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籍变更与民族身份认同——基于潘家湾土家族乡的人类学考察
人类学概况-第二版官方PPT 第十三章 族性与社会分层
族群成员认同和分享他们与其他族群相区分的祖先、历史和文化传统。
其成员在族籍诉求上带有主观文化认定和场景的变动性。
族性是关于族群认同的感受、族群象征和族群关系等观念的复合体。
这是基于文化特征的一种分类图式。
对文化方面的族群认同不会消失,族群认同感通常通过选择性的符号来表达。
每一个族群都有族界标志,包括语言、宗教、体质特征以及其他文化特质。
人类学界主要流行两种族群认同理论:原生论与场景论。
当今世界的许多冲突是族群/民族之间的冲突,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平等与和谐需要通过政治调适来实现。
社会分层虽然有时与族群的区分有关,却是区分人群的另一种方式。
每个社会中分层的程度和种类皆有所不同,但社会等级是不同社会组织中的一项重要特征。
社会分层的三个主要层面是权力、财富和声望。
据此,人类学家已经辨认了三种社会体系类型。
分层最不明显的是平权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平等接近基本资源、权力、声望。
平权体系主要见于游猎采集社会。
在等级社会中,人们被区分为不同的等级而在声望上有所不同。
在分层社会中,社会、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是制度化的。
最为彻底的分层社会是那些基于阶级或世袭等级的社会,其成员不平等地接近财富、权力和声望。
阶级社会与获致地位相联系;世袭社会则与先赋地位相关联。
关于社会分层,功能主义理论强调分层体系的整合性质;而冲突理论则聚焦冲突与变迁。
同化族群族性种族民族原生论 场景论 族界标志 族群认同 族群关系 平权社会 等级社会 分层社会 社会分层 社会歧视【基本概念】第1族群与族性节(一)什么是族群族群是相信并分享共同的历史、文化或祖先的人群。
一般来说,族群具有如下要素:(1)共同的名称;(2)共同祖先的神话;(3)共享的历史记忆;(4)共同的文化元素;(5)历史家园的联系;(6)团结感;等等。
(二)什么是民族民族和族群是有区别的。
有的人类学者认为,民族就是一个带有家园感情与拥有政治自生天生权利的族群,而家园则是他们拥有独占权的地理区域,因此,民族不仅是一种人群范畴,还是一种人们共同体。
民族识别与族群认同_以泸溪县红土溪村的民族识别过程为个案
民族识别与族群认同_以湘西红土溪村的民族识别过程为个案[作者:明跃玲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点击数:1810 更新时间:2008-7-9 文章录入:admin ]一、前言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已经经历了50 年的历程, 近年回顾民族识别工作并反思由此而引发的族群认同变迁的文章很多, 主要就民族识别工作所涉及的民族政策与族群认同的关系展开讨论, 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 年第6 期与2005 年第4 期于鹏杰、罗树杰的两篇文章。
于鹏杰认为“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导致了新时代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困惑, 现代族群性区分成了一种政府行为和一种利益倾向性的区别”, 罗树杰认为“族群性的区分与政府政策无关”, 把中国政府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看作是导致族群认同的利益倾向性的主要因素“实有误解乃至歪曲中国政府民族政策的嫌疑”。
两文争论的焦点还是“族群”与“民族”概念的理解, 即承不承认在现代化的今天, 中国族群与民族的边界随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笔者对湘西红土溪村少数民族成份的识别与更改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族群认同的变迁做了一些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 希望以这一个案作为于鹏杰观点的补充。
在讨论问题之前, 有必要把文中运用的概念及概念的阈限作出界定。
其一为何用“族群认同”而不用“民族认同”。
如众多学者所说, 族群是指以语言和文化认同为特征的群体, 强调的是社会群体的文化特征, 而民族则具有民族国家的意味, 突出其政治性。
“‘族群’越来越多地用来指称少数民族,‘民族’越来越多地指称具有或者有资格具有国家地位的族群、多族群共同体或者人们共同体”, 也就是说“‘族群’是情感—文化共同体, 而民族则是情感—政治共同体”[1](P120)。
个案中更改为土家族的红土溪村人是少数民族, 是在宗教、语言、服饰等文化特征中有共同意识的群体, 因此文中用“族群认同”的概念。
其二为何把“民族识别”作为影响“族群认同”的因素, 是因为尽管从理论上来说, 族群认同是建立在文化特征的基础上, 不同于政治性的民族认同, 但中国的族群认同, 特别是在现代化背景中的族群认同是与“民族识别”工作紧密相联的。
族群记忆与文化认同_花腰彝_女子_省略__基于滇南石屏县慕善村的田野调查_汪雄
DOI:10.15930/ki.wtxb.2014.12.010
: C o mm u n i t M e m o r a n d C u l t u r a l I d e n t i t y y y A n A n t h r o o l o i c a l I n v e s t i a t i o n i n t o C u l t u r a l E c o l o i c a l C h a n e s p g g g g ” o f H u a a o Y i“ W o m e n s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D r a o n D a n c e y g —A n F i e l d I n v e s t i a t i o n R e o r t B a s e d o n M u s h a n V i l l a e o f g p g S h i i n C o u n t o f S o u t h e r n Y u n n a n P r o v i n c e p g y
族群记忆与文化认同 : 花腰彝 “ 女子舞龙 ” 文化生态变迁的人类学考察
— — — 基于滇南石屏县慕善村的田野调查
聂锐新1, 李延超2, 赵国炳3, 丁先琼4, 万 宇5 汪 雄1,
( 玉溪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 云南 玉溪 6 复旦大学 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 , 上海 2 5 3 1 0 0; 2. 0 0 4 3 3; 1. 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 , 广东 广州 5 云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 云南 昆明 6 3. 1 0 6 3 1; 4. 5 0 0 3 1; ) 红河学院 体育学院 , 云南 红河 6 5. 6 0 0 1 1
翦伯赞的台湾“番族”考--兼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民族史..
