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常用检查的适应症及护理措施
心内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心内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心内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一、危重病人抢救护理1、血压监测(1)常规监测1、血压测量:以口腔内膜为桩心,用测压袖测定收缩压和舒张压。
2、血压动态监测:采用脉搏压动态监测法,可以及时检测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及时作出调整。
(2)非常规监测1、外周静脉血压检测:采用脉搏压动态监测设备,将床头柱定位在患者静脉的高出肢体表面2~3cm处,以中指按压患者外周静脉,将血压检测设备气压向静脉处挤压,血压检测设备显示的是温和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基本与收缩压相同或略低。
2、腔内血压检测:腔内血压检测是检测血管壁内径的变化,该检测仪器可以用于监测腹腔内的收缩压。
3、外周动脉收缩压检测:外周动脉收缩压检测是将测压袖或脉搏压动态监测设备定位在动脉上,以小尖短缩的方式将收缩压记录下来。
4、内膜收缩压检测:内膜收缩压检测使用脉搏压动态监测器,将床头柱定位在口腔内膜的桩心,每20分钟测量一次,用来监测血压变化。
二、尿量及降压护理1、尿量监测(1)尿量测量:尿量是衡量脏器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反映急性病症的程度和临床治疗的效果。
尿量测量包括对病人24h尿量的监测,每小时尿量的定时测量,以及实时测量。
(2)尿量动态监测:实时监测尿量,及时捕捉患者尿量变化,进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维持充分尿量,减少低尿量的恶性循环。
2、降压护理(1)血压降低处理: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降压处理。
(2)保护性护理:心内科病人应采取有利于心功能保护的护理,如保持生活规律、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时及多食清淡、低盐、低脂肪的膳食、定时运动、舒展肌肉等,以期疗效良好。
三、营养护理1、营养食品及用具:例如中医药米糊、粥、果汁、蛋白质营养液、酵母营养液等,用具可以根据患者食物的不同性质,选择合适的碗、叉、勺、盘子等。
2、营养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缺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调节和增强患者的营养状况。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是指在心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相关依据,确定护理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的一些示例:护理诊断1:心力衰竭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的心肺功能,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观察患者的水肿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3.维持室内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避免感染和呼吸系统刺激因素。
4.监测液体摄入量和排尿量,协助医生调整液体平衡。
5.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合理饮食,控制钠摄入量,鼓励低盐饮食。
护理诊断2:心肌梗死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ST段抬高和T波倒置等异常情况。
2.确保患者足够的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等因素。
3.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监测血压和呼吸频率,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4.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位置,及时给予镇痛治疗。
5.教育患者及其家属认识心肌梗死的症状和处理方法,以便早期干预和就医。
护理诊断3:心律失常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心律失常的类型和频率。
2.监测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协助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给药和实施电复律等。
4.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休息和避免精神压力,保持心情稳定。
5.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护理诊断4:冠心病护理措施:1.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ST段抬高和T波倒置等异常情况。
2.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位置,及时给予镇痛治疗。
3.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和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5.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总结起来,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冠心病等。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1.心绞痛:-目标:减轻或消除胸部疼痛,预防症状加重。
-护理措施:-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并及时记录。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频率,给予心绞痛的治疗,比如硝酸甘油。
-提供适当的休息环境,减少身体活动,避免激发疼痛。
-加强心脏病知识的宣教,提醒患者遵循医嘱,并告知他们应如何处理和控制疼痛。
2.冠心病:-目标:改善心肌供血,预防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护理措施:-监测心电图,密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保持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的记录,并定期评估病情的变化。
-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推荐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饮食,控制体重。
-强调减轻心理压力和提供心理支持。
-促进患者参与心脏康复,包括推荐适量的有氧运动、合理的药物治疗等。
3.心肌梗死:-目标:减轻心绞痛,缓解不适症状,预防心肌扩大及并发症。
-护理措施:-监测心电图的变化,定期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发作情况。
-监测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防止血脂和血糖水平升高。
-提供适当的休息环境,减少身体活动及压力。
-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控制体重,控制血脂和血糖等。
-提供心脏康复指导,包括适宜的运动和药物治疗,以帮助患者康复。
4.心衰:-目标: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并及时记录。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以评估液体潴留情况。
-提供适当的休息环境,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鼓励患者进行心脏康复,包括适量的有氧运动和药物治疗。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心血管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
