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 知识点全突破系列 专题3 速度与物体运动(含解析)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物体的运动与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物体的运动与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物体的运动与力学知识点总结物体的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而力学则是解释物体运动的重要学科。

在中考物理考试中,对于物体的运动与力学知识点的掌握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将对中考物理物体的运动与力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一维运动1.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物体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两种情况。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等,速度保持不变。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不等,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描述指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

加速度可以分为正加速度和负加速度两种情况。

(1)正加速度: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2)负加速度: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

3. 速度与加速度的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

在速度-时间图像中,直线表示匀速运动,曲线表示变速运动。

而加速度-时间图像则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二、二维运动1. 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物体在垂直方向上受重力作用而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的一种运动形式。

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2. 斜抛运动斜抛运动是物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受到外力的作用而进行的运动。

通过分解物体的速度向量,可以将斜抛运动分解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个独立的运动。

三、力学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作用于它。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a。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的特点。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四、摩擦力与滑动摩擦1.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的一种力,它的方向与物体接触面的切线方向相反。

九年级物理物体运动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物体运动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物体运动知识点物体运动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研究领域之一,我们周围的一切都与物体运动息息相关。

这篇文章将介绍九年级物理中关于物体运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运动的描述、速度与加速度、力的作用等。

一、物体的运动描述物体的运动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描述,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所经过的路程,可以是沿直线方向或曲线方向。

速度指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可以分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加速度指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值。

二、速度与加速度速度的大小与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有关,它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可以通过速度-时间图像来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可以通过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来表示。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是恒定的,可以采用简单的公式来计算。

三、力的作用力是引起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物体相互作用的表现。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来测量,单位是牛顿。

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改变速度,即产生加速度。

力有方向,可以是同向的、反向的或垂直的。

受力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四、牛顿的运动定律牛顿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这是我们研究物体运动的基础。

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指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或合力为零,则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是力的作用定律,指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是作用-反作用定律,指任何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被作用物体必然以相等大小、反向作用在第一个物体上。

五、重力与运动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称为重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在自由下落运动中,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不受其他力的干扰。

根据牛顿的第二定律,加速度与重力成正比,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六、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是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力的合成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103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含解析)

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103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含解析)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一、单选题1.在如图的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阻变大的是…()A. B. C.D.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的滑片 P 向右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交小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3.电位器是变阻器的一种,它可以用来改变收音机的音量.小红买了一个电位器,如图所示.如果把它与灯泡串联起来,利用它改变灯的亮度,请仔细观察,现想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下列连法正确的是()A.连接A,CB.连接B,CC.连接A,BD.以上都不正确4. 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变大的是()A. B. C. D.5. 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转动式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P是杠杆的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位越高,流过R的电流越小B.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C.电路中R和R0是并联的D.油位越低,R两端的电压越大6.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

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电路中,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滑片会随身高上下平移。

能够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A. B. C. D.7. 如图所示(a)、(b)为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入电路的方法,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变化情形是 ( )A.(a)图减小,(b)图增大B.(a)图增大,(b)图增大C.(a)图增大,(b)图减小D.(a)图减小,(b)图减小8. 如图所示的电路,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则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为()A.M接A,N接BB.M接A,N接CC.M接B,N接DD.M接C,N接D9. 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触片移动时,发现L1变亮了,L2变暗了,那么整个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0. 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50Ω 1.2A”的字样。

物体运动中考知识点归纳

物体运动中考知识点归纳

物体运动中考知识点归纳物体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变化。

以下是物体运动中考知识点的归纳:1. 基本概念:- 物体:指具有一定质量的实物。

- 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 静止:物体位置不发生变化的状态。

2. 参考系:- 描述物体运动时,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作为参考系。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3. 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物体位置的变化,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 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置的变化量。

- 速度的公式为:\[ v = \frac{\Delta s}{\Delta t} \]- 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5. 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其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 加速度的公式为:\[ a = \frac{\Delta v}{\Delta t} \]- 加速度也是矢量。

6.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速度运动,其加速度为零。

7. 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加速度运动。

8.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9.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改变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0. 功和能:- 功是力在物体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与位移的乘积。

