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0

合集下载

爱享文献_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_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爱享文献_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_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安虎森王雷雷吴浩波摘要本文根据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检验建立面板空间误差模型,分别以二氧化硫排放量、烟(粉)尘排放量、废水排放总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衡量环境污染程度,对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实证检验。

本文研究表明:“倒N”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确实存在,而且还验证单位生产总值的污染排放量(产生量)随地区经济发展的提高而下降;四种污染排放物都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这意味着各地区的节能降耗减排政策不能孤立地实施,应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同时实施,这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加强协调;过分强调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环境改善,要么是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污染排放量,要么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面板空间误差模型;空间自相关性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14)09-0001-08作者简介安虎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导天津300071;王雷雷、吴浩波,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天津300071一、引言Grossman和Krueger(1991)发现,二氧化硫和烟尘两种污染物会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上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即二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并于1995提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假说”(Hypothesis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即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环境质量会恶化,但是经过一个临界值以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反而伴随着环境质量的改善。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污染排放物不断增加。

以大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例(表1),200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3968.7万吨,而到2012年该数值增加到4129.6万吨,增幅为4%。

2000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0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目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说明“九五”期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环境立法和执法取得进展,全民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

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取缔、关停了8.4万多家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前景的企业。

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长,占同期GDP的0.93%。

以重点流域、地区、城市、海域核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启动了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实行退耕还林(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始实施。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国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九五”环境保护目标基本实现。

2000年,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酸雨区范围和频率没有增加;工业废水对地表水的污染得到一定的控制;“三河三湖”水质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上有所改善;全国辐射环境质量良好。

但全国城市空气污染依然严重,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仅占三分之一;地表水污染普遍,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段有机污染较重;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地下水受到点状或面状污染,水位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环境2000年,我国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各流域干流有57.7%的断面满足三类水质要求,21.6%的断面为4类水质,6.9%的断面属5类水质,13.8%的断面属劣5类水质。

长江、珠江水质保持良好,黄河、松花江水质保持稳定,淮河、海河、辽河污染程度有所减轻。

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2000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1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4亿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亿吨。

海洋环境2000年,全国海区中二类、三类、四类和劣四类水质区面积分别为10.2万平方公里、5.4万平方公里、2.1万平方公里、2.9万平方公里。

2000中国大气环境状况公报

2000中国大气环境状况公报

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大气环境中国网 | 时间: 2006-01-12 | 文章来源:国家环保总局网站状况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整体污染水平仍较严重。

总悬浮颗粒物(TSP)或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污染较重,少数大城市氮氧化物浓度较高。

酸雨区范围和频率保持稳定,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城市空气统计的338个城市中,36.5%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63.5%的城市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超过三级标准的有112个城市,占监测城市的33.1%。

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比1999年度好转,达标城市比例上升,超过三级的城市比例下降。

总悬浮颗粒物(TSP)或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的城市占统计城市的61.6%。

20.7%的城市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比上年度下降近8个百分点。

人口集中、机动车较多的特大型城市氮氧化物污染相对较重。

与上年相比,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由33.1%上升到36.5%,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由40.6%下降到33.1%。

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27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7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三级,13个城市空气质量超过三级标准。

城市空气质量级别年度对比酸雨酸雨出现的区域与往年相比无明显变化,基本维持了近几年形成的格局。

降水年均pH值小于5.6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及四川盆地。

华中、华南、西南及华东地区仍是酸雨污染严重的区域;北方只有局部地区出现酸雨。

2000年,监测的254个城市中,降水pH值范围在4.10~7.70之间,157个城市出现过酸雨,占61.8%,其中92个城市年均pH值小于5.6,占36.2%。

"酸雨控制区"中102个城市和地区降水年均pH值范围在4.10~6.90,其中95个城市出现酸雨,占93.1%;72个城市年均降水pH值小于5.6,占70.6%。

吉林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吉林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2001年2月23日)2000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实际,坚持发展,大胆改革,勇于实践,认真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扩大内需,全面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三大战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推进和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民经济经济总量全省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0亿元,下降3.0%;第二产业增加值800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620亿元,增长11.0%。

