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新解
什么是儒者?
什么是儒者?读《韩诗外传》第五卷·十四(峻岫)(原文)儒者、儒也,儒之为言无也,不易之术也,千举万变,其道不穷,六经是也。
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序,此儒者所谨守、日切磋而不舍也。
虽居穷巷陋室之下,而内不足以充虚,外不足以盖形,无置锥之地,明察足以持天下,大举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小用使在位,则社稷之臣也,虽岩居穴处,而王侯不能与争名,何也?仁义之化存尔。
如使王者听其言,信其行,则唐虞之法可得而观,颂声可得而听。
《诗》曰:“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取谋之博也。
这一段说什么是儒者?文章说:“儒者、儒也。
”什么是儒?“儒,术士之称。
”[《说文》]“术士”就是儒。
“通天地之人曰儒。
”[《法言·君子》]所谓“儒者”就是懂得天地人三者关系的人就是儒。
“儒之为言无也,不易之术也,千举万变,其道不穷,六经是也。
”儒者说到底就是,传播六经的人。
何为“六经”,就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儒家的六部经典。
这些书籍就是“不易之术”,就是千变万化,无穷无尽,什么都包括,无所不言的经典。
“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序,此儒者所谨守、日切磋而不舍也。
”概括地说,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间的次序,都是儒家遵循的,研究的学问。
“虽居穷巷陋室之下,而内不足以充虚,外不足以盖形,”虽然儒者都是一些穷苦的读书人,但是他们活得很充实一点也不空虚,走在外面也是一幅温文尔雅的形貌。
“无置锥之地,明察足以持天下,”虽然他们都很穷,没有立锥之地,但是他们明察秋毫,洞若观火,聪明睿智。
“大举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如果他们受到推举,就是王公之才,堪当大任。
“小用使在位,则社稷之臣也,”如果任用他们为小的官吏,也是一位社稷所倚重的臣子。
“虽岩居穴处,而王侯不能与争名,何也?仁义之化存尔。
”即便是他们,隐居在深山里,岩洞里,依然是名声雀起,传遍四海,那些王侯们也不能与之争名。
儒、释、道、的思维与认知
儒、释、道、的思维与认知一、引言:儒释道思维的独特魅力在东方文化中,儒释道三大思想流派相互交织、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儒释道思维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儒释道思维的内涵、特点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期引发读者对东方智慧之源的深刻思考。
二、儒家思维:以仁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儒家思维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提倡“仁爱”、“忠诚”、“礼义廉耻”等价值观。
在儒家看来,人应该通过自我完善来实现个人价值,同时关注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
儒家思维的特点在于其强烈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意识。
它认为,人应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仁爱之心儒家强调“仁者爱人”,认为爱人是人的天性,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通过培养仁爱之心,人们能够减少冲突和矛盾,增进理解和包容,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2. 礼仪之治— 1 —儒家认为,礼仪是维持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通过遵循礼仪规范,人们能够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减少社会摩擦和冲突,进而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转。
3. 忠恕之道儒家提倡“忠恕之道”,即忠诚于国家和人民,宽恕他人的过失。
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忠诚和宽容品质,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释家思维:以禅为旨的内心修行释家即佛教,以禅修为核心,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释家思维注重人的内心体验和精神追求,提倡通过禅修达到解脱和超越。
在释家看来,人生的痛苦源于欲望和执着,只有放下执念、回归本心,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释家思维的特点在于其超越性和实践性。
它认为,人应该通过禅修等内心修行方法,洞察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奥秘,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这种思维方式对于缓解人的心理压力、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作用。
1. 诸行无常佛家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关于儒的理解
儒字有两种意思:其一,即有道之士。
《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说:“凡有道术者皆称儒”。
其二,《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
”不过一般《说文解字》的最后一意接受较广。
“儒”即今所谓“学者”,是极普泛的一种名称。
《论语》,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可见那时只称有知识才艺者为“儒”,其中有君子,也有小人。
“儒”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
“儒”字本是古代对学者的尊称,字义是“雅”、“优”及“和”的意思,从“人”从“需”,指他们的思想学问能够安定别人,说服别人,为人所需。
自春秋、战国、秦、汉以后起,儒家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配人教版)教学课件单元整合2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上册
第二单元
2.察“对话”,明句读。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道、白、对、 谓”等字眼,这些对话标志,也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此类字, 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内容的起止。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 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厘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上册
第二单元
朱子感其言,故其精察妙契,著书立言,莫不由此。足下所示程子“涵 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之两言,固学者求道之纲领。然所谓致知,当 求其所以知,而思得乎知之至,非但奉持“致知”二字而已也,非谓知 夫理之一,而不必求之于分之殊也。朱子所著书,盖数十万言,巨细精 粗,本末隐显,无所不备。方将句而诵,字而求,竭吾之力,唯恐其不 至。然则举大纲、弃万目者,几何不为释氏之空谈也?近日学者盖不免 此失矣。吾侪其可踵而为之乎?
