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doc
小学预防传染病实施方案.doc.doc
xx寄宿制小学预防传染病实施方案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
少年儿童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
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要求规定如下:一、落实组织领导,强化单位及一把手责任制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
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组长:xx(校长)副组长xx(副校长)xxx(德育主任)组员:各班主任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1、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开设健康教育课,开设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2、充分利用板报、校刊、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
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
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和控制无漏洞、无死角1、早发现。
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经常化。
晨检应在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可增加午检。
对可疑者应由主管领导做进一步检查、确认。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应以年级、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知识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知识第一章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一、何谓传染病㈠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
此类疾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侵入人体内引起,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或产生毒素,并对正常细胞及其功能造成破坏,严重时可导致感染者死亡。
这些病原体,能通过多种途径,从一个传染源(例如病人、病畜)传到另一个人身上,在人与人或动物之间相互传染,使其他人也感染同样疾病。
㈡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⒈病原体绝大多数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少数传染病的病原体至今仍不太明确。
⒉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⒊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⑴流行性。
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间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某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集体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患同一传染病的人。
⑵地方性。
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发生。
如疟疾等虫媒传染病,鼠疫等自然疫源性疾病。
⑶季节性。
季节性是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出现季节性升高,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在夏秋季节流行。
⒋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同一种传染病原体产生抵抗力,一段时间内再次遇到该病原体的入侵而不会再感染,称为免疫。
不同的传染病,病后的免疫状态有所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终身免疫,有的还可再感染。
二、何为法定传染病传染病种类繁多,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某些传染病列为法定传染病以加强管理。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学校是传染病多发的脆弱场所➢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高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造成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
➢加上学校又是政府、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因此,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尤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
全县学校常见传染病爆发疫情➢常见学校呼吸道传染病:流感、麻疹、风疹、水痘、结核病。
➢常见学校消化道传染病: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病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重点➢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患者在家或外出时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前接种相应疫苗(如流感疫苗、流腮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水痘疫苗、流脑A+C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发病症状。
➢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关键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消化道传染病防控重点➢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尽量消灭苍蝇、蟑螂等害虫。
➢保证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要做到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接触病人后要消毒洗手。
➢不喝生水,不食生海产品,不食用不洁净的瓜果、蔬菜,不吃腐败变质或苍蝇、害虫叮咬过的食物,剩饭、剩菜要充分煮热后食用,食具要经常消毒.➢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接受相应的疫苗(甲肝疫苗、口服痢疾疫苗)预防接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
二、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管理制度➢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各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云南省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方案》☐《云南卫生厅、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建立传染病防治组织机构➢县级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
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一、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
例如,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都是常见的传染病。
二、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1、空气传播:病原体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呼吸等途径传播。
2、飞沫传播:病原体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例如说话、咳嗽时,会产生带有病原体的飞沫。
3、接触传播:病原体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例如握手、拥抱等。
三、如何预防传染病1、勤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特别是在咳嗽和打喷嚏后。
2、戴口罩: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3、避免密集场所: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例如公共浴室、电影院等。
4、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当锻炼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5、接种疫苗:根据医生建议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常见的传染病。
