤其是对于青年群体,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命题。
胡志明的《卡夫卡现象学》详细阐述了卡夫卡作品中蕴含的存在主义,对卡夫卡的精神层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精神、生活、社会政治、艺术构思和文化价值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现了卡夫卡的内心世界。
卡夫卡的存在观与海德格尔不同,他更多是在强调无言与沉默,就好像一个虚无的人存在于这个虚无的世界。
新中国60年卡夫卡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_曾艳兵
自此以后,卡夫卡小说的译文在各大杂志一发而不可收 。1980 年 《十月 》 ( 第 5 期 ) 杂志 》 。1980 年 《外国 又发表了由叶廷芳翻译的 《饥饿艺术家》 及 《略论卡夫卡及其 〈饥饿艺术家 〉 。 文艺》 ( 第 2 期) 发表了卡夫卡的短篇小说 《绝食艺人 》 和 《歌手约瑟芬, 或耗子似的听众 》 1981 年初 《外国文学》 发表了卡夫卡的四个短篇 : 《判决 》 、 《乡村医生》 、 《法律门前 》 和 《流 。长篇小说 《城堡》 ( 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 年版 ) 和 《审判 》 ( 钱满素译, 氓集团》 , 《美国 》 也发表了选译的第 1 章和第 5 章。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 很快就出了单行本 1983 年在卡夫卡诞生 100 周年时 , 《外国文艺 》 ( 第 4 期 ) 刊有 “卡夫卡小说特辑 ” , 它包括: 《万里长城建造时 》 、《地洞 》 、《致科学院的报告》 。同年 《外国文学季刊 》 发表了卡夫卡的三个 : 《司炉 》 、《乡村教师 》 、《老光棍布鲁姆费尔德》 。1985 年孙坤荣选编的 《卡夫卡短篇小说 短篇 选》 由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印数 9001 册。两年后第二次印刷,加印了 6700 册。这个选集收录 了卡夫卡的 20 个短篇,卡夫卡的重要短篇小说几乎都被收录在内 。 孙坤荣在 《译本序 》 中肯定 : 了卡夫卡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 · 卡夫卡和爱尔兰的詹姆斯 · 乔伊 ” 但同时他又指出 : “我 斯、法国的马赛尔·普鲁斯特一起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 。 们承认,卡夫卡的小说对于我们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能够帮助我们深刻地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非人化的腐朽一面。但是,卡夫卡在所有作品中所宣扬或流露的资产阶级思想意识 ,显然与社会
卡夫卡与中国先锋小说现代意识的呈现
2018年5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May.2018第36卷第3期Humanities&SocialSciencesJournalofHainanUniversityVol.36No.3卡夫卡与中国先锋小说现代意识的呈现罗㊀璠ꎬ雷浩泽(1.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ꎬ海南海口571158)[摘㊀要]在对卡夫卡文学的接受中ꎬ中国先锋小说不仅扩大了生活的表现范畴ꎬ也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ꎬ使文学创作具有了更多的表现方式ꎮ其中ꎬ最具价值的内核乃在对卡夫卡小说的继承与发展中ꎬ中国先锋小说具有了自身的现代意识ꎮ这种现代意识主要表现在对艺术形式感的关注㊁写作意识的自觉呈现㊁荒诞意识的弥漫等三个方面ꎮ[关键词]卡夫卡ꎻ先锋小说ꎻ现代意识[中图分类号]I206.7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4-1710(2018)04-0135-07[收稿日期]2018-01-0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ZW024)[作者简介]罗璠(1966-)ꎬ男ꎬ湖南益阳人ꎬ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ꎬ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中外文艺思潮研究ꎮ①㊀宗璞:«独创性艺术的魅力»ꎬ«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1期ꎬ第117页ꎮ从中国先锋小说来看ꎬ卡夫卡文学意识的影响是深远的ꎬ其中以残雪㊁蒋子丹㊁宗璞㊁余华㊁张辛欣㊁刘索拉等最为突出ꎮ他们在创作中借鉴卡夫卡以来的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方法ꎬ不仅扩大了生活的表现范畴ꎬ也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ꎬ使文学创作具有了更多的表现方式ꎬ尤其在小说创作方面ꎬ让卡夫卡以来的现代小说叙事艺术变得极具中国性ꎮ其中ꎬ最具价值的内核ꎬ乃是对卡夫卡小说以来现代传统的继承与发展ꎬ在这种继承与发展中ꎬ残雪㊁蒋子丹㊁余华等作家的先锋小说具有了自身的现代意识ꎬ这种现代意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呈现出来ꎮ一㊁对艺术形式感的关注1979年ꎬ卡夫卡作品在大陆的公开出版ꎬ催发了中国作家对艺术形式感的思考与探索ꎮ中国最早表明卡夫卡小说为自己的创作开启了 形式之门 的作家是宗璞ꎮ作家曾说ꎬ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ꎬ她所在单位要求对卡夫卡等作家的作品进行批判ꎮ因为批判ꎬ需要阅读ꎬ但是ꎬ在阅读中ꎬ卡夫卡作品的艺术魅力不仅让她忘了 批判 的重任ꎬ反而打开了令她多年之后吃惊的另一个世界ꎮ她曾说: 从卡夫卡那里得到的是一种抽象的㊁或者是原则性的影响ꎬ我吃惊于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ꎬ更明白文学是创造ꎮ何谓创造?即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世界ꎮ ①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ꎬ在荒诞的岁月ꎬ作家并没有随荒诞一起沉沦ꎬ反而在优秀艺术作品的感召下ꎬ体悟到了创造性小说艺术 精神的形式 (残雪语)的召唤ꎮ这种精神的形式就是艺术形式感的表现ꎬ表现为艺术作品里那种抽象的形式结构对审美主体所引起的感受ꎮ就绘画来说ꎬ这种形式感是构成画面的线条㊁色彩和由它们所组成的形式本身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ꎬ即所谓形式美所具有的感染力ꎻ就文学来说ꎬ主要包括文学语言㊁意象㊁情调ꎬ叙事方法㊁文体㊁结构等审美特性ꎻ就宗璞来说ꎬ那就是 小说原来可以这么写 ꎮ而 这么写 的内涵宗璞虽然语焉不详ꎬ但从她新时期以来的创作成果和她的创作随感来看ꎬ可以发现 这么写 的精神内涵ꎮ宗璞曾在一篇论文中写道: 我的作品可以分为两大类ꎬ一类是根据生活反映现实的写实主义手法ꎬ我称为 外观手法 ꎬ也就是现在说的再现ꎮ 另一类是 内观手法 ꎬ就是透过现实的外壳去写本质ꎬ虽531然荒诞不经ꎬ但求神似ꎬ相当于现在说的表现ꎮ 卡夫卡的«变形记»«城堡»写的是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ꎬ可是在精神上是那样准确ꎬ 这一点给我以启发ꎮ ①现实中不可能ꎬ精神上却准确ꎬ这实际上就是米兰 昆德拉所说的 小说的艺术 ꎮ艺术的创造者是一个发现者ꎬ他关注的是艺术的形式ꎮ按米兰 昆德拉的话说: 