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古代诗歌五首》
五言绝句古诗【二十首】
【导语】五⾔绝句是中国诗歌体裁之⼀,属于绝句的⼀种,就是指五⾔四句⽽⼜合乎律诗规范的⼩诗,属于近体诗范畴。
有仄起、平起⼆格。
此体源于汉代乐府⼩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
下⾯是整理的五⾔绝句古诗,欢迎阅读与借鉴。
1、《江雪》唐·柳宗元千⼭鸟飞绝,万径⼈踪灭。
孤⾈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春夜喜⾬》唐·杜甫好⾬知时节,当春乃发⽣。
随风潜⼊夜,润物细⽆声。
3、《送别》唐·王维⼭中相送罢,⽇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依⼭尽,黄河⼊海流。
欲穷千⾥⽬,更上⼀层楼。
5、《静夜思》唐·李⽩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6、《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师采药去。
只在此⼭中,云深不知处。
7、《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但爱鲈鱼美。
君看⼀叶⾈,出没风波⾥。
8、《夏⽇绝句》宋·李清照⽣当作⼈杰,死亦为⿁雄。
⾄今思项⽻,不肯过江东。
9、《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
10、《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浮绿⽔,红掌拨清波。
11、《⼋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阵图。
江流⽯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青花欲燃。
今春看⼜过,何⽇是归年?13、《⿅柴》唐·王维空⼭不见⼈,但闻⼈语响。
返影⼊深林,复照青苔上。
14、《⼭中》唐·王维荆溪⽩⽯出,天寒红叶稀。
⼭路元⽆⾬,空翠湿⼈⾐。
15、《⽵⾥馆》唐·王维独坐幽篁⾥,弹琴复长啸。
深林⼈不知,明⽉来相照。
16、《鸟鸣涧》唐·王维⼈闲桂花落,夜静春⼭空。
⽉出惊⼭鸟,时鸣春涧中。
1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泊烟渚,⽇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近⼈。
18、《相思》唐·王维红⾖⽣南国,春来发⼏枝。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0代诗歌五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五首诗。
2.学习赏析名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之美,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难点1.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赏析名句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徼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的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
二、作者简介1.陈子昂(约661~702),唐代文学家。
字伯玉,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2.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
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三、知识小窗1.介绍古体诗古体诗,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
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五言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
《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登幽州台歌》背景介绍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那时武则天当政,任用酷吏,滥杀无辜。
他不畏迫害,屡次直言上谏,对武则天后期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的意见,但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
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得他心情非常苦闷。
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陈子昂作为参谋,屡次向武则天进言,屡遭降职,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登幽州台歌》。
四、整体感知1.初读古诗。
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2)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的节奏把握很准,读出了诗的韵味。
古代诗歌五首课文翻译
古代诗歌五首课文翻译一、《观沧海》(东临碣石)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幺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二、《次北固山下》译文: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幺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论语》十则译文: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古代诗歌五首
古代诗歌五首古人云:歌如其人也,歌里尽反映着古人的思想,弦外之音有古人的心声。
古代之中,有着不少的好诗,让人叹为观止,它也是人们熟悉的一种文学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尤以五首比较为著名的古代诗歌最受人们的喜爱,而它们也是不少人熟悉的诗歌,那么,我们就以五首古人诗歌来欣赏一下:第一首:《静夜思》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静夜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之手,以深情写就,明亮如月,深沉似霜。
被称为“诗史上最美的一首婉约挽歌”,至今人们仍然不改其经典之美,这首诗,永远的流芳于古今中外,它也代表着古代的精神世界,每每读到这首诗的笔尖,不可不让人心有深感,令人赞叹不已!第二首:《赠汪伦》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赠汪伦》出自唐代诗人王维之手,以细腻的语言写就,着实惊艳无比。
这首诗辞地浅淡,笔法细腻,语气低沉,把景物表现的真实又美丽,也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若读此诗的人不能懂得它的意深,只有闻其香而已,它也是一件艺术品,令人回味无穷。
第三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春晓》,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之手,以对自然界的赞美给人联想,形容自然的恬静之美。
全诗描写春晓,体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美好之感,而春晓本身更是象征着更新,萌发,生机勃勃的朝气,它在于迎接新的生活,迎接新的希望,赋予人们无限的力量,望着这一篇情思深远的诗,总让人泛起一股温暖的感动!第四首:《竹枝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首《竹枝词》,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之手,以清新的诗句,描述出春天芳草萋萋,自然界的清新之美,以及异乡遇见期待的爱情,它朴实淳厚,富有情感,清新淡雅,令人折服,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获得很多人的喜爱,它也是不少诗歌爱好者收藏的一首,这样的经典诗歌让人爱不释口!第五首:《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理解性默写、简答及解析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习题及答案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20.古代诗歌五首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二、望岳/杜甫三、登飞来峰/王安石四、游山西村/陆游五、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原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习题及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简答题:1、“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各是什么人?答:“古人”“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