第二单元
学派 核心概念 例句
内涵
出处
故天下兼相爱 平等与博爱,不分血缘关系的
墨家 兼爱 则治,交相恶 亲疏、身份等级的高低,普遍 《墨子》
则乱。
平等地相爱互助。
2.请结合校园楼宇建筑的特征及用途,从本单元选文中提炼先哲 思想对其命名,并阐释其理由及意义。
【答案】略。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上册
第二单元
二、学习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1.通大意,先断易。 文言文断句的根本,在于对语段意义的准确理解。首先默读一至两 遍(默读时,可把文本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当主观断句题对待),在熟读文 段、把握文意后,凭借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遵循先 易后难的原则,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把握不准的部分,对于暂时难 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重点斟酌。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董仲舒新儒学。
董仲舒(约前179年—前104年),字子鲁,汉代著名儒学家,被誉为新儒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儒家学说的传承和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后世儒学的影响深远。
董仲舒的新儒学主要包括天人合一、性命论、政治哲学等内容,对儒家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认为天地万物和人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人应当顺应天地之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一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出了“天人合一”的伦理观念,对后世的儒学和道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董仲舒的性命论对儒家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认为人的性命是天地之气凝聚而成的,具有天赋的道德和智慧。
他强调人的性命是与天地相通的,因而人应当尊重天地,顺应天地之道,追求道德和智慧的完美。
这一思想为后世儒学的道德伦理和人性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此外,董仲舒的政治哲学也是新儒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提出了“贵贱有序,上下相亲”的政治理念,主张君臣之间应当相亲相爱,上下之间应当和谐相处,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还强调了君主应当以德治国,以仁爱之心待民,以求得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
这一政治理念对后世中国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儒家政治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总的来说,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涉及了天人合一、性命论、政治哲学等多个方面,对后世的儒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出了道德伦理和政治理念,为后世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后世儒学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家成己成人说新解
由此成为真己。诚为自成、道为自道,至诚之道完全 在于他对待万物自然而然而且使之各当其分。在此,
自己做主,由此决定了成己取决于自我的选择。这样 胡宏创造性地诠释了儒家的成己、成人和成物学说。
说并不等于承认成己是绝对自由的,不受任何外在制
从性本论出发,在 《知言》中,胡宏进一步指出,
约;也不等于说成己是成人、成物的绝对前提,并由此 性是本体和本原,物是由性派生的,但同时物与性又
视域中的成己说:
裕,责人则蔽。君子不临事而恕己,然后有自反之功。
故至诚如神。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 自反者,修身之本也。本得,则用无不利。有毁人败
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 物之心者,小人也;操爱人成物之心者,义士也;油然
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 乎物各当其分而无觅者,君子也。”意思是说,儒者能
物,知也。性之德 也,合 外 内 之 道 也,故 时 措 之 够做事而心有所克制,因此可以做到内不失成己、外
宜也。
不失成物,可以参赞天地化育;道义之士之所以为道
由上述可见,《中庸》成己成物说具有三大特征: 义之士就在于他具有爱人成物之心,小人之所以为小
1.自主性。成己必须出于诚心、诚意,发自内心, 人就在于他怀有害人败物之心,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伴随着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儒家的成己成人说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一些企业提出了成人为己成己达人和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经营理念有的人将成己成人当作个人的座右铭学术界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了较多的关注和探索发表了一批相关论著嵩山论坛2017年会也以成己成人
哲 学
儒家成己成人说新解
关 键 词: 儒家;成己;成人 中图分类号: D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18)03-0056-06
总结儒释道思想内涵
总结儒释道思想内涵儒释道是中国古代三大思想体系,儒家谈论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治理,释家关注人的苦难和解脱之道,道家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三种思想体系相互交织,亦相互影响,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修养和基本道德素养。
儒家的核心观念是仁,即人们对他人的关心和照顾。
仁的实践需要具备德行,如孝道、礼节、忠诚和诚实等。
儒家强调个体人的使命,认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学习并实践正直、公正的道德观。
儒家还倡导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品行和道德,以及推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儒家思想中,理论和实践是相互关联的。