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842元,比上年增长8.1%。

财政收支继续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政改革,财政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

全省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84.02亿元,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7.1%。

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03.83亿元,增长8.8%。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改善,有力地支持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全省一般预算支出260.67亿元,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6.6%。

其中,社会保障支出19.25亿元,增长53.6%。

结构调整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9年的25.4:40.2:34.4调整为2000年的22:44:34。

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又有新进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国有经济占49%;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潜能得以释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 1%。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doc 95页)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doc 95页)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doc 95页)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4年) (2)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3年) (10)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2年) (18)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1年) (25)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0年) (38)全国环境统计公报(1999年) (48)全国环境统计公报(1998年) (66)全国环境统计公报(1997年) (76)全国环境统计公报(1996年) (86)全国环境统计公报(1995年) (9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规划计划环境统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eic/649371567364505600/index. shtml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4年)2004年我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但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的模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钢铁、电力、水泥、电解铝等重工业投资规模较大,产品产量增加较快,对环境的压力继续增加。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加强。

结合宏观调控,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一定成效,遏制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快速攀升的趋势。

200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482.4亿吨,比上年增加4.9%。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1.1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5.8%,比上年增加4.1%;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61.3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4.2%,比上年增加5.5%。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39.2万吨,比上年增加0.4%。

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09.7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8.1%,比上年减少0.4%;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29.5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61.9%,比上年增加0.9%。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33.0万吨,比上年增加2.5%。

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42.2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31.7%,比上年增加4.5%;生活氨氮排放量90.8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68.3%,比上年增加1.7%。

200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海洋环境监测

200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海洋环境监测
2000 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赋予的职责,国家海洋局在继续加大 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环境监测投入力度的基础上,坚持海洋环境监测必须为社会经济 发展、海洋行政管理和群众生活服务的方针,组织实施了 2000 年全国海洋环境质量监测 工作,对我国管辖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全面的监测,特别是对近岸重点海域 进行了高密度、高频率的监测,基本掌握了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根据监测结 果和其它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编制了 2000 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现予以发布。 在 新千年到来之际,我们希望通过《2000 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发布,使全国人民 更加认识了解海洋,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海洋,为建设海洋强国而共同奋斗。
• 营养盐污染
2000 年我国近岸和近海海域继续受到营养盐的严重污染,海水中无机氮含量劣于一类 海水水质标准的区域面积达 16.4 万平方公里。其中,二类水质区 7.3 万平方公里,三类水 质区 4.2 万平方公里,四类水质区 2.2 万平方公里,劣四类水质区 2.7 万平方公里。磷酸盐 含量劣于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区域面积达 17.8 万平方公里。其中,二、三类水质区 12.9 万平方公里,四类水质区 3.5 万平方公里,劣于四类水质区 1.4 万平方公里。
省(自治区、直辖市)
倾倒区数量 (个)
倾倒量 (×106 米 3)
辽宁 河北 天津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合计
4
2.78
4
8.20
2
3.65
11
5.37
2
8.63
8
33.49
8
3.62
3
1.58
13
26.83

中国环境十大问题

中国环境十大问题

大气污染问题严峻中国环境十大问题有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目录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问题大气污染问题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据专家测算[1],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

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

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然而,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依然在浪费水资源。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

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垃圾处理问题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