- 能量包括动能、势能等,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

11.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等于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中,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12. 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是物体沿圆周轨迹的运动,包括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

13. 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是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周期性往复运动。

物体运动中考知识点总结

物体运动中考知识点总结

物体运动中考知识点总结物体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物体在空间中的移动和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

在物理学考试中,物体运动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包括了动力学、运动学、牛顿定律等相关知识点。

下面我们将对物体运动中的考试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1. 运动学基础知识1.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移,是一个矢量量,具有方向和大小。

-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是一个矢量量,具有方向和大小。

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通常用v表示。

-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也是一个矢量量,具有方向和大小。

通常用a表示。

1.2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计算- 位移的计算公式:Δx = x2 - x1- 速度的计算公式:v = Δx / Δt-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a = Δv / Δt1.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 直线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路径是一条直线。

- 曲线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路径是一条曲线。

2. 牛顿定律2.1 牛顿第一定律- 定义:一个物体如果受到合外力为零,则它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

- 公式表达:ΣF = 02.2 牛顿第二定律- 定义: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致。

- 公式表达:ΣF = ma2.3 牛顿第三定律- 定义:任何物体都不可能施加力而不受到别的物体的反作用力。

- 公式表达:F12 = -F213. 动能和动能定理3.1 动能的概念-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通常用K表示。

- 动能的计算公式:K = 0.5mv^23.2 动能定理- 定义: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物体所受合外力所做的功。

- 动能定理的公式:ΔK = 功4. 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1 势能的概念- 定义:物体由于位置或形态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通常用U表示。

-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U = mgh4.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定义:某一物体或物体组合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和)在系统内部转化时,保持不变。

中考物理考点讲解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考点讲解运动和力

中考物理考点讲解运动和力2019中考物理考点讲解运动和力2019中考物理考点讲解: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公式:速度的单位是:m/s;km/h。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

秒表(实验室用)单位:sminh亚里士多德观点: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须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六、二力平衡平衡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

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初中物理动力学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动力学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动力学知识点详解动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力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动力学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

以下将详细解释初中物理动力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速度和加速度1. 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v表示。

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速度=位移/时间。

如果位移为d,时间为t,则速度v=d/t。

2. 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加速度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a表示。

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

如果末速度为v₂,初速度为v₁,时间为t,则加速度a=(v₂-v₁)/t。

3.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当加速度为正数时,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物体做正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负数时,速度随时间逐渐减小,物体做负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运动。

二、牛顿第一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具有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会保持不变。

2. 惯性的表现:惯性具体表现为物体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当物体受力为零时,速度不变;当物体不受力时,速度保持为零。

这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需要外力才能改变其运动状态。

三、牛顿第二定律1.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与所受力之间的关系,表明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这一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F=ma,其中F表示合力,m表示物体质量,a表示加速度。

2. 引力和重力:引力是一种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通常用符号Fg表示。

引力的大小和方向由物体之间的质量和距离决定。

重力是引力的一种特殊情况,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重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质量决定。

四、牛顿第三定律1.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中考物理冲刺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冲刺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冲刺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运动的基本要素位置、运动速度、运动加速度是研究运动的基本要素。

2.位置、位移和路径的关系物体在运动中的位置是它相对于既定坐标系的位置。

“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位置差。

“路径”是物体运动轨迹。

3.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速度的平均值是相邻两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4.加速度和加速度的平均值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加速度的平均值是物体在相邻两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5.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在相等时间间隔内所通过的位移和速度相等的运动。

6.变速直线运动在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不仅有速度,还有加速度。

7.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重力加速度g在地球上的近似数值是9.8m/s2。

物体自由下落的运动轨迹是一段抛物线。

二、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

它的内容是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要保持下去,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3.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即运动定律。

它的内容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即F=ma。

4.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反作用定律。

它的内容是对于两个作用于不同物体上的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惯性、质量和力的关系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特性。

质量是物体具有惯性的量度。

力是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动能和动能定理1.动能的概念动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和质量的函数,它的表达式是:E=12mv22.动能定理动能定理表明了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作用下,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