“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答:表达作者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人生感慨。
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答: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到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凄凉,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4、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
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
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二、《望岳》杜甫【原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第1课时)(同步讲义)
1.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著名诗人,文学家。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
他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有《陈伯玉集》传世。
杜甫(712—770),字,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他的诗被称为“”。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关头。
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2.背景链接。
《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
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
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望岳》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和附录四首古诗
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然而涕下!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时间的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
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赏析: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重点问题:1.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感慨时空无限,人生有限,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2.试赏析“独”“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独:独自,写出了诗人登上幽州台时心中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孤独寂寞和对世界人生的思索。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
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泰山横跨齐鲁,青涩的峰峦连绵不断。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山中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我一定要登临泰山的顶峰,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赏析:本诗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泰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
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设问统领下文。
第二句的“齐鲁青未了”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
“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未了”是表现山势坐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
这是远望之景。
三、四两句是近望之势。
“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课件(共21张PPT)
2、选用“九州”、“风雷”、“万马”、 “天公”的意象,具有怎样的寓意。
“风雷”喻指社会的变革;“天公”即指造物主,又指 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2《、己选亥用杂“九诗州·九”州、生“风气雷恃”、风“雷万》马是”、清“代天诗公人”的龚意自象珍,创具作有的怎一样首的七寓言意绝。句,是《己亥杂来诗》源中于的第人125材首。,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
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1、找出诗中的成语:
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
2、这是一首 诗,多用
,
想象丰富奇特。
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2、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的意象,具有怎样的寓意。
3、赏析:“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 才”这一传诵久远的名句。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 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 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 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 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 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 呼唤未来。
诗题:诗人经过江苏镇江镇时,恰逢举行祈祷玉皇、风神、雷神的庙会,有道士请他撰写文字,他借题发挥,写下了这首名诗。
清道光十九年,即己亥年,龚自珍往返京城和杭州老家之间时,共作诗305首,统称只为有己亥这杂诗样。,中国才有希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 《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汇总与各首阅读赏析题(含答案)
第20 课《古代诗歌五首》1.文学常识(1)陈子昂,(今属四川射洪)人,唐代文学家,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
有诗集《感遇诗》《陈伯玉集》等传世。
(2)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代表作有《剑南诗稿》《放翁逸稿》等。
(5)龚自珍,清代思想家、史学家、诗人,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后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2.重点字音怆然(chuànɡ)涕(tì)岱宗(dài )决眦(zì)凌(línɡ)吟鞭(y ín )拄杖(zhǔ)叩门(kóu )箫鼓(xiāo )衣冠(ɡuān )3.内容要素(1)《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2)《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尾联是整首诗的主旨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阐明了怎样的哲理?答: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4)《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妙在何处答:妙在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且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
上句通过“疑”字把徐行山西村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之感,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所见的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
(1). 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2).对英明君王的渴盼。 (3).生命短促 (4).表达了人生的孤独、寂寞、悲凉
