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重庆市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特优班)

重庆市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特优班)

重庆11中高2018级高一下半期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 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rink?A. Apple juice.B. Coffee.C. Orange juice.2. Who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take to the party?A. Bianca.B. Janet.C. Anna.3. What is the next bus stop?A. Prospect Park.B. Park Street.C. Empire Place.4. How soon will the man be back from his business trip?A. 5 days from now.B. 11 days from now.C. 12 days from now.5. What does the man decide to do?A. Watch the game in his bedroom.B. Walk the dog after dinner.C. Go to Jack’s hous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6段材料,回答6至7题。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沿革中,下列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秦朝——唐朝——西汉——隋朝B.秦朝——西汉——宋朝——唐朝C.隋朝——唐朝——北宋——南宋D.西晋——东汉——明朝——清朝2.《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讨伐)。

”该材料反映的是A.分封制导致地方诸侯分裂割据B.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的义务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的建立D.王位世袭制的确立3.关于周代的政治制度,南宋吴自牧在其《梦粱录》中记载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上得以兼下,下不得以僭上,古之制也。

”,由此可以推知A.周代分封制下社会等级森严B.我国古代祭祀的风俗始于周朝C.周天子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周朝严格遵守前代的祭祀制度4.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长子)该材料反映齐桓公A.否认宗法制下的嫡庶观念B.崇尚法家的集权思想C.主张废除西周的礼乐制度D.极力维护宗法制的传统5.《史记集解》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万民莫敢用之。

”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6.“太尉”始于秦朝,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是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

但秦朝实际上并没有人担任太尉。

其原因可能是A.“太尉”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威胁B.秦朝实行“重武轻文”的政策C.“太尉”在秦朝主要由皇帝兼任D.长期兼并战争导致军事人才匮乏7.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

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

重庆市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卷

重庆市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卷

重庆市第11中学校2015-16学年度下期高2017级5月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6页。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下面演进示意图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A.商业运输方式的变化 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经济结构的变化2.战国时期,“农民家庭承担了基本经济单位的职能,自主进行经济决策,配置经济资源,利用家庭劳动开展生产,占有租税负担之外的劳动成果,其成员共同消费”。

这主要阐述了小农经济的A.独立自主性B.自给自足性C.生产家庭性D.分工配合性3.《诗经•国风》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

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A.黄河中下游B.长江中游C.巴蜀地区D.关中地区4.《隋书·后妃传》中说道:“夫阴阳肇分,乾坤定位,君臣之道斯著,夫妇之义存焉。

阴阳和则裁成万物,家道正则化行天下,由近及远,自家刑国,配天作合,不亦大乎!兴亡是系,不亦重乎!“说明家庭的稳定和谐关系着国家的安定,这反映出()A.三纲五常在中国影响深远 B.家国同构思想深入人心C.小农经济体制下的道德伦理 D.分封体制的家国体制5.恩格斯说:“所有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

”以下能够佐证这个观点的材料是A.“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B.“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6.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他们生活的年代都在宋代之前,而宋代对女性的关注逐渐从美貌转移到才华,产生了诸如李清照这样的才女,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对女性的压迫不断增加B.宋代更注重对妇女文学艺术的培养C.宋明理学使妇女的社会价值发生了变化D.随着时代发展妇女社会地位逐渐提升7.北宋宁波人汪洙所作的《神童诗》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2015-2016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解析版)

2015-2016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解析版)

2015-2016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24题1.《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管理度量衡的“质人”。

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强化政治等级制度C.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商业的发展。

材料中《周礼》记载,西周时期设置了“司市”等专门管理市场的官吏,这反映出西周时期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体现了商周时期“工商食官”制度,故选C。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实行于战国时期,明清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故A、D两项错误;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2.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田宅”。

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

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晋国实行征辟制度B.贵族政治受到冲击C.晋国对农业的重视D.宗法制度彻底瓦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

材料中春秋晚期晋国权臣赵襄子拔擢重用出身农家的读书人,影响了中牟当地的社会风气,此现象反映出当时世代相袭的贵族政治受到冲击,故选B。

A、D 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反映了晋国中牟对读书重视的社会风气,故C错误。

3.《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A.由西域传入B.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D.属水力灌溉工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曲辕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可知这种农用工具是曲辕犁,最早使用在江南地区田地里,故本题选B。

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

故选B。

4.“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

夫节镇之强,非宋(国家)强也。

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

(唐)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

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手段?”材料揭示出宋朝A.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B.君主专制权力得到加强C.彻底根除地方割据基础D.中央能够有效控制地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十一中2015—2016高2018级高一下半期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题,共48分)1.对《共产党宣言》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文件的起草人是马克思、恩格斯②马克思、恩格斯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起草这份文件的③这份文件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④文件发表于1848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等。

