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证的中医护理培训ppt
合集下载
喘证的中医护理方案演示课件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三)痰浊雍肺证:咳嗽喘息,咯唾痰涎,量多色 灰白,心胸憋闷,气短,不得平卧,脘痞纳少。苔 白腻,脉弦滑。
(四)肺气郁闭证:常因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 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咽中如窒,但喉中 痰鸣不甚,或无痰声。平素多忧思抑郁,失眠、心 悸。苔薄,脉弦。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咳嗽咳痰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 腔感染、增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 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绀 等伴随症状。
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 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 嘱行雾化吸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8.艾灸疗法:遵医嘱艾灸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可 选择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9.指导患者进食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蛋白、 高维生素饮食,忌食辛辣、煎炸之品。
(三)发热
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流通,温湿度适 宜。
2.体温37.5℃以上者,每6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 1次,体温39.0℃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 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喘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中医护理方案
外一科 王映红
相关内容
常见证候要点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健康指导 护理难点)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
畏寒,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 胸闷气憋。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弦紧。 (二)风热犯肺证:发热,恶风或恶热,头痛、肢 体酸痛,咳嗽咽痛,气急,痰黄质稠。舌质红,苔 薄白或黄,脉滑或脉浮数。
中医内科学之喘证护理课件
喘证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风寒湿热之邪、饮食不节、情志不 调、久病体虚等。其中,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是导致喘证的主 要原因之一。
喘证的病机
喘证的病机主要与肺、肾有关。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 易受外邪侵袭;肾主纳气,与呼吸运动密切相关。当外邪侵 袭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肾不纳气时,就会引起喘证的发生。
02 喘证护理原则
基础护理与生活指导
提供舒适的环境
0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安静、温暖,有助于患者休息和缓解症状。
指导患者合理休息
02
根据病情指导患者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减轻喘证
症状。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
03
如穿衣、洗漱、进食等,确保患者生活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饮食护理与营养支持
饮食原则
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
中医内科学之喘证护 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喘证概述
01 喘证概述
定义与分类
喘证的定义
喘证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降,气机上逆,出现以呼吸困难, 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喘证的分类
喘证可以分为实喘和虚喘两类。实喘多因外邪侵袭、痰浊壅肺所致,表现为呼 吸急促、气粗声高;虚喘多因肺、肾等脏腑亏虚,表现为呼吸浅促、气短声低。
运动指导
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避 免剧烈运动和竞技活动,以免加 重病情。
心理护理与情绪支持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增强治疗信心。
情绪支持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与亲友、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共 同应对疾病。
喘证的病机
喘证的病机主要与肺、肾有关。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 易受外邪侵袭;肾主纳气,与呼吸运动密切相关。当外邪侵 袭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肾不纳气时,就会引起喘证的发生。
02 喘证护理原则
基础护理与生活指导
提供舒适的环境
0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安静、温暖,有助于患者休息和缓解症状。
指导患者合理休息
02
根据病情指导患者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减轻喘证
症状。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
03
如穿衣、洗漱、进食等,确保患者生活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饮食护理与营养支持
饮食原则
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
中医内科学之喘证护 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喘证概述
01 喘证概述
定义与分类
喘证的定义
喘证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降,气机上逆,出现以呼吸困难, 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喘证的分类
喘证可以分为实喘和虚喘两类。实喘多因外邪侵袭、痰浊壅肺所致,表现为呼 吸急促、气粗声高;虚喘多因肺、肾等脏腑亏虚,表现为呼吸浅促、气短声低。
运动指导
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避 免剧烈运动和竞技活动,以免加 重病情。
心理护理与情绪支持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增强治疗信心。
情绪支持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与亲友、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共 同应对疾病。
喘证中医护理课件
脾 胃,导致痰浊内生,阻塞气道
,引发喘证。
情志失调
长期情绪压抑、焦虑、紧张等 情绪问题,导致气机不畅,影
响肺气宣降,引发喘证。
久病体虚
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或年老体衰 ,导致正气不足,肺肾亏虚,
引发喘证。
02 喘证的症状与诊断
喘证的主要症状
呼吸困难
喘证患者常感到呼吸急 促、胸闷、气短,甚至
者营养需求。
生活起居护理
环境要求