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探讨了如何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儒家强调政府的责任是保障和引导人民生活,儒家教育思想对后来的秦汉时期的政府有着深远的影响。
释家思想关注个人的痛苦和解脱之道。
释家的核心观念是觉悟和解脱。
释家认为人类的痛苦来自于欲望和执着之中,通过禅修和修行来实现内心的净化和解脱。
释家思想认为人应该超越世俗的欲望和贪婪,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释家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诗词、绘画和禅宗等艺术领域。
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道家的核心观念是道,即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道,与自然保持和谐和平衡。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认为人的努力和过度干预都会破坏自然的秩序。
道家思想主张自然而然的发展,人们应该放下执着和欲望,顺其自然地接受生活的变化。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农业和环保方面。
儒释道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三种思想体系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释家思想关注个人解脱和内心平静,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儒释道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同时,儒释道思想也对世界文化和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
新儒家
• (3)现代新儒家是针对近代西方实证主义思 潮传入而形成的,这个学术思想从反实证主 义回到儒家的心性之学,突出人作为认识主 体、道德主体的观点。因此,现代新儒家是 本世纪一个具有民族本体的文化立场、采取 真善统一的思维方式、推崇直觉的思维方法 的学术思相流派。 • (4)现代新儒家是在本世纪20年代产生的以 接续儒家道统为己任、以服膺明儒学为主要 特色、力图用儒家学说融合、会通西学以谋 求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
• 学衡是现代新儒家的学术源头。
• 1921年学衡社的成立及1922年学衡杂志的创 刊,以纯学术的形式融化新知昌明中国文化的 精粹,同时也引发了新儒家哲学思辨的兴起。 • 学衡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具有永恒的 价值,是构成民族文化的基石。孔子是中国文 化的集大成者和开创者,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 的主轴。 • 其“树立了一面旗帜分明的大旗,担负起中流 砥柱的重责大任”。 • 学衡派认为,“以儒家之根本精神,为解决今 世人生问题之要义”。
四、新儒学发展的迷失与困境 • (一)在现代新儒家看来,现代民众冷漠 儒学,并非意味着儒学面临着生存危机, 反倒证明了儒学在现代社会里具有顽强的 生命力。 • (二)现代新儒家认为,现代民众因其生 存困境而必然认同儒学。 • (三)现代新儒家中的某些人,比方说杜 维明先生,从儒学的现代命运“取决于它 的听众”这一认识出发,强调儒学能否长 足发展,“关键决定于儒家的学术思想到 底有无见证者。”
• 第二代第三群: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 • 他们对西方哲学、文化的理解超越了前两代新 儒家,但是在对某些重要问题的认识上,如对五 四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对孔子的评价等,又有很 强的情绪化倾向。 • “智者型”的牟宗三 • “仁者型”的唐君毅 • “勇者型”的徐复观
总结儒释道发展的思想内涵
总结儒释道发展的思想内涵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思想流派,起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并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思想内涵。
这三大思想流派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致力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社会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教育、道德和家庭观念。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爱,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以及不伤害他人的道德原则。
儒家思想主张通过教育将个人塑造成道德高尚的人,并通过个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另外,儒家思想也非常重视孝道和家庭观念,认为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对于个体的义务和责任的强调,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
释家思想强调禅修和慈悲心。
释家思想的重要核心是慈悲与舍己,即对所有众生表现出无条件的关怀和慈爱。
释家思想主张通过修行和禅坐来实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将个人释放出轮回的苦难,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解脱。
释家思想也强调世间的矛盾和冲突来自于欲望和贪婪,而通过舍己为人,放下私欲和个人利益,才能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和谐。
释家思想对于个体的内心修养和释放,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自由。
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无为而治,即通过顺应自然的道德原则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协调和平衡。
道家思想主张人类应该放弃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而追求无欲无求的境界,让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的运行相融合。
道家思想中的“道”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和道德观的多样性,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选择和行为方式。
道家思想对于自然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的提出,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体而言,儒释道三家思想都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在道德伦理观念上还是人生价值观上都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与思考方式。
