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区商业网点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余杭区商业网点规划
(2004—2010)
第1章总则
1.1规划目的
第1条为了适应世界性的服务业革命的大势,立足于长江三角洲和杭州大都市特定的战略地位,加快余杭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建设现代化商贸服务业大区,并以此推动临平副城、良渚组团、塘栖组团、余杭组团和径山风景区的城市结构和区域中心的形成,特制定本规划。
1.2规划依据
第2条本次规划的依据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4)《商务部关于印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的通知》(商建发[2004]180号)
(5)《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6)《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7)《杭州市区商业网点发展导向性规划纲要》(2003—2010)
(8)《杭州市余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9)《杭州市余杭区商贸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2003-2010)
(10)《杭州市余杭区分区规划》(2001-2020年)
(11)《杭州市临平城分区规划》(2001-2020)
(12)《杭州市良渚组团分区规划》(2001-2020)
(13)《杭州市余杭组团分区规划》(2001-2020)
(14)《杭州市塘栖组团分区规划》((2001-2020)(15)《余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16)《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
(17)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1.3规划对象和范围
第3条本次规划的对象为:商业中心、商业街区、商业街、商品交易市场(基地)、物流基地、社区商业(农村商业)和重点商业项目。
商贸服务业涵盖整个第三产业或服务业。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大致可将F至T15个门类划入第三产业或服务业,本次规划相对侧重于商品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物流)业、住宿和餐饮业、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等,并以商品批发和零售业、现代物流(仓储)业为重点。
第4条本次规划的空间范围为:全区临平副城(乔司镇)、良渚、塘栖和余杭三组团、径山风景区5个城乡发展区
块,共4个街道、14个镇、1个乡。
总面积约1222平方公里。
2003年底户籍人口80.12万人,常住人口约104.12万人。
1.4规划期限
第5条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04—2010年。
其中近期为2004—2007年,中期为2008—2010年。
第2章规划指导思想
2.1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第6条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围绕建设"经济强区、生态城区、文化名区"都市新区战略目标,深入研究人口、资源、环境和产业发展背景,促进产业、城市、生态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力求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2.2全面优化产业结构
第7条强化产业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以现代服务业为发展重点,与主城区相呼应,努力使资源效益最大化,增强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统一协调、竞争有序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2.3有效改善消费环境和提升生活质量
第8条增强产业集聚和发展功能,构建适应城乡发展的现代化的消费市场,按照国际规范构建消费服务业体系,创新消费服务模式,使人民生活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第3章规划原则
3.1以人为本
第9条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同步、协调发展,商业环境建设与城市环境建设共荣共进。
具有必要的弹性和可延展性,以适应社区划分、特别是农村撤村建居、城市建成区扩展等方面的变动。
突出人性化特征和要求,优化功能设计,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方式改良。
3.2突出区位特征
第10条充分利用交通、环境、土地、文化、信息等资源,研究现代商贸服务业的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着眼于杭州大都市发展平台,远近结合,建设大半径、多功能、强辐射商圈。
