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分式》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分式》全章教案

第十五章分式15.1.1 从分数到分式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的概念,能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能确定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教学重、难点分式的概念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章引言: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 km/h,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90 km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 km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问题1 顺流航行的速度、逆流航行的速度与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顺流航行的速度=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逆流航行的速度=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问题2 这个问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顺流航行90 km所用时间=逆流航行60 km所用时间.问题3 应怎样设未知数?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设江水的流速为v km/h.依题意得:追问式子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与你学过的整式有什么不同?问题4 填空:(1)长方形的面积为10 cm2,长为7 cm,宽应为cm;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宽应为cm.问题4 填空:(2)把体积为200 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 cm2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cm;把体积为V 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 .追问1 上面问题中得到的式子,,,哪些不是我们学过的整式?追问2 式子,,与以前学过的整式不同,这些代数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分式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fraction).分式中,A 叫做分子,B 叫做分母.问题5 我们知道,要使分数有意义,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0.要使分式有意义,分式中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例1 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课本128页练习1、2、3四、归纳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分式吗?(3)如何确定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五、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5.1第1、2、3题.教后反思: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1)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2.掌握分式的约分,了解最简分式的概念.教学重、难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约分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问题1 下列分数是否相等?追问这些分数相等的依据是什么?问题2 你能叙述分数的基本性质吗?分数的基本性质: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问题3 你能用字母的形式表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吗?问题4 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想出分式有什么性质吗?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追问1 如何用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追问2 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需要注意什么?(1)分子、分母应同时做乘、除法中的同一种运算;(2)所乘(或除以)的必须是同一个整式;(3)所乘(或除以)的整式应该不等于零.例2 填空:问题5 观察上例中(1)中的两个分式在变形前后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类比分数的相应变形,你联想到什么?像这样,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经过约分后的分式,其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像这样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式子,叫做最简分式.例3 约分:追问1 由上例你能归纳出在分式中,找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的方法是什么吗?追问2 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那么该如何思考呢?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教科书132页练习1四、归纳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应注意什么?(3)分式约分的关键是什么?如何找公因式?(4)探究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约分的过程,你认为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五、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5.1第4、6题.教后反思: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2)教学目标1.了解最简公分母的概念,会确定最简公分母.2.通过类比分数的通分来探索分式的通分,能进行分式的通分,体会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思想.教学重、难点准确确定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问题1 通分:追问1 分数通分的依据是什么?追问2 如何确定异分母分数的最小公分母?问题2 填空:像这样,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追问1 你认为分式通分的关键是什么?分式通分的关键是找出分式各分母的公分母.追问2 上面问题中的两个分式的公分母是什么?为通分要先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它叫做最简公分母.追问3 两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如何确定的?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各字母因式的最高次幂的乘积.分母是多项式时,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是:先因式分解,再将每一个因式看成一个整体,最后确定最简公分母.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例通分: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教科书132页练习1四、归纳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分式通分的关键是什么?(3)分式通分时,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是什么?五、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5.1第7题教后反思:15.2.1 分式的乘除(1)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体会类比的思想.2.会根据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并理解其算理教学重、难点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运用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问题1 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其容积为V ,底面的长为a ,宽为b ,当容器内的水占容积的nm 时,水面的高度为多少? (1)这个长方体容器的高怎么表示?(2)容器内水面的高与容器内的水所占容积间有何关系?容器内水面的高与容器高的比和容器内的水所占容积的比相等.问题2 大拖拉机m 天耕地a hm 2,小拖拉机n 天耕地b hm 2,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1)本题中出现的“工作效率”的含义是什么?(2)大拖拉机和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怎样表示?观察上述两个问题中所列出的式子中,其中涉及到分式的有哪些运算?你能用学过的运算法则求出结果吗?问题3 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你运用了分数的什么法则?你能叙述这个法则吗?如果将分数换成分式,那么你能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吗? 怎样用字母来表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呢?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如何用文字语言来描述?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例1 计算: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教科书138页 练习2四、归纳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分式的乘除法运算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五、布置作业:教材第144页第1题;第145页第10、11题.教后反思:15.2.1分式的乘除(2)教学目标1.能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复杂计算.2.能运用分式的乘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问题1 约分:分子与分母分别是多项式的分式如何约分?问题2 计算:分子与分母都是单项式的两个分式如何乘除?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例1 计算: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的两个分式如何乘除呢?解题策略:对于分子与分母都是单项式的两个分式乘除,可直接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再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将最后的结果化成最简分式.而对于分子或分母中含有多项式的两个分式相乘,为了使算式简洁,也便于找出分子与分母中的公因式,需要先将多项式因式分解,把多项式化成整式的积的形式,然后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并把最后的结果化成最简分式.例2 “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 m(a>1)的正方形去掉一个边长为1 m 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1)m的正方形,两块试验田的小麦都收获了500 kg.(1)哪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2)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思考以下问题:① 你能说出小麦的“单位产量”的含义吗?② 如何表示这两块试验田的单位产量?③ 怎样确定哪种小麦的单位产量高?④ 你能列式表示(2)的问题吗?归纳解题步骤:(1)先根据题意分别列出表示两个量的代数式;(2)再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算式;(3)最后通过计算解决问题.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教科书138页 练习3四、归纳小结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计算分子或分母含有多项式 的分式主要步骤是什么?五、布置作业:教材第144页第2题.教后反思:15.2.1 分式的乘方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能根据法则进行乘方运算,体会数式通性.2.能根据混合运算法则进行分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教学重、难点分式的乘方及分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例1 计算: 2235353259.-+-x x x x x ÷⋅练习1 计算:2222222222222551334216423282816--+----++++m n p q mnp q pq mnm n n m m n m m n m na a a a a a a ⋅÷⋅÷÷⋅();()();()(). 思考 你能结合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分式乘法的法则写出结果吗?2310===a a a b b b ()? ()? ()?猜想:n 为正整数时=⎪⎭⎫ ⎝⎛nb a ? 你能写出推导过程吗?试试看.你能用文字语言叙述得到的结论吗?分式的乘方法则:一般地,当n 是正整数时,这就是说,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例2 计算:例3 计算:分式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与分数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 练习2 计算: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教科书139页练习2四、归纳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运用分式乘方法则计算的步骤是什么?它与整式的乘方运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分式的乘方与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五、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5.2第3(3)(4)题.教后反思:15.2.2分式的加减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体会类比思想.2.会运用法则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体会化归思想.教学重、难点分式的加减法法则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问题1 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需n 天,乙工程队要比甲队多用3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1)甲工程队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2)乙工程队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3)甲乙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问题2 2009年、2010年、2011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单位:km2)分别是S1,S2,S3,2011年与2010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1)什么是增长率?(2)2010年、2011年的森林面积增长率分别是多少?(3)2011年与2010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分式的加减法与分数的加减法类似,它们实质相同.观察下列分数加减运算的式子,你能将它们推广,得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吗?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例计算:1122323++-p q p q ().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课本141页练习1、练习2练习:你能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和“问题2”吗?四、归纳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我们是怎么引出分式加减法法则的?(3)在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五、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5.2第4、5题.教后反思:15.2.2分式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2.会正确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3.体会类比方法在研究分式混合运算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教学重、难点分式的混合运算.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问题 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你能将它们推广,得出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吗? 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从高到低、从左到右、括号从小到大”.例1 计算: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通过对例1的解答,同学们有何收获?对于不带括号的分式混合运算:(1)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2)计算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例2 计算:2252412232142244-++--+-----+m m m m x x x x x x x x ⎛⎫⋅ ⎪⎝⎭⎛⎫÷ ⎪⎝⎭() ;() . 通过对例2的解答,同学们有何收获?对于带括号的分式混合运算:(1)将各分式的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后,再进行计算;(2)注意处理好每一步运算中遇到的符号;(3)计算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练习1 计算:四、归纳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我们是怎么得到它的?(3)在进行分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五、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5.2第6题.教后反思:15.2.3 整数指数幂教学目标1.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2.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进行计算.3.会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小于1 的正数.教学重、难点幂的性质(指数为全体整数),并会用于计算,以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小于1的正数.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问题1 你们还记得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吗?正整数指数幂有哪些运算性质呢?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中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扩大到“整数”,这些性质还适用吗?问题2 a m 中指数m 可以是负整数吗?如果可以,那么负整数指数幂a m 表示什么?(1)根据分式的约分,当 a ≠0 时,如何计算53a a÷? (2)如果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 ≠0,m ,n 是正整数,m >n )中的条件m >n 去掉,即假设这个性质对于像53a a÷情形也能使用, 如何计算? 数学中规定:当n 是正整数时,()01≠=-a a an 这就是说,()0≠-a a n 是a n 的倒数.问题3 引入负整数指数和0指数后,m n m n a a a +⋅=(m ,n 是正整数)这条性质能否推广到m ,n 是任意整数的情形?问题4 类似地,你可以用负整数指数幂或0 指数幂对于其他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试验,看看这些性质在整数范围内是否还适用?(1)m n m n a a a +⋅= (m ,n 是整数);(2)m n mn a a =() (m ,n 是整数);(3)n n nab a b =() (n 是整数);(4)m n m n a a a -÷=(m ,n 是整数); (5)n n n ba b a =⎪⎪⎭⎫ ⎝⎛(n 是整数). 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例1 计算: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问题5 能否将整数指数幂的5条性质进行适当合并?这样,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以归结为:(1)m n m n a a a +⋅= (m ,n 是整数);(2)m n mn a a =() (m ,n 是整数);(3)n n nab a b =() (n 是整数);探索: 4321101000010001.01010001001.010100101.0101010.1----========归纳:如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3 5和0.000 098 2呢?规律:对于一个小于1的正小数,从小数点前的第一个0算起至小数点后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几个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就是负几.例2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3;(2)-0.000 78;(3)0.000 020 09.例3 纳米(nm )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 nm =10-9 m .把1 nm 3 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就如同把乒乓球放到地球上.1 mm 3 的空间可以放多少个1 nm 3 的物体(物体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四、归纳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与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五、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5.2第7、8、9题教后反思:15.3 分式方程(1)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2.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简单的分式方程,体会化归思想和程序化思想.3.了解解分式方程根需要进行检验的原因.教学重、难点利用去分母的方法解分式方程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问题1 为了解决引言中的问题,我们得到了方程v v -=+30603090.仔细观察这个方程,未知数的位置有什么特点?追问1 方程13321;251051;32212++=+-=-+=x x x x x x x x 与上面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征?分母中含有未知数.分式方程的概念: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追问2 你能再写出几个分式方程吗?注意:我们以前学习的方程都是整式方程,它们的未知数不在分母中.问题2 你能试着解分式方程vv -=+30603090吗? 问题3 这些解法有什么共同特点?总结:这些解法的共同特点是先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再解整式方程. 思考:(1)如何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呢?(2)怎样去分母?(3)在方程两边乘以什么样的式子才能把每一个分母都约去呢?(4)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总结:(1)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通过去分母就化为整式方程了.(2)利用等式的性质2可以在方程两边都乘同一个式子——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 追问 你得到的解6=v 是分式方程vv -=+30603090的解吗? 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问题4 解分式方程: 2110525=.--x x追问1 你得到的解5=x 是分式方程2510512-=-x x 的解吗?该如何验证呢?5=x 是原分式方程变形后的整式方程的解,但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追问2 上面两个分式方程的求解过程中,同样是去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为什么整式方程90306030-=+v v ()()的解6=v 是分式方程v v -=+30603090的解,而整式方程510+=x 的解5=x 却不是分式方程2510512-=-x x 的解? 原因:在去分母的过程中,对原分式方程进行了变形,而这种变形是否引起分式方程解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所乘的最简公分母是否为0.检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原分式方程,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2)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看是否为0.显然,第2种方法比较简便!问题5你能概括出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 路和一般步骤吗?解分式方程应该注意什么?基本思路 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一般步骤:(1)去分母;(2)解整式方程;(3)检验.注意:由于去分母后解得的整式方程的解不一定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所以需要检验.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例 解下列方程:四、归纳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步骤是什么?解分式方程应该注意什么?五、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5.3第1(1)~(4)题.教后反思:15.3 分式方程(2)教学目标1.会解较复杂的分式方程和较简单的含有字母系数的分式方程.2.能够列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学习分式方程的解法,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难点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例1 解方程31112-=.--+x x x x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1)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2)解这个整式方程;(3)检验.用框图的方式总结为: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例2 解关于x 的方程11+=.-a b b x a ()例3 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某车间有甲、乙两个小组,甲组的工作效率比乙组工作效率高25%,因此甲组加工2 00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比乙组加工1 80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少半小时,问甲、乙两组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四、归纳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关键是什么?解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3)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与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五、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5.3第1(2)(4)(6)(8)、4、5题.教后反思:15.3 分式方程(3)教学目标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例1 某进货员发现一种应季衬衫,预计能畅销,他用8 000元购进一批衬衫,很快销售一空.再进货时,他发现这种衬衫的单价比上一次贵了4 元/件,他用17 600元购进2 倍于第一次进货量的这种衬衫.问第一次购进多少件衬衫?分析: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例2 某次列车平均提速v km/h.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 km,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 km,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思考:(1)这个问题中的已知量有哪些?未知量是什么?(2)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什么?表达问题时,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未知数(量),也可以表示已知数(量).上面例题中,出现了用一些字母表示已知数据的形式,这在分析问题寻找规律时经常出现.例2中列出的方程是以x 为未知数的分式方程,其中v,s是已知常数,根据它们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可知,它们是正数.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练习1 商场用50 000元从外地采购回一批T恤衫,由于销路好,商场又紧急调拨18.6万元采购回比上一次多两倍的T恤衫,但第二次比第一次进价每件贵12元.求第一次购进多少件T恤衫.练习2 八年级学生去距学校s km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t min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学生骑车速度的2倍,求学生骑车的速度.四、归纳小结(1)借助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把握哪些主要问题?(2)本节课的分式方程的应用方面应注意些什么?举例说明.五、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5.3第6、7、8题.教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五章 《分式》全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五章 《分式》全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五章《分式》全章教学设计第十五章分式15.1.1 从分数到分式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描述不同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描述这种关系,我们引入了分式的概念,并建立了数学模型。