儒家思想强调责任和义务,强调家庭观念和社会道德的塑造;释家思想强调舍己为人、慈悲心和内心的修养;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多样性。
钱穆:《论语新解》电子版——学而第一
钱穆:《论语新解》电子版——学而第一钱穆:《论语新解》电子版——学而第一2006-03-29 08:57:51 来自: 先论语新解(上篇)作者简介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
1912年即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
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目录上篇一、学而篇第一二、为政篇第二三、八佾篇第三四、里仁篇第四五、公冶长篇第五六、雍也篇第六七、述而篇第七八、泰伯篇第八九、子罕篇第九十、乡党篇第十学而篇第一(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子曰:或说;子男子之通称。
”或说:”五等爵名。
春秋以后,执政之卿亦称子其后匹夫为学者所宗亦称子,孔子、墨子是也。
或说,孔子为鲁司寇其门人称之曰子。
称子不成辞则曰夫子。
”《论语》孔子弟子惟有子、曾子二人称子,闵子、冉子单称子仅一见。
学:诵习义。
凡诵读练习皆是学。
旧说:“学,觉也,效也。
后觉习效先觉之所为”谓之学。
然社会文化日兴,文字使用日盛.后觉习效先觉,不能不诵读先觉之著述测二义仍相通。
时习:此有三说。
一指年岁言。
古人六岁始学识字,七八岁教以日常简单礼节,十岁教书写计算,十三岁教歌诗舞蹈,此指年为时。
二指季节言。
古人春夏学诗乐弦歌,秋冬学书礼射猎,此指季节为时。
三指晨夕言。
温习、进修、游散、休息,依时为之。
习者,如鸟学飞,数数反复。
人之为学,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无倦。
悦:欣喜义。
学能时习,所学渐熟,人之日深,心中欣喜也。
有朋自远方来:朋,同类也。
志同道合者,知慕于我,自远来也。
或以方来连读,如言并来,非仅一人来。
当从上读。
乐:悦在心,乐则见于外。
孟子曰:“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慕我者自远方来,教学相长,我道日广,故可乐也。
人不知而不愠:学日进,道日深远,人不能知。
虽贤如颜子,不能尽知孔子之道之高之大,然孔子无愠焉。
儒人在古代的意思
儒人在古代的意思
儒人是指古代中国儒家学派的学者、思想家和实践者。
儒家学派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学派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核心思想是儒家的仁爱之道。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仁爱、礼教、忠诚、诚信等美德,以达到社会稳定和个人修养的目的。
儒家强调道德修养,注重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治国理政。
儒家思想主张君主专制,认为君主应以德治国,通过仁政来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
孔子被尊称为儒门之祖,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学说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并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周而不比”等重要原则。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家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主流,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儒人在古代的意思是指儒家学派的学者和实践者,他们致力于推崇儒家思想,追求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君子儒和小人儒的意思
君子儒和小人儒的意思“君子儒”和“小人儒”是中国古代对儒者的两种称谓,它们代表了人们对儒者品格和行为的不同期待和评价。
要理解这两个概念,首先需要了解儒者的基本含义和背景。
儒者,即以儒家学说为主要信仰和实践体系的人,儒家学说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正当关系。
1、君子儒:“君子儒”指的是具有高尚道德和品格的儒者。
他们致力于儒家信仰,言行一致,遵循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价值观,致力于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完善。
君子儒通常表现出尊重传统、注重礼仪、有责任感、为人正直、谦虚有礼、宽容大度等品质。
他们以身作则,成为社会的楷模和榜样。
在儒家学说中,“君子儒”被视为理想的儒者形象,是人们所追求的境界。
2、小人儒:“小人儒”则指那些品格低下、行为不端的儒者。
他们虽然研习儒家经典,但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言行不一,缺乏真正的儒家道德实践。
小人儒通常表现出唯利是图、虚伪狡诈、自私自利等不良品质。
他们以追求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不顾及他人和社会利益,甚至利用儒家学说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
在儒家学说中,“小人儒”被视为儒者的负面形象,是人们所鄙夷的对象。
通过对“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品格和行为。
君子儒以儒家信仰为内心支柱,注重自身修养,致力于社会和谐与进步;小人儒则将儒家学说视为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缺乏真正的道德实践和品格修养。
这两种称谓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古代,它们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区分“君子儒”和“小人儒”两种不同的儒者形象。
君子儒代表着积极向上、正直有德的一群人,他们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为社会树立正能量的榜样。
而小人儒则代表着虚伪、自私、唯利是图等负面特质,是人们需要警惕和反对的形象。
因此,“君子儒”和“小人儒”的称谓提醒我们,作为儒者或任何信仰体系的人,应该注重内在的品格修养和真正的道德实践。
儒人的意思
儒人的意思就好比现代的“文艺青年”。
也许有些人认为我对儒人二字的解释不准确或者表述不清楚,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他们是怎样理解和定义的吧!按照百度百科上的解释:儒人主要指以继承发扬儒家学术精神、提倡和复兴儒教的方式从事政治活动并作为其主流的一种知识分子群体。
但它同时也包括了与之相关联的儒教的信徒和研究者,甚至还包括了那些将孔孟之道视为宗教而加以膜拜的人。
最早使用“儒人”这一名词的是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赐宰臣韩维以紫衣及旌其门曰“崇儒”,开始“儒人”成为一种官职,后世沿袭。