3.势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物体受到外力,做功,而势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定律表明了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初三物理运动的快慢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运动的快慢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运动的快慢知识点总结
物理的学习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做题,更重要的是物理知识点的累积。

下面是一篇初三物理运动的快慢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以百米赛跑为例
1.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观众的角度)
2.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裁判的角度)
【二】速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注意公式可以变形,可以求路程和时间)
4.单位 1m/s=3.6km/h(记忆窍门:单位变大就乘以3.6,单位变小就除以3.6)
5.列车的速度是40m/s的意义:列车每秒通过的路程为40m 【三】匀速直线运动
1.需要掌握课本17页频闪摄影的相关题型(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3.用平均速度来粗略的反映变速运动
用瞬时速度来精确的反映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总时间包括停下来等待的时间)
【四】计算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2.必须要有单位
3.代数要有单位,并且单位要统一
4.结果除不尽要用小数表示,不能用分数
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三物理运动的快慢知识点总结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学好物理这门课程!。

中考物理运动的知识点大全

中考物理运动的知识点大全

中考物理运动的知识点大全中考物理运动的知识点大全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物质的运动、组成、结构和性质等。

在中考中,物理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

其中,运动学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物体在运动中的规律和性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考物理运动的知识点大全,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1.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

其中,时间是运动发生的历程,空间是运动的场所。

物体的位置是指其与某一参考系之间的位置关系。

参考系是观察运动的标准,可以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描述运动。

2.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包括速度和加速度。

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其单位是米每秒(m/s)。

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其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另外,加速度还可以是负的,表示运动是减速的。

3. 各种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在重力作用下,物体做直线下落运动,其运动规律可以用公式s=gt²/2来描述,其中s为物体下落的位移,g为重力加速度,t为物体下落的时间。

匀速直线运动:在一条直线上,物体做匀速运动,其运动规律可以用公式s=vt来描述,其中s为物体走过的距离,v为物体的速度,t为物体运动的时间。

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一条直线上,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其运动规律可以用公式s=vt+1/2at²来描述,其中s为物体走过的距离,v为物体的初速度,a为物体的加速度,t为物体运动的时间。

4. 运动的图像描述速度-时间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一条直线表示匀速运动,一条曲线表示变速运动。

曲线斜率表示加速度。

位移-时间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位移,曲线斜率表示速度。

速度-位移图像:横坐标表示位移,纵坐标表示速度,曲线斜率表示加速度。

5. 机械功和能量机械功是物体由于受到力而发生的位移所做的功,其公式为W=F·s,其中W为功,F为力,s为位移。

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功能力,包括动能和势能。

中考速查知识点总结物理

中考速查知识点总结物理

中考速查知识点总结物理1. 运动的基本概念(1) 位移、位移与路程(2) 速度、速度与速率(3) 加速度(4) 行驶图、速度-时间图2. 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2) 牛顿第一定律(3) 牛顿第二定律(4) 牛顿第三定律(5) 惯性与惯性系(6) 摩擦力、重力、弹力3. 力的合成与分解(1) 叠加原理(2) 力的合成(3) 力的分解(4) 物体受力平衡条件4. 力的作用(1) 平衡力与不平衡力(2) 弹簧弹力(3) 引力5. 动能和动能定理(1) 动能的概念(2) 动能定理的表述和应用(3) 动能定理与牛顿定律6. 势能和机械能(1) 四种常见的势能(2) 势能的转化与守恒(3) 机械能守恒定律(4) 势能-位能转化7. 动量和动量定理(1) 动量的概念(2) 动量定理的内容和应用8. 热学知识(1) 温度与热量(2) 热传递(3) 热膨胀(4) 热力学第一定律(5) 热力学第二定律9. 声学知识(1) 声速(2) 纵波和横波(3) 声强、声频和声振级(4) Doppler效应10. 光学知识(1) 光的传播(2) 反射和折射(3) 光的成像(4) 光的色散(5) 光的波粒二象性11. 电学知识(1) 电荷和电场(2) 电流和电阻(3) 欧姆定律(4) 电功率和电能(5) 串联和并联12. 磁学知识(1) 磁场基本概念(2) 磁感线和磁力线(3) 安培力和洛伦兹力(4) 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以上就是物理中考速查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物理虽然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是只要掌握好其中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就可以轻松应对考试。

