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细心做题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细心做题的习惯培养学生读题、做题、审题的习惯。
一、认真读题,一字一句,细心审题。
读题是做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读题时要分为三步。
(一)通读就是要将题目所有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读一遍,特别是对于那些似曾相识的题目,要准确把握题目含义。
(二)重点读就是根据通读对题目的了解情况,结合题目的设问,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句。
(三)返读就是在检查的过程中,要再次阅读题目,以保证所用的条件和语句的准确性,看所做题目是不是符合题目的要求。
每次做题时,我都要求学生把题目读两遍。
如果是出示在课件或投影上的题,我就用手指着题目,让学生读。
在读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语速适中,不能过快或者太慢,给学生做示范。
读完后让学生自己说说题目中非常重要的词,即找出关键字或词。
大部分题目学生都能找到其中非常重要的词,比如:“从左数……”。
“从左数”很重要,一定要特别注意。
让学生伸手和我一起把“从左数”两个字圈起来,或者让学生自己拿起笔把它们圈起来。
之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这道题,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学生纷纷举手,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样的过程其实已经把这道题的题意展示给全班的学生,如果是学生自己独立做题,我也要求他们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读两遍题目——圈出重要的字——告诉自己做这道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通过读题、审题,细心揣摩每题的特殊性,由于孩子容易受思维定势或先前经验或题型的影响,而忽视试题的特殊性。
做题时要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每一个词句,有些题目只有一字之差,就错了,做题时千万不能凭感觉,好像差不多就去做,要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
部分孩子题目还没读完就开始写了,之后发现不对再去改,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
因此做题前这就要求我们告诉孩子不要拿起笔来就写,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想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写,怎样写会更好之后再拿笔做题,争取一次写好,尽量少用橡皮。
不断告知孩子做题之前应先读题,读完题之后再开始做题。
二、认真书写,格式规范良好的做题习惯,一是书写要整齐,尽量不要涂改、删除;二是要格式规范。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所谓“审题”就是审清题意,其一是弄清题目内容,其二是理解题目列举的数量关系。
所以“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依据,是正确解的根本保证,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
虽然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我觉得经常拿出来讨论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在实际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一、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
读题时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顺。
通过读题,让学生正确地找出条件和问题,对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总括的了解。
二、培养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清数量关系的习惯抓住重点字词句是理清数量关系的重要途径。
比如看到“多”或“少”就要想到什么跟什么比,哪个大哪个小,是求大数还是求小数或是求相差数。
又如看到“倍”就要找出谁是谁的几倍,题目中是把谁看作是“一倍数”,谁看作是“几倍数”等等。
用这样的方法审题,不仅把题意真正弄清楚了,而且题目里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也就显而易见了。
三、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示意图的习惯示意图比较具体形象,直观性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关系。
在教学中,通常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图,讲图,或根据线段图编题等。
虽然画线段图已经不作为教学的重点,但是我在教学时还是坚持让学生画图来分析,避免教师把图画好后让学生看的现象,变“挽着学生走”为“让学生自己走”。
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在弄清每个条件时,我都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想的。
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明白了题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在启发学生动手动脑。
我还习惯于提问,相邻的两个条件有无联系,它和问题有无直接关系。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兰光小学杨福军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应用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家吴正宪曾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因此,他们审题的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平时的教学中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段,进行分层训练和培养。
1、中高年级的的学生,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使用抓关键词圈一圈、点一点、划一划等方法,理清了题意,就能有效地解题。
比如,一般都会让学生对“比”、“多”、“少”这些字进行注明。
所谓“圈点法”就是审题时边读边圈点,利用各种符号,把重要的、已知的、未知的、易混的地方划出来,以读代审,边读边画,圈出题目中重点字句,为正确解题走出坚实的一步。
这样学生在圈读时给题目中不同条件作明显标记,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以达到目的。
如:例1:学校饲养组养鸡100只,养的鸭比养鸡只数的2倍少20只,养鸭多少只?例2:学校饲养组养鸡100只,比养鸭只数的2倍少20只,养鸭多少只?通过阅读题目以后,我们不难发现,例1和例2只是一句之差,解题方法却完全不一样。