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

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

2000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0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0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字体:大中小【打印】来源:监测处时间:2001-06-05中央关怀新年伊始,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希望北京市再接再厉,加大治理力度,尽快建设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首都.9月12~14日,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张皓若为组长的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对北京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治理大气污染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11月3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邹家华听取对北京市检查结果的汇报,并要求中央各部委继续支持北京市的工作.6月15日~23日和10月19~20日,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对《北京市环境污染防治目标和对策》中37个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提出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关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00年《北京市环境关况公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局长综述2000北京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业精神和国务院对《北京市环境污染防治目标和对策》的批复要求,以人为本,继续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并以申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既定目标.2000年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品质继续改善.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460.5亿元,总人口达到1277.9万人,能源总消耗量为4210.7万吨标准煤.城市的快速发展也给有限的环境资源带来巨大压力,改善环境质量任重道远.大气环境2000年,大气环境质量继续呈改善趋势,但燃煤和机动车排气造成的混合型大气污染仍较严重,由外来沙尘、本市地面扬尘、燃煤烟尘、机动车排尘、工业粉尘、二次污染物等因素所致的颗粒物污煤染问题突出.市政府继续把防治大气污染作为工作重点,在完成控制大气污染第三阶段任务的基础上.又实施了控制大气污染第四、五阶段措施.全年大气务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市区全年空气污染指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48.4%.三级和好于三级的天数占93.7%,四级以上天数大大减少.2000年,全市煤炭消耗量为271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2.4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0万吨.其中环境统计范围内,工业耗煤量为2136万吨(包括原料煤839万吨),排放二氧化硫14.6万吨、烟尘5.2万吨;排放工业粉尘9.4万吨.2000年,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以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年日均值分别为每立方米0.071、0.071、2.7、0.162、和0.353毫克,与1999年相比,分别下降11%、8%、7%、10%、和3%.市区降尘量年均值为15.5吨/平方公里月,比1999年上升3.3%.降水PH年均值为6.42,检出范围在5.89~9.12之间,酸雨频率为零.远郊区县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城镇地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年平均为0.043、0.046毫克/立方米,降尘量比1999年略有增加,为11.0吨/平方公里月.表1 2000年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单位:毫克/立方米措施与行动控制煤烟型污染2000年市区近1800台燃煤锅炉、远郊区县城镇及市区高速路两侧7400多台茶炉、大灶改用了清洁能源.使用天然气11亿立方米,城市气化率提高到99.3%.电采暖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热力供热面积增加到5012万平方米,城市热化率为36.7%.推广使用低硫优质煤超过500万吨.1998年年底以业,全市累计有1.1万台燃煤锅炉改用了清洁能源.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2000年开始对重型车、柴油车、农用车、摩托车实行严格的地方机动车排放标准.治理改造1995年以后以牌照的在用车6.1万辆,累计达到18.2万辆,基本完成治理任务.1万辆出租车更新改造为双燃料车,累计更新改造双燃料公交、出租车2.6万辆;天然气公交车拥有量达到1300辆成立了控制机动车污染联合执法办公室,加强汽车路检和货运车夜查管理,共路检车辆8.5万辆,夜间检查车辆1.7万辆,昼、夜机动车路检合格率分别达到近90%和80%.主要进京路口检验车辆34万辆,劝返5.6万辆.控制扬尘污染完成市区500万平方米裸露地面整治,对59块征而未用、拆而未建工地进行了绿化,城市中心区新增绿化面积263公顷,市区绿化隔离地区营造隔离片林2666公顷.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太到36.5%人均公共绿地9.7平方米.市区道路冲刷和喷雾压尘面积增加到1380万平方米.环保、建设、市政管理、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等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施工工地的环境管理.