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

合集下载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Ⅱ篇 国家差异【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Ⅱ篇 国家差异【圣才出品】

第Ⅱ篇国家差异第2章政治经济中的国家差异2.1复习笔记一、政治体制一国的经济体制和法律体系取决于该国的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political system)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

政治体制可以用两个相关的指标加以考察,第一个是其对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的重视程度,第二个是其民主或集权的程度。

1.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1)集体主义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是指集体目标优先于个人目标的一种政治体制。

当强调集体主义时,一个整体的社会需求通常被认为要比个人自由重要得多。

集体中的社会主义是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提出的。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工人们的报酬并未体现出其劳动的全部价值。

要改变这一不合理现象,必须对生产、分配和交换等基本工具实行国家所有制。

其逻辑是:如果国家拥有这些生产工具,国家就能保障工人的劳动得到完全的补偿。

因此,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国家所有制企业,使整个社会,而不是少数资本家获益。

20世纪早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分裂成两大阵营:共产主义者(communists)相信只有通过武装革命和专政,社会主义才能成功;而社会民主主义者(social democrats)则反对武装革命和专政,认为可以通过民主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2)个人主义作为集体主义的对立面,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是指这样一种哲学,即一个人应享有其经济和政治追求的自由。

相对于集体主义而言,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利益应优先于国家的利益。

个人主义是建立在两个核心原则基础之上的。

第一个原则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表达的重要性;第二个原则强调只有通过让人民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而不是由某个集体机构(如政府)来规定什么是社会的最高利益。

所以,个人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个人的经济和政治自由乃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这就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产生了冲突。

2.民主与集权(1)民主民主(democracy)是指这样一种政治制度,在该制度中,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或通过其所选代表间接选举出来的。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全球资本市场)【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全球资本市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全球资本市场12.1 复习笔记考点一:全球资本市场1.一般资本市场的功能资本市场将希望投资的群体和希望借款的群体连接在了一起。

(1)一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如图12-1)①希望投资的群体包括拥有盈余现金的公司、个人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②希望借款的群体则包括个人、公司和政府;③做市商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投资者和借款者的金融服务公司,包括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图12-1 一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2)资本市场提供资金的方式资本市场向公司提供资金的方式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

①当一家公司向投资者出售股票时,就形成了股权融资。

每一股股份实际上给予了持有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者对企业利润的一份要求权。

公司通过向股东支付股息承认这种权利。

②债权融资要求借款公司无论是否盈利都要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偿还事先确定的一部分贷款数额(本金加上规定的利息之和)。

债权融资包括来自银行的现金贷款和向投资者出售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

当一个投资者购买了一家公司的债券,他就得到了在规定的年份里从该公司按固定的数额获取收入的权利。

2.全球资本市场的吸引力(1)借款者的视角:较低的资金成本国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而在全球市场中,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意味着借款者可以付出较低的代价来获得资金。

资金成本是借入资金的价格,即借款者必须向投资者支付的收益率,也就是债权融资中的利率和股权融资中的股息收入与预期股票差价。

(2)投资者的视角:分散投资组合投资者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分散投资组合,与纯粹的国内资本市场相比,可降低投资风险,因为各国之间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不是完全相关的。

不同国家股票市场变动之间相对较低的相关性反映了两个基本的情况:①由于各国推行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面对不同的经济问题,因此它们的股票市场受不同的因素影响,并向不同的方向变动。

②由于受到资本管制,即限制跨国资本流动(尽管这种限制正在迅速减少),不同的股票市场之间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分割现象,这有助于切断风险的传递。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区域经济一体化)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8章区域经济一体化8.1 复习笔记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国一致同意减少并最终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便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

二、经济一体化的层次理论一体化的层次由低到高来划分,可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政治联盟。

1.自由贸易区在一个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里,各成员国之间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所有壁垒都被取消。

在一个理论上理想的自由贸易区里,不允许有任何扭曲成员国之间贸易的歧视性关税、配额、补贴或者行政干预。

然而,各个国家可以自行决定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普及形式。

2.关税同盟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并采用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

为了建立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就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机器来监管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欧盟最初就是一个关税同盟,现在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

世界上其他的关税同盟还包括新的安第斯共同体等。

3.共同市场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即成员国之间没有任何的贸易壁垒,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

劳动力和资本也可以自由流动,因为对居民的移入和移出,以及资本的跨国流动不存在任何限制。

建立一个共同市场需要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就业政策方面高度协调与合作。

欧盟在很长时间里是一个共同市场,尽管它现在已经超越了这一阶段。

南方集团也希望最终能够建成一个共同市场。

4.经济联盟与共同市场一样,一个经济联盟(economic union)涉及成员国之间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采用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但它还需要一种统一的货币、成员国税率的协调,以及统一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这种高度的一体化需要一个官方协调机构,各国要向这个机构作出巨大的主权方面的让步。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 国际企业的组织)【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 国际企业的组织)【圣才出品】