学生需要理解分式的概念,并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值为零的条件。

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值为零的条件。

难点: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值为零的条件。

一、复引入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

2.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

8m + nab + aba + b233x - 4.2①。

1 + x + y。

2/2.2/2^2.33/2x + 2x + 1a + b2x二、探究新知1.分式的定义1) 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分式:30 + v)/(30 - v) 和 90/(30 + v) = 60/(30 - v)观察这些式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像分数一样,都是A/B的形式。

分数的分子A和分母B都是整数,而这些式子中的A,B都是整式,并且B中都含有字母。

归纳: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2) 为了使分式有意义,分式中的分母应满足B≠0的条件。

例如,对于分式2x/(1x + y),分母1x + y不能为0,即x≠ -y。

学生可以自学教材中的例1和思考题,巩固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对于分式A/B,当A=0时,分式的值为0.而当B=0时,分式无意义。

学生需要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值为零的条件。

巩固练:教材第129页练第2和第3题。

3.补充例题:当分式的分子为零时,分式的值为多少?分析:当分式的分子为零时,分式的值为0,因为分子为零,分式的值就是0/分母,即0.答案: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分子为零。

三、归纳总结1.分式是分数的推广,分式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2.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时,分式有意义;当分式的分母为零时,分式无意义。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案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案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互相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这使我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思维,促进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模型感到困惑。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从实际问题中提炼数学模型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从分数到分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分母为零的情况?”(如:在平均分配物品时,若物品总数为零,该如何表示每个人得到的数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分式的奥秘。
本节课将结合实际例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式的概念和性质,为后续学习分式的运算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从分数到分式的过渡,引导学生理解分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提高其逻辑推理能力。
2.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让学生掌握分式的性质,并运用这些性质简化分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分式》中的第1节“从分数到分式”。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1.分式的概念:通过回顾分数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分式的概念,即分母不为零的表达式称为分式。列举一些具体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分式的特点。
2.分式的性质:探讨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值之间的关系,引入分式的基本性质,如分子分母同乘(除)一个非零数,分式的值不变。结合实际例题,让学生运用这些性质简化分式,并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强调分母不为零的重要性。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分式方程(第1课时)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分式方程(第1课时)

第十五章分式15.3 分式方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2.知道分式方程的意义,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3. 了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掌握解分式方程验根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2. 通过学习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从而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正确、完整地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2.探索如何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产生增根的原因.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 km/h,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 km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 km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出示课件2)解:设江水的流速为v km/h,根据题意,得100 20+v =60 20−v这样的方程与以前学过的方程一样吗?(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探究分式方程的概念教师问1:为要解决导入中的问题,我们得到了方程10020+v =6020−v,仔细观察这个方程,未知数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4)教师问2:方程与上面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征?教师问3:上面所得到的方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方程吗?学生回答:不是.教师问4:以前我们学过什么方程?试举例说明.学生回答:以前学过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如x-1=3,x+y=7等.教师问5:仔细观察这两个方程,未知数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分母中都含有未知数.教师问6:像这种,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你能再写出几个分式方程吗?学生思考后,找学生回答。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分式方程(第2课时)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分式方程(第2课时)