突出产业区与城区、民资与外资、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高集聚度商业街区、特色商贸基地、商品交易市场、大型物流基地为建设重点,构筑优势明显的产业群、物流网、生态区。
3.3改造与创新相统筹
第11条调整、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培育新的增长点和亮点,优化结构与布局,新旧商业网、商业区互补,大小、聚散、综合与专门配置得当,生产、批发、零售、物流联动,大半径商圈和社区化服务功能兼具。
3.4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互补
第12条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放宽市场准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方面的基础作用,最大限度引进各种社会资本和其他资源,激发创业热情。
体现政府的科学化、法制化管理,体现有效的产业政策引导和科学适度的政府调节,促进规模化、特色化商业圈、商贸基地、商业企业的形成。
3.5以现代商业为发展重点
第13条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发展起来的、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服务的新兴产业。
发展商业必须以现代商业为核心,现代商业的发展又必须与信息业、房地产业、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教育服务业、文化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
鼓励应用先进科学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管理体系和作业标准,建立健全信息网络支撑体系,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主要商品交易市场和大型商贸企业普遍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在发展有形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无形市场、虚拟市场,形成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网上市场。
第4章发展目标
4.1总体目标
第14条规划期内实现如下总体目标
(1)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5.00亿元,比2003年增长41.48%。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115.00亿元,比2007年增长53.33%。
(2)2007年,主要商贸服务业(商品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物流业、住宿和餐饮业等)90.23亿元,占GDP 21.39%,占第三产业增加值71.21%;2010年主要商贸服务业增加值129.64亿元,占GDP23.7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66.82%。
(3)2007年,主要商贸服务业地方税收8.04亿元,占地方税收收入比重39.50%。
2010年,主要商贸服务业地方税收约15.00亿元,约占地方税收50.00%。
(4)2007年,形成2.20万个零售商业网点,比2003年增加10.00%。
其中较大型220个。
业态发展较快,种类数与主城区相同。
连锁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28.00%,比2003年增长6倍。
连锁经营覆盖行业20种以上。
推行电子商务的企业960个,占总数4.00%。
2010年,形成2.38万个零售商业网点,比2007年增加8.18%。
其中较大型240个。
业态现代化水平较高,形成销售额总量以连锁经营为主体的格局。
连锁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45.00%,比2007年增长16.25%。
连锁经营覆盖行业30种以上。
推行电子商务的企业1395个,占总数的5.00%。
(5)2007年,人均拥有零售商业网点营业面积0.90平方米,总面积约99万平方米。
2010年,人均拥有零售商业网点营业面积1平方米,总面积约115万平方米。
(6)2007年,商业从业人员7万人,比2003年增长12.90%。
2010年,商业从业人员7.80万人,比2007年增
长11.43%。
4.2具体目标
第15条规划期内实现如下具体目标
(1)2007年,临平副城(乔司镇)、良渚、塘栖和余杭三组团、径山风景区5个城乡发展区块商业主干网络形成,并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特色商业街区。
镇(乡)集镇商业街基本完善。
形成部分延伸至组团或镇(乡)的区级连锁经营商业网点。
2010年5个城乡发展区块商业网络健全,能基本满足城乡需求。
争取在临平副城星桥街道、南苑街道、五常管委会、乔司镇、良渚镇等地,确定建设一个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
(2)2007年,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等商品交易市场达到110个,交易额200亿元,约比2003年增长124.00%。