第13章国际企业的组织1.“多国企业在选择战略时必须比较战略的效益(以价值创造来衡量)和实施这种战略所需的成本(由实施战略所需的组织构架来界定)。

基于此,有些公司适合实行本土化战略,有些适合全球标准化或国际战略,还有些则适合跨国战略。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

当战略的效益与实施这种战略所需的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时,则是最符合企业的战略。

一般来说,地区调适压力大,而降低成本压力小的企业适合实行本土化战略;地区调适压力小,而降低成本压力大的企业适合实行全球标准化战略;地区调适压力和降低成本压力都小的企业适合实行国际战略;地区调适压力和降低成本压力都大的企业适合实行跨国战略。

通过选择合适的战略,企业能将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化,实现最大盈利。

2.讨论下面这种说法:“了解绩效模糊的起因和后果是多国企业组织设计的关键问题。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当导致子单位业绩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模糊不清时,就存在绩效模糊问题。

而绩效模糊的后果是增加了控制的成本。

当分部业绩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他子单位的成果时,即组织的分部间相互依赖程度很高时,这种现象就很普遍。

若绩效模糊的后果很严重,多国企业可以让子公司充分自治,采用世界范围的地区结构;若绩效模糊的后果能够承受,多国企业则可以采用世界范围的产品分布结构。

3.描述一跨国公司可能采取的用来减少控制成本的组织构架。

答:一跨国公司可能采取的用来减少控制成本的组织结构为世界范围的地区结构。

产品多样化程度低且国内组织结构以职能为基础的公司适合采用世界范围的地区结构。

这一结构把整个世界分为若干区域。

每一区域可以是一个国家(如果该市场足够大)或一组国家。

每个区域往往都小而全,并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自治的实体。

它们有自己的一套价值创造活动(如它们自己的生产、营销、研发、人力资源和财务职能)。

经营领导权和与每项价值创造活动有关的战略决策权通常都下放到各个地区。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第16章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16.1 复习笔记一、战略、生产和物流生产(production)定义为“涉及产品创造的活动”,包括提供服务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物流(logistics)是指控制原材料在价值链中转移的活动,包括从获得原材料到生产再到分配的过程。

因为公司有效地从事生产活动依赖于物流方面及时地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投入,所以生产和物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国际企业中生产和物流的职能有以下重要的战略目标:1.降低成本将生产活动分散到全球各地,每一项活动都得以有效开展,这样就能够降低成本。

有效地管理全球供应链以使供需更好地匹配,这样也能够降低成本。

2.通过消除供应链和制造过程中的次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这两个目标并不是彼此独立的。

加强质量控制将在三个方面降低成本:(1)因为时间没有被浪费在不适销的劣质产品上,所以生产率提高了。

这项节约直接导致单位成本的减少。

(2)降低了与次品相关的返工和报废成本。

(3)降低了与修理次品相关的保修成本和花费更少的时间。

大部分管理者用来增强产品可靠性的主要手段是六西格玛质量改进理念。

六西格玛理念是从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体系直接演变而来的。

如今六西格玛(six sigma)理念取代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它是旨在全公司范围内减少次品、提高生产率、消除浪费和削减成本的统计上的理念。

除了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两个目标,还有两个目标在国际商务中尤其重要。

其一,生产和物流必须适应当地反应的需要。

其二,生产和物流必须能对客户需求的转变迅速作出反应。

二、选择生产地跨国公司面临的一个基本决策是在哪里从事生产活动,以最好地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双重目标。

考虑的因素按三个大标题可分为国家因素、技术因素和产品因素。

1.国家因素政治经济、文化和相对要素成本在国与国之间是不同的。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商务伦理)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商务伦理)

第4章国际商务伦理4.1 复习笔记一、国际商务中的伦理问题“伦理”一词是指支配一个人的行为、职业操守或一个组织的行为正确与否的约定俗成的法则。

商业伦理(business ethics)是指支配商人行为的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规则,而伦理策略(ethical strategy)则是指不违反这些规则的策略或行动纲领。

国际商务中会产生许多伦理问题,其根源在于国与国之间在政治制度、法律、经济发展和文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在国际商务中,最为常见的伦理问题是员工待遇、人权、环境污染、腐败以及跨国公司的道德义务等。

1.员工待遇当东道国的工作条件明显低于跨国公司母国的条件时,暂时还没有确定的标准供企业选择实施。

但无论如何,跨国公司绝不能对其在国外的企业或转包商们恶劣的工作环境听之任之或视而不见。

2.人权有观点认为,一个跨国公司在一个缺乏民主和人权的国家做生意是合乎伦理的。

长期的外国投资促进了经济,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这些发展最终将推动更多的人要求参与管理、政治多元化以及言论自由。