以上是心内科常见的护理诊断及相关的护理措施,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预防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只是一般的护理措施,具体的护理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制。
所以,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来进行具体的护理干预。
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
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
心内科专科护理涉及到对心脏疾病患者的护理,包括心绞痛、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护理。
以下是心内科专科
护理的要点:
1.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
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疼痛管理,对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要及时评估疼痛程度,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如硝酸甘油等,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3. 观察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4. 液体管理,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要注意监测体液平衡,控制
液体摄入和输出,避免水钠潴留。
5. 药物管理,负责监测和管理患者的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使用和不良反应的观察。
6. 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和家属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7. 安全护理,保障患者的安全,预防跌倒、误吸、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8. 教育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总的来说,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包括全面的生命体征监测、疼痛管理、心电图观察、液体管理、药物管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以及教育指导。
这些要点能够帮助护士全面有效地对心脏病患者进行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心内科 常见病护理常规
心肌病护理常规一、按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 休息轻者适当休息,明显心脏扩大,严重心律失常,伴心力衰竭应绝对卧床休息。
2 呼吸困难时,给予半卧位,并给予氧气吸入。
三、病情观察1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生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时,应及时配合抢救。
2注意有无栓塞症表现。
如肺栓塞时可出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紫绀等;脑栓塞时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及运动障碍;肾栓塞时可出现血尿、腰痛;肢体动脉栓塞时可出现皮肤温度下降、色苍白、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3心力衰竭者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心律失常者按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四、药物护理1 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2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严密观察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必要时行心电监护。
3 应用洋地黄药物时观察有无毒性反应。
4 应用抗凝药物时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五、健康教育1限制体力活动,避免劳累,预防各种感染和毒素对心肌的损害。
2 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
3 保持大便通畅。
4 坚持药物治疗,注意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5 定期复查。
风湿性瓣膜病护理常规一、按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 休息心律失常伴有心功能三级以上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并做肢体主动和被动活动。
2 饮食给予低盐、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三、病情观察1 观察患者有无神志改变,注意疼痛程度及部位、四肢活动度,以判断有无栓塞。
2 注意体温、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及瘀斑,应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
3 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应注意有无中毒反应,使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尿量及定期监测电解质的变化。
4 心力衰竭者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四、二尖瓣狭窄行球囊扩张时按球囊扩张手术护理常规五、健康教育1 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等。
2 预防风湿热发生,控制风湿活动。
3 坚持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4 育龄妇女注意避孕。
5 定期复查。
心脏电复律术护理常规一、目的心脏电复律是利用电能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变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方法,分同步和非同步电复律。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1.重点观察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要进行密切监测,以及相关的体征和症状,如胸闷、胸痛、气短等。
-观察心电图,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征象。
-监测血液检查结果,包括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功能等。
-注意尿量的监测,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
-观察眼结膜、皮肤黏膜的颜色和湿度,以评估患者的循环状况。
2.保持患者安静:-在心内科疾病急性发作或恶化期间,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防止剧烈运动导致心脏负担过重。
-控制患者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患者过度激动或情绪波动,以免诱发心血管事件。
3.保持良好的呼吸道通畅:-患者在卧床休息期间,应经常改变体位,防止分泌物积聚导致呼吸困难。
-鼓励患者咳嗽,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根据医嘱给予吸氧治疗,维持良好的氧合状态。