个人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避免烟雾 、灰尘等刺激性气体。保持室内温度 和湿度适宜,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保持口腔清洁,勤换内衣、勤洗澡, 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鼻腔清洁 ,保持呼吸道通畅。
休息与活动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患者的休息 与活动时间。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缓解期可适当进行呼吸锻炼和身体 锻炼,以增强体质。
出现窒息感。
咳嗽
喘证患者常常伴有咳嗽 ,多为干咳或咳白色泡
沫痰。
咳痰
喘证患者常有咳痰,痰 量或多或少,颜色多为
白色或黄绿色。
喘息
喘息是喘证的典型症状 ,表现为呼吸时发出哮
鸣音或喘鸣声。
喘证的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
喘息症状反复发作,多与过敏原 有关,常伴有过敏性鼻炎等过敏
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喘息症状持续存在,与季节变化关 系不大,多伴有慢性咳嗽、咳痰等 症状。
情志护理
01
02
03
心理疏导
关心患者情绪变化,给予 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 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情绪调节
指导患者学会调节情绪的 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 练等,以缓解焦虑、抑郁 等不良情绪。
家属支持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爱和 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康 复环境。
,引发喘证。
情志失调
长期情绪压抑、焦虑、紧张等 情绪问题,导致气机不畅,影
响肺气宣降,引发喘证。
久病体虚
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或年老体衰 ,导致正气不足,肺肾亏虚,
引发喘证。
02 喘证的症状与诊断
喘证的主要症状
呼吸困难
喘证患者常感到呼吸急 促、胸闷、气短,甚至
者营养需求。
生活起居护理
环境要求
个人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避免烟雾 、灰尘等刺激性气体。保持室内温度 和湿度适宜,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保持口腔清洁,勤换内衣、勤洗澡, 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鼻腔清洁 ,保持呼吸道通畅。
休息与活动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患者的休息 与活动时间。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缓解期可适当进行呼吸锻炼和身体 锻炼,以增强体质。
出现窒息感。
咳嗽
喘证患者常常伴有咳嗽 ,多为干咳或咳白色泡
沫痰。
咳痰
喘证患者常有咳痰,痰 量或多或少,颜色多为
白色或黄绿色。
喘息
喘息是喘证的典型症状 ,表现为呼吸时发出哮
鸣音或喘鸣声。
喘证的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
喘息症状反复发作,多与过敏原 有关,常伴有过敏性鼻炎等过敏
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喘息症状持续存在,与季节变化关 系不大,多伴有慢性咳嗽、咳痰等 症状。
情志护理
01
02
03
心理疏导
关心患者情绪变化,给予 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 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情绪调节
指导患者学会调节情绪的 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 练等,以缓解焦虑、抑郁 等不良情绪。
家属支持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爱和 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康 复环境。
喘证的中医护理查房ppt课件
(一)咳嗽咳痰
❖ 10.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三伏天时根据病情 需要,可选择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穴位。
❖ 11.拔火罐:遵医嘱拔罐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可选 择肺俞、膏盲、定喘、脾俞、肾俞等穴位。
❖ 1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 辣刺激及海腥发物。可适当食用化痰止咳的食疗方, 如杏仁、梨、陈皮粥等。
(三)发热
❖ 6.遵医嘱使用发汗解表药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 汗出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 7.刮痧疗法:感受外邪引起的发热,遵医嘱刮痧疗 法,可选择大椎、风池、肺腧、脾腧等穴位。
(四)腹胀纳呆
❖ 1.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流通,避免刺激性气味,及 时倾倒痰液,更换污染被褥、衣服,以利促进患者 食欲。
(一)咳嗽咳痰
❖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 腔感染、增进食欲。
❖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 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绀 等伴随症状。
❖ 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 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 嘱行雾化吸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二)喘息气短
❖ 5.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 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 6.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 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交感、心、胸、肺、 皮质下等穴位。
(二)喘息气短
❖ 7.穴位按摩:遵医嘱穴位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可 选择列缺、内关、气海、足三里等穴位。
一、常见证候要点
❖ (三)痰浊雍肺证:咳嗽喘息,咯唾痰涎,量多色 灰白,心胸憋闷,气短,不得平卧,脘痞纳少。苔 白腻,脉弦滑。
护士喘证的中医护理ppt
❖ 5.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 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三焦、胰、 胆等穴位。
(四)腹胀纳呆
❖ 6.穴位按摩:遵医嘱穴位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可 选择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
❖ 7.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根据病情需要,可 选择中脘、气海、关元、神阙穴等穴位。
❖ 8.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味、甜腻之品,正 餐进食量不足时,可安排少量多餐,避免在餐前和 进餐时过多饮水,避免豆类、芋头、红薯等产气食 物的摄入。
❖ 2.保持口腔清洁,去除口腔异味,咳痰后及时用温 水或漱口液漱口。
❖ 3.与患者有效沟通,积极开导,帮助其保持情绪稳 定,避免不良情志刺激。
(四)腹胀纳呆
❖ 4.鼓励患者多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病 情较轻者鼓励下床活动,可每日散步20~30分钟, 或打太极拳等。病情较重者指导其在床上进行翻身、 四肢活动等主动运动,或予四肢被动运动,每日顺 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一)药物治疗 ❖ (二)特色技术 ❖ (三)物理治疗 ❖ (四)呼吸功能锻炼