㊀㊀2015.09㊀LAN ZHOU XUE KAN 作者简介:贾益,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副编审(北京㊀100732)㊂①㊀关于1949年前中国大陆对关于台湾 原住民 的研究,可参见陈建樾.台湾 原住民 历史与政策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7㊂一般来说,现在可见当时的著作和文章,大多是根据日本人的研究论著或者报章资料,以及中国古籍撰写的介绍性文字,也有翻译或者亲历的游记性质的记录,零星可见对日本相关研究的翻译和中国古籍的摘录,如王兴瑞.台湾番族概观[J ].民俗,1937,1(2);春雪.百年前的台湾及其土著[J ].民俗,1937,1(2).等㊂②㊀相关的研究可参见刘朝晖.林惠祥人类学研究历程述评[M ].汪毅夫,郭志超.纪念林惠祥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林明潭.高山族来源 大陆说 的形成[M ].汪毅夫,郭志超.纪念林惠祥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郭志超.开辟荆榛: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M ].汪毅夫,郭志超.纪念林惠祥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以及陈建樾.林惠祥与中国大陆的台湾原住民研究[J ].民族研究,2011,(4).③㊀相关的论文只见到陈建樾.知识的搭建:林惠祥与翦伯赞对台湾 原住民 的研究[M ].郝时远,陈建樾.台湾民族问题:从 番 到原住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翦伯赞的台湾 番族 考兼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民族史研究贾㊀益摘㊀要㊀通过对翦伯赞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相关著述的梳理,可以看出,这个时期,他已经形成相当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民族史研究思想与方法论㊂具体包括:从一定历史阶段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观察民族历史问题,民族学理论和资料对历史研究的指导意义和史实印证作用,以及中国各民族历史尤其是社会史写作的重要性等㊂关于台湾 番族 的资料,在翦伯赞的民族史和古史研究中,是重要的证据;而他对台湾 番族 的专门考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民族史学研究的一般特点㊂关键词㊀翦伯赞;台湾 番族 ;民族学;民族史7中图分类号C95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5-3492(2015)09-0120-11㊀㊀㊀1949年前,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国学者能够用现代学术方法和规范对台湾 原住民 进行深入研究的,在民族学家林惠祥之后,大概只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㊂①此前学界所熟知的,是林惠祥的台湾 原住民 研究;②但对于翦伯赞的相关研究,则注意不多㊂③文章目的,即以翦伯赞1947年发表的长文‘台湾番族考“为中心,对其关于台湾 原住民 的研究作一梳理㊂在梳理其学术观点时,笔者希望能找到台湾 原住民 研究与翦伯赞20世纪30 40年代的主要学术思想和成果的联系,以此说明当时马克思主义史学在研究民族史时的一些特点㊂以此为基础,再总结翦伯赞台湾 原住民 研究的影响和意义㊂一㊁翦伯赞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在1940年 遗世 于巴县歇马场,开始大量写作史学论著之前,翦伯赞(1898 1968)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了㊂他参加了1930年的中国社会史大论战,1938年出版了‘历史哲学教程“㊂后者是他对前期中国社会历史论战的总结,更重要的是,他希望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历史的科学研究,促进关于民21族解放斗争的正确历史观的形成㊂在这本书中,他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尤其是历史发展的合法则性,试图通过实际的㊁科学的历史研究,用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观点,来说明中国历史,指出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正确方向㊂这一著作的系统性和实践性,使其成为 我国早期的一本比较系统地宣传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专著,也是一本理论联系实际㊁宣传全面抗战的专著 ㊂①正因为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功底,当他参与到1939年顾颉刚㊁费孝通等人围绕 中华民族是一个 的学术论争时,其观点也有着鲜明的理论色彩㊂20世纪30年代末中国的学术界关于 中华民族是一个 争论的主角,一位是以 疑古 闻名,此时已经成为中国史学界重镇的顾颉刚;一位则是功能主义中国学派的健将,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㊂争论的中心,则是中国是否已经形成了 一个 的 中华民族 ,或者说,除此之外,国内是不是不再有,也不应该有其他称为 民族 的群体㊂②当这场争论在昆明的‘益世报“上展开时,翦伯赞正在千里之外的长沙主持‘中苏文化“杂志,因此,他并没有看到论争双方的所有论点㊂当然,论争的双方可能也没有注意到来自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批评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翦伯赞名为‘论中华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文章,乃是该作者关于当时中国学术界非常关心的 民族 ㊁ 民族主义 ,以及民族主义与历史学的关系等问题的批评性表达㊂翦伯赞认为,由于在现阶段,中国民族革命已经成为一个自觉的革命运动,并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 对于这一正在行动中的中国民族之理解 ,是理解中国和世界的必要前提㊂在这一前提下,顾颉刚提出并引起热烈讨论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 ,有着重要意义㊂但可惜的是, 当时的论争,大半限于抽象的形式问题如名词的讨论 ,③没有把中华民族的问题同现实斗争关联起来㊂对翦伯赞而言,所谓民族领域的现实斗争,是法西斯国家假借来侵略的民族主义,同作为弱小民族反抗旗帜的民族主义的斗争㊂在这个意义上,顾颉刚 中华民族是一个 的命题,因为蕴含着 否定国内少数民族之存在的意义 ,无法符合弱小民族反对殖民统治斗争的历史趋势,反而有可能成为假借 民族 之名行压迫剿灭之实的借口㊂翦伯赞争论说,国内的少数民族,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对此,就连顾颉刚也不得不承认㊂顾颉刚的出发点,希望通过 团结的理论 ,也即否认少数民族存在的理论,来让国内团结,不仅对客观事实的认知出现扭曲,也无法达到团结的目的,因为 我们需要的统一和团结,是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 ㊂只有汉人给少数民族以 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的独立与自由发展,建立民族间的伟大而深厚的友谊;换言之,用现实的共同的利益代替空洞的'团结的理论'以唤起他们的'民族情绪',而且也只有这样的'民族情绪'才能唤起 ㊂④从理论上来说,民族意识也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 必须有共同的领土,共同的经济联系他才能表现为共同的利害关系,从而表现出民族意识 ㊂也就是说,民族意识是在民族形成以后才产生的,尽管它在产生之后会具有独立性㊂而民族的形成, 只有在资本主义向上发展的时代 才有可能,中华民族的形成同样如此㊂因此,顾颉刚所认为的秦以来的所谓的统一的 民族 的国家,至多是 种族 的国家,统治着国内不同的 种族 和 氏族 ㊂中国历史上各 种族 之间的混合,也绝非片面混同于汉族,而是相互121①②③④张传玺.翦伯赞传略[M ].翦伯赞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10㊂关于这场争论,学术界近年来研究颇多,涉及史学史㊁中国近代民族意识㊁中华民族建构等等主题,参见[周文玖.从 一个 到 多元一体 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的史学史考察[J ].北京大学学报,2007,(4);周文玖,张锦鹏.关于 中华民族是一个 学术论辩的考察[J ].民族研究,2007,(3);黄天华.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 抗战前后关于 中华民族是一个 的论争[M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九四零年代的中国(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张雷.抗战期间昆明报刊关于 中华民族是一个 的理论争鸣[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2);郝时远.关于构建中华民族的几点思考 评析 第二代民族政策 说之五(上)[N ].中国民族报,2012-04-13;马戎.如何认识 民族 和 中华民族 回顾1939年关于 中华民族是一个 的讨论[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5).]翦伯赞.论中华民族与民族主义 读顾颉刚续论 中华民族是一个 以后[J ].中苏文化,1940,6(1):27㊂翦伯赞.论中华民族与民族主义 读顾颉刚续论 中华民族是一个 以后[J ].中苏文化,1940,6(1):28㊂的,所以, 直到今日,在中国境内除汉族之外还存在着满蒙回藏苗 等少数民族 ㊂①在这些论述中,我们也可以大概看出翦伯赞对 民族 的理解:所谓 民族 ,乃是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形成具有共同领土㊁共同经济联系及共同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文化和心理的人们共同体㊂种族和民族一样,都没有纯粹血统的;民族是各种种族在社会学意义上的结合㊂②可见,在理论上,他对现代的 民族 与古代种种的族类 共同体有严格区分,并且认为不同的人类共同体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对应关系㊂简言之, 民族 是同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对应的; 种族 则是与地域有着重要联系的人们共同体,但还缺乏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民族的联系;③而 氏族 是指阶级社会产生以前,与血缘紧密相连的小规模群体㊂④民族(即广义上的 族类 共同体)的演化,是一个社会演化的过程,必须要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的社会历史进程中才能得到理解㊂在这种历史观和民族观看来,所谓以中华民族自秦代便开始形成,并不断吸收各族成分而扩大,到近代已经形成统一体这样一种 民族史 ,来说明 中华民族是一个 的观点,不仅在实践上不具有效性,而且在理论上也非常不 科学 ㊂因为这样的民族历史实际上是脱离具体历史阶段和现实斗争的历史观,也只反映了 大汉族主义 的民族观㊂如果要正确地理解和说明中国的民族历史和民族问题,对于民族学者而言,其任务 不在于回忆过去大汉族主义的光荣,不在于制造一些欺蒙的理论,而在于以最大的真诚,以兄弟的友爱,以现实的利益,用革命与战斗在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的旗帜下把国内各民族真真的团结起来,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争取中华民族的自由 ;⑤对于历史学者而言,其任务 就在于对一切歪曲的历史观作理论的清算,把中国历史从封建的云雾中,从市民的烟幕中洗刷出来,使中国的历史在严正的科学方法之前,得到正确的说明㊂这样的中国历史,才能成为我们民族解放战争之指导的原理 ㊂⑥可见,翦伯赞对顾颉刚 中华民族是一个 观点的批评,是有其民族观和历史观作为支撑的,不仅仅来自文化战场上路线斗争的需要㊂而这种民族观和历史观对中国民族和历史问题的理解,已经具有相当的系统性㊂当翦伯赞在20世纪40年代投身于中国历史的研究时,上述民族观和历史观仍然贯穿于其对具体历史资料的认识和分析过程中,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了其对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些基本观点,如 多看看大汉族以外的中国 ; 多看看中国以外的世界 ; 中国史没有奇迹,也不是西洋史的翻版 ; 注意客观的倾向,也不要忽略主观的创造 ; 不要看不起小所有者 ; 也要注意宗藩㊁外戚与宦官的活动 ; 在研究内乱时不要忘记了外患 ; 应该从文化中找反映,而不要被他们迷住 ㊂⑦在这些观点中,也许 由于他本人属于少数民族,所以他在历史研究中特别注意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的作用问题,坚决反对传统史学的大汉族主义 ㊂不过,我们不能过分强调翦伯赞个人出身对其观点的影响,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如吴玉章㊁吕振羽㊁翦伯赞等人,都已经认识到中国并非单一民族成分的国家,中国的历史不是汉族或者汉族扩大的历史,必须把三民主义(新的,作为抗日战争统一战线基础221①②③④⑤⑥⑦翦伯赞.论中华民族与民族主义 读顾颉刚续论 中华民族是一个 以后[J].中苏文化,1940,6(1):29,32㊂翦伯赞.论中华民族与民族主义 读顾颉刚续论 中华民族是一个 以后[J].中苏文化,1940,6(1):32㊂当称呼古代民族时,翦伯赞多用 种族 或 人种 等名词,偶尔也用 民族 ;但对于其含义,却表达得非常清楚㊂例如在1942年的一篇史学论文中,为了论证先秦殷族与渤海系诸文化 民族 属于同一 人种 之分布,翦伯赞举出如下证据:共同的血缘关系㊁同一的原始氏姓㊁被其他 种族 视为同一族类㊁共同的宗教信仰㊁共同的卵生传说㊂[翦伯赞.殷族与史前渤海系诸氏族的关系[M].中国史论集(合编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56-58.]正因为具有 种族 或 人种 的这些特征,才形成为同一 种族 或 人种 ;也就是说,这些特征定义了 种族 或 人种 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不同演进阶段的 族类 共同体的区分是:初民社会的原始群(primitive horde) 血缘家庭组成的氏族(clan) 亲缘氏族组成的部落(tribe) 不同部落组成的联盟或酋邦(chiefdom) 古代国家的民族(ethnos) 现代的国家民族(state nation)[郝时远.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2.],可资对照㊂翦伯赞.论中华民族与民族主义 读顾颉刚续论 中华民族是一个 以后[J].中苏文化,1940,6(1):28㊂翦伯赞.评实验主义的中国历史观[M].中国史论集(合编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24㊂翦伯赞.略论中国史研究[M].中国史论集(合编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4-15㊂的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同大汉族主义区分开来㊂①这样的观点,完全可以在列宁等人关于殖民地和民族解放的理论中得到说明㊂所以,翦伯赞关于历史上中国少数民族地位的观点,更多地还是应当从其理论自身的逻辑去加以说明㊂在这一逻辑中,建立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基础上的社会阶段的发展,无疑是解释中国历史问题的中心线索;对中国民族史的解说,当然也必须围绕这一中心进行㊂在‘略论中国史研究“这篇文章中,翦伯赞区分了太古时代中国历史中各个 氏族 的分合混融,以及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各种 支配种族 和 落后种族 之间的战争与交流㊂而支配这些种族斗争与交流的规律,乃是中国社会在那个社会历史阶段的内在矛盾,通过历史上 内乱 与 外患 相互关系的分析,翦伯赞认为: 边疆民族的侵入对中原社会来说,虽然是外在的历史因素,但这种外在的因素却作用于中原社会经济的内在矛盾之转向,而且在其后来的发展中,这种外在的因素,又转化为内在的因素㊂ 而且,由于中原 统治种族 和 边疆种族 发展阶段的差异(有些 种族 甚至还处于 氏族 的发展阶段),以及这些 种族 之间交流和斗争在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发生,使得中国历史上 内乱 与 外患 之间交错转换产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㊂②总之,在分析中国民族史时,翦伯赞主张和实践的,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㊂无论是各个 氏族 ㊁ 种族 自身的发展演变,还是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无法脱离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㊂这样一种历史观和历史方法,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历史论战开始,便开始在中国的学术研究领域得到传播和使用㊂1937年以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开始在抗日战争的政治形势影响下,把对一般与特殊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发展的辩证关系的新的方法论思考转移到具体的历史研究之中㊂在此,秦朝以前的中国古代史同先前一样仍是他们感兴趣的一个主要领域 ㊂③二㊁历史研究的主要课题:古史㊁民族史与民族学秦朝以前的中国古代史研究,自晚清以来便是中国史学的热门主题,在近代 民族 记忆和历史重构过程中,更与各种 人种 起源相结合,成为中国现代史学知识体系中最为活跃的部分㊂不无巧合的是,当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通过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参与到中国史学的争论中时,能说明中国社会同样存在奴隶社会的时期,也在秦代以前,其代表性的成果就是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㊂而这样一种对中国古史的兴趣,抗战期间仍然延续㊂在1943年出版自己的史学论文集时,翦伯赞特别提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两个题材,称:余素喜攻史,尤喜攻古史,以古史去今日已远,而范围又至广大,大有吾人驰骋之余地㊂故入蜀以来,余之精力,大半消磨于中国史前史之研究㊂然间或涉猎其他史籍,尤喜读明史,以其亡国覆社,感人之深且切,而其史实之足以资吾人今日之鉴戒者,又至多也㊂④其中,对于殷周史㊁史前史研究的兴趣,除了他自己所说的该领域大有 驰骋之余地 外,一方面大概是他对中国社会历史论战所涉及问题的继续深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从 开天辟地 起开始写一部中国史㊂实际上,所谓 有驰骋之余地 的另一个含义,也是指中国古史的研究还相当薄弱,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已经有进一步推进的可能性㊂⑤陈建樾认为,1940 1949年间,翦伯赞史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是民族史,并统计其论文为据㊂⑥为讨论方321①②③④⑤⑥[德]罗梅君.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 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M ].孙立新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24,159㊂翦伯赞.略论中国史研究[M ].中国史论集(合编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5-6,13-14㊂[德]罗梅君.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 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M ].孙立新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86㊂翦伯赞.中国史论辑(第一辑)㊃序[M ].中国史论集(合编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1㊂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卷)[M ].3.上海:生活书店,1947:序,3㊂陈建樾.知识的搭建:林惠祥与翦伯赞对台湾 原住民 的研究[M ].郝时远,陈建樾.台湾民族问题:从 番 到 原住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69㊂便,笔者将陈文中的 翦伯赞民族史著述年表 略作修改迻录于此,并改题为 翦伯赞民族史论文一览 ㊂通过此表可以看出,在这些文章中,除‘我的氏姓,我的故乡“外,大约可分为三类:‘论中华民族与民族主义 读顾颉刚续论 中华民族是一个 以后“和‘论中国历史上的内乱与外患之关系“属通论性的,但有浓厚的现实关怀蕴含其中;‘西晋末年的 流人 及其 叛乱 “‘元代中原人民反对鞑靼统治者的斗争“‘三国时内战中的民族军队“具有鲜明的 影射 时政色彩,是致用史学;其余的,除‘魏晋时代塔里木盆地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偏于地区历史的叙述外,其余都与中国的古史有关㊂可见,翦伯赞在这个时期研究的关注点,确如他自己所说,要么是有关古史的研究,要么是 足资今人借鉴 的史事㊂而在有关古史的研究中,除直接考察中国古史上夏㊁殷㊁羌等族起源㊁分布等情况的几篇外,关于台湾 原住民 的两篇,即‘台湾番族考“和‘关于台湾的石环及其他 复李规先生“,则涉及用民族学的材料间接说明中国古史㊂表1㊀翦伯赞民族史论文一览(1940 1949)著述题名最初刊载者发表时间论中华民族与民族主义 读顾颉刚续论 中华民族是一个 以后‘中苏文化“第6卷第1期1940.4.5论中国历史上的内乱与外患之关系‘精忠月刊“第3卷第2㊁3期合刊1940.7.15殷族与史前渤海系诸氏族的关系‘群众“第7卷第5期1942.3.28西晋末年的 流人 及其 叛乱 ‘学习生活“第3卷第2期1942.7.20夏族的起源与史前之鄂尔多斯‘中山文化季刊“第1卷第1期1943.4诸夏的分布与鼎鬲文化‘中山文化季刊“第1卷第2期1943.7元代中原人民反对鞑靼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史论集“(第1辑)1943.12论史前羌族与塔里木盆地诸种族的关系‘中苏文化“第15卷第2期1944.2吐蕃种族来源考‘中山文化季刊“第1卷第4期1944.5我的氏姓,我的故乡‘新华日报“(重庆)1945.1.16-17台湾番族考‘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上海)1947.3魏晋时代塔里木盆地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历史社会季刊“第1卷第2期1947.9.1三国时内战中的民族军队‘文汇报“(香港)1948.9.10舶竂岛史前遗迹访问记‘文汇报“(香港)1948.10.1关于台湾的石环及其他 复李规先生‘文汇报“(香港)1948.10.15㊀㊀说明:本表删去了原表中‘略论中国史研究“和‘解释中国史前史上的几个问题“两篇论文,补充了‘论中国历史上的内乱与外患之关系“和‘舶竂岛史前遗迹访问记“两篇㊂翦伯赞在其‘中国史纲“的第一卷中,强调了考古资料对于中国史前史重建的重要意义,未提到民族学的作用㊂但在实际研究中,民族学材料对他的某些论证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在论及原始社会的婚姻与氏族制度时㊂例如论述中国史前史中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时,他首先从汉唐直至清代的历史文献,列举 四裔诸落后种族 中存在男子出嫁的例子,说明此种制度的残余;然后用苏门答腊米兰卡巴人的民族志资料,解释为什么在中国的尧舜禹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却会存在男性酋长㊂①前一个例子,实际上是为了说明,母系氏族公社在各民族的演进中是普遍存在的㊂在专论中国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篇文章中,翦伯赞用基本相似的记载,明确表述了这一逻辑:以上所举,自然不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但是却带着非常浓厚的母系社会之残余㊂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推想到母系氏族社会在太古时代之一般的存在㊂②这两个例子,其实体现的是历史研究中对民族学资料运用的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用民族学所建构的演421①②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卷)[M].3.