首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圈点法”把重点字句理清楚,然后解题。
例1的审题过程关键是看这句“养的鸭比养鸡只数的2倍少20只”,根据“养鸡100只”,得出“养的鸭比100只的2倍少20只”,列式为:100×2-20=180(只);例2的审题过程关键是看这句“比养鸭只数的2倍少20只”,想“谁比养鸭只数的2倍少20只呢”,得出“养鸡只数比养鸭只数的2倍少20只”,也就是“100比几的2倍少20”,列式为:(100+20)÷2=60(只)。
2、如果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总是理不清题意的话,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使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这是一种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方法。
只要能够运用正确有效的审题方法,再难的题目也可以顺利解决。
培养孩子认真做题的习惯
培养孩子认真做题的习惯
孩子知识掌握得挺好,拿出哪一道题目都会做,可是为什么总是考不很好呢?这是很多家长困惑的问题。
给您以下建议,方便孩子在家做练习时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1、培养孩子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
每做一道题目,一定让孩子用手指着题目要求认真读题,一是可以使孩子集中注意力读懂题目要求。
再简单的题目也要让孩子读题。
二是,通过读题、审题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
很多孩子题目还没读完就开始写了,至后发现不对再去改。
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
这就要求我们告诉孩子不要提起笔来就写,要看清楚要求怎么做,想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写,怎样写会更好之后再落笔做题,争取一次写好,尽量少用橡皮。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一起努力,不然之后在审题方面孩子会有很大麻烦。
2、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
培养孩子认真的书写习惯。
我们不要求孩子写得多么漂亮,但是要求态度端正。
只有端正态度才能保证整齐美观。
而且,练习书写有利于培养孩子做事认真、沉稳的性格,同样有利于培养孩子子的注意力。
不管是平时练习还是课堂作业,只要写,就要认认真真,意思不苟,要求不仅仅有数量,更重要的是有质量。
3、培养孩子认真检查的习惯。
做完题目之后一定要认真检查,可以是用手指着,也可以用尺子,一行一行的检查,一个题目一个题目的检查。
一是检查有没有露题,二是检查是否按要求回答正确了。
养成善于检查,自查的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将是受益终生的。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认真审题习惯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认真审题习惯,作为教师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充分了解,准确把握。
这里所指的充分了解指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
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
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这些都是准确审题的前提条件。
如前所述案例一,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得他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被一些表面的事物所吸引,如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等,因此,教师在一开始的提问语中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避免将学生的注意导向一些无关的信息。
如案例一可以设计成这样的导入方式:小朋友,这幅画美吗?(学生从画面上已能感受到美感)在这幅美丽的图画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呢?(直接把学生注意引向需要的信息,以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数量间的特点和关系)二是对教材的充分了解。
一道题目从设计到解答,知识之间的前后承接是要注意的一点。
当把一道题目出示在学生面前时,教师首先要了解这道题中到底蕴含了哪些知识点,学生解答该题是否已具备必要的知识点来支撑,这就需要教师对整个学段教材,最起码对某个年级段教材内容要有了解。
现在小学阶段多种版本共存的现象较多,如国标本三年级下学期的分数知识,难度就不下于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的分数内容。
由此可见,作为教师并没有低、中、高年级之分,花时间了解各年级段的教材内容是一项必修功课,否则自己在把握教材时心中无底,掌握不了“度”,又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呢。
另外在做好了解的基础上还要把握尺度。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可以听到对某位教师出题水平作如此概括:某某教师出手很低,某某教师出手很高。
想来无非是由于教师个人对题目的度的把握不同引起的。
其实,题目的采用、设计,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太过超越,学生难以理解,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太过迁就,不具挑战性,学生容易产生轻敌心理,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外加学生个人的情况还不尽相同,因此,下功夫设计好题目,充分发挥题目的思维价值,也是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一条途径。
浅议小学生认真审题习惯的培养
浅议小学生认真审题习惯的培养赵墩小学王跃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不尽。
在三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做作业容易出错,看到题目就动手去写,结果往往一做就错,简单的题目也是这样。
而当一个学生有认真审题做作业的习惯时,作业错误率就会降低,相应的,准确率的提高还会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认真审题不光体现在数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在语文阅读理解中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呢?一、加强“读”的训练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
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