(一)咳嗽咳痰
❖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 深呼吸的方法。
❖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 8.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
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 9.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
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气管、神门、 皮质下等穴位。
(二)喘息气短
❖ 5.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 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 6.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 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交感、心、胸、肺、 皮质下等穴位。
(四)腹胀纳呆
❖ 6.穴位按摩:遵医嘱穴位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可 选择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
❖ 7.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根据病情需要,可 选择中脘、气海、关元、神阙穴等穴位。
❖ 8.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味、甜腻之品,正 餐进食量不足时,可安排少量多餐,避免在餐前和 进餐时过多饮水,避免豆类、芋头、红薯等产气食 物的摄入。
❖ 2.保持口腔清洁,去除口腔异味,咳痰后及时用温 水或漱口液漱口。
❖ 3.与患者有效沟通,积极开导,帮助其保持情绪稳 定,避免不良情志刺激。
(四)腹胀纳呆
❖ 4.鼓励患者多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病 情较轻者鼓励下床活动,可每日散步20~30分钟, 或打太极拳等。病情较重者指导其在床上进行翻身、 四肢活动等主动运动,或予四肢被动运动,每日顺 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一)药物治疗 ❖ (二)特色技术 ❖ (三)物理治疗 ❖ (四)呼吸功能锻炼
(一)咳嗽咳痰
❖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 深呼吸的方法。
❖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 8.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
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 9.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
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气管、神门、 皮质下等穴位。
(二)喘息气短
❖ 5.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 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 6.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 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交感、心、胸、肺、 皮质下等穴位。
《中医内科学喘证》课件
患者女性,55岁。临床表现为气短、
乏力、自汗等。经过补气健脾、益肺
止喘治疗,病情得到改善。
3
病案三:风寒犯肺型喘证
患者男性,30岁。临床表现为喷嚏、
流清涕、畏寒等。经过祛风散寒、温
病案四:痰湿阻肺型喘证
4
肺化痰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患者女性,45岁。临床表现为胸闷、
咳嗽、痰多等。经过利湿化痰、平喘
化痰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喘证分类
根据中医理论,喘证可分为肺部热结型、肺气虚弱型、风寒犯肺型、痰湿阻肺型、肺肾阴虚 型等。
喘证辨证论治
肺部热结型喘证
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咳嗽、痰 黄等,治疗重点是清热解毒、 平喘化痰。
肺气虚弱型喘证
症状包括气短、乏力、自汗等, 治疗重点是补气健脾、益肺止 喘。
风寒犯肺型喘证
症状包括喷嚏、流清涕、畏寒 等,治疗重点是祛风散寒、温 肺化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活保健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运 动有助于增强肺部功能,如 深呼吸、定期锻炼、避免烟 尘等。
结语
1 中医内科学喘证的重要性
喘证是中医内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喘证的掌握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治疗相 关疾病。
2 喘证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通过中药治疗、饮食调养和生活保健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喘证,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内科学喘证》PPT 课件
喘证是中医内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课件将介绍喘证的概述、 辨证论治、病案分析、防治等内容,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 识。
喘证概述
喘证简介
喘证是一种呼吸困难的病证,通常与肺部疾病有关,表现为气喘、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喘证病因
《中医内科学》喘证PPT课件
喘证的治则与治法
治则
调理脏腑功能,宣降肺气,祛痰 化瘀。
治法
针灸治疗、中药治疗、推拿按摩 等。
03
喘证的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中药汤剂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开具 具有止咳平喘、宣肺化痰 等功效的中药汤剂进行治 疗。
中成药
选用具有止咳平喘、宣肺 化痰等功效的中成药,如 止咳糖浆、蛇胆川贝散等。
中药贴敷
将中药制成贴敷剂,贴敷 于相应的穴位,通过刺激 穴位和药物的渗透作用, 达到治疗喘证的目的。
《中医内科学》喘证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喘证概述 • 中医对喘证的认识 • 喘证的中医治疗 • 喘证的预防与调护 • 喘证的现代医学认识
01
喘证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喘证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降,气机上逆,出现以呼吸困难, 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
长期劳累、纵欲过度或久病体 虚,导致肺、脾、肾等脏腑功 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引发
喘证。
喘证的病机
肺气宣降失常
肺为娇脏,外合皮毛,易受外邪侵袭, 导致肺气宣降失常,引发喘证。
痰湿内生
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原因导致脾胃 功能受损,痰湿内生,上干于肺,影 响肺气宣降,引发喘证。
气机不畅
长期精神刺激、忧郁、恼怒等导致气 机不畅,气滞痰凝,进而引发喘证。
痰浊、瘀血、气滞等。
02
中医对喘证的认识
喘证的病因
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等六 淫邪气均可导致喘证,其中以
风寒为主。
内伤饮食
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厚 味等导致脾胃功能受损,痰湿 内生,上干于肺,影响肺气宣 降。
喘证的中医护理方案PPT课件
对个人及家庭造成很大的困难。病人常常
对治疗丧失信心,对生活失去希望,容易
焦虑、悲观、易怒。护士在解除病人躯体
痛苦的同时,要关心、理解、同情病人,
使其得到温暖,同时指导病人认识疾病特 点,配合治疗。
2019/11/26
.