4.严密观察药物的使用:-严格按照医嘱给药,避免漏服或重复用药。
-监测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如药物过敏、内毒素反应等。
-密切关注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史,避免使用过敏原和禁用药物。
5.提供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态给予适当的饮食,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
-鼓励患者多饮水,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饱餐和暴饮暴食。
-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密切关注营养不良和水肿等情况。
6.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亲密的关系,表示关心和体谅。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态度。
-鼓励患者参加心理疗法和康复训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总之,在心内科疾病的护理中,重点是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变化,给予及时的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
此外,合理安排休息和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心内科是一门专门研究心脏疾病的科学,主要包括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
心内科患者通常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护、观察,并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护理。
以下是心内科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其相应的措施:1.缺氧诊断:该诊断主要针对心肌梗塞等心脏疾病患者。
护理措施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狭窄、堵塞等情况。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气道压力等指标,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减少心脏负荷。
-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夹气指数等指标,及时纠正低氧血症。
-给予吸氧治疗,保持患者的氧饱和度在合理范围内。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血管扩张剂、抗凝剂等。
2.疼痛诊断:心内科患者常常伴有胸痛等症状。
护理措施包括:-评估疼痛的特点、程度和地点。
-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以判断疼痛程度。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
-给予心理支持,提供情绪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3.水肿诊断:心力衰竭患者常表现为水肿症状。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及时发现和纠正水肿情况。
-观察患者的水肿部位,如下肢、腹部等。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利尿剂、心血管药物等。
-指导患者控制摄入液体和盐分的量。
-给予患者足够的休息,促进水肿的消退。
4.心律失常诊断:心律失常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和心率等指标。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患者的心律、心率和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情况。
-给予患者心电图监测,及时判读和评估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程度。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教育患者关于心律失常的知识,提醒患者避免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感。
5.血压波动诊断:高血压患者常常有血压波动的问题。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了解血压的波动情况。
-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皮肤颜色等指标,及时纠正血压异常。
-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降压药物、药物剂量调整等。
-指导患者控制饮食,限制过量的盐分摄入。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根据病情及心功能状况,采取合适体位,为病人制定活动计划并督促执行,观察活动中反应。
活动受限者给予生活护理。
二、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少食多餐,进食不可过饱。
禁烟、限酒。
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三天未解大便者汇报医生,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三、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安全、空气流通,减少探视。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
四、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并记录,必要时测体重、记尿量。
如需吸氧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湿化液和给氧方式。
五、按时按量服药,观察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
六、评估患者身心状况,做好心理护理。
七、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做好健康教育。
心血管内科常见症状护理常规心源性呼吸困难护理常规一、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协助翻身、生活护理。
二、给氧:根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急性肺水肿时予高流量乙醇湿化给氧。
三、病情观察:呼吸困难的程度、特征、伴随症状,有无发绀。
四、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利尿剂、ACEI或ARB类、ß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电解质紊乱、咳嗽、心动过缓等)。
五、控制输液速度,防止急性肺水肿。
心悸护理常规一、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给氧。
二、病情观察:评估引起心悸的原因,必要时做心电图、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判断有无心律失常,观察血压变化。
注意有无低钾血症等诱发室早、室速的因素。
三、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观察疗效与副作用。
必要时做好准备好抢救器材与药品,保留静脉通道。
心源性水肿护理常规一、饮食:低盐饮食,限制含钠量高的食物及水分摄入,用排钾利尿剂者注意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
二、病情观察: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皮肤是否完整,遵医嘱记出入量或尿量、称体重。
三、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利尿剂,观察疗效及副作用(有无电解质紊乱)。
