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第12讲讲义
2010年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第11讲讲义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精讲班第11讲讲义概述第十节黄疸一、概述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巩膜、体液或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
正常值:胆红素:3.4~17.1umol/L(17.1umol/L=1.0mg/dl)结合胆红素:0~6.8umol/L非结合胆红素:1.7~13.7umol/L总胆红素超过34.2umol/L(2.0mg/dl),临床上可以发现黄疸,如果总胆红素为17.1~34.2umol/L,肉眼难以发现,称为隐形黄疸。
二、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1.根据黄疸的病因,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的黄疸:(1)溶血性黄疸①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②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溶血、蚕豆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③生物、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溶血:如蛇毒、苯肼、人工心脏瓣膜引起的红细胞损伤等。
(2)肝细胞性黄疸①病毒性肝炎;②肝硬化;③急性酒精性肝炎;④中毒性肝炎;⑤其他全身疾病感染所致的黄疸,如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⑥心源性黄疸。
(3)胆汁淤积性黄疸(即阻塞性黄疸)①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所致黄疸,如肝内泥沙样结石、癌栓、寄生虫等;②肝内胆汁淤积所致黄疸,如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妊娠期复发性黄疸等;③肝外性胆汁淤积所致黄疸,如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肿、胆管癌、胰头癌、胆道蛔虫等。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临床少见,系由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有缺陷所致的黄疸,如Gilbert综合征、Crigler-Najjar综合征、Rotor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
2.按照胆红素的性质分类,可以将黄疸分为:(1)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①胆红素生成过多:溶血性黄疸;②胆红素摄取障碍,如肝炎后胆红素血症、Gilbert综合征;③胆红素结合障碍为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降低或缺乏引起的黄疸,如新生儿生理性黄疸、Crigler-Najjar综合征等。
2010年执业医师基础二第16讲讲义
临床执业医师基础综合(二)精讲班第16讲讲义负反馈1.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活动朝着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对控制部分的活动起制约或纠正作用。
调节结果反过来使调节原因或调节过程减弱的调节方式有调定点,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只能在设定工作点附近的一个狭小范围内变动。
意义:维持生理功能稳态,多见,如血压调节的降压反射(二)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信息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原先相同的方向改变。
起增强作用,指调节结果反过来使调节原因或调节过程加强的调节方式。
意义:不如负反馈多,可加速生理过程,产生“滚雪球”效应,促使某一生理活动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如排尿反射一.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一)感觉的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由丘脑各部分向大脑皮层投射的通路丘脑细胞群:三大类,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髓板内核群(一)特异投射系统:丘脑第一类细胞群和第二类细胞群,点对点投向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经典感觉传导通路通过此系统作用于大脑皮层,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每一种感觉的传导投射系统都是专一的,感觉的上传有专门的途径(二)非特异投射系统: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弥散投射大脑皮层广泛区域,无点对点的投射关系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纤维通过脑干--与网状结构内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反复换元上行――到第三类细胞群,作弥散性投射1.两类投射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区别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是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不易受药物作用影响,特点是点对点投射。
非特异投射系统不具有点对点的投射。
其主要功能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易受药物作用影响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区别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1.丘脑是感觉传导的换元接替站,包括三类核团: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髓板内核群。
2.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躯体感觉在大脑皮质的投射区主要在中央后回。
2010年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第2讲讲义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精讲班第2讲讲义实验室检查3.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细菌性感染,也可见于某些病毒如出血热、EB病毒;白细胞总数不增多或减少-病毒、疟原虫感染,也可见于伤寒、副伤寒及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急性寄生虫感染,急性过敏性疾病;不成熟细胞、异常组织细胞-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组织细胞病;异常淋巴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全血细胞减少-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