初步形成临平商贸基地、南苑商贸基地、良渚商贸基地、五常商贸基地、乔司商贸基地5个市场基地。
另可在塘康公路沿线等处规划1—2个商贸基地。
2010年,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等商品交易市场120个,交易额450亿元,比2007年增长150.00%。
临平商贸基地、南苑商贸基地、良渚商贸基地、五常商贸基地、乔司商贸基地形成发展规模。
(3)2007年,社区商业网络基本形成。
临平副城主要农贸市场达到主城区水平,全面达到星级标准。
良渚、塘栖和余杭三组团农贸市场形成规模。
各镇(乡)均有较为完善的农贸市场。
部分农贸市场实现“农改超”。
建城区便利店
实现广域覆盖。
2010年,全区镇(乡)以上农贸市场全部达到主城区水平,连锁生鲜食品超市销售量占主体地位。
建城区便利店基本满足实际需要。
(4)2007年,临平—乔司—崇贤工业物资仓储配送基地、良渚消费品商贸物流基地等物流基地初具规模,杭州港余杭港区4个作业区开工建设。
2010年,临平—乔司—崇贤工业物资仓储配送基地、良渚消费品商贸物流基地等物流基地全面建成,杭州港余杭港区主项目全面建成。
第5章规划布局
5.1总体概括
第16条2010年,形成“五群组、四层级”商业发展结构。
第一层级临平副城(乔司镇)形成市级商业副中心,第二层级良渚组团中心区建成市级商业基地。
上述两个层级发展方向为商业集聚度较高、经营服务功能较完善、市场具有活力、服务范围超广域的综合性、特色化商业集聚区。
第三层级塘栖、余杭组团、径山风景区中心区形成区域性商业中心,发展方向为商业网点较密集、功能较齐全、服务范围广域、能基本满足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和商务活动的中度商业集聚区。
第四层级为镇(乡),主要发展集镇商业,配置居民生活和生产所需的商业设施,形成城市商业街风貌。
5.2临平副城(乔司)市级商业副中心商业街区
第17条2007年,北大街—九曲营路商业街区全面提升档次,人民路—迎宾大道—世纪大道商业街区、临丁路—天都城商业街区初具规模,杭州临平工业区商务中心形成一定的开发面。
新增1—2家大型超市、一批品牌专卖店、连锁店、特色店,新增一批包括酒店等在内的商务设施。
娱乐休闲业有较大发展。
2010年,形成临平、星桥、乔司三个商圈,构成市级商业副中心。
(1)北大街—九曲营路商业街区形成高密度、高效能商业街区。
现有华联吉卖盛、中都购物中心、大红鹰超级市场、利群购物中心、千禧百货、永乐电器、新大地广场小商品市场、肯德基、麦当劳等主力店。
通过结构调整和改造,中小型商业网点全部更新换代,形成专卖店、连锁店、特色店为主的格局,增加其他服务类项目。
对周边相关地区进行新一轮旧城改造,构建有机相关性的较大型商业集群。
2007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约12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亿元以上。
2010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约15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亿元以上。
(2)人民路—迎宾大道—世纪大道商业街区形成餐饮、娱乐、汽车市场为特色的商业街区。
整合未开发部分的土地资源,调整新规划项目的建设方向,或完善相应的功能,在杭州城市花园酒店、美亚胡姬广场、汽车品牌店、新华书店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轻轨1号线、汽车南站、人民广场、水景花园以及住宅新区等资源优势,建成时代广场、易初莲花超级市场、杭州国际大酒店、商会大厦等项目,形成具有
现代气息的餐饮、娱乐和汽车交易为主的特色商业街区。
2007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约15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5亿元以上。
2010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约20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亿元以上。
(3)临丁路—天都城商业街区形成旅游休闲功能特色明显、社区功能较为齐全的新型商业街区。
2007年,欢乐大街、天都大道初具规模。
欢乐四季公园五星级酒店全面建成营业,其他部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改造、扩建。
黄鹤山休闲都会初步建成。
2010年,逐步发展为杭州市规模较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休闲文化商业街区。
2007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约4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亿元以上。
2010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约6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6亿元以上。
(4)杭州临平工业区商务中心形成以为工业配套服务为主的商业街区。
引进工业会展、办公服务、金融、酒店、娱乐、大型超市等项目。
规划面积约4.30平方公里。
2007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约3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亿元以上。