水环境随着水系整治工作的开展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提高,2000年,城市中心区水系水质基本达到相应功能要求,城市下游河道水质有所改善.由于连续两年遭遇枯水年,水资源紧缺和水体污染仍是本市面监的重要环境问题.境内五大水系中,潮白河、北运河、大清河水系水质变化不明显,永定河、蓟运河水系水质有所下降.尽管蓄水量下降,主要饮用水源密云、怀柔水库水质仍保持了清洁;其他主要水库、湖泊水质与1999年大致相同.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有所缓解,地下饮用水源水质符合要求.河流在2000年监测的79条段、2095公里何段中,符合相应功能水质要求的有20条河段,其长度占实测河流长度的41.6%.二类、三类、四类、五类水体中超标河段长度分别占到相应功能河段长度的23.7%、33.8%、92.0%、和100%.河流的主要污染物是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其次是挥发酚和石油类.水库、湖泊2000年监测水库17座,水质达标的9座,达标库容占实测总库容的66.1%,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质完全符合二类水体水质标准,官厅水库水质仍不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监理所测湖泊19个,水质达标的7个,达标湖泊容量占实测总容量的59.5%.“六海”中北海、后海、前海水质达标.水库、湖泊的主要污染物是总氮,其次是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城市污水2000年,城近郊区平均日排水量256.34万吨,其中生活污水143.61万吨,占56.0%,比上年约增加1.7个百分点;工业污水100.67万吨,占39.3%;冷却水12.06万吨,占4.7%.城市污水处理率为40.6%,比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2000年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单位:吨工业废水2000年环境统计范围内的1122家企业,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3亿吨,比上年下降17.8个百分点:工业废水处理量10.7亿吨,处理率为99.5%,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为2.1亿吨,达标排放率92.6%,比上年提高17百分点.措施与行动地下水2000年属枯水年,降水量远低于多年平均降水量,造成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及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平原地区地下水潜水水位比1999年又有所下降.远郊区县地下水水质较好.通州区、大兴县、房山区、昌平区和顺义区南部地区地下水存在工业污染影响.加强密云、怀柔水库饮水源地保护,强化监督管理、查禁游船、游泳等违法行为,限期拆除水库周围违章建筑、无照餐饮点,彻底清理整顿水库周边非法采矿点,重点围绕水库上游地区开展小流域治理工作.密云水库周边地区移民工作也已全部结束.继续开展城市水系综合整治,完成南线水系河道的治理,王渊潭到高碑至高碑店湖段具务了通航条件.清河、凉水河综合治理工程已开工建设.酒仙桥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城近郊区日处理污水能力增加到128万吨.远郊区县的大兴、怀柔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延庆污水处理厂已完成设务安装.全市开始实施开源节流、保护利用水资源泉的26项措施,2000年节水量达到1.87亿立方米.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工程一期(30万吨/日)基本完工.声环境2000年城市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继续下降,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继续保持稳定.新建噪声达标区25平方公里,建成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71.5%,比1999年提高5.3个百分点.各类环境功能区昼间噪声平均值基本达标,夜间噪声平均值超标理象较明显.由于路况、车况均有所改善,在机动车总量增加的情况下,交通噪声声强度并未增加.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扰民仍是市民投诉的热点.2000年7月开始,北京市要求监街新建住宅必须安装隔声窗.区域环境噪声2000年建成区区域环境内外噪声平均值53.9分贝,比1999年下降0.3分贝.其中城区为55.5分贝,比1999年下降0.3分贝;近郊区为53.6分贝,与上年基本持平.道路交通噪声2000年监测建成区道路303条,总长485.36公里,交通噪声声平均值为71.0分贝,与1999年持平,其中城区、近郊区分别为68.1和72.6分贝.平均车流量为3907辆/小时,比1999年略有增加.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2000年环境统计范围内的1122家企业,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139万吨,其中排放量为33万吨,综合利用量838万吨,综上所述合利用率71.4%.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为25万吨,危险象环生废物处置率达98%以上.已形成每年5000吨的集中焚烧处理能力.2000年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合理调整垃圾收集方式.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96万吨,年底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1.5%.一次性塑料餐具回收率达到64%.生态建设与保护自然保护2000年,建立了云蒙山、云峰山、雾灵山和石花洞4个市级自然自然保护区,野鸭湖自然保护区由县级升为市级保护区.全市各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到1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9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5.27%.全市共有陆脊椎动物420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65种,市级重点保护的168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初步统计为142种.2000年,共接收、救治动物80多种近3000只(条),其中鸟类40种2300多只.生态农业全市耕地面积32.9万公顷.