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孙叔敖埋蛇》附答案及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孙叔敖埋蛇》附答案及译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孙叔敖埋蛇》附答案及译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孙叔敖埋蛇》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忧而不食。
母问其故。
叔敖对曰:“儿闻见两头蛇者必死。
向吾见之,恐去而死也。
”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母曰:“无忧。
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电。
”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选自《新序》)注释:①尝:曾经。
②向:刚才。
③去:离开。
④阴德:暗中有德于人的行为。
⑤治:治理,管理。
阅读训练1、解释加着重号的词的意思。
(1)归而泣__________(2)向者吾见之__________(3)蛇令安在__________(4)叔敖对曰__________2、区别加着重号的词的用法。
(1)母问其故__________(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3)杀而埋之__________(4)忧而不食__________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4、短文运用什么刻画方法,刻画了幼时孙叔敖怎样的形象?读罢此文谈谈你对孙叔敖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回家(2)刚才(3)哪里(4)回答2、(1)缘故(2)所以(3)连词,表顺接④连词,表因果3、(1)刚才我见到了两个头的蛇,恐怕离开母亲而死了。
2011年高考文言阅读解析及翻译
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到9题。 1.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 些事情是可以做但不能说的,有些事情是可以说但 不能做的,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有 些事情是容易做但难以成功的,有些事情是既难做 成又相当容易做坏的。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 留意也。这四方面的策略,只有圣人有独到的见解 并且时刻留意。 2.誳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 行之。小事委曲、大事伸张,圣人是这样的处事原 则;小处可以弯曲,大处必须站直,圣人是这样的 行事原则。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 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周公 有杀害亲兄弟管蔡的精神负担,齐桓公有和公子纠 争夺国政的恶名,但是周公以匡扶周室的正义行为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B.泽命不渝,信也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已:停止 渝:坚持 修:治理 济:渡过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答案:C 解析:延,延请。 长:执掌 结:聚合 延:招聘 赞 :辅佐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
上海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①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 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 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 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②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 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①不 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 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 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 ‘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 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③楚民俗好庳②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 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 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③。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 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④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
高二语文文言文训练1
高二语文文言文训练班级:姓名: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练习。
(15分)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
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
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王公不答。
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
鞠大失所望。
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
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
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
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
"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8分)(1)知杭州仁和县( ) (2)以谢平昔奖进( )(3)于是不复冀其相知( ) (4)所忧者气峻而骄( )2.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4分)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 B.以谢平昔奖进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D.以成其德耳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鞠咏之才,不患不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王化基对鞠咏"故抑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5.王化基对待下属的可贵之处表现在何处。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史弼传①史弼,字公谦,陈留考城人也。
为平原相,时诏书下,令举钩党,郡国所奏,相连及者多至数百,唯弼独无所上,从事①责曰:“诏书疾恶党人,青州六郡,其五有党,平原何理而得独无?”弼曰:“先王疆理天下,画界分境,水土异齐,风俗不同。
文言文阅读《史记·循吏列传孙叔敖》练习及答案译文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
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
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奠安其处,次行不定。
”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
”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
”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
今市令来言曰市乱。
臣请遂令复如故。
”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楚民俗好庳①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
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
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②。
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
”王许之。
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
子产者,郑之大夫..也。
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
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
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
二年,市不豫贾。
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四年,田器不归。
五年,士无尺籍③,丧期不令而治。
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
过听杀人,自拘当死。
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
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
”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
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
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
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节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注]①庳:bi,矮小。
②梱:kun,门槛。
③尺籍:汉制,把杀敌斩首的功劳记录在一尺长的竹板上,称“尺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B. 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C. 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D. 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与“隐士”的含义完全相同。
《孙叔敖传》阅读练习
《孙叔敖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
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
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奠安其处,次行不定。
”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
”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
”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
今市令来言曰市乱。
臣请遂令复如故。
”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
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
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梱。
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
”王许之。
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
子产者,郑之大夫也。
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
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
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
二年,市不豫贾。
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四年,田器不归。
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
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
过听杀人,自拘当死。
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