四、皮肤护理: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卧位舒适安全,床单元平整干燥;定时翻身,保护骨隆突处;使用便器时勿擦伤皮肤。
心血管内科护理操作规程
心血管内科护理操作规程一、患者接诊和入院护理1.协助医生进行患者接诊,核对患者信息,了解患者病情和既往病史。
2.与家属和患者沟通,告知入院流程和需要准备的物品。
3.协助完成患者入院登记手续,确保患者信息和住院号无误。
4.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包括意识、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并及时记录。
5.协助医生进行初步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血压测量等。
6.根据医嘱进行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液生化等。
二、常规护理操作1.患者转床时,保证床位整洁,床单被罩干净无污渍,床边设有呼叫器和洗手设备。
2.患者佩戴病人标识,如手环、腕带等,避免患者混淆或误诊。
3.做好患者护理记录,包括生命体征、用药情况、护理操作等,确保病历信息准确可靠。
4.定期观察患者心率、呼吸、血压和体温,留意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
5.患者衣物换洗,保证干净整洁。
注意患者血压袖口位置不宜过紧,避免影响测量准确性。
6.饮食宣教,根据医嘱提供适当的饮食,如低盐、低脂、高蛋白等,定期观察患者饮食情况和体重变化。
7.宣教患者及家属生活注意事项,如不抽烟、限制饮酒等,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主动参与康复。
8.注意患者体位转换,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和压疮。
三、心血管药物管理1.根据医嘱准确计算和配制药物剂量,并按规范进行药物管理。
2.核对患者身份、用药名称、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用错药或用量错误。
3.观察药物给药后的反应变化,如血压下降、心率变化等,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4.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医嘱更改时,及时停止或更换患者的药物,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四、心血管操作护理1.心电监护,正确放置导联,保证信号清晰稳定,并观察心电图变化。
2.动脉穿刺和压力监测,严格卫生操作,避免感染和出血,观察动脉血压变化。
3.静脉置管,正确选择静脉输液途径,遵循消毒和静脉穿刺原则,监测输液速度和反应。
4.心肺复苏,根据BLS(基本生命支持)和ACLS(高级心脏生命支持)指引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并及时报告医生。
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
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心内科专科护理是针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涉及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心内科专科护理中,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协助医生进行治疗,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介绍心内科专科护理的要点,帮助护士提高护理质量。
一、了解患者病情在进行心内科专科护理时,护士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
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二、监测生命体征心内科患者多伴有心脏疾病,生命体征的监测至关重要。
护士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
特别要注意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保持患者的卧床安静对于心内科患者,特别是心脏病患者,卧床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应该帮助患者正确躺姿,保持卧床安静,防止身体过度活动。
特别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保持心理平衡,减轻心脏负担。
四、监测心电图和心音心内科护理中,监测心电图和心音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要定期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和心音,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音异常等情况。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处理呼吸困难等情况。
五、合理饮食和用药心内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饮食和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饮食,控制摄入盐分、脂肪和糖分的量,保证患者营养的均衡。
同时要按时按量地给患者服药,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六、心理护理和交流心内科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心理护理和关怀。
护士要耐心倾听患者的疑虑和困扰,给予安慰和支持。
通过有效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七、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在心内科专科护理中,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要保持病房的整洁卫生,保持空气流通,控制噪音和光线。
同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疗养环境。
心内科护理常规
目录第二章专科护理常规第三节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一、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史:患病及诊治经过、目前状况、相关病史、心理社会状况及生活史。
2.身体评估:一般状态(包括生命体征、面容及表情、体位、营养状况等)、皮肤黏膜、肺部检查、心脏血管检查、腹部检查。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动态血压监测、心脏影像学检查、心导管术和血管造影。
■修订【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肺部感染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困难所致能量消耗增加和机体缺氧状态有关。
3.心排出量减少:与心脏前负荷改变,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动过速有关。
4.疼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5.焦虑:与健康状况和角色功能改变,损伤性检查有关。
【护理措施】1。
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变化和洋地黄制剂的副作用,严格遵守给药时间,并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扩血管药物严格调节用量,监测血压变化。
抗凝药物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状态,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
2.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次数、异常脉搏应测一分钟.3.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发生的原因选择正确的给氧方式。
4。
按照医嘱要求,指导患者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宜过饱,少食多餐。