小说家对自己的想法不太在乎ꎮ他是一个发现者ꎬ他在摸索中试图揭示存在的不为人知的一面ꎮ他并不迷恋自己的声音ꎬ而是关注他所追求的一种形式ꎬ只有那些符合他梦想的苛求的形式才属于他的作品ꎮ ②这种卡夫卡式的文学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宗璞«我是谁»«蜗居»«泥沼中的头颅»等作品中ꎮ在小说«蜗居»中ꎬ 我 作为一只 蜗牛 ꎬ无望地在令人窒息的黑暗中寻找着自己的家园ꎬ而 我 却不知道这个家是否真正存在过ꎮ叙述者以蜗牛之眼ꎬ上天入地看到了各种变形的人物和荒诞的人世景象ꎬ来呈现具有深厚历史意味的中国式荒诞意象ꎮ小说«泥沼中的头颅»告诉读者ꎬ虽然 头颅 身陷囹圄ꎬ但仍然执著地追求真理ꎬ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ꎮ«我是谁»是宗璞最具代表性的作品ꎬ它讲述了 文革 时期一位具有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怎样被残酷现实完全 异化 的故事ꎮ主人公韦弥在丈夫被迫自杀身亡后ꎬ患上了精神分裂症ꎬ在幻觉中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可怜的虫子ꎮ从宗璞的这三篇小说来看ꎬ作者可谓在卡夫卡的 启发 下ꎬ用 内观手法 ꎬ采用变形的形式ꎬ表达了荒诞㊁异化的主题ꎬ 卡夫卡 的痕迹相当明显ꎮ但 形式感 的本质特征在其先锋性ꎬ即每个独特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不可模仿的声音ꎮ宗璞的成功之处在于ꎬ在接受卡夫卡时不是一味模仿ꎬ而是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自身对历史与现实境遇的体悟对之进行了过滤ꎬ从而表现出自身创作的创造性特征ꎮ有评论者针对卡夫卡的绝望和宗璞的绝望本质进行了区别和分析ꎬ文章认为 对卡夫卡来说ꎬ绝望是他所面对的生存困境ꎬ这种绝望具有形而上的意味ꎬ是一种精神上的㊁超现实的绝望ꎬ是由卡夫卡的悲观主义哲学所决定的ꎬ它源自西方传统基督教价值观念的解体ꎬ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机械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㊁隔绝等ꎮ因而ꎬ与卡夫卡的绝望紧密相联的是彻底的幻灭㊁孤独和寂寞ꎮ 在宗璞笔下ꎬ韦弥的悲剧有着具体的㊁特定的社会原因ꎬ是特定历史时期造成的ꎮ 韦弥的死是对疯狂时代的控诉ꎬ是扼住生命咽喉的抗争和呐喊ꎮ在 我是谁 那撕心裂肺的绝望感中ꎬ分明充满着 觉醒和信心 ꎬ他让人在凛冽的寒风中ꎬ满怀着对春天的希冀ꎬ去眺望黎明的曙光ꎮ ③从这段评析可以看出ꎬ宗璞在对卡夫卡接受的过程中ꎬ既是一种形式借鉴的剥离ꎬ也是一种形式内蕴的充溢与创造ꎮ故 形式感之新就不仅是形式之新ꎬ也是思想观念之新ꎬ形式感不仅在于体现出一种形式张力ꎬ也在于能体现出艺术创造精神及思维的溢涨ꎮ ④这种创造精神和思维的溢涨在余华那里表现得更为鲜明ꎮ在余华的小说中ꎬ 死亡 命运 欲望 和 灾难 等符码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话语系统ꎬ这种寓言化的形式系统ꎬ被余华称为 虚伪 的形式ꎮ作家说: 当我发现以往那种就事记事的写作态度只能导致表现的真实以后ꎬ我就必须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ꎮ寻找的结果ꎬ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物的形态ꎬ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ꎮ这种形式背离了现实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ꎬ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ꎮ ⑤这种背离逻辑接近真实的情形无疑与卡夫卡的文学传统是遥相呼应的ꎮ卡夫卡 整体荒诞㊁细节真实 的形式结构给余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强劲的冲力ꎬ他曾对这种冲击进行过详尽而兴奋的描述:一个夜晚读到了«乡村医生»ꎮ那部短篇使我大吃一惊ꎬ事情就是这样简单ꎬ在我即将沦为文学迷信的殉葬品时ꎬ卡夫卡在川端康成的屠刀下拯救了我ꎮ我把这理解成命运的一次恩赐ꎮ«乡村医生»让我感到作家在面对形式时可以是自由自在的ꎬ形式似乎是无政府主义的ꎬ作家没有必要依赖一种直接的㊁既定的观念去理解形式ꎮ在某种意义上说ꎬ作家完全可以依据自己心6312018年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①②③④⑤施叔青:«又古典又现代:与大陆作家宗璞对话»ꎬ«人民文学»1988年第10期ꎬ第107页ꎮ米兰 昆德拉:«小说的艺术»ꎬ董强译ꎬ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ꎬ第52页ꎮ姜智芹:«影响与接受»ꎬ«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ꎬ第70页ꎮ张学昕:«20世纪中国作家的形式感纪纲»ꎬ«北方论坛»2001年第4期ꎬ第89页ꎮ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ꎬ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ꎬ第60页ꎮ情是否愉快来决定形式是否愉悦ꎮ在我想象力和情绪力日益枯竭的时候ꎬ卡夫卡解放了我ꎮ ①在余华这里ꎬ卡夫卡深邃的思想㊁怪诞的风格和孤独的气质不只是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影响着他ꎬ而且ꎬ这种精神在他的作品中被形式化了ꎮ以内容形式化的文化修辞式样给予了他启示和感召ꎬ通过«四月三日事件»«十八岁出门远行»«一九八六年»«往事与刑罚»等小说展示了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ꎬ这个世界与卡夫卡笔下那个变化无常的荒诞世界共同勾勒出了人类存在之图的恐怖与绝望之景ꎮ卡夫卡的作品以绝望的形式表现出了人类最黑暗的生存图景ꎮ绝望主题同样是中国先锋小说关注的重心ꎬ而余华被认为是最具卡夫卡绝望风格的中国作家ꎮ但是余华的绝望绝不是卡夫卡绝望风格的简单模仿ꎬ而是创造性的构建了余华特色的绝望形式ꎮ余华的绝望与卡夫卡对人类无可名状的生存体验的绝望不同ꎬ余华的绝望是建立在对人性残忍的绝望基础上ꎬ卡夫卡的绝望更多触及到人类最深刻的精神迷津ꎬ余华更多地在诉诸人类形而下的冲动ꎮ如果说卡夫卡小说的绝望形式是始终贯一的ꎬ余华的绝望却是线性发展的ꎮ在«世事如烟»«一九八六年»等小说中ꎬ余华感到了绝望的无可驾驭ꎬ在臆想中不断重复的凶兆㊁血腥及对征兆的印记ꎬ令他的小说带有某种令人生厌的模式化特征ꎮ但到了«许三观卖血记»ꎬ余华的叙述风格开始令人耳目一新ꎬ有批评者认为: 这部朴实无华的小说为现代小说的写作提出了形式诗学的新问题ꎮ其中最突出的是 重复 问题ꎮ 主人公 许三观在他一生的卖血生涯中ꎬ每在生活关键处都重复他简单㊁循环的生活内容ꎮ ②笔者认为ꎬ正是这种重复ꎬ让余华走出了早期单调的绝望风格ꎬ突显了在绝望的生存图景中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所具有的生存责任感和 西西弗 式的对绝望与荒诞的反抗意志ꎮ如离家出走的一乐在许三观的背上看到了胜利饭店的灯光ꎻ许三观用 嘴 为三个饥饿无比的儿子做红烧肉的幽默讲述ꎬ都表现了 在绝望的边缘总是有一种新的力量诞生ꎬ让人能够从废墟中重新站立起来ꎮ ③在余华这里ꎬ通过 重复 找到了自己超越某种绝望的叙事方式ꎬ在卡夫卡式的对人类存在之图的描绘中ꎬ找到了对人类灵魂和精神的诗性表达ꎬ显示了小说形式的力量ꎮ二㊁写作意识的自觉呈现对形式的探索是在写作过程中展开的ꎬ写作是为了讲述ꎬ在讲述的方式中能呈现作者独特的审美特性ꎬ这种审美特性就是贝尔 有意味的形式 ꎮ先锋作家们对形式感的刻意追求是其写作意识的一种自行呈现ꎬ写作是作家的存在方式ꎮ在后人的叙述中ꎬ卡夫卡是一个羞怯㊁懦弱㊁奇瘦无比且特别畏惧异性与婚姻的男人ꎮ卡夫卡曾说: 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在摧毁一切障碍ꎮ在我的手杖上则是:一切障碍在摧毁我ꎮ ④对于卡夫卡来说ꎬ孤寂的内心世界在与现实的交媾中遭到了撕裂ꎮ作为一家保险公司的职员ꎬ让他看到了社会无处不在的悖理和恐怖ꎬ这些现象与他那个瘦小㊁正直㊁单弱㊁善良的心格格不入ꎬ甚至永不相容ꎮ为此ꎬ他感叹道: 这种生活是无法忍受的ꎬ而另一种生活又求之不到ꎮ ⑤所谓另一种生活ꎬ是卡夫卡心中的理想生活ꎬ而这种生活却求之不能ꎬ当内心遭遇到理想与现实这对矛盾体的撕裂时ꎬ表达内心的矛盾ꎬ就成为卡夫卡急不可待的内心渴望ꎮ在卡夫卡看来ꎬ解放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写作ꎬ对于一个内心走投无路的人来说ꎬ写作是一条通向内心暗昧和解放情绪的道路ꎮ一个被剥夺了生命自主权的人ꎬ惟一可做的就是梦想ꎮ卡夫卡曾对这种梦想做过如下描述: 我的梦的力量不让我睡觉ꎬ这些梦的光芒已照过我入睡前的清醒状态ꎮ在晚上和早晨ꎬ我对文学创作能力的意识是一望无际的ꎮ我感到自己完全放松了ꎬ直到我身心的最底层ꎬ只要我愿意ꎬ我可以从我内心深处把任何东西挖掘出来ꎮ ⑥对卡夫卡这种一望无际的写作意识ꎬ有论者认为 其实ꎬ卡夫731罗㊀璠等:卡夫卡与中国先锋小说现代意识的呈现①②③④⑤⑥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ꎬ第92页ꎮ张学昕:«20世纪中国作家的形式感纪纲»ꎬ第96页ꎮ姚岚:«余华对外国文学的创造性吸收»ꎬ«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3期ꎬ第57页ꎮ卡夫卡:«卡夫卡悖谬论集»ꎬ叶廷芳译ꎬ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ꎬ第131页ꎮ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ꎬ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ꎬ第181页ꎮ卡夫卡:«卡夫卡文集(4)»ꎬ祝彦等译ꎬ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ꎬ第90页ꎮ卡只是在写作个人的历史ꎬ一直在坦白自己的命运ꎮ卡夫卡写作的意义在于彻底的自主性ꎮ ①这种彻底的自主性ꎬ按照米兰 昆德拉的说法就是: 弗兰茨 卡夫卡通过小说的彻底自主性ꎬ就我们人类的境遇(按它在我们这个时代所呈现出来的样子)说出了任何社会学或者政治学的思考都无法向我们说出的东西ꎮ ②从米兰 昆德拉的评述中ꎬ可以看到 卡夫卡手杖 和 巴尔扎克手杖 在深层意义上的交融性:在脆弱的表象和孤绝的处境中ꎬ障碍为卡夫卡的生存和写作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强度ꎮ所以卡夫卡说: 每个人都在斗争ꎬ可是我斗争得比其他人多ꎮ ③可以看出ꎬ卡夫卡表现了一种与世界不和解的决绝态度ꎬ卡夫卡的小说就是这种绝决态度的结果ꎮ卡夫卡的小说是他生命的一种表现方式ꎬ是一种可能性生活情境的某种呈现ꎬ这种写作意识交融于他的小说成为了现代主义文学弥足珍贵的遗产和传统ꎮ在余华的生命中ꎬ写作同样构成了理解文学及其与生活关系最为重要的概念ꎮ他认为ꎬ对于写作与叙述来说ꎬ两者关联却又不同ꎬ 叙述在对立视野中展开ꎬ而写作却是自行呈现的ꎬ它具有一种客观的品性ꎮ 写作的过程既是向未知过去的追寻ꎬ也是向未知将来的可能性的展开ꎮ 写作是一种自我塑造的力量 是敞开自身的方式ꎬ是把自己交给时间和命运的方式ꎬ随波逐流ꎬ欣喜和暗淡并存ꎬ自己和自己斗争ꎮ写作把作家自身㊁虚构的世界和现实联为一体ꎮ ④作家将对写作的全部理解贯注于小说创作和文学批评之中ꎬ构成了 余华式 的小说美学理论ꎮ在随笔«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中ꎬ余华将布尔加科夫的写作理解成了一次单纯的回归ꎬ这种单纯的回归因其纯粹性而成为写作的起源ꎬ他说: 布尔加科夫的写作只能是内心独白ꎬ于是在愤怒㊁仇恨和绝望之后ꎬ他突然幸福地回到了写作ꎬ就像疾病使普鲁斯特回到写作ꎬ孤独使卡夫卡回到了写作ꎬ厄运将布尔加科夫与荣誉㊁富贵分开了ꎬ同时又将真正的写作赋予了他ꎬ给了他另一种欢乐ꎬ也给了他另一种痛苦ꎮ 回到了写作的布尔加科夫ꎬ没有了出版ꎬ没有了读者ꎬ没有了评论ꎬ与此同时他也没有了虚荣ꎬ没有了毫无意义的期待ꎬ他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写作ꎮ他用不着去和自己的签名斗争ꎬ用不着一方面和报纸㊁杂志夸夸其谈ꎬ另一方面独自一个人时又要反省自己的言行ꎮ最重要的是ꎬ他不需要逼使自己从世俗的荣耀里脱身而出ꎬ从而使自己回到写作ꎬ因为他没有机会离开写作了ꎬ他将自己的人生掌握在叙述的虚构里ꎬ他已经消失在自己的写作之中ꎬ而且无影无踪ꎮ ⑤这段话也许会让人产生对像巴尔扎克与鲁迅这些以写作为生的人似乎远离了写作本身的误解ꎬ但这不是余华关心的问题ꎬ余华关注的是:写作是解放自身的有效手段ꎬ正如卡夫卡㊁布尔加科夫们的写作是对自身生命的呈现一样ꎬ结果不是他关注的中心ꎮ叙述的虚构 是中国语境中的先锋派作家叙事策略的转折性标志ꎮ按文学的表达就是ꎬ把传统小说重点在于 写什么 改变为 怎么写 ꎬ它标志着小说观念的根本转变ꎮ余华所谓叙述的虚构实际上就是写作的自由ꎮ而卡夫卡就是完全 自由化 的作家ꎬ卡夫卡把写作当作一种祈祷的方式ꎬ在写作中让自己变成了虚无ꎬ而虚无就是一种纯写作ꎬ一种为内心而写作的心ꎮ在«文学与文学史»一文中ꎬ余华对舒尔茨的写作及其自由的尺度作了较为详尽的评析: 与卡夫卡一样ꎬ(舒尔茨)使自己的写作在几乎没有限度的自由里生存ꎬ在不断扩张的想象里建构自己的房屋㊁街道㊁河流和人物ꎬ让自己的叙述永远大于现实ꎮ他们笔下的景色经常超越视线所及ꎬ达到他们内心的长度ꎻ而人物的命运像记忆一样悠久ꎬ生和死都无法测量ꎮ于是我们谈到丰富的历史ꎬ可是找不到明确的地点ꎮ他们的作品就像他们失去了空间的民族ꎬ只能在时间的长河里随波逐流ꎮ ⑥与余华对写作的纯粹推崇一样ꎬ残雪始终坚守着卡夫卡以来的现代主义艺术的精神家园ꎬ倡导纯文学的写作信念ꎮ残雪曾说卡夫卡是他喜欢的作家之一ꎬ之所以喜欢ꎬ是因为卡夫卡创造的是 纯而又纯的8312018年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①②③④⑤⑥周晗:«写作是一种祈祷方式»ꎬ«书屋»2002年第1期ꎬ第57页ꎮ米兰 昆德拉:«小说的艺术»ꎬ第147页ꎮ卡夫卡:«卡夫卡悖谬论集»ꎬ第163页ꎮ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ꎬ第2页ꎮ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ꎬ第67页ꎮ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ꎬ第18页ꎮ尖端艺术 ①ꎬ对作品的要求极其苛刻ꎬ不求读者多ꎬ只求同终极之美靠得近ꎮ所谓 纯而纯的尖端艺术 ꎬ乃是一种高超的精神舞蹈ꎬ是一种具有奇异生命力的精灵ꎬ是无中生有的创造ꎮ为此ꎬ残雪认为卡夫卡的 «城堡»也是灵魂的城堡 ꎬ这种对灵魂不同的艺术表现是一种对诗意和精神的召唤ꎮ残雪在«艰难的启蒙»一文中这么说道: K被捕的那天早上就是他内心自审的开始 史无前例的自审以这种古怪的形式展开ꎬ世界变得陌生ꎬ一种新的理念逐步地主宰了他的行为ꎬ迫使他放弃现有的一切ꎬ脱胎换骨ꎮ ②这段话告诉我们ꎬ对K来说ꎬ从自信无罪到慢慢感觉自身的有罪ꎬ并最终在毫无外压的情况下心甘情愿走向死亡ꎬ这是卡夫卡对一个灵魂从挣扎㊁奋斗到彻悟的洞察和描绘ꎮ在残雪与卡夫卡创作关联的问题上ꎬ有研究者认为 卡夫卡的作品只不过是一幅灵魂地图而已ꎬ沿着其中意味深长的标志和路线ꎬ残雪也描绘了自己的心灵嬗变 ꎮ 她所关心的是卡夫卡的价值选择与自己的文学理想和人生信念之间的奇妙关系ꎮ ③正是这种奇妙关系生成了残雪独创性的现代主义小说ꎬ这种小说被人称为 黑暗灵魂的舞蹈 ꎮ残雪对这种评价也很有满意ꎬ曾说: 写作就是表演ꎬ把灵魂里边的东西表达出来ꎮ像但丁写的地狱ꎬ那就是他的灵魂ꎬ整个地狱他一层层走下去ꎬ就是往自己的灵魂里面一层层深入ꎬ那些恶的㊁可怕的东西都是他灵魂里的东西ꎮ ④无论是现代小说之父卡夫卡ꎬ还是当代中国先锋作家残雪ꎬ他们都以极限性的沉思ꎬ祛除世界的魅惑ꎬ把握住了生存的深刻困境ꎬ他们对纯文学的执著理念与操守(其中卡夫卡㊁残雪是坚守者ꎬ余华只表现在早期创作中)ꎬ决定了他们所有的文字都是一种精神诉求ꎬ其灵魂的深度决定了其写作的深度ꎮ残雪在灵魂深处与卡夫卡的相遇与感应ꎬ构建起了百年现代主义西方与东方的一道独特风景ꎮ三㊁荒诞意识的弥漫中国作家对卡夫卡的接受ꎬ首先是从模仿卡夫卡小说结构的荒诞叙事意识开始的ꎬ这也许跟中国人梦魇般的生活经历紧密相关ꎮ荒诞 