第十五章分式15.3 分式方程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列出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合理.【过程与方法】1. 以工程问题为例,能将此类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提高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际生活中相关工程问题类的分式方程应用题的分析应用.【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并且求得结果.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分式方程的解法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分式方程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么用分式方程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出示课件2)教师问:同学们能不能说一下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学生回答: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 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2)解这个整式方程.(3) 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为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4)写出原方程的根.(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探究列分式方程解答实际问题教师: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题目:(出示课件4)甲、乙两人做某种机器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6个,甲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乙做6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等,求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出示课件5)解:设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则乙每小时做(x–6)个零件,依题意得:解得:x=18.经检验,x=18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由x=18,得x–6=12答:甲每小时做18个,乙每小时做12个.教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学生讨论后回答:读题,设未知数,列方程,解答.总结点拨:(出示课件6)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 审: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2. 设:选择恰当的未知数,注意单位统一.3. 列:根据数量和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4. 解:解这个分式方程.5. 验:检验.既要检验所求的解是不是分式方程的解,又要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意义.6. 答:注意单位和语言完整.教师小结: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需要用分式方程去解决,当我们掌握好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后,就可以运用它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恰恰体现了我们经常谈到的一个关键词:“学以致用”.例1: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出示课件7)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分析:本题没有具体的工作量,常常把工作量虚拟为1,工作时间的单位为“月”.甲队一个月完成总工程的13,设乙队如果单独施工1个月能完成总工程的1x ,那么甲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16,乙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12x,两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16+12x.等量关系为:甲队单独做的工作量+两队共同做的工作量=总工程量1,则有13+16+12x=1. 解:设乙队如果单独施工1个月能完成总工程的1x,依题意得(出示课件8)方程两边同乘6x ,得2x+x+3=6x , 解得 x=1.检验:x=1时,6x≠0,x=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由上可知,若乙队单独施工1个月可以完成全部任务, 而甲队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13 ,可知乙队施工速度快.例2:某列车平均提速v km/h ,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 km ,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 km ,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出示课件11)解:设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 km/h ,则提速前列车行驶s km 所用的时间为s x h ;提速后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v )km/h ,提速后列车运行 (s+50)km ,所用时间为s+50x+v h. 根据行驶时间的等量关系可以列出方程:去分母得:s(x+v)=x (s+50) (出示课件12)去括号,得sx+sv=sx+50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50x=xv.解得x=sv 50.检验:由于v ,s 都是正数,x=sv 50时,x (x+v )≠0,x=sv 5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sv 50km/h.例3:关于x 的方程 无解,求k 的值.(出示课件14) 解:方程的两边同时乘(x+3)(x –3)得x+3+kx –3k=k+3整理得:(k+1)x=4k ,因为方程无解,则x=3或x = –3当x=3时,(k+1) ·3=4k,k=3,当x= –3时,(k+1)(–3)=4k , k=-37所以当k=3或k=-37时,原分式方程无解.(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7-23)1. 下列方程中属于分式方程的有( );属于一元分式方程的有( ). ① ②③④ x 2 +2x –1=02.解方程:3. 某公司购买了一批A 、B 型芯片,其中A 型芯片的单价比B 型芯片的单价少9元,已知该公司用3120元购买A型芯片的条数与用4200元购买B型芯片的条数相等.(1)求该公司购买的A、B型芯片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若两种芯片共购买了200条,且购买的总费用为6280元,求购买了多少条A型芯片?4. 某镇道路改造工程,由甲、乙两工程队合作20天可完成.甲工程队单独施工比乙工程队单独施工多用30天完成此项工程.(1)求甲、乙两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要多少天?(2)若甲工程队单独做a天后,再由甲、乙两工程队合作____天(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可完成此项工程;(3)如果甲工程队施工每天需付施工费1万元,乙工程队施工每天需付施工费2.5万元,甲工程队至少要单独施工多少天后,再由甲、乙两工程队合作施工完成剩下的工程,才能使施工费不超过64万元?参考答案:1. ①③;①2. 解: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x+1)(x-1)得:(x–1)+2(x+1)=4∴x=1检验:当x=1时,(x+1)(x–1)=0,所以x=1不是原方程的根.∴原方程无解.3.解:(1)设B型芯片的单价为x元/条,则A型芯片的单价为(x–9)元/条,根据题意得:3120x−9=4200x,解得:x=35,经检验,x=35是原方程的解,∴x–9=26.答:A型芯片的单价为26元/条,B型芯片的单价为35元/条.(2)设购买a条A型芯片,则购买(200–a)条B型芯片,根据题意得:26a+35(200–a)=6280,解得:a=80.答:购买了80条A型芯片.4. 解:(1)设乙单独做x天完成此项工程,则甲单独做(x+30)天完成此项工程.由题意得:20( )=1整理得x2–10x–600=0,解得x1=30,x2= –20.经检验:x1=30,x2=–20都是分式方程的解,但x2=–20不符合题意舍去.x+30=60.答:甲、乙两工程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要60天,30天.(2)设甲单独做a天后,甲、乙再合作(20–)天,可以完成此项工程.(3)由题意得1×a+(1+2.5)(20–)≤64解得a≥36答:甲工程队至少要单独做36天后,再由甲、乙两队合作完成剩下的工程,才能使施工费不超过64万元.(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清题意,弄清题中涉及哪些量,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有几个,量与量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什么.(2)设未知数,找出尽可能多的相等关系,用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他未知量.注意,所设未知量的单位要明确.(3)列方程,抓住题中含有相等关系的语句,将这些语句抽象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就是方程.(4)解方程,检验解的合理性(包括检验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写出答案.注意:列分式方程与列整式方程一样,注意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好未知数,列出方程.不同之处是所列方程是分式方程,最后进行检验,既要检验其是否为所列分式方程的解,又要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57页小结的相关内容。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15章 分式(教案)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15章 分式(教案)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第十五章分式15.1 分式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相关的分式变形,并能熟练地进行分式的通分、约分.【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分式基本性质及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在探究中获得一些探索定理性质的初步经验,渗透良好的类比联想思维习惯和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蛋糕结构图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钢笔。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问1:什么是分数的约分呢?(出示课件2) 学生回答:约去分子与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化为最简分数. 教师问2:什么是分数的通分呢?学生回答:先找分子与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再使分子与分母同乘最简公分母,计算即可.教师问3:如果把分数换为分式,又会如何呢? (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探究分式的基本性质 观察这几个分数:23,46,812,1624,3248. 然后提出问题:教师问4:根据我们对数学的“审美标准”,上面的哪个分数最具“简约之美”?学生回答:23.教师问5:这些分数是否相等?(出示课件4) 学生回答6:相等.教师问6:那这些分数为什么相等,相等的依据是什么? 其内容是什么?(出示课件5)学生回答:相等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其内容是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教师问7:你能用字母的形式表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吗?(出示课件6)学生回答:一般地,对于任意一个分数ab ,有ab=a∙cb∙c,ab=a÷cb÷c(c≠0), 其中a,b,c 是数.教师问8:下面的变形成立吗?1 a =22a,22a=1a.学生回答: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知道,上面的变形成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第十五章分式15.1 分式15.1.1 从分数到分式1.理解分式的意义,掌握使分式有意义时分母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或字母之间的相互关系.2.在经历探索、思考、类比的过程中,体会分式的意义,感受分式是刻画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一种模型.3.进一步增强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分式的意义,掌握使分式有意义时分母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判别方法.【教学难点】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下,分式值为0的字母的取值情况.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小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教学说明】章前画面和上述问题可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感受生活,感受数学.对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学生的讨论,最后选取学生代表展示成果,教师及时提出新问题.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刚才大家通过探讨,获得到100602020v v+-,这样的式子,它们是整式吗?如果不是,区别在哪里?思考1(1)长方形的面积为10cm2,长为7cm,宽为;若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则宽应为;(2)把体积为200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cm2的圆柱的容器中,水面高度为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应为.思考2 式子S/a、V/S与10/7,200/33有什么区别?它们与10060 2020v v+-,有什么共同点?谈谈你的看法.【教学说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感受整式与分式、分式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形成对分式的概念的理解.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巡视全场,引导学生关注所给式子的分子,分母的特征,此时可类比分数分子、分母进行描述.分式: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 叫做分式.问题2(1)使分式11x-有意义,则x的取值有什么要求?(2)使分式A/B有意义,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然后相互交流,教师再予以总结.【归纳结论】使分式A/B有意义时,必有B≠0.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指出下列各式中的整式与分式:【教学说明】教师总结判断分式的依据: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结论,这里要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x/π是整式.例2填空:(1)当x时,分式23x有意义?(2)当b时,分式153b-有意义?(3)当x ,y 满足关系 时,分式x y x y +-有意义? (4)当x 时,分式231x x + 有意义? 解:(1)由题意有:3x ≠0,故x ≠0,所以当x ≠0时,分式23x 有意义;(2)由题意有:5-3b ≠0,故b ≠5/3,所以当b ≠5/3时,分式153b -有意义;(3)由题意有x-y ≠0,故x ≠y ,所以当x ≠y 时,分式x y x y+-有意义;(4)由题意有x 2+1≠0,因为x 2≥0,x 2+1≥1,故x 为任何数时,分式231x x +有意义. 【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结论,选取一、两名同学汇报自己的结论,师生共同评论.评析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3)、(4)小题进行反思,巩固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认识.例3什么条件下,下列分式的值为0?(1)1x x - ;(2)23m n m n-+ ;(3)()236x x x x --- . 解:(1)由题意有:x-1=0,∴x=1.当x=1时,分母x ≠0,所以当x=1时,分式1x x-的值为0; (2)由题意有:2m-3n=0,∴m=32n ,∴m+n=52n ,又m+n ≠0,即52n ≠0,∴n ≠0,从而在m=32n ≠0时,分式23m n m n-+的值为0; (3)由题意有:x(x-3)=0,∴x=0或x=3,当x=0时,分母x 2-x-6=-6≠0,当x=3时,x 2-x-6=9-3-6=0,故使分式()236x x x x ---的值为0时,x 的值为x=0. 【教学说明】教学时,教师应讲清楚使分式=0时所必须的条件是:分子=0且分母≠0,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探讨三个问题的结论时,感知分式有意义是确定分式的值的前提条件,然后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再由老师给予完整解答,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与反思中巩固所学知识.在完成上述例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做教材P4练习,以巩固知识.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问题都可由学生自己总结,选取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系统地对本节知识进行回顾与思考,针对学生的疑问,可当堂予以解释,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这节课的内容较少,比较贴近实际生活,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分式,能区分整式与分式,对保证分式有意义、分子分母要同时满足什么条件能很准确地指出来.此外,分式的值为0时分子分母也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教学中可以多出具一些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去感知.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1.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依据分式的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运算.2.通过归纳、类比等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并总结出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3.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用分式的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教学难点】在分式通分时找几个分母的公分母是关键,在分式的约分时应注意将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思考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成立吗?为什么?【教学说明】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分式性质的初步认识.教学时,让学生相互交流,感受新知.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一)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A A C A A CB BC B B C÷==÷,(A、B、C均为整式,且C≠0)试一试【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完善答案.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白通过分子(或分母)的变化特征,来获得分母(或分子)的变化思路,为后面的分式约分和通分作好铺垫.2.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或分母都不含有“-”号:3.不改变分式的值,将下列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系数化为整数:【教学说明】2、3两道小题均由学生自主完成,相互交流.教师在学生处理第2题时应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法则得到商的符号来完成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符号的处理办法,第3题应引导学生运用分式性质在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合适倍数来达到目的,边巡视,边指导,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二)分式的约分分式的约分:把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约去的过程叫做分式的约分,如由2122x x x x =--,就是分式的约分. 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中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分式的约分,一般要约去分子和分母中所有公因式,使所得结果成为最简分式或整式.【教学说明】上述定义或结论,在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分数的约分和前面的1(1)小题进行说明,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理性思考,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维方法.试一试4.约分:【教学说明】在学生自主探究,探索问题结论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以下几个方面:(1)找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是否彻底,是否考虑了分子、分母中各项的系数;(2)是否注意到分式的符号的变化;(3)约分是否彻底等,对所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做好个别指导,最后师生共同讨论,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对比自己的解答,进行必要的反思.(三)分式的通分思考:联想分数的约分,如何进行分式的通分呢?试一试5.将下列分式通分:【分析】(1)把分式化成分母相同的分式的过程叫做分式的通分;(2)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而确定最简公分母通常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①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系数;②各个分母中所有不同的因式均作为公分母中的一个因式;③所有因式的指数以它的最高次幂作为公因式中该因式的指数.【教学说明】教学时,给几分钟时间先让学生尝试着解决问题,在学生出现思维盲区时,教师给予详细分析,边讲边演示,在思维的激烈碰撞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分式通分的认识.三、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有哪些知识是难以把握的?你有何想法?【教学说明】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回顾本节学过的知识点有哪些,怎样利用分式的性质来化简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符号,怎样将分子、分母中的系数化成整数,如何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在约分和通分时最关键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等等,进一步深化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在这里,教师可引导学生做教材P8练习以及习题14.1中的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在分式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可利用“猜想和验证”的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教师应注重提高在验证、交流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率,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可能普遍会感觉无从下手,在交流时不主动,从而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在巩固练习环节上,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练习密度,最好给每位学生准备一份练习纸,这样能确保达到一定的练习量.15.2 分式的运算15.2.1 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1.掌握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能进行分式的乘除法运算.2.在经历探索、类比、归纳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3.在类比分数乘除法运算法则获得分式乘除法法则中,让学生体验由数到式的数学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乘除法运算法则,能用它来进行分式乘除法运算.【教学难点】运用分式乘除法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能力.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观察下列算式:由上述算式,我们知道,分数的乘法法则是;分数的除法法则是.思考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吗?【教学说明】让学生直接由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感知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类比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可以发现分式的乘除法也有相同的运算法则.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把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式子可表示为:···a d a db c b c=.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用式子可表示为:···a d a c a cb c b d b d÷==.【教学说明】分式的乘除法则可由学生类比分数得到结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受新知;教师不必直接给出结论.在教学时,教师可进一步地展示下面的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问题【教学说明】在教学时,上述三个问题教师可延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逐一思考,获得结论.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适时给予指导,同时分别选派2~3名学生上黑板演示,师生共同评析.在问题1中,着重于除式是整式情形,这时应引导学生先将整式看作分母为1的式子来参与计算;问题中侧重于运算结果应予以约分化简,必须是最简分式时才算运算结束;问题3侧重于分式的分母、分子是多项式情形,此时应注重于分解因式,以便于约分化简,整个过程都应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完成的.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分析】本题是分式乘除法,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运用法则,而分式乘除法实质就是约分.【教学说明】本例仍由学生自主探究,抽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师生共同寻求解题方法,完成解题过程.在完成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做P138练习第2、3题,在这个过程中,仍可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予以点评.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其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宽为b,当容器内的水占容积的m、n时,水面的高为多少?2.大拖拉机m天耕地a公顷,小拖拉机n天耕地b公顷,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教学说明】这两个题可由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教师应关注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分式模型的能力及是否能正确运用分式乘除法法则来完成解答.【答案】可参见教材P135问题1、问题2的解答.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运用分式乘除法法则解决具体问题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与同伴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分式的乘除不是特别难上的课,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拿乘法来说,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约分再乘;另一种是先乘再约分.一般应这样处理:如果分子分母全是单项式,就用先乘后约分的方法;如果分子分母含有可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就先约分后相乘.当然两种方法并不一定非得有固定的模式,你觉得哪种容易接受就选择哪种.并且在约分时应教给学生一个不容易错的方法,就是约分后把每个约好的式子写在原来的上(分子)下(分母)方,不约的照抄,最后就看写着结果再相乘,既不容易漏乘,也不容易多乘.分式除法可转变为分式乘法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努力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式乘除的意义.由于练习计算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为了避免单纯的机械计算,将计算学习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创设学生喜欢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第2课时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与分式的乘方1.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用它们进行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2.理解分式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关分式乘方的运算.3.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究思考,感受分式乘除混合运算、分式乘方运算方法,进一步增强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4.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发展严密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分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能力.【教学难点】分式乘方法则的理解和运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分式乘除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如何进行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呢?试一试参见教材P138例4.想一想小明同学在计算xy÷yx·xy时,其过程如下:原式=xy÷1=xy,你认为他的计算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教师延时展示上述三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加深对分式乘除法法则的理解,体会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方法.教师对学生的结论给予恰当评析,肯定学生的成绩,对出现的疑问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认知.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参见教材P138“思考”.【归纳结论】参见教材P138最后一段.【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形成认知,从而感受分式乘方的意义.试一试计算:【教学说明】选派两名同学上黑板计算,其余同学在座位上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最后全班同学一道对两位同学的演示结果进行评析,教师应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完善认知.【归纳结论】分式的乘方,就是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各自乘方.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计算:(1)参见教材P139例5第(2)小题;(2)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2题第(2)小题.【分析】分式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应先算乘方,再算乘除,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教学说明】教学时,教师应对一些学生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予以强调,如(-c2d)2=-c4d2或c2d2,(-3c)3=-9c3等错误,引起学生注意.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1题.2.计算:(1)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2题第(1)小题;(2)参见教材P146第3题第(4)小题.【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这些小题,然后相互交流,有时间的话,教师予以评价,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新知.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是什么?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谈谈你的看法,并与同伴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由于前面学生已对分式的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课时的教学可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一方面类比整式的乘除混合运算,另一方面类比前面分式的乘除.教学时,教师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15.2.2 分式的加减第1课时 分式的加减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能用它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2.经历探究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感受分式的加减法也是实际需要,进而掌握分式的加减方法.3.进一步增强用类比的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锻炼数学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教学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即化异分母分式为同分母分式的方法.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参见教材P139“问题3”.问题2参见教材P139“问题4”.【教学说明】让学生对上述两个问题的思考,得出算式分别为11)3(n n ++ 和322121()s s s s s s --- ,教师巡视,对不能尽快得出算式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让学生能自主分析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参见教材P140“思考”.【归纳结论】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教学说明】在师生共同探讨获得分式加减法法则后,教师应强调以下两个问题:①分式加减的最后结果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化为最简分式;②异分母分式加减时,一定要先确定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化为同分母分式后再进行加减法运算.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 参见教材P140例6.解:参见教材P140例6“解”部分.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参见教材P141“练习”.【教学说明】第1题只须与学生核对答案即可,而第2题建议选三名中等成绩同学上黑板演示,其它同学独立探究,然后师生共同评析三位同学的演算过程,在评讲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强调一些需注意的问题:如(1)中的最简公分母;(2)中化为同分母分式后分子应适时添加括号,(3)中应先将22a a b- 化为()()a a b a b +- ,再通分等.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在进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时,应关注哪些问题?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用问题形式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这节课教师可采用探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来完成.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类比分数加减运算的过程,通过将分式中的字母赋值,从而把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推及到分式的加减运算.整个过程中既有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也有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此外还可以通过把例题的再加工,使学生把错误暴露出来,引起他们的共鸣,而这些课堂内学生的差错会成为学生自己可贵的复习资料.接着可出些不同类型的题,让学生再次经历分式的加减运算过程,强化技能,以达到熟练的程度.第2课时分式的混合运算1.进一步掌握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2.能进行分式的乘除、加减、乘方混合运算.3.在具体问题情境的探索思考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进一步培养学生严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分式乘除、加减、乘方混合运算.【教学难点】运用分式乘除、加减、乘方等解决实际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在运算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问题2在进行分式的乘除、加减,乘方混合运算时,你认为应该怎样做?谈谈你的想法.【教学说明】问题1的设置在于巩固上节课学过知识,并能用它解决本节问题,起承上启下作用;问题2则是让学生联想到分式乘除、分式加减法则是类比分数而得到的,因而可类比得到分式混合运算法则.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在探讨中形成认知.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学说明】上述两个例题都应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试试,然后教师再予以评讲,例1的(1)题侧重于展示分式的混合运算方法;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而第(2)题进一步强调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应先做括号内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教学说明】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结论,教师再行讲解.例1中计算(x2+xy+y2)(x-y)时,若已掌握公式(a2+ab+b2)(a-b)=a3-b3,可直接写出结果x3-y3,如果不知道此公式,可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计算.例2中含有一个开放性问题,这里教师应该强调:选择一个值代入时,一定要使原代数式有意义,即不能选x为0,1这两个值.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2.在一块a公顷的稻田上插秧,如果10个人插秧,要用m天完成;如果一台插秧机工作,需比10个人插秧提前3天完成.一台插秧机的工作效率是一个人工作效率的多少倍?【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巡视时,对有困难同学给予指导,最后予以评讲,让学生在自查中反思,积累解题经验和方法.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哪些疑问?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让学生对照上述两个问题自我反思,既系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又查找问题所在,在与同伴交流中加深认识.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加减和乘方混合运算,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时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类比前面不含乘方的混合运算.例题的讲解旨在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当然,无论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题的落实,都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演算并暴露问题,再指出问题所在,为后面的教学提供较好的对比分析材料.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多。