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往往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第一次做题时做错了,再让他做的时候,要求他仔细地读一读题目,读一读文章,就会说:“啊,我会做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是孩子没有好好读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跟孩子学习的过程有关。
三年级开始要培养学生轻声读题、默读题,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
通过这样的读题训练,让学生对题目形成一个完整的雏形,对其中的内容、关键词句识别出来,一定能加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认为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很重要。
二、加强“敲”的训练敲就是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
因此,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
三、加强“述”的训练。
这里的述,是要求学生会说,指学生通过读题推敲后,能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将题意重述出来,要养成想说、会说、敢说的精神。
通过说,学生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可以争论探讨,可以去伪存真,在思辨中加深理解,提高审题技巧。
通过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可以让学生摆脱过去一目十行、看到问题就乱写的毛病,学会读懂题目,理解题目中的意思,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以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准确地选择做题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数学能力,抓好审题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从无到有,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从而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
因此,解题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提高学生的认识,形成认真读题的意识1、让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
可通过设计专项审题训练、对比实验,潜移默化,有机渗透,让学生自觉体验到题目中每句话都隐藏着重要的数学信息,体验到审题的重要性,并经常教育学生养成审题的好意识,认真审题。
2、专注是认真审题的关键。
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教育学生专注听题,要集中注意力专心听,坚持做到眼到、耳到、心到(口到);练习课时还可设计“限时作业”专项训练,培养学生的专注力。
3、师生共同建立审题常规,合适的惩罚与激励并行。
在审题常规中要正面导向,要求学生做到读题认真仔细,切实有效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同时要善于洞察和捕捉学生审题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达到全面理解题意1、读题。
小学生感知的笼统性往往使他们在理解题意时“一读而过”,“一见题就动手做”,纯粹是跟着感觉走,不动一点脑筋,这样解答问题偏差就大了。
所以,教师平时应要求学生反复阅读题目,做到边读题边思考。
读题时要求学生做到“三读”:一读知大致意思,了解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把文字的描述转换为生动的表象;二读探表里,明确运算性质、顺序等;三读验思路,验证解题步骤是否正确、方法是否最简单而又合理。
2、理解题。
应用题题意的理解与小学生的语言水平、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所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和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力以及想象力直接影响着应用题的解答。
例如:“光明家具厂平均每月生产桌子107张,上半年共生产了多少张桌子?”有些学生在读此题时只能找到一个条件“平均每月生产桌子107张”,问题是“共生产了多少张桌子”,而找不到另一个条件,无法分析数量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让学生理解另一个条件是“上半年”,也就是“6个月”,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解答了。
孩子审题不认真马虎怎么办
孩子审题不认真马虎怎么办?第一、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
很多的孩子性格都是比较毛躁的,心静不下来,导致孩子写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也是很紧张和急躁的。
有些孩子题目都不读就开始写题,这样能做对吗?家长应该让孩子养成好的读题习惯,认真的理解题目的含义。
第二、制定目标并适当奖励。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近期目标,并辅之以奖励措施。
每到一个目标就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
这种用目标来激励孩子上进的方法,也能帮助孩子逐步乃至最终消灭因粗心造成的错误,从而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第三、让孩子养成自查的习惯。
每次做完作业,告诉孩子,你先要自己检查一遍,要认真的检查,确认没有错误了,再拿给家长检查。
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孩子对自己作业的责任心,更能让孩子通过检查作业,再梳理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增加孩子的认真度。
孩子审题不认真马虎的原因:原因一:家长的消极心理暗示。
给家长本意上是想让孩子避免粗心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屡屡提及孩子的粗心毛病,这反而给了孩子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
孩子在一种“我是一个粗心的人”的暗示下,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想更加粗心的程度靠近,这对于改掉孩子的粗心习惯也是极为不利的。
原因二:对知识掌握不足。
孩子的粗心看似是一种习惯问题,实际上很可能是因为孩子本身对于知识掌握就不够。
比如说,对于某类题型孩子熟练度不够,所以在考场上思考地比较慢,孩子为了提高解题的速度,自然会出现一些错误。
原因三:学习习惯有问题。
有个孩子粗心是因为学习习惯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说,孩子不喜欢预习、打草稿、写下每一步步骤等等。
有时候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就会让孩子容易犯错。
还有的时候,孩子在审题上花费的时间少,在解题上花费时间多。
孩子审题不认真马虎时家长不要这么做:第一、对孩子大声呵斥。