5.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与家属一起鼓励病人,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病人情绪,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轻呼吸困难.6.制定病人活动目标和计划,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在活动耐力可及的范围内,协助和指导病人生活自理.【健康指导】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有关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急救知识。
2。
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根据疾病指导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患者应该按时遵医嘱用药,定期随访。
二、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评估和观察要点】1.一般状态:评估呼吸状况,脉搏快慢、节律,意识与精神状况以及是否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2.心肺:两肺是否有湿罗音或哮鸣音,心脏是否扩大,心率是否加快。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常规1.病情评估: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等,以确定患者的病情稳定程度和风险等级。
2.重点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以及心电图、心音、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察觉异常情况。
3.药物管理:根据医生的嘱托,正确给予患者用药,包括抗心绞痛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抗凝血药物等,需注意药物的剂量、途径和给药时间。
4.心电监测:对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病情较重的患者,进行连续心电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心电图。
5.氧气治疗:对于患有心力衰竭、严重心肌缺血等患者,给予氧气治疗,以改善氧合情况,缓解心脏负担。
6.血液制品管理:有需要时给予输血、血浆置换等治疗,注意输血的血型配对和安全性。
7.病情观察: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持续观察,包括意识状态、呼吸状况、心跳、血压变化等,及时向医生汇报。
8.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心力衰竭等患者,注意控制液体摄入量和排尿量,监测血电解质水平,避免出现水中毒或低钾等电解质紊乱。
9.食物控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适宜的饮食方案,限制高油脂、高盐饮食,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
10.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特点,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如药物镇痛、热敷等,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1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供情绪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面对疾病治疗及恢复过程。
12.出院教育: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防治、合理用药、饮食控制、生活方式改变等,以促进患者康复。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同时需要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沟通技巧。
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进行好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
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心内科专科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患者的护理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在心内科专科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正确有效地进行护理工作才能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下面将从几个关键要点来介绍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
1. 了解患者病情:在心内科专科护理工作中,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
包括患者的病史、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护士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
2.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护理人员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 规范用药:在心内科专科护理中,用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护士要根据医嘱正确给患者服用药物,注意药物的剂量、频次和途径,避免药物的过量或者错用,确保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
4. 疼痛管理:患者在心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难免会有疼痛的感觉,护士需要及时进行疼痛评估,制定有效的疼痛管理计划,给予患者合适的疼痛缓解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 心理支持:心内科患者往往需要面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护士要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关爱,倾听患者的心声,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态度,对疾病进行积极的应对和治疗。
6. 安全防范:心内科患者常有心脏病突发的风险,护士要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避免出现危险和意外。
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安全防范,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预防患者的并发症和恶化。
7. 康复护理:心内科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护理,护士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活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避免疾病复发。
同时要给予患者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指导,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心内科专科护理是一项既有挑战性又有使命感的工作,护士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护士们能够牢记心内科专科护理的要点,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心内科常见护理诊断及措施-心内护理诊断
⑶不能有效排痰与咳嗽。