四、出现症状怎么办如果发现有类似传染病的症状,例如发热、咳嗽、皮疹等,应该立即告诉老师或家长,并及时就医。
同时,遵循预防措施,例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五、总结小学生是传染病易感人群,应该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果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希望小学生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传染病防治知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病原体是传染病传播中最为常见的?(A)A.细菌B.病毒C.寄生虫D.真菌2、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A.空气传播B.水源传播C.食物传播D.接触传播3、下列哪一种疾病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A)A.疟疾B.流感C.艾滋病D.结核病4、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是?(A)A.接种疫苗B.隔离治疗病人C.消灭病媒生物D.加强营养5、如果某人被怀疑感染了某种传染病,应该如何处理?(A)A.及时就医并听从医生建议B.到药店购买抗生素自己治疗C.使用民间偏方治疗D.无视病情继续日常生活二、简答题6、请简述传染病的主要特点。
61、请列举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及其主要传播途径。
611、如何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请提出至少两种具体的预防措施。
中小学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制度
舍等重点区域。
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恐慌情绪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疫情可能引发的恐慌、焦虑等心理问题,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 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和教职员工正确面对疫情。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可设立心理咨询热线或在线咨询平台,为有需要的学生和教职 员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加强家校沟通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通报疫情情况和防控措施,共同做好 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社区合作
与所在社区建立紧密联系,共同 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利用社区 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防 控指导。
医疗机构合作
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为学校提供传染病防控技术支持 和指导。协助学校做好疫情监测 、报告和处置工作。
信息共享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社 区和医疗机构发布的传染病相关 信息,为学校制定和调整防控措 施提供依据。
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宣传推广
制作宣传资料
制作传染病预防控制宣传海报、折页、动画等多媒体资料 ,供学校、班级在宣传栏、电子屏等场所展示。
校园广播
利用校园广播系统,定期播放传染病预防控制相关知识和 信息,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
网络平台
利用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传染病 预防控制知识和信息,方便学生和家长随时了解和学习。
邀请专家进校园进行科普讲座
专家讲座
邀请卫生、疾控等部门专家进校园,为学生和教师开 展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提高师生防控意识。
互动问答
在讲座过程中设置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专家现 场解答,加深学生对传染病防控知识的理解。
宣传资料发放
配合讲座内容,发放相关宣传资料,供学生和家长阅 读学习。
加强与社区、医疗机构联系合作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指南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指南第一部分概念传染病是一种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疾病,由带病原者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染给別人,或经由动物或昆虫传染给人的疾病。
传染病必须在下列3个因素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1、病原体的存在:病原体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细菌、病毒、真菌等。
例如: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所引起的;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病是由病毒所引起的。
2、适当的传播途径:一般传染病的传染途径可分为下列4种。
(1)接触传染:接触病人或带病原者的血液、体液(身体分泌物),或是接触其使用过的用具而感染。
例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
(2)飞沫传染: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将病原体散布在空气中,然后在相当近的距离内,传给另外一个人而感染。
例如:流行性感冒、麻疹。
(3)食物和水的传染:食物或水受到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排泄物所污染而感染。
例如:诺如病毒病、细菌性痢疾。
(4)昆虫或动物的传染:被昆虫或动物而传染。
例如:登革热、疟疾、禽流感。
3、抵抗力弱的人群:病原体利用适当的传染途径侵入人体后,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生病,通常当人体抵抗力较弱的时候才会发病。
而抵抗力和个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及健康状况有很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学校常见传染病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极易发生。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50个左右的学生,集中在50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习,相互之间密切接触。
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
2、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
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
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3、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1)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2)带病上课率高,难以杜绝发热咳嗽的学生、教职员工带病上课;(3)传染机制极易实现;(4)学生打闹嬉戏密切接触,使传染病易于实现传播;(5)不注意劳逸结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教学活动后易着凉,抵抗力下降;(6)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忽略社会公德。
学校传染病防控20150428
黄疸、结膜充血等进行留验,安排在单独留检室,通知家长 领回或就医。
奉化CDC
注意事项:
1、千万不要用举手的方式来统计,应按照晨检的基本方法和要 求逐一检查; 2、发现患病学生时,应该单独进行询问和了解病情,以避免 影响其他学生,避免导致夸大事态。
奉化CDC
应急接种或预防性服药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并报省、自治区、直辖人
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后,可实施应急预防接种或 预防性服药。学校按照上级决定配合实施。
2013年10月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 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奉化CDC
传染病的流行条件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
控制传染源(隔离、留验、医学观察):报告 切断传播途径: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宣传
奉化CDC
2. 学校常见传染病
甲肝、戊肝、伤寒和副伤寒、菌痢、感染性腹泻