是欧美20世纪50年代一些荒诞戏剧家们的常用术语ꎬ这些戏剧家们在戏剧中对人在宇宙中的窘困状态都表达了相同的态度ꎬ这一点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一文中加以了总结ꎮ加缪认为ꎬ人类之所以陷入困窘状态ꎬ是因为人与其环境之间失去了和谐ꎬ人的生存丧失了目的性ꎬ并由此产品产生了玄奥的苦状态ꎬ从而使人生显现了荒诞的图景ꎮ然而ꎬ加缪所提出的问题和荒诞派戏剧家们所全面呈现的荒诞图景ꎬ在他们的先辈卡夫卡那里已得到充分表达ꎮ扎东斯基在«卡夫卡与现代主义»一书中ꎬ认为无论是存在主义者加谬ꎬ还是荒诞派的戏剧表现都是对卡夫卡的继承和发展ꎮ扎东斯基认为: 如果说 新小说派作家 在卡夫卡作品中感到兴趣的是他作品里的 自然主义的东西 ꎬ如卡夫卡所表现的东西㊁手势㊁事物的话ꎬ那么荒诞派的信徒们则紧紧抓住卡夫卡作品里与自然主义正好相反的东西ꎮ 荒诞派的剧作家们认为卡夫卡是破坏现实的无与伦比的大师ꎬ而破坏的办法就是把反理性的事物同普通事物混在一起ꎬ溶在一起ꎮ ⑤考察卡夫卡的文学特征ꎬ加缪作了如下概括: 用普通事物表现悲剧ꎬ用逻辑性表现荒诞ꎮ ⑥正如«城堡»ꎬ整部作品从头到尾都是 看得见而走不到 这样的事情ꎬ«法的门前»让乡下人在自己的门前坐等至死ꎮ中国当代先锋作家承续了卡夫卡小说的荒诞传统ꎮ一般认为ꎬ宗璞的«我是谁»是较早出现荒诞因素的小说ꎮ小说讲述了一对普通知识分子夫妇在 文革 中荒诞悲凉的生活遭遇ꎮ夫妻俩都是从国外学成回国的知识分子ꎬ他们怀着虔诚的梦想与报效伟大祖国的赤子之心ꎬ渴望为祖国的事业大显身手ꎬ但是931罗㊀璠等:卡夫卡与中国先锋小说现代意识的呈现①②③④⑤⑥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 残雪访谈录»ꎬ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ꎬ第132页ꎮ残雪:«灵魂的城堡»ꎬ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ꎬ第185页ꎮ胡荣:«灵魂城堡的观察与探险»ꎬ«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2期ꎬ第95页ꎮ残雪:«为了报仇写小说 残雪访谈录»ꎬ第144页ꎮ扎东斯基:«卡夫卡与现代主义»ꎬ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ꎬ第140页ꎮ叶廷芳:«论卡夫卡»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ꎬ第105页ꎮ。
新中国60年卡夫卡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
夫 卡是 堪 与 当时德 国著名 作家霍 普特曼 等 人媲美 的第 一流 大作 家 ,但 他 的这种 评价 在 当时却并 没 有 受到 人们 的关 注和重 视 。卡夫 卡作 品 的第 一个 法 译 本 的 出版 是 12 98年 ,这 时卡 夫 卡 已经 去 世 4年 了。二次世 界 大战后 ,经 历 了一 场 噩梦 的欧洲 终于 发现 了卡夫 卡 的价 值 和意义 。15 90年 ,随
家著名 的 书店里 ,几 年来 共 售 出了 1 1册 书 , “ 中 1 很 容 易 找 到 买 主 ,因为 是 他 自己买 的 , 其 0册
不 过 ,他一 直想 知道 究竟 是谁 买走 了那 第 1 册 ? 尽管他 的挚 友 布罗 德早 在 11 1 ” 9 6年就 指 出 ,卡
¥ 本 文 系国家社会 科学基金重大项 目 “ 中国外 国文学研 究 6 新 0年” ( 目号 0 & D 7 ) 的阶段 性成果。 项 9 Z O1
加” ,文 中 尚有许 多 不实 之词 。13 96年 6月 1日,赵 家 璧 译 的 德 国作 家雅 各 布 ・ 塞 曼 撰 写 的 沃
批评 家 和西方 共 产党员 文艺评 论 家一起 在卡 夫卡 的家 乡布 拉格 举行 了 “ 夫 卡学 术研 讨 会 ” 自 卡 , 此 以后 ,社会 主义 国家 的批评 家也 开始关 注 、思考 并研究 卡夫 卡 。中 国的卡夫 卡研 究可 以分 为三 个 时期 :14 9 9年 以前 ;14 9 9至 17 9 9年 ;17 9 9至 2 1 0 0年 ,真 正 的 卡夫 卡研 究 是 从 17 9 9年 开 始
星译 介 。14 9 9年 至 17 9 9年 中 国 的卡 夫卡 研 究 基 本 处 于 停 滞 状 态 。 中 国 的卡 夫 卡 研 究 实 质 上 是 从 17 99
卡夫卡的中国文化探索
卡夫卡的中国文化探索作者:马海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0期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道家美学的跨文化价值研究”(13XSYK005)阶段性成果。
摘要:卡夫卡对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哲学有着浓郁的喜爱情结,他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想象,将这种异域文化纳入其写作过程中去,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种跨文化解读的可能。
关键词:中国;文化;道家[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0--02如果我们要追溯卡夫卡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就不得不了解歌德,因为歌德是卡夫卡最崇敬也是阅读其作品最多的德国作家之一。
歌德在中德文化交流史上有着其为关键的作用。
是他预见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并主张德国人应该向中国人靠拢去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文化,被德国人尊称为“魏玛的孔夫子”。
卡夫卡的挚友马克斯·布罗德曾在《灰色的寒鸦——卡夫卡传》回忆到:“卡夫卡想到歌德和福楼拜时怀有的那种喜爱之情在我跟他亲近的这22年中始终不渝。
”赫德森在《洛可可作风》中记载:“其时富人家中,必有‘中国室’,其中各物尽中国物也,苟无其物,亦不惜仿造”。
那么生活在这样一个正值“中国热”盛行的时代,而作为出生在富裕家庭的歌德,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中国物品及中国文化。
歌德位于莱茵河畔的故居主厅就叫做“北京厅”,里面的陈设有中国式的描金红漆家具,仿造的中国式古老风琴,琴盖上画着中国风景画:山水、杨柳、宝塔等等,好一幅静谧的中国乡村景致。
卡夫卡就访问过歌德故居,这一番中国景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然,歌德对中国的喜爱并不仅限于中国物品方面,而且包括中国古代哲学,大概诸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古籍的拉丁文译本他都读过。
歌德在杜哈德编纂的《中国详志》中读过《诗经》里的几首诗、元曲等等。
到19世纪一二十年代,歌德对中国文学的兴趣愈发浓厚,尤其是在1813年和1827年,他认真的研究过中国的《好逑传》、《花笺记》、《玉娇梨》等作品,并成功地创作了他著名的《中德四季晨昏杂咏》。
孤独的行路人——卡夫卡和鲁迅的比较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孤独的行路人——卡夫卡和鲁迅的比较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指导教师:***20040501磋壬擘位论文MASTER’S11tESIS中文摘要卡夫卡黪售迅生溪在大致平行豹瓣栈,这个糖我豹文学在臻方窝中垂都聚现出崭新的风貌。
在砥方,随着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价值观念几近崩溃,文明的发展越来越裟现出与人对立的状念,这样的现实状况为现代主义文学豹产生掇拱了土壤。
