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ppt

合集下载

第课古代诗歌五首ppt课件

第课古代诗歌五首ppt课件

讲授新课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们在迎 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 农家虽衣冠简朴,但古老的乡俗却很盛行。 箫鼓:名词作动词,吹箫击鼓. 古风:古老的乡俗.
讲授新课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诗由写景转入抒情,从村外之景转写村内之情。 “春社”,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当这一天将 来临时,村子里不断的吹箫打鼓声音,响彻云霄, 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欢快气氛。乡民们还要向土地神 祭祀,以祈求农事的丰收。诗篇不仅反映了农民们 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 挚感情。
暗 , 几 家 农 舍 , 隐 现 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 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是在于“等闲语言变 瑰奇”,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把这种自然景 象摄入诗篇里,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早就描绘过,如王 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到了宋代诗人手里,也 有所描摹,如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 忽见千帆隐映来。”
讲授新课
•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 而周围山峦重迭、流水萦绕的迷路的 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 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 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 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 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
讲授新课
《唐宋诗醇》评这二句说:“有如弹丸脱手, 不独善写难状之景。”这个评价是有见地的。这一联 不仅写得极其自然,而且用语浅近,含意丰富;仿佛 信手拈来,然而出人意表。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赢得人 们的普遍喜爱,如今已成为广泛流传的成语。当人们 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 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 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 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 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语文 古代诗歌五首 课件(61张PPT)

语文 古代诗歌五首 课件(61张PPT)

学习任务二:游山西村
(2)诗人游山西村时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看到了村民的热情好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 豚),也看到了优美的景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还感受到了淳朴的风土人情(箫鼓追随春社近,衣 冠简朴古风存)。
学习任务二:游山西村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出自本诗的 名句,请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谈一谈其中蕴含的哲理。
第五单元 21 古代诗歌五首
设计说明
《古代诗歌五首》这五首诗富于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 沛,景象宏阔;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关 心国运;有的以理入诗,发人深思,学习时要注意体会。对 《古代诗歌五首》的学习,要从读诗的角度入手,建议学生通 过诵读,品味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可在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 人情感的基础上,通过补充相关资料、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 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学习任务一:登飞来峰
(3)结尾两句中的“浮云”和“不畏”有何含义?这两句诗蕴 含了怎样的哲理?
浮云:这首诗中的“浮云”一语双关,既指飘浮的云,也用来 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反映了诗人对他们的蔑视。
不畏:表现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信心。 哲理:人不能害怕眼前的困难,应该关注大局,目标长远。
学习任务一:登飞来峰
1.诵读《登飞来峰》,感受诗韵,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 韵律。
2.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理解诗歌 基本内容。
学习任务一:登飞来峰
3.再次朗读诗歌,结合补充资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资料补充】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 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 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30岁,抱负不凡,正好借 登飞来峰一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41张PPT)语文七年下册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41张PPT)语文七年下册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用“ / ”划出诗句 的节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 层。
飞来山上千寻塔,高高的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听说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登上去不怕浮云遮住我的双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我身处塔的最高层上。
寂寞、悲凉,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3.“念天地之悠悠”你怎样对“悠悠”一词作出赏析?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
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诗句研读 4.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俯仰天地,天高地远,寰宇苍茫,反衬出诗人无比的 渺小和孤单。诗人不禁怆然涕下。这种悲哀里,蕴含着伟 大的孤独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而慷 慨悲歌的豪侠气概。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走进作者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 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工部”“杜少 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 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 有“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 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 婚别》)等。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箫声鼓声紧紧追随,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 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的风气依然保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 拄着拐杖随时来轻叩柴扉,敲开你的家门。
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那个字用最好,请 你说说好在哪里?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4.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为什么千古年来被人们 广泛引用?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 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 这两句诗已超越了自然景色所描写的范围,它丰富 的内涵——困境中仍蕴含着希望,不仅与人生的各 种境遇有惊人的契合之处,而且时时鼓舞着人们, 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被广泛引用,显示出极强的 艺术生命力。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 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20.古代诗五首 课件(54张PPT)

