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归纳整理版)19567
高中最全的物理学史总结
高中最全的物理学史总结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本专题肯定会在2017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中出现,一般小题形式出现。
大家一定要注意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这个比较简单,背熟就可以了!I.必考部分:(必修1、必修2、选修3-1、3-2)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
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2017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7高考物理知识点(一)1.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高中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高考物理考试中,对物理学史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将对高中物理学史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的发展历程。
首先,古代物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哲学家们对自然现象进行了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许多关于物质、运动和空间的理论。
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对后世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代物理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为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伽利略提出了地球运动学说,揭示了物体运动的规律;牛顿则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开创了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理学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展。
电磁学、热学、光学、相对论等新的物理学理论相继涌现,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居里夫人的放射性研究等成果,为物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当代,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等新的物理学分支不断涌现,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框架和视角。
同时,物理学在现代科技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核能技术等都是基于物理学理论的应用。
总的来说,高中物理学史是一部充满辉煌成就和深刻思想的历史。
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到近代的经典力学,再到当代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物理学在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物理学史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发展脉络,把握其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物理学知识。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学史的归纳总结对于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古代物理学思想和近代物理学理论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物理学的发展脉络和基本原理,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物理学史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学素养,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演进中,其发展逐渐形成各个学派和学说。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的归纳总结,将帮助我们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并对高中物理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按照年代顺序,介绍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并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阶段:古代物理学术的发展古代物理学主要涉及天体运动和力的研究。
代表性的学派有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学派和古代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
亚里士多德学派: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一位伟大哲学家,他的物理学理论主要基于观察和推测,主张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体运动是由天体的固有本性推动的。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中国对宇宙万物形成和演化的解释。
其中,五行学说强调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相互关系的相生相克规律,对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活动进行了解释。
第二阶段:近代经典力学的奠基近代经典物理学主要以牛顿力学为代表,对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和力学定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后续的物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牛顿力学: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分别是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这些定律有效地描述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并对质点和刚体的运动进行了研究。
第三阶段:电磁学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电磁学的发展标志着物理学的进一步扩展,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则为物理学建立了一个更完整的理论框架。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提出将电磁学和光学相统一,为后续电磁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一突破性的成果对通信技术和电磁波谱的应用具有重大影响。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孤立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一定律的提出对于分析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阶段: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浪潮20世纪初,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出现彻底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基本观念,引发了重要的科学革命。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理论体系。
它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建立了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等重要理论。
(完整word版)2017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归纳整理版)
2017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1、伽利略(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3、牛顿(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5、爱因斯坦(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提出质能方程E=mC2,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7、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8、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安培:研究了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1、法拉第(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5、赫兹:(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16、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17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18、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19、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
20、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 m.2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完整版)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完整版)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XXX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他还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XXX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XXX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XXX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他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XXX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XXX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XXX对物理学的贡献是XXX定律。
他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6.1638年,XXX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XXX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XXX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
古希腊科学家XXX是代表。
而波兰天文学家XXX提出了“XXX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XXX提出XXX三大定律。
9.XXX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XXX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XXX学生XXX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2017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
科学家
成就
力学部分(9)
伽利略
①理想实验: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 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后牛顿归纳为惯 性定律。②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加速 度一样,比萨斜塔实验),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
查德威克 (卢瑟福的学生)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诺贝尔奖
贝克勒尔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内部结构,获诺贝尔奖。 [天然放射现象: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 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快
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①发现电子(说明原子可分且有复杂结构)提出枣糕模型 ②阴极 汤姆逊
律,获诺贝尔奖 ②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普朗克
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获诺贝尔奖
康普顿
提出康普顿效应,证实光的粒子性,获诺贝尔奖
德布罗意
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波动性
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 笛卡尔
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
①牛顿三定律 ②万有引力定律
卡文迪许
扭秤实验,测定万有引力常量 G 的值
开普勒
开普勒三定律
托勒密
提出地心说
哥白尼
提出日心说
亚当斯 勒维烈