当然随着历史的变迁,儒人已经不仅限于文人雅士了,也渐渐演变成为民间普通百姓心目中的一类人物。
因此可见,儒人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但是如今我们却无法再找到这个词语了。
原因很简单,自新文化运动开始,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批判,而西方先进文明又冲击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根基。
这就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衰落,甚至消亡。
更何况由于近代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整个民族都被西方列强压迫着,而且由于政府腐败等原因,国力逐渐衰弱。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曾经显赫一时的儒人阶层日益走向没落。
在这里所说的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的含义十分广泛,不仅指孔孟等儒家圣贤,也指出身贫寒的读书人;不仅指学习儒家学问的学生,也指效仿儒家学问的君子;不仅指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也指影响深远的其他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虽然在当代社会中,儒人一般是指学习儒家学问的学生,但实际上除了儒家学问外,儒人的范围非常广泛,他既指读书人,也指工商业界的人士。
儒人往往具备多方面的才能,例如懂得礼仪,尊敬师长,孝顺父母,善待朋友,喜欢交游,乐于助人,淡泊宁静,清廉节俭,爱护环境,注重养生等等。
钱穆《论语新解》读书笔记
钱穆《论语新解》读书笔记《论语新解》这本书其实已经买了一年有余了,但是看得总是断断续续,这周总算是磕磕绊绊的看完了,因为它不像其他书籍,这里的很多句子很有哲理,有时有趣但有时也略显枯燥。
书的作者是钱穆先生,他的注释很多时候读完会让人韵味甚足,即便有时并不是很理解。
看完全书,能感受到孔子十分重视伦理道德建设,非常重视对正确人生态度的培养和对高尚人格的塑造,对人生意义有着执著不懈的追求。
书中对于君子应怎样,小人又是怎样的有很多的描述。
读完后的收获便是感到有一股正能量向我扑来,有一种想要完善自身的自觉意识。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中的仁,出现的平率真是不低,甚至可以认为是围绕着“仁”来描述的。
仁可以说是一种境界,并且要达到这种境界,只能是通过自己。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比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等。
仁者爱人,即要求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和尊重。
论语中有个故事说某天孔子家着火了,孔子回来后,首先问的是人伤着没有而不是房屋,这与今天的以人为本思想不谋而合,但现实中之前“小悦悦”等事件说明了当今社会仍旧缺乏这种仁爱的思想,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在当今仍旧适用。
克己复礼,则说明了仁与礼的关系,礼主要是指礼仪、礼制人的行为规范等,当生活中人的言行合乎于礼,斯仁至矣!仁可以说是通过礼来具体表现的。
同时,孔子的仁也是看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而不是拘泥于小节,从孔子肯定管仲的仁,便能体现出。
总而言之,仁是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的,是一种博爱的精神,也是一些道德原则和礼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是对朋友、亲人还是陌生人都能心存感激,以诚待人,便是仁。
写到这,突然看到在书的前面也有一小大断的小评语,是关于子曰: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这句话的。
对于这句话,钱穆先生在书中这样描述道:本章所举之四条目,其先后轻重之间,正贵教者学者之善为审处。
颜渊称孔子循循然善诱人,因难定刻板之次序。
书中的白话翻译将游于艺译作游泳在艺上,我觉得不是很恰当,我查阅了古文字典,游有广泛涉猎之意,而艺是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比较好的翻译版本将此句译作游习于六艺,应该是比较贴切的。
儒的名词解释
儒的名词解释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支重要学派,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传承至今,对中国社会和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凭借其鲜明的人伦道德观、治国理政理念以及优秀的教育理念被誉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和名词是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1. 礼(Lǐ)礼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石。
礼在儒家的理解中既包含仪式、节日等形式上的行为规范,也指向了社会关系中的道德、道义、社会礼仪等方面。
儒家认为,通过遵循礼的原则可以使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礼的实质在于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的精神。
儒家教育中也注重培养学生遵守礼仪规范,以塑造良好的品行和道德。
2. 仁(Rén)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包含了对他人关怀、友善和善意的情感态度。
儒家认为,仁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互动方式。
仁旨在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体现了儒家注重人伦和和谐的价值观。
儒家认为,通过追求仁的目标,人们能够建立起亲密的家庭关系、友好的社会关系,并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仁也是儒家教育中的重要价值观,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同情心、关爱他人的品质。
3. 孟(Mèng)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孟非三年之丧”和“父母何为”等理念。
孟非三年之丧主张孝道超越传统的限制,认为父母的丧期可以适当减少,以减轻子女们的压力。
这种理念提倡有温情的关怀和爱,回应了当时社会变革的需求。
孟子还倡导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以推动社会关系更加和谐。
他的思想崇尚充满人情味、关注当下的道德伦理。
4. 理(Lǐ)理在儒家思想中既指道理,又指原则和规范。
儒家认为人类行事需要有规范或原则,以保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这种理念在治国理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儒家希望通过理的引导来创造和维护公平正义。
