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分数: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分)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

(10分)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0分)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6.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9.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10.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11.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13.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1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答案:1.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2)个人主客观条件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2.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1)成功的行动目的2)恰当的行动方法3)行动的条件4.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6.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后退的运动;而在这些变化当中,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才是发展。

并且变化还可能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如果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事物质的变化也不能称之为发展。

因此,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的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成语中能够表现从客观本质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D)A.自轻自贱B.自知之明C.自不量力D.量力而为2.新事物的出现不必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必定都是(A)A.切合事物发展规律的B.强盛和完美的C.汲取了往事物的精髓D.有新的名称和旗帜3.目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馆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时机,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相关专家指出,这顺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丛林!专家们的见解表现的真理是( C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应C.事物是广泛联系的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4.“只需你对着飞奔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梦想就能实现。

”这类说法(D)A.必定了联系的广泛性和多样性B.揭露了意识能够正确反应客观规律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忽略了联系的客观性5.人们常说“行家看门道,外行看喧闹。

”这里的“门道”和“喧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A)A.“本质”和“现象”B.“现象”和“本质”C.“客观”和“主观” D 、“主观”和“客观”6.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 A ﹚A.指宇宙间全部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B.天体运动C.自然变化D.人类活动7.人生发展相同是行进性与波折性的一致,这句话是说( B )A.人的发展有时是行进的,有时是倒退的B.人生发展不是直线上涨的,而是一个顺序渐进的波折发展过程C.人生发展只有上涨,没有降落D.人生发展复杂多变,只有成功不可以失败。

8.人生发展中不行防止的两种境遇是:(B)A.行进新与波折性B.顺境和窘境C.行进与落伍D.进步与退后9.“揠苗滋长”的寓言故事劝告我们,想问题、做事情(A)A.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定以尊敬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B.要不停地发现、揭露规律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D.只需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行的事情10.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指:﹙ A ﹚A.事物自己包括既对峙又一致的关系B.事物之间存在的对峙关系C.事物之间或许事物内部相互依存关系D.事物之间相互排挤的关系11. 一些大学生在招聘中遭受“姓氏鄙视”。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只要你对着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

”这种说法 [单选题] *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揭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忽略了联系的客观性(正确答案)2. “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单选题] *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正确答案)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3. “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单选题]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正确答案)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假象多于真象本质是眼睛看不到的4.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单选题]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性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正确答案)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5. 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 [单选题] *能够改变环境有心理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正确答案)能反映外部事物6. 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

这一事例说明() [单选题]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正确答案)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7. “流水不腐、户驱不蠧”主要说明() [单选题] *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正确答案)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过程8. 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诸如垃圾短信、电信诈骗等也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烦恼。

这启示我们 [单选题] *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和解决矛盾(正确答案)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9. 从哲学的角度看,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 [单选题] *新出现的都是新事物,原来存在的都是旧事物形式新颖的都是新事物,形式陈旧的都是旧事物凡能用电脑代替的都是新事物,反之则是旧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趋势的是新事物,反之则是旧事物(正确答案)10. 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积极的态度表现的有?①合作②接纳③和睦④和谐⑤排斥 [单选题] *①②①②③④(正确答案)①②③④⑤③④11.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单选题]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正确答案)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意识反作用于物质12. 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1、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人生发展不能好高骛远(√)3、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从主观愿望出发(X)4、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5、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6、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X)7、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8、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9、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10、人们可以创造规律(X)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小题)1、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社会道德的信息,这启示我们(A)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C、要重视事物的变化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2、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B)A、“现象”和“本质”B、“本质”和“现象”C、“客观”和“主观”D、“主观”和“客观”3、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B)A、比较分析法B、矛盾分析法C、分析综合法D、类比法4、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

这一事实说明( B)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5、下列不属于的是益友表现的是(D)A、正直的人B、诚信的人C、见闻广博的人D、好背后诋毁人得人6、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关系特征(D)①平等互处②宽松的人际环境③友善和关爱④相互真诚信任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拔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D)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8、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宋诗蕴含的哲理有(D)A、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B、联系是普遍的,孤立存在不和周围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没有的C、联系是多种多样的D、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局部没有的新的整体的功能9、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C)。