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胡克
胡克定律
电磁学部分(14)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玛丽- 居里夫妇
发现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
物理学史高中总结2017
物理学史高中总结2017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物理学经历了许多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实验发现,为人类认识自然界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了解物理学史对于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将对物理学史进行总结,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许多关于自然界的观点,他认为万物都是由四种元素构成,分别是地、水、火、气。
这些观点虽然在今天看来已经过时,但是亚里士多德对物质的研究和思考为后世的物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
在17世纪,伽利略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的观点,这一理论突破对于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7世纪末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为后来的物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牛顿的力学理论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对后世的物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理论,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点,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
相对论理论不仅在理论物理学领域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0世纪,量子力学的发展为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
量子力学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不仅解释了许多微观粒子的行为,而且在信息技术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物理学史的发展,不仅是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而且也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了解物理学史对于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对于高中学生了解物理学史有所帮助,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
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归纳整理版)
2017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1、伽利略(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3、牛顿(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5、爱因斯坦(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提出质能方程E=mC2,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7、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8、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安培:研究了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1、法拉第(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5、赫兹:(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
16、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17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
18、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19、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
20、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 m。
2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最新高考物理学史学考总结资料
2017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1、伽利略(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3、牛顿(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5.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得基本电荷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7、焦耳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定律8、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9、安培:研究了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11、法拉第(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第二份1.胡克:发现胡克定律(F弹=kx)2.伽利略:给出匀变速的定义,S正比于t的平方;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快慢是相同;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不受外力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后由牛顿归纳为惯性定律;他开创了科学推论的方法3.牛顿:动力学奠基人,提出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一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4.开普勒:开普勒三大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5.卡文迪许:扭秤装置测出万有引力常量7.焦耳:测定热功当量;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发热)9.库仑: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作用,发现库仑定律10.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得基本电荷11.欧姆:把电流与水流作对比,引入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并确立它们关系12.奥斯特: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13.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16.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制成第一台发电机;提出电磁场、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第四份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2、伽利略:意大利的闻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高中最全的物理学史总结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本专题肯定会在2017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中出现,一般小题形式出现。
大家一定要注意了解这方面内容。
这个比较简单,背熟就可以了!I.必考部分:(必修1、必修2、选修3-1、3-2)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小球下落实验,证明了他观点是正确,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观点(即:质量大小球下落快是错误)。
2.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
同时代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弹簧弹力才与弹簧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
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 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1.我国宋朝发明火箭是现代火箭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高考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学史归纳总结高考物理学史归纳总结物理学作为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贯穿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被视为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
在高考物理学习中,了解物理学史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科学思维的发展脉络。
古代物理学时期古代物理学时期是物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古希腊的思想家们为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全息学说,认为万物皆为数字的比例关系。
此外,他还提出了音乐和光学的基本原理。
另一位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地心说,并对力、运动、时间等概念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近代物理学时期近代物理学时期是物理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兴起。
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的否定性观点,并得出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简化模型。
17世纪初,伽利略提出了相对运动的观念,并运用实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牛顿于17世纪末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此外,牛顿还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并提出了光的粒子说。
光的波动理论的建立则是由胡克、惠更斯、杨等人共同完成的。
现代物理学时期现代物理学时期是物理学发展的最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伴随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提出。
20世纪初,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概念,开启了量子力学的研究。
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念,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爱因斯坦在1915年进一步发展了广义相对论,解释了引力的本质。
量子力学的另一位重要贡献者是薛定谔,他提出了薛定谔方程,描述了微观粒子的运动。
此外,狄拉克提出了反物质的概念,开创了量子场论的研究。
当代物理学时期当代物理学时期是物理学发展的最前沿阶段,这一时期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界更深层次认识的追求。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统一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目标。
高斯、黎曼等数学家的研究为此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中叶,强力和弱力在粒子物理学中被提出,并被统一为电弱力。
高考必备物理学史总结
2017届高考必备物理学史总结一.力学中的物理学史1、亚里士多德:认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
2、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物理学家;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得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即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3、牛顿:总结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光的色散原理;研究光的本性.4、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微小形变放大思想)。
5、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即“宏观”、“低速”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6、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7、多普勒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二.电、磁学中的物理学史1、库仑:库仑定律。
2、欧姆:欧姆定律。
3、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
4、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5、楞次:楞次定律。