儒家思想中,君主的统治需要基于理,以有效地治理国家和稳定社会。
以道释儒的名词解释
以道释儒的名词解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儒家思想以其独特的理念和价值观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儒家经典中,有一种名词解释的方法被称为“以道释儒”。
这种方法通过探索和解读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试图揭示儒家文化的本质和精神内涵。
在本文中,我将尝试以道释儒的方式来探讨一些重要的儒家名词,以期对儒学的理解和传承做出一些贡献。
首先,让我们来聚焦于“仁”。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一句话表达了仁者的核心价值观,即顺应自然、尊重他人、关爱社会。
从道家的视角来看,仁可以理解为符合大道的品德美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修养自己和影响他人的关键。
通过以道释儒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仁的内涵和价值,进而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接下来,让我们转向“礼”。
在儒家经典中,礼被视为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基石。
从以道释儒的角度来看,礼可以被理解为顺应大道的行为准则。
儒家认为,通过遵循礼仪规范,可以实现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
然而,礼并不是僵化的规则,它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变革。
通过以道释儒,我们可以认识到礼的灵活性和包容性,从而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
让我们继续探讨“孝”。
在儒家的伦理观念中,孝被视为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基石。
从以道释儒的角度来看,孝是顺应大道的道德准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因素。
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也是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后代的关心。
通过以道释儒,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孝的重要性和内涵,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价值观。
最后,让我们关注一下“学”。
在儒家文化中,学被视为修身养性、丰富知识和树立道德的重要手段。
从以道释儒的角度来看,学可以被理解为追求真理和智慧的过程,以达到与大道的和谐。
学不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追求,更包括对内心的反思和对他人经验的借鉴。
通过以道释儒,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的终极目标,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扰。
儒的名词解释
儒的名词解释
第一个解释“儒”字的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人部》对“儒”的解释为“儒,柔也,术士之称。
从人,需声”,之后二千多年来没什么人质疑讨论。
许慎是儒者,对“儒”字的解释偏向哲理性,但没有解释儒者为何“柔”,于是引发近代截然不同的大辩论。
胡适《说儒》中说,“周初的儒都是殷人,都是殷的遗民,他们穿戴殷的古衣冠,习行殷的古礼。
”胡适认为商朝无儒,周初那些自觉保留了殷商文明的前朝遗民才能够被称为儒。
其中一部分殷人在亡国之后,沦落为执丧礼者,而周人对殷商遗民比较蔑视,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经常拿宋国开玩笑,守株待兔的就是宋国人,于是儒就成为周朝社会对有此类文化的术士的蔑称,进而这种文化只能以柔弱之势存在。
1。
对儒的理解
对儒的理解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它包括了丰富的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治理理念。
对儒家学说的理解,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展开。
儒家学说强调人的道德修养。
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修养和教育来实现自己的道德追求。
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认为人应该以仁为核心,即以关爱、宽容和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
儒家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提倡孝悌忠信等传统美德,倡导个人的自律和道德自觉。
儒家学说注重社会和谐与治理。
儒家认为,社会的和谐需要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通过君子治国、有道德的领导者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儒家思想提出了“君子之道”,即为人民做好榜样,用道德和仁爱来治理社会。
儒家还强调了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社会关系的和谐,提倡了“五伦”的道德观念,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家庭和睦。
第三,儒家学说强调知识和学问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通过学习和修养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的价值实现。
儒家注重人的思想修养,提倡“格物致知”,即通过观察和实践来获取知识。
儒家强调传统文化和经典的学习,认为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和理解,可以培养人的智慧和道德品质。
儒家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
第四,儒家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
儒家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应该顺应天道,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儒家强调了人的责任和义务,提倡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儒家学说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儒家思想强调了个体的修养和道德自觉,注重社会的和谐与治理,强调知识和学问的重要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学说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儒家学说依然在中国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儒家思想也在国际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学习。