上海:生活书店,1947:127-129㊂翦伯赞.论中国的母系氏族社会[M].中国史论集(合编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73㊂化阶段(在这里主要是摩尔根的理论),来统摄史料(文献和考古的),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另一种方式是,用民族学的资料,来加强某些历史解释,或者填补某些历史解释的不足㊂除此之外,翦伯赞在‘历史哲学教程“中还提到另一种民族学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此外,关于国内各民族,如回纥㊁西藏㊁蒙古㊁女真㊁苗族㊁瑶族 等的社会史,以及与中国历史有关的各民族,如琉球㊁朝鲜㊁安南㊁印度,以及南洋各地,中亚细亚各民族的历史,尤其是日本史,更是无人着手研究㊂自然,为了史料的缺乏,历史学家也不能凭空杜撰;同时对于各民族的民俗学的研究,也不是风雨飘摇中的我国历史家所能如愿进行的㊂①可见,翦伯赞认为,民族史和民族学对于各民族的社会史研究,都是很重要的㊂但更进一步追问,民族史与民族学之间是什么关系,则从文本本身无法得出答案,而且像是存在歧义:到底是因为史料的缺乏,所以需要对各民族的 民俗学 (包括民族学)研究呢?还是民族学的研究也是民族史的一部分呢?如果解释为前一种含义,则与上述第二种在历史学中运用民族学资料的方式相似;如果是后一种解释,则其中隐含的意义则是:在对国内民族及其他民族的社会史研究中,如果没有对于各民族的民族学的研究,也即对其现在文化和所处历史阶段的了解,便难以上溯历史,说明其文化和社会阶段的演变㊂这就是历史学利用民族学理论和材料的第三种方式㊂从这个意义来说,这段话似乎可以间接说明,正是因为史料和民族学研究的不足,使得翦伯赞没有急于开始进行国内各民族的社会史研究㊂无论如何,翦伯赞20世纪40年代的民族史研究,更多地是同他的古史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无论是中国古史的研究,还是某一民族的社会史研究,在翦伯赞看来,民族学(民俗学)理论和材料都可以对历史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是认识原始社会演化阶段的知识基础㊂三㊁古史和民族史体系中的‘台湾番族考“完成于1946年10月的‘台湾番族考“,发表在1947年叶圣陶所编‘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中㊂这篇40000余字的长文,其问题意识,翦伯赞并未在交代㊂据笔者推测,至少有两个方面的背景可供讨论:一个背景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收回,引起了各界对于台湾 原住民 文化的兴趣㊂1943年开罗会议,同盟国决定战后日本放弃台湾,由中国政府接收㊂同年,蒋介石致电中央研究院,要求以科学方法对台湾民族素质作多方面研究㊂1944年,国民政府在重庆成立台湾调查委员会,筹备台湾光复㊂②围绕台湾光复,则有大量翻译㊁编辑㊁出版的材料和书籍,达数十种㊂③其中有一些涉及台湾 原住民 的材料㊂1945年以后,更有大量出现专门介绍台湾 原住民 情况的文章和小册子出现,形成了一个台湾热㊂而翦伯赞本人,甚至可能20世纪30年代初就认识了在大陆的台湾革命者宋斐如,④1946年6月还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台湾问题文化人座谈会㊂⑤可以说,翦伯赞本人对台湾问题也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㊂不过,并没有直接证据说明翦伯赞写‘台湾番族考“是受当时任何事件的影响所作,其问题意识,还要从他这个时期的学术思考脉络中寻找㊂第二个背景,始自翦伯赞对中国古史的一个基本看法,即中国人种来源的二元系统㊂在1943年写成的‘中国史纲“第一卷中,他就明确提出了这一观点,云:中国人种的来源,不是一元,而是两个系统的人种,即 蒙古高原系 与 南太平洋系 ㊂此两大系统的人种,在中国历史上之蒙昧时代,尚未发生接触,直到野蛮时代,亦即新石器时代的初期,才在中国中部,第一次521①②③④⑤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M ].翦伯赞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10㊂郭敏.光复前后:国民政府对台湾 原住民 的政策[M ].郝时远,陈建樾.台湾民族问题:从 番 到 原住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84-190㊂褚静涛.日据时期大陆台湾研究状况述评[J ].抗日战争史研究,2000,(3):26-33㊂叶桂生,刘茂林.吕振羽的治史道路[M ].北京图书馆‘文献“丛刊编辑部.文献(1980年第2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11㊂佚名.台湾革命医生李伟光自述[M ].蔡子民.台湾史志.北京:台海出版社.1997:250㊂。
人类学10大理论
杜尔克姆尔干杜尔凯姆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第一节古典进化论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
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2、殖民贸易的促进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
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
《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
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
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
”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1、生平与著述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
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移民记忆与族群身份认同——以田冲苗寨为个案
第39卷第1期2019年2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r T IE:SVol.39 No.1Feb.2019移民记忆与族群身份认同—以田冲苗寨为个案王雪梅(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对移民群体而言,历史记忆是建构族群身份认同的重要资源。
通过湘西凤凰县千工坪镇田冲村的个案研究可以 ,以不同的族 同要素 述族群身份,有可能会 力和 。
从族 同的主客位,所言地域社会 族群身份的 ,不仅是“我者”与“他者”的区分,还有国家在场的力量重要作用。
关键词!移民;历史记忆;族群认同;国家在场[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2389(2019)01 -0016 -06Immigrant Memory and Ethnic Identity—A Case Study of Miao Village in TianchongWANGXue-mei(Institute For Western Frontier Region of China,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Shaanxi,China)Abstract:For immigrants,historical memory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to construct etlinic the case study of Tianchong Village,Qianggongping Town,Fenghuang County,western Hunan Province,it can be found that different elements of ethnic i dentity to express ethnic identity may produce and contradic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bject-object relationship of ethnic identity,it is truetha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ethnic identity of regional social groups is not only the distinction between111"and11the other" ,but also the important role played by the presence of state forces.Key words :immigration&historical memoryðnic identity&the national present国有过多次移民大潮,现今各地都有诸 、江西填湖广、湖 川、山西洪大槐树移民等 移民的 。
也论族群认同的现代含义——瓦乡人的民族识别与族群认同的变迁兼与罗树杰同志商榷
困惑 , 现代族群性 区分成了一种政府行为和一种利 益倾向性的区别” 罗文认为“ , 族群性 的区分与政府 政策无关” 把 中国政府的少数 民族优惠政策看作 , 是导致族群认同的利益倾 向性 的主要因素 “ 实有误
解 乃至歪 曲 中 国政 府 民族 政 策 的嫌 疑 。 两 文 争 论 ” 的焦点 还是 “ 群 ” 民族” 念 的理 解 , 承不 承 族 与“ 概 即
大鸣“ 国少数 民族和汉族 中的不 同支 系, 我 皆可称 为族群 ”2的观 点 , 中 用 “ 群 认 同 ” 概 念 。其 【 文 族 的 二为何把“ 民族识别” 作为影响“ 族群认 同” 的因素 , 是因为尽管从理论上来说 , 族群认 同是建 立在文化
( 吉首大学 师范学院 , 湖南 吉首 4 6 0 ) 10 0
摘要 :从理论 上说 , 族群认 同与 民族识别 因族群与 民族分别具有 文化属性 与政 治属性 而属 于两个 不同 的范畴, 但是在现代化背景下的 中国 , 族群认 同是建 立在 民族识别工作 以及 随之而来 的民族优 惠政 策 的基 础上, 已由原有 它
特征 的基 础上 , 同于政 治性 的 民族 认 同 , 中国 的 不 但
认在现代化的中国族群与民族 的边界随社会文化和
历 史 条件 的变化 而变 化 。笔 者尽 管没有 长期 从事 中
国民族政策的研究, 但常年生活在少数民族地 区湖
南 湘 西 的瓦乡人 聚 居 区 , 瓦 乡人 民族 识别 的过 程 对