同时,要注意多做一些物理题目,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祝大家考试顺利!。

初中物理知识点解析与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解析与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解析与归纳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研究物质的性质、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等现象。

物理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进行解析与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物理。

第一节:运动学运动学是物理学的基础部分,研究物体的运动和位置的变化。

常见的物理学运动学知识点如下:1. 位移和路径: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移动到最终位置的变化量,而路径则是物体移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

2.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加速度则是速度的变化率。

正的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增加,负的加速度则表示速度减小。

3. 等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当物体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称为等速运动;而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时,称为变速运动。

第二节: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和运动的学科。

以下是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的解析与归纳:1. 力的定义和性质: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原因,以及物体运动和变形的原因。

力的性质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重力和弹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物体下落的原因;而弹力是由于物体产生变形而产生的力。

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动量定律)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第三节:能量与功率能量与功率是物理中重要的概念,以下是初中物理能量与功率的知识点解析与归纳: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成正比;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例如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 守恒定律和转换: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不会发生变化;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如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光能转化为电能等。

3. 功和功率:功是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作用,表示力对物体做了多少总量的工作;而功率则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大小,即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

第四节: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现象的学科,以下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的解析与归纳:1. 光的传播和反射:光是以直线传播的,当光线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即光线从物体反射出来。

中考物体运动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体运动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体运动知识点总结一、位移、速度和加速度1. 位移: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由于位置的改变而导致的变化,称为位移。

位移是一个矢量量,有方向和大小。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称为速度,速度是一个矢量量。

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通常用v表示。

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3.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称为加速度,加速度是一个矢量量。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变化方向一致。

加速度的大小称为加速率,通常用a表示。

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正值、负值或零,这依赖于速度的增大、减小或不变。

二、曲线运动1. 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物体在曲线运动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瞬时的。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瞬时加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加速度。

由于曲线运动的方向、速度和加速度都在发生变化,所以需要使用微元法、微分法等数学方法来求解。

2. 微元法:针对曲线运动,微元法是一种数学方法,通过极限思想对曲线做微小的划分,然后对每一个微小的部分进行分析,最后求和得到整体的结果。

3. 圆周运动: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的大小为常量,方向始终垂直于运动轨迹,这种速度称为切向速度。

加速度的大小为常量,方向始终指向圆心,这种加速度称为向心加速度。

三、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就是所谓的惯性定律。

2. 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受到的外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这就是所谓的力的平衡定律,也可以写作F=ma。

3.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物体的不同点上。

这就是所谓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相反的定律。

四、动能和势能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记作E_k。

动能是一个标量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记作E_p。

势能是一个标量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位置和重力势能的高度有关。

物理中考重难点总结之力学与运动

物理中考重难点总结之力学与运动

物理中考重难点总结之力学与运动力学与运动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中考物理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力学与运动的重难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其相关知识点。

一、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常用的描述方法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1. 位移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量。

位移的计算公式为Δx = x₂ - x₁,其中 x₁和 x₂分别代表物体的初位置和末位置。

2. 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 Δx / Δt ,其中Δx 代表位移,Δt 代表时间的变化量。

3. 加速度加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a = Δv / Δt ,其中Δv 代表速度的变化量,Δt 代表时间的变化量。

二、运动的规律运动的规律由牛顿三定律和运动学定律构成。

1. 牛顿三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净力成正比,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即 F = ma ,其中 F 代表物体所受的净力,m 代表物体的质量,a 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会有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2. 运动学定律运动学定律描述了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发生变化。

(2)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并且加速度恒定。

常用的运动学公式有 v = u + at ,s = ut + 1/2at²,v² = u² + 2as ,其中 v 代表末速度,u 代表初速度,t 代表时间,s 代表位移,a 代表加速度。

三、力与能量力和能量是力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1. 力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状态。

初中物理速度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速度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速度总结归纳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

在初中物理学中,我们学习了速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应用。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关于速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1. 速度的概念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用符号v表示。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 S / t,其中S表示物体的位移,t表示时间。