20.古代诗五首  课件(54张PPT)
• 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 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 山巍峨高大;
• 三是“荡胸生曾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 气,凸显泰山的高峻;
• 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 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 高。
总结
全诗围绕“望”字,由远而近,由早到晚, 热 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 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 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 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献身精神。
2、从诗句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 体会字里 行间蕴含的诗人感情?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总结:这首诗是陈子昂的压卷之作,创造出了空 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 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
幽州台
• 燕昭王在公元前213年执政后,励 精图治,广招贤士,为了使原来国 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燕昭 王建黄金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延 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 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后来乐 毅带领大军攻打齐国,攻陷了齐国 七十多座城池,使齐国几乎灭亡。 • 燕昭王在建黄金台之前曾建碣石 宫,把梁人邹衍延请入内,师礼事 之,广筹振兴国家大计,并树立了 自己贤明哲睿、招贤纳士的良好声誉。
意象:“幽州台”或“黄金台”成为圣明君 主广揽贤才的象征。
Eg.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
Eg.南登碣石宫,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趋马复归来。
——《燕昭王》 陈子昂
东岳泰山 (岱宗)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4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共47张ppt)
写出山西村淳朴的风土人情
如果
拄着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趁着月明来闲游。 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从今若能容许我清闲无事,乘月漫游, 我会拄着拐杖随时敲开你家的门。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写诗人的愿望。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
趁月夜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
情益于言表。一个热爱农村,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
游山西村
(南宋) 陆游
hún
tún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guān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zhǔ
kòu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腊月所酿的酒。
小猪,这里
不要。
指猪肉。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在丰收之年备足鸡 肉、猪肉款待客人。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上。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首 联
“莫笑”——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足”——可见农家的热情好客。
怀疑
暗淡,因柳密而深绿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明亮,因花儿而明艳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颔 联 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的美;
又富含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规律性;
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
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
吹着箫,打着鼓。
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颈 联

古代诗歌五首 课件(共63张PPT)

古代诗歌五首 课件(共63张PPT)

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 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 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 终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己 辞官南归 亥 杂 诗 表明心志
离情浩荡 失落离愁
3.最后一句话阐明了怎样的哲理?
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 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 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 心的精神境界。
千寻之塔——极言其高
登 写景

鸡鸣见日——衬塔高耸
来 峰
议论 不畏遮目——站得高、看得远
身在最高层——语意双关
无坚 私定 无果 畏断


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 龚自珍辞官南归。正值暮春时节,夹 花生树,日暮风起,残红一片。点点 飞花,忽然惹起了一股浓浓的离别之 情,于是他情不自禁地挥动马鞭吟出 了《己亥杂诗》这首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百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诗意: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 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 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 的贤明君主。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 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意: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 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 最高峰。
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眼:视线。 缘 :因为。
最高层:最高处。比喻自己 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2.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 “不畏”二字的作用是什么?

古代诗歌五首PPT课件44 人教版 (共32张PPT)

古代诗歌五首PPT课件44 人教版 (共32张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优秀课件)古代诗歌五首-ppt

(优秀课件)古代诗歌五首-ppt

下面请欣赏图片和音乐 感受游子离家奔波的凄凉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主题
表现羁旅之思 (表现思乡之情) 注:羁旅,长久寄居他乡
艺术特点之一
语言极其精练: • 前三句只用名词,不用动词。 • 18个字,9幅画面,意蕴丰富。
• 还有“断肠人”
艺术特点之二 运用烘托手法
向东
登临
山名。在今 河北昌黎县
水波动荡 的样子
秋风声
银河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耸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竦,高。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峙,挺立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庆幸得很, 好极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目的是什么? 哪个字能证明这一点?
哪些语句是实景? 哪些语句是虚景? 实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虚景
实景中,哪些语句是动景? 哪些语句是静景? 动景: 水何澹澹,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静景: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主 题
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 景象,抒发雄伟抱负和博大胸怀。
作者游览西湖路线是怎样的? (指出提到的几个风景点) 他是乘车、骑马、还是步行? 请根据诗中提供的线索说明。 • • 孤山寺——贾公亭——白沙堤 骑马游。“浅草才能没马蹄”即是根据。
诗中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早 春
诗中哪些景物具有早春特色? • • • • • 水面初平云脚低 早莺争暖树 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在西湖景物中,作者对哪里最感兴趣?根据是 什么?

《唐诗五首》教学课件(66张PPT)

《唐诗五首》教学课件(66张PPT)