在 18 年第二次全国人 口普查准备过程中, 92 为尊重 少数 民族正确表达 民族成分的 自由, 做好 民族成分 的填报 , 国家 民委在 《 关于恢 复或 改正 民族成分 的 处理原则的通知》 中提出“ 凡属少数 民族 , 无论其在 何时处于何种原因未能正确表达本人 的民族成分 , 而 申请恢 复其民族 成分的都应予 以恢 复。 为此从 ”
祖先传说与族群认同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于民国甲子年邀约族人,历叙本源,始祖 籍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大州大栗树人 氏。 麒麟鸾凤,始自四祖分支。 至元末明 初,麒公自江西而迁楚北,再由荆州石码 头徙居巴东落婆坪,传至绪公,妣佘君, 生祖八人,分属八坪。 ”
2009 年第 4 期下半月·总第 426 期 33
学术园地
XUESHUYUANDI
有 大 量 汉 族 文 化 的 烙 印 ,如 “梦 鹰 孕 子 ”、 “饿 马 摇 铃 ”、“悬 羊 击 鼓 ”的 典 故 、天 地 人 三合的观念均受汉文化影响。 故事中所 提 及 的 “包 谷 粑 粑 、稻 种 和 镰 刀 ”,反 映 鄂 西南山区农业垦殖活动。
改土归流近二百年以后, 在民国恩 施县《谭姓宗谱序》中,本地谭姓宗族按 汉族谭姓谱系重新调整谱系结构, 认同 汉族谭姓始祖周朝谭国国君为始祖,郡 望为宏农。 还以明清以来湖广填四川的 故事套路, 来表明他们是由江西吉安府 吉水县大栗树迁到荆州石码头, 再迁入 巴东。 然后再嫁接上本地谭姓传说中的 佘婆婆和八子分居八坪的传说。 但原“谭 天飞墓碑” 中为谭姓宗族所尊崇的始祖 谭天飞却被选择性地遗忘了。 表明本地 土著谭姓宗族为了能抹去少数民族痕 迹, 编造了一个复杂的世系源流来证明 其汉族血统,并尽力削弱土著文化表征, 降低了佘氏婆婆的太祖地位, 抹去谭天 飞的始祖名号, 以求与汉族谭姓宗谱保 持一致。 这些复杂的编造行为表明,鄂西 南土著谭姓在族群认同上发生了根本性 的变化。
(作者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2006 级博 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夏 苗
34 2009 年第 4 期下半月·总第 426 期
《乡土中国》课件
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通过批注的方式记录 自己阅读的心得、体悟
对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复研读和思考 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多,知识储备的丰富,会 有不同的感悟
内容概要
《乡土中国》一书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 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 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古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 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 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 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 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 看,所会引起的反映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 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 “走样”。
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
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作品简介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 容整理集合而成的。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 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 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 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论潘光旦与土家族识别
论潘光旦与土家族识别潘光旦是中国著名的民族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对土家族识别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潘光旦与土家族识别的关系。
一、潘光旦的学术背景及对土家族的研究潘光旦生于1926年,是中国知名的民族学家、中山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他主要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问题,并对多个民族进行深入研究。
在土家族方面,潘光旦首次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他于1961年至1962年间,在重庆、湖北等地对土家族进行了田野调查,从生产生活、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对土家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土家族的识别奠定了学术基础。
二、潘光旦对土家族识别的贡献1. 建立了土家族的人群学特征潘光旦对土家族生产生活、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研究,通过对土家族人群特征的全面掌握,他成功地建立了土家族人群学特征,为土家族的识别提供了学术基础。
2. 定义了土家族人的分类标准潘光旦认为,土家族的分类标准应该主要基于土家族人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中所表现的差异,尤其是族人之间的婚姻关系。
依据此标准,他把土家族人分为“黑虎土家”、“白虎土家”和“旺山土家”三个亚种。
这一分类标准也为土家族的识别提供了基础。
3. 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考察方法潘光旦在对土家族的研究中,发现人的地位和社会关系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考察方法。
这种方法以个体为研究对象,强调人和社会的关系,考察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这种方法的运用,丰富了对土家族社会及其文化的认识。
三、总结潘光旦对土家族识别方面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实地调查和研究,更是在于他对土家族的人群学特征、人的分类标准和考察方法的提出,这些贡献不仅成为研究土家族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且为研究其他少数民族和文化的识别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潘光旦|“土家”的识别者和记录者
潘光旦|“土家”的识别者和记录者“今天要赶到黔江,路途221公里,相当远,须早一点走。
小申昨夜将车停在汽车站,早晨7时即去请大汽车拖拉发动,拖一次要给二公升汽油,今天发动很顺利……”这是《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中的一段文字。
在这本书的背后,是关于一个古老民族新生的过往……重庆市黔江区,其前身为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民族主要为土家族、苗族。
对“土家”的识别,始于1950年。
当时,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的湖南湘西“苗族”代表田心桃,向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反映,自己是“土家”人而不是苗族,要求中央派人进行调查。
她的反映引起了重视,中央派出了多名专家学者,组织调查小组,多次调研。
潘光旦先生是在1953年接受了研究“土家”的任务,在查阅大量史籍、地方志后,他发表了《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巴人》一文,认为:土家不是瑶,不是僚,不是苗,不是汉,而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巴人后裔的一支,是单一民族。
随后,中央民族学院的王明踽教授、语言学家王静如在经过实地调查后,分别写出了《湘西“土家”概况》和《关于湘西“土家”语言的初步意见》等文章,也都支持“土家”是单一民族的观点。
上世纪50年代,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潘光旦进行了一场为土家族正名的伟大行动,随行的张祖道因为与他的师生关系和摄影记者身份,成为此次社会调查之旅的唯一影像记录者和见证者。
自1950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展了一项前所未有的社会工程——民族识别。
中央政府就此拨出专款,指示从中央到地方的民族事务机构组织专家学者开展此项工作。
1956年11月25日至1957年1月28日,张祖道作为《新观察》杂志摄影记者,陪伴恩师潘光旦赴鄂西南、川东南地区考察土家族情况。
潘先生当时为全国政协民族组副组长,此去考察是他继同年5月第一次考察后,时隔半年再赴土家族地区进行考察。
在张祖道《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中,记录了他们从1956年11月25日出发南下,到1957年1月28日晚上回到北京,总共65天,到过湖北、四川的18个县、市,行程7000多公里。
闽南打城戏与域外闽南华人的族群互动和身份认同
110摘 要:闽南打城戏,源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今福建泉州(旧称刺桐)。
打城戏是一个兼具福建地方特色的宗教剧种,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逐渐向台湾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南洋区域传播发展,打造出了一个域外地区内蕴多元的闽南族群文化的认同空间。
这一文化空间的形成,反映出海内外闽南族群的历史互动与族群认同。
本文即是以维系海内外闽南族群共生关系的文化窗口打城戏,来研究闽南华人的族群互动与身份认同,也同时展示出400年来域外闽南华人的文化书写与信仰叙事,对推动我国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以为:恰是由于打城戏的兴盛与传播,才使得闽南文化得以跨地域传播,闽南族群的身份才得以认同,闽南族群才得以凝聚。
关键词:闽南打城戏;闽南族群;身份认同;族群认同;闽南华人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621(2023)02-110-10收稿日期:2022-11-09项目基金:本文系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研究一般项目“闽南童谣与台湾童谣同源性研究”(项目编号:17YJA760004)2022年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闽台打城戏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FJ2022C073)及2022 年福建省社科联委托项目“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与中华民族幸福追求关系研究”(项目编号:FJ2022TWF013)的结题成果。