初中分式的教案

初中分式的教案

初中分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分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分式的基本性质3. 分式的运算方法4. 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2. 难点:分式的运算规律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整式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整式在表示数量关系方面的局限性,从而引出分式的概念。

2. 新课讲解:a) 分式的概念: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两个整式的商。

b) 分式的表示方法:分子、分母及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c)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d) 分式的运算方法:分式的加减法、乘除法及混合运算。

3. 例题解析: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分式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5. 实际问题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分式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分式问题,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2.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注重分式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分式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分式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数学》教材第十五章第一节“分式的基本性质”。

具体内容包括分式的定义、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乘除法运算以及分式的约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2. 学会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并能熟练运用。

3. 能够对分式进行约分,并解释其约分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及约分。

教学重点:分式的定义、基本性质以及相关运算法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分式的应用,如分数蛋糕、速度等,引发学生对分式的兴趣。

2. 分式的定义及性质(10分钟)讲解分式的定义,并通过例题讲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3. 分式的乘除法运算(15分钟)介绍分式的乘除法运算规则,并进行例题讲解。

接着,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4. 分式的约分(10分钟)讲解分式约分的原理及方法,并进行例题演示。

随后,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5. 小结与巩固(5分钟)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2(2)5/4(3)3/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分式的定义、基本性质及运算法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仍有个别学生在约分环节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探索分式在其他数学领域的应用,如函数、不等式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分式的定义及性质2. 分式的乘除法运算3. 分式的约分4. 互动环节5. 作业设计一、分式的定义及性质分式的定义:分式是由两个整式相除得到的表达式,其中被除数称为分子,除数称为分母。

分式的基本性质包括:1.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分式的除法运算》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分式的除法运算》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分式的除法运算》全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分式的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能够正确使用分式的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式的除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2.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的除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2.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起学生对分式的除法运算的兴趣,并让学生回顾上一章节研究的内容。

2. 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 讲解什么是分式的除法运算;- 分式的除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练与讨论(25分钟)布置一些练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并进行讨论。

4. 错题讲解(10分钟)根据学生练的情况,选择一些典型的错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的除法运算。

5. 拓展应用(1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分式的除法运算,并进行求解。

6. 小结与反思(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总结分式的除法运算的要点,并反思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练题,巩固学生对分式的除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知识讲解、练习与讨论、错题讲解、拓展应用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对分式的除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拓展应用环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积极性较好,但还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设计,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1分式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1分式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分式的值不变。
-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分式的值也不变。
3. 分式的运算
- 加减法:XXX
- 乘除法:XXX
4. 分式的应用
- 实际问题:XXX
- 解题步骤:XXX
5. 总结
- 分式的概念和性质
- 分式的运算方法
- 分式的应用实例
2. 调整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验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多元化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板书设计
1. 分式的概念
- 分子:XXX
- 分母:XXX
- 分式:XXX
2. 分式的基本性质
强调分式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分式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分式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分式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分式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分式教学目标和分式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分式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分式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初中数学分式 教案

初中数学分式 教案

初中数学分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式的概念:分式是形如 a/b 的表达式,其中 a 和 b 是整式,b 不为零。

2.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3. 分式的运算法则:(1)分式的加减法:分母相同,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同,通分后相加(减)。

(2)分式的乘除法:分子乘(除)以分子,分母乘(除)以分母。

4. 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

2. 难点:分式的运算法则的应用,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2. 新课讲解:(1)介绍分式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分式的含义。

(2)讲解分式的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这些性质。

(3)讲解分式的运算法则,引导学生通过例子理解和掌握这些法则。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分式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式解决这些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3.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课后实践,观察学生运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15章 分式(教案) 整数指数幂(第1课时)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15章 分式(教案) 整数指数幂(第1课时)教案.

第十五章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2.3整数指数幂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负整数指数幂和0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代数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熟练运用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进行运算.【过程与方法】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n=1a n(a≠0,n是正整数),了解幂运算的法则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会进行简单的整数范围内的幂运算.2.通过观察、推理、总结得出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体验利用负整数指数幂进行乘除法的转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独立思考、同伴交流、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2.在数学公式中渗透公式的简洁美、和谐美,随着学习的知识范围的扩展,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积极情感,形成辩证统一的哲学观和世界观.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尤其是负整数指数幂的概念.【教学难点】认识负整数指数幂的产生过程及幂运算法则的扩展过程.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幂结构图等。

学生:直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正整数指数幂有以下运算性质:(1)(m,n是正整数)(2)(m,n是正整数)(3)(n是正整数)(4)(a≠0,m,n是正整数,m>n)(5)(n是正整数)此外,还学过0指数幂,即a0=1(a≠0)如果指数是负整数该如何计算呢?(出示课件2)(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探究整数指数幂教师问1:你会计算它们吗?53÷55=________;103÷107=________.师生共同解答如下:思路一:53÷55=5355=152,103÷107=103107=1104.思路二:53÷55=53-5=5-2,103÷107=103-7=10-4.教师问2:由以上计算,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回答:发现:5-2=152,10-4=1104.教师问3: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中指数的取值范围由“正整数”扩大到“整数”,正整数指数幂的那些运算性质还适用吗?(出示课件4)学生讨论后猜想:这些性质还适用.教师问4:a m中指数m可以是负整数吗?如果可以,那么负整数指数幂a m 表示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m个a相乘的积.教师问5:那么我们看下面的问题:根据分式的约分,当a≠0时,如何计算a3÷a5=?(出示课件5)学生回答:a3÷a5=33∙2=12(1)教师问6:如果把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0,m,n是正整数,m>n)中的条件m>n去掉,即假设这个性质对于像a3÷a5的情形也能使用,如何计算?学生回答:a3÷a5=a3-5=a-2(2)教师问7:有上边的问题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学生回答:a-2=12教师问8:在a-2=12中,有什么限制条件吗?为什么呢?学生讨论后回答:a≠0,因为分母不能为0.总结点拨:(出示课件6)由(1)(2)想到,若规定a-2=12(a≠0),就能使a m÷a n=a m-n这条性质也适用于像a3÷a5的情形,因此:数学中规定:当n是正整数时,这就是说,a-n(a≠0)是a n的倒数.教师问9:想一想:在引入负整数指数和0指数后,a m·a n=a m+n(m,n是正整数)这条性质能否扩大到m,n是整数的情形?(出示课件8)学生猜想回答:应该可以.教师问10:请完成下面的题目:填一填:(1)a3×a-5=a3·1()=1()=a()=a()+(),即a3×a-5=a()+();(2)a-3×a-5=1()·1()=1()=()=a()+(),即a-3×a-5=a()+();(3)a0×a-5=()·1()=1()=()=a()+(),即a0×a-5=a()+().学生回答:(1)a5;a2;-2;3+(-5);3+(-5)(2)a3;a5;a8;a-8;(-3)+(-5);(-3)+(-5)(3)1;a5;a5;a-5;0+(-5);0+(-5)完成填空后,思考下列问题:教师问11:从以上填空中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a m·a n=a m+n这条性质对m,n是任意整数的情形都适用.教师问12:再换其他整数指数验证这个规律.类似地,你可以用负整数指数幂或0指数幂对于其他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试验,看看这些性质在整数范围内是否还适用?(出示课件9)学生回答:a-3·a-7=a-3+(-7)=a-10,a-2÷a-5=a-2-(-5)=a3,a0÷a-4=a0-(-4)=a4.教师讲解:形成定论:a m·a n=a m+n这条性质对m,n是任意整数的情形都适用.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0)(1)(m,n是整数);(2)(m,n是整数);(3)(n是整数);(4)(m,n是整数);(5)(n是整数).教师问11:试说说当m分别是正整数、0、负整数时,a m各表示什么意义?(出示课件11)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当m是正整数时,a m表示m个a相乘.当m是0时,a0表示一个数的n次方除以这个数的n次方,所以特别规定,任何除0以外的实数的0次方都是1.当m是负整数时,a m表示|m|个相乘.例:计算:(出示课件12-13)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2.创设情境,探究整数指数幂的性质教师问19:继续举例探究:(a m)n=a mn,(ab)n=a n b n,nab⎛⎫⎪⎝⎭=a nb n在整数指数幂范围内是否适用?(出示课件15)师生共同解答如下:根据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当m,n为整数时,,,因此,,即同底数幂的除法可以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法特别地,所以,即商的乘方可以转化为积的乘方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6)这样,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以归结为:(1)(m,n是整数);(2)(m,n是整数);(3)(n是整数).例:下列等式是否正确?为什么?(出示课件17)(1)a m÷a n=a m·a-n;(2)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a m÷a n=a m-n=a m+(-n)=a m·a-n,∴a m÷a n=a m·a-n.故等式正确.(2)故等式正确.(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0-23)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30=0B.-|-3|=-3C.3-1=-3D.9=±32.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A. B.C. D.3.若0<x<1,则x-1,x,x2的大小关系是()A.x-1<x<x2B.x<x2<x-1C.x2<x<x-1D.x2<x-1<x4.计算:5.若,试求的值.参考答案:1.B2.B3.C4.5.解:∵a+a-1=3(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1.幂的两个规定:a0=1(a≠0);数学中规定:当n是正整数时,这就是说,a-n(a≠0)是a n的倒数.2.幂的三类运算性质:这样,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以归结为:(1)(m,n是整数);(2)(m,n是整数);(3)(n是整数).(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5.2.3)145页的相关内容。

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第十五章分式教案教案标题:第十五章分式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分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掌握分式的基本运算规则。

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分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分式的基本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1. 分式的运算规则的灵活应用。

2. 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实例。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或实例引入分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学生对分式的了解程度,引导他们思考分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向学生介绍分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并解释分式的意义和作用。

三、基本运算规则(15分钟)1. 讲解分式的基本运算规则,包括分式的加减乘除。

2.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的运算方法。

3. 强调分式运算中的化简和通分的重要性。

四、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分式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2.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加深对分式运算规则的理解。

3.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纠正他们的错误。

五、应用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分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比例、百分数、解方程等。

2.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3. 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式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促进课堂反思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巩固和拓展对分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分式运算和解决问题的训练。

教学评估:1.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分式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分式》全章教案(21页,含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分式》全章教案(21页,含反思)