写作背景: 唐代诗人崔颢游宦到了湖北武昌的黄鹤楼 有感而作. 写景: 描写了在黄鹤楼头俯视长江两岸所见景色. 抒情: 作者感叹仙人骑鹤,人去楼空,悠悠千载, 於是抚今追昔,有世事沧桑的感慨,并因日 暮而生思乡之情.
注释: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 空空的黄鹤楼。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了,而 千百年来白云却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 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 洲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可是日近黄昏, 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儿呢?凝视长江上 面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
野望,古诗名,《野望》诗以王绩与杜甫 所作流传最广。王绩《野望》写的是山野 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 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 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杜甫《野望》诗共有两首,均表达出诗人 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国破家亡,天涯漂 泊的情怀。
野望
诗人隐居 的地方。 傍晚,太阳快 落山的时候 徘徊, 彷徨。
诗词中的黄鹤楼
唐代诗人崔颢的题咏,使黄鹤楼赢得 “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黄鹤楼》 这首诗运用了优美的神话传说,写出黄 鹤楼的来历、登楼所见以及触景生情引 起的乡愁。宋代人把这首诗推为唐人七 律第一。
诗词中的黄鹤楼
唐朝大诗人李白经过武昌,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 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到崔颢的 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 在上头”。崔颢题诗,使李白搁笔,崔颢从此名气大盛。 大约黄鹤楼边的“搁笔亭”就是因此而建的。 李白十几首诗里都涉及到黄鹤楼。《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 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千古绝唱, 感情真挚,自然流畅,景色绚丽,神姿昂然,风流天下, 传之久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点拨》
《己亥杂诗(其五)》:清宣宗道光十九年(1839)即己亥年, 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朝廷分为主战与 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 来”,他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往返途中创作了大型 组诗《己亥杂诗》。
律诗和古体诗
来自《点拨》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 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一般情况下,一首律诗共八句,每两 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第 二联(第3、4句)称“颔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 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律诗的容量比绝句增加了 很多,所以可写更多的事或景,可抒发更多更细致的情感。
望岳
原文: 岱(dài)宗18夫19如何?齐鲁青未了20。 造化21钟22神秀,阴阳23割24昏晓25。 荡胸生曾云,决26眦(zì)27入归鸟。 会当28凌29绝顶,一30览31众山小。
译文:泰山到底怎么样啊?从齐到鲁都可看到泰山苍翠的峰峦绵 延不断。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聚集到泰山,山南山北明暗不同。 (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睁大眼睛,归 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我)定要登上顶峰,看众多的山,都显得 低矮渺小。
注释: 18.岱宗:即泰山。泰山又名岱山,是五岳之首, 所以又称为岱宗。19.夫:无实义,这里起舒缓语 气的作用。20.未了:未尽,没完。21.造化:天地, 大自然。22.钟:集中,聚集。23.阴阳:山的北面 是阴,山的南面是阳。24.割:剖分,划分。25.昏 晓:昏,傍晚,这里是晦暗的意思;晓,天亮。这 里是明亮的意思。26.决:裂开。27.眦:眼眶。28. 会当:定要。29.凌:登。30.一:全。31.览:看。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 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 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首脍炙 人口的诗篇。
20 古代诗歌五首
诗 歌
1. 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赏析重点语句的含义,品味重点词语。 3. 感悟诗的意境,培养赏析诗歌的能力。
来自《点拨》
《登飞来峰》: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 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 宦海之作。此时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 臆,寄托,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 人。一生力主北伐,忧怀国事。代表作品有《示儿》《诉 衷情》等。
部分来自《点拨》
2.【难点探究】《己亥杂诗(其五)》写了诗人的几种感情? 【答案】 主要写了诗人的两种感情。一是离别之感。诗人因为敢于揭露封 建社会的黑暗、危机和统治集团的专横腐朽,所以受到排挤,仕 途受到挫折,不得不离开京城,奔向遥远的南方,心情是愁苦郁 闷的。二是诗人并未一蹶不振,相反,他要投身更广阔的天地, 进行新的奋斗,表现了其不忘报国、为国家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 的精神。
部分来自《点拨》
2. 颔联中“钟”“割”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钟”字将大自然人格化,写出了造物 者对泰山情有独钟;“割”字,是夸张的说法, 极言泰山之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 晨和晚上,突出了泰山高耸入云、遮天蔽日的 形象。
部分来自《点拨》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本诗的主旨句,你 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游山西村》
部分来自《点拨》
1.《游山西村》首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答案】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和好客 的习俗。农民生活本来贫苦,但遇到丰年也要 酿点酒,宰鸡杀猪,庆祝一番,同时也要邀朋 友来共庆。这是多么淳厚的乡风。“莫笑”一 句表现出农民的厚道。
部分来自《点拨》
2. 尾联的写法有什么新意? 【答案】写出了诗人和故人相约再来。本该以 分别作结,却相约九月九日重阳节再来赏菊花、 再来喝酒,开出新意,更觉老友之间情深意厚, 使人读后余味无穷。
《己亥杂诗(其五)》 赏析《己亥杂诗》的后两句。
部分来自《点拨》
【答案】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