流脑、麻疹、猩红热、风疹、流腮、流感、水痘、肺结核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手足口病 其它传染病
3/4
奉化CDC
奉化CDC
奉化CDC
08:17
传染病 甲肝、戊肝 麻疹 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乙脑 建议隔离标准 自发病起隔离3周,或症状消失且肝功能指标正常后1周 发病之日起至出疹后5天,如有合并肺炎隔离至出疹后10天 至疱疹全部结痂为止,且不少于发病后14天 至腮腺肿大完全消失,且不得少于发病后14天 隔离至体温正常且临床症状消失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疱疹全部结痂)且不少于发病后14天 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空泡缩小或闭合,连续3次痰 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间隔时间至少1个月) 临床症状消失且体温连续2天正常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病毒和细菌是常见的疾病传播途径。
在人群密集的场合,比如学校、公共场所等,传染的风险也会增加。
因此,树立预防疾病的意识很重要。
以下是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1.勤洗手洗手可以清洗掉手上的细菌和病毒,从而减少感染传染病的机会。
洗手的时间不应少于20秒,要确保洗手的彻底性。
2.遮嘴咳嗽或者打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遮住嘴巴和鼻子,经常更换纸巾,防止病毒或细菌扩散。
3.不接触患者避免和患者接触或触摸患者的衣物、毛毯、床单、餐具等物品,以防别动传染病。
4.保持口鼻卫生不乱吐口水或吐痰,不摸鼻子,如果嗓子不舒服,应该喝些热水,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5.勤通风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室内湿度在50%左右,不要给细菌种生存的环境。
6.身体保暖气温低时,一定要加强保暖,穿上羽绒服或者厚衣服,避免身体受寒而引起感冒或其他疾病。
7.健康饮食均衡饮食,不暴饮暴食,不吃生的或没煮熟的食物,以免吃进去细菌导致肚子疼、腹泻等疾病。
8.锻炼体育平时多做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
总之,预防传染病应该从自我保护、预防、减少传播等方面入手,只有全面加强防护措施,才能够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
9.不分享个人物品为了避免细菌的传播,一定要避免和别人分享个人物品。
例如:毛巾、牙刷、杯子、餐具等。
这些物品可能会受到别人口腔、皮肤、呼吸道等部位细菌的污染,而且不利于卫生与健康。
10.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有利于确保身体健康。
要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不抽烟、不酗酒、不身体劳累,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避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有效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11.接种疫苗适时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非常重要的一步。
接种疫苗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产生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有效地预防传染病。
在接种疫苗的时候,一定要遵守医生的建议和规定,按时按量接种。
12.及时就医如果身体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
学校传染病防控
CDC在疫情处理工作中的职责
核实疫情;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搜索病例、核实发病人数,描述疾
病分布; 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收治隔离病人; 诊断评估疫情、作出诊断、病因、流行因素;
提出建议,采取具体控制措施; 必要时指导进行重点场所、物品的消毒、人群免疫或
疫力。 ➢ 接种含麻成份疫苗。
风疹
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有
传染性。 ➢ 主要经过飞沫传播。 ➢ 临床症状:低热、皮疹和耳后淋巴结肿大。 ➢ 人群普遍易感。 ➢ 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 接种含风疹成份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
建议各学校发生下列情况应立即报告所辖区卫生院、CDC和教育局: ➢ 校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单元、人群(班级、寝室、办公室和聚会
者等),一周内出现10例流感样病例,或校内5%以上人员出现的聚集 性流感样病例,没有其它明确病因;
➢ 本单位诊断或接获校外医疗机构诊断,一周内出现3例或3例以上确诊 或疑似流感,调查发现其中有聚集性或有流行病学关联时;
➢ 一周内出现2例麻疹疑似病例或一周内出现5例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或 水痘疑似病例;
➢ 已引起社会媒体、家长关注和不安的疫情; ➢ 出现危重、死亡病例; ➢ 必须报告的情况:一周内出现30例流感样病例,5例住院或1例死亡,
属于应报告的突法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学校在疫情处理工作中的职责
校方作为涉疫部门应主动配合CDC,提供所需 资料,落实有关措施,安抚学生、家长情绪、 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安排,控制疫情,稳定社 会,执行政府的停课行政决定。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知识
小学生预防传染病知识1、我们在平时学习之余,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跳绳、跳步、打球等,只有我们的身体强壮了,疾病才不能乘虚而入。
2、我们的教室、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流通。
3、平时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尤其是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4、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5、根据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6、不能偏食,平时要多吃些蔬菜,水果,多喝水。
7、家里的生活用品,和衣服、被子(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勤洗、勤晒)8、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于疲劳,因疲劳容易使我们的抵抗力下降。
9、对卫生防疫制订安排的各种预防接种,我们一定要按时去接种。
因为很多的预防接种,都是针对特定的季节,特定的疾病,卫生防疫部门都是作了精心安排的,和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流感疫苗等。
接种以后,还是能够起到一定预防的作用的。
另外,对于过敏体质的小朋友来讲,因为自然界中的过敏源有很多很多:如花粉、虫蠕、动物羽毛、冷的空气,所以要特别注意:如对花粉过敏的,在花粉播散期要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公园里,鲜花房,家里不养猫、狗等小动物,不用地毯,外出戴口罩等。
下面是专家开具的护眼药方:1、用眼不可过劳。
2、近距离用眼,需要间歇性休息。
3、照明亮度要适中。
4、充足的营养。
眼睛是非常忙碌的细胞组织,需要大量的营养和能量。
5、睡眠充足。
6、巧看电视。
看电视其实是项极其用眼的劳动,不过也有一些窍门儿能够协助您保护双眼。
一是看电视距离起码在1米以外,1米半以上。
电视和室内光线反差不能太大,特别是在晚上不要熄灭所有灯光看电视。
另外电视机的亮度也不要调得太亮。
看电视半小时适当休息几分钟。
7、定期检查视力。
如果视力出现下降趋势,就要开始寻找下降的原因,也能够采取一些辅助治疗手段,如针灸、按摩、点眼药等。
如果视力已下降至1.0或以下时,需到眼科散瞳验光。
散瞳后如视力有提升,屈光检查属正视或轻度近视,就是假性近视。
此时注意爱眼护眼,视力还有恢复正常的可能。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LOGO
传染病流行环节的防控措施
1.控制传染源:有的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
染性,比如麻疹、甲型肝炎,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 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 蔓延。
Page 6
LOGO
传染病流行环节的防控措施
Page 31
LOGO
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得了肺结核,应该注意什么? (1)一旦被确诊为肺结核,一定要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坚持治疗,严格
按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和复查。