但这一观点是有局限性的。

有些国家非常落后,以至于很难合乎伦理地经商。

3.环境污染当东道国的环境保护制度不如母国时,也会发生伦理问题。

环境是公共产品,但又是任何人都可以破坏的。

这种情况被称为“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即一项大家共同拥有的资源,不属于任何个人,但每个人都能使用,而且在过度使用,结果便导致资源的逐渐消减。

4.腐败“加急费”或“通融费”并不是用来获取那种如果不支付就拿不到合同的费用,也不是用来获取排他性利益的费用,而是为保证一家企业能从外国政府得到它应有的公平待遇所支付的费用,如果不支付有可能因某个官员的拖延而得不到。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在一个国家,已有的政治体制扭曲或限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通过黑市、走私和向政府官员支付公关费等方式,“加速”政府批准商业投资,有可能促进福利。

相反,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腐败降低了商业投资的回报,导致较低的经济增长。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5-8章)【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5-8章)【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5.1 复习笔记考点一:国际商务中的伦理问题1.概述(1)伦理的定义“伦理”是指支配一个人的行为、职业操守或判断评估一个组织的行为正确与否的约定俗成的法则。

(2)商业伦理与伦理策略的定义商业伦理是指支配商人行为的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规则,而伦理策略则是指不违反这些规则的策略或行动纲领。

(3)国际商务中伦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国际商务中会产生许多伦理问题,其根源在于国与国之间在政治制度、法律、经济制度和文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4)国际商务中常见的伦理问题在国际商务中,最为常见的伦理问题是员工待遇、人权、环境污染、腐败以及道德义务等。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2.员工待遇当东道国的工作标准明显低于跨国公司母国的标准时,会发生伦理问题,跨国公司应及时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

3.人权有观点认为,一个跨国公司在一个缺乏民主和人权的国家做生意是合乎伦理的。

因为长期的外国投资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这些发展最终将推动更多的人要求参与管理、政治多元化以及言论自由等。

但这一观点是有局限性的,有些国家非常落后,以至于很难合乎伦理地经商。

4.环境污染当东道国的环境保护制度不如母国严格时,也会发生伦理问题。

环境是公共产品,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益,但每个人都可以破坏环境,并且没有人对环境负有明确责任,因此会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

5.腐败有经济学家指出,通过黑市、走私和向政府官员支付公关费可能会促进福利。

因为一些国家已有的政治体制扭曲或限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采用该方法会“加速”政府批准商业投资。

也有经济学家认为,腐败降低了商业投资的回报,导致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

因此,加急费的合理性导致了一个伦理困境。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6.道德义务(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指商人在作商务决策时应考虑其经济行为可能导致的社会后果,应该尽力做到经济和社会双赢。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全球化)【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全球化)【圣才出品】

第1章全球化1.描述在过去30年中世界经济所发生的转变。

这些转变对总部设在英国、北美、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各意味着什么?Describe the shifts in the world economy over the last30years.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shifts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es based in Great Britain? North America?Hong Kong?答:(1)在过去30年中,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的格局可用四个事实来描述:第一是美国主宰了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第二是美国支配了当时的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第三是在国际商务舞台上,美国的大型多国企业占统治地位;第四是地球上大约一半的计划经济国家对西方国际企业的排斥。

在过去30年中,这四个事实都已发生了变化或正在迅速地发生变化:①美国虽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但在相对规模上较20世纪60年代下降了许多。

日本、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韩国,它们的世界产出份额显著增加。

②各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中所占的份额的趋势是: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在稳步增长,而发达国家在稳步下降。

③多国企业的性质也在变化。

多国企业的统计构成中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趋势:一是非美国的多国公司增多了,尤其是日本;二是小型多国公司的增长。

④许多东欧国家和拉美国家进行民主政治改革和实行自由市场经济。

对国际企业而言,这种情形无疑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这些国家和西方的国际企业实质上已有所接触,现在则提供了极多的出口与投资机会。

(2)这些转变对总部设在英国、北美、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的影响对英国和北美企业的影响:美国和英国曾经主导世界,很少遭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威胁,但现在却受到一定的威胁。

如今,美国和英国的制造商必须与全世界的竞争者竞争订单,但发展中国家对其高新产品和技术的需要也能促进它们的出口份额。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国际商务伦理)【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国际商务伦理)【圣才出品】

第4章国际商务伦理1.一位来访的美国某公司经理发现,该公司设在一个贫穷国家的分公司雇用了一名12岁的女孩在工厂上班,这是违反该公司禁止使用童工的有关规定的。

他要求当地的经理辞掉这个孩子,并叫这个女孩回学校上课。

当地经理告诉这位美国经理,这个孩子是个孤儿,没有生活来源,如果她失去这份工作,有可能流落街头。

请问这位美国经理应该如何处理?A visiting American executive finds that a foreign subsidiary in a poor nation has hired a12-year old girl to work on a factory floor,in violation of the company’s prohibition on child labor.He tells the local manager to replace the child and tell her to go back to school.The local manager tells the American executive that the child is an orphan with no other means of support,and she will probably become a street child if she is denied work.What should the American executive do?答:该例子揭示了在外国子公司工作真实的伦理困境。