孩子马虎做错,你越是对他大吼大叫,他以后犯错的频率不会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不知道是由于太紧张还是注意力不集中,反正父母对孩子粗心的表现大吼大叫绝对是不可取的。
第二、对孩子的作业大包大揽。
孩子审题不仔细的改正方法
孩子审题不仔细的改正方法摘要:一、问题识别:孩子审题不仔细的原因二、解决方案: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作用1.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3.增强孩子的自律意识4.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三、实践应用:具体操作方法和建议四、总结:长期坚持,成效显著正文: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因为审题不仔细而导致错误。
这不仅影响了学习成绩,还可能对孩子的心态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改正这一问题呢?以下几个方法值得一试。
首先,家长和老师要帮助孩子识别审题不仔细的原因。
这可能包括:阅读理解能力不足、问题解决能力欠佳、自律意识不强以及学习氛围不佳等。
在了解原因后,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
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关键。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阅读各类书籍,锻炼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亲子共读、讨论书中的故事情节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样重要。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提供答案,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想办法。
这样既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审题的细致程度。
自律意识的培养也不容忽视。
家长和老师要对孩子严格要求,让他们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
例如,规定学习时间、完成作业的标准等,逐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十分关键。
家长要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学习。
老师也在课堂上要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操作中,家长和老师可以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
例如,设置阅读时间、组织问题讨论、开展思维游戏等,都有助于孩子审题能力的提升。
总之,孩子审题不仔细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功。
家长和老师要耐心引导,长期坚持,相信一定会取得显著成效。
(原创)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作业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作业习惯?
很多孩子做作业容易出错,或看不懂题意看错题意,看题就做,结果往往一做就错,简单的题目也是这样。
而当一个学生有认真审题做作业的习惯,作业错误率就会降低,准确率相应的提高会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如何教孩子做作业学会认真审题?
1、用手指指着题目的字读一遍。
这样做的好处在:在你指读题目的时候能吸引注意力,同时能加强对文字的识读能力。
低龄儿童的识记能力特别强,经常用手指指着字读,时间一久,很多没学过的文字就认识了。
2、问题目的意思?用口头复述一遍题目的意思。
如果还没理解清楚题目的意思,速度慢一点再读一遍,这时一般都能弄懂。
读题讲题的目的是加深对题目的印象与正确理解,减少做题错误与马虎,还可培养语言的复述与表达能力。
3、弄懂题意以后,用手指指着题目文字再读一遍,然后开始做题。
进一步提高对题目的理解与印象,这样做识记题目中的文字帮助非常大。
读题读得好相当于读故事,一样有趣,读多了,很多字就自己认识了。
如果遇到读两遍还弄不懂的题目,就慢速度每个词来读,再读一至三遍。
一般来说只要读题三遍以上,绝大多数题目都能理解准确,都会做。
在培养认真审题习惯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耐心,要不断给自己正面鼓励。
这3个步骤看起来文字挺多的,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样做会很耗时间和复杂,那只是你心理的假想,真正你做起来时是3个步骤,一气呵成。
而且会比以前更节省时间和精力。
因为:审题准确,错误率就会很低,用在检查作业、订正读时间就会大量减少。
认真审题做作业的习惯养成后,成绩就会提高上来,并能建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班级里的孩子在考试的时候,越简单的题目,越容易出错。
部分老师、家长以及学生往往都把出错的原因归结为马虎、粗心大意、没认真审题等等。
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认真审题能力的缺失。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认真审题能力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认真仔细,读准确。
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司空见惯的问题。
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
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
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
二、咬文嚼字,读懂题。
文嚼字就是要善于抓住阅读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
在读题审题的过程中抓住重难点是学会审题的最高境界。
学生一旦能在读题的过程中能找到的重点词和关键句,并能在此处仔细品味、认真思考,从中发现文字背后的含义,便会达到融会贯通的意境。
所以我要求学生要分三步读:第一遍阅读要解决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为流利阅读扫平障碍,第二遍,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画出重点词语。
第三遍,仔细推敲字、词、句的准确含义,已达到理解题意。
只有学生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
为了让学生能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我要求学生一边读题时,一边圈圈点点,把重要的字词做上记号,提醒自己注意。
当然,所谓的大声朗读只能在平时的训练中进行,真正考试时只能是默读。
<!--[if !supportLists]-->三、<!--[endif]-->强化训练,及时鼓励。
在教给审题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训练及热情鼓励,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高审题的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语文审题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语文审题能力如压力大、紧张、焦虑等情绪影响。