(2)尿常规尿白细胞增多-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蛋白尿伴或不伴有管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但发热本身可以有轻度蛋白尿。
(3)便常规:对于诊断肠道感染、肿瘤有价值。
(4)血沉:对于结核病、结缔组织病、肿瘤有诊断价值。
(5)X线:胸部X线有助于了解心、肺、纵隔的情况,对于诊断感染、结核、肿瘤;腹部X 线有助于诊断有无梗阻、穿孔等外科疾病;关节X线有助于了解关节及周围组织情况以诊断有无关节感染、变形。
(6)超声检查:颈部超声可了解甲状腺有无结节、肿块;心脏超声有助于诊断有无瓣膜疾病、瓣膜赘生物、心包积液;腹部超声有助于诊断腹部实质脏器及淋巴结疾患。
(7)细菌学检查:血培养有利于伤寒、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痰培养有助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尿培养用于泌尿系感染;便培养用于肠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4.其他针对性的检查(1)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
(2)血清学试验:肥达、外斐反应-伤寒、副伤寒;嗜异凝集试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特异性抗体等。
(3)免疫学检查:ANA、ENA、RF、抗ds-DNA、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SSA、SSB抗体、补体C3、C4等。
(4)各种穿刺抽液的检查:胸膜腔穿刺、腹腔穿刺、脑脊液穿刺等(5)各种活检:包括淋巴结活检、肝活检、各种内镜提取组织活检。
(6)诊断性探查:对于诊断特别困难的患者可以考虑此检查。
六、诊断流程图常见病和多发病七、常见病和多发病1.肺炎常见于冬春季节,发病前常有受凉、淋雨、劳累、或病毒感染史。
2010年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第6讲讲义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精讲班第6讲讲义诊断流程四、诊断流程五、常见病和多发病1.重症肺炎多见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医源性感染等患者。
患者呼吸浅快,吸气呼气均感到费力,常伴有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可有病理性呼吸音。
胸片提示病灶短期内迅速扩大,可出现休克、意识障碍、多脏器功能衰竭。
2.新生儿肺炎可由于产前、产时、产后的感染或误吸引起。
出现呼吸增快、呼吸困难、鼻翼煽动、青紫、吸气三凹征,患者全身症状明显包括啼哭、呻吟、激惹、体重不增、拒食等。
伴有或不伴有发热、早期没有咳嗽。
肺部体征有呼吸音增强或减弱,伴干湿罗音,也可以无异常。
结合胸片诊断。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伴有长期咳嗽、咳痰病史。
患者有肺气肿体征(桶状胸、呼吸动度和语颤减弱、呼吸音低),胸片有肺气肿征象(肺透亮度增加,膈肌低平,肋间隙增宽,纵隔狭长等)。
肺功能检查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肺活量(FEV1/FVC)<70%,残气量/肺总量(RV/TLC)>40%,可以作为确诊肺气肿的依据。
4.血胸、胸腔积液少量积液/血液可以无呼吸困难,大量积液压迫肺组织导致通气、换气障碍,出现混合性呼吸困难。
可有患侧隆起,呼吸动度减低,呼吸音减弱。
结合胸片、穿刺明确诊断。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各种肺内外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呼吸困难、频数是最早最客观的表现,一般呼吸频率超过28次/分。
可伴有咳嗽、精神恍惚、发绀。
X线表现为肺内实变影,呈区域性、重力性分布;迅速发展为两肺野呈均匀的密度增加,以致“白肺”样改变。
6.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血流减少,肺泡出血、坏死导致换气障碍,表现为急性混合性呼吸困难。
肺栓塞伴有胸痛、窒息感、咳嗽、咯血等。
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扩大、右心衰竭的表现。
结合超声心动图、CT、通气/血流扫描确诊。
7.支气管哮喘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胸闷、咳嗽,严重时端坐呼吸、发绀、可有大量泡沫痰。
听诊两肺有大量哮鸣音,胸片可以正常。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讲义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讲义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讲义精选以下是店铺整理的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讲义精选,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考生。
脊柱弯曲度检查正常人直立位时脊柱无侧弯。
检查脊柱有无侧弯的方法是:检查者用手指沿脊椎的棘突尖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往下划压,划压后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以此线为标准,来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脊髓型颈椎病(1)缓慢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走路欠灵、无力,打软腿、易绊倒,不能跨越障碍物。
休息时症状缓解,紧张、劳累时加重,时缓时剧逐步加重。
晚期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2)颈部活动受限不明显,上肢活动欠灵活,双侧脊髓传导束的感觉与运动障碍,即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
(3)X线摄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病变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唇样骨赘,椎间孔变小。
CT检查可见颈椎间盘变性,颈椎增生,椎管前后径缩小,脊髓受压等改变。
MRI检查可显示受压节段脊髓有信号改变,脊髓受压呈波浪样压迹。
椎动脉型颈椎病(1)主要症见单侧颈枕部或枕顶部发作性头痛、视力减弱、耳鸣、听力下降、眩晕,可见猝倒发作。
常因头部活动到某一位置时诱发或加重,头颈旋转时引起眩晕发作是本病的`最大特点。
椎动脉血流检测及椎动脉造影可协助诊断,辨别椎动脉是否正常、有无压迫、迂曲、变细或阻滞。
(2)X线检查可显示椎节不稳及钩椎关节侧方增生。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1)主要症见头痛或偏头痛,有时伴有恶心、呕吐,颈肩部酸困疼痛,上肢发凉发绀,眼部视物模糊,眼窝胀痛,眼睑无力,瞳孔扩大或缩小,常有耳鸣、听力减退或消失。