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 )①无产阶级专政②人民民主③人民公仆④工农联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所阐述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③俄国胜利后向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4.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B.宣告“冷战”开始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5.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使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B.它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C.它起到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作用D.目的是阻止革命,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统治秩序6.右图的这块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

精品:重庆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重庆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代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

”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消费观念 B.市场意识 C.小农思想 D.节俭习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盐针线。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思维模式,故C项正确。

消费观念与自给自足矛盾,故A项排除。

市场意识也排斥小农经济,故B项排除。

节俭习惯属于小农经济的思维决定,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2、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县也要设置小铁官。

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

这反映出汉朝()A.实行冶铁官营 B.开创了郡县制C.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县也要设置小铁官。

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汉朝实行冶铁官营,故A项正确。

秦朝开创了郡县制,故B项排除。

铁官只负责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故C项排除。

铁器可以销售,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冶铁官营3、一唐人王建诗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唐代实行坊市分立制度 B.唐代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夜市C.唐代茶叶商品化,政府征收茶税 D.宋代出现了夜市,王建的诗不符合史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反映了唐代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夜市,故B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坊市分立制度,故A项排除。

政府征收茶税,材料未涉及,故C项排除。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第11中学校2015-16学年度下期高2017级半期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6页。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1.“气备四时,与天地明鬼神合其德;教重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下列各项中与对联所写的历史人物主张无关的是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法不阿贵”2.《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A、有教无类B、启发式教学C、温故而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3.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种统治思想源于A、孔子的无为思想B、孟子的仁政思想C、荀子的中庸思想D、韩非的法治思想4.唐太宗晚年曾自我评价:“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

”唐太宗的主要功绩有①重用人才,善于纳谏②文德治国,完善科举③不夺农时,轻徭薄赋④崇尚佛教,敕封活佛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公元前3世纪晚期秦朝建立B.民国二十六年全面抗战开始C.康熙五十年时康熙皇帝50岁D.1898年是干支纪年的戊戌年6.柏拉图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被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所广泛接受的是A、道德和政治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B、正义这个原则对于个人、阶级、国家是一样的C、要实现理想国,必须由真正懂哲学的人做国王D、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7.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察,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秦统一六国B、文景之治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8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重庆市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重庆市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重庆市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共30题;共60分)1. (2分)(2018·浙江模拟) 【加试题】有历史学者曾以忧时伤世的感情袒露自己在抗战孤岛——香港时,读宋人著作的心灵感受,对两宋交替之际“汴京围困屈降诸卷,所述人事利害之回环,国论是非之纷错,殆极世态诡变之至奇。

……乃取当日身历目睹之事,以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

”这说明()A . 问题意识有助于廓清扑朔迷离的历史与现实是非B . 家国情怀往往影响对历史与现实相关事件的理解C . 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往往贯穿于对现实的把握与选择D . 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考点】2. (2分) (2017高三上·莆田月考) 汉武帝之前,凡丞相进见,皇帝得离坐;丞相病重,皇帝得亲临问疾,并遣使送药;丞相死后,移归私第,皇帝车驾往吊,并赐棺,赐葬地,赐冥器等。

这主要表明()A . 皇帝亲近管理人才B . 当时丞相位高权重C . 丞相发挥辅君职责D . 相权尚未威胁君权【考点】3. (2分) (2020高三下·安达月考) 东周时期,随着诸侯争霸,强国兼并弱国趋势的加强,逐渐衍生出战国七雄,下列史实与所对应诸侯国匹配的是()A . ①地诞生了一种浪漫主义的诗歌体裁B . 秦王对②地采取了离间计C . 秦王引黄河水淹没③的城墙,一举歼灭D . 荀子曾在④地担任“祭酒”【考点】4. (2分)(2017·哈尔滨模拟) 隋、唐时代的皇帝常常要携宫廷到洛阳“就食”。

如682年关中地区饥荒,高宗让太子留守长安,自己率宫廷到洛阳“就食”。

因为情况紧急,出行仓促,随从人员竟有半途饿死者。

这种现象()A . 导致唐朝由盛转衰B . 促使政府加强黄河下游管理C . 推动政治中心东移D . 表明经济重心已经移到南方【考点】5. (2分) (2019高二下·福建月考) 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

重庆八中2015-2016学年度(下)半期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

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2.历史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内阁制度 D.军机处制度3.“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