第十五章分式15.1分式15. 1.1从分数到分式1.以描绘实质问题中的数目关系为背景抽象出分式的观点,成立数学模型,并理解分式的观点.2.能够经过分式的定义理解和掌握分式存心义的条件.要点理解分式存心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难点能娴熟地求出分式存心义的条件及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一、复习引入1. 什么是整式?什么是单项式?什么是多项式?2. 判断以下各式中 ,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① 8m + n ;② 1+ x + y 2;③ a 2 b +ab 2a +b 2;⑥3;⑦3x 2- 43 ;④ ;⑤ a 2+ b 2 .32x 2+ 2x +12x二、研究新知1. 分式的定义(1) 学生看教材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 千米 /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 90 千米所用时间 ,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 60 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 ,江水的流速为多少?剖析:设江水的流速为 v 千米 / 时.轮船顺流航行 90 千米所用的时间为90小时 ,逆流航行 60 千米所用时间为60小时,30+ v 30- v所以 90 = 60.30+ v 30- v(2) 学生达成教材第 127 页“思虑”中的题.察看:以上的式子 9060S V30+ v ,30-v , a , s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能够发现 ,这些式子都像分数相同都是AB (即 A ÷B) 的形式.分数的分子 A 与分母 B 都是整数 ,而这些式子中的 A , B 都是整式 ,并且 B 中都含有字母.A归纳:一般地 ,假如 A ,B 表示两个整式 ,并且 B 中含有字母 ,那么式子 B 叫做分式. 稳固练习:教材第 129 页练习第 2 题.2. 自学教材第 128 页思虑:要使分式存心义 ,分式中的分母应知足什么条件?分式的分母表示除数 ,因为除数不可以为 0,所以分式的分母不可以为 0,即当 B ≠ 0 时,分 式 A才存心义.B学生自学例 1.例 1以下分式中的字母知足什么条件时分式存心义?2 ;(2) x; (3) 1 ; (4)x +y (1) 3xx - 1 5- 3bx - y.解: (1)要使分式 3x 2存心义 ,则分母 3x ≠ 0,即 x ≠ 0;(2) 要使分式x存心义 ,则分母x - 11(3) 要使分式存心义 ,则分母 5- 3bx + y(4) 要使分式 x - y 存心义 ,则分母x - 1≠ 0,即 x ≠ 1;55- 3b ≠ 0,即 b ≠ ;x - y ≠ 0,即 x ≠ y.思虑:假如题目为:当x 为何值时 ,分式无心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稳固练习:教材第 129 页练习第 3 题. 3. 增补例题:当 m 为何值时 ,分式的值为 0?m ;(2) m - 2; (3) m 2- 1(1) m - 1 m + 3 m + 1 .思虑:当分式为 0 时,分式的分子、分母各知足什么条件?剖析:分式的值为 0 时,一定同时知足两个条件: (1) 分母不可以为零;(2)分子为零.答案: (1)m = 0; (2)m = 2; (3)m = 1. 三、归纳总结 1. 分式的观点.2. 分式的分母不为 0 时,分式存心义;分式的分母为 0 时,分式无心义.3.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1)分母不可以为零; (2) 分子为零.四、部署作业教材第 133 页习题 15.1 第 2, 3 题.在引入分式这个观点从前先复习分数的观点,经过类比来自主研究分式的观点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从而更好更快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同时也培育学生利用类比转变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15. 1.2 分式的基天性质 (2 课时 )第 1 课时分式的基天性质1.认识分式的基天性质,灵巧运用分式的基天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2.会用分式的基天性质求分式变形中的符号法例.要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天性质.难点灵巧运用分式的基天性质进行分式变形.一、类比引新 1. 计算:(1) 5 2 4 8× 15 ; (2) ÷ .6 5 15 思虑:在运算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性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回答:运用了分数的基天性质. 2. 你能说出分数的基天性质吗?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乘 (或除以 )同一个不为零的数 ,分数的值不变.3. 试试用字母表示分数的基天性质:小组议论沟通如何用字母表示分数的基天性质,而后写出分数的基天性质的字母表达式.a = a ·c a = a ÷cb b ·c , b b ÷c .( 此中 a , b ,c 是实数 ,且 c ≠ 0) 二、研究新知1. 分式与分数也有近似的性质 ,你能说出分式的基天性质吗?分式的基天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 (或除以 )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 ,分式的值不变. 你能用式子表示这个性质吗? AA ·C A A ÷CB = B ·C , B = B ÷C .(此中 A , B ,C 是整式 ,且 C ≠ 0)如 x = 1, b =ab2,你还可以举几个例子吗?2x 2 a a回首分数的基天性质 ,让学生类比写出分式的基天性质 ,这是从详细到抽象的过程.学生试试着用式子表示分式的性质 ,增强对学生的抽象表达能力的培育.2. 想想以下等式成立吗?为何?- a a ; - a a a= = =- . - b b b - b b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小组议论、沟通、总结.例 1 不改变分式的值 ,使以下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不含“-”号:- 2a- 3x- x 2(1) - 3a ; (2) 2y ; (3)- y.例 2不改变分式的值 ,使以下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都化为正数:x + 1 2- x - x - 1(1) - 2x - 1; (2)- x 2+ 3;(3) x + 1 .指引学生在达成习题的基础长进行归纳 ,使学生掌握分式的变号法例.例 3填空:x 3( ) 3x 2+ 3xy=x + y;= y,( )(1) xy6x 2(),2a -2 ( ) .(b ≠ 0)(2)1=2b = 2aba b a a bx 3解: (1)因为 xy 的分母 xy 除以 x 才能化为 y ,为保证分式的值不变 ,依据分式的基天性 质,分子也需除以 x ,即x 3= x 3 ÷x =x 2. xy xy ÷ x y相同地 ,因为 3x 2+ 3xy的分子 3x 2+3xy 除以 3x 才能化为 x + y ,所以分母也需除以 3x ,6x 2即3x 2+ 3xy(3x 2+ 3xy ) ÷( 3x ) x + y6x 2=6x 2 ÷( =2x.3x )所以 ,括号中应分别填入 x 2和 2x.(2) 因为 ab1的分母 ab 乘 a 才能化为 a 2b ,为保证分式的值不变 ,依据分式的基天性质 ,分子也需乘 a ,即1 = 1·a = a2 . ab ab ·a a b2a - b相同地 ,因为a2 的分母 a 2乘 b 才能化为 a 2b ,所以分子也需乘 b ,即2a - b ( 2a -b ) ·b 2ab -b 22 == 2.a a 2 ·b a b所以 ,括号中应分别填 a 和 2ab - b 2.在解决例题 1, 2 的第 (2)小题时 ,教师能够指引学生察看等式两边的分母发生的变化,再思虑分式的分子如何变化;在解决例2 的第 (1)小题时 ,教师指引学生察看等式两边的分子发生的变化 ,再思虑分式的分母随之应当如何变化.三、讲堂小结1. 分式的基天性质是什么? 2. 分式的变号法例是什么?3. 如何利用分式的基天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整理知识、理顺思想. 四、部署作业教材第 133 页习题 15.1 第 4, 5 题.经过算数中分数的基天性质,用类比的方法给出分式的基天性质,学生接受起来其实不感觉困难,但要要点重申分子分母同乘 (或除 )的整式不可以为零,让学生养成谨慎的态度和习惯.第 2 课时分式的约分、通分1.类比分数的约分、通分,理解分式约分、通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公分母的观点.2.类比分数的约分、通分,掌握分式约分、通分的方法与步骤.要点运用分式的基天性质正确地进行分式的约分与通分.难点通分时最简分分母确实定;运用通分法例将分式进行变形.一、类比引新1.在计算56×152时,我们采纳了“约分”的方法,分数的约分约去的是什么?分式a+ b相等吗?为何?aba2+ab利用分式的基天性质,分式a2b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a,其实不改变分式的值a+ b获得. a2+ ab a2b,,能够教师点拨:分式a2+ ab能够化为a+ b__分式的约分 __.a2b ab ,我们把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4 64 62. 如何计算 5+ 7?如何把 5,7通分?近似的 ,你能把分式 a, c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吗?b d利用分式的基天性质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本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我们把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__分式的通分 __.二、研究新知- 25a 2bc 3;(2) x 2- 9; 1. 约分: (1) 15ab 2c x 2+ 6x +9 6x 2- 12xy + 6y 2 (3) 3x -3y .剖析:为约分 ,要先找出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2322解: (1) - 25a bc =- 5abc ·5ac =-5ac ;15ab 2c5abc · 3b 3bx 2- 9 ( x + 3)( x - 3) x - 3(2)x2+= (x + 3) 2 =;6x +9x + 36x 2- 12xy + 6y 2 6( x - y )2(3)3x -3y==2(x - y).3(x - y )若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 ,则常常需要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即化成乘积的形式 ) ,然后才能进行约分. 约分后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 ,我们把这样的分式称为 __最简分式 __.( 不 能再化简的分式 )2. 练习:约分:2ax 2y ; - 2a ( a +b ) ( a - x ) 2 2- 4 ; m 2- 3m 2-13b ( a +b ) ; ; x ; 99.3axy 2 ( x -a ) 3 xy + 2y9- m 298学生先独立达成 ,再小组沟通 ,集体校正.3. 议论:分式1 , 114的最简公分母是什么?3 22 3, 6xy2x y z 4x y提出最简公分母观点.一般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 ,它叫做最简公分母.学生议论、小组沟通、总结得出求最简公分母的步骤:(1) 系数取各分式的分母中系数最小公倍数; (2) 各分式的分母中所有字母或因式都要取到; (3) 相同字母 (或因式 )的幂取指数最大的;(4) 所得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各字母 (或因式 )的最高次幂的积 (此中系数都取正数 ) 即为最简公分母.4. 通分: (1) 32 与a -2 b; (2) 2x 与 3x .2a b ab c x - 5 x + 5 剖析:为通分 ,要先确立各分式的公分母.解: (1)最简公分母是 2a 2b 2c.33·bc 3bc2a 2b = 2a 2b · bc =2a 2b 2 c , a - b ( a -b ) ·2a 2a 2 -2abab 2c =ab 2c · 2a = 2a 2b 2c .(2) 最简公分母是 (x - 5)(x + 5) .2x=2x( x+ 5)=2x2+ 10xx- 5 ( x- 5)( x+ 5)x2- 25,3x =3x( x- 5)= 3x2- 15x x+ 5 ( x+ 5)( x- 5)x2- 25. 5.练习:通分: (1) 12与 5 ; (2) 21与 2 1 ; (3) 12与2x.3x 12xy x + x x - x (2- x)x - 4教师指引:通分的要点是先确立最简公分母;假如分式的分母是多项式则应先将分母分解因式,再按上述的方法确立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学生板演并互批实时纠错.6.思虑:分数和分式在约分和通分的做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这些做法的依据是什么?教师让学生议论、沟通,师生共同作以小结.三、讲堂小结1.什么是分式的约分?如何进行分式的约分?什么是最简分式?2.什么是分式的通分?如何进行分式的通分?什么是最简公分母?3.本节课你还有哪些迷惑?四、部署作业教材第 133 页习题 15.1 第 6, 7 题.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分式的基天性质后学的,要点是运用分式的基天性质正确的约分和通分,约分时要注意必定要约成最简分式,娴熟运用因式分解;通分时要将分式变形后再确立最简公分母.15. 2分式的运算15. 2.1分式的乘除(2课时)第 1 课时分式的乘除法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例.2.运用法例进行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相关的实质问题.要点掌握分式的乘除运算.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运算.一、复习导入1. 分数的乘除法的法例是什么?2. 计算: 3 × 15 ; 3 155 12 ÷ .5 2由分数的运算法例知3 15 = 3× 15 315 3 × 2 = 3× 2× 12 5× 12 ; ÷ = 15 .5 5 2 5 5× 153. 什么是倒数? 我们在小学学习了分数的乘除法 ,关于分式如何进行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内容.二、研究新知问题 1:一个水平搁置的长方体容器 ,其容积为 V ,底面的长为 a ,宽为 b 时,当容器的水占容积的 m时,水面的高度是多少?n问题 2:大拖沓机 m 天耕地 a hm 2,小拖沓机 n 天耕地 b hm 2,大拖沓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沓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问题 1 求容积的高 V m,问题 2 求大拖沓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沓机的工作效率的 a b ·÷ 倍.ab nm n依据上边的计算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对分式的乘除法的法例是什么?分式的乘法法例:分式乘分式 ,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 ,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分式的除法法例:分式除以分式 ,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地点后,与被除式相乘.a ca ·c a c a d a ·d·=; ÷ = ·=.b d b ·d b d bc b ·c 三、举例剖析例 1 计算:4x y ab 3 - 5a 2b 2(1) 3y ·2x 3; (2)2c 2÷4cd.剖析:这道例题就是直策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例进行运算.应当注意的是运算结果应约分到最简 ,还应注意在计算时跟整式运算相同 ,先判断运算符号 ,再计算结果.解: (1)4xy = 4xy = 2 ;3y ·36x 3y 3x 22x(2) ab 3- 5a 2b 2 ab 34cd 4ab 3cd 2bd2c 2÷ = 2· 2 2=- 2 2 2=- .4cd 2c - 5a b 10a b c 5ac 例 2 计算:a 2- 4a +4 a - 1(1) a 2- 2a +1·a 2- 4;1 1(2) 49-m 2÷ m 2- 7m . 剖析:这两题是分子与分母是多项式的状况 ,第一要因式分解 ,而后运用法例.( a -2) 2 a - 1 a - 2解: (1)原式 ( a -1) 2· ( a + 2)( a - 2)= ( a -1)( a + 2) ;(2) 原式 1 1÷( 7- m )( 7+ m ) m ( m - 7)= 1 m ( m - 7) =- m7+m ) · 1 .( 7- m )( m + 7例 3 “丰产 1 号”小麦试验田边长为 a 米 (a > 1)的正方形去掉一个边长为 1 米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 ,“丰产 2 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 (a - 1)米的正方形 ,两块试验田的小麦都收获了 500 千克.(1) 哪一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2) 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剖析:此题的实质是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用.解: (1)略.500500 500 a 2- 1 a + 1 (2) ( a -1) 2÷ a 2- 1=( a - 1) 2· 500 =a - 1.“丰产 2 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丰产1 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a + 1倍.a - 1四、随堂练习1. 计算: (1) c 2 · a 2b 2 (2)- n 2 · 4m 2 y 2; 2m 5n 3;(3) ÷(- );ab c 7x x 2ya 2- 4 a 2- 1 (4) - 8xy ÷ ; (5)- 2 ·2 4a + 4 ;5x a -2a + 1 a +y 2- 6y + 9(6)÷(3- y).y + 2答案: (1)abc ; (2)- 2m; (3)- y; (4)- 20x 2;(5) ( a + 1)( a - 2) ;(6) 3- y 5n 14-( a - 1)( a + 2) y + 2 . 2. 教材第 137 页练习 1, 2,3 题.五、讲堂小结(1) 分式的乘除法法例; (2) 运用法例时注意符号的变化;(3) 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应用;(4) 步骤要完好 ,结果要最简.最后结果中的分子、分母既可保持乘积的形式,也能够写成一个多项式 ,如 ( a - 1) 2 a 2- 2a + 1或 a .a六、部署作业教材第 146 页习题 15.2 第 1, 2 题.本节课从两个拥有实质背景的问题出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分式的乘除法是由实质需要产生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接着,从分数的乘除法例的角度指引学生经过察看、研究、归纳总结出分式的乘法法例.有益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并且能表现由数到式的发展过程.第 2课时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淆运算1.进一步娴熟分式的乘除法法例,会进行分式的乘、除法的混淆运算.2.理解分式乘方的原理,掌握乘方的规律,并能运用乘方规律进行分式的乘方运算.要点分式的乘方运算,分式的乘除法、乘方混淆运算.难点分式的乘除法、乘方混淆运算,以及分式乘法、除法、乘方运算中符号确实定.一、复习引入1.分式的乘除法法例.分式的乘法法例: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用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分式的除法法例: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地点后,与被除式相乘.2.乘方的意义:a n= a·a·a· ·a(n 为正整数 ).二、研究新知例 1(教材例 4) 计算2x 3 x÷·.5x- 3 25x 2- 9 5x + 3解:2x 3·x÷+ 3 5x-3 25x 2- 9 5x25x 2- 9x (先把除法一致成乘法运算 )= 2x ·3 · 5x - 3 5x+3 2x 2 =3 .( 约分到最简公式 ) 分式乘除运算的一般步骤:(1) 先把除法一致成乘法运算;(2) 分子、分母中能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3) 确立分式的符号 ,而后约分;(4) 结果应是最简分式.1. 由整式的乘方引出分式的乘方,并由特别到一般地指引学生进行归纳.2(1)( a )2=a a= a2;bb ·b b↑↑由乘方的意义 由分式的乘法法例(2) 同理:a 3 a a aa 3( )= ··= 3;b b b b ba n a a aa · a · · an 个a n( ) = ·· ·n个== n .b b b bb · b · · bn 个 b2. 分式乘方法例:n分式: (a b )n = ab n .(n 为正整数 )文字表达:分式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3. 当前为止 ,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例都有什么?(1)a n · a n = a m +n ; (2)a m ÷ a n = a m -n ;(3)(a m ) n =a mn ;(4)(ab) n = a n b n ;a a n(5)( b )n= b n . 