大辛拖豹理代主义作家开始溺现,卡夫卡楚其中靛先驱卷。
在中国,文学中瓣现代童义质素圭要在鲁逐等一熬援受谣方影响酶作家身上嚣先体现出来。
由于在成长经历和精神气质中的一些相通性,卡夫卡和鲁迅这两位文学大师在创作思想,创作主题以及创作手法上避现出诸多可比之处。
本文试蚕获死亡主题,凌代久交精襻彝爱谶豹艺寒手滚三今方嚣踺卡夫专窝善逐避行平行研究。
卡夫卡的许多作品都以主人公的死亡为结局,他们似乎是程死亡中寻找最嚣熬慰裁。
“≥夫专对筏亡骞一秘奇舅瓣辫酪,{也扶黼死亡愆遏浆中获得豹是对生命意义盼领悟,是对国身存在的把糖,他认鸯,冀正的天路历程只能在对确定无疑而又是不确定的死亡的等待与忍耐中展开。
鲁迅同样进行着对死亡问题的深刻思考,在她看来,死亡不仅仅揩个体生命的筏亡,更重簧的是指群体生命的死亡:不仅仅指隆俸的死亡,丽鬣指对久生,瓣瑾想酶翁灭感和寝无感。
他力图通道呐喊与抗争捣破中华民旅几近死亡的生存真相,唤醒铁屋中沉睡的人们。
专夫卡秘簧逶豹董萋熬孛藜溺耀饕襞鼗久文精嵇。
卡夫卡羧繁予一令不霹攘毁的纯真的观念:人应该像人一样地嫩活。
他用自融的刨作揭鼹出一个扭曲人性的异化的世界。
鲁迅洞察了人之不为人的冷酷社会,旧制度既剥夺了人们起玛熬豹矮黧活象箨,也裘渎了入们酶精{孛徐篮,审阉醵劳动人&从来争取至i做人的较利,因而谴号召人们关心弱者、秘情被侮器与被损害者,为入道两抗争。
卡夫卡和鲁迅的小说中都广泛应用了反讽的艺术手法。
卡夫卡《中国长城建造时》解读
卡夫卡《中国长城建造时》解读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中国长城建造时》是一篇以中国长城为背景的虚构故事,通过对长城建造过程中人们恐惧、压迫和无望的描写,展现了人类在面对自然环境和巨大工程时的无奈和困境。
首先,这篇小说揭示了人在面对巨大的工程时的心理困境。
卡夫卡将中国长城描述成一个巨大而可怕的工程,人类在这个巨大建筑面前变得无助和困顿。
小说中的建筑师在面对险峻的山峰和传说中的怪物时感到束手无策,他们的工程似乎无法达到完美,也无法应对自然环境的挑战。
这种无奈和困境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巨大工程时所面临的心理障碍。
其次,小说还揭示了人在对抗自然环境时的无力感。
在建造长城的过程中,工人们不断劳累和牺牲,却无法改变自然环境的影响。
小说中描述了工人们被恶劣的天气和险恶环境所迫害,他们被迫放弃了家园、家庭和自由。
这种身心俱疲的状态展示了人类在与自然环境抗争时的无力感和绝望。
此外,小说还隐喻了人类在权力下的压迫和束缚。
虽然长城被描绘成一个人类建筑的壮举,但在小说中它也成为了统治者和权势的象征。
长城的建造并非出自人民的意愿和需要,而是由于统治者的命令而展开的。
在这个过程中,工人们成为了那些权力的代言人,他们被奴役和剥夺了自由。
小说中的人们似乎被困在了长城的阴影下,他们的自由和个体性受到压抑和扼杀。
最后,小说通过描绘建造长城的毫无希望的状态,反思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欲望。
尽管人类在建造长城过程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技术力量和组织能力,但在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时,却显得微不足道。
小说中的长城建造过程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终点,它的建设似乎是无休止的。
这种无望的状态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无法抗拒的力量和渺小之感。
综上所述,《中国长城建造时》通过对长城建造过程中人们的无助、困惑和绝望的描写,揭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和巨大工程时的心理障碍和无奈感。
这篇小说也从中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欲望和权力的压迫,对人类的行为进行了思考和反思。
这对于我们当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和工程进步的同时,也要谦卑面对大自然的力量和限制。
试析卡夫卡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认知
性特征的审美信息或审美氛围。从马可波罗以来,西方现代文化中逐渐构成了一整套表述中国形
象的话语,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中国主义,即专指西方对中国的想象方式,它由各类相互指
涉以描述中国为核心内容的文本构成,各种相互指涉的文本形成一种索莱尔斯意义上的文本之
10) 的阶段性成果。
172
书”的含义作出的修正与补充。作为文学间一种独特的“对话关系”
,互文性是文学发展永恒的主
题⑤,这里,
“对话性”是关键,是对博尔赫斯“同一本书”含义的精准理解,即文学史作为发现
史,就是文本与文本之间不断“对话”的历史。如果站在“同一本书”和“对话”性的角度去阐
释卡夫卡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认知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从以下二个层面去思考。
录》。在这本书中,记录了卡夫卡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热情、研究与思考。在这些记载中,特别提
到卡夫卡借用中国文化论及到了他对“现实”
“哲理格言”
“人生哲理”
“时间”和“真理”等问题
的理解与认知。关于“现实”问题。卡夫卡认为“真正的现实总是非现实的……,您看看中国彩
色木刻的清、纯、真。能这样说话,真是一种本事!
近感。因此,卡夫卡既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他以从他孤独境遇中生发的伟大成就赢得了全世
界对他的热爱。卡夫卡是孤独的,但是他的文学是丰富的,他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得到
中国古典文化熏陶的同时,他又反过来浸润和影响着中国文学,让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达到了一个
新的高度,并且滋养了宗璞、余华和残雪等一大批中国当代作家。
广东社会科学
2021 年第 2 期
试析卡夫卡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认知*
我国大陆新时期卡夫卡研究综述
我国大陆新时期卡夫卡研究综述
姜智芹
【期刊名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46)005
【摘要】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对卡夫卡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不仅翻译了卡夫卡的大量作品,而且在其创作、审美、思维方武、与犹太民族的关系、对新时期作家的影响和比较研究几个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总页数】3页(P63-65)
【作者】姜智芹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新时期中国大陆周瑜研究综述 [J], 朱寅
2.卡夫卡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兼论卡夫卡对中国新时期作家的影响 [J], 于金华
3.我国大陆随班就读支持系统研究综述 [J], 樊越波;范秀辉
4.新时期以来大陆的台港澳歌词研究综述 [J], 崔婷伟