自然之天与宗教之天——荀子之“天”概念新解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讨论的主要问题,那么,何为天?何为自然之天,何为宗教之天?自然之天与宗教之天的关系怎样?这是研究天人关系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潘志锋把学界关于“天”的涵义的观点归纳为六种:1、一义说,以季羡林为代表,认为“天”即大自然。
2、二义说,以王明为代表,认为“天”一指有意志的天神,一指自然的天体。
3、三义说,以张岱年先生、宋志明为代表,张岱年先生认为“天”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
宋志明说“天有主宰、自然、义理三种涵义”。
4、四义说,以康中干为代表,认为“天”指意志之天、无为之天、道德之天、自然之天。
5、五义说,以冯友兰先生为代表。
冯友兰先生认为天有五义: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
任继愈先生也主张天有五义:主宰之天、运命之天、义理之天、自然之天、人格之天。
6、混沌说,以刘泽华为代表,认为“天”是一个混沌概念,神、本体、本原、自然、必然、命运、心性等等均在其中。
这个归纳很全面,囊括了学界对天的涵义所提出的不同观点,然而目前被广泛承认并引用的是冯友兰先生的天有五义说。
冯友兰先生总结出“天”这个名词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五种涵义:一是“物质之天”,即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苍苍者,也即与地相对之天,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太空。
二是“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即宗教中所说的有人格、有意志的“至上神”。
三是“命运之天”,即旧社会中所谓运气。
四是“自然之天”,即唯物主义哲学家所谓的自然。
五是“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即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虚构的宇宙的道德法则。
冯友兰先生认为,唯心主义者所说的“天”是“主宰之天”或者“义理之天”,而唯物主义者所说的“天”是“物质之天”或“自然之天”。
张岱年先生与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异曲同工,最高主宰相当于主宰之天与命运之天,广大自然相当于物质之天与自然之天,最高原理相当于义理之天。
物质之天也就是自然界存在的天,对于古人来说,它与自然之天是一回事,因为在古人眼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四季更替等现象都属于天之运行的范畴,并没有对大气构成的那个天与自然现象进行区别对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者”新解荆培运《中华读书报》( 2016年03月16日 15 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作“儒者”?按照孔子的“儒行”标准,配得上这个称号的人不多。
佛陀要求他的弟子智信智愿智行,可达到这个标准的又有几人呢?成佛不易,成儒也难。
但是,一种理论形成之后,结果往往如此:开创者全面而深刻,信奉者难以企及,只能在某一方面继承和发展。
佛门当中,一般的行者,只要发菩提心、智求佛道、救度众生,就可以称为菩萨(具有大道心的众生);若有人奉行儒教,在立言、立行或立德方面有所建树,也应该被视为“儒者”——具有儒家思想道德的人。
不然,孔子和佛陀就成了孤家寡人。
沿着传统的路径,我们看到,孔子之后,“儒者”主要有三种形态:立言派,如曾参孟轲董仲舒朱熹等人;立行派,如诸葛亮王猛房杜赵普刘基康梁等人;立德派,如颜渊王祥等人——这只是相对的划分,中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立言派对孔子的理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他们既有选择地发展了它,又“修正”了它:曾参是圣人之“一体”(不是“全体”),一辈子专门研究“孝”,创作了《孝经》。
但如果孝不是出于天性而是出于理论自觉,那它八成是水货。
孟轲从根本上理解和继承了孔子思想的精髓:社会责任感,却把这一切归结为“性善”。
董仲舒违反孔子“盖阙如”的原则,拿“天变”吓唬当权者,让“儒术”离迷信越来越近。
朱熹的“理学”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
他完全不明白,孔子的学说本来就是处理这个世界的“人欲”问题的,其基本宗旨就是将各个阶层和个体之间的“人欲”亦即物质的精神的利益协调起来,达到“中庸”状态。
朱熹的“修正”,就像向一锅汤里投进几只苍蝇。
关于立行派,一个常见的疑问是:这些人也是“儒者”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对比一下两汉前后的知识精英,看看他们的思想基础有什么变化。
不难发现:汉代以前(包括西汉前期)的知识精英,除了伊尹周公孔子孟子等人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以天下为己任”,其他如姜尚老子孙子商鞅张良韩信等人,都是以“争鸣”的形式存在着,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
比方说姜尚,他是一个军事家,另外还可以说是重商主义的鼻祖。
老子主张无为和“小国寡民”。
孙子关注的是战争艺术本身。
商鞅为历史找到了出路——郡县制,这里有伟大的智慧,却没有道德考虑。
张良跟着刘邦干的动机是反秦,“为韩报仇”。
韩信呢,频繁地跳槽,只想找个好老板,待遇高一点。
萧何陈平等人作为典型的“布衣之相”,当初靠上刘邦只是为了“附骥尾”混个好前程。
叔孙通是第一个拿“儒术”换钱的“知时变”的人。
主父偃发明的“推恩法”对巩固中央集权具有决定性意义,却是一个秉持“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信念的赌徒(桓温后来以一句“若不流芳百世就当遗臭万年”的名言成为主父偃的“知音”)。
对这些人来说,证实自我价值是最重要的,所谓“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至于“天下”和“民”如何,那是相当次要的事情,有人脑袋里甚至根本就没这根弦。
到了西汉末期,情况发生了变化:接受了一百多年居于“独尊”地位的儒术的教育,知识精英们的灵魂已被陶铸成型,从此再也无法彻底“退转”。
邓禹与萧何,角色完全相同,萧何想的是“虎变”,邓禹想的就是“天下”和“民”了。
简言之,知识精英们寻到了“正觉”,有了灵魂。
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发仁爱心,求经济道,自觉在此岸为“众生”营造一个“小康”水平的乐土。
后来者如荀彧、诸葛亮、王猛、高颎、房玄龄、杜如晦、李靖、赵普、王安石、岳飞、许衡、刘基、于谦、王守仁、张居正、曾国藩、康梁,等等等等,他们表面上时法时道、时隐时佛,有的甚至已经公开拥抱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但在其灵魂深处,又有谁不是按照孔子的教导行事呢?鲁迅先生在论及魏晋名流饮酒服药时曾说:那些故意损坏礼教的人其实是太相信礼教了。