心前区持续性压迫痛或钻痛,心律不齐,心跳过速。
(2)头颈部转动时症状可明显加重,压迫不稳定椎体的棘突可诱发或加重交感神经症状。
颈椎病类证鉴别1.神经根型颈椎病应与尺神经炎、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等疾病鉴别。
2.脊髓型颈椎病应与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等疾病鉴别。
执业医师考试讲义word资料16页
1男,64岁。
右上腹疼痛3个月,持续胀疼。
查体:消瘦,巩膜及皮肤黄染左锁骨上可触及2cm×1cm肿大淋巴结,肝肋下6cm质地硬,结节状。
移动性浊音(+)。
AFP500μg/L.以下处理措施不宜选择的是A.高功能超声聚焦热疗B.全身化疗C.肝动脉置泵化疗D.门静脉置泵化疗E.无水乙醇局部注射2在辅助检查中,不属临床医生应遵循的道德要求是A.从诊治需要出发,目的纯正B.认真细致、心正无私C.知情同意、尽职尽责D.综合分析、切忌片面E.密切联系、加强协作3. 女,42.因十二指肠溃疡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术后4天开始进食后出现上腹胀,伴恶心、呕吐,吐出所进食物,可见胃型,无蠕动波。
一般不宜采取的措施是A.补钾B.肌注新斯的明C.再次手术治疗D.禁食、肠胃减压E.高渗温盐水洗胃4. 患者张某与某医院发生医疗纠纷,要求复印自己的病历资料,医院按照规定可以不为A.会诊意见B.手术同意书C.医嘱单D.病理检查报告E. 特殊检查同意书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
5. 男,70岁。
40年前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发现贫血1年。
粪便隐血试验(-)。
胃镜:吻合口炎症。
与病人贫血无明显关系的因素是A.叶酸缺乏B.维生素B12缺乏C.胃蛋白酶缺乏D.胃酸缺乏E.铁缺乏6. 投射法经常应用于A.人格测验B.智力测验C.特殊能力测验D.神经心理学测验E.以上都不是投射法主要用于对人格、动机等方面的人事测量。
7. 女,66岁。
因心悸3小时就诊。
有支气管哮喘病史20年。
查体:BP130/80mmHg,心率150次/分,心音强弱不等,心率绝对不齐。
为控制心室率宜选择A.利多卡因B.沙丁胺醇C.西地兰D.美托洛尔E.普萘洛尔8.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典型体征是A.胸骨左缘3~4肋间舒张期杂音B. 胸骨左缘3~4肋间收缩期杂音C. 胸骨左缘第5肋间舒张期杂音D. 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E.胸骨右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9. 为了预防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孕妇在孕前和孕早期应补充A.维生素DB.维生素AC.核黄素D.叶酸E.硫胺素孕妇的膳食原则:①孕早期膳食要点:妊娠早期的膳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口感好为主要原则。
2010年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第30讲讲义
第一讲-发热1.37 岁,女性风心病患者,发热近三周,有关节痛,心率 110 次每分,绝对不齐,脾可触及,球结膜下有出血点,Hb为9.0g/dl,尿蛋白(十),最可能合并:A.风湿活动B.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C.肺部感染D.肾小球肾炎E.关节炎答案:B既往风心病史的病人易出现细菌性心内膜炎。
表现为发热,关节痛,可有脾大,皮肤粘膜淤点、瘀斑,视网膜出现Roth斑等。
结合有新出现的心脏病理杂音和原有杂音的改变,血培养阳性可以确诊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2.男,38 岁,拔牙术后 10 天,寒战高热一周,咳嗽,咯脓性痰,300ml/日,有考虑引起本病最可能的致病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杆菌C.肺炎球菌D.厌氧菌E.化脓性链球菌答案:E拔牙术后病人易发生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链球菌感染。
此病人很可能发生了链球菌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病人。
3.男性,35 岁,发热,胸部持续性痛二天,胸痛于仰卧时加剧,向左臂放射,用硝酸甘油无效,心音减低,伴舒张期附加音,BP110/80mmHg,下肢浮肿,静脉压 180mm 水柱,ECG:ST 段抬高,弓背向下,未见 Q 波,诊断最可能为:A.急性心肌梗塞B.缩窄性心包炎C.变异型心绞痛D.稳定型心绞痛E.急性渗出性心包炎答案:E.中年男性,发热、胸痛(与体位变化有关),心音减低,有体循环淤血,以及心电图改变,符合急性渗出性心包炎的诊断。
心肌梗塞ECG为ST弓背向上的抬高,呈“红旗飘飘”状。
缩窄性心包炎为急性渗出性心包炎的晚期表现,以体循环淤血为主,发热和胸痛可以有所减轻或无。
变异性心绞痛很少有发热和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4. 患者,女性,40 岁,反复头晕乏力,发热及牙龈出血 3 个月,肝脾不肿大,白细胞 2.0×10^9/L,血红蛋白 45g/l,血小板 12×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未见,HAM 试验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A.骨髓造血衰竭B.造血物质利用障碍C.造血物质缺乏D.造血物质需要增加E.红细胞破坏增加答案:C患者出现三系均减少,需考虑造血障碍。
2010年执业医师专业一第13讲讲义
临床执业医师专业综合(一)精讲班第13讲讲义肝硬化第二节肝脏疾病一、肝硬化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造成的慢性弥漫性进行性肝病。
其病理特点是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弥漫性增生,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
临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压力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晚期可合并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腹水感染、原发性肝癌等并发症。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毒性肝炎是国内肝硬化的最常见病因。
主要是乙型、丙型或乙型加丁型重叠感染。
病毒性肝炎经过慢性肝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肝炎阶段演变成肝硬化。
2.慢性酒精中毒长期酗酒,乙醇及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等)的毒性作用及炎症反应引起酒精性肝病,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酒精中毒是欧美国家肝硬化的首位病因。
3.其他血吸虫病、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胆汁淤积、各种原因所致肝长期淤血(右心衰、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致肝细胞长期淤血、缺氧、坏死和纤维增生,甚至肝硬化)、代谢紊乱等均可引起肝硬化。