2010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6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亿元以上。
(5)乔司商业街区
乔司商业街区有机结合下沙副城、临平副城规划改造或新建。
现有集镇商业街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但面貌较差,须有计划地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造。
另可结合杭州市规划的大型社区、物流基地、商品交易市场(基地),新建一条商业街,
但两者必须贯通。
5.3良渚组团市级商业基地商业街区
第18条良渚组团因良渚遗址而具有特别的影响力,又与主城紧密结合,水陆交通条件优良,所以有可能建成集旅游、批发商贸为主的市级商业基地。
目前良渚组团分为良渚集镇、瓶窑集镇和原勾庄集镇、安溪集镇4条集镇商业街, 缺乏主商业街。
相比较而言,瓶窑集镇商业街规模稍大,但瓶窑集镇和良渚集镇一样,都位于良渚遗址保护区内,必须逐步弱化。
目前新规划的商业街有中国良渚文化村商业街区、良渚集镇新区商业街、瓶窑集镇新区商业街,加上良渚旧集镇商业街、瓶窑旧集镇商业街、勾庄集镇商业街、安溪集镇商业街、彭公集镇商业街,分为8个区块,较为分散。
应突出重点,通过逐年调整,形成新的体系。
新体系以中国良渚文化村商业街为主体。
良渚组团市级商业基地商业街区以中国良渚文化村“玉鸟流苏”旅游特色街、七贤桥新型社区商业街和良渚集镇新区商业街为主干,形成以旅游服务为主、兼具社区服务功能的大型商业街区。
良渚旧集镇商业街可以进行适度改造,加以贯通。
这一商业街区北部与良渚文化博物馆、良渚国家遗址公园相贯通,南部连接大型新社区。
从外部环境来看,其南部接主城,西北部接径山风景区,东部接塘栖组团。
发展方向应为杭州城北最大的旅游中继站和服务区。
其主体店为旅游特色店、旅游中介服务和旅游配套服务项目。
2007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约8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亿元
费品零售总额15亿元以上。
5.4塘栖组团、余杭组团区域性商业中心商业街区
第19条塘栖组团有塘栖古镇、超山、大运河、三白潭、丁山湖等资源优势,又是杭州临平工业区、杭州工业新区的主集聚区。
塘康公路开通后,与主城区连成一体,居住区也会有较大发展。
塘栖组团区域性商业中心商业街区,以塘栖镇广济大街—绿荫大道商业街区为主干。
余杭组团有余杭古镇、西溪湿地、南湖、大禹谷等资源,山水景观优美,又是杭州市最佳人居地之一。
余杭组团区域性商业中心商业街区,以南渠街—凤新路商业街区、仓前商业街区为主干。
塘栖组团、余杭组团也存在商业街分散的问题,必须通过科学的论证规划逐步改变。
(1)塘栖组团广济大街—绿荫大道商业街区
塘栖镇广济大街—绿荫大道商业街区是与杭州临平工业区和塘栖镇区配套的新商业街区,应改造为塘栖组团的商业中心。
2007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约10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亿元以上。
2010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约15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亿元以上。
(2)余杭组团南渠街—凤新路商业街区
余杭镇南渠街是改造较成功、有特色的商业街,凤新路相对特色不明显,可结合南渠街进行一体化改造,形成具有古镇特色的多功能的南渠街—凤新路商业街区。
2007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约10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亿元
费品零售总额15亿元以上。
(3)余杭组团仓前商业街区
在文一路延伸线南侧,与10平方公里的杭州仓前高教园区、5.50平方公里的余杭(仓前)工业区块和约3平方公里的大型社区结合开发。
这一区块未来可设为余杭组团的行政管理中心、文化卫生医疗中心和商业中心。
2007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约3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3亿元以上。
2010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约8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8亿元以上。
(4)余杭组团闲林商业街区
闲林镇房地产开发量较大,必须有足量的社区商业配置。
另外,这一地区的商品交易市场和娱乐业对主城区也有辐射能力。
该商业街区位于闲林镇中部,东南接旧集镇商业街,北与闲林水乡呼应,可建成商住、娱乐、旅游相结合的特色商业街区。
5.5径山风景区和其他风景区旅游商业街(区)
第20条旅游业是本区未来的优势产业。
旅游业带动城市和商业发展的趋势在双溪竹海漂流等项目中已经得到检验。
发展旅游资源型商业街区是本区发展商业街(区)的有效途径。
(1)双溪—径山商业街区
径山风景区有山水、佛教文化等独特的旅游资源,近几年旅游收入占全区一半以上。
径山风景区区域性中心商业街
区,主要是双溪商业街区、径山集镇商业街。
双溪商业街区发展前景相对更好。
2007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约6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6亿元以上。