5.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智力障碍学生性教育研究综述 [J], 蒋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卡夫卡城堡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堡》文献综述引言:弗朗茨.卡夫卡,一个天才的艺术家,生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是一位有着犹太血统的德语作家,被誉为欧洲文坛的“怪才”,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一切活动都与犹太民族和欧洲各种文化之间的微妙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一共创作了三篇长篇小说,即《美国》《审判》《城堡》,但都是未尽之作,《城堡》是这三部中最著名,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因此对于《城堡》的研究数不胜数,且不同人都从中解读出不同的观点和角度,虽五花八门,从细节看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还是有一些共性的存在,本文就是对近年来的观点看法进行整体的梳理概括。
《城堡》写于1922年,没有结局,整部小说充斥着神秘荒诞的基调,既不是对现实世界做出寓言式的解释,也不是对梦境的虚幻描写,作者采取非现实,超现实的形式,通过离奇古怪,逻辑混乱的情节,塑造了城堡这样一个既吸引人探寻,又难以接近的独特意向。
1.首先,从主体来看,大多数的理论文献都离不开对于“城堡”这一指向意味的探讨,城堡的寓意究竟是什么。
其中最有代表和最有影响的是卡夫卡的朋友马克斯·布洛德的观点,他将卡夫卡的作品看作是宗教式的神谕。
他认为,城堡就是“上帝恩宠的象征”。
“《城堡》是一部无限制的一神论的长篇小说,在一神论的旗帜下约伯也曾将中间层撒旦拒之门外,在此旗帜下还有,‘我们的上帝是唯一的上帝’这么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没有任何恶的上帝,尽管预言家关于上帝之不可理解的那句话‘我的道路不是你们的道路’,有时侯,尤其在今天这样糟糕的时代是有效的;为此卡夫卡会乐意地罗列大量例子。
”1人类自以为可以控制一切,是神来1布洛德.卡夫卡传[M]. 叶廷芳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的操手,但总在事情行进的过程中遭到莫名的逆转和不合理的待遇,所以将其归结为与上帝至高无上权利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上帝并非真实存在,却笼罩着不容置疑的幻影,以上帝的视角来释疑生活中种种不合理的存在似乎并不得体,然而再也找不出比这更能让人信服带有神秘色彩的理由。
论文学中的卡夫卡现象及其文学意义
论文学中的卡夫卡现象及其文学意义卡夫卡(Franz Kafka)是20世纪文学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以其独特的作品风格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深受读者和研究者喜爱。
卡夫卡的作品经常被用来描述一种特殊的现象,即“卡夫卡现象”(Kafkaesque),这种现象在文学界和现实生活中都有发生,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体验。
一. 卡夫卡现象的定义和特征卡夫卡现象最初是以卡夫卡的姓氏命名的,意味着一种无法理解的和令人苦恼的情况。
这种现象的特征主要有三点:首先,这种现象的发生使人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状态,人们无法用常识或逻辑解决问题,这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件完全无法解决的问题。
其次,这种现象往往与官僚机构有关,例如政府机关、医院、学校等等,这些机构往往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但是它们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方式常常让人感到束缚和无助。
卡夫卡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描绘这些机构的荒谬和可怕之处,使得读者对此感到深刻的共鸣和认同。
最后,卡夫卡现象常常伴随着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无力感,人们往往感到他们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完全被这些机构所控制,而自己则成为了一个无关重要的角色。
二. 卡夫卡现象在卡夫卡的作品中的体现卡夫卡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变形记》,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个叫格里高利·萨姆萨的人突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昆虫,整个故事中孤独、无助和绝望的情绪一直贯穿始终,在读者中引起了极强的共鸣。
这个故事对幽默和讽刺的使用,以及对官僚机构中的荒谬性的揭示都成为了卡夫卡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一个卡夫卡的著名作品是《审判》,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来自美国的人受到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调查和审判,并最终死在了监狱里面。
整个故事描绘了一个非理性的、荒谬的司法体系,让人们对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和政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三. 卡夫卡现象的文学意义卡夫卡的作品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他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和哲学思考对文艺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卡夫卡现象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不仅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官僚制度和法律体系的缺陷,更揭示了人类在这些制度面前所处的一种孤独和无助的状态。
残雪对卡夫卡的借鉴与创新——残雪与卡夫卡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残雪对卡夫卡的借鉴与创新——残雪与卡夫卡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卡夫卡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悬浮的幻想和深邃的哲学见长,尤其是其长篇小说《变形记》更是被誉为20世纪文学的经典之一。
残雪作为中国当代作家中的代表之一,其作品充满了自我探索和精神深度挖掘。