小结: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之久远;第三 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之阔大。在广阔无 垠的背景中显得个人之渺小。第四句描绘 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 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 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而在这个 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 无门而感到孤独凄凉的诗人形象,因而深 深为之激动。
官场上的潮起潮落
陈子昂二十四岁进士及第,在政治上拥护武则天。他在二十 九岁时曾向武则天上书《答制问事八条》,主张轻刑罚、用 贤才、纳谏士、赏功勇、减徭役,提出了许多符合百姓愿望 的主张。但武则天当时忙于称帝改制,有自己一套施政方针 ,不但没有重视陈子昂这个文学小臣的意见,反嫌他上疏议 政太过多事,罢了他的职。
这是一个失意人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
故事的主人公仪表堂堂,大有作为,然遇人不淑 以及直言不讳,惹来诸多猜忌之音:
首先在谏言期间,不受重视,深陷囹圄; 其次在参谋期间,自告奋勇,饱受株连; 幸而在忧愤之间,奋笔疾书,得有佳诗;
在走投无路,报国无门后,陈子昂忧愤万分,悲 从心出,终于站在幽州登楼台前写下了这首千古 名诗:《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文学常识
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 实,语言刚健质朴,对 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 九龄、李白、杜甫、元 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 启迪。其诗风骨峥嵘, 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有《陈伯玉集》传世。
幽州台:
即燕国时期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的黄金台。 故址在今北京西南。
燕昭王在公元前213年执政后,励精图治,广招贤士,为了使 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燕昭王建黄金台,置金于 黄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国 家迅速强大,后来乐毅带领大军攻打齐国,攻陷了齐国七十多 座城池,使齐国几乎灭亡。
古代诗歌五首 翻译
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朝代】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望岳【作者】杜甫【朝代】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朝代】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游山西村【作者】陆游【朝代】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己亥杂诗·其五【作者】龚自珍【朝代】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标签: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课堂练习
测试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你从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诗人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才能拥有丰富的学识。
(或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
2.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运用到生活中,进行造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知识,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背景】此诗是欧阳修受排挤从朝廷中被贬到安徽滁州时所写。
3. 阅读上面这首诗歌,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把画眉鸟锁在金笼里比不上让它在山林里自由啼鸣更动听,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教案
《己亥杂诗》(其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己亥杂诗》(其五)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第五首。
“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48岁的龚自珍,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共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其中包括对往事的回忆,与亲朋的交往;对政治的评论,对改革的渴望等,题材极为广泛,本文堪称“定盦诗”的压卷之作。
【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停顿,背诵全诗。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至死不渝的奉献精神,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方法】以“读”贯穿学习始终——(1)读准字音停顿,注意押韵。
(2)读准诗句意思,把握情境。
(3)读准写法情感,感悟主题。
【教学媒介】PPT课件,一体化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七年级下学期,对于部编版初中语文的设计特点有一定了解,有一定诗歌学习的基础,但是基于诗歌的写作时代距学生生活的年代久远,教学时将“时代背景”的介绍放在重要位置,力求让学生融入作者的年代,更好的把握诗歌情感。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采用“时空连线”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解析写法与情感,力求新颖,引导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锻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PPT展示问题:在我国,曾经有这样一位诗人,在自己的诗作中,呼吁统治者“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他是谁?这首诗你还记得吗?2.学生回答小学时学过“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220)”3.PPT展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220)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师:在这首诗中,龚自珍向统治阶级发出了心底最殷切的呼唤,希望改变现状,希望人才辈出。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20课古代诗歌五首
风俗美
颈联表达了江南农村春 社日的热闹景象。读者 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 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 情,显示了他对吾土吾 民的热爱。
从今假设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但愿从今以后,趁着月明 之夜来闲游。能随时拄杖,轻 扣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
尾联写诗人的愿望。诗人 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趁 月夜出游,随时拄着手杖 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 益于言表。一个热爱农村, 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 象跃然纸上。
风景美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风光,写景 中富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 人引用。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 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假 设无路,忽而又开朗的情景。 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 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 变化的哲理,表达了宋诗特有 的理趣。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们在迎 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 农家虽衣冠简朴,但古老的乡俗却很盛行。 箫鼓:名词作动词,吹箫击鼓. 古风:古老的乡俗.