”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4.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进行对外交涉——五口通商大臣,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驻广州。

1859年,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

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

1866年,改称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

这种转变实质上反映了A.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B.中国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C.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启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5.“它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与第一第二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其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文中“它”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6.“6日晚上,举行了专门纪念俄国十月革命的会议。

到处都有工人、学生。

国民党组织开会庆祝。

……第二天……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会场上到处是国民党旗和写着无产阶级口号的标语牌,还有很多绘有镰刀和斧头的红旗。

”这一场景会发生在A.1919年的北京 B.1926年的广州 C.1931年的瑞金D.1937年的延安7. “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下列现象可作为这种“突破”表现的是A.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B.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C.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D.新文化运动的阵营日益巩固8.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孔子55岁才参与鲁政,但不到三月便离职带着学生周游列国。

所到之处,常得到诸侯国当权者的热情接待和客气咨询。

这表明当时()A.鲁国文明开发落后B.仁政理念广受推崇C.鲁国漠视礼仪教化D.周礼制度影响深远2.班固“古今人表”统计,春秋与战国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新人”分别为当时总人数的32%与60% ,这表明当时()A.察举制冲击了世卿世禄制B.世袭等级社会走向崩溃C.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分离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3. 2002年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发现大量的秦简,其中Jl (12) 10简内容是:(正面): 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醜(丑),遥(迁,派遣)陵拔(应为“掾”,吏)訓(刑讯))蛮、衿(蛮荆)。

(背面):鞠(ju ,审讯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

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统治范围最远己达湖南B.秦朝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C.楚国遗民流窜到湘江流域D.秦朝制度推广引发矛盾冲突4.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5. “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

“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A.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B.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C.统帅百官以及起草诏令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6.唐朝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

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期中历史试卷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期中历史试卷

秘密★启用前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8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卷2015.12历史试题共4页。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说明宗法制A.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B.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C.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长期稳定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2. “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

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

”这段话①认为秦制有利于巩固统一②认为秦朝实行专制统治是时势所需③肯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功绩④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元朝宰相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

“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正一品,银印,统六官,率百司……佐天子,理万机。

平章政事四员,从一品,掌机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

”材料反映出元朝A.追求权力的制约B.宰相权力有所提升C.官僚机构臃肿D.相权被削弱4.明朝初年,太祖规定:“南人官北,北人官南。

”对此,清朝继承并有所发展。

明清时期实行这一规定的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削弱宰相权力C.防止吏治腐败D.加强君主专制5.下列3幅图是中国古代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A.相权的逐渐衰落B.皇权的不断加强C.中央集权日益加强D.古代礼仪不断完善6.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道:“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以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这个名称本身就说明,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拒却的变化正在发生。

【精品】【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精品】【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唐艺术的内在矛盾从中唐起,现实如杜甫、韩愈等,其审美理想中渗透了儒家的思想,表达出富有现实内容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伦理。

尽管风格趣味大不相同,当时的文坛却贯穿着这一思潮脉络。

连生性浪漫的杜牧,也力赞《楚骚》“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

他们与封建前期门阀士族对文艺的主张、观念和理论是有差别的。

钟嵘《诗品》讲“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刘勰《文心雕龙》讲“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都认为文艺是受客观事物感发触动的产品。

而韩愈“文起八代之衰”,白居易要回到诗歌的“六义”,都是要回到两汉的儒家经学,把文艺和伦理紧捆在一起。

文艺被规定为伦理政治的使用工具,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被抛在一边。

这对文艺的发展当然没有好处,迟早走向其反面。

就在这些文以载道的倡导者们身上,已经酝酿一种深刻的矛盾。

作为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提倡儒学,企望天子圣明,自己也志得圆满,那时他们会选择兼济天下。

但事实上,现实不会那么理想,皇帝并不英明,自己的仕途也不会一帆风顺,因此他们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走向反面,即“独善其身”,结果就形成了既关心政治又躲避政治的矛盾。

此外,文章和生活在中唐以后文人心中也日趋分野,一方面他们高喊周孔道统,另一方面却耽于名位、声色、财富。

他们虽然标榜儒家教义,实际却沉浸在他们各自的生活爱好中。

这是一种无奈的抗争。

一方面,打着孔孟旗号,声称文艺为政治服务,发展为宋代理学的文艺观。

另一方面,他们对现实世俗的沉浸和感叹导致他们转向对个人审美趣味的研磨打造,并使之成为文艺的真正主题和对象,这又为宋元词曲的出现做铺垫。

如果说,在魏晋,文艺和哲学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唐宋以后,二者则是彼此背离,分道扬镳。