速度是一个矢量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用符号v表示。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 ΔS / Δt,其中ΔS表示物体的位移,Δt表示时间间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可以通过求极限的方法计算得到。

3.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速度与位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恒定不变的,位移与速度的乘积等于时间:S = v × t。

当速度不变时,物体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即位移与时间成直线关系。

4. 速度的相对性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相对的,需要参照物的选择。

当我们描述物体的速度时,需要明确参照物是什么。

同样的运动,在不同参照物的选择下,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可能会有所不同。

5. 速度的合成当物体同时具有两个以上的速度时,可以通过速度的合成求出物体的合成速度。

合成速度的大小等于各个速度的矢量和的大小,方向则由各个速度的方向共同决定。

6. 相对速度相对速度是指两个物体相对于彼此的运动速度。

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可以通过两个物体的速度之差得到。

7. 速度的图示和图像分析通过速度图像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

当速度为正时,表示物体向正方向运动;当速度为负时,表示物体向负方向运动。

速度图像中的斜率可以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8. 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率的物理量,用符号a表示。

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等于加速度乘以时间:Δv = a × t。

2019中考物理 知识点全突破系列 专题3 速度与物体运动(含解析)

2019中考物理 知识点全突破系列 专题3 速度与物体运动(含解析)

速度与物体运动一、单选题1.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A.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 人步行速度约10m/sC.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D.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下列有关人体物理量估测正确的是()A.成人的体重约50N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10m/sC.人体安全电压220VD.中学生正常上楼的功率约120W4.下列数居最接近生活实际的实际()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45g5.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C.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D.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m/s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猎豹的速度为1.8km/min,雨燕的速度为50m/s,猎豹运动更快B.受油机在空中加油时,必须和加油机保持相对静止C.箭离开弓弦后,能飞行相当远的距离,是因为箭还受到向前的动力D.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因为卫星受到平衡力的作用7. 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从一楼走到六楼的时间约为5sB. 学校门口对汽车的限速约为40m/sC. 家庭电路的电压约为36V D.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60g8. 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 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m/s B. 一个普通矿泉水瓶的容积约为500LC. 人教版初中物理书的质量约为0.2kgD.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dm9.小明对生活中的几个物理量做了如下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 课桌高度约为1.5mB. 他上学步行平均速度约为10m/sC. 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g D.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C10.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 B. 住宅楼每层楼的高度约为3mC. 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30g D. 一盏家用节能灯的功率约为1kW11.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C B. 人正常步行速度越5m/sC. 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 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2kg12.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B. 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 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 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13.对下列物理量数值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A. 同学们使用的一本九年级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0gB. 通常情况下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m/sC. 让人感觉舒适而温暖的室内温度是25°C D. 一盏家用节能灯正常工作的电流为2A14.下列估测数据与实际不吻合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B.一支钢笔的长度为10dmC.一位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D.家里标有220V,100W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约为0.45A15. 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小杨骑共享单车游玩邛海湿地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杨骑行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50m/sB.小杨下坡时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C.小杨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16.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B. 飞机正常飞行的速度约为60km/hC. 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0g D.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17.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 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18.根据生活经验,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B.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 中学生的鞋长约为42cm19.下列数据与事实相接近的是()A. 手电筒中的电流约2AB. 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C. 家用节能灯的电功率约200W D. 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0m/s20.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20V B.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0g21. 关于普通中学生,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正常体温是39℃B. 体重大约是50NC. 身高约为170mD. 走路速度约为1.1m/s22.某一校道旁立着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由此可知()A. 此标志位限速标志B. 此标志位限重标志C. 汽车对该路面的压力不得超过2000ND. 汽车通过该路段的速度不得超过20m/s2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一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7℃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 正常人1min的脉搏数约为200次 D. 小汽车内的汽油机效率可以达到95%二、填空题24.图中物块的长度是________ 该物块在1分钟的时间内通过了6m的距离,则该物块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

中考物理答题知识点

中考物理答题知识点

中考物理答题知识点一、直线运动 1. 速度和位移的关系: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 v =Δx/Δt。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则是指某一时刻的瞬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3.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即a = Δv/Δt。