美国经理应当认识到无论是违反该公司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还是让这个女孩流落街头,都是不可接受的。

美国经理也应当意识到,公司在享有一定权力的同时还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从本质上讲,对社会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因为这是经商的正确道路。

成功的大企业应将诚实尽责、乐善好施视为自己的责任。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Ⅴ篇 国际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Ⅴ篇 国际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圣才出品】

第Ⅴ篇国际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第12章国际企业的战略1.在一个不计运输成本,没有贸易壁垒,以及各国有关的要素条件不存在任何差异的世界上,企业如要求得生存,就必须进行国际扩张。

试讨论之。

In a world of zero transportation costs,no trade barriers,and non-trivial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ons with regard to factor endowments,firms must expand internationally if they are to survive.Discuss.答:假设各国要素禀赋有差异,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同的活动应该在能够最好地运用要素的国家发生。

如果没有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许多工业企业很可能把基地建到国外要素禀赋最丰富的地方。

对于一个建立在次优化地方的公司,它可以向国外扩张,也可以转向一个要素禀赋最有利的行业。

然而,对于已经拥有最佳要素禀赋的公司,可能没有向国外扩张的必要。

首先,公司可能只愿意关注国内市场。

但如果公司的确想扩张到国外,可以通过许可经营或者出口的方式,而不需要采用国际直接投资。

2.请把下列企业在图中作出定位:宝洁、IBM、诺基亚、可口可乐、陶氏化学公司、美国钢铁公司、麦当劳。

试论证你的答案。

Plot the position of the following firms on Figure-Procter&Gamble,IBM, Nokia,Coca-Cola,Dow Chemical,US Steel,and McDonald’s.In each case justify your answer.答:(1)宝洁位于右侧中间,有高的地区调试压力和中等的成本压力。

宝洁卖个人和家用护理产品,面对很大的地区调适压力。

尽管这些产品并非都是价值很大的,但是与宝洁同行的竞争对手很多,所以也面临中等的降低成本的压力。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全球化1描述在过去30年中世界经济所发生的转变。

这些转变对总部设在英国、北美、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各意味着什么?Describe the shifts in the world economy over the last 30 years.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shifts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es based in Great Britain? North America? Hong Kong?答:(1)在过去30年中,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的格局可用四个事实来描述:第一是美国主宰了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第二是美国支配了当时的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第三是在国际商务舞台上,美国的大型多国企业占统治地位;第四是地球上大约一半的计划经济国家对西方国际企业的排斥。

在过去30年中,这四个事实都已发生了变化或正在迅速地发生变化:①美国虽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但在相对规模上较20世纪60年代下降了许多。

日本、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韩国,它们的世界产出份额显著增加。

②各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中所占的份额的趋势是: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在稳步增长,而发达国家在稳步下降。

③多国企业的性质也在变化。

多国企业的统计构成中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趋势:一是非美国的多国公司增多了,尤其是日本;二是小型多国公司的增长。

④许多东欧国家和拉美国家进行民主政治改革和实行自由市场经济。

对国际企业而言,这种情形无疑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这些国家和西方的国际企业实质上已有所接触,现在则提供了极多的出口与投资机会。

(2)这些转变对总部设在英国、北美、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的影响对英国和北美企业的影响:美国和英国曾经主导世界,很少遭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威胁,但现在却受到一定的威胁。

如今,美国和英国的制造商必须与全世界的竞争者竞争订单,但发展中国家对其高新产品和技术的需要也能促进它们的出口份额。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政治经济中的国家差异)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政治经济中的国家差异)

第2章政治经济中的国家差异2.1 复习笔记一、政治体制一国的经济体制和法律体系取决于该国的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political system)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

政治体制可以用两个相关的指标加以考察,第一个是其对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的重视程度,第二个是其民主或集权的程度。

1.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1)集体主义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是指集体目标优先于个人目标的一种政治体制。

当强调集体主义时,一个整体的社会需求通常被认为要比个人自由重要得多。

集体中的社会主义是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提出的。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工人们的报酬并未体现出其劳动的全部价值。

要改变这一不合理现象,必须对生产、分配和交换等基本工具实行国家所有制。

其逻辑是:如果国家拥有这些生产工具,国家就能保障工人的劳动得到完全的补偿。

因此,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国家所有制企业,使整个社会,而不是少数资本家获益。

20世纪早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分裂成两大阵营:共产主义者(communists)相信只有通过武装革命和专政,社会主义才能成功;而社会民主主义者(social democrats)则反对武装革命和专政,认为可以通过民主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2)个人主义作为集体主义的对立面,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是指这样一种哲学,即一个人应享有其经济和政治追求的自由。

