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邵阳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2018·丹东模拟)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蔗糖溶于水
B . 玉米酿白酒
C . 干冰升华
D . 粗盐提纯
2. (2分) (2019九上·灌云期末)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 氯气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B . 金刚石刻划玻璃
C . 稀有气体用于作闪光灯、霓虹灯
D . 太阳能发电
3. (2分) (2017九上·钦州港月考)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清新的空气
B . 洁净的矿泉水
C . 无色的空气
D . 干冰
4. (2分)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 .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 . 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 .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D .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5. (2分)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有降低的是氧化剂,反之是还原剂.从碳元素的化合价上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碳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
A . CO2
B . CH4
C . CO
D . C
6. (2分)(2018·安丘模拟)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 . 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
C .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 .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一定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7. (2分)(2016·惠阳模拟)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B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灭火
C . 二氧化碳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 . 一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 (2分)空气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 氧气
B . 氮气
C . 水蒸
D . 二氧化碳
9. (2分) (2019九上·永川月考)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 二氧化碳
B . 二氧化硫
C . 粉尘
D . 一氧化碳
10. (2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无需用到仪器()
A . 集气瓶
B . 水槽
C . 导气管
D . 长颈漏斗
11. (2分)(2019·富平模拟)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镁条可在空气中燃烧,故铁丝也可在空气中燃烧
B .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则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
C .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会燃烧
D .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12. (2分) (2017九上·赵县期末) 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氧气
②用KMnO4固体制取氧气
③用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④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13. (2分) (2015九上·正定期末) 能源、资源和环境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 . 工业产生的“三废”和汽车尾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 . 我国要减少煤炭的使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和再生能源
D .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对水体、土壤的污染
14. (2分)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
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是()
A . 氢气、氮气
B . 氮气、氧气
C .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D . 氮气、氩气
15. (2分)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前为待鉴别物质,后为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
A . 稀盐酸和稀硫酸 BaCl2溶液
B . 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水
C .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
D . 氧气、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二、填空题 (共6题;共28分)
16. (2分)水是生命之源,请写出水的化学式________ ;请你写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建议________ .
17. (2分) (2016九上·新野期末) 如图所示为有关水的两个实验,其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实验________,实验B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
18. (4分)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的方法是________ .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
(4)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水和________ .
(5)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将其盖灭的原理是________
19. (13分)如图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碳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氯酸钾和二氧化碳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检查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 .
(3)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4)如图的F装置有多种用途,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导管导入.若用F装置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气体,瓶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溶液(用化学式填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5)若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可以看到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 (5分)实验室常用装置A~E制取和收集气体,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中的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理由是________。
(2)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你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若用装置F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把装置F中的“导气管”补充完整________ 。
21. (2分) (2019九上·卧龙期中) 请解释在实验中出现下列情况的原因:
(1)盛有氯酸钾的试管在加热过程中炸裂:(写一条即可)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1题;共3分)
22. (3分) (2017九下·枝江期中) 自然界里丰富多彩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化学就像一架“显微镜”,带领我们一步步地深入认识和研究物质,使我们学会了“用微观眼光看世界”.(1)
若“ ”表示一个甲烷分子,则“ ”表示________(填写化学符号)。
(2)
水通入直流电后可分解,下图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四、实验与科学探究 (共2题;共13分)
23. (8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Ⅰ).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__ .
(2)小红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设计了如下装置(Ⅱ):你认为,装置Ⅱ与装置Ⅰ相比较,装置________ (填“Ⅰ”或“Ⅱ”)更好一些.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她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在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 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小红又设计了如图三种装置,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你认为,选择________ 装置更为合理.
24. (5分)探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7所示装置,白磷在空气中很容易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电源开关,电阻丝后会发热,可以观察到白磷________;
(2)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________ ;
(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 ;
(4)实验完毕后,集气瓶内残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 ;
(5)小明同学由该实验得到启发,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但是他看到的现象是水面并没有上升约,原因________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 (共6题;共28分)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1-2、
三、简答题 (共1题;共3分)
22-1、
22-2、
四、实验与科学探究 (共2题;共13分) 23-1、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