继大兴、密山两县通过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验收后,平谷和怀柔两县又被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市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县增加到8个.全市绿色食品生产企业43个,拥有绿色食吕标志使用权的产品数达到100个,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12760公顷,绿色食品产量27万吨.2000年,有1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99家通过了第一批安全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达标验收.加强秸秆禁不起烧的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劳逸结合,开展了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调查,为制订污染控制规划创造了条件.生态建设全市郊区完成人工造林21900公顷,其中山区荒山造林12180公顷,在五大风沙危害区营造综合治沙林6200公顷.治理水土失面积300平方公里.2000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43%.2000年完成平谷县生态示范区验收准备工作.气候与自然灾害2000年北京地区仍属干旱年份,春季风沙危害严重,夏季高温炎热.全年降水量为371.1毫米,比常年平均值减少40%.年平均气温为12.8%,比常年高0.8 ;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4,最高气温超过35的天数累计达25天,超出同期平均值5.7天,创历史记录.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0,比1999年低2.8,结束了连续13年的暖冬.春季出现扬沙天气14次,浮尘8次.全年大雾15天,轻雾168天.因冰雹造成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达4500多万元;风沙、大雾天气对交通特别是航空运输带来极大影响.公众参与首都全民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公众参与已成为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在燃煤炉灶改换清洁能源、治理机动车污染、庭院绿化、植树造林、市容整治等活动中,市民对政府工作给予了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今年8月,北京奥申委与市环保局及20家在京环保民间组织联合签署了《绿色奥运行动计划》,决心携起手来,同心同德,利用申奥契机,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工作,提高公众文明素养.在政府部门、基层组织、环保组织和广大市民的支持下,10项着眼于公众参与的环保活动均进行得有声有色.环境保护投资2000年,环境保护投资达到116.3亿元,比上年增加1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5.7亿元,比上年增加27%.污染控制投资40.6亿元,其中用于工业污染源治理、搬迁投资12.8亿元.工业污染防治截止到2000年5月底,全市5000多家有污染企业全部实现了达标排放,提前7个月完成国家规定的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任务.对25家未达标企业实行了停产治理,年底前除12家停产,破产企业外,其他均已完成治理项目验收.完成了50项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其中27项实现“改并迁停”.虽强污染源监督管理,在实行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管理的基础上,70个废水排放大户的100多个排污口安装了污水流量计,50个废气排放大户安装了70多套在线监控设备.环境信访2000年,环保部门共收到人民来信、来电10299件(个) 、来访645批1271人次,合计10944件,比1999年增加20.4%.其中反映噪声污染的5597件,大气污染4044件,水污染453件,固体废物污染48件,其它类802件.环境科研与监测国家科技部支持的《北京市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北京市周边地区环境污染机理、外来污染物对北京空气质量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控制、合理利用水资源、城市规划及气象条件与大气污染等专题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完成《石景山地区污染治理目标和对策研究》、《垡头地区污染治理目标和对策研究》项目,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新扩建6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细化了空气污染指数评价分级标准,快速检测机动车尾气激光遥测车投入使用,为管理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环境立法与执法2000年,依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2000还颁布了《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等6项地方标准,制定实施了《北京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移动通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全市各有关执法部门,围绕工地扬尘、噪声污染、工业污染源泉超标排放、机动车污染、露天烧烤、秸杆焚烧等问题,开展现场监督检查,推动了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环境宣传与教育2000年开展了“京都大地环保行”、“迎大运、助申奥”等活动,召开环保新闻发布、通报会7次,制作环境电视专题片4部、科教片1部、环境宣传画5000套,举办了首次“北京生态”摄影作品展,展出作品近百幅.市属以上新闻煤体刊登、播出环保稿件650篇(条).组织20多所中小学千余名学生参加“自然之声录音大赛”、500多名学生参加“丰宁绿色远征军夏令营活动”.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环保栏目《我爱地球妈妈》,共播出52集.对全市400多名教师进行四期环境教育和培训.。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
一、中国的森林资源量
中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