病理改变二、病理改变1.大体形态改变形态异常,早期肿大,晚期可缩小(病毒性肝炎后)或增大(常见于淤血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
外观灰褐色或棕黄色,表明有弥漫性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塌陷区,质地硬,包膜增厚。
切面可见肝脏正常结构被岛屿状结节代替,结节周围由纤维结缔组织包绕。
2.组织学改变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或消失,被假小叶取代。
肝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甚至坏死。
残存干细胞呈结节状再生和排列。
汇管区因结缔组织增生而增宽,其中有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
三、临床表现(一)肝功能代偿期乏力和食欲不振为早期突出表现,此外有恶心、腹胀、上腹不适、上腹隐痛、轻度腹泻等。
体检有肝肿大,质地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脾肿大,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
(二)肝功能失代偿期主要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所致的两大类临床表现。
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一般情况和营养情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皮肤于枯、面色灰暗黝黑、肢体水肿等。
2010年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第17讲讲义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精讲班第17讲讲义进食哽噎、疼痛、吞咽困难第十九节进食哽噎、疼痛、吞咽困难一、概述进食哽噎、疼痛,吞咽困难是一组常见消化系统临床症状,患者在咽下食物时有梗阻的感觉,并且常常能指出梗阻的部位。
吞咽困难往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1.口腔、咽、喉病变可以影响正常吞咽动作。
各种口腔、咽、喉感染,如口腔炎、扁桃体脓肿、咽后壁脓肿、白喉、咽喉部结核以及肿瘤,如果伴有剧烈疼痛都可以造成吞咽困难。
2.食管、胃疾病(1)先天性疾病:新生儿或哺乳期出现吞咽困难或呕吐,应考虑先天性疾病,如食管蹼、食管狭窄、食管闭锁、食管气管瘘、短食管症、先天性巨食管症等。
(2)食管异物或意外损伤:儿童突然出现的吞咽困难应该注意异物阻塞的可能。
误服腐蚀性物质,引起食管损伤,进而造成瘢痕狭窄,表现为吞咽困难逐渐加重。
此类病人常有较明确的病史和主诉,消化道钡剂造影可以明确狭窄部位及程度,狭窄部位上方可见食管明显扩张。
(3)食管炎:①消化性食管炎,也称为返流性食管炎。
是由于胃酸返流造成的,常出现于先天性短食管、食管裂孔疝、食管异位胃液分泌腺、胃食管吻合术后,病变多局限在食管下段,食管粘膜充血水肿、痉挛,甚至形成溃疡及瘢痕性狭窄。
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疼痛、反酸、嗳气,少数合并呕吐,甚至呕血。
②非特异性食管炎与饮食、营养、口腔卫生等因素有关,表现为食管粘膜充血、水肿、粗糙、增厚等炎症改变。
营养缺乏、粘膜受损、感染、糖尿病、脑部疾病、动脉硬化都可能是病因之一。
一般以进食时胸骨后烧灼感、疼痛为主,部位不固定。
(4)食管癌:早期以进食后异物感、胸骨后不适为主,病程中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主要特点。
食管镜检查发现黏膜充血、水肿、浅溃疡,行镜下活检有利于明确诊断。
钡剂造影可见黏膜中断、破坏,管腔充盈缺损或狭窄,管壁僵硬,蠕动消失,钡剂滞留,其上方食管扩张。
(5)食管良性肿瘤:以食管平滑肌瘤为多见,常为单发,肿瘤增大阻塞管腔时,可出现吞咽困难,多数症状轻微,或呈间歇性,病程较长。
2010年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第5讲讲义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精讲班第5讲讲义概述第五节呼吸困难一、概述呼吸困难是一种主观感受。
由于呼吸驱动和实际所能达到的通气量不匹配,患者感到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
患者的描述可以为胸闷、气短或气不够用,严重的可以出现呼吸窘迫。
客观表现有呼吸频率、幅度以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等,伴有心率增快、发绀等。
二、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凡是参与氧的交换、转运以及利用等多个环节的器官或系统发生病变时均可出现呼吸困难。
分布于肺内毛细血管旁(J受体)、肋间肌以及一些外周的感受器的受到呼吸负荷增加、毛细血管内张力、缺氧、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的刺激,并传入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加快、幅度增加。
根据呼吸困难的病因,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大类:1.肺源性呼吸困难呼吸系统疾病使得通气和/或换气功能受损导致呼吸困难。
根据呼吸困难发生的时相又分为:(1)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上呼吸道或气管的疾病引起气道狭窄所致,如急性喉炎、喉头水肿、气管异物、肿瘤等。
患者可有刺激性干咳或吸气性喉鸣(湍流)。
查体可见吸气象延长和“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
(胸腔内负压增大)(2)呼气性呼吸困难为小气道狭窄和肺泡弹性回缩力下降,如COPD(为呼吸困难最常见的原因),支气管哮喘。
患者可表现为呼吸相延长和哮鸣音。
(3)混合性呼吸困难为换气障碍,原因为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弥散功能下降。
体检常有呼吸浅快、呼吸音异常和病理性呼吸音。
可见于:1)肺实质病变:如重症肺炎、肺结核、肺不张、ARDS等;2)肺血管病变:肺栓塞、特发性肺动脉高压;(通气血流比例不合适,效率降低)3)肺间质病变: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尘肺、结缔组织病所导致的肺部间质病变;4)胸膜病变:气胸、大量胸腔积液等。
2.心源性呼吸困难各种心脏疾病都可以发展为心力衰竭。
根据累及心脏部位和程度的不同分为:(1)左心衰竭由于肺淤血、肺泡水肿导致换气障碍;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影响通气;并且通过对受体的刺激导致呼吸频率、幅度的增加。
2010年临床助理医师专业综合笔试大纲