2024年最新高教版中职《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答案、答题卡

2024年最新高教版中职《哲学与人生》期末试题、答案、答题卡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哲学与人生》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写在其他地方视为无效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关于意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C、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2、《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

A、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D、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唐代李贺有诗句: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

这些诗句虽然意境不同,但蕴含的共同哲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4、下列说法符合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牵牛要牵牛鼻子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5、真理是相对的,应随着朝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

这告诉我们()。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C、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D、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6、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告诉我们()。

①辩证看待逆境,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②逆境比顺境更容易成就大事③只要遇到逆境,就能取得事业成功④要成就大事,需要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B、积劳成疾C、量体裁衣D、因材施教8、医生让一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绝吃苹果、桔子、香蕉,并且喊:“我要吃水果。

”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 )。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D. 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答案:A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普罗泰戈拉答案:D3.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理念D. 意志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阶级性D. 绝对性答案:D5. “存在即合理”是哪位哲学家的名言?A. 黑格尔B. 康德C. 尼采D. 笛卡尔答案:A6. 以下哪项不属于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A. 劳动B. 创造C. 享受D. 奉献答案:C7. 人生哲学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A. 物质享受B. 精神追求C. 个人主义D. 集体主义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人生态度的表现形式?A. 乐观B. 悲观C. 消极D. 客观答案:D9. 人生哲学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A. 个人成功B. 社会贡献C. 财富积累D. 名利双收答案:B10. 以下哪项不是人生目标的合理设定?A. 符合个人兴趣B. 符合社会需要C. 符合自然规律D.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A. 宇宙的起源B. 人类社会的发展C. 个人心理活动D.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阶级性D. 绝对性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A. 劳动B. 创造C. 享受D. 奉献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人生态度的表现形式?A. 乐观B. 悲观C. 消极D. 客观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人生目标的合理设定?A. 符合个人兴趣B. 符合社会需要C. 符合自然规律D.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世界观和方法论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答案:B2. 下列哪个不是哲学的基本范畴?A. 时间B. 空间C. 必然性D. 偶然性答案:C3. 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A. 事物是静止不变的B. 事物是孤立存在的C. 事物是相互联系的D. 事物是永恒不变的答案:C4.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理念D. 意志答案:B5. 以下哪个是唯心主义的观点?A. 世界是物质的B. 世界是精神的C. 世界是可知的D. 世界是不可知的答案:B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反映客观B. 客观反映主观C. 主观创造客观D. 客观创造主观答案:A7. 以下哪个是实践的基本特征?A. 客观性B. 社会性C. 历史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表现?A. 实践活动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B. 实践活动能够直接创造物质财富C. 实践活动能够直接创造精神财富D. 实践活动能够直接创造社会关系答案:C9. 以下哪个是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A. 否定是绝对的B. 否定是相对的C. 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D. 否定是外在的否定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C. 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D. 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关系问题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答案: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表现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2. 阐述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答案: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内部的对立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推动事物的发展;量变质变规律,即事物的发展是通过数量的增减和质的飞跃来实现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即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

2023至2024学年第一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答案(一)

2023至2024学年第一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答案(一)

2023至2024学年第一学期《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答案(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分。

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 古希腊文“哲学”一词由“爱”和“智慧”组成;在古汉语中,“哲”具有“智慧”“贤明”等含义。

下列说法没有揭示出哲学本义的是() [单选题]A.哲学是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本质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智慧之学B.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哲学都是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答案)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单选题]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正确答案)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单选题]A.科学的(正确答案)B.落后的C. 过时的D. 错误的4.歌德的名言:“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这句话说() [单选题]A.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矛盾的B.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C.创造社会价值是为了交换自我价值D.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正确答案)5.生物的长期进化产生了古猿,古猿又进化成人类。

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单选题]A.社会活动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B.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C.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正确答案)D.人类社会的发展完全是自发进行的6.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青松,那就做山谷的小树吧;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成为一颗星星吧。