残雪受到卡夫卡的影响无疑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不同于直接的模仿,我们也需要探究残雪如何在其作品中“借鉴”卡夫卡,如何将其进行人性探讨和精神性思考,并且从中发现他对卡夫卡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二、选题意义残雪与卡夫卡的比较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当代文学、了解文学发展趋势和探究中国文学的当代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卡夫卡作为之前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者,和残雪这一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者之间的比较与联系,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类精神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从而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本论文不仅可以对比两位不同时期的作家,同时也可以深度探究残雪对卡夫卡的理解与发展,为今后的文学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考。
三、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将重点探究以下几个问题:1.卡夫卡对残雪的作品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形式。
2.残雪对卡夫卡文学思想的借鉴和创新,包括卡夫卡的主题、风格和人性探讨等方面。
3.比较分析两位作家的作品内涵和风格差异,以及人性探讨的方向和方法,进而探讨他们所探讨的社会现实背景与文化传承。
4.探索两位作家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以及他们在人性探讨与文学创作方面的创新与发展,分析两位作家的相互借鉴和转化,互相影响的关系及其作用。
四、预期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1.深入分析卡夫卡及残雪对文学的理解和探索,将两位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大师进行对比阐述,并发现其思想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2.探讨两位作家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异同,揭示残雪在其文学创作中对于卡夫卡的借鉴、发展和创新,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作家文化背景与人性探讨等方面的差异性。
3.为文学研究领域中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更好地推进中外文化融合,促进中外文化创造的升华。
卡夫卡《城堡》中的对话研究的开题报告
卡夫卡《城堡》中的对话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卡夫卡《城堡》中对话的研究
背景和意义:
卡夫卡是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不仅对于当时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在当今的文学领域也不可忽视。
其中,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城堡》以诡异的故
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
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对话
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这些对话不仅具有情节的推进作用,还深
入探讨了人物的性格、思想和动机,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研究意义。
研究问题:
卡夫卡在《城堡》中运用对话的特点是什么?
卡夫卡在对话中如何展现和塑造人物形象?
卡夫卡运用对话来推进情节和传递主旨的方式有哪些?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和分析法,通过对小说《城堡》中的对话内容进行系统、深入
的梳理和分析,以及结合相关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来探究卡夫卡在对话中的运用和特点,同时也将剖析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推进的贡献,并探讨其对文学创作的启示和
意义。
预期结果:
本研究旨在揭示卡夫卡在《城堡》中对话的运用特点和作用,通过对小说中对话的深
入分析,将对卡夫卡的文学创作思想和技法进行深入解读,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阅
读体验和对文学创作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阶段的7 年时间里,发表于各期刊杂志上的关于卡
夫卡研究的文章近200 篇,相当于起步期的两倍,同时形成
了“资深学者、中年学者、‘新秀’”等相结合的庞大的研究队
伍(220 余人)。
同时,本阶段卡夫卡研究的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宽,如关
于作家本身的研究(宗教观、心路历程、家庭影响、人生境
这长达十六七年的时间里,可以说,中国学者完成了具有历
史性贡献的基础工程。
这个阶段,陆续发表在各期刊、杂志上的论文将近100
篇,这些文章涉及到了卡夫卡的大部分作品,尤以《变形记》
为多(有20 余篇)。研究涉及到卡夫卡创作的归属问题(现
实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等),作品与作者
的关系问题,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格里高尔、K 等),作品的
威、瓦尔泽、毛姆、弗洛姆、穆齐尔、余华、马原、苏童、扎西达
娃、格莱姆、博尔赫斯、福楼拜、杰克·伦敦、卡佛、库切、阿伦
特、陈染等作家进入到与卡夫卡比较研究的行列,而当代文
学中的作品(余华的《一九八六年》和《现实一种》、刘震云的
《一地鸡毛》等)与卡夫卡作品的比较开始受到青睐。此外,
在原有传统作品研究热度不减的情况下,卡夫卡其他的关
短,就一定会在国际卡夫卡研究中展现我们的风貌。
参考文献:
[1] 曾艳兵:《没有谜底的谜语———卡夫卡〈城堡〉解
读》,《域外视野》,2005 年第8 期。
[2] 曾艳兵:《卡夫卡研究在中国》,《外国文学研究》,
2003 年2 月。
[3] [奥]马克斯·布罗德,叶廷芳等译:《卡夫卡传》,河
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参看曾艳兵、姜智芹、于金华、莫成凡、
李爱玲、陈才斌等人的文章),由此来观照卡夫卡对中国新
时期文学、作家的影响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
这一阶段,研究的领域进一步细化,成果进一步走向理
性,呈现了“百家争鸣”的态势。很多研究者对于以前所取得
的研究成果重新进行推敲,如张玉娟的《‘在’与‘在者’的迷
一说明。
一起步期(1966 年—1995 年)
众所周知,二战前后卡夫卡的作品逐渐为西方学界关
注,而中国一直到1966 年才出现由李文俊、曹庸翻译的
《〈审判〉及其他小说》(作家出版社出版),且“只有极少数专
业人员才有机会看到”。“文革”开始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
因,中国关于卡夫卡的研究进入停顿状态。时隔13 年,即
较的作品有《山月记》、《狼灾记》、《犀牛》、《变貌记》、《促
织》、《阿Q 正传》、《我是谁》等;也有一些学者将《城堡》和
《沉沦》、《围城》进行对比研究。
总体来讲,这一阶段时间持续比较长,而且这个阶段的
研究更多属于基础性的工作,但又具有非常强的开创性和
深远的认识价值。
摘要从广义来讲,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关于卡夫卡的研究属于比较文学的范畴。尽管与国外相比,我国关于
荒诞、悖论、梦幻等创作特征,“异化”和“父子冲突”主题,小