森林质量不高。

中幼龄林比重大,其面积占全国林分面积的70%以上,人工林中的幼龄林比例高于85%。

199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森林面积为1.34亿公顷,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9%。

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19位。

中国森林总蓄积量为97.8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2.5%。

世界人均拥有的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而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

2000年,中国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的第一份《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达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量为10.1亿立方米,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目前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5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55%,森林蓄积量为112.7亿立方米。

二、中国森林资源的消耗
根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全国林木年均净增长量为4.58亿立方米,年均净消耗量为3.71亿立方米,林业资源呈现长大于消的趋势。

中国森林面临的问题
由于长期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中国宝贵的天然林面积大量减少。

在占中国国土面积5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许多地区无林可言。

在中国,酸雨带来的酸沉降正导致大片森林衰退消失,森林受害面积上百万公顷。

2000年,中国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874万公顷,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为8.84万公顷。

最新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最新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大气污染问题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

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

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

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

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

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

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

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

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

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

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深圳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深圳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培育现代金融业和现代物流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

这一年,深圳顺利完成了“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经济总量比“八五”末期的1995年翻了一番,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容环境日趋优美,城市综合实力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

一、综合初步统计,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65.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高出预期目标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71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74.14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73.39亿元,增长9.9%。

三次产业结构为1.1∶52.5∶46.4。

按现行汇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亿美元。

物价水平适度上升。

2000年,深圳物价总水平结束长达两年多的下降势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8%。

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上涨14.0%,居住上涨5.6%,其中水电、燃料上涨15.3%。

食品中水产品上涨4.7%,鲜菜上涨6.7%,植物油、肉禽及制品、鲜果等的价格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劳动就业工作加强。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08.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45万人,增长4.6%。

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3.87万人,下降8.6%;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75.78万人,增长2.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28.89万人,增长7.8%。

完善并落实优惠扶持政策,促进下岗、失业员工再就业。

有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员工再就业指导率达100%,全年通过各种途径使6207人实现了再就业,组织下岗、失业员工参加强制性培训4320人次。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5%。

卫生事业管理学自测题及答案

卫生事业管理学自测题及答案

《卫生事业管理学》自测题1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A型题:每题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案卷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我国在建国初期,卫生管理学的前身是:CA.卫生政策管理B.卫生行政C.保健组织学D.公共卫生管理E.健康教育学2.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AA.政府B.民间团体C.企业D.对公共事业有热心的个人E.各党派3.公共产品具有的特点是:C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竞争性和不可再生性;B.公益性、共同消费性、普遍性;C.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D.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排他性;E.公益性、长远性、阶级性4.“拟定医务人员执业标准、服务规范”是卫生部那个司的职能?BA.人事司B.医政司C.规划财务司D.卫生法制与监督司E.科技教育司5.下列哪一项可以被称为“制定政策的政策”?CA.基本政策B.具体政策C.元政策D.方面政策E.方针政策6.社会公共权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被称为:AA.公共政策B.政策C.公共道德准则D.公共事务;E.法规7.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被定义为:CA.福利事业B.社会主义公益事业C.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事业D.政府实行一定公益政策的福利事业E.关系社会长治久安的事业8.我国的中医政策是:BA.中医为主B.中西医并重C.西医为主,中医为补充D.发展中西医结合E.顺其自然发展9.起草医疗器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并监督实施是哪个部门的职责:DA.卫生部B.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C.商务部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0.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建立什么样的医疗保险制度:AA.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帐户相结合B.商业医疗保险C.国家税收式医疗保险D.社会保险模式E.公费医疗模式11.下列哪一哪个国家实行的是商业医疗保险模式:DA.中国B.新加坡C.德国D.美国E. 日本12.根据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信誉度分级为:CA.2级B.3级C.4级D.5级E.6级13.下列项目除哪项以外,我国对其都实行准入管理。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调查评估报告》发布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调查评估报告》发布

服 务 业 发 展 态 保 护 与 恢 复项
多 头 管理
效益 低下

城市 建 设
20





20 1 6



城市规 划 通 讯 ^ ^ A Of S WO M iM




Gl



UN
新闻广 角
国 务院雌多 地推 进全面 创新 改革试




五 区 五 带五 链



即 以 北京 中 关村


天 津滨

海新 区
唐山 曹 妃甸 区

沧 州 沿海 地 区

建 设 京津 走 廊 高 新 技术 及 生 产性 服 务 业

验方 案
要 求 各 地 制 定 具体实 施方案
落 实 各 项改 沿 海 临 港 产 业 带

沿 京 广 线 先进 制 造 业

沿京九 线

革举 措 特 色轻纺

沿 张承线 绿 色 生 态等 五 个 产 业 带

并重
国 务 院 关 于 京 津 冀 系 统 推 进 全 面 创 新 改 革 试 点 发 展 汽车

责 任不
自 然恢

升 创 新能 力
推进 高 端共性技术 研发 和 关 键核 心 部 落 实


生 态 保 护 观 念 落后

重 人工 建 设 缺乏



件研制

加 快 工 业设计

江苏省统计局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江苏省统计局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江苏省统计局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统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江苏省统计局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1年)2000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积极扩大需求,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经济出现了走向良性循环的重要转机,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基本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调控目标。