三、举例剖析 例2计算:- 2a 2b(1)( 3c )2;2a b3÷2a· (c2(3)( - x 2 y 2 )3÷ y )4;y )2· (- x (-x a 2- b 2 a - b(4) 22÷ () 2.a + ba + b22 4 2(- 2a b )=4a b 2 ;解: (1)原式= ( 3c ) 29ca 6b 3 d 3c 2a 3b 3 (2) 原式= -c 3d 9· 2a ·4a 2=- 8cd 6;46 4(3) 原式=x · (- y x =- x 5; y 2x 3)·4y(4) 原式= ( a + b )( a - b ) ( a + b ) 2 ( a + b ) 32 2· ( a - b ) 2=22 .a +b ( a - b )( a + b )学生板演、 纠错并实时总结做题方法及应注意的地方: ①关于乘、 除和乘方的混淆运算 ,应注意运算次序 ,但在做乘方运算的同时 ,可将除变乘;②做乘方运算要先确立符号.例3 计算:b3n -1c2a2n -1(1) a 2n+1·b 3n-2;x 2-2xy + y 2x - y(2)(xy - x 2) ÷ · x 2 ;xy (3)( a 2- b 2 a -b )2.ab )2÷ (a解: (1)原式= b 3n -2· b · c 2 a 2n - 1bc 2 a2n -1· a 2·b 3n -2=a 2;x ( x - y ) xy2· x - y(2) 原式=-1 ·x 2 =- y ;( x - y )( a + b )2( a - b ) 2 a 2 a 2+ 2ab +b 2 (3) 原式= a 2b 2· (a -b ) 2=b 2. 本例题是本节课运算题目的拓展,关于 (1)指数为字母 ,可是方法不变; (2)(3) 是较复杂的 乘除乘方混淆运算 ,要进一步让学生熟习运算次序,注意做题步骤.四、稳固练习教材第 139 页练习第 1, 2 题. 五、讲堂小结 1. 分式的乘方法例. 2. 运算中的注意事项. 六、部署作业教材第 146 页习题 15.2 第 3 题.分式的乘方运算这一课的教课先让学生回想从前学过的分数的乘方的运算方法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得出分式的乘方法例.在解说例题和练习时充分调换学生的踊跃性大家都参加进来 ,提升学习效率.,而后采,使15. 2.2分式的加减(2 课时)第 1 课时分式的加减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加减法例,并会运用它们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要点运用分式的加减运算法例进行运算.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一、复习发问 1. 什么叫通分? 2. 通分的要点是什么? 3. 什么叫最简公分母?4. 通分的作用是什么? (引出新课 ) 二、研究新知1. 出示教材第 139 页问题 3 和问题 4. 教材第 140 页“思虑”.1 分式的加减法与分数的加减法近似,它们的实质相同. 察看以下分数加减运算的式子:5+2=31- 2=- 11+1= 3+2=5 1- 1= 3- 2=1,得出分式的加减法5 5,5 55, 2 3666, 2 3 6 6 6.你能将它们推行 法例吗?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列出算式 ,获得分式的加减法法例. 学生议论:组内沟通 ,教师点拨. 2.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a b a ±b公式: ±=c .c c文字表达: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分母不变 ,把分子相加减.3.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分式: a c ad bc ad ±bc± = ± = bd .b d bd bd文字表达: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先通分 ,变为同分母的分式 ,而后再加减.三、典型例题 例 1(教材例 6) 计算:5x +3y- 2x2; (2)1 + 1(1) 2- y 2 2.xx - y2p + 3q 2p - 3q解: (1)5x + 3y - 2xx 2- y2 x 2- y 25x + 3y - 2x 3x + 3y 3 = 2 2 = 2 - y 2 = ;x - y x x -y(2) 1 + 12p +3q2p - 3q=2p - 3q +2p + 3q ( 2p + 3q )( 2p - 3q ) ( 2p + 3q )( 2p - 3q )= 2p - 3q + 2p + 3q=4p( 2p + 3q )( 2p - 3q ) 4p 2- 9q 2.小结:(1) 注意分数线有括号的作用 ,分子相加减时 ,要注意添括号.(2) 把分子相加减后 ,假如所得结果不是最简分式 ,要约分.例2 计算:m + 2n + n - 2m . n - m m - n n - m剖析: (1)分母能否相同? (2)如何把分母化为相同的?(3)注意符号问题.解:原式= m + 2n - n - 2mn - m n -m n - m= m + 2n - n - 2mn -m=n - mn - m= 1. 四、讲堂练习1. 教材第 141 页练习 1, 2 题.5232.计算: (1)-+ ;12 2(2) m 2- 9+3- m ;(3)a + 2- 4;2- aa 2-b 2 ab - b 2(4) ab -ab -ab 2.五、讲堂小结1.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分母不变 ,只要将分子作加减运算 ,但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 ,要合时添上括号.2.关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 ,则把整式当作一个整体 ,即当作是分母为 1 的分式 ,以便通分.3.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第一察看每个公式能否为最简分式 ,能约分的先约分 ,使分式简化 ,而后再通分 ,这样可使运算简化.4. 作为最后结果 ,假如是分式则应当是最简分式. 六、部署作业教材第 146 页习题 15.2 第 4, 5 题.从直观的分数加减运算开始,先介绍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的详细方法,经过类比的思想方法,由数的运算引出式的运算规律,表现了数学知识间详细与抽象、从特别到一般的内在联系.尔后,利用相同的类比方法,安排学习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这样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切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有助于知识的层层落实与掌握.第 2 课时分式的混淆运算1.明确分式混淆运算的次序,娴熟地进行分式的混淆运算.2.能灵巧运用运算律简易运算.要点娴熟地进行分式的混淆运算.难点娴熟地进行分式的混淆运算.一、复习引入回想:我们已经学习了分式的哪些运算?1.分式的乘除运算主假如经过( )进行的,分式的加减运算主假如经过( ) 进行的.2.分数的混淆运算法例是再算 (),最后算 ( ( ) ,近似的,分式的混淆运算法例是先算 ) ,有括号的先算 ( )里面的.( ),二、研究新知1.典型例题例1计算:( x+2 + 4 ) ÷x .x-2 x2- 4x+ 4 x- 2 剖析:应先算括号里的.例 2计算:4y 24x 2yx + 2y + x - 2y - x 2- 4y2. 剖析: (1)此题应采纳逐渐通分的方法挨次进行; (2)x + 2y 能够看作 x + 2y.1 例 31 -2x 计算:1x + yx + y ·( 2x -x -y).剖析:此题可用分派律简易计算.例 4 [ 1 2-1 2] ÷( 1 - 1 ).( a + b ) ( a - b ) a +b a - b 剖析:可先把被除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后再约分.例 5(教材例 7)2a 21a b计算 ()·- ÷ .b a - b b 4解: 2a1- ab( )2· b ÷b a -b 4= 4a 2 1 - a 4 b 2 · ·a -b b b4a 24a4a 2 4a ( a -b ) = b 2( a - b ) - b 2= b 2( a - b )- b 2( a - b )4a 2- 4a 2+ 4ab 4ab= b 2( a - b ) =b 2( a - b ) = 4a ab - b 2.点拨:式与数有相同的混淆运算次序:先乘方 ,再乘除 ,而后加减. 例 6(教材例 8)计算: (1)(m + 2+ 52m - 4) · ;2- m 3- mx + 2 - x - 1x -4 (2)( x 2- 2x x 2- 4x + 4) ÷ x .解: (1)(m + 2+ 5 2m - 4) ·2- m 3- m = ( m + 2)( 2- m )+ 5 2m - 42-m ·3- m= 9- m 2 2( m - 2) 2- m · 3- m= ( 3- m )( 3+ m ) - 2( 2- m ) 2- m · 3- m=- 2(m + 3);(2)( x + 2- x - 1x -4x 2 x 2) ÷ x - 2x - 4x + 4= [ x + 2 -x - 1 x ( x - 2) 2] ·x ( x - 2)x - 4=( x + 2)( x - 2)-( x -1) x ·x x ( x - 2) 2x - 4 = x 2- 4- x 2+ x( x - 2) 2( x - 4)1= ( x - 2) 2. 分式的加、减、乘、除混淆运算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一般按分式的运算次序法例进行计算,但合适地使用运算律会使运算简易.(2) 要随时注意分子、分母可进行因式分解的式子,以备约分或通分时用 ,可防止运算烦 琐.(3) 注意括号的“添”或“去”、“变大”与“变小”.(4) 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增强练习 ,指引学生实时纠正在例题中出现的错误 ,进一步提升运算能力.三、稳固练习x 21. (1)x - 1- x - 1;(2)(1 - 2)2÷x - 1;x +1 x + 12ab2bc(3)( a -b )( a - c ) + ( a - b )( c - a );(4)( 1 + 1 ) ÷2 xy2 .x - y x + y x - y 2. 教材第 142 页第 1, 2 题. 四、讲堂小结1.分式的混淆运算法例是先算 ( ),再算 () ,最后算 (),有括号先算 ()里的.2. 一些题应用运算律、公式能简易运算. 五、部署作业1. 教材第 146 页习题 15.2 第 6 题.1 - 1 x 2- 2x + 1,此中 x = 2-1.2. 先化简再求值 x + 1 x 2- 1· x + 1分式的混淆运算是分式这一章的要点和难点,波及到因式分解和通分这两个较难的知识点,可依据学生的详细状况,合适增添例题、习题,让学生娴熟掌握分式的运算法例并提升运算能力.15. 2.3整数指数幂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n=1n.(a≠ 0, n 是正整数 ) a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3.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 1 的数.要点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会有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 的数.难点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一、复习引入1. 回想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 同底数的幂的乘法: a m · a n = a m +n (m , n 是正整数 ) ;(2) 幂的乘方: (a m )n = a mn (m , n 是正整数 ); (3) 积的乘方: (ab)n = a n b n (n 是正整数 );(4) 同底数的幂的除法: a m ÷ a n =a m -n (a ≠ 0, m , n 是正整数 , m >n) ;a n a n(5) 分式的乘方: ( ) =n (n 是正整数 ).bb2. 回想 0 指数幂的规定 ,即当 a ≠ 0 时, a 0= 1. 二、研究新知3 312,再假定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m÷ a n( 一)1.计算当 a ≠ 0 时, a 3÷ a 5= a5=a =aa 3· a 2 a-- -2.于是= a m n (a ≠ 0, m , n 是正整数 , m > n)中的 m > n 这个条件去掉 ,那么 a 3÷ a 5= a 3 5= a - 2 1获得 a =2(a ≠ 0).a总结: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一般的 ,我们规定:当 n 是正整数时 ,a -n= 1n (a ≠ 0).a 2. 练习稳固: 填空:(1) - 22= ________, (2)( - 2)2= ________, (3)( - 2)0= ________,(4)20= ________,-3-3 =________. (5)2 = ________, (5)( - 2) 3.例 1 (教材例 9) 计算:-2 5 b 3- 2; (1)a÷ a ; (2)( 2)a(3)(a -1 b 2 )3; (4)a - 2b 2· (a 2b - 2)-3.解: (1)a -2÷ a 5= a -2- 5=a -7= a 17;b 3-6a 4 -b -(2)( 2) 2= - 4= a 4b 6 = 6; a ab 6(3)(a -1 b2 )3= a -3b6=ba 3;- - - - - -b 8 (4)a 2b 2· (a 2b 2) 3= a 2b 2· a 6 b 6= a 8b 8= 8.a[剖析 ] 本例题是应用推行后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与用正整数指数幂的 运算性质进行计算相同 ,但计算结果有负指数幂时 ,要写成分式形式.4. 练习:计算: (1)(x 3y - 2)2; (2)x 2y - 2· (x -2y)3;(3)(3x 2y -2 2 - 23) ÷ (x y) . 5.例 2 判断以下等式能否正确?(1)a m÷ a n= a m·a -n; (2)(ab)n = a n b -n .[ 剖析 ] 类比负数的引入使减法转变为加法 ,获得负指数幂的引入能够使除法转变为幂的乘法这个结论 ,从而使分式的运算与整式的运算一致同来 ,而后再判断等式能否正确.( 二)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值较小的数因为 0.1= 1 = 10 - 110 ; 0.01=________= ________;0. 001= ________=________所以 0.000 025= 2.5× 0.000 01= 2.5×10-5.我们能够利用 10 的负整数次幂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马上它们表示成 a ×10-n 的形式 ,此中 n 是正整数 ,1≤ |a|< 10.2. 例 3(教材例 10) 纳米是特别小的长度单位 , 1 纳米= 10-9米,把 1 纳米的物体放到 乒乓球上 ,就好像把乒乓球放到地球上 .1 立方毫米的空间能够放多少个1 立方纳米的物体?(物体之间的空隙忽视不计 )[ 剖析 ]这是一个介绍纳米的应用题,是应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 1 的数.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以下各数:0. 00 04,- 0.034,0.000 000 45, 0.003 009.4.计算:-8 3 -3 2 -3 3.(1)(3 × 10 )× (4× 10 ); (2)(2 ×10 ) ÷(10 )三、讲堂小结1.引进了零指数幂和负整数幂,指数的范围扩大到了全体整数,幂的性质仍旧成立.2.科学记数法不单能够表示一个值大于10 的数,也能够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在应用中,要注意 a 一定知足1≤ |a|< 10,此中 n 是正整数.四、部署作业教材第 147 页习题 15.2 第 7, 8, 9 题.本节课教课的主要内容是整数指数幂学设计上,教师要点发掘学生的潜伏能力,将从前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扩大.在本节的教,让学生在讲堂上经过察看、考证、研究等活动,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15.3分式方程(2课时)第 1 课时分式方程的解法1.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2.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3.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由,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验根方法.要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由.一、复习引入问题: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 30 km/h ,它以最大航速沿江顺流航行 90 km 所用时间 ,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 60 km 所用的时间相等 ,江水的流速为多少?90=60[ 剖析 ] 设江水的流速为 x 千米 /时,依据题意 ,得 30+ v 30- v .①方程①有何特色?[ 归纳 ] 方程①中含有分式 ,并且分母中含有未知数 ,像这样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发问:你还可以举出一个分式方程的例子吗? 辨析:判断以下各式哪个是分式方程.x + 2= 2y - z ; (3)1; (4)y=0; (5)1+ 2x = 5.(1)x + y = 5; (2) 5 3 x x + 5 x依据定义可得: (1)(2) 是整式方程 , (3) 是分式 , (4)(5) 是分式方程.二、研究新知1. 思虑:如何解分式方程呢?为认识决本问题 ,请同学们先思虑并回答以下问题:(1) 回首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是怎么去分母的,从中可否获得一点启迪?(2) 有没有方法能够去掉分式方程的分母把它转变为整式方程呢? [ 可先松手让学生自主研究 ,合作学习并进行总结]方程①能够解答以下:方程两边同乘以 (30+ v)(30 -v),约去分母 ,得 90(30- v)= 60(30 + v). 解这个整式方程 ,得 v = 6. 所以江水的流度为 6 千米 /时.[ 归纳 ]上述解分式方程的过程 ,实质上是将方程的两边乘以同一个整式 ,约去分母 ,把分式方程转变为整式方程来解.所乘的整式往常取方程中出现的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2. 例 1 解方程:1 = 210.②x - 5 x - 25解:方程两边同乘 (x 2- 25),约去分母 ,得 x + 5= 10.解这个整式方程 ,得 x = 5.事实上 ,当 x = 5 时,原分式方程左侧和右侧的分母 (x - 5)与 (x 2- 25)都是 0,方程中出现的两个分式都没存心义 ,所以 ,x = 5 不是分式方程的根 ,应当舍去 ,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在将分式方程变形为整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一个含未知数的整式,并约去了分母,有时可能产生不合适原分式方程的解 (或根 ) ,这类根往常称为增根.所以,在解分式方程时一定进行查验.3.那么,可能产生“增根”的原由在哪里呢?解分式方程去分母时,方程两边要乘同一个含未知数的式子(最简公分母 ).方程①两边乘 (30+ v)(30 - v),获得整式方程,它的解 v=6.当 v= 6 时, (30+ v)(30 - v)≠ 0,这就是说,去分母时,①两边乘了同一个不为 0 的式子,所以所得整式方程的解与①的解相同.方程②两边乘(x- 5)(x + 5),获得整式方程,它的解 x= 5.当 x= 5 时,(x -5)(x + 5)= 0,这就是说,去分母时,②两边乘了同一个等于0 的式子,这时所得整式方程的解使②出现分母为 0 的现象,所以这样的解不是②的解.4.验根的方法:解分式方程进行查验的要点是看所求得的整式方程的根能否使原分式方程中的分式的分母为零.有时为了简易起见,也可将它代入所乘的整式 (即最简公分母 ),看它的值能否为零.假如为零,即为增根.如例 1 中的 x= 5,代入 x2- 25=0,可知 x= 5 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三、举例剖析例 2(教材例 1) 解方程 2 =3.x- 3 x解:方程两边乘x(x -3) ,得 2x = 3x- 9.解得 x= 9.查验:当x= 9 时, x(x - 3)≠ 0.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9.例 3(教材例 2) 解方程x - 1= 3.x- 1 (x- 1)( x+ 2)解:方程两边乘 (x- 1)(x +2),得x(x + 2)- (x- 1)(x + 2)= 3.解得 x= 1.查验:当x= 1 时, (x-1)(x + 2)= 0,所以 x= 1 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四、讲堂小结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以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分式化简》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分式化简》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分式化简》全章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分式的概念和性质- 学会化简分式- 掌握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的方法- 学会对分式进行运算教学内容第一节分式的基本概念1. 分式的定义和组成部分2. 分式的分类和性质3. 分式的化简方法和步骤第二节分式的化简1. 化简基本分式2. 化简复杂分式3. 化简含有括号的分式第三节带分数的化简1. 带分数的定义和特点2. 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的方法和步骤第四节分数的运算1. 分数的加减法2. 分数的乘法3. 分数的除法教学步骤第一节分式的基本概念1. 引入分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分式在数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2. 解释分数的组成部分,例如分子、分母的含义。