第二部分专业综合症状与体征单元细目要点(一)发热(1)概念(2)常见病因(3)发热分度(4)常见热型及临床意义(二)咳嗽与咳痰(1)概念(2)特点及临床意义(三)咯血(1)概念(2)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四)呼吸困难(1)常见病因(2)类型与特点(3)临床意义(五)发绀(1)概念(2)临床特点(3)临床意义(六)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变化(1)呼吸频率变化及临床意义(2)呼吸深度变化及临床意义(3)呼吸节律变化及临床意义(七)语音震颤临床意义(八)叩诊音异常叩诊音及临床意义(九)呼吸音(1)正常呼吸音及听诊特点(2)异常呼吸音及临床意义(十)啰音(1)湿啰音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2)干啰音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十一)胸膜摩擦音(1)听诊特点(2)临床意义(十二)水肿(1)常见病因(2)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十三)心悸(1)常见病因(2)临床意义(十四)胸痛(1)常见病因(2)临床特点及意义(十五)颈静脉怒张(1)检查方法(2)临床意义(十六)心前区震颤临床意义(十七)心界(1)正常心界范围(2)心界变化及临床意义(十八)心音第一、第二心音的听诊特点(十九)心脏瓣膜听诊区及心脏杂音主要心脏瓣膜听诊区的定位、各瓣膜区常见杂音的听诊要点及临床意义(二十)心包摩擦音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二十一)脉搏(1)正常的脉率和脉律(2)常见脉率和脉律异常的要点及临床意义(二十二)恶心与呕吐(1)常见病因(2)临床表现及意义(二十三)进食梗噎、疼痛、吞咽困难(1)发病机制(2)常见病因及临床特点(二十四)腹痛(1)常见病因(2)临床表现及意义(二十五)腹泻1.急性腹泻(1)常见痛因(2)临床表现及意义2.慢性腹泻(1)常见病因(2)临床表现及意义(二十六)呕血及便血(1)常见病因及出血部位(2)临床表现及意义(二十七)蜘蛛痣特点及临床意义(二十八)黄疸(1)正常胆红素代谢(2)黄疸分类(3)黄疸鉴别诊断(二十九)腹水(1)常见病因(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及意义(三十)肝大(1)常见病因(2)鉴别诊断(三十一)脾大(1)常见病因(2)脾肿大的测量方法及分度(3)脾大的临床意义(三十二)尿路刺激征(1)概念(2)临床意义(三十三)排尿异常多尿、少尿、无尿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三十四)血尿(1)概念(2)常见病因(三十五)异常白带(1)概念(2)常见病因和发生机制(3)临床表现(4)常见伴随症状(5)临床意义(三十六)异常阴道流(1)概念(2)分类(3)常见病因和发生机制(4)临床表现(5)常见伴随症状(6)临床意义(三十七)下腹部肿块(1)常见病因(2)临床表现(3)常见伴随症状(4)临床意义(三十八)外阴瘙痒(1)常见病因(2)临床表现(3)临床意义(三十九)淋巴结肿大(1)常见病因(2)浅表淋巴结的触诊内容(3)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四十)紫癜(1)常见病因(2)临床特点(四十一)脑膜刺激征(1)检查方法(2)临床意义(四十二)锥体束征(1)检查方法(2)临床意义(四十三)头痛(1)常见病因(2)临床特点和临床意义(四十四)意识障碍(1)常见病因(2)临床表现 1 2 下页。
执业医师临床综合讲义1201
第十二章其他第一节无菌技术一、灭菌、消毒概念和方法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常用的灭菌、消毒法:1.压力蒸汽法应用最普遍,效果也很可靠。
压力蒸汽灭菌器可分为下排气式和预真空式两类。
下排气式灭菌要求:蒸汽压力104.0~137.3kPa,温度121~126℃,在此状态下维持30分钟。
预真空式灭菌要求:蒸汽压力170kPa,温度133℃,在此状态下维持4~6分钟,整个过程约20~30分钟。
物品经高压灭菌后,可保持包内无菌2周。
注意事项:①包裹体积上限为40cm×30cm×30cm。
②包内及包外预置灭菌指示纸带。
③易燃、易爆物品禁用压力蒸汽灭菌法。
④瓶装液体灭菌时用纱布包扎瓶口,如用橡皮塞应插入针头排气。
⑤已灭菌物品应注明日期。
2.煮沸法此法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制品及橡胶类物品等。
灭菌要求:温度100℃,维持15~20分钟一般细菌即可被杀灭,但带芽胞的细菌至少需煮沸1小时。
高原地区需相应延长煮沸时间。
注意事项:①缝线、橡胶类物品,持续煮沸10分钟即可取出。
②玻璃物品需用纱布包裹,并放入冷水逐渐煮沸。
③灭菌时间从水煮沸后算起。
3.火烧法金属器械的灭菌可用此法。
但此法常使税利器械变钝,失去原有的光泽。
4.药液浸泡法锐利器械、内镜和腹腔镜等不适于热力灭菌的器械可用此法。
常用药液包括:①2%中性戊二醛水溶液,浸泡时间30分钟,灭菌时间10小时。
②10%甲醛溶液,浸泡时间20~30分钟。
③70%酒精,浸泡时间30分钟。
④1:1000苯扎溴铵溶液,浸泡时间30分钟。
⑤1:1000氯己定溶液,浸泡时间30分钟。
注意事项:①浸泡前,器械应予以去污、擦净油脂。
②被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消毒液中。
③剪刀等有轴节的器械,应把轴节张开。
④使用前需用灭菌盐水将消毒药液冲洗干净。
5.甲醛蒸气熏蒸法用有蒸格的容器,按容器体积加入高锰酸钾和40%甲醛溶液。
2010年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第10讲讲义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精讲班第10讲讲义腹泻概述第九节腹泻一、概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或粪便量增加(>200g/d),粪质稀薄(含水量>85%)。
腹泻超过3周,即为慢性腹泻。
二、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1.发病机制(1)分泌性腹泻由于肠黏膜上皮细胞电解质转运机制障碍,导致胃肠道水和电解质分泌过多或(及)吸收受抑制而引起的腹泻。
粪便为水样,无脓血,每日大便量超过1L,粪便渗透压与血浆接近。
禁食48h后腹泻仍持续存在,大便量仍大于500ml/d。
例如:霍乱弧菌外毒素引起的大量水样腹泻。
某些胃肠道肿瘤如胃泌素瘤、VIP瘤所致的腹泻亦属于分泌性腹泻。
(2)渗透性腹泻由于肠腔内含有大量不能被吸收的物质,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液体被动进入肠腔而引起腹泻。
粪便渗透压差扩大,禁食48h后腹泻停止或显著减轻。
例如:乳糖酶缺乏引起的腹泻,服用盐类泻剂或甘露醇等引起的腹泻,各种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肠腔内高渗而引起的腹泻。
(3)渗出性腹泻由于肠道炎症、溃疡、浸润性病变引起血浆、黏液、脓血自肠黏膜面渗出,进入肠腔而发生的以渗出为主的腹泻。
粪便含有渗出液和血。
见于各种肠道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及肿瘤溃烂等。
(4)胃肠动力失常肠蠕动增加,肠内容物过快的通过肠腔,与黏膜接触时间过短,从而影响消化吸收而发生腹泻。
粪便中无渗出物,往往伴有肠鸣音亢进,腹痛可由可无。
常见的有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类癌综合征等。
部分药物和胃肠道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回盲括约肌切除术后、肛门括约肌切除术后,以及腹腔或盆腔炎症也可引起此类腹泻。
2.常见病因(1)急性腹泻:主要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蠕虫感染等所引起的肠炎、痢疾、霍乱、小儿腹泻病等。
(2)慢性腹泻:①消化系统疾病:肠道感染(如慢性细菌性痢疾),肠道非感染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肠道肿瘤(如结肠癌),肝胆胰疾病等;②全身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③肠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
2010年执业医师实践综合讲义