说美学(叙事结构、视角)等方面。
除了传统的社会历史学批评方法以外,比较研究的方
法也被广泛地运用,与卡夫卡相比较的作家有中岛敦、井上
靖、黑塞、埃梅、末莱娜、米兰昆德拉、傅尔斯、蒲松龄、鲁迅、
郁达夫、钱钟书、张洁、宗璞等;作品方面,与《变形记》相比
注度较低的作品如《乡村医生》、《骑桶者》、《饥饿艺术家》、
《中国长城建造时》等的研究逐渐升温,卡夫卡研究的盲点
越来越少。
本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学者关于卡夫卡的研究由原来
的单一维度、二维对立的角度跨升到三维、多维立体的角
度。《分裂、变形、死亡———卡夫卡的异化世界》、《解析卡夫
卡的自由观———从〈美国〉、〈审判〉、〈城堡〉看卡夫卡的自由
1979 年李文俊翻译的《变形记》在《世界文学》杂志第1 期
发表,同期还刊登了署名丁方(即叶廷芳)、施文的文章《卡
夫卡和他的作品》,这也是我国第一篇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评
介卡夫卡的文章。自此,中国关于卡夫卡作品的译介和研究
持续展开。
1980 年,《十月》杂志第5 期刊载了叶廷芳翻译的《饥
饿艺术家》,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汤永宽翻译的《城堡》;
智芹、胡志明、梅进文等人,这成为我国卡夫卡研究的一个
特色。
本阶段,数学(胡志明《打开“椭圆”的世界图像———解
读本雅明的卡夫卡批评》)、微观权力(李晓林《以福柯的“微
观权力”观点解读卡夫卡的〈城堡〉》)、性别视角(曾艳兵《女
性视角与男性眼光:阅读卡夫卡》)等手段开始被用来解剖
卡夫卡的作品,弗洛伊德、尼采、斯·茨威格、那博科夫、海明
北教育出版社,1997 年。
[4] 甘春发:《卡夫卡研究的创新与拓展》,《西南师范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年4 月。
作者简介:
陈占权,男,1977—,天津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世
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工作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
刘哲,女,1976—,天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言
得了鲜明的现实意义。另外,本阶段出现了3 篇关于中国卡
夫卡研究的述评文章,为形成中国特色的卡夫卡研究奠定
了基础。
但是,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卡夫卡本人及其塑
造的主人公身上,其作品中的非主人公形象尚未引起研究
者的关注,而这一点也给后来者留下了继续研究的空间。
三繁荣期(2003 年—今)
遇、生命意识等)、卡夫卡式、卡夫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关系、卡夫卡之于中国新时期作家的影响等都渐渐进入到
研究者的视野。研究方法也从单一的社会历史学、比较研究
等扩展到心理学、宗教神学、伦理学、哲学、叙事学、美学等
各个层面。与卡夫卡相比较的作家也在不断增容,有些学者
把卡夫卡与劳伦斯、陀思妥耶夫、达里厄塞克、李商隐、残雪
卡夫卡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我国具有自身特点的研究在国际上逐步确立了相当的地位。为了把关于卡夫卡的研
究不断引向深入,我们极有必要及时地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以便使我们有针对性地、卓有实效地进
行创新性研究。根据年度论文发表的数量、标志性成果的取得等方面,本文将我国卡夫卡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
起步期(1966 年—1995 年)、发展期(1996 年—2002 年)和繁荣期(2003 年—今)对卡夫卡的研究进行述评。
误———评残雪〈灵魂的城堡〉对卡夫卡的误释》、张佳寒的
《‘异化’的误区———与似‘异化’理论解读卡夫卡之〈变形
记〉者商榷》等文,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已经完全具备了吸
收、消化、转化卡夫卡作品的能力。另外,很多研究者对于卡
夫卡的研究贯穿了不同的阶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
系并延伸到卡夫卡研究的各个领域,如叶廷芳、曾艳兵、姜
观》、《从卡夫卡到辛格:中国先锋派的转向———以马原、苏
童、余华为中心》、《从毛姆、卡夫卡到张爱玲———张爱玲的
现代性之发生》等文使我们能够从更为广阔的角度分析卡
夫卡及其作品。同时,此时期开始出现了关于卡夫卡某一作
品研究的综述性文章(曾艳兵,《卡夫卡〈城堡〉研究综述》)。
最后还有一点也非常值得注意,关于卡夫卡的研究不仅
仅局限于针对其本人及其作品的研究,一些学者开始用卡夫
卡的作品来反观某一文学现象或文艺理论。如曾艳兵的《现
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小说辨析———以三部小说为
例》、罗的《卡夫卡与现代小说叙事维度的呈现》、王确的
《文学的审美属性———以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等。
当然,我国目前关于卡夫卡的研究也存有一定的问题,
在起步期和发展期奠定的良好基础上,2003 年开始,
中国的卡夫卡研究全面进入了繁荣期。这一阶段,又有一大
批人加入了研究队伍,每年发表于各类期刊杂志上的论文
在60 篇以上,2007 年和2008 年的论文数量均在110 篇以
上。“今天人们打开每一期德国的、法国的、英国的、美国的
或意大利的杂志,差不多都会碰到这个名字。”同样,如今我
如各持己见互不相容,重复研究现象极为普遍,过分地求
新、求异使分析研究疏离作品原旨等。总之,卡夫卡对于当
代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研究来说都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
山,同时又是一座巨大的文学研究的宝库。越来越多的研
究,使得我们更加近距离的认识卡夫卡,也利于指导我们的
文学创作和鉴赏。在今后的研究中,只要我们不断扬长避
文学。”从研究的时间跨度、成果的数量以及对我国当代作
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来看,作为一位外国作家,几乎无人能
与卡夫卡比肩。
为了把关于卡夫卡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我们极有必
要及时地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以便使我们有
针对性地、卓有实效地进行创新性研究。截止到目前,在我
国关于卡夫卡研究综述性质的文章不少于8 篇,即郭祥赓
自此中国的‘卡学’研究在全世界开始拥有了自己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本阶段还先后出版了关于卡夫卡的传记近
7 部,其中多数是我国学者在收集各种资料后自行创作而
成,女作家残雪于1999 年出版的《灵魂的城堡———理解卡
夫卡》更是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此外《卡夫卡散文》、《卡
夫卡文集》、《卡夫卡日记》的出版,进一步丰富了卡夫卡研
卡传》,1994 年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杨恒达著《城
堡里迷茫的求索—卡夫卡传》。1991 年冬妮译《卡夫卡随
笔》,叶廷芳、黎奇译《卡夫卡书信日记选》,成为了卡夫卡作
品研究的重要补充材料。同时,作为中国卡夫卡研究界的泰
斗级人物,叶廷芳编著的《论卡夫卡》、和《现代审美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