作者简介:杨慧霞(1997-),女,江西省瑞金人。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王 荟(1988-),女,福建省厦门市人。
集美大学音乐学院,讲师,博士后。
研究方向:闽南打城戏及非遗艺术。
“打城”又名“破狱”,是福建南部地区传统丧葬文化里超度仪式中的重要环节,而“打城戏”则脱胎于打城仪式,是福建南部地区特有的地方戏种。
打城戏不仅蕴含丰富多元的闽南文化元素,而且,还集合了海内外闽南族群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见证。
民族志化的小说特征及其文化人类学价值探析——以小说《白子》为例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2021年3月20日Mar.20, 2021第41卷 第3期Vo1.41 No.3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1.03.019民族志化的小说特征及其文化人类学价值探析——以小说《白子》为例胡婷婷(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摘 要:《白子》是一部具有民族志特点的小说,展现了云南大理白族四个家族和100年的历史文化变迁。
小说中有大量民俗事象和民族文化生活的描写,可以将其作为民族志小说的典型案例,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进行解读,探索民族志化小说的特点及评价维度。
关键词:白族;小说;民族志;《白子》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1)03-0049-03《白子》是白族作家董源、疏国慧夫妇合著的长篇小说,作者以家族和历史为题材,讲述了大理一个白族村落的四个家族从杜文秀起义开始,经辛亥革命一直到改革开放的变迁,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特定历史时期白族村落的社会状况、人民的情感和生活状态,具有民俗志和民族志的资料价值。
《白子》可以理解为民族志小说化书写的一个典型案例,民族志的书写与小说一样需要讲故事,而这正是云南少数民族作家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云南地方性文化的一种尝试。
一、小说凸显地方性知识与族群历史记忆《白子》旨在对大理地区的白族文化进行整体观照,突出白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在特定地域环境与历史事件下社区内人民的生活状况,凸显了地方性知识与族群历史记忆,具有鲜明的民族志特征。
小说地方性知识的凸显主要体现在语言、叙事、环境描写三个方面。
首先,语言方面采用大量的本土语词,主要表现为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中使用的方言词汇和俗语。
如“草鸡”[1]24指用来捆草或捆菜的草绳,感叹词“啊啵啵”[1]45,休息的时候说“屁股落地养得三分气”[1]26,都表达了民间幽默朴实的情态。
民族学博士论文选题
民族学序号中文题名1 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2 清代蒙古与西藏格鲁派关系研究3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研究4 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现代化5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6 新疆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7 新疆东乡族文化变迁研究8 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安全研究9 湖南维吾尔族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10 循化藏区权力运作机制的文化考察11 新型民族关系论12 文化传播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变迁13 中国当代民族出版研究14 1616年至1959年的不丹与中国西藏关系史研究15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16 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问题研究17 裕固族文化谱系解读及其现代性研究18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19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与法律保护20 卓尼藏族研究21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策法律促进研究22 裕固族民族过程研究23 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24 从民族法制到民族法治25 土族文化传承与变迁研究26 吐谷浑研究27 藏族习惯法及其转型研究28 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29 鄂伦春族传统游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30 侗族款组织的文化人类学阐释31 朝鲜族的认同意识研究32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学的使命33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34 加拿大西北沿岸印第安人图腾柱文化象征意义阐释35 中国苗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36 巍山彝族打歌研究37 《春香传》的文化人类学解读38 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39 文化变迁与旅游业发展研究40 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41 甘丹颇章时期西藏的政治制度文化研究42 浅论不当消费和社会问题43 “民家情”: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44 美中社会日常生活文化比较45 散杂居回族经济与回汉民族关系研究46 索玛花的叙事47 黔东南雷山县三村苗族习惯法研究48 转型时期撒拉族社会研究49 清末民初甘青地区民族社会若干问题研究50 土族民间信仰研究51 民族法治研究52 穿青人问题研究53 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54 中国朝鲜族女性涉外婚姻研究55 中国餐饮业老字号的民族文化研究56 河州回族脚户文化57 东北亚国际合作时代朝鲜族社会文化功能研究58 蒙古族萨满医疗的医学人类学阐释59 以新基础教育引领西部农村的和谐发展60 西双版纳傣族女性观念及其变迁研究61 佤族木鼓文化研究62 民族和谐新论63 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比较研究64 草原法的文化阐释65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问题研究66 现代中亚社会发展状况与趋势研究67 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研究68 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69 清末民国时期新疆游牧社会研究70 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71 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72 东乡族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73 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74 土家族传统制度文化研究75 甘南多元宗教研究76 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77 变迁与调适78 中国彝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79 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80 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81 枧槽苗乡82 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83 藏人的灵魂观与活佛转世84 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85 中西方人“社会性”比较研究86 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87 雪山蒙古人文化研究88 东北民族天神崇拜研究89 朝鲜民族传统生死观研究90 藏族法律文化研究91 村落社区的傩仪与象征92 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学研究93 认同与发展——一个边疆汉人移民社区的文化研究94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95 驯鹿鄂温克人文化研究96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97 当代泰国与印尼华人社会比较研究98 枕顶绣的文化意蕴及象征符号研究99 满族文化模式100 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禁忌文化研究101 十八世纪中朝文化交流研究102 傣族水文化研究103 现代化进程中云南石林阿诗玛文化的转型与重构研究104 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105 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106 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107 信仰与美——回族文化的审美人类学研究108 象征与意义:叶青村纳西族宗教仪式研究109 北京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与旅游开发110 变迁与发展111 文明的历史脚步——建国以来滇南少数民族农地利用模式的变迁112 少数民族干部教育问题研究113 转型与发展: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114 中国云南大理白族传统宗教研究115 中国突厥语族诸民族文化发展研究116 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117 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118 《儿女英雄传》的满文化研究119 满蒙文化关系研究。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对彝族支系他留人聚落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对彝族支系他留人聚落的历史人类
学考察
杨晓雯
【期刊名称】《云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云南省永胜县彝族支系他留人是族属尚存争议的族群,作为历史上处于移民情境中的族群,其文化一直被认为是“夷汉融合”的典型.巴斯的“族群边界”理论以及王明珂提出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论述是族群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他留人聚落所依托的社区建制沿革、背景以及汉文地方志中与之相关的文献记载表明,明代以来,汉人移民的到来导致了夷夏文化边界的形成及确立.