6、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从理论上得出光速等于电磁波的速度,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7、赫兹: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8、安培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9、洛仑兹洛仑兹力10、亨利发现自感现象三.光学、原子物理中的物理学史1、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牛顿认为光是一种粒子流);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2、赫谢尔发现红外线。
红外线具有明显的热效应。
应用:红外遥感和红外高空摄影。
3、托马斯·杨:通过“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证实了光的波动性。
4、里特发现紫外线。
紫外线具有明显的化学作用、荧光效应。
应用:杀菌、消毒、黑光灯灭害虫。
5、泊松: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6、伦琴:发现比紫外线频率还要高的电磁波——X射线(伦琴射线)。
2017高考物理总结
2017高考物理总结2017年高考物理总结在2017年高考物理考试中,总体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
以下是对2017年高考物理考试的总结:一、难度分布:根据考生反馈和试题分析,2017年高考物理考卷整体难度适中。
试卷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涉及范围广,题目类型多样,需要考生对知识点有较全面的掌握。
主观题部分则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分布:1.力学方面:力的作用和受力分析、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牛顿三定律、动量和冲量等知识点在试题中比较频繁地出现。
其中,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础,需要重点掌握和理解。
2.电学方面:电流与电流强度、电阻与电阻率、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欧姆定律、电功率与电能等知识点被广泛考察。
这些知识点是电学基础,需要对计算公式和基本关系进行熟练掌握。
3.光学方面:光的传播规律、镜子和透镜的成像、光的颜色和光的干涉等知识点在试题中较为常见。
对于这些知识点,除了记忆公式和规律外,还需要对光的传播和成像进行深入理解。
三、解题技巧总结:1.注重理解题意:在解题过程中,要仔细阅读题目,理清思路,明确问题的要求。
有时候题目会采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问题,需要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具体的物理概念和计算公式。
2.灵活运用知识点: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需要根据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答。
有些题目可能会涉及多个知识点,需要学生将不同知识点进行有机的结合和运用。
3.注意标注单位:在做计算题时,要注意将数据和结果的单位正确标注,以免因单位的转换错误导致答案的偏差。
4.做完试题要检查:在答题结束后,要利用多余的时间对试卷进行仔细检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问题的完整性。
总之,2017年高考物理试卷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的考查,对于学生来说,要做好备考工作,多做真题,理清基础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积极学习和训练,相信每一个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1、伽利略(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3、牛顿(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5、爱因斯坦(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3)提出质能方程E=mC 2,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7、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8、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9、安培:研究了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11、法拉第(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15、赫兹:(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16、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17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18、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19、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测得了电子的比荷me ,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 20、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m2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22、查德威克: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第二份1.胡克:发现胡克定律(F弹=kx)2.伽利略:给出匀变速的定义,S正比于t的平方;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快慢是相同;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不受外力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后由牛顿归纳为惯性定律;他开创了科学推论的方法3.牛顿:动力学奠基人,提出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一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4.开普勒:开普勒三大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5.卡文迪许:扭秤装置测出万有引力常量6.布朗:“布朗运动”(花粉粒子在水中无规则运动)7.焦耳:测定热功当量;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发热)8.开尔文:把-273摄氏度作为绝对零度9.库仑: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作用,发现库仑定律10.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得基本电荷11.欧姆:把电流与水流作对比,引入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并确立它们关系12.奥斯特: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13.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14.汤姆生:研究阴极射线(不是他发现这种射线),发现电子,并测出比荷;提出枣糕模型(也叫葡萄干布丁模型)15.劳伦斯:回旋加速器16.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制成第一台发电机;提出电磁场、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17.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18.麦克斯韦:提出完整的电磁场理论19.赫兹:证实电磁波的存在;测得电磁波的速度为光速,证实光是一种电磁波20.惠更斯:提出光的波动学;发明摆钟21.托马斯·杨: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22.伦琴:X射线23.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24.爱因斯坦:提出光子理论和光电效应方程;相对论;质能方程25.德布罗意:提出波粒二象性;提出物质波概念26.卢瑟福: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发现原子;首先进行人工核反应27.玻尔:提出原子的玻尔理论28.查德威克:发现中子29.威尔逊:发明威尔逊云室30.贝克勒尔:发现铀的天然放射现象31.老居里夫妇:镭的发现者32.小居里夫妇:用人工核转变获得放射性同位素第三份1.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2.1909年——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 m3.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
衰变的快慢(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4.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被其学生查德威克于1932年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5.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1942年 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6.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
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7.现代粒子物理: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第四份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 弹=kx )2、伽利略:意大利的闻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 正比于t 2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
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9、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1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闻名的分子电流假说14、汤姆生:英国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me ;汤姆生还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1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16、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出了电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17、楞次:德国科学家;概括试验结果,发表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18、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总结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19、赫兹:德国科学家;在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20、惠更斯:荷兰科学家;在对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波动说。
发明了摆钟21、托马斯·杨: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巧妙而简朴的解决了相干光源问题,成功地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双孔或双缝干涉)22、伦琴:德国物理学家;继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发现红外线,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后,发现了当高速电子打在管壁上,管壁能发射出X射线—伦琴射线23、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提出量子概念——电磁辐射(含光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E与频率ν成正比。
其在热力学方面也有巨大贡献24、爱因斯坦:德籍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提出了“光子”理论及光电效应方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
提出了“质能方程”25、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提出一切微观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提出物质波概念,任何一种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26、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通过α粒子的散射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首先实现了人工核反应,发现了质子27、玻尔:丹麦物理学家;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应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原子的玻尔理论28、查德威克:英国物理学家;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研究中,发现了中子29、威尔逊:英国物理学家;发明了威尔逊云室以观察α、β、γ射线的径迹30、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首次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熟悉原子核结构是复杂的31、玛丽·居里夫妇:法国(波兰)物理学家,是原子物理的先驱者,“镭”的发现者32、约里奥·居里夫妇:法国物理学家;老居里夫妇的女儿女婿;首先发现了用人工核转变的方法获得放射性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