1、休息与活动半卧位或端坐位,限制活动量,减少活动中的疲劳。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适量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2、环境尽量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
3、给氧根据缺氧轻重调节氧流量,观察用氧效果。
4、用药与观察硝酸甘油注意滴速,监测血压,输液者控制输液速度,不可过快。
3、注意保暖。
4、保持输液通畅,并根据心率、血压、呼吸及用药情况随时调整滴速。
11、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
相关因素:
⑴心肌缺血、缺氧。
⑵电解质失衡。
1、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病人心律、心率、血压、脉搏、呼吸及心电图改变,并做好记录。
2、嘱病人尽量避免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如情绪激动、烟酒、浓茶、咖啡等。
3、向病人说明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感受,若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5、活动无耐力
相关因素:
⑴疼痛/不适。
⑵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
⑶虑弱/疲劳。
⑷强制性活动受限。
⑸心律失常。
1.活动过程中监测:病人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脉搏过快或在活动停止3min后仍未恢复,血压有异常改变,胸痛,眩晕或精神恍惚等反应,则应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2、活动安排:在两次活动之间给予休息时间,指导并鼓励病人自行设计活动计划表:
6、心输出量减少
相关因素:
心肌梗死。
1、尽可能减少或排除增加心脏负荷的原因及诱发因素。
2、监测血压、脉搏、脉压、心率、心律、尿量、出入水量。
3、严密观察病人心律、心率、体温、血压、脉压差、心电图改变。
4、观察病人末梢循环、肢体温度、血氧饱和度改变。
心内科五项试验注意事项(2)
心内科五项试验注意事项(2)告知医生患者小便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指导适量饮水。
心内科五项试验注意事项一、高血压卧立位:1、清晨5时夜班护士叫醒患者,嘱其如厕后于5时-7时去枕平卧2小时。
期间可进食,上身不可抬起,如患者不耐受此体位可小幅度翻身2次。
2、晨7时第一次抽血后站立2小时至9时,站立期间可走动或倚靠,但不可弯腰。
患者如有不适应随时终止试验。
3、嘱患者于9时静坐10分钟,于9:10行第二次抽血。
试验结束。
二、盐水负荷试验:1、晨6时夜班护士叫醒患者,嘱其如厕后于6时-8时去枕平卧2小时,于8时行第一次抽血。
2、抽血后于8时-12时输注0.9%氯化钠2000ml,并继续保持平卧位。
注意使用输液泵输注氯化钠。
3、8时-12时使用心电监护,注意观察患者心率、血压,每15分钟记录一次。
血压可保持在180/110范围内。
4、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心衰等症状。
5、盐水负荷试验结束后于12时第二次抽血,停心电监护,并于13时再次测量血压一次。
6、患者卧床期间可进食,但不可抬起上身,如患者不耐受此体位可小幅度翻身2次。
7、试验前嘱患者进行床上小便训练,若试验期间患者排尿困难可遵医嘱留置尿管。
三、卡托普利试验:1、晨6时夜班护士叫醒患者,嘱其站立2小时,于8时行第一次抽血。
2、抽血后口服卡托普利25-50mg,嘱患者继续保持站位或坐位,严禁卧位。
3、于9时行第二次抽血,嘱患者继续保持站位,严禁卧位。
10时第三次抽血。
试验结束。
4、抽血时可坐位,试验期间可进食水。
四、速尿直立试验:1、晨6时夜班护士叫醒患者,嘱患者保持去枕平卧位1小时,于7时行第一次抽血。
2、抽血后静脉推注40mg速尿,保持立位2小时后于9时行第二次抽血。
3、试验期间可进食。
五、肾上腺静脉采血:1、晨6时夜班护士叫醒患者,遵医嘱口服舒乐安定片。
如厕后6-8时保持去枕平卧位2小时。
期间可进食,饮少量水,勿进食过甜或过咸的食物。
于8时送入手术室。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一、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
3、活动:遵医嘱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5、准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6、及时准确的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治疗、护理。
7、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
8、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9、保证抢救器械、药物及用物处于完好状态。
二、 CCU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
3、遵医嘱给予吸氧、监护、建立静脉通道1-2 条。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5、及时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6、保持病室安静,做好生活护理,预防坠床及压疮的发生。
7、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适时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8、保证急救器械及急救药品处于完好齐全的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三、高血压护理常规【概念】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我国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有无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压的波动范围。
3、询问患者有无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用药史及对用药的依从性。
【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的血压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保证充足睡眠。
用药后注意预防直立性低血压。
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严防高血压危象的发生。
4、遵医嘱给予降压治疗,观察降压药的疗效和副作用。
5、保持大便通畅,忌用力大便。
6、并发心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脑病者按相关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7、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酒等。
心内科常见技能操作规程