【总页数】5页(P103-107)
【作者】杨晓雯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国际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
【相关文献】
1.历史记忆、祖源叙事与文化重构:永胜彝族他留人的族群认同 [J], 黄彩文;子志月
2.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对鄂西南一个移民村落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J], 李滨利;谭志满
3.历史记忆、民族认同与族群关系策略——贵州占里侗族与付中苗族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J], 王植槐;廖君湘
4.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东乡唐汪川唐姓群体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J], 王慧婷;赵海军
5.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畲族研究新力作——《重塑“畲人”:赣南畲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评介 [J], 王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与“民族个体”
第28卷第6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 o l.28N o.6 2008年11月 Journal of South2Central U niversity fo r N ati onalities(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 ov.2008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与“民族个体”Ξ何生海,冯学红(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20)摘 要:针对很多人常混淆的两个基本概念“民族”和“民族个体”,借助社会学相关理论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阐述了两者的不同内涵,并论述了这两个概念“层次混淆”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及进一步区别这两个概念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族;民族个体;民族问题;社会学解读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2008)0620067204 “民族”和“民族个体”是两个泾渭分明的概念,但在现实中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将它们区分开来。
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甄别,以期指导民族工作。
一、对“民族”和“民族个体”的社会学理论解读“民族”和“民族个体”就其本质而言,与社会学理论所探讨的“个体与群体”、“组织与角色”以及“系统与因素”等概念是一致的,这些概念对我们理解“民族”和“民族个体”的关系有极大的帮助。
1.从进化理论看“民族”和“民族个体”。
进化理论从生物学角度切入,把生物学思想扩展到社会学理论中。
在分析环境对有机体进行“选择”时,达尔文提出至关重要的理论:“选择作用于个体有机体(individual o rgan is m),而进化则涉及群体有机体(pop u lati on of o rgan is m s)。
也就是说,个体有机体或者能够生存和繁衍,或者不能,但群体有机体是作为整体进化的”[1]87。
迪尔凯姆的生物生态学理论超越了达尔文的“有机体”的研究,他从意识形态方面阐述了个体、集体与社会的关系,认为“集体意识尽管只能依赖个人意识而存在,但它又不同于个人意识,是个人意识的表现和结果”[1]138。
《从客居到融入:马来亚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的生成与嬗变》出版
《从客居到融入:马来亚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的生成与嬗变》出
版
佚名
【期刊名称】《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年(卷),期】2022()2
【摘要】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孙志伟所著的《从客居到融入:马来亚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的生成与嬗变》一书于2021年4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20.5万字。
该书以东南亚华侨华人为典型案例,依托国际移民这一概念,从历史的视角剖析中、英两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华侨华人,尤其是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相关政策。
该书既关注政策轨迹,考察相关各方政策梳理与东南亚国际关系间的互动关联;又眼光向下,专注于普通人的移民迁徙路径;更直面现实,深入分析影响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的若干因素。
该书对厘清以马来亚华侨华人为代表的国际移民与祖籍国、所在国的联系具有典型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总页数】1页(P46-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
【相关文献】
1.华侨妇女专题研究的力作--评范若兰博士的《移民、性别与华人社会:马来亚华人妇女研究(1929-1941)》
2.新时代菲律宾华人华侨的文化属性与身份认同
3.闽籍日本新华侨华人子弟的语言习得与身份认同研究——两例民族志研究个案报告
4.“从华侨、华人到马来亚人:梁宇皋认同转变的生命历程”讲座综述
5.从"华侨"到"华人"——新马华人身份认同转变中的中国因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潘家湾民族中学2019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潘家湾民族中学2019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被捕罗广斌杨益言“江姐!”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江姐一转眼,便瞥见一个瘦长的人影,闯进门来。
啊,这人是甫志高,穿着一件半旧的蓝布长袍,比送江姐上船时瘦了一些,装束也朴素了一些。
他一见到江姐,嘴角上便露出一种惊喜的笑意。
“江姐,我找了你好久。
”甫志高四边望望,脸色略显慌张:“我有要事找你,这里没有外人吧?”江姐犹豫了一下,便招呼对方走进堂屋。
她不明白甫志高为什么到这里来了。
“支援农村工作委员会派我秘密送来一批军火,要马上派人去下货,最好你也去检查一下。
”江姐沉默地听着,看看甫志高,没有答话。
“老许同志亲自派我送来的,余新江病了。
”“余新江病了?”江姐审慎地问。
同时,她注视着对方回避躲闪的眼睛。
“他患了斑疹伤寒,进医院好久了。
还没有脱离危险期。
”“重庆最近的情况如何?”江姐忽然问。
“你离开重庆以后,各方面工作变化很大。
”甫志高笑嘻嘻地回答着,仿佛他对情况十分了解,江姐想要知道的事,他都说得出来。
“最近有同志被捕吗?”江姐打断了他的话。
“没有。
”甫志高故作镇定地回答,并且反问:“你从哪里听到这样奇怪的消息?连我住在重庆都不知道,这完全是谣言!”“哦——”江姐淡淡地说:“没有人被捕?我还担心同志们的安全嘞。
”江姐又随口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老许亲口告诉我的呀!”江姐问着,心里却在盘算,这处联络站的地址,是许云峰不知道的。
甫志高又急切地提出要求:“江姐,车上的同志们正等着我们的人去搬运哩!”“好。
”说着,她找出纸笔,一边写着纸条,一边说道:“你把这封信送上华蓥山,山上便会立刻派人来运军火。
”“上山的路,我不熟……”甫志高嗫嚅着,不敢接江姐递给他的纸条。
“你不是本地人吗?出城去一条大路,就上山了。
”江姐心里已经完全明白了自己的危险处境。
“不过,”甫志高狡辩道:“新来乍到,我的行动容易引起注意。
立足田野,求新求变——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大鸣教授访谈