这段话给我们选择人生道路的启示是() [单选题]A.国家和社会的需要高于一切B.要从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出发C.要全面认识和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答案)D.要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7.《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话反映的是() [单选题]A.唯物主义的运动观B.唯心主义的运动观(正确答案)C.正确的运动观D.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8.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答题纸内。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A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2、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C )。

A.好的领导B.好的职业C.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D.好的岗位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要有好的品行就行B.要正确对待金钱的两面性C.要有正确的道德观D.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境遇4、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C )。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5、下列关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通过人的“想”和“做”来实现B.自觉能动性就是主观能动性C.是人特有的能力D.不能反映客观世界6、制约自觉能动性的因素不包括(B )。

A.客观规律B.先天条件C.已形成的观念D.身心健康7、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

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

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A )。

A.事物具有两面性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8、哲学是所说的对立是指(C )。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对抗C.矛盾双方相互分离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9、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上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是强调(B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与认识相互决定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10、“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B )。

A.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C.有时候实践比认识更重要,有时候知识比实践重要D.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1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C )。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A. 柏拉图B. 柏罗丁C. 普罗泰戈拉斯D. 赫拉克利特答案:C2.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自然哲学D. 存在主义答案:C3.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A. 培根B. 笛卡尔C. 休谟D. 康德答案:A4. 以下哪个流派认为人生是一场悲剧,主张悲观主义?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存在主义D. 人文主义答案:C5. 以下哪位哲学家主张“存在先于本质”?A. 海德格尔B. 萨特C. 尼采D. 卡尔·马克思答案:B6.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道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A. 伦理学B. 道德哲学C. 相对主义D. 绝对主义答案:C7.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社会契约论”?A. 洛克B. 霍布斯C. 卢梭D. 孟德斯鸠答案:C8.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意识决定物质”?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自然哲学D. 实证主义答案:B9.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理性是最高贵的品质”?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柏罗丁D. 普罗泰戈拉斯答案:B10.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人是自由的,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A. 存在主义B. 人文主义C. 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答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即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是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想体系的基础。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期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期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四、简答题(共10分)
1、请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刻舟求剑”的错误在哪里?(5分)
答: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应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刻舟求剑”的错误在于否认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5分)
答: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
五、材料题(共20分)
答:首先,金钱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金钱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证。

因此,有些人会认为,金钱是万能的。

但也不少人知道,钱不是万能的。

如材料中的高考状元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虽家在农村也比较困难但并没有为了钱做出违背事实的事情。

其次,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最后,获得金钱的手段应该是正当的、合法的。

我们应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关系,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

1。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卷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D.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答案:A2.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A. 意识决定物质B. 物质决定意识C. 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D. 物质与意识无关答案:B3. 辩证法的实质是()。

A. 事物的统一性B. 事物的斗争性C.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D. 事物的多样性答案:C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B. 康德的批判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C.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康德的批判哲学D.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康德的批判哲学答案:A5. 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

A. 个人奋斗B. 社会认可C. 个人奋斗和社会认可相结合D. 个人奋斗或社会认可答案:C6. 人的本质是()。

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 人的自然属性C. 人的社会属性D. 人的理性答案:A7. 人的价值在于()。

A. 个人利益的最大化B.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C.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D.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对立答案:C8. 人生的意义在于()。

A. 个人享乐B. 个人成功C.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D.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答案:C9. 人生观的核心是()。

A. 人生目的B. 人生态度C. 人生价值D. 人生信仰答案:A10. 人生态度的核心是()。

A. 人生目的B. 人生态度C. 人生价值D. 人生信仰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 哲学与具体科学相互独立答案:ABC12.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联系的观点B. 发展的观点C. 矛盾的观点D. 系统的观点答案:AB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答题纸内。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A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2、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C )。

A.好的领导B.好的职业C.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D.好的岗位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要有好的品行就行B.要正确对待金钱的两面性C.要有正确的道德观D.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境遇4、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C )。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5、下列关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通过人的“想”和“做”来实现B.自觉能动性就是主观能动性C.是人特有的能力D.不能反映客观世界6、制约自觉能动性的因素不包括(B )。