(2)治疗期间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要减少与其他人的接 触,如果必须去,需要佩戴口罩。
(3)要树立治愈的信心,只要完成规范治疗疗程,绝大多数肺结核是 可以治愈的,治愈后就不会有传染性。
福平(RIF)、乙胺丁醇(EMB)、吡嗪酰胺(PZA)。结核病的一个标准短疗程 是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两个月,然后单独使用异烟肼和 利福平再过四个月。 但一旦发展成耐多药结核病,疗程会变得漫长而复杂,一个标准流程长达20-24 个月,而且药物不仅具有相当大的肝肾毒性,副作用显著,且价格昂贵,整个 治疗过程费用是普通结核的上百倍。除此之外,由于抗结核病药物对于肝脏会 有损伤,患者还需要服用护肝药物。
- 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 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 易感性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每年可能感染10-15人(或更多)的新患者。 结核病菌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的概率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患者排
校园传染病预防知识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一旦浮现传染病,则极有可能大肆蔓延,引起学生感染导致流行,甚至暴发流行,对校园内部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做好校园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尤其重要。
学校人群密度较高,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乙肝、风疹、血液传染病、动物性传染病等。
这些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来自学生、教师、外来办事人员、暂时劳务人员等,这些传染源携带的传染病有潜伏期、不典型症状期、健康带菌者等,非常容易造成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流行。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部份会引起人发病,患者表现为从普通呼吸道症状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临床症状,其形态看上去像帝王的皇冠,因此命名“冠状病毒”。
2022 新型冠状病毒(2022-nCoV,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目前已知的第 7 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期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其他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主要症状:主要症状可表现为为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严重时可表现为呼吸衰竭,心衰等疾病。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预防措施:戴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场所需正确佩戴口罩,预防飞沫或者接触传播;勤洗手,餐前便后和外出归来后,应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常通风,居室和公共场所要时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环境清洁,防止病毒滋生;遵守呼吸道礼仪,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手肘衣服或者纸巾掩住口鼻,及时丢弃用过的纸巾,尽快用清水或者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加强体育锻炼,注意歇息及饮食,避免劳苦或者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
2、结核病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新)
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第七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传染源: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 水痘,但少见。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 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体抓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结核病疫情报告人;配合卫生部门对校医等有关人员进行 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开展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结核病暴发疫情处置等工作”。
三、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
1、麻疹 1.1 基本知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症状:发热、咳嗽、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征。最多见的并发症为支气 管肺炎、心肌炎、喉炎及耳炎,其它可发生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心血管机能不全以及结核病变播散等。 传染源:病人,麻疹病毒只感染人。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麻疹病毒大量存在于发病初期病人的口、鼻、眼、咽分泌物及痰、尿、血中,通过病人打喷嚏、 咳嗽等途径将病毒排出体外,并悬浮于空气中,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易感者吸入后即可形成呼吸道感染,也可伴随眼结膜感染。 除主要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外,麻疹病毒也可经接触被污染的生活用品,在短时间短距离起到传播作用,引起感染。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主要是1岁-15岁的儿童。近年来成人麻疹发病较多。 潜伏期:正常情况下约10天(6-18天),曾接受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者可延长至3-4周。 隔离期: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因此至少要隔离至出疹后5天,如有并发症还要延长至出疹后10天。密切接触者(病 人出疹前2天至出疹后5天,与其学习、生活在一起的同学、家庭成员)医学观察14天。
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
附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 登记日志
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
班级
排查 原因 ※
主要 症状
是否 就诊
排查 结果
登记 人
※①因病缺勤 ②传染病早期症状 ③疑似传染病病人
4.健康管理
• ①落实学生健康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学生 体检和健康筛查的组织工作。
• ②学校教职员工中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 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传染期内或者 在排除传染病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 规和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的 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 4、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 应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学生个人卫生用具 (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 消毒,衣被经常放在阳光下暴晒。
• 5、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 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 最好戴口罩。
(三)手足口病
(四)流行性腮腺炎
• 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常见的呼吸 道传染病。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 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 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 官。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 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五)流行性感冒