第一节发热一、概述发热是指人的体温超过正常高限,是体温调节异常的结果。
发热是机体有较强反应能力的一种体现,其本身可以增强体内吞噬细胞的活性及肝脏的解毒功能,但另一方面也给人体带来头痛、无力、全身酸痛等不适感。
严重发热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昏迷。
二、发生机制1.致热原机制:外源性致热原(如细菌、病毒)刺激内源性致热原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的产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得机体产热增加,体温上升。
2.非致热原机制:体温调节中枢损伤直接引起发热;产热过多或散热障碍所致发热。
三、临床特点根据体温的高低,将发热分为以下4个程度:低热:37.3~38℃;中等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当体温超过38.5℃,发热时间超过2-3周,经完整的病史询问、全面体格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称为发热原因待查。
发热可以分为前驱期、体温上升期、高热期和体温下降期。
(见症状与体征相关内容)四、常见病因发热的病因通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1.感染性发热(1)急、慢性传染病(2)急、慢性全身或局灶性感染性疾病50-60%的发热是由感染引起的。
感染的病原菌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
其中以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感染最为多见。
2.非感染性发热(1)风湿性疾病:包括风湿热、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成人斯蒂尔(still)病、多发性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2)恶性肿瘤:包括各种恶性实体瘤以及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3)无菌性组织坏死:由于组织受损伤后引起的发热。
见于内脏梗死如心肌梗死、肺梗死、脾梗死等。
大面积组织损伤如烧伤、大手术后也可出现发热。
(4)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瘤、严重脱水等。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见于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职业素质-3.医德医风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职业素质-3.医德医风[单选题]1张医生和住院患者是熟人,患者享有〃医保〃。
张医生没有同患者打招呼就用患者的名字开药给自己用。
此事被别人知道后,(江南博哥)张医生说:〃这是我们朋友之间的事,别人无权过问。
〃对此事,你同意哪一种看法?A.亲朋好友之间借用〃医保〃开点药个人用,可以理解B.张医生在开药之前向患者打招呼,就没有问题C.〃医保〃是患者的特有权利,有制度规定,其他人不能代用D.〃医保〃是有制度规定,别人开药造成的是保险公司损失,他人多管闲事正确答案:C[单选题]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德建设,重点是纠正和防止A.稀有卫生资金分配不公B.医务人员追求个人正当利益C.政府不断扩大卫生事业的福利性D.医务人员追求自身价值E.医疔卫生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正确答案:E[单选题]3.一位老医生,了解正处于疾病恢复期的某患者特别喜欢吃绿豆粥,就从家里做好带给患者。
患者及其外地来的家属十分感谢,不少年轻医生却提出疑义。
对此事的看法,你同意哪一种?A.患者想吃的食品都由医生在家做好送给患者,那就没完没了B.老医生是做一个样子给我们看,没有任何意义C.医生能力所及地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困难D.可以帮助患者,但要有分寸,其他没有必要正确答案:C[单选题]4.按相关规定医院每年应组织几次以上的应急演练A.1次B.2次C.3次D.4次E.不限正确答案:A[单选题]5.一位医生在为其患者进行角膜移植手术的前一夜,发现备用的眼球已经失效,于是到太平间看是否有尸体能供角膜移植之用,恰巧有一尸体。
考虑到征求死者家属意见很可能会遭到拒绝,而且时间也紧迫,于是便取出了死者的一侧眼球,然后用义眼代替,尸体火化前,死者家属发现此事,便把医生告上法庭。
经调查,医生完全是为了患者的利益,并没有任何与治疗无关的动机,对此案例的分析,哪个是最恰当的?A.此案例说明我国器官来源的缺乏B.此案例说明我国在器官捐赠上观念陈旧C.此案例说明医生为了患者的利益而摘取眼球在伦理学上是可以得到辩护的D.此案例说明首先征得家属的知情同意是一个最基本的伦理原则正确答案:D[单选题]6.一位医生,每到查房后,都坐在患者的病床上,亲热、耐心、面对面地向老大娘解释病情。
2010年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第3讲讲义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精讲班第3讲讲义概述第二节胸痛一、概述胸痛是胸部的疼痛感,是门急诊经常遇到的症状。
胸痛可以由胸廓或胸壁疾病引起,也可来源于胸腔内脏器病变。
此外,腹部病变也可引起胸痛。
由于胸痛经常突然发作,可能危及生命,最常见的胸痛是心脏病引起的胸痛,因此对胸痛的病因的认识非常重要。
大部分非心源性胸痛来自于壁层胸膜或胸壁。
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缺乏痛觉感受器,因此即使有严重的病变也可以没有胸痛发生。
警惕四类可能危及生命的胸痛:心肌梗塞、张力性气胸、大面积肺栓塞以及主动脉夹层。
二、常见病因、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一)胸痛的病因包括: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肌心包炎、瓣膜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肺炎、胸膜炎、脓胸、气胸、肺癌等;皮肤肌肉骨骼病变: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肋骨骨折、肋间肌肉损伤等;纵隔内其它器官或脏器病变,脊柱病变:食管炎、主动脉瘤破裂、肺栓塞等。
(二)根据疼痛的部位可以将胸痛分为以下三类:1.胸壁痛引起胸壁疼痛的原因包括皮肤,胸壁软组织,肋骨及肋软骨,以及神经病变。
其特点在于咳嗽以及躯体运动可以明显加重疼痛,疼痛持续存在,部位较局限,定位准确,按压疼痛部位可使疼痛加剧。
带状疱疹的疼痛特点为“烧灼样”感,沿肋间神经走形部位分布,可以累及一个到多个肋间,不超过前胸正中线。
乳房疾病引起的疼痛多为胀痛或针刺痛,注意有无乳房肿块、分泌物、周期性变化等。
肋间肌肉损伤可由于剧烈咳嗽、外伤等引起。
肋骨骨折主要见于外伤,少数由长期剧烈咳嗽引起。
肋软骨炎好发于2、3、4肋软骨,局部可以出现肿胀或包块,有压痛。
肋间神经炎主要为表浅的刀割样疼痛,疼痛病变区域可有感觉过敏或麻木。
根性痛是由于神经后根受压和炎症刺激引起的。
为剧痛或钝痛,因为活动或咳嗽加重。
见于椎间盘突出、强制性脊柱炎、脊椎肿瘤和脊髓的炎性或恶性疾病。
2.胸膜性胸痛其特点是疼痛与呼吸有关,为锐痛,深吸气时加重,呼气或屏气时缓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综合精讲班第12讲讲义概述第十一节淋巴结肿大一、概述淋巴结为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分布全身,包括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