A.客观规律B.先天条件C.已形成的观念D.身心健康7、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

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

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A )。

A.事物具有两面性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8、哲学是所说的对立是指(C )。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对抗C.矛盾双方相互分离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9、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上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是强调(B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与认识相互决定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10、“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B )。

A.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C.有时候实践比认识更重要,有时候知识比实践重要D.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1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C )。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及答案年级:班级:姓名:考号:一、判断题1.物质运动是杂乱无章的(x)2.人生发展不能“等靠要”(v)3.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v)4.人可以孤立的存在和发展(x)5.物质世界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v)6.人生可以是一成不变的(x)7.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的统一(v)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v)9.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v)10.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顺境和逆境(v)11.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v)12.人生发展不能好高骛远(v)13.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从主观愿望出发(x)14.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v)15.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v)16.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x)17.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v)18.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v)19.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v)20.人们可以创造规律(x)二、单选题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也联系着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也联系着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2、孔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A)A、人际和谐的重要B、物质决定意识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3、“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A)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D、事物发展是前进和曲折性的统一4、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C)所在。

A、国家利益B、集体利益C、自己的利益D、他人的利益5、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D)。

A、有主观性B、有个体差异性C、有实现可能性D、有超越性6、人的本质是(C )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C、社会关系的总和D、追求自由7、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卷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卷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卷(开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20分)1、本质与现象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同一个事物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现象)。

3、(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4、事物的现象有(真相)、(假象)、(错觉)的区别。

5、(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构成当代思维方法的主要框架。

6、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联动思维)、(原点思维).7、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9、个人理想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对自己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向往和设想。

10、社会理想是(人们对社会未来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性质和特征以及社会面貌等的)要求和设想。

11、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深信不疑,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言行准则),(愿以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去执著追求、坚决执行)的精神状态。

12、一个意志活动的完成大致要经过(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持之以恒)。

13、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离不开(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实践)。

14、人存在双重进化:(自然进化)和(社会进化)。

15、在讨论人的本质时,既要看到(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要注意其中的(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

16、个人价值是指(个人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是指(个人的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

17、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个人对他人、社会的贡献)。

18、(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19、人的全面发展不只是指(纯粹的个人修养与发展),更是指(一种社会理想).二、单选题(12分)1、“一叶知秋"是运用( C )的结果。

A、发散思维B、原点思维C、联动思维D、逆向思维2、“窥一斑而知全豹是( B )的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卷(开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本质与现象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同一个事物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现象)。

3、(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4、事物的现象有(真相)、(假象)、(错觉)的区别。

5、(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构成当代思维方法的主要框架。

6、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联动思维)、(原点思维)。

7、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9、个人理想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对自己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向往和设想。

10、社会理想是(人们对社会未来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性质和特征以及社会面貌等的)要求和设想。

11、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深信不疑,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言行准则),(愿以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去执着追求、坚决执行)的精神状态。

12、一个意志活动的完成大致要经过(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持之以恒)。

13、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离不开(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实践)。

14、人存在双重进化:(自然进化)和(社会进化)。

15、在讨论人的本质时,既要看到(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要注意其中的(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

16、个人价值是指(个人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是指(个人的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

17、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个人对他人、社会的贡献)。

18、(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19、人的全面发展不只是指(纯粹的个人修养与发展),更是指(一种社会理想)。

二、单选题(12分)
1、“一叶知秋”是运用( C )的结果。

A、发散思维
B、原点思维
C、联动思维
D、逆向思维
2、“窥一斑而知全豹是( B )的例子。

A、发散思维
B、联动思维
C、原点思维
D、逆向思维
3、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D )。

A、历史事件有重复性
B、历史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
C、历史现象是独一无二的
D、历史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 C )所在。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自己的利益
D、他人的利

5、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 A )。

A、有主观性
B、有个体差异性
C、有实现可能性
D、有超越性
6、人的本质是( D )
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
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
C、追求自由
D、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多选题(21分)
1、同自然规律一样,社会发展规律也具有( BCD )。