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
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
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
中有景,情景交融。
部分来自《点拨》
1.【难点探究】如何理解《游山西村》一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 理? 【答案】诗人写此诗时被排挤回乡,好像已无出路,但他坚 信,只要爱国信念坚定,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诗人在诗中通 过描写山西村的山水风光,暗示深刻哲理:事物的发展总有 曲折,只要努力,光明就在前方。
来自《点拨》
《登幽州台歌》:696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 宜率军征讨,陈子昂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陈子 昂进言,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受到挫折,眼看报 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 台歌》等诗篇。
来自《点拨》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 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被尊为“诗圣 ”,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 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主要作品 有“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 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 老别》。其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 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等。以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最为常见。
一 读一读字音
chuàng 怆然
tún 足鸡豚
tì dài 涕 岱宗
部分来自《点拨》
là 腊酒
二 写一写字形
决zì( 眦 )
部分来自《点拨》
部分来自《点拨》
3. 颈联描绘了何样的风土人情? 【答案】写出了山西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村 中人穿着朴素正是民风民俗的体现,人们对神 灵的崇拜和对美好愿望的企盼使整个乡村洋溢 着生机和喜庆氛围。看到这些情景,诗人感到 新奇和亲切。
部分来自《点拨》
4.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的喜爱和恋恋不舍。 这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游兴十 足,游意不尽!一个热爱山村秀美景色,与村 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诗歌言虽尽 而意无穷。
原文: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⑥,闻说⑦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⑧身在最高层。
译文: 我登上飞来峰上的高塔, 听到鸡鸣声,登上飞来峰, 见到日出的奇景。 我不怕浮云挡住远望的视线, 因为我站在山峰塔顶的最高处
注释: ⑥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代长度单位,一 寻等于八尺。塔,这里指应天塔。 ⑦闻说:这里是听到的意思。⑧自缘:因为。
来自《点拨》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是 唐诗革新的先驱。他的诗思想进步而充实,语言刚健而质 朴,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对唐代诗歌影响巨 大。现存诗一百多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和《 登幽州台歌》。有《陈伯玉文集》传世。
4.《己亥杂诗》以喻明志的诗句是哪一句? 【答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部分来自《点拨》
《登幽州台歌》 1.“独怆然而涕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抒发了诗人孤单寂寥、苦闷悲愁的心绪。
《望岳》 1. “青未了”写出了泰山怎样的气势?
【答案】泰山的绵延、高大。
部分来自《点拨》
【答案】尾联是整首诗的主旨句,化用孟子“登泰 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现了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 决心和坚毅豪迈的气概,抒发了诗人奋发向上、勇 攀高峰的凌云壮志,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阅读方法解密
部分来自《点拨》
把握作者情感五法: ①了解写作背景,如乱世中往往表达忧国忧民、思念
家乡的情感;②注意审题,透过题目来把握诗歌有关情感 的信息;③抓诗眼、抓主旨句,抓体现作者态度、情感的 关键句来把握作者情感;④把握诗歌意象,如“柳”有留 恋、惜别之意;⑤注意情景关系。答题思路:通读全诗, 从作者、题目、内容入手,推知大意,理解全诗,把握情 感。答题模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本 题就是通过抓主旨句来分析作者情感的。
己亥①杂诗(其五) 原文:浩荡②离愁白日斜,吟鞭③东指即天涯④。落红⑤ 不是
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满怀离愁看着太阳西下,诗人的马鞭向东一指,前面便是海角天涯。 落花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它化作春泥后滋养更多花儿。
注释:
①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②浩荡:这里形容愁绪无 边无际的样子。③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④天涯:天边, 形容很远的地方。⑤落红:落花。
部分来自《典中点》
1. 《登幽州台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案】 怀才不遇、苦闷悲愁。
2、《望岳》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答案】 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雄心壮志。
部分来自《典中点》
3.《游山西村》表达了诗人怎样感情? 【答案】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部分来自《典中点》
部分来自《典中点》
游山西村 原文:莫笑农家腊酒①浑,丰年留客足鸡豚②。山重水复疑无
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 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③夜叩门。
译文:
不要取笑农家过年的酒不好,丰收年他们请客人也会菜肴丰足。 (我走在山路上)山峦重叠,溪水曲折,(草木茂盛,迷蒙一片) 好像没了路,【对偶】正迷惘间,(忽然眼前一片)绿柳成荫,繁 花似锦,又出现一个村落。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上 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着朴素,古风犹存。从今以后如 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我拄着拐杖随时都会在夜里敲你家的门。
来自《点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