这些情绪会导致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难以理清题目要求,从而出现偏差或错误的答案。
二.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的方法1.教师教学方面的方法。
1)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词汇量。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籍、精选文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词汇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
2)注重课后练的引导。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2.学生自身的方法。
1)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互动。
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思考和答案,从而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和掌握。
2)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学生可以通过多读书、多看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词汇量,从而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审题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后练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词汇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养成良好的阅读惯,从而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取得更好的研究成绩。
在解决问题时,很多学生会急于动笔,忽略了题目的变化。
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研究惯,我要求学生“字字出声读题慢”,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建议他们出声轻读、用手指读,以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逐步提高他们的读题能力。
在阅读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时,我们需要咬文嚼字,抓住关键词、句子,准确理解其意义。
学生需要在读题的过程中找到重点词和关键句,仔细品味、认真思考,从中发现文字背后的含义。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惯,我建议学生分三步读题:第一遍解决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第二遍画出重点词语,第三遍仔细推敲字、词、句的准确含义。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题意。
为了让学生能够表现出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我建议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圈圈点点,把重要的字词做上记号,提醒自己注意。
良好的审题习惯 正确的审题方法
良好的审题习惯正确的审题方法在考试的时候有很多的同学没有认真的审题,导致考试过后的成绩不理想。
那么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去避免,以下就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的一些方法:一、培养学生稳定情绪认真读题的习惯:据学生反映,考试时心理紧张,眼花缭乱,读题时,不是多读,就是少读几个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稍微不注意就会把题目的意思搞错。
那么我们平时作业、考试就要培养学生稳定情绪认真读题,读题时最好用笔指题目的每一个字慢慢的读,这样就可以减少漏读和加读的情况。
二、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反复推敲的习惯:在审题中,对于题目中的重点字可以重读,反复读,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抓住重点字词句是理清数量关系的重要途径。
比如看到“多”或“少”这些重点字就要想到什么跟什么比,哪个大哪个小,是求大数还是求小数或是求相差数。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分析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的习惯。
很多数学知识都是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拆一拆等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动手操作实践,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实践的习惯。
其次,要培养学生把实践与思维结合起来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的习惯:有了审题的方法,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先让学生认识到不认真审题的缺点,然后下决心要改正缺点,认真审题,从思想上要转过弯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掌握良好的审题方法呢?学会“一读、二敲、三述、四拟”的审题方法是培养解决问题审题能力的核心。
一读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初步了解题意,让学生养成认真、仔细、全面、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快速准确收集、提取数学信息。
二敲就是对数学术语及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词句仔细推敲,让学生边读边圈画题中关键字词,提醒自己注意,化解细小障碍,正确理解题意。
三述,就是用自己的话复述并提炼题意,抓主干缩句,把题目骨架用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题。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题习惯审题就是读懂题,弄清题意,要想使审题真正成为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审题水平的培养。
1.认真读题。
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做到不添字,不漏字,逐字逐句、逐符号地读,边读边记边理解。
通过读题,弄清题目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等。
最后要求学生能复述题目的大意,使学生对题目的内容有个总体的印象。
2.对题目中的重点词句,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