一、综合全省经济增长加快,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5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增幅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8.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439.0亿元,增长11.6 %;第三产业增加值3117.7亿元,增长11.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700元,比上年增长 9.0%。

按现行汇率折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400美元。

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进。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增长,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

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教育、信息等增长较快。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13.0∶50.9∶36.1调整为12.0:51.7:36.3。

扩大内需政策取得显著成效,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千方百计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同时努力增加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回升,增强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全省投资、消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4.0%、46.7%和9.3%。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银行贷款明显增加,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市场物价下降局面得到初步扭转。

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2000年舟山市环境状况公报目录

2000年舟山市环境状况公报目录

2000年舟山市环境状况公报综述 (2)水环境 (3)海洋环境 (6)大气环境 (9)城市声环境 (11)固体废物 (12)生态保护建设 (13)专题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有关文件规定,现发布2000年《舟山市环境状况公报》。

舟山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张勇刚2001年6月5日综述2000年,舟山市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改革,全面加强管理,国民经济运行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经济回升势头强劲,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4亿元,比1999年增长12.0%;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2000年,舟山市委、市政府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市民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市环境保护事业呈现协调发展的趋势,环保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工业污染源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深化;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建设取得新的成绩;以保护水产养殖区为重点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已经起步。

环境监测表明:全市环境空气符合国家二级标准要求,其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天数占78.3%,继续保持良好水平;但酸雨频率仍踞高不下。

市区主要饮用水源地(水库)水质保持良好,但河道和翻水入库的饮用水源地水质未达标,且呈下降趋势;城区河道水质污染仍较为严重;海洋环境形势严峻,赤潮频发;城区噪声污染纠纷增加势头不减; 油烟气污染矛盾日益突出。

水环境状况全市共监测地面水断面22个,其中Ⅱ类水质断面占27.3%,Ⅲ类水质断面占9.0%,Ⅳ类水质断面占27.3%,V 类水质断面占22.7%,劣于V 类水质断面占13.6%。

影响地面水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为: 非离子氨、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总磷和总大肠菌群等。

与去年比较,II 类水质断面个数没有变化,III 类和Ⅳ类水质断面个数减少,V 类和劣于V 类水质断面个数增加,地面水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详解负离子球健康作用

详解负离子球健康作用

四、巨东负离子球对疾病的作用
• 1、呼吸系统:负离子能促进鼻腔粘膜柱状上皮细胞形成, 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运动加速,促进水肿消退,改善肺泡 的换气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临床结果表明,吸入具有 治疗浓度的负离子30分钟后,肺吸收氧气增加20%,排出 二氧化碳增加14.5%,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促使哮喘 患者等的肺功能及肺泡分泌功能恢复正常。
和多于的自由基及各种有害物质; 6、水的硬度适度,介于50~200mg/L识
• 负离子球存在着正极和负极,它一经接触水,瞬间就能在 水中释放电流,这种电流是最适合人体的0.06MA的电流。 当水与上述微弱电流接触时,周围的水分子中的氢离子和 氢氧离子就分离。一方面氢离子与电子结合成氢气,氢氧 离子与周围的水分子结合成界面活性物质和能产生300倍 以上的负离子。通过超声波测出此时氢气为1.32PPM,这 说明水的还原性电位很好,在这种环境下水将变成有碱离 子水(PH值7.4左右,就同人体的体液是一样的)。同时, 由于水成弱碱性,藻类将不会再繁殖下去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 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 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 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一、中国环境污染现状
• 2、水环境污染问题:
四、巨东负离子球对疾病的作用
• 10、皮肤及五官科疾病:负离子对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有 良好作用,继而使皮下组织的酸碱度向碱性方面转化。欧 美专家认为负离子可以改变肤色,对延缓皮肤衰老有一定 的美容作用。空气负离子对鼻腔黏膜是一种良性刺激,对 鼻炎及咽炎均有一定疗效。空气负离子具有脱敏作用,对 变态反应疾病产生有益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0年)(06月13日10:23)
2000年,国家继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一控双达标”的工作目标基本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率不断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