心内科常见技能操作规程目录心肺复苏术操作规范...................................................................................................... 心电图机操作规范............................................................................................................ 心电除颤监护仪操作规范.......................................................................................... 腹腔穿刺术 .............................................................................................................................. 心包穿刺术操作规范...................................................................................................... 动脉及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临时心脏起搏器操作规范.......................................................................................... 胸腔穿刺置管术.................................................................................................................. 呼吸机操作规范.................................................................................................................. 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操作规范.............................................................................. 气管插管术操作规范...................................................................................................... 呼吸骤停的复苏技术......................................................................................................心肺复苏术操作规范【适应症】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呼吸、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内科常用检查的适应症及护理措施
一、心电图:是记录人体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检查方法。
心脏在激动过程中能产生电势变化,这种电的变化可通过人体这个容积导体传到体表,如通过导联线把电势变化用心电图机将其放大并记录出波形,就是心电图。
可记录心脏节律和频率以及电压的高低,用于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病变、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病最常用的检查手段。
护理措施:无特殊护理。
二、心导管检查:是将一根不透x线的塑料管从肘部或腹股沟部(即大腿根部)的静脉或动脉穿刺进入血管,沿血管向上进入心内的各部分或大血管的某一段,通过取血测定血氧含量以及测量各部位的压力,借以了解血液动力学改变,作为心血管疾病诊断时的参考,并可计算出心内或大血管内的血流量,对确定手术适应症及指导手术很有意义。
较重的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需进行此项检查。
成人及儿童可在局麻下进行,幼儿则需在基础麻醉下进行此项检查。
护理措施:同心血管造影、冠脉CT检查后护理措施,术后多饮水、记录出入量除外。
三、心血管造影、冠脉CT:是通过心导管向心脏或大血管的某些部位注入造影剂,使心脏血管显影,快速拍片,以显示心脏及大血管解剖结构的病理改变以及循环功能情况。
由于心血管造影可以观察到其它检查难于观察到的病理改变,如肺动脉发育情况、大血管的位置、
心内分流方向、冠状动脉的通畅情况等。
因此,大多数复杂的心脏病都需要进行此种检查,是心脏外科术前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是用于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检查。
心血管造影、冠脉CT检查后护理措施:
1、患者准备:
(1)术前常规化验和检查。
(2)放松情绪,消除紧张。
(3)进行备皮,碘过敏试验。
(4)建立静脉通路。
(5)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术前1小时口服安定,并嘱患者排便。
2、术后注意
(1)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观察有无胸痛、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
(2)观察穿刺有无渗血、以及穿刺处一下皮肤温度、色泽、感觉、肢体远端动脉搏动。
(3)股动脉穿刺处沙袋压迫止血4-6h,术后绝对卧床12h,卧床期间给予患者活动指导,24h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4)术后劝患者多饮水或静脉补液,以促进造影剂尽快排出,以免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
四、动态心电图:是一个随身携带的小型磁带记录器,通过胸部皮肤电极,以慢速度并长时间记录的心电图。
事后将记录的磁带快速回归
分析,它可以记录下病人在不同时间与不同活动时的心电图改变,作为诊断和治疗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疾病时的参考。
护理措施:1、通讯设备勿与磁带记录器放置一处,以防干扰。
2、携带时不要擦洗或随意摘除电极片。
3、告知患者活动幅度如日常生活,病情允许可爬楼梯、快步走;
4、活动时一定要有家属陪伴,如有不适就地休息,及时告知当班护士及医生处理,并记录。
五、超声心动图:是应用超声波扫描技术观察心血管结构及心功能的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方法。
它是利用超声波通过心脏的各层结构时所产生的“反射”即回声现象,将其记录成图像反应心脏内的结构,测量不同部位结构的大小。
因此,超声心动图又称心脏回声图。
目前,国内外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心血管疾病进行了大量的检查,其作用有:
(1)了解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等心脏瓣膜的形态和病变程度及功能状态。
(2)了解心脏内畸形位置、大小、大动脉的关系及其它畸形情况。
(3)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依据或对冠心病进行动态观察。
(4)了解心脏内血栓、赘生物等情况,进行诊断。
(5)对心包积液进行定量分析,了解心包内其它病变。
当超声波通过有血流的心脏或血管时,其频谱会因血流速度和方向而改变,将这种不同频谱描记下来进行分析的图叫多普勒检查。
多普勒(D。
ppler)诊断技术可获得心导管或心血管造影所不能得到的
诊断信息。
如:测定心血管内任何一点血流的方向、性质及速度等,特别是对判断心内分流和返流颇有价值,并可通过测定血流速度和瓣口面积来计算血流量,从而了解心功能。
这是一种很有用的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
对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心脏破裂、乳头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护理措施:无需相关护理措施。
六、胸部X线检查:检查心脏的外形、轮廓、在胸腔中的相对位置。
护理措施:重症患者床边检查,无需相关护理措施。
七、血液检查:
(1)血清心肌酶与肌钙蛋白:用于诊断有无心肌梗死。
(2)血糖、血脂:用于诊断有无高血糖、高血脂。
(3)D-二聚体:用于诊断有无肺栓塞。
(4)血清药物学浓度(地高新):用于诊断有无洋地黄药物中毒。
(5)血清皮质醇、血浆血管紧张素I、II测定:用于诊断和治疗高血压。
(6)血甲状腺素、血游离甲状腺素、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用于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疾病。
(7)肝、肾功:用于诊断有无肝肾功异常,指导临床用药。
护理措施:1、除D-二聚体外均需抽取空腹血;
2、抽血化验后,按压3~5分钟,勿揉搓。
八、心肌核素扫描:静态+动态把心肌灌注显像剂注入静脉后,有功能的正常心肌细胞对它发生选择性摄取而显影.
临床诊断:心肌血流减少、心肌细胞受损。
护理措施:无需相关护理措施。
九、心电图运动试验:是通过给心脏一定的运动负荷诱发心肌缺血,并采用心电图来捡出心肌缺血的一种诊断方法。
目前采用的有登梯、踏车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就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与安全性而言,以次极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较好,较符合生理性运动。
护理措施:无需相关护理措施。
心内三、VIP
孔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