4. 四种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力和运动 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合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即 F = ma。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功和能 1. 功的定义:功是力在运动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作用,等于力和位移的乘积,即 W = Fs。

2. 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3. 功的分类:正功、负功和零功。

正功表示力和位移方向相同,负功表示力和位移方向相反,零功表示力和位移垂直。

4. 功率的定义: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等于功与时间的比值,即 P = W/t。

5. 能的定义:能是做功的能力和物体对外部产生影响的结果,有势能和动能两种。

四、压力和浮力 1. 压力的定义: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等于力与面积的比值,即 P = F/A。

2. 压强的定义: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小,等于压力与垂直于力的面积的比值,即P = F/ΔA。

3. 浮力的定义: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被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五、机械能守恒 1.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封闭系统中,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守恒。

2.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当物体从高处下落时,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当物体向上抛出时,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六、电学知识 1. 电流和电量:电流是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截面的电量,单位是安培(A);电量是电流乘以时间,单位是库仑(C)。

运动当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运动当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运动当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运动的基本物理知识点一:速度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快慢的物理量,它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速度可以用公式表示为:速度(v)=位移(s)/时间(t)速度的单位通常是米每秒(m/s),当然在不同的场合下,还可以使用千米每小时(km/h)或者英里每小时(mph)等单位。

而速度的方向则是运动的方向。

速度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是平均速度和即时速度。

平均速度是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位移和时间的比值。

即时速度是在某一瞬间的瞬时速度,是瞬时位移和瞬时时间的比值。

速度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我们常说的汽车速度、跑步速度等等。

运动的基本物理知识点二: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在运动中速度变化的物理量,通常表示为a。

加速度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加速度(a)=(末速度v - 初速度 u)/时间(t)加速度的单位通常是米每秒平方(m/s²),它也有方向。

正值表示加速运动,负值表示减速运动,零值表示匀速运动。

在自然界中,常见的加速度包括地球引力加速度(9.8m/s²)和自由落体加速度(9.8m/s²)。

而在日常生活中,车辆加速度、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加速度等也是常见的应用。

运动的基本物理知识点三:力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者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的大小通常由其大小和方向决定。

牛顿定律是描述力和运动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其中最著名的是牛顿第二定律,它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力(F)= 质量(m) * 加速度(a)力的单位通常是牛顿(N),它也有方向。

力可以是接触力,也可以是场力。

在自然界中,重力是一种重要的力,其他常见的力包括弹力、摩擦力、拉力等。

运动的基本物理知识点四:动量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

动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动量(p)= 质量(m) * 速度(v)动量的单位通常是千克米/秒(kg·m/s),它也有方向。

动量定理描述了力对物体动量的改变,它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力(F)= 动量的改变量(Δp)/ 时间(t)力对物体的动量的改变,是力的重要性质之一。

物理运动的快慢知识点归纳

物理运动的快慢知识点归纳

《物理运动的快慢知识点归纳》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动无处不在。

从飞驰的汽车到翱翔的飞机,从奔跑的运动员到飘落的树叶,物体的运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

而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物理运动快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也能为科技的发展和工程的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速度的概念1. 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它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用公式表示为:v = s/t,其中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2. 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

此外,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等。

3. 速度的矢量性速度是一个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它等于物体通过的总路程与所用总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例如,一辆汽车在一小时内行驶了 60 千米,那么它的平均速度就是 60 千米/小时。

2.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它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状态。

比如,当汽车行驶时,仪表盘上显示的速度就是汽车的瞬时速度。

四、加速度1. 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它等于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用公式表示为:a =Δv/Δt,其中 a 表示加速度,Δv 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t 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2. 加速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m/s²)。

3. 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五、匀速直线运动1.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衔接点:0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含解析)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衔接点:0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含解析)