相对于集体主义而言,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利益应优先于国家的利益。

个人主义是建立在两个核心原则基础之上的。

第一个原则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表达的重要性;第二个原则强调只有通过让人民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而不是由某个集体机构(如政府)来规定什么是社会的最高利益。

所以,个人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个人的经济和政治自由乃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这就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产生了冲突。

2.民主与集权(1)民主民主(democracy)是指这样一种政治制度,在该制度中,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或通过其所选代表间接选举出来的。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 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 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圣才出品】

第16章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1.某电子公司正考虑如何最有效地向世界市场提供用作消费品和工业电子产品的微处理器。

建造一座制造厂约需5亿美元,并且要求劳动力的熟练程度很高。

据估计未来10年这种产品的总市值为100亿美元~150亿美元。

本行业现行关税一般较低。

该公司应采用集中生产还是分散生产战略?为有利于生产,公司应将生产地点定在何处?An electronics firm is considering how best to supply the world market for microprocessors used in consumer and industrial electronic products.A manufacturing plant cost approximately$500million to construct and requires a highly skilled work force.The total value of the world market for this product over the next10years is estimated to be between$10and$15billion.The tariffs prevailing in this industry are currently low.What kind of manufacturing strategy do you think the firm should adopt-concentrated or decentralized?What kind of location(s)should the firm favor for its plant(s)?答:(1)该公司应该集中生产,因为:①本行业的现行关税较低;②建造一座微处理器的制造厂成本很高;③微处理器的价值重量比很高。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全球营销与研发)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全球营销与研发)

第17章全球营销与研发17.1 复习笔记一、市场细分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就是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方面的一些重要差异,把整个市场划分成若干个消费者群体。

由于不同的细分市场呈现出不同的购买行为模式,因此不同的细分市场可以有不同的产品设计、定价策略、分销渠道和沟通策略的选择。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营销组合之间能更好吻合,从而实现销售的最大化。

跨国公司管理者考虑在国外细分市场时需要认识到两个主要问题:各国细分市场在结构上有差异以及存在超越国界的细分市场。

前者限制了跨国公司在全球推行标准化营销战略的能力;后者大大提高了跨国公司把全球市场当作一个单一的统一体对待的能力,使它们能够实施全球化战略,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标准化的产品,使用相同的基本营销组合帮助其在各个国家的市场对产品进行定位和销售。

二、产品特性一个产品可以被看作由一组特性组成。

1.文化差异在社会结构、语言、宗教、教育等方面,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这些差异对制定营销战略有着重大的影响。

然而,消费者的品位和偏好正在变得国际化,但离以标准化口味和偏好为特征的全球化文化尚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2.经济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处于高度发达国家中的公司倾向于在产品中加入许多额外的特性,他们乐意多花钱购买那些按照他们的品位和偏好特别研发的具有附加功能的产品;欠发达国家中的消费者通常不需要这些产品特性,他们所需要的是具有基本特性的产品。

3.产品与技术标准各国政府强制执行的不尽相同的产品标准排除了大规模生产和销售标准化产品的可能。

技术标准的差异抑制了市场的全球化步伐。

有些差异是由很久以前所做的特别决定造成的,而非政府行为所致,但这些决定带来的长期影响是深远的。

三、分销策略公司营销组合的关键要素是它的分销策略:企业选择如何将产品送达顾客的方法。

图17-1是一个典型的、由一个渠道组成的分销系统。

图17-1 一个典型的分销系统这个渠道包括一个批发商和一个零售商。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Ⅰ篇 引言和概论【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Ⅰ篇 引言和概论【圣才出品】

第Ⅰ篇引言和概论第1章全球化1.1复习笔记一、全球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与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

全球化主要包括市场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

1.市场全球化市场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markets)是指把历史上独特的和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即不同国家中消费者的嗜好和偏爱正在趋同于某些全球标准,从而帮助创建了全球市场。

当前最为全球化的市场不是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中,各民族的嗜好与偏爱仍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足以阻碍全球化的发展),而是工业品和原材料市场,因为它们能满足全世界普遍的需要。

技术创新促进了市场全球化。

低成本的通信网络,如万维网正在帮助创建电子全球市场;低成本的运输使全球运输产品更为经济,因而也有助于创建全球市场;此外,低成本的飞机差旅导致跨国人员的大量流动,缩短了各国间的文化距离并带来了消费者口味和偏好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同时,全球通信网络和全球媒体正在创立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2.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指的是从全球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能源、土地和资本)上的成本和质量差异。

这种做法降低了总成本、提高了质量、改善了它们所提供产品的功能,从而使它们更为有效地参与竞争。

运输成本下降,使得生产在地理上按区域分布变得更为经济;受惠于技术革新的成果,信息处理和通信的实际成本也已大大下降;因特网已成为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力量;商用喷气式客机的发展也有助于许多国际企业将其世界范围内的各营运点结合在一起。