但是,并非宋明理学而是宋元词曲,把中国的文学趣味带进一个新的天地。

这些千古名句的审美情趣完全不同盛唐,而是沿着中唐线索,走进更为细腻有官能感受和情感色彩的捕捉追求中。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重庆十一中2019级高一下期中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考试说明: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从下列题目的各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70分)1. 位于石家庄淖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

一这说明当时淖沱河流域A 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B种植经济刚刚起步C“男耕女织”经济成型 D已经注重精耕细作2。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中国古代贾思勰所著农书《齐民要术》中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这说明贾思勰编著本农书的目的是A反驳“贤者”的错误理论B总结当时农业生产经验C鼓励商人的经营活动D发展农业以保障生活需求4.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上述引文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 B 农业有力支持了兼并战争C 农民深受地主压迫的事实 D 封建制下农民生产经济性提高5。

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A 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民间手工业6. 如图所示的工具,王帧在《农书》说明:“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铀,作二卧轮;用水激下轮。

……则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

"这一工具的运用使得A 农业生产力极大提高B农田灌溉得到了迅速发展C冶金业得到迅速发展D使用灌钢法炼钢成为可能7. 《元史•食货志一》记载:“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始定征江南夏税之制……夏税则输以木棉布绢丝绵等物。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含解析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总分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这首《调笑令》描述的图示农业工具是A.翻车 B.曲辕犁 C.筒车 D.坎儿井【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筒车【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灌溉工具,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桔槔,即是竖于井边的提水器械。

随着社会的发展,提水工具的使用越来越被重视,先后又出现了戽斗、汲筒、龙骨车(又名翻车)和筒车。

戽斗是用粗绳缚于木桶或笆斗的两边,两人对立各执一绳,将河水汲入田间。

汲筒是用打通竹节之粗大竹杆,相互连接,随地势高下,用木石支架,跨越涧谷,引水入田。

龙骨车是用连串的活节木板装入水槽中,上面辅以横轴利用人力踏转或利用牛力旋转,沟溪河水随板导入田中。

筒车是利用水力运转的原理,让竹筒取水,流水自转导灌入田,不用人力.2.右图引自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九》。

与其相关的历史解释表述正确的是A.女性对棉纺织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B.宋元以来中国丝织业衰落C.棉纺织业发展致官营手工业衰落 D.王祯的《农书》成书于唐朝【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图片可知,这是木棉纺车,体现了女性对棉纺织技术进步做出贡献,故A正确。

图片无法说明宋元以来中国丝织业衰落,故B排除。

材料未涉及官营手工业衰落,故C排除。

王祯的《农书》成书于元朝,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棉纺织业3。

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

”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

”这一史实反映了宋朝A.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B.市分散于街巷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城市规模有限【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名师点睛】宋代商业繁荣。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C.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2.周代分封制下,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这表明分封制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促进了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C.有利于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D.激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3.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但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关于其原因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B.鲁国历史更为悠久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D.因孔子受到历代推崇4.《礼记》载:“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采邑)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由此可见该制度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B.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C.确立了以天子为至尊的中央集权制D.使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5.秦朝中央政府九卿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将作少府,掌治宫室”而隋唐中央政府六部中的礼部分掌札仅祭祀教育科举等、工部分掌工程建设。

材料表明我国古代A.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B.皇权旁落,相权加强C.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D.机构精简,职能专一6.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7.两汉实行察举制,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实行科举制,这些变化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员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将官员选用权收归中央8.罗马在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

第十一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第十一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Ⅰ卷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题,80分,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这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3.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

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 )A.封闭性 B.分散性 C.连续性 D.脆弱性4.“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5.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B.田庄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6.《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

这说明当时( )A.纺织业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B.男女平等,妇女的作用受到重视C.纺织业由国家经营管理,地位高 D.主张实现多种经济形式均衡发展7.“它有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

”“中国人把那个看似普通的泥土,在水与火的灵动下,在中国人心灵与精神的升华中,成就出这种美丽的器皿。

”这描述的是中国的( ) A.青铜器B.铁器 C.玉器 D.瓷器8.日本近代汉学家内藤湖南说:“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十一中2015—2016高2018级高一下半期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题,共48分)1.对《共产党宣言》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文件的起草人是马克思、恩格斯②马克思、恩格斯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起草这份文件的③这份文件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④文件发表于1848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等。