A、创造性
B、客观性
C、重复性
D、普遍性
2、历史规律的特点( ABC )。

A、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B、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
C、主要表现为统计规律
D、具有主观性
3、生产力是( ABD )。

A、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B、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C、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
D、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
4、理想是人们( ABCD ),体现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A、在实践中形成的
B、同奋斗目标相联系
C、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D、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5、社会理想的特点( ACD )。

A、有整体性
B、有超越性
C、有阶段性
D、有客观性
6、人是以( BCD )求得生存和发展。

A、生理的适应
B、交往活动
C、社会关系
D、生产力
7、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ABCD )。

A、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
B、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C、人的各方面发展条件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和谐的整体发展
D、包括人的活动尤其是劳动自由展开、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丰富、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四、判断题(10分)
(×)1、现象是一般的、抽象的、同一的东西。

(×)2、本质是表现在外部的、可以被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

(√)3、现象具有多变、易逝的特点。

(√)4、现象上的一致并不说明本质相同,同样是微笑有的发自内心有的出于客套。

(×)5、现象决定本质。

(√)6、本质决定现象。

(×)7、真相是客观的现象,假象和错觉由主观的幻想和臆想造成。

(√)8、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9、错觉是以虚假的、歪曲的、否定的形式反映事物本质的现象。

(×)1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一种错觉。

(×)11、科学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方法。

(×)12、科学思维方法就是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也要遵循科学思维方法的要求,所以没有必要把二者分开。

( √ ) 13、科学思维方法不同于辩证思维方法,但它包含了辩证思维方法。

(×)14、社会历史是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所以它就是人的动机、目的决定的。

(×)15、事物的发展是由必然性引起的,因而完全可以忽视偶然性。

(×)16、个人理想等于个人奋斗。

(√)17、意志的实质在于执行决定、克服困难、实现目的。

(√)18、一个人是奴隶还是奴隶主,原因不在人的自然本性而在社会关系。

(√)19、人的本质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20、个人利益等于个人主义。

五、简答题(29分)
1、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的关系。

(6分)
答:一)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属于两种不同层次的方法系列。

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关系,它更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

科学思维方法是在确认世界客观存在、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前提下,从某些方面深入研究世界的关系。

二)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之间又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的。

辩证思维方法是科学思维方法的前提,因为任何思维都是一种思维形式,都必然反映和遵循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

科学思维方法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并进一步促进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化。

2、例举5个教材中关于科学创新思维的事例。

(5分)
答:一)爱因斯坦相对论;二)前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创立了星际航空理论;三)变废为宝,把生活垃圾焚烧后的灰渣制成板砖铺在人行道上;四)美国人利克里德发表了着名论文《人——机共生》,最早播下互联网思想的种子;五)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发明了“牛痘接种法”,由此打开了预防医学和免疫医学的大门。

3、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6分)
答: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相互联系,交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一)历史必然性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历史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受制于必然性,它是历史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

二)事物的发展是由必然性引起的,但偶然性的后面常常隐藏着必然性,历史必然性往往是由若干偶然事件表现出来的。

4、怎样坚持利己与利他的统一?(6分)
答:一)维护个人的正当权益。

个人对自身利益的正当追求,是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基本保证,也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动力。

二)反对损人利己。

如果自己的利益是通过侵占、牺牲他人的利益来实现的,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失去信心,最终损人又害己。

三)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个人要想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自己的正当权益,首先需要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5、个性自由的特点。

(6分)
答:一)个性自由的人,对自己的行为、自己的选择,拥有清醒的自觉,不是本能、盲目、无目的地行动,二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二)个性自由的人,能够客观地了解、支配并控制外部条件,自觉地掌握和利用外部条件为自己服务;
三)个性自由的人,是生活中真正的主人,能够自主地选择和决定自己的生活。

只有自主的人才可能是真正有个性的人。

六、论述题: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8分)
答:一)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指引着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

二)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

三)把个人理想等同于个人奋斗,一切以个人为中心,那么不仅他的人生价值取向是错误的,而且这种追求因为脱离了国家、民族和时代的需要,往往也是难以实现的。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