正常人除在颌下、腹股沟可触及1~2个质软、光滑、无压痛、可活动的小淋巴结外,一般各部位均无明显肿大的淋巴结。
如果在浅表淋巴结区域能触及直径>1cm的淋巴结,且常多个肿大,或内部发现淋巴结,均为淋巴结肿大。
二、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病因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很多,根据治疗和预后的不同,常分为如下三大方面的原因:1.良性淋巴结肿大(1)各种感染1)细菌感染:如结核及其他细菌感染等。
2)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艾滋病等。
3)其他感染:①原虫感染,如弓形虫病等;②沙眼衣原体感染,如性病性淋巴肉芽肿;③梅毒螺旋体感染,如二期梅毒。
(2)免疫反应1)异种蛋白反应:如血清病。
2)药物过敏:如与苯妥英钠和乙内酰脲等有关药物引起的淋巴结病。
3)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恶性淋巴结肿大(1)淋巴瘤(2)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等。
(4)各种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如胃癌转移到左锁骨上淋巴结,肺癌转移到右锁骨上淋巴结等。
3.介于良恶性之间的淋巴结肿大,见于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Castleman病)等。
发病机制(1)良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多有明确的发病原因,同时有原发病的表现。
淋巴结病理显示非特异性增生,基本结构尚未被破坏。
临床呈良性经过,随着病因的去除,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完全恢复。
(2)恶性肿瘤性淋巴结肿大:临床多无明确的发病原因,淋巴结呈进行性无痛性肿大,内部淋巴结明显肿大时,可有局部受压的表现。
淋巴结病理显示正常结构被破坏,临床呈恶性经过,预后差。
(3)介于良恶性之间的淋巴结肿大,临床易误诊为恶性,但部分最终可转变为恶性。
临床表现淋巴结肿大可以是局部的肿大,也可以是全身性的肿大,或者开始为局部肿大,以后发展为全身肿大。
1.局部淋巴结肿大要考虑其所收集淋巴液的区域是否有外伤、感染、或肿瘤。
也可能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的局部表现。
2.全身淋巴结肿大一般认为有两组群以上的淋巴结同时肿大即称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三、诊断思路1.病史采集(1)现病史1)年龄和性别儿童淋巴结肿大要考虑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以及一些病毒、细菌感染。
中年人和老年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要考虑淋巴瘤。
老年人淋巴结肿大要考虑恶性肿瘤。
2)针对淋巴结肿大的问诊:①起病急缓急性淋巴结肿大常提示为急性感染,如扁桃体炎、咽炎引起颌下淋巴结肿大,腿部感染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淋巴结肿大病程较长者,提示存在慢性感染,如结核、梅毒、艾滋病;局部淋巴结呈慢性进行性肿大,应考虑淋巴瘤或癌肿转移。
②淋巴结肿大的部位局部肿大常见于: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如扁桃体炎、牙龈炎;淋巴结结核常位于颈部;恶性肿瘤常有相应的淋巴结转移。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急慢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链霉素过敏等。
③淋巴结有无疼痛:一般由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增长特别迅速的淋巴结可伴有胀痛;无痛性淋巴结肿大通常见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3)伴随症状:①伴有局部感染:此时局部淋巴结肿大多由于感染引起;②伴肿瘤:如胃癌通常转移到左锁骨上淋巴结,肺癌转移到右侧的锁骨上淋巴结等;③伴低热、盗汗:考虑结核引起的淋巴结肿大;④伴全身多脏器损害: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4)诊疗经过5)患者发病以来的一般情况(2)既往史及相关病史2.体格检查(1)仔细检查全身浅表部位的淋巴结,包括颈部、腋下、腹股沟及滑车上等部位。
注意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状、数目、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表面特点、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及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窦道等情况。
①急性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常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发病初期质地较软。
②慢性炎症所致者常疼痛较轻、质地较硬。
③淋巴结结核时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在颈部血管周围,多发性,质地较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若发生干酪样坏死,可触到波动,破溃可形成瘘管,愈合后形成瘢痕。
④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造成的肿大的淋巴结无压痛,质硬,常与周围组织粘连。
⑤淋巴瘤的淋巴结肿大,无痛,质地呈橡皮感。
根据淋巴结的引流区域可以查找其病因,浅表淋巴结组群与其引流区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浅表淋巴结组群与其引流区淋巴结组群引流区耳后及乳突区头皮颈深上群鼻咽部颈深下群咽喉、气管、甲状腺左侧锁骨上群食管、胃右侧锁骨上群气管、胸膜、肺颌下群口底、颊黏膜、牙龈颏下群颏下三角、舌、唇腋窝组群躯干上部、乳腺、胸壁腹股沟组群下肢及会阴(2)其他检查:包括全面体检,特别注意感染灶、原发肿瘤的体征、脾脏大小等。
3.辅助检查(1)血象: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病毒感染时常有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过敏性疾患时,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急性白血病和骨髓转移瘤等常有全血细胞减少,白血病还见到原始和幼稚细胞。
(2)骨髓检查:考虑血液病需要进行骨髓检查,同时还可进行染色体检查。
(3)其他选择做的检查包括: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应做嗜异性凝集试验;考虑结核感染做PPD、抗核抗体的检查;怀疑Castleman病或免疫性疾病时,应做免疫球蛋白的检查;考虑性病需行梅毒血清反应和HIV抗体检查等。
(4)淋巴结穿刺和活检:这是对淋巴结肿大最有意义的检查。
应选择新近肿大的淋巴结,特别是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因为此处受感染等因素影响小。