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
”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
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
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
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节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注]庳:bì,矮小。
梱:kǔn,门槛。
尺籍:汉制,把杀敌斩首的功劳记录在一尺长的竹板上,称“尺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离日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B.李离日/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C.李离日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D.李离日/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与“隐士”的含义完全相同。
文言文《史记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②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
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
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③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
百姓不便,皆去其业。
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
”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
”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
”后五日,朝,相言于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
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
臣请遂令复如故。
”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王许之。
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法令所以导民也所以:____________(2)秋冬则劝民山采劝:_____________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政缓禁止(_______)A.禁忌B.禁令C.制止D.约束(2)远者四面望而法之(_______)A.守法B.合法C.依法处治D.效法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
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高其梱。
19.第⑤段画线部分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20.依据文意,对本文出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循吏列传》B.《史记·儒林列传》C.《史记·货殖列传》D.《汉书·刑法志》21.本文选材颇具匠心,请结合第②③④段加以分析。
16.用来……的鼓励,劝勉17. B D18.朝廷的政令屡次下达,百姓不知道听从哪条政令,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您如果想要使百姓的马车变高,我请求教导百姓,让他们加高家里的门槛。
19.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对比阅读《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今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
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两段文字君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注】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
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比至.陈( ) ②或.说陈王曰( )③将军身被.坚执锐( ) ④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以.激怒其众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自辩数,乃.置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D.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多文本专练(含答案)
文言文专题训练------多文本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文本二】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学记》)【文本三】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
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文本四】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邵)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选自秦观《劝学》)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B.又从而庸之庸:归功C.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过:过失,过错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殆:大概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因为长句,歌以赠之B.故虽有勤劳之苦蚓无爪牙之利C.木直中绳,以为轮叩之以小者则小鸣D.是犹求饱而懒营馔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3.秦观《劝学》文中第①段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B.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C.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D.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4.对以上四个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段文字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继而用比喻论证论述了学习在提高人的素质等方面有重大意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
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
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
屡辟公府,不起。
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
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
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乎广等上疏荐稚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又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
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
”桓帝乃以安车玄䌲①,备礼征之,并不至。
帝因问蕃曰:“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蕃对曰:“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
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
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
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
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
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
众怪,不知其故。
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
《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吾无德以堪之。
”(节选自《后汉书·徐稚传》)【注】①玄䌲:黑色与浅红色的布帛。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又/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B.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又/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C.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D. 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乂/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孺子是徐稚的字。
《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年十岁则诵古文。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
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还报命。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
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
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
夫天下称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风,达大王、王季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
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
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予为太史而不论载,废天下之文,予甚惧焉,尔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䌷史记石室金鐀之书。
于是论次其文。
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
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
”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
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惲祖述其书遂宣布焉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赞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
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
文言文阅读《史记·循吏列传孙叔敖》练习及答案译文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
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
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奠安其处,次行不定。
”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
”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
”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
今市令来言曰市乱。
臣请遂令复如故。
”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楚民俗好庳①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
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
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②。
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
”王许之。
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
子产者,郑之大夫..也。
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
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
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
二年,市不豫贾。
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四年,田器不归。
五年,士无尺籍③,丧期不令而治。
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
过听杀人,自拘当死。
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
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
”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
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
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
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节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注]①庳:bi,矮小。
②梱:kun,门槛。
③尺籍:汉制,把杀敌斩首的功劳记录在一尺长的竹板上,称“尺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B. 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C. 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D. 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与“隐士”的含义完全相同。
司马迁《史记 循吏列传》班固《汉书 循吏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
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
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
”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
”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
”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
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
臣请遂令复如故。
”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
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 材料二:汉兴之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
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
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
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
存问者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
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
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
天子器之,朝廷敬焉。
是时,张敞为胶东相,与邑书曰:“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此诚忠臣竭思之时也。
直敞远守剧郡,驭于绳墨,匈臆约结,固亡奇也。
虽有,亦安所施?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业,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梁肉。
何则?有亡之势异也。
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
故事各达其时之英俊,若必伊尹、吕望①而后荐之,则此人不因足下而进矣。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子路曰:“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然。
”曰:“是知津矣。
”桀溺谓子路曰:“了为谁?”曰:“为由。
”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
”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与其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耨而不辍。
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抚然曰:“鸟兽不可与同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他日,子路行,遇荷蓧丈人,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
”复往,则亡。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下列对句中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使子路问津路口B. 而谁以易之替换C. 耰而不辍停止D. 植其杖而芸通“耘”,播种(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隐者,隐士,隐居不仕的古代知识分子,往往有着独立的人格和超凡的才德学识。
B. 子路,名子路,字仲由,孔子的弟子,曾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孔门十哲”之一。
C. 夫子,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犹今之所谓“先生”“老师”,此处指孔子。
D. 四体,人的四肢。
五谷,五种谷物,常指稻、稷、麦、菽、、麻,后来也泛指谷物.(3)把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彼执舆者为谁译文:那个拉着车的人是谁B.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译文: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避世的人呢C. 子路以告孔子译文:子路就告诉了孔子D. 复往,则亡译文:再到那里去看看,老人已经走了【答案】(1)C(2)B(3)C【解析】【分析】(1)A项,“津:路口”错误,应该为“津:渡口”。
B 项,“易:替换”错误,应该为“易:改变”。
C项,正确。
D项,“芸:通‘耘’,播种”错误,应该为“芸:通‘耘’,除草”。
故选C。
(2)B项,“子路,名子路,字仲由”错误,子路,名仲由,字子路。
《史记·滑稽列传》阅读答案
《史记·滑稽列传》阅读答案《史记·滑稽列传》阅读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史记·滑稽列传》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髃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
三日后,优孟复来。
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为*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老父告诫孙叔敖①》阅读答案及翻译
《老父告诫孙叔敖①》阅读答案及翻译老父告诫孙叔敖①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②,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诟④,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益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天意处之。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⑤!”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⑥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注释①选自《说苑·敬慎》。
孙叔敖:楚人,是春秋时楚国的名宰相。
②衣粗衣,冠白冠:穿粗衣,戴白帽。
③吊:慰问。
④使臣受吏民之诟:让我受到官吏和老百姓的诟贵。
这是表示谦虚的话,说自己无能。
⑤余教:还没说完的话。
⑥心:心欲。
阅读训练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____________ ②楚王不知臣不肖_____________③子独后来吊_________________ ④人尽来贺________________⑤子独后来吊__________ ⑥岂有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相同含义使臣受吏民之诟_______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______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_______苟富贵,勿相忘________禄已厚而不知足者人患处之_______重念蒙君实视遇厚_______3.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的含义。
一国吏民皆来贺___有一老父衣粗衣___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___官益大而心益小___益习其声___无益吾事___4.翻译下面句子,并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5.请用简炼的语意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穿戴②没有才能③您④都⑤来得晚,慰问⑥指教 2.①“使”,派②“贵”,地位高③“厚”,优厚 3.①“一”,全部,副词;一(个),数(量)词;详细,副词②“益”,更加,副词;逐渐,副词;好处,名词 4.自己身价高了,但对人民骄傲起来,人民就疏远他。
孙玉山:传记类文言文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
憨子记
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有一觞乎?” 黠者应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 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 “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 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眴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 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 也!”主人强颔之。 既而改御史。早期,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 命仆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常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 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 何有焉?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主亦 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 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蘖,劝主人逐之。 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 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 制穹庐、备粮糗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 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 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传 记 类 文 章 阅 读 方 法
初读全文,整体 感知故事梗概
细读题目,认真 研读词句含义 再读全文,加深 理解主旨方法
第一
第二
第三
例题一:
2007年高考(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 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 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 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 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 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 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 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 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 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 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 乐其志。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阅读答案及翻译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阅读答案及翻译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
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①,世俗盛美,政缓禁止②,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③。
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
百姓不便,皆去其业。
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
相曰:如此几何顷乎④?市令曰:三月顷。
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
后五日,朝,相言于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
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
臣请遂令复如故。
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楚民俗好庳车⑤。
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
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
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高其木困(门槛)。
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
王许之。
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史记•循吏列传》)【注】①和合:和睦同心。
②禁止:有禁则止,听从命令的意思。
③春夏以水:春夏时节借河水上涨使采伐的林木顺流而下运出去。
④几何顷:有多久。
⑤庳车:矮车,车的底座低。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施教导民,上下和合(引导)B. 居半岁(过了)C.百姓不便,皆去其业(放弃)D. 民皆乐其生(快乐)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三月为楚相项燕为楚将,数有功B.王以为庳车不便马先帝不以臣卑鄙C.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欲报之于陛下也D.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21、用现代汉语写出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
②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
22、结合文中材料,用自己的话对孙叔敖为政作简要评价。
(4分)参考答案:19、D (3分)20、A C (4分)21、①市场乱了,老百姓无人安心在那里做买卖,秩序很不稳定。
(2分)②楚王认为矮车不方便套马,想下令让马车增高。
(2/news/9C55066EF038AE29.hTml分)22、他为政采取的是疏导的方法,以仁政引导人民,凡是以民为本。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阅读答案及详细分析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阅读答案及详细分析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6分)①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
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②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
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①不定。
”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
”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
”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
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
臣请遂令复如故。
”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③楚民俗好庳②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
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
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③。
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
”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④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
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注】①次行:秩序。
②庳:低、矮。
③捆:门槛。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1)秋冬则劝民山采 (2)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3)市令曰:“三月顷。
” (4)令数下,民不知所从答案:(4分)(1)鼓励 (2)以……为乐 (3)左右(指时间) (4)听从什么细解: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及“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特点”。
其中既有实词,更有词类活用、虚词、固定结构等古代汉语语言现象。
可见,这道题目也不一定都是考查实词现象。
“劝”,勉励,在《劝学》中有此用法。
其为多义词,注意与“规劝”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规”,即要求对方改正某些行为以符合要求。
这里显然没有此意。
“乐”,本为形容词,这里带了宾语,所以,活用为意动,即“以……为乐”。
首先要判断其活用,再判断是什么词活用为什么词,最后再看看动作的发出者是谁,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了。
《孙叔敖纳言》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孙叔敖纳言》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孙叔敖纳言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选自《说苑·敬慎》)【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指都城。
③吊:吊唁。
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试题】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
2.请仿照示例,补充一则与“纳言”相关的事例。
(除甲、乙两文之外)(示例: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参考答案】1.(1)位高意下;(2)官大心小;(3)禄厚不取。
2.(1)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2)楚王听取墨子的谏言,停止攻打宋国。
(符合要求即可)参考答案30.① 戴着;② 都;③ 指教,教诲;④ 看低自己。
31.① 因身份地位显赫而在人前非常傲气的人,百姓会离他而去。
② 你小心保持这三点,足够用来治理楚国了。
32.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33.孙叔敖是个善于听从别人意见,并能虚心接受的好官员。
答尊重老人不给分。
【孙叔敖简介】孙叔敖(约前630-前593),蒍氏,名敖,字孙叔,春秋时期楚国期思(今河南固始)人,楚国名臣。
在海子湖边被楚庄王举用,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
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
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
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①,世俗盛美,政缓禁止②,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③。
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
百姓不便,皆去其业。
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
相曰:如此几何顷乎④?市令曰:三月顷。
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
后五日,朝,相言于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
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
臣请遂令复如故。
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楚民俗好庳车⑤。
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
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
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高其木困(门槛)。
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
王许之。
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和合:和睦同心。
②禁止:有禁则止,听从命令的意思。
③春夏以水:春夏时节借河水上涨使采伐的林木顺流而下运出去。
④几何顷:有多久。
⑤庳车:矮车,车的底座低。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施教导民,上下和合(引导)
B. 居半岁(过了)
C.百姓不便,皆去其业(放弃)
D. 民皆乐其生(快乐)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
A.三月为楚相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B.王以为庳车不便马先帝不以臣卑鄙
C.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欲报之于陛下也
D.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21、用现代汉语写出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①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
②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
22、结合文中材料,用自己的话对孙叔敖为政作简要评价。
(4分)
参考答案:
19、D (3分)20、A C (4分)
21、①市场乱了,老百姓无人安心在那里做买卖,秩序很不稳定。
(2分)
②楚王认为矮车不方便套马,想下令让马车增高。
(2分)
22、他为政采取的是疏导的方法,以仁政引导人民,凡是以民为本。
(4分)
附参考译文:
孙叔敖是楚国的隐士。
宰相虞丘向楚庄王推荐他,让他代替自己。
孙叔敖作了三个月楚相,施行教化,引导百姓,上下和睦同心,风俗十分美好,执政宽缓而有禁必止,官吏不做奸邪的事,盗贼也没有出现。
秋冬两季动员百姓进山采伐林木,春夏两季借助河流涨水运往外地,百姓能够得到自己谋生的门路,都生活得很快乐。
楚庄王认为楚国使用的钱币太轻,下令把小币改铸为大币,百姓感到不方便,都放弃自己的生业。
管理市场的长官向宰相孙叔敖报告说:市场混乱,百姓不愿意住在那里,秩序很不安定。
宰相说:像这样有多久了呢?市令说:三个月了。
宰相说:不用说了,我现在让市场恢复原状。
五天后,上朝,孙叔敖向楚庄王说:前些日子更改币制,认为旧币轻。
如今管理市场的长官来报告说市场混乱,百姓不愿意住在那里,秩序很不稳定。
我请求立即下令恢复以前的钱币。
庄王答应了,命令下达三天,而后市场恢复得像原来样。
楚国民风是喜欢乘坐矮车,庄王认为矮车不便于马行,想下命令把车子改高。
宰相说:政令多次下达,百姓无所适从,不好。
大王一定要改高车子,我请求让乡里人家加高门槛。
乘车的人都是有身份的君子,君子不能够频繁下车过门槛。
庄王答应了。
过了半年,人们都自动加高了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