诗词赏析
莫 笑 农 家 腊 酒 浑, 不要笑话农家酒味薄。 丰 年 留 客 足 鸡 豚。 他们待客的情意却十分深厚。
首联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
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出游写景抒情
作了有力的铺垫。 “足鸡豚〞形容农家待客的菜
肴极为丰富,照应“丰〞字,暗示出农民又过了一
个丰收年。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20课古代 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朗读节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63张PPT)
客人留恋,表达了诗人对
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
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
淳朴的民俗,流露出热爱农
村生活的情感。
首联:农家——丰年足食物
游 山 西 村
颔联:村外——景色优美 颈联:村内——民风古朴 尾联:希望——随时做客
无喜 限庆 向欢 往悦
己亥杂诗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
心满怀悲愤。
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
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
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
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
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典
型的社会意义。
前
登幽州台歌
悠悠 怆然
后
寂 寞 苦 闷
望 岳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 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 南府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 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 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 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代表作有 “三吏”“三别”等。
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3.最后一句话阐明了怎样的哲理?
人不能只为 眼前的利益,应 该放眼大局和长 远。
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
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
神境界。
千寻之塔——极言其高
登 飞 来 峰
写景
鸡鸣见日——衬塔高耸 不畏遮目——站得高、看得远 无坚 私定 无果 畏断
议论
身在最高层——语意双关
游 山 西 陆 村 游
层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山望泰山风景,抒发理想)
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
《古代诗歌五首》
05
诗文历史价值评估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反映时代背景
《古代诗歌五首》是历史时期的产物,通过其内容可以了 解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为研究历史提供 了宝贵的资料。
传递社会价值观
《古代诗歌五首》在当时起到了传递社会价值观的作用, 如尊老爱幼、忠孝节义等,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
推动文学发展
人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03
促进文化交流
《古代诗歌五首》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相
互了解和友谊具有积极的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艺术特色
01
02
03
04
05
《静夜思》
运用了意象和象征的手法 ,通过明月的形象来表达 思乡之情,语言简练、意 蕴深厚。
《黄鹤楼送孟 浩然之广陵》
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将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 体,表现出了诗人深厚的 感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登鹳雀楼》
运用了借景抒怀的手法, 将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相 结合,抒发出诗人对历史 和人生的感悟。
对比反衬
03
五首诗都运用了对比反衬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比和反衬来突出
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使诗歌更加鲜明。
审美风格
含蓄蕴藉
五首诗的审美风格都十分含蓄蕴藉,没有直接表达情感和思 想,而是通过意象和意境的营造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使诗歌更加优美。
细腻柔美
五首诗的审美风格都十分细腻柔美,注重细节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柔美的语言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使诗歌更加感人。
《赋得古原草 送别》
描述了诗人在古原上送别 友人的场景。通过描绘草 原、野火、春风等自然景 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 依依惜别和对离别的无奈 与悲凉。
古代诗歌五首。
古代诗歌五首
1、《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野望》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 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 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 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诗
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
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
及太平景象,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
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己亥杂诗》
龚自珍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
解读诗意
岱宗夫如何? 泰山啊怎么样了呢?在齐鲁大地 齐鲁青未了。 青青的山色绵延不绝。 造化钟神秀, 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灵秀都集中 在泰山,山南山北的明暗分割。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层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 决眦入归鸟。 山,映入眼帘;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终要登上泰山顶峰,一眼望去, 四周重重山峦都显得渺小了。
古 代 诗 歌五 首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 楼,为战国燕昭王所建,故址在 燕国的国都。燕昭王执政后,励 精图治,为了使燕国逐渐强大, 报君黄金台上意, 建黄金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广 提携玉龙为君死。 招贤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 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后来乐 李贺 毅带领大军攻打齐国,攻陷了齐 国七十多座城池,使齐国几乎灭 亡。
写 写 作 背 景 作 背 景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 宗开元二十四年(736),24岁的诗 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 去。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 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 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 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 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 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荡 胸 生 曾 云
诗意欣赏
决眦入归鸟
诗意欣赏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尾联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 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 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
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
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望岳》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 的语句是: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 句是: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
4.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 心壮志的诗句是: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
《登幽州台歌》。
诗歌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
招贤的圣君,向
后不见后世求才
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
地悠悠无限,止
不住满怀悲伤热
泪纷纷。
板书设计
俯仰古今,写出时 间的绵长 登楼眺望,写空间 的辽阔无限,与诗 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 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