(暑期辅导专用)2020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衔接点:0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含解析)一、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式:v =Δx Δt,其中Δx 是位移,不是路程. 3.矢量性: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公式v =Δx Δt,表示的是物体在时间间隔Δ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2.瞬时速度:运动.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它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该时刻物体运动的方向.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速率.教育精品3.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1.如图所示,是有关市区某段道路指示牌中数字“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过此路段时平均速度限定在40m/s 及以下B .过此路段时瞬时速度限定在40m/s 及以下C .过此路段时平均速度限定在40km/h 及以下D .过此路段时瞬时速度限定在40km/h 及以下D【解析】在我国各路牌中限速路牌中的数字是以km/h 为计数的单位的,所以某段道路指示牌数字“40”对应的单位是km/h;同时限速指示是对应路段的最高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

故选D。

2.某驾驶员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10公里行驶了200公里。

其中“时速110公里”、“行驶200公里”分别是指A.速度、位移B.速度、路程C.速率、位移D.速率、路程【答案】D【解析】行驶200公里指的是经过的路程的大小,时速为110公里是某一个时刻的速度,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运动了3m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D.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3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1.5m/s【答案】B【解析】ACD、平均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运动快慢程度,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是3m/s,所以位移不一定是3m,同样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在1s内的平均速度也不一定是3m/s,所以位移也不一定是3m,在某一个位置的速度也不能确定,故ACD错误;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 可以计算出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选项B正确.是3m/s,则由x vt4.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白底、km 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100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度与物体运动一、单选题1.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A.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 人步行速度约10m/sC.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 D. 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下列有关人体物理量估测正确的是()A.成人的体重约50N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10m/sC.人体安全电压220VD.中学生正常上楼的功率约120W4.下列数居最接近生活实际的实际()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45g5.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C.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D.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m/s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猎豹的速度为1.8km/min,雨燕的速度为50m/s,猎豹运动更快B.受油机在空中加油时,必须和加油机保持相对静止C.箭离开弓弦后,能飞行相当远的距离,是因为箭还受到向前的动力D.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因为卫星受到平衡力的作用7. 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从一楼走到六楼的时间约为5sB. 学校门口对汽车的限速约为40m/sC. 家庭电路的电压约为36V D.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60g8. 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 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6m/sB. 一个普通矿泉水瓶的容积约为500LC. 人教版初中物理书的质量约为0.2kgD.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dm9.小明对生活中的几个物理量做了如下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A. 课桌高度约为1.5mB. 他上学步行平均速度约为10m/sC. 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g D.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C10.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B. 住宅楼每层楼的高度约为3mC. 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30g D. 一盏家用节能灯的功率约为1kW11.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C B. 人正常步行速度越5m/sC. 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 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2kg12.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t1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B. t1﹣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 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 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13.对下列物理量数值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A. 同学们使用的一本九年级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0gB. 通常情况下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m/sC. 让人感觉舒适而温暖的室内温度是25°C D. 一盏家用节能灯正常工作的电流为2A14.下列估测数据与实际不吻合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B.一支钢笔的长度为10dmC.一位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D.家里标有220V,100W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约为0.45A15. 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小杨骑共享单车游玩邛海湿地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杨骑行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50m/sB.小杨下坡时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C.小杨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16.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B. 飞机正常飞行的速度约为60km/hC. 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0gD.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17.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 B. 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18.根据生活经验,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B.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 中学生的鞋长约为42cm19.下列数据与事实相接近的是()A. 手电筒中的电流约2A B.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C. 家用节能灯的电功率约200W D. 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0m/s20.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20V B.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0g 21. 关于普通中学生,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正常体温是39℃B. 体重大约是50NC. 身高约为170mD. 走路速度约为1.1m/s22.某一校道旁立着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由此可知()A. 此标志位限速标志B. 此标志位限重标志C. 汽车对该路面的压力不得超过2000ND. 汽车通过该路段的速度不得超过20m/s2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一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7℃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C. 正常人1min的脉搏数约为200次D. 小汽车内的汽油机效率可以达到95%二、填空题24.图中物块的长度是________ 该物块在1分钟的时间内通过了6m的距离,则该物块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