应用题是用词表达它们的数量关系的,叙述题意时,经常用到“一共”“还剩”“增加”“增加到”“降低”“降低到”“比……多……”比……少……”或“今年前10个月的产量相当于当年全年产量”等关键词语,这些词语在应用题里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要使学生充分理解这些关键词语在题目中的含意,这样有利于对题的分析。
平时多设计这方面的题目实行训练。
通过画图使较复杂的数量关系能够直观地反映在一目了然的线段图上,能对应用题的各个条件、问题建立清晰的形象,协助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题意,为分析解答应用题奠定基础。
3.理解题意,排列条件。
在审题中,对条件较隐蔽、叙述简练的应用题还能够通过将词语补充完整和摘录。
整理条件就能很容易地把隐蔽条件找出来,从而找到解题线索。
例如:修一条路,计划每天修120米,实际只用16天就完成了任务,比计划提前了4天,实际每天多修多少米?首先把题中条件“比原计划提前4天”补充完整即“实际比计划提前4天”。
“实际每天多修多少米”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修多少米”。
整理题的条件如下:条件:计划每天修120米——计划?天实际每天修?米——实际16天,比原计划提前4天问题: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修多少米?经过整理条件,容易发现,哪是已知条件,哪是隐蔽条件,和题目所求,这样协助学生理清了题意。
4.注意题目的要求和单位名称。
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单位名称是否一致。
小学数学认真审题习惯的培养 (3)
小学数学认真审题习惯的培养小学数学认真审题习惯的培养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认真审题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能够避免许多错误和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易犯的错误,以及这些错误的根源。
接着介绍了正确的审题方法和技巧。
最后,探讨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认真审题习惯,包括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我提高。
小学数学;认真审题;错误;培养正文:一、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想要成为科学家、工程师等专业人士的人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在数学学习中,认真审题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能够避免许多错误和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因此,本文将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容易犯的错误入手,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认真审题习惯。
二、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易犯的错误1. 粗心大意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因为粗心大意而导致错误,例如忽略符号、漏算数字、计算错误等等。
2. 机械式学习机械式学习是指小学生没有理解问题本身,盲目应用公式和算法,导致错误的现象。
3. 考虑不全面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考虑不全面,只关注一部分问题,忽略其他重要的因素。
4. 缺乏耐心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由于缺乏耐心而导致错误,在不必要的地方花费过多的时间,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问题。
三、正确的审题方法和技巧1. 通读题目在考试或者做作业之前,首先需要仔细阅读每个题目,确保完全理解题目中的各种信息和要求。
2. 分步骤解题对于复杂的问题,需要进行分步骤解题,确保每个步骤都是正确的。
3. 思考多种方法在解决问题时,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方法和思路,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4. 检查答案在作业完成之后,需要认真检查每个问题的答案,验证是否正确,确保没有误解或者错误。
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认真审题习惯1. 教师的指导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审题方法和技巧,并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细节和思考方式。
2. 学生的自我提高学生也需要自我提高,加强练习和反思,培养耐心和精神集中,并且认真审题,确保问题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审题是准确解题的前提, 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呢?
一、教会学生审题方法。
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因为个体差异比较大,教师就要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审题方法。
如:要求学生用笔尖指着每个字读题,画出关键字等。
同时规定把题读懂,一遍不行读两遍,反复读题。
要让学生真正读懂题目的要求,准确理解题意。
二、教会学生观察题型。
如:对于计算题要根据题目的数据与运算符号考虑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否应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实行简便计算。
对于应用题,先要弄清题里的已知条件及所求问题,再看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必要时画出线段图,最后决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要求学生审题要贯穿整个解题过程。
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
四、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习审题,学会审题方法,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总来说之,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要持续做学生的表率,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提升解题的准确率。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能在他们的学习中形成和发展。
所以教师要更新观点,积极实行教学改革,选择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教会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理解使用算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