2010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约8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8亿元以上。
(2)塘栖京杭大运河文化商业街区
塘栖古镇是著名的江南水乡,但近几十年旧镇改造后古镇面貌所剩无几。
目前可以广济桥为中心,沿大运河两岸恢复建设集旅游与商业功能为一体的商业街区。
2007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约6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6亿元以上。
2010年,商业街区营业面积8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8亿元以上。
(3)西溪湿地五常民俗文化商业街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与开发项目是杭州市的重大项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涉及本区闲林镇(五常)的部分,应突出本地特色,与涉及西湖区的部分共同联动开发,形成民俗文化商业街。
(4)径山佛茶文化商业街
利用径山寺、径山度假酒店、径山茶生产基地、休闲茶馆等设施,进一步高强度扩展其他设施或项目,构建径山佛茶文化度假区,形成特色休闲商业街。
(5)山沟沟风景区古村落文化商业街
利用鸬鸟镇山沟沟风景区的自然资源和古村落文化,结合鸬鸟镇特色农业观光园等项目,构建古村落文化商业街。
(6)南湖风景区商业街
利用余杭镇、中泰乡南湖风景区资源,构建特色旅游商业街。
(7)三白潭水上人家休闲商业街
利用仁和镇三白潭的湖景和渔业资源,构建具有渔家特色的商业街。
(8)洞霄宫道教文化商业街
洞霄宫有道教“第三十四洞天”之称,又是南宋的行宫,可进行恢复性开发。
景区建设达到一定程度,可建道教文化商业街。
5.6镇(乡)集镇商业街
第21条一般镇(乡)主要发展集镇商业街,配置居民生活和生产所需的商业设施。
这些商业街主要为集镇和农村服务。
其中有些优势项目也能产生全局性影响。
(1)临平副城(乔司)集镇商业街
运河集镇商业街主要为运河镇及杭州临平工业区、杭州港余杭港区临平作业区配套。
(2)良渚组团集镇商业街
瓶窑集镇新区商业街主要为凤山工业区块和新社区服务,可构建相应的特色商业街。
这一商业街应与中国良渚文化村商业街相呼应,并通过集镇延伸和新湖·香格里拉等项目,在南部与中国良渚文化村商业街相贯通。
勾庄集镇商业街可建成为周边大型社区和经济园区服务的商业街。
随着产业和人口的集聚,这一商业街应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造升级。
良渚旧集镇商业街总体压缩规模,以整体迁移为好。
如要进行彻底改造,必须建成传统的江南水乡风貌,符合良渚遗址保护要求,具有旅游功能。
安溪集镇商业街在良渚遗址保护区内,以整体迁移为好。
若需保留,必须大幅度降低密度,并建成传统风貌,成为良渚国家遗址公园的配套项目。
彭公集镇商业街主要为农村服务,长远应向瓶窑集镇商业街集中或转移。
(3)塘栖组团集镇商业街
崇贤集镇商业街主要结合崇贤镇的新社区、工业区块和杭州港余杭港区崇贤作业区进行建设。
仁和镇集镇商业街结合工业区块、杭州港余杭港区仁和作业区和房地产开发建设,发展潜力很大,可逐步发展现代化的商业街区。
应调整处理好原云会乡、东塘镇集镇与新集镇中心的关系,规模化发展。
(4)余杭组团集镇商业街
五常集镇商业街结合大型新社区、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与开发项目和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建设。
中泰乡集镇商业街结合桃花源、桃源山庄、西溪山庄等房地产项目以及周边农村需要进行规划建设。
(5)径山风景区集镇商业街
黄湖集镇商业街可发展建设为径山风景区内的次中心集镇商业街,对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长乐集镇商业街可逐步向旅游配套型商业街方向发展。
鸬鸟—太平集镇商业街主要为纺织城、旅游产业和农村服务。
应通过科学规划和协调,整合原鸬鸟、太平两镇资源,集中开发建设。
百丈镇集镇商业街主要结合竹制品产业、旅游产业和农村需要规划建设。
可规划建设一条旅游商业特色街。
5.7社区商业
第22条社区(居住区)商业有纵横两个面。
纵向是指市级、区域商业中心、商业街区、商业街无法延伸的社区商业设施,横向是指距市级、区域商业中心、商业街区、商业街1公里以外的社区的商业设施。
社区商业以生鲜食品超市为主体、以发展连锁便利店为主流,合理布局。
农村地区除发展社区性商业以外,还可利用供销社等网络发展便利型商业网点。
积极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
(1)农贸市场
“一副三组团”建城区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以2—3万居住人口设1家经营面积2000—3000平方米、辐射半径500—800米的标准配置农贸市场。
积极实施“农改超”工程,促使传统农贸市场向连锁生鲜食品超市升级。
生鲜食品超市实行公司化管理,建立货源基地和加工配送中心,形成现代供应链。
临平副城不再新建传统型农贸市场,三组团中心区原则上不再新建传统型农贸市场。
(2)便利店
便利店以便民为特色,一般辐射半径为500米,步行5—7分钟可抵达,营业时间16—24小时。
除适当设置大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