3. 介绍分式的分类和性质,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分式有哪些特点。

第二节分式的化简1. 给学生提供一些基本分式的例子,让他们学会化简这些分式。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化简复杂的分式,给予他们一些策略和方法。

3. 解释如何化简含有括号的分式,让学生明白括号的运算规则对于化简的影响。

第三节带分数的化简1. 介绍带分数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带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形式。

2. 教授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练。

第四节分数的运算1. 引导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法练,让他们掌握不同分数之间的运算规则。

2. 介绍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解释相应的运算规则。

3. 给学生一些练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数运算。

教学资源- 课本《数学八年级》第十五章节内容- 手写板或投影仪- 课件和练册教学评价-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练,即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 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于分式化简的掌握情况。

- 进行小组或个人演示,评估学生对于分数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和分式相关的实际应用,如实际分配问题、比例和利润计算等。

- 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进行相关的探索和研究。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分式化简》全章教案》的内容。

《分式》教案

《分式》教案

《分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分式;
2、能用分式表示简单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能解释简单分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3、能分析出一个简单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4、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分式的值。

二、教学重点: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教学难点: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类比引导、自主探索
四、教学过程:
随堂练习: 分 式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1、 某玩具厂要加工x 只2008奥运吉祥物“福娃”,原计划每天生产y 只,实际每天生产(y +z )只,(1)该厂原计划 天完成任务(2)该厂实际用 天完成任务
2、 用a kg 橘子糖、b kg 椰子糖、c kg 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如果这3种糖的单价分别是:28元/kg 、32元/kg 、48元/kg ,那么这种“什锦糖”的单价是 元/kg 。

3、 求下列分式的值:
(1)7612-+x x ,其中3-=x ; (2)y
x y xy 2322
+-,其中21,2==y x 4、 当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212x x - (2)7612-+x x (3)4
2132--x x 5、请你举例说明分式43-+y x 的实际意义。