这些发展使企业有可能创建和管理分散于全球各地的生产系统,并进一步推动生产全球化。

二、全球机构1.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主要负责监管世界贸易秩序和确保各成员国遵守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签署的贸易协定中规定的规则。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

第6章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6.1 复习笔记一、贸易政策措施贸易政策有七种主要措施:关税、补贴、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国产化规定和行政管理政策以及反倾销政策。

近几十年来,关税壁垒下降,非关税壁垒如补贴、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和反倾销政策呈现上升趋势。

1.关税关税(tariff)是对进口(或出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

关税分从量税和从价税。

从量税(specific tariffs)是按进口商品每单位征收一个固定的税额。

从价税(ad valorem tariffs)是按进口商品价值的一定比例征收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向进口品收取关税以提高进口品的价格,是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商免受国外的竞争。

征收关税,政府得益,因为关税增加了政府收入;国内生产者得益,因为关税通过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给他们以某种保护,使其免遭来自外国的竞争;消费者受损,因为他们必须为某些进口品支付高价。

政府和生产者获得的利益是否超过消费者的损失取决于各种因素。

总而言之,从经济角度分析进口关税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1)关税无疑是保护生产者而损害消费者的,当它们保护生产者免遭外国竞争时,对供给的限制也提高了国内价格。

(2)关税降低了世界经济的总体效率。

这是由于保护性的关税鼓励国内企业把理论上在国外生产效率更高的那些产品放在国内生产,其结果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总的来说,出口关税有两个目的:第一,提高政府收入;第二,通常是因为政治原因限制一个部门的出口。

2.补贴补贴(subsidy)是由政府对国内生产者的一种支付。

补贴有很多形式,包括现金补贴、低利率贷款、减税和政府参股国内企业。

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补贴有助于生产商与国外进口品竞争,也有助于生产商赢得出口市场。

补贴的主要好处是帮助国内生产商自然成长,增强它们的国际竞争力。

战略贸易政策的倡导者主张用补贴帮助国内企业在某些产业内获取优势地位,在这些产业中规模经济十分重要,世界市场的规模只允许少数企业从中获利。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货币体系)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货币体系)

第10章国际货币体系10.1 复习笔记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相关定义国际货币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是用以管理汇率的制度安排。

浮动汇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是指一种货币的相对价值由外汇市场决定。

钉住汇率(pegged exchange rate)意味着货币的价值与相关的货币是相对固定的,于是这种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取决于相关货币的汇率。

管理浮动(dirty float)将货币与某种重要的相关货币之间的比价控制在某个范围。

这是一种浮动汇率,因为在理论上其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市场力量。

但(相对于自由浮动)这是管理浮动,因为如果其本国货币对某种重要的相关货币的汇率出现过快下跌,该国中央银行会干预外汇市场,试图维持其货币的价值。

固定汇率(fixed exchange rate)是指一组货币的价值相互之间按某种共同认可的汇率固定下来。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1.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起源于使用金币作为交换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贮藏手段。

这种做法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

当时国际贸易数量有限,从别国购买货物通常是使用黄金或者白银支付。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之后国际贸易数额的增长,国际贸易需要一种更加便利的融资手段。

将大量的黄金或白银运到世界各地为国际贸易融资就变得不再具有可行性。

解决方案是使用纸质的货币进行支付,政府则承诺这种纸质的货币可按固定的比率兑换成黄金。

(1)金本位制度的机理金本位制度(gold standard)就是货币钉住黄金,以保证货币与黄金的兑换性。

购买一盎司黄金所需要的一种货币的数量就被称作黄金平价(gold par value)。

(2)金本位制度的优势金本位制度的巨大优势在于它具有强有力的机制,能够使所有国家实现贸易收支平衡。

所谓一国的贸易收支平衡,是指该国居民从出口中获得的收入等于其因进口须支付给其他国家居民的资金(即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处于平衡)。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

第14章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14.1 复习笔记一、基本进入决策1.进入哪个外国市场一个国家作为潜在市场对于国际企业的吸引力有赖于在那个国家从事经营活动时的收益、成本和风险的平衡。

一个国家从事经营活动的长期经济利润是市场规模(从人口统计数据看)、该市场消费者的现有财富(购买力)以及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的消费者未来可能财富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收益—成本—风险平衡对有着自由市场体制,同时没有急剧上升的通货膨胀率和私营部门债务的政治稳定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更有利。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国际企业在外国市场所能创造的价值,这取决于它能为那个市场提供的产品的适用性以及当地竞争的性质。

通过思考这些因素,企业可以根据它们的吸引力和长期盈力潜力来为各个国家评级。

那些级别高的市场就可考虑作为进入的首选。

2.进入时机一旦企业找到了有吸引力的市场,它必须考虑进入时机(timing of entry)的问题。

当国际企业在其他外国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这种进入很早;而在其他国际企业已经建立了分支机构后再进入,就是晚。