25.小明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他测得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时间为2min,在手机中用“百度地图”截取了一段地图(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________ cm,若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km/h.26.科学家计划利用空间站的激光为太空垃圾减速,使之坠入大气层烧毁.地球轨道上有一废弃卫星,速度为2.7×104km/h,合________m/s,如图所示,用大功率激光短暂照射该卫星的________(A/B)面,其表面金属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向外喷射而出,因为________导致卫星减速.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G=mg=50kg×10N/kg=500N,A不符合题意;B.人步行速度约1.4m/s,B符合题意;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C不符合题意;D.人体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当,约1g/cm3,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先估计人的质量,再根据G=mg求出重力后判断;B、根据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分析判断;C、根据人的正常体温分析判断;D、人体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相当。

2.【答案】A【解析】【解答】A. 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符合实际情况,A符合题意;B. 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B不符合题意;C. 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70um,C不符合题意;D.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左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质量、速度、长度和温度的了解解答.3.【答案】D【解析】【解答】A、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成年人的体重比中学生大一些,在650N左右。

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 1.1m/s左右。

B不符合题意;C、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在500N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5m左右,中学生上一层楼的时间在15s左右,爬楼功率在P=120W左右。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分析重力的大小,人正常的步行速度是 1.1m/s左右,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利用人体重力、高度和时间计算上楼的功率.4.【答案】D【解析】【解答】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A不符合题意;B.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B不符合题意;C.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C不符合题意;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45g,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对速度、质量、长度、单位的认识解答本题 .5.【答案】A【解析】【解答】解:AB、速度表指针显示的是物体此时的速度,表盘上有km/h的字样,故速度为90km/h;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速度表指针显示的是物体此时的速度,单位是km/h.6.【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猎豹的速度是1.8km/min=1.8×1000m/60s=30m/s,雨燕的速度是50m/s,所以雨燕速度更快,A不符合题意;空中加油时,受油机和加油机的运动方向必须相同,运动速度的大小必须相等,即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才不变,彼此相对静止,B符合题意;箭离开弓弦后,不是受到向前的动力,而是由于惯性才继续飞行相当远距离的,C不符合题意;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所以,是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将速度单位换算统一,再比较大小;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7.【答案】D【解析】【解答】根据常识知道,一楼到六楼的高度大约在15m左右,中学生从一楼走到六楼的时间大约是30s,A不符合题意;学校门口对汽车限速为40km/h≈11m/s,B不符合题意;在我国,家用电器额定电压为220V,配套的家庭电路电压也是220V,C不符合题意;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在260g左右,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相关数据的了解解答.8.【答案】C【解析】【解答】解: 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在500g左右,矿泉水瓶的容积在V= = =500cm3=500mL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人教版初中物理书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0.2kg左右,故C符合实际;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比170cm大一些,在200cm=2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9.【答案】D【解析】【解答】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 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D符合实际.故选D.【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10.【答案】B【解析】【解答】解: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住宅楼三层的高度在10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一般在3m左右.故B符合实际;C、一个大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一本物理书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教室中日光灯的额定功率在40W左右,家用节能灯的额定功率比日光灯还要小得多,一般在10W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11.【答案】C【解析】【解答】解: A.洗澡水的温度与人体温度差不多,约为40℃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符合实际;D.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g左右,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150g=0.15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12.【答案】D【解析】【解答】解:A、由图知,0﹣t1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根据v= ,在时间相同,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当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向西运动,故A错误;B、由图知,t﹣t3时间内甲的路程不再变化,处于静止状态,t2时刻甲乙通过的路程相同,甲、乙两物体相遇,故B错1误;C、由图知,t2﹣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C错误;D、由图知,0﹣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D.【分析】(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的远近可以比较运动快慢,根据图象,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出甲、乙两辆小车的运动快慢情况;然后再判断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方向;(2)根据图象判断各段的运动情况,根据v= 判断出各段的速度.13.【答案】C【解析】【解答】解: A、一个大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 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通常情况下人骑自行车的速度在18km/h=18× m/s=5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故C符合实际;D、日光灯的额定电流在0.2A左右,家用节能灯正常工作的电流比日光灯额定电流小得多,在0.1A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14.【答案】B【解析】【解答】A、中学生的质量一般为100斤,即50kg左右,A不符合题意;B、一支钢笔的长度约10cm,即1dm;B符合题意;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符合实际,C不符合题意;D、标有220V、100W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约为:,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