周大鸣(1958-),湖南湘潭人,1982年、1988年、1998年在中山大学分别获得考古学学士、人类学硕士和民族学博士学位,1997年被评聘为教授,2014年被教育部遴选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现为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
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多元与共融:族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城市新移民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中国乡村都市化再研究:珠江三角洲的透视》等。
在中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300余篇,出版专著与主编著作数十本,任教育部“马工程”教材《人类学概论》主编、首席专家。
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世界银行等机构的重大、一般、委托项目数十项。
立足田野,求新求变———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大鸣教授访谈周大鸣,肖明远,粟红蕾■■名家语丝WORDS FROM THE CELEBRITY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的立身之本,只有真正深入社会的基层,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才能够理解真实的社会是如何运行与变迁的。
肖明远、粟红蕾(以下简称“肖”“粟”):周老师好,很荣幸能够坐在这里,与您谈一谈关于您的学术之路与人类学研究的一些问题。
我们知道您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那么您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从而走收稿日期:2020-05-08基金项目:贵州省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重大课题“科举移民与儒学在西南的传播———以文庙为主题的研究”(20GZGGX05)作者简介:周大鸣(1958-),湖南湘潭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都市人类学、移民与族群;肖明远(1993-),江西赣州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都市人类学;粟红蕾(1989-),女,广西桂林人,《社会科学家》杂志社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编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潘 家湾 土家族 乡概 况
潘 家湾 土家 族 乡 ( 以下 简 称 潘 湾 乡 ) 于 湖 北 位 省 西南 部 、 三峡 出 口处 宜都 市 的西部 , 省道 鸦来 复线
收 稿 日期 :0 1—1 2l 0—2 0
基 金项 目: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 族籍 变更 与民族文化认 同” 2 1 Y 6 ) (0 0 0 1 。 作者简介 : 谭晓静 (9 5一) 女( 17 , 土家族 ) 湖北省恩施市人 , , 重庆三 峡学 院讲 师 , 主要研究民族学 。
紧密相联 。我 国民族身份的确定经历 了两个阶段 : 是新 中 国成 立后 不 久 开 始 的 民族 识 别 阶 段 , 是 二 2 0世 纪 8 0年 代 开 始 的 民族 成 份 的恢 复 和 更 正 阶
一
段 。在 民族识 别 阶段 , 国家 为 了在 少数 民族 地 区推
进 民族 区域 自治 , 实施发 展 和教育 方 面的计 划 , 据 依
平方公里 , 乡辖 2 全 7个 行 政 村 ,6 19个 村 民小 组 , 46 6 2户 ,7 2 12 0人 。2 0 0 0年 下 半 年 , 组 合 并 后 , 村 全 乡 辖 9个 行 政 村 ,2个 村 民 小 组 , 6 1个 居 委 会 , 43 7 9户人 家 , 人 口 14 1人 。在潘 湾 乡版 土 上 , 总 65
斯 大林关 于 民族 的 四个 特征 : 同的地 域 、 同的语 共 共 言 、 同的经 济生 活 和 基 于共 同文 化 之 上 的共 同心 共
理, 将当时登记的4 0 0 多个族群相继确定为 5 个少 5 数 民族 。由此 , 一个 公 民皆属 于某一 民族 , 每 即获得 了相应的族籍 。在 民族成份的恢 复和更正 阶段 , 国 家 为保 障少 数 民族 享 有 民族 平 等 的权 利 , 定 凡 属 规 于少数 民族 , 不论其 在 何时 、 于何种原 因未能 正确 出
V0 . 2 No 4 13 .
J 1 01 u .2 2
族 籍 变 更 与 民族 身份 认 同
— —
基 于潘 家湾土家族 乡的人 类学考察
谭 晓 静
( 重庆三峡学院 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 院 , 重庆 4 4 0 ) 0 10
摘
要 : 籍被 界 定 为 个人 与 某 民 族 的 一 种 隶 属 关 系。 民 族 识 别 给 每 一 个 公 民赋 予 了 民 族 成 分 ,0世 纪 8 族 2 0年
10 5 0年历 史 的宗教 胜地—— 梁 山 , 以及 山下 占地 1 5
平 方公 里 的探母 沟 自然景 观 , 该 乡 旅 游业 的发 展 为
奠 定 了坚实 的基 础 。
此, 族籍 变更 获 得 了合 法 依 据 。本 文 以潘 家 湾土 家 族 乡 为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述 十年 前 民族 乡成 立 时 族 籍 变更 原 则 描
及 依据 , 剖析 十年 后 土家族 的认 同诉 求 。
一
相对宜都市其他乡镇而言 , 潘湾乡特殊的地理 位 置 阻滞 了其发 展 的 步伐 , 一直 被 认 为 落后 于其 他 乡镇 。到 19 时 , 9 9年 全乡工 农业 总产 值 4 0 元 , 5 0万
农 村 经 济 总 收 入 58 35万 元 , 村 人 均 纯 收入 13 农 69 元, 比全 市 平 均 水 平 低 3 . % , 人 均 纯 收 入 在 04 且 10 50元左 右 的村 就有 l 3个 , 2 占 7个行 政村 的 4 . 8 2 , 中 人 均 纯 收 入 最 低 的村 是 金 竹 堰 村 , 有 % 其 仅 16 元⑨。 自潘 家湾 土家族 乡成 立 以来 , 托 “ 31 依 散杂
代 民族成分的恢复与更正 , 族籍在一定原则下得以变更。潘湾土 家族获得 了少数 民族 身份 , 并 未强化 其文化认 使 但
同。而潘 家湾土 家族 乡的成立 , 促进 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
关键词 : 籍; 族 变更 ; 民族 身份认 同; 家湾 潘
中图 分 类 号 :9 5 C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3 X(0 2 0 -0 30 17 4 3 2 1 )404 -4
族籍 , 文定义 为 个 人 与 某 民 族 的一 种 隶 属 关 本 系 L 。在我 国 , 1 J 族籍 的取 得 与 政府 进行 的 民族 识 别
横 贯乡境 , 均 海 拔 5 0 8 平 5 . 0米 , 一 个 典 型 的 山 区 是
乡 。其 南与 五峰 土家 族 自治 县 的 渔洋 关 镇 毗邻 , 西 和 西北有 5 O多里 乡 界 与 长 阳土 家 族 自治 县 的大 堰 乡接址 。可 见 , 乡版 图处 于长 阳 、 峰两个 土 家族 全 五 自治县 的半包 围之 中。潘湾 乡 的版 图面 积 为 175 4 .
E—m i:i j g a@ yho tm.n alx on t n ao. o c ai i
① 数 据来 源 : 潘湾乡 申报土家族乡 的情况汇报 。 ② 数 据来 源 : 潘家湾乡政府文件 。 ③ 数据来 源 : 潘湾乡 申报土家族乡 的情况汇报 。
反 映本 人 的民族成 份 , 都可 以在 原则许 可 的范 围 内 ,
在5 6个 民族 中 , 择 恢 复 或 更 正 其 民族 成 份 。在 选
有 蕴藏 7万 亩 的富锌 土壤 带 , “ 然 富锌 茶 ” 为 使 天 成 该 乡 支柱产 业 之一 , 获 中 国 国际 名茶 称 号 。享 有 并
第3 2卷 第 4期
21 0 2年 7月
中南民族大学 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Jun l f o t — e t l nv r t f a o a t s H ma i e n oi c n e ) o ra uh C nr ie i rN t n i e ( u nt sa d S ca S i c s oS aU sy o i l i i l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