与早进入一个市场相关的经常具有的优势通常被称作第一进入者(先入者)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s)。

第一进入者优势之一就是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抢先阻止竞争对手和赢得需求的能力。

另一个优势是在那个国家扩大销售量,并在经验曲线上领先于竞争对手,使先入者对后来者拥有成本优势的能力。

这种成本优势能使先入者把价格降低到后来者之下,从而把后者驱逐出市场。

第三个优势是先入者创造出转换成本,从而把消费者牢牢地捆绑在它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的能力。

这样的转换成本使后来者很难赢得顾客。

在其他国际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的做法也有其劣势。

这通常被称为第一进入者(先入者)劣势(first-mover disadvantages)。

先进入者主要的劣势可能包括开拓成本(pioneering cost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章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
16.1 复习笔记
一、战略、生产和物流
生产(production)定义为“涉及产品创造的活动”,包括提供服务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物流(logistics)是指控制原材料在价值链中转移的活动,包括从获得原材料到生产再到分配的过程。

因为公司有效地从事生产活动依赖于物流方面及时地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投入,所以生产和物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国际企业中生产和物流的职能有以下重要的战略目标:1.降低成本
将生产活动分散到全球各地,每一项活动都得以有效开展,这样就能够降低成本。

有效地管理全球供应链以使供需更好地匹配,这样也能够降低成本。

2.通过消除供应链和制造过程中的次品,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这两个目标并不是彼此独立的。

加强质量控制将在三个方面降低成本:
(1)因为时间没有被浪费在不适销的劣质产品上,所以生产率提高了。

这项节约直接导致单位成本的减少。

(2)降低了与次品相关的返工和报废成本。

(3)降低了与修理次品相关的保修成本和花费更少的时间。

大部分管理者用来增强产品可靠性的主要手段是六西格玛质量改进理念。

六西格玛理念
是从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体系直接演变而来的。

如今六西格玛(six sigma)理念取代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它是旨在全公司范围内减少次品、提高生产率、消除浪费和削减成本的统计上的理念。

除了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两个目标,还有两个目标在国际商务中尤其重要。

其一,生产和物流必须适应当地反应的需要。

其二,生产和物流必须能对客户需求的转变迅速作出反应。

二、选择生产地
跨国公司面临的一个基本决策是在哪里从事生产活动,以最好地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双重目标。

考虑的因素按三个大标题可分为国家因素、技术因素和产品因素。

1.国家因素
政治经济、文化和相对要素成本在国与国之间是不同的。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家公司应该把它不同的生产活动置于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包括相对要素成本)对这些活动的绩效最有利的地方。

这种战略中获得的利益称为区位经济。

对于有些产业,在特定地方进行全球性集中生产也是重要的。

区位外部性在决定到哪里从事生产活动时会起到重要作用。

外部性包括具有适当技能的劳动力资源和辅助产业的存在。

此外,正式和非正式贸易壁垒会明显影响有关生产地点的决策,运输成本和对外直接投资的规则和管制,也会影响生产地点的选择。

另一个国家因素是预期未来的汇率变动。

2.技术因素
企业在从事特定制造活动中所采用的技术对于生产选址的作用可能是关键性的。

一项制造技术的三个特点值得注意:固定成本水平、最小效率规模及技术柔性。

(1)固定成本
在某些情况下建立制造工厂的固定成本太高,以致一家公司必须仅从一个产地或少数几个产地供应世界市场。

给定这样的前提而且其他条件相同,那么以一个(最理想的)地点的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服务于世界市场就很有意义了。

相反,相对低水平的固定成本能使在不同地点同时从事一项生产活动变得经济。

这样做的优势之一就是公司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需要。

在多个地点生产也有助于避免公司对一个产地的过度依赖。

许多公司将它们的制造工厂分散到不同的地点作为“实际的套期保值”,以防范潜在的货币不利波动。

(2)最小效率规模
当产品产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会降低。

但是,超过一定的产出水平,额外的规模经济几乎不存在。

因而,单位成本曲线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直到达到一定的产出水平,在该点上,产出的进一步增加几乎不能实现单位成本的降低。

大多数工厂规模经济达到极限的产出水平被称为产出的最小效率规模。

这个概念的含义如下:一家工厂的最小效率规模相对于全球总需求越大,越应该集中在一个地点或少数几个地点生产。

反之,当生产的最小效率规模相对于全球需求较小时,在多个地点从事一种产品的生产可能是经济的。

在固定成本较低的情况下,低水平最小效率规模的优势包括,允许公司适应当地需要或通过在几个地点生产相同的产品以规避汇率风险。

(3)柔性生产与大规模定制
规模经济概念的中心思想是:获得高效率以及由此产生低单位成本的最好方法就是大量生产标准化产品。

这个思想包含了单位成本和产品多样化之间的权衡。

根据这个逻辑,提高效率和降低单位成本的方法就是限制产品多样性并大批量生产标准化产品。

柔性制造技术或通常称为精益生产,包括一系列制造技术,它们旨在:①减少复杂设备的安装次数;②通过更好的时间安排提高各机器的使用率;③加强制造工序各阶段的质量控
制。