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 )①无产阶级专政②人民民主③人民公仆④工农联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所阐述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③俄国胜利后向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4.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B.宣告“冷战”开始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5.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使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B.它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C.它起到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作用D.目的是阻止革命,稳定欧洲资本主义统治秩序6.右图的这块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西德与东德之间战争频繁B.它是“冷战”的著名标志C.是当年两大集团虎视眈眈,剑拔弩张的写照D.是对“冷战”时期分裂、对抗的反思7.“古巴导弹危机”是现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大国较量,下列关于此事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在两极格局正式确立后B.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C.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D.美苏经过谈判结束危机8.美国:听着,就这么办!西欧:好的,好的。

美国:听着,就这么办!西欧:不行,绝对不行!以上两段对话说明二战以来,美欧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

出现这种变化的关键在于( ) A.西欧国家产生了强烈的排外性B.“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抗C.欧共体实力已经全面超越美国D.西欧经济从破坏严重到恢复发展9.何春超在《国际关系史》中指出:“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这说明 ( ) 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即将被取代B.雅尔塔体系即将瓦解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10.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公田变为私田B.铁犁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11.“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 )12.20世纪90年代末,印尼水域发现一艘唐代千年沉船“黑石号”,数万件古代陶瓷制品及众多精美的金银器、铜镜等由此重见天日。

这一考古发现不.能说明 ( )沉船上的白釉绿彩鱼底吸杯A.这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B.四大名镇景德镇的彩瓷是当时出口的大宗商品C.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较为发达D.为了解唐代的手工业技术提供了依据13.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

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

表明这一时期 ( )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民营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发展C.官府控制民窑生产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经济发展14.清代宁波一带流传有一首民谣,是嘲笑山西商人的:“山西人,大褥套,发财回家哈哈笑,建房置地养老少。

山西人,大褥套,挣下银子藏地窖。

窖满再难盛,铸成‘搬不动’。

不怕贼偷不怕劫,夜夜安心把觉困。

”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清代晋商活动范围较广B.晋商财力雄厚C.晋商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D.此民谣中的晋商极大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5.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

”材料表明 ( ) A.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B.明成祖担心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所在国利益C.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D.朝贡贸易追求未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16.清朝曾规定:第一,严禁火药、铁器外销。

第二,夷商到岸必须起卸武器。

第三,不准夷商购买中国书籍、学习中国语言文字。

这些规定不.能反映清政府 ( ) A.限制对外贸易B.对西方持防范态度C.禁绝对外贸易D.以天朝上国自居17.古代旅途盗劫为患,商人的人身财产经常面临着威胁。

唐朝时商人为降低财产安全的风险,可以采取的措施A.将经营货款存放于柜坊B.通过邸店借贷货款C.求助于政府开办的市舶使D.通过“十三行”转运货款18.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注:农历,即当地赶集的日子)。

”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 )A.早市B.村落C.草市D.夜市19.有人就新航路的开辟问题画了以下四幅漫画,对下列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①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B.图②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C.图③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D.图④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20.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中部和东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

这一状况得到改变开始于 ( ) A.郑和下西洋B.新航路的开辟C.富尔顿发明汽轮D.丝绸之路的开通21.荷兰著名诗人冯德尔曾写到:“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越海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港口。

”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15世纪B.16世纪C.17世纪D.18世纪22.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

”这一现象说明 ( )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完全形成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3.“它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

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年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

”这里的“它们”指的是 ( )A.葡萄牙与西班牙B.英国与荷兰C.英国与西班牙D.英国与法国24.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 ) A.发展世界贸易B.直接掠夺财富C.掠夺工业原料D.倾销过剩商品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10分)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某博物馆拟举办“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

展览一灿烂辉煌的农业成就(1)请你就作物培植、农具改进各列举两项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充实展览内容。

(4分)展览二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2)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图三有何内在联系?(4分)展览三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形成了独特而优良的生产模式。

它特别重视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进行最大限度地投入。

讲究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加强管理;非常注意水利的兴修和技术的改进,以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古代西欧农业经营粗放,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一般为3—5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摘自《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3)据以上材料,请你为展览三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2分)26.(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

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

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

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8分)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

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

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10分)材料三(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北宋商税情况简表(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6分)(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4分)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

由于《马可·波罗行纪》中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财富无穷的神话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的无限遐想。

……关于中国的泉州港,则是那里的来往客商之多,“超过全世界其余港口的总和”。

“在这个港口卸下胡椒的船只,一年之中就达一百艘,运进其他香料者还不在内”……哥伦布一行乘小艇上岸后,即举行了占有仪式,宣布以国王和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并让随行人员做了公证和记录。

材料二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做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

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