(5)其他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腹部B超,CT,必要时行消化道造影或内镜检查。
4.诊断流程常见病和多发病四、常见病和多发病1.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的淋巴结肿大一般无触痛和粘连,中等坚硬,轻到中度肿大,局限于颈、腋下和腹股沟等处以急淋白血病多见。
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细胞急淋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由于淋巴结肿大来诊,以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为主。
淋巴结无压痛,较坚实,可移动。
CT 可发现腹膜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2.淋巴瘤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临床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多为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活动,也可以互相粘连,融合成块,触诊有软骨样感觉。
深部淋巴结肿大可压迫临近器官,造成咳嗽、气促、肺不张、肾盂积水等。
一些患者有周期性发热,全身瘙痒、并有其他系统或器官的侵润。
3.结核淋巴结结核常见于颈部、肠系膜,是全身结核病的局部表现,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可见到淋巴结肿大,结节状,无痛。
初期为孤立结节,较光滑,可活动,以后融合成块,不规则,活动度差。
肿块可形成脓肿,有波动感,破溃后形成窦道,经久不愈。
可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的全身症状。
病理呈干酪样改变,可明确诊断。
4.系统性红斑狼疮约半数病人有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腋下肿大为多见。
肿大淋巴结一般无压痛、质软,病理显示为非特异性炎症。
5.川崎病见于儿童,淋巴结肿大一般在发热同时或发热后3天内出现,质硬、不化脓、不发热。
常位于颈部单侧,少数为双侧,有时有枕后或耳后淋巴结肿大。
随着疾病缓解,肿大可以很快消失。
患者有发热、以及特殊的皮肤粘膜表现。
6.肿瘤肿瘤可以其引流区域的淋巴结肿大为首要表现。
淋巴结无压痛,质硬,常与周围组织粘连。
病理活检可以表现为恶性侵润,淋巴结机构破坏。
第十二节发绀一、概述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为紫绀。
见于口唇、指(趾)、甲床等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
多见于严重心、肺疾病和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中毒以及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二、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1.发病机制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量增加所致。
正常血液中含血红蛋白为15g/dl,当毛细血管内的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g/dl时,皮肤黏膜可出现发绀。
但临床上所见发绀,不能确切反映动脉血氧下降的情况。
2.病因和临床表现特点根据发绀的原因将其分为两种类型:①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真性发绀),包括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
中心性发绀是由于心、肺疾病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所致;表现为全身性,累及四肢、颜面、躯干和皮肤黏膜,但受累部位的皮肤是温暖的。
周围性发绀是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累及肢体末端与下垂部位,皮肤是冷的,但予以按摩或加温,使皮肤转暖,发绀可消退。
它包括淤血型周围性发绀,如右心功能不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缺血性周围性发绀,包括严重休克、肢体动脉闭塞等。
②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包括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各种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所致的发绀,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的二价铁被三价铁所取代,致失去与氧结合的能力,出现发绀。
其特点是发绀出现急剧,抽出的静脉血呈深棕色,予以氧疗不能改善症状,只有给予静脉注射亚甲蓝或大量维生素C,发绀方可消退。
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表现为自幼即有发绀,而无心、肺疾病等其他病因,有家族史,身体一般状况较好。
服用含硫药物或化学品后所致硫化血红蛋白血症的发绀,持续时间长,可达数月以上,血液呈蓝褐色.诊断思路三、诊断思路1.病史询问要点(1)发绀出现的时间自幼即发现的发绀绝大多数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偶见于先天性肺部动静脉瘘或先天性变性血红蛋白症;中年以后出现者多见于肺部疾病;急性发绀常见于休克、药物或化学性急性中毒、肠源性发绀(亚硝酸盐中毒)及急性心功能不全。
(2)有无广泛而严重的肺部疾病如肺气肿、肺实变或肺纤维化等,可引起动脉血氧含量不足导致发绀。
(3)有无先心病史右向左分流的先心病有发绀,如法洛四联症。
先心病如长期室间隔缺损造成心脏形态发生改变,从左向右分流转变为右向左分流的时候也会出现发绀。
(4)有无其他心脏病史见于中老年人,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可致周围性发绀。
(5)有无药物或化学品接触史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能力下降,引起发绀。
2.体格检查(1)口唇、结膜、口腔黏膜、鼻尖、面颊、耳垂、指甲床有无发绀。
(2)有无杵状指(趾)显著杵状指(趾)主要见于发绀型先心病、肺动静脉瘘及肺动脉硬化。
轻度杵状指(趾)常见于慢性肺部疾病者,无杵状指(趾)者见于后天性心脏病、变形血红蛋白或硫化血红蛋白血症及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3)有无急慢性心、肺疾病表现。
(4)有无四肢末端循环障碍表现应除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循环衰竭。
(5)有无变形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表现。
3.辅助检查(1)必要做的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胸部X片及血气分析。
(2)选择做的检查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术及心血管造影、异常血红蛋白测定。
4.诊断流程四、常见病和多发病1.支气管哮喘重症哮喘可出现发绀,口唇、指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