柔性制造技术使公司能够以只有通过一次大量的标准化生产才能达到的单位成本,生产更多种类的最终产品。

与大批量生产标准化产品相比,采用柔性制造技术更能提高效率和降低单位成本,同时使公司比以前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

提出大规模定制这个词是用来描述公司使用柔性制造技术的能力,以协调两个原本以为不相容的目标——低成本和产品定制。

大批量生产系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较长的生产周期产生的大量存货不得不储存在大型仓库里,这占用了资金。

其次,如果最初机器安装有误,那么较长的生产周期会导致生产中的许多缺陷。

再次,大批量生产系统不能满足客户对产品多样性的偏好。

柔性机器单元是另一种普遍存在的柔性制造技术。

柔性机器单元是各种机器、一台普通材料处理机和一台中央单元控制器(计算机)的组合。

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提高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即半成品的堆积)与浪费是柔性机器单元在效率上的主要收益。

设置柔性制造技术对公司成本结构的影响是巨大的。

柔性制造技术不仅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能使公司根据小客户群的需要定制产品——以曾经只有大批量生产标准化产品才能达到的成本生产。

这样有助于公司实现大规模定制,提高对客户的适应能力。

对国际商务来说最重要的是,柔性制造技术能够使公司为不同国家的市场定制产品。

可以采用柔性制造技术时,公司可在最佳地点的单独一家工厂为不同国家的市场定制产品,而且不必承担很大的成本。

因而,公司再也不必在每个主要国家市场建厂生产,以满足特定客户的偏好和需求,这也就是实施本土化战略的部分原理。

3.产品因素
产品的两个特点影响选址决策。

第一个是产品的价值重量比,因为它影响运输成本。

对价值重量比高的产品,若其他条件相同,那么应在最佳区位生产这些产品并从那里供应全世界。

另一个影响选址决策的产品特点是该产品是否服务于共同的需要,即这种需要在全世界
都相同。

若几乎相同,则增加了在一个最佳区位集中生产的吸引力。

4.生产工厂的选址
在生产工厂的选址方面有两个基本战略:在某个最佳区位集中生产并从此地服务于全世界市场,或者在邻近主要市场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分散化生产。

适当的战略选择是由不同国家、技术和产品因素决定的,如表16-1所示。

表16-1 选址战略和生产
三、国外工厂的战略地位
无论建立国外生产工厂的依据是什么,国外工厂的战略地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形成的。

最初,许多国外工厂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

它们的战略作用是典型的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些工厂的战略作用扩大了,它们变成全球市场重要的设计和装配中心。

国外工厂这种战略地位的提升,是由于很多国外工厂使自己的能力升级了。

这一改进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来自总公司要求改善工厂的成本结构和/或根据特定国家的消费者需求定制产品的压力会引发一系列行动,最终导致工厂新能力的发展。

第二,工厂所在
国出现了日益丰富的先进生产要素。

由于这些发展,许多国际企业正摆脱那种将海外工厂仅仅视为低成本制造地的体制,并转向把国外工厂看作分布于全球的卓越中心体系。

在这个新模式中,国外工厂在这些服务于重要国家或地区甚至全球市场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上发挥了领导作用。

跨国战略的主要方面是全球学习(global learning)的信念——有价值的知识不仅存在于公司本国运作中,它也可在国外分支机构中找到。

国外工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升它们的能力,正是在创造有利于整个公司的宝贵知识。

对国际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要切记的重要一点是,国外工厂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升自身的能力,这会为公司带来巨大的战略利益。

管理者们不应把海外工厂仅看作血汗工厂,而应把这些工厂看作潜在的卓越中心,鼓励和培养地区经理们努力提高其工厂的能力,从而加强它们在公司内部的战略地位。

这样的过程意味着,当国外工厂建立起来、有价值的技能积累起来的时候,仅仅因为一些基本变量,诸如工资率发生了变化,就把生产转移到其他地方可能是不明智的。

四、外包生产:零部件来源决策
国际企业经常面临零部件来源决策(make-or-buy decisions),即需要决定自己从事某种价值创造活动还是从其他公司购买那些进入它们最终产品的零部件。

外包决策不仅包括有形产品的生产还包括提供服务。

1.自制的优势
支持在公司内制造零部件或产品(垂直一体化)的论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1)降低成本
如果一个公司比其他企业在生产活动上更有效率,那么公司继续自己生产产品或零部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