第十五章分式全章教案

第十五章分式全章教案

第十五章 分式15.1分式15.1.1从分数到分式一、 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二、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三、课堂引入1.让学生填写P127[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710,a s ,33200,s v . 2.学生看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 km/h ,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90 km 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 km 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设江水的流速为v km/h.轮船顺流航行90 km 所用的时间为9030v+小时,逆流航行60 km 所用时间6030v -小时,所以9030v +=6030v-. 3. 以上的式子9030v +,6030v -,a s ,sv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四、例题讲解P128例1. 当下列分式中的字母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出字母的取值范围.[补充提问]如果题目为:当字母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补充)例2. 当m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1-m m 32+-m m 112+-m m(1) (2) (3)[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 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答案] (1)m=0 (2)m=2 (3)m=1五、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9x+4, x 7 , 209y +, 54-m , 238y y -,91-x 2. 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2) (3)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1) (2) (3) 六、课后练习1.下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是?哪些是分式?(1)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则他8小时做零件 个,做80个零件需 小时.(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 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 千米/时,轮船的顺流速度是 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 千米/时.(3)x 与y 的差于4的商是 .2.当x 取何值时,分式 无意义?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 的值为0?七、答案: 五、1.整式:9x+4, 209y +, 54-m 分式: x 7 , 238y y -,91-x 2.(1)x≠-2 (2)x≠ (3)x≠±2 3.(1)x=-7 (2)x=0 (3)x=-1六、1.18x, ,a+b, ba s +,4y x -; 整式:8x, a+b, 4y x -; 分式:x 80, ba s + 4522--x x x x 235-+23+x x x 57+xx 3217-x x x --221x 802332xx x --212312-+x x2.x =3.x=-1课后反思:§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变号法则,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分式的恒等变形.2.通过分式的恒等变形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3.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这是学好本章的关键.2.难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变号法则进行分式的恒等变形.三、教学方法分组讨论.四、教学手段幻灯片.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分式的定义?2.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二)新课1.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由学生小结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2.加深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例2 填空:(1)()3xxy y=,()22336x xy x yx++=解:∵x≠0,同理可化简第二个.(2)()()22212,a b ab a b a a b-== 学生自己解答.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开展竞赛,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准确,并能小结出填空的依据.练习1:化简下列分式(约分)例3(1)23225;15a bc ab c- (2) (3)教师给出定义:把分式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叫分式的约分.问:分式约分的依据是什么?分式的基本性质 在化简分式 时,小颖和小明的做法出现了分歧:小颖: 小明:你对他们俩的解法有何看法?说说看!教师指出:一般约分要彻底, 使分子、分母没有公因式.彻底约分后的分式叫最简分式.练习2(通分):把各分式化成相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例4:(1) 与 (2) 与229;69x x x -++226126.33x xy y x y -+-yx 20xy 5222x 20x 5y x 20xy 5=x41xy 5x 4xy 5y x 20xy 52=⋅=b 23a 2c a b a b 2-5x x 2-5x x 3+解:(1)最简公分母是(2)最简公分母是(x-5)(x+5)2222(5)2105(5)(5)25x x x x x x x x x ++==--+- 2233(5)3155(5)(5)25x x x x x x x x x --==+-+- (三)课堂小结1.分式的基本性质.2.性质中的m 可代表任何非零整式.3.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4.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的分子、分母化成整系数形式,体现了数化繁为简的策略,并为分式作进一步处理提供了便利条件.§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变号法则,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分式的恒等变形.2.通过分式的恒等变形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3.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这是学好本章的关键.2.难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变号法则进行分式的恒等变形.三、教学方法分组讨论.四、教学手段幻灯片.c 2b a22c 2bc 3bc b 2bc 3b 23b a a a2222=∙∙=c 2ab 22a 2c a a 2)b a (c a b a b a a b b 22222-=∙∙-=-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分式的定义?2.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二)新课1.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由学生小结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2.加深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例2 填空:(1)()3x xy y = ,()22336x xy x y x ++=解:∵x≠0,同理可化简第二个.(2)()()22212,a b ab a b a a b-== 学生自己解答.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开展竞赛,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准确,并能小结出填空的依据.练习1:化简下列分式(约分)例3(1)23225;15a bc ab c- (2) (3)教师给出定义:把分式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叫分式的约分.问:分式约分的依据是什么?229;69x x x -++226126.33x xy y x y -+-分式的基本性质 在化简分式 时,小颖和小明的做法出现了分歧:小颖: 小明:你对他们俩的解法有何看法?说说看!教师指出:一般约分要彻底, 使分子、分母没有公因式.彻底约分后的分式叫最简分式.练习2(通分):把各分式化成相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例4:(1) 与 (2) 与 解:(1)最简公分母是(2)最简公分母是(x-5)(x+5)2222(5)2105(5)(5)25x x x x x x x x x ++==--+- 2233(5)3155(5)(5)25x x x x x x x x x --==+-+- (三)课堂小结1.分式的基本性质.2.性质中的m 可代表任何非零整式.3.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4.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的分子、分母化成整系数形式,体现了数化繁为简的策略,并为分式作进一步处理提供了便利条件.yx 20xy 5222x 20x 5y x 20xy 5=x41xy 5x 4xy 5y x 20xy 52=⋅=b 23a 2c a b a b 2-5x x 2-5x x 3+c2b a 22c 2bc 3bc b 2bc 3b 23b a a a2222=∙∙=c 2ab 22a 2c a a 2)b a (c a b a b a a b b 22222-=∙∙-=-15.2.1 分式的乘除(1)教学目标: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法则,会进行分式乘除运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 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幕的概念及运算性质, 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全章共包括三节:15 . 1 分式 15 . 2分式的运算 15 . 3分式方程其中,16 . 1节引进分式的概念,讨论分式的基本性质及约分、通分等分式变形, 是全章的理论基础部分。

11 . 2节讨论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这是全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也是本章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克服这一难点的关键是通过必要的练习掌握分式的各种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

在这一节中对指数概念的限制从正整数扩大到全体整数,这给运算带来便利。

11 . 3节讨论分式方程的概念,主要涉及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解方程中要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 并且出现了必须检验 (验根)的环节,这是不同于解以前学习的方程的新问题。

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分式方程, 是本章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克服它的关键是提高分析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能力。

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有理式,是代数式中重要的基本概念;相应地,分式方程是一类有理方程,解分式方程的过程比解整式方程更复杂些。

然而,分式或分式方程更适 合作为某些类型的问题的数学模型,它们具有整式或整式方程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二)本章知识结构框图_____ 列式 实 _________ 际 问 题 柯标I冥际 间题—— 的解(三)课程学习目标本章教科书的设计与编写以下列目标为出发点:1 .以描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背景,抽象出分式的概念,体会分式是刻画现实 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第十五章单元备课分式分式方程的解卡拴輕整式方程的解目标|类代数式。

2 .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

3 .类比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探究分式的四则运算,掌握这些法则。

4 .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讨论范围从正整数扩大到全体整数,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5 .结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讨论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四)课时安排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3 课时,具体分配如下:15.1分式2课时15.2分式的运算6课时15.3分式方程3课时数学活动小结3课时8m n (3) ^(xm y) (4) 5x 3 x2 4第十五章分式课题: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的值为零时字母的取值范围。

3、能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会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及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数学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教学难点: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2分钟)1、复习提问:什么是整式?什么是单项式?什么是多项式?2 .问题导入:学生看P126引言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千米/时,它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9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设江水的流速为v千米/时,则轮船顺流航行9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 _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为小时,所以,列方程为__________ 。

设疑:你所填的两个代数式是整式吗?今天我们再认识代数式家族中新的一员一一分式。

二、自学指导(8分钟)1、熟读课本第127 ―― 128页,让学生填写[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10 , s , 2007 a 33。

2. 填空:形如_____ 的形式,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_________________ ,那么式子_______ 叫做分式。

A叫_________ , B叫做________ 。

3、默读例题后思考:由分数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条件类比得出:当分式有意义时,分母 B ____ 0 ,;当分式无意义时,分母B _____ 0 ,;当分式的值为0时,分子A __________ 0且分母B ____ 0。

4、有理式的分类:请类比有理数的分类为有理式分类:注意事项:1、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有理式,且分母中含有字母是分式的特点。

2、学生提出分式中的分母B工0时,可以用分数的分母不为0解释。

即已知分式有意义, 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再进一步解出字母的取值范围三、自学检测(7分钟)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1) (2) (5)3x x2、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识。

四、合作探究(8分钟)1. 当x 为何值时,下列分式值为 0 ?32•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正?x 53•当x 为何值时下列分式无意义?x 5 x 3 (1) (2)x 5(x 3)(2x2)注意事项:出的x 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2)分式的值为正数或负数时,分式的分子分母同号或异号。

五、课堂小结:(2分钟)问题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问题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问题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A的式子叫做分式,其中 A 和B 均为整式,B 中含B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 这是分式与整式的根本区别。

2、 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3、 分式的值为正数,负数时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Aa 1 a 1a 1a rAA 、B2C 、 2 .D 、 2aaa 1a2、当 x 为何值时, F 列分式值为0 ?8x 4x 1(1 )(2)8x 3x 13、当 x 为何值时, F 列分式无意义?x2x 1/ 、 6(1)2 (2)(3 ) 2x2x 1x 9)3 2m 1 (1)(2)(3)1 x3m 2x y(4)2a b 3a b(5)x x 23注意事项: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把题目改为:当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无意义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的有关知2x 2x 6(2)x 2 16x 4(1)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分母不能为零;。

分子为零,这样求 归纳:1、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形如有字母。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整式,“或”与“且”的正确使用。

六、课堂检测 A 组(基础限时练)(7分钟)1、当a 为任何实数时,下列式子一定有意义的是(思考与收获B 组(能力拓展练)(8分钟)41 1、 当x时分式的值为负?当x 时分式—的值为正?x 3X 214x 3当X= 时分式的值为1。

x 3 2、 当X 为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1x(1)( 2)二(3)x 1 x 33、 探究: 分式 *23的值可能为x 9七、作业设计必做题:课本第133页习题15.1的第1、2、3、8、题。

选做题:课本第134页13题。

教学反思:课题: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1)---约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变号法则,能运用性质进行分式的恒等变形.2. 灵活运用分式基本性质将分式约分变形.过程与方法:经历分式基本性质的自我建构过程, 学会数学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联想推理、抽象概括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丰富的合作与交流数学活动, 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分式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子分母为多项式时的分式的约分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2分钟)复习提问:1.分式的定义? 2 •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约分及最简分数的定义。

问题导入:1. 观察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你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释吗?3 1(1)等式°=丄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6 2 26 (2) 等式一=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5152. 完成思考内容: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猜想分式的基本性质吗二、自学指导(4分钟)5x 3x 2 40吗?为什么?1 •归纳填空: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或除以)__________ 的整式,分式的值 _______ 。

A ACA A C即或(C 工0 )其中A,B,C 是整式。

[为什么注明C 工0?]B BC BBC2、默读例题2后思考:(2 )中的第二个等式为什么注明(b 工0)?设计意图:采用类比学习、引导启发的方法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注意分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提醒学生应用分式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变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注意事项:1 •分子、分母应同时做乘,除法中的同一种变换;2 •所乘或除以的必须是同一个整式;3 •所乘或除以的整式应该不等于零•三、自学检测(7分钟)1、(口答)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3 2aacxx (1)=(C M 0) (2 )=—2b 2bcxy y2、判断下列分式变形成立的是()a 2 a / 、 x y y0.2a b 2a b (x y)2(A )-J(B ) /; (C ); (D)-y xb 2 bxxa 0.2ba 2by xxa b3、填空:(1)x 2 2x x2⑵aba 2b4.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不含“一”号:3xy4a4ya(1 );(2 ); (3 ) -; (4 )4ab 3b 5x 6b把学生分为八人一组开展竞赛,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准确, 设计意图:既提高学生对分式基本性质的认识, 又通过师生归纳,进一步加深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注意事项:1 •两个整式相除,同样遵循“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原则。

2、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四、合作探究(12分钟) 探究前给出思考:例2 ( 1 )等号右边的分子分母有公因式吗?怎样由左边得出?1、阅读课本131页内容和例题3.填空: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约去,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 ;经过约分后的分式,其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 像这样的分式叫做 。

问:分式约分的依据是什么?2、自学例题3后小组合作归纳得出:(1) 确定最大公因式的方法:① 系数公因式,分子分母系数的 ________________ 。

② 字母公因式,分子分母中相同字母的 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