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将不懂之处 圈出来。
(二)疏通文意
1.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1)岱宗:指泰山。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 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 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 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 对泰山的尊称。
(2)夫: 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 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登幽州台歌——总结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 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寂寞无 聊的愁苦情怀。
赏读《望岳》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
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 “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 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 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因被称为“诗史”。存诗1400多首,有《杜 工部集》。
写作背景
《望岳》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 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 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 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 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注意读音和节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如何:怎么样。 (4)造化:天地、大自然。
(5)钟: 聚集。
(6)神秀:神奇秀丽。 (7)荡胸:使心胸震荡。 (8)曾:同“层”,重叠。 (9)决眦(zì):眼角(几乎)要裂开。眦,眼眶。
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 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 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 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 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 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 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 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 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 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鉴赏要点: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情 景交融的意境。(意境: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 象融合的整体。)
常见主要内容:
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 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 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 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
3.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田园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作者介绍
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射洪人。他是 唐诗革新的先驱者。诗的代表作为《感遇》 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他是一个具 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敢言,对 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 为武则天所重视,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下狱, 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 他心情非常苦闷。
直译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 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 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 无限渺远,我深感人 生无奈,独自凭吊, 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 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 • 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 • 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内容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 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 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 力。(艺术表现)
• 全诗的语句长短不齐,音调富于 变化,更有助于表达诗人起伏强烈的 慨叹之情。
3.诗人为什么会“怆然而涕下”?在这泪中还包 含着什么深层的精神?
(1)诗人立足于幽州台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 点,眼观天地,空间无边无际,而个人何其渺小! 神游今古,时间无始无终,而一生何其短暂!再加 上明君贤臣、英雄豪杰难追难待。于是一种沉重和 孤立无援、独行无友的孤独袭上心头,不禁“怆然 而涕下”!
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
(2)前: 过去。 (3)古人、来者: 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具体指燕昭王。
(4)念: 想到。
(5)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6)怆(chuàng)然: 悲伤的样子。
(7)涕: 眼泪。
登幽州台歌——古诗译文
意译
• 放眼望去哪有以前 贤人的踪影,回头 看看也不见一个效 仿古贤的今人。想 到那天悠悠而高远、 地悠悠而广袤的天 地之间,我独自忧 伤啊,让人禁不住 泪流满面沾湿了衣 襟!
(2)诗歌中所表达的不只是客体的浩渺,更有 诗人在怆然流涕后的抗争与进取,诗歌中蕴含着诗 人力图为国建功的积极精神。
内容解析:
} 1、孤独
2、生之短促 3、怀才不遇
封 建 士 子 共 同 的 命 运
人 类 摆 脱 不 了 的 命 运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
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 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
学习目标:
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诗中所 流露出来的孤单寂寞悲哀的情绪。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朗读节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疏通文意 1.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1)幽州台: 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
即景抒情诗:
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 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 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 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事物, 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 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即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 深切动人。
深层探究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 什么样的感受?
向前看,像燕昭王那样的古代贤君再 也见不到了;向后看,后代的贤君又 在哪里呢?一种茫然与无奈自然涌上 诗人的心头。
2、应如何理解诗歌最后两句?
• 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时的心理活动,
最后一句才写外部表情。
• 内心是表情的依赖,表情是内心 的反映,两者恰当结合,勾画Baidu Nhomakorabea一个 胸怀大志而又不逢其时、独立悲叹的 动人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