• 流行性感冒主要表现 为发热、鼻塞、流涕、 咳嗽、乏力、全身酸 痛等。由流行性感冒 病毒引起,包括甲、 乙、丙3个型。甲型 流感病毒抗原易发生 变异,曾多次引起世 界性大流行,每次流 行死亡人数达数百万, 甚至上千万计。
–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学校应根据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 停止举办大型师生集会和会议,采取临时停课或暂时关闭措 施,并配合属地疾病控制机构对学校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和 应急预防接种工作。
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doc
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了中小学校及其他可能导致学生流行或暴发的非法定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要求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小学校,托幼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GB/T 17226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 50099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WS/T 100 学生午餐营养供给量建标109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院校毕业或已获得医士(护士)以上职称者,以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为主要职责,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卫生工作人员。
3.2保健教师非医学院校毕业的教师,因工作,经培训考核合格后而从事专职或兼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人员。
3.3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学校专职或者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健教师,或经培训合格的学校其他在编人员。
4 组织保障与制度4.1 学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和管理下开展本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并接受卫生部门的监督和技术指导。
4.2 学校成立由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
小组成员应该包括学校各部门的负责人,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并随着学校人事变动,小组成员应及时调整。
4.3 学校每年应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并予以落实,同时将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评。
4.4 学校每年应拨出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于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以保证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落实。
4.5 寄宿制学校和600人以上的学校应设立医务室或者卫生室,并按不低于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4.6 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非寄宿制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保健教师,开展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第一章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一、传染病(一)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能通过多种途径,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
(二)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1病原体绝大多数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
少数传染病的病原体至今仍不太明确。
2传染性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
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3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4免疫性二、什么是法定传染病传染病种类繁多,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某些传染病例为法定传染病以加强管理。
2004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种法定传染病。
其中:1乙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三、传染病传播的基本条件传染病专播需同时具备如下三个基本条件:(一)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昆虫。
(二)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传染给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
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与过程有以下几种: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空气或飞沫传播食物或水(共同的污染源)昆虫或动物媒介血液/体液传染母婴传染(三)易感人群既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就是这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
四、传染病控制的基本原则由于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因此,控制传染病的蔓延也必须针对这几个条件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一)管理和控制传染源传染源是引发传染病的根源之所在,因此控制和消除传染源是控制与消灭传染病的根本措施。
(二)切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传染病传播的通道,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与消灭疾病的关键措施。
(三)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是控制与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注射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最好方法。
现在很多传染病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控制。
传染病的流行还受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条件的存在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五、为何学校较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一)学校是人群集中的特殊场所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人群聚集、接触面广,一旦有人感染上某种传染病很容易造成相互传播,特别是容易引发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的流行。
(二)中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个体的免疫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受传染。
六、学校常见的传染病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性极高,传染源是流感患者。
主要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
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冬春季节。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2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麻疹患者。
麻疹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没有麻疹疫苗前,麻疹是一种普遍发生的儿童传染病。
相关疫苗发明后,麻疹的发病率已经大大降低。
麻疹的潜伏期为7至18日,通常为14日,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
麻疹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发生。
主要临床表现:感染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