2、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写农家朴实好客的句子: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4.不仅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说出了世间 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性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己亥杂诗》
1、《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 绪/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 迈、洒脱的气概的诗句是:
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著的忠忱。 不甘于沉沦,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 牺牲自己,培养后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落红”的形象,就成了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登幽州台歌》
1、诗人俯仰古今,倾吐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 满腔忧愤之情的诗句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登楼眺望,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描绘了诗人 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是:
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 奉献的思想。
名句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 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在诗人看来,落花化作春 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体现出 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 灿烂的春天!
主题意义
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王安石,字介甫,
封荆国公,世人又称 王荆公。北宋著名政 治家、思想家、文学 家、改革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当过宰相, 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 行改革,历史上叫做 “王安石变法”。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公元1050年夏 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 满以后回江西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 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
写作背景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
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镜湖之
三山村。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 的村落。这首诗作于次年春。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
围绕一个“游”字展开。
2.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 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 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 红 不 是 无 情 物 , 化 做 春 泥 更 护 花
•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 情交织一起?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 的诗词?(名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诗中写了怎样的心境?
2、《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 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以落花为喻, 自然的融入心志的诗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的启发。
颈联“萧鼓追
随春社近,衣冠简 朴古风存”则由自 然入人事,描摹了 南宋初年的农村风
俗画卷。表现出诗
人所要表达的热爱
传统文化的深情。
尾联“从今若许
闲乘月,拄杖无时夜 叩门。”诗人已“游” 了一整天,仍意犹未 足:但愿从今而后, 能拄杖乘月,轻叩柴 扉,与老农亲切絮语。 一个热爱家乡,与农 民亲密无间的诗人跃 然纸上。
时空背景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 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 武后重视,授右拾遗,后世称 陈拾遗。曾因“逆党”反对武 后而被株连下狱。在26岁、36 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 有远见。38岁科辞官还乡,后 被县令迫害,冤死于狱中。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 年(696年)。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 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诗人接连 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
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
得广泛的共鸣。
《望岳》
杜甫
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
泰岳、为五岳之首。 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 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 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怀抱“致君尧舜上,在 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仕 途坎坷,身经离乱,看到 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 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 时事。他的诗被后世称为 “诗史”;他则被誉为 “诗圣”。
者。曾任内阁中书、宗人
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 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 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 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 书院。
写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 (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 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 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 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 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 兴写下了315首《己亥杂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飞来峰》1.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相似的两句诗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 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游山西村》
1、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 收的诗句是: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
的。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
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
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 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 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想象中的 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
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
问题探究
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①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③④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哲理的?
哲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 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所羁绊。
《 游 山 西 村 》
陆游,字务观,号 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 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 想熏陶;中年入蜀,投 身军旅生活;晚年退居 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 千多首。
整体把握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 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 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 负。
《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 “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凝望, 尾联想望
齐鲁青未了
诗意欣赏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诗意欣赏
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
村”,写山间水
畔的景色,写景 中寓含哲理。
这里描写的 是诗人置身山阴 道上,信步而行, 疑若无路,忽又 开朗的情景,不 仅反映了诗人对 前途所抱的希望, 也道出了世间事 物消长变化的哲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