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理科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默写填空。

【小题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小题4】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小题5】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小题6】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小题7】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小题8】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小题9】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具体描写山间朝暮变化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默写。(共8分)

(1)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

(2)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

(3)杜牧《赤壁》中揭示英雄与机遇的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思乡念亲的名句。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了思乡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想象表现了对妻子的无尽思念。

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题。

长期接收碎片化知识的弊端

你所接受的所有信息,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

碎片化信息通常具备这样的特征:它们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却缺乏逻辑的关联,它们大量简化了推演的过程,或者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简言之,碎片信息为了达到易于习得的目的,通常会显著降低认知成本,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它们往往只告诉你表面上的东西,却不会告诉你背后的原理,以及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

我们所说的“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事实,”(或“观念”),二是“联系”。事实就是一个个点,联系则是把点连接起来的线,它们所构成的网络,就是我们的知识结构。

当我们接受碎片化信息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扩充“事实”,但并没有增加“联系”。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变成一张浮点图:孤零零的知识点漂浮在各个位置,却缺乏一个将它们有序串联起来的网络。这样的结果是碎片化知识通过连续的新鲜内容,不断刺激你的大脑,让你始终处于“啊!又知道了新的东西”的喜悦中,从而难以自拔。这也就是我们难以抑制刷微博、刷朋友圈的缘故,因为我们只需要付出很少,就可以沉浸在“获得了新东西”的刺激里面。但是,这些获得的信息,因为它们缺少跟其他信息的“联系”,难以被我们“提取”,而“提取”得越少的内容,会被提取得多的内容挤压在记忆的底部——因此,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极其容易被我们遗忘。你以为你得到了很多,但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得到。

我们的知识网络,决定了我们如何思考。那么,长期接受碎片信息,对你的思考能力并没有提升——你的“网络”并没有扩大;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甚至是有害的——你已经习惯了用孤立的知识点去看待问题,习惯了一层两层的思维,难以对事物进行五层六层乃至更深入的剖析。长此以往,你将弱化对于复杂事物的思考能力。

这里要注意一点,碎片化信息,其实跟来源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你习惯了接受“A是B”、“C 是坏的”、“因为A所以B”的简单观念,那么,无论你是在刷微博、朋友圈,还是在读书,

其实接受的都是碎片化知识。在接受碎片化信息时,较为聪明的人,会去思考这些信息产生的背景、原因、合理性、必要性、可能性等等。他们会拔高一层去看待这些内容,从而更容易找到一根线条,将它和远处的某个固有的“观念”联系在一起,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网络。所以,如果你有这样的意识,就能避免碎片化认识。具体的方式是:先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把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梳理一遍,把你能够说出的某个知识点的影响因素,以及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联系起来,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阅读、学习的时候,当接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先考虑如何将其纳入知识网络。在脑子里回想你的知识网络,思考它可以如何跟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如果找到了对应的点,弄通了路径,将这个新的知识点跟已经知道的某个点连接起来,使这个知识点成为你的知识网络的一部分,这个知识点就真正属于你的了。【小题1】下列对文中“碎片化信息”特征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碎片化信息往往是一些没有逻辑关联的事实或观念的集合体。B.碎片化信息通过简化推演过程,减少表述路径,让复杂事物简单化。 C.碎片化信息因为降低了认知成本,所以在传播中易于习得。 D.碎片化信息往往呈现出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忽略事物内在的原理。【小题2】下列对“接受碎片化信息的弊端”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接受碎片化信息只是在接受一堆孤立而无联系对提升思维能力没有帮助的“事实”。B.接受碎片化信息只需付出很少的精力,就能获得大量新东西,易让人们沉浸在虚假的喜悦中。C.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获得的新信息没有跟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因而造成大脑“提取”这些信息困难。D.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虽然会让自己养成深入剖析的习惯,却也没能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小题3】下列对如何避免碎片化信息带来的伤害,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微博、朋友圈是碎片化信息的来源,应多把时间用在读书上,尽量远离碎片化信息。B.在接受碎片化信息时,应尽量思考信息产生的背景、原因、合理性、必要性、可能性等等。C.养成拔高一个层次去看待问题的习惯,将接受到的碎片化知识与其他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D.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主动将接受到的碎片化知识纳人到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之中。

1.阅读下面文言文

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孟尝君忧之,问左右:“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传舍长曰:“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孟尝君乃进冯驩而请之曰:“宾客不知文不肖,幸临文者三千余人,邑入不足以奉宾客,故出息钱于薛。薛岁不入,民颇不与其息。今客食恐不给,愿先生责之。”冯驩曰:“诺!”辞行,至薛,召取孟尝君钱者皆会,得息钱十万。乃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亦来,皆持取钱之券书合之。齐为会日,杀牛置酒,酒酣,乃持券如前合之。能与息者,与为期;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曰“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今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券书以捐之。诸君强饮食。有君如此,岂可负哉!”坐者皆起,再拜。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2分)

(1)邑入不足以奉客(2)坐者皆起,再拜

【小题2】下列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孟尝君乃进冯驩而请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C.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D.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小题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

(2)今客食恐不给,愿先生责之。

【小题4】你对冯驩“收债于薛”的举动感到意外吗?你如何评价冯驩的这一做法?(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