全国12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1995年平均下降10%-15%,均未超过国家2000年总量控制计划目标。

200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统计范围内,下同)为415.2亿吨,比上年增加3.5%,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4.2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220.0亿吨。

废水中COD排放总量1445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704.5万吨,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740.5万吨。

工业废水中主要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量均比上年有所降低。

2000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995.1万吨,其中工业来源的排放量1612.5万吨,生活来源的排放量382.6万吨。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65%来自“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区域内。

全国烟尘排放总量1165.4万吨,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953.3万吨,生活烟尘排放量212.1万吨。

工业粉尘排放量1092万吨,比上年降低了7.1%。

2000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81067.7万吨,排放量3183.1万吨。

2000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10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8.9%。

其中,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6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老污染源工业污染治理投资239.4亿元,比上年增长56.8%,其中投入废水治理资金109.6亿元,废气治理资金90.9亿元;新建项目“
三同时”环保投资260亿元,比上年提高35.7%。

2000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1%。

附表:
一、废水排放及治理
1.废水排放总量(亿吨) 415.2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 194.2
其中:县以上工业 153.1
乡镇工业 41.1
生活污水排放量 220.9
2.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万吨) 1445.0
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704.5
其中:县以上工业 450.2
乡镇工业 254.3
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740.5
3.县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82.1
4.县以上工业废水处理率(%) 95.0
二、废气排放及其治理
1.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 1995.1
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1612.5
其中:县以上工业 1149.2
乡镇工业 463.3
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 382.6
2.烟尘排放总量(万吨) 1165.4
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 953,3
其中:县以上工业 517.1
乡镇工业 436.2
生活烟尘排放量 212.1
3.工业粉尘排放量(万吨) 1092.0
其中:县以上工业 404.2
乡镇工业 687.8
4.县以上工业燃烧废气清烟除尘率(%) 92.9 5.县以上工业工艺废气净化处理率(%) 85.2 三、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治理
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 81607.7
其中:县以上工业 66598.9
乡镇工业 15008.8
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万吨) 37451.2 3.县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51.8 4.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万吨) 28921.2 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万吨) 9151.5 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 3183.1
其中:县以上工业 1039.7
乡镇工业 2143.4
7.“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亿元) 310.5
8.“三废”综合利用产品利润(亿元) 79.4 四、工业污染治理投入
1.当年施工污染治理项目数(个) 27243 2.污染治理项目当年完成投资(亿元) 239.4 其中:治理废水 109.6
治理废气 90.9
治理固废 11.5
治理噪声 6.0
治理其他 21.4
五、自然生态保持
1.自然保护区数(个) 1227
其中:国家级 155
省市 439
市级 154
县级 479
2.自然保护区面积(万公顷) 9820.8 3.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 9.85 4.珍稀濒危动物繁殖场数(个) 992 5.珍稀植物引种栽培场数(个) 50 6.生态示范区数(个) 220
其中:国家级 158
六、环境管理
(一)环境管理
1.当年制订地方环境法规(件) 27 2.当年制订地方环境行政规章(件) 162 3.当年实施的行政处罚案件(起) 55209 4.当年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起) 246 5.当年结案的行政诉讼案件(起) 580 6.当年发生环境行政赔偿案件(起) 56 (二)排污收费
1.交纳排污费单位数(万个) 73.7 2.排污费收入总额(万元) 579607.3 3.排污费使用总额(万元) 613629.5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当年办理设立的建设项目(件) 142561 2.向环保部门履行申报手续的(件) 135148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 94.8 (四)“三同时”制度
1.当年应执行“三同时”验收项目(个) 31285 2.实际执行“三同时“项目个数(个) 30671 3.“三同时”合格项目数(个) 29719 4.“三同时“执行合格率(%) 94.9 5.“三同时”项目环保工程投资(亿元) 260.0 (五)限期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