3至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
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3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疱疹病毒的一种)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水痘患者。
通过患者咳嗽产生的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主要是儿童。
潜伏期为10~24日,通常为14~16日。
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主要临床表现:患者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
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疱疹。
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
4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可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
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
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
主要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
发病1至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所致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流脑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病菌通过飞沫从空气中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但C群流脑以10-20岁的青少年为主。
全年均可发病,但多发生在冬春季。
主要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严重者可引发败血症及脑实质损害导致死亡。
6细菌性痢疾是指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传染源是痢疾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原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
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平均1~2天。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夏秋季较多。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的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7甲型肝炎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传染源是甲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以"粪_口"为主要传播途径,多由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潜伏期平均为30日。
儿童发病率高。
患者康复后通常会终身免疫,不会成为长期带病毒者。
夏秋季为发病高峰。
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加深、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
8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为人畜共患疾病。
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蚊子是主要的传播媒介,蚊虫通过叮咬病猪后10~12天再叮咬人进行传播。
发病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潜伏期4至21天,一般10至14天。
乙脑多在夏秋季节流行。
主要临床表现:高热、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等症状和体征,重症者常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
9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眼部感染性疾病,传染源是结膜炎患者。
通过接触结膜炎患者的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其他物品,包括与患者共用毛巾,均可能感染病原体,人群普遍易感。
细菌性结膜炎的潜伏期为1~3日,病毒性结膜炎的潜伏期为1~12日。
主要临床表现:单眼或双眼出现白色或黄色的分泌物,并有畏光、易流泪、疼痛、眼皮红肿症状。
10疥疮疥疮是由疥虫感染皮肤引起的皮肤寄生虫病,传染性极强,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传染源是疥疮患者,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播,主要临床表现:皮疹好发于皮肤薄嫩的地方,尤其是在手指缝、小腹部、乳房、腋窝、腹股沟、阴部等,皮肤损害处夜间阵发性剧烈瘙痒。
第二章学校如何预防传染病一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管理机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学校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科学、规范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机制。
(一) 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应按照要求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制度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制度;师生定期体检制度;教学场所通风与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档案管理制度等。
(二)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1按照传染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学校要有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负责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日常工作和疫情报告工作。
2建立健全师生员工的健康档案(包括因病缺课登记等)随时了解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情况。
3学校应坚持实施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身体状况的监测。
(三) 建立应对传染病疫情流行的应急预案为了确保学校出现传染病突发疫情事件时处置有序高效,各级各类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疫情,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遏制校内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二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师生良好卫生习惯学校要把专染病预防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多种形式如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者专题课讲座、通过宣传栏、班会、队会、讲座、板报、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特别要注意根据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
三注意保持个人卫生积极预防传染病四疫苗接种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包括: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白喉、甲型与乙型肝炎、水痘、流感、乙脑、流脑等。
五、查验预防接种证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托幼机构、小学要对新生入学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学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对新生入学未完成国家免疫程序规定的疫苗接种和无接种证的应劝其补证和补种。
六、学校传染病病例发现与报告流程学校老师和相关人员可参照以下流程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病例:班内有两个以下学生同时发病并有相似症状,晨检时多个学生病假,一定要询问家长原因。
发现两个以上学生同时出现相似病症,如发热、皮肤出疹子、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应迅速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或者学校领导。
怀疑个别学生患有传染,也要通知校方做出适宜处理并叮嘱学生父母尽快带孩子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