这难道不是他本人的曲折自述吗?《鲁迅批判》说鲁迅“彻头彻尾是近代西洋科学精神下的一个信徒和传播者”,完全忽略了问题的本质。
立行者很多,只能选取有代表性的几个加以分析。
我们选取荀彧诸葛亮王猛,他们都处在礼教沉沦的乱世,分别代表雏形始现的士族庶族和“寒流”知识精英,看他们是如何践行儒教的。
荀彧“少有才名”,是当世名流。
他“见汉室崩乱,每怀匡佐之意”。
听说曹操雄才大略,就投奔了他。
以兖州为根据地、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是荀彧出的点子。
他是曹操的参谋长。
有人说,荀彧父祖皆为汉臣,却投靠曹操,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馊主意,不忠不孝,根本算不上“儒者”。
其实曹操当初是一个深受儒术熏陶的“有志青年”,为平定董卓之乱“毁家纾难”,比“皇叔”他们还“忠”得多。
荀彧要“匡振汉朝”,不投奔有本事的曹操,投奔其他人什么用呢?此外,人们只看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给曹操带来的利益,却没看到它为曹操带来的抑制:无论你假借天子的名义捞了多少好处,你终究还要面对这块试金石——怎么处理天子。
你要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吗?那当然好,荀彧当初就是这样寄望于曹操的;你要废汉自立吗?那么,“篡逆”之名就无论如何也洗不掉,王莽董卓的命运就可能降临。
简单地说,天子这种人放在身边,你忠,就是正资产,不忠,就是负资产。
汉献帝这个烫手山芋,是拿着好还是不拿好,“令诸侯”能否“令”得动,曹操当时可能真的没想明白,就落入荀彧这个“套”。
事实上,不但刘备孙权这些老油子不听嚷嚷,就是袁绍袁术这帮很二的人,也对曹操从天子那里讨来(也许是要挟来)的“令”不屑一顾,反而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孙权刘备没挟天子,不也一样成功割据一方吗?到后来,尽管孙皓那么残暴刘禅那么愚笨,也没人欺负他们的孤儿寡母,相反,还出了不少忠臣——这都是曹操求之不得的。
可见曹操并未“挟”来多少好处。
很多人怀疑荀彧暮年自杀是“曲终奏雅”,这是因为没看清他下的“套”。
司马光就意识到了,他相信荀彧的初衷是先给天子找个窝安顿下来,不用到处流浪,然后借曹操之手削平群雄,“匡振汉朝”。
其实荀彧的家世、教养、名望,都撇不开一个“儒”字,他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作为有灵魂的儒者。
但作为一只“鸟”,他到底还是择错了“树”。
“树”也会变化的。
择“树”可马虎不得!所以诸葛亮隐居隆中,直到刘“皇叔”三顾茅庐才肯出山。
他在等什么呢?等那个能代表正统的“龙颜之君”。
这是一种道德选择。
以诸葛亮的智慧,岂能不知曹操孙权之能?岂能不知跟着他们混得更好?但他一直不求闻达。
诸葛亮治蜀,用法严峻公平,世称良相——不要一提依法治国就说是什么法家者流,这纯粹是个误解。
治世岂能无法?区别在于儒者法德并用宽猛相济意在“化”民,法家纯任法术只猛不宽意在“治”民。
诸葛亮法德并用,“开诚心、布公道”,以杰出的忠勤廉能品质,正身率下,将小小的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能对强大的魏国采取攻势。
他兴复汉朝的理想没能实现,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他复制张良占领关中的计划遇到了新问题:魏国在关中的统治很稳固,司马懿不是章邯,诸葛亮本人也不是韩信。
但历史仿佛开了个玩笑,诸葛亮灭曹魏的目标,由他的对手司马懿实现了。
我们不知道司马懿是怎样一步步下决心这样干的——虽然曹操对司马懿不信任,魏文帝魏明帝却对司马懿倚重有加——但可以推论,当曹操处理荀彧塞在他手里的那个“天子问题”时,无论是出于义愤还是出于什么动机,司马懿都没有受到“忠”的教育,反而看到了投机的利好。
于是,曹操在荀于彧设下的这个“套”里,以自己的“篡逆”言行,训出一批山寨版的潜在“篡逆”者,待机而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两汉确立的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道德大厦垮掉了。
无论是世俗道德还是宗教道德,社会都需要一个道德支撑;失去了这个支撑,长治久安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魏晋王朝的短命,不仅是由它们那些具体的失误造成的(例如魏明帝顾托失人和晋初分封),也是道德大厦倾覆的必然结果。
而曹操,正是那个首先动摇大厦的人。
他的“不忠不孝”的任人唯才的标准,他的“不忠不孝”的亲身实践,都像他的文学作品一样,开一代新风。
在这种新风熏陶下,曹操首先得到了一个“狗鼠不食汝余”(曹丕生身母亲对其操行所下的评语)的儿子,他就是曹丕,后来的魏文帝。
不要怪民间将曹操弄成白脸唱来唱去,魏晋以后三百年的分裂战乱,从传统道德的角度看,曹操就是亲手打开那个魔盒的人。
在这种“篡逆”成了传统的环境中,“忠”是不能提了,能提的只有“孝”。
玄学佛道大盛,填补的就是儒学偏枯的空白。
东晋的王导谢安之流,大庭广众之下是不谈“经济”的,而是喜欢跟和尚道士交往,以示无“用世”之情。
这个时候,反倒是“正朔”不在的北方,儒学得到一定程度的复兴。
前秦的王猛,出身平民,与王导不同,他辅佐氐族皇帝苻坚,堂而皇之用的就是诸葛亮那一套。
苻坚本身儒化得很深,胸怀大志,欲统一中华。
他与王猛一见如故,志同道合,“若玄德之遇孔明”。
苻坚经常亲临太学,“黜陟幽明,躬亲奖励,罔敢倦违”,他的想法是“庶几周孔微言不由朕而坠”。
在王猛的全力辅佐下,前秦“外修兵革,内综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国富兵强,垂及升平”,与东晋的苟延残喘形成鲜明的对比。
王猛是出将入相的人物,他在更大的范围实现了荀彧诸葛亮的理想,成为后来知识精英仰慕效法的对象。
与荀彧诸葛亮王猛类似,后世众多知识精英,无论在理想信念还是在社会实践方面,都体现着孔子治平天下济世拯民的思想,他们是孔门的“菩萨”,是真正的“儒者”。
单纯的立德派人数不多,因为立德必须通过立言立行来完成。
从广义上讲,立言立行同时就是立德。
颜回王祥比较特殊,既没有写书也没干什么大事,却备受推重。
那么,断代史《儒林列传》里面那些读圣贤书并以此为业的老先生,算不算“儒者”呢?这可不好说。
经验告诉我们,念经的人不一定信佛,读圣贤书的人未必听圣贤的话,也不一定照圣贤的“指示”办事,其中更不乏拿“儒术”当破烂换钱的人。
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多几个心眼。
之所以说那些立行者是真正的“儒者”,就是因为手里捧什么书嘴里说什么话都不重要,关键在真信还是假信,这只能从他们的行事来判断。
就拿二十世纪初中国的那些“愤青”来说吧,他们不怕杀头,绝不温良恭俭让,专做“已甚”之事。
他们这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自己过得好一点吗?他们可不是“赵光腚”,相反,这帮人大多家境优裕、学富五车,有的还是秀才举人进士,像蔡元培章士钊他们早已是社会名流,轻而易举就能锦衣玉食官运亨通,用不着这么冒险。
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干吗?可以抽大烟逛妓院听戏玩牌搞名媛嘛。
看来这是个“活法”或者叫“人生观”问题,看来他们灵魂深处有一种东西在“作祟”。
这种东西被“西风”一吹,变得不可抑制。
这种东西是什么呢?佛法道,都对不上号,看来还是孔夫子的主张:杀身成仁。
就是说,这些貌似反孔的“愤青”本质上恰恰就是“儒者”!“儒”是他们的隐性基因,“西”只是他们的显性基因。
有什么好奇怪的呢?逆反的儿子依然是儿子,而且可能是最有出息的那一个;依头顺脑的儿子,往往没出息,甚至还会败坏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