14
3.体位与安全
(1)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有利于增加肺通气量,减轻肺淤血,减少回心
2019/11/26
.
17
6.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适宜温服,每天1剂,分2次于饭后服 用,丸药用温开水送服。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喘证危及心脑而致痰迷心窍者,常用脱水剂、利尿
剂,注意观察尿量、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服强
心药后,注意观察心律、心率情况,有无恶心呕吐、 黄视、绿视等。
(2)慎用镇静安眠药,病人烦躁不安时,要警惕呼
.
16
5.饮食调护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容易消
化的饮食,少量多餐为宜。喘证有外感时
饮食宜清淡,使用有助于解表的食品;风
寒喘者,可以加用葱白、生姜等调味品;
风热喘者,可以饮用丝瓜花蜜饮;痰湿喘
者,可以常服用痰利湿之品。忌吃辛辣、
刺激、生冷、油腻和产气食物,禁喝烈酒
和抽烟,水肿病人应适当限制钠盐摄入。
局部涂锡类散或青戴散;口唇干裂者,涂以防裂油或用温 开水湿润。
(2)长期卧床和水肿者,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不良,
容易发生压疮。定时用复方活血液按摩受压部位,并且外 扑三石散或六一散,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促进局部气血
运行,活血化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位干净 平整、柔软,及时更换湿污衣被。
2019/11/26
喘证的中医护理
对治疗丧失信心,对生活失去希望,容易
焦虑、悲观、易怒。护士在解除病人躯体
痛苦的同时,要关心、理解、同情病人,
使其得到温暖,同时指导病人认识疾病特 点,配合治疗。
2019/11/26
.
14
3.体位与安全
(1)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有利于增加肺通气量,减轻肺淤血,减少回心
2019/11/26
.
17
6.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适宜温服,每天1剂,分2次于饭后服 用,丸药用温开水送服。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喘证危及心脑而致痰迷心窍者,常用脱水剂、利尿
剂,注意观察尿量、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服强
心药后,注意观察心律、心率情况,有无恶心呕吐、 黄视、绿视等。
(2)慎用镇静安眠药,病人烦躁不安时,要警惕呼
.
16
5.饮食调护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容易消
化的饮食,少量多餐为宜。喘证有外感时
饮食宜清淡,使用有助于解表的食品;风
寒喘者,可以加用葱白、生姜等调味品;
风热喘者,可以饮用丝瓜花蜜饮;痰湿喘
者,可以常服用痰利湿之品。忌吃辛辣、
刺激、生冷、油腻和产气食物,禁喝烈酒
和抽烟,水肿病人应适当限制钠盐摄入。
局部涂锡类散或青戴散;口唇干裂者,涂以防裂油或用温 开水湿润。
(2)长期卧床和水肿者,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不良,
容易发生压疮。定时用复方活血液按摩受压部位,并且外 扑三石散或六一散,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促进局部气血
运行,活血化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位干净 平整、柔软,及时更换湿污衣被。
2019/11/26
喘证的中医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喘息气短
❖ 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 避免灰尘、刺激性气味。
❖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给予吸氧,一般 给予鼻导管、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1~2L/分 钟,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吸氧的方式和浓度, 以免引起二氧化碳潴留,氧疗时间每天不少于15小 时。
(二)喘息气短
(三)发热
❖ 6.遵医嘱使用发汗解表药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 汗出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 7.刮痧疗法:感受外邪引起的发热,遵医嘱刮痧疗 法,可选择大椎、风池、肺腧、脾腧等穴位。
(四)腹胀纳呆
❖ 1.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流通,避免刺激性气味,及 时倾倒痰液,更换污染被褥、衣服,以利促进患者 食欲。
❖ (一)咳嗽咳痰 ❖ (二)喘息气短 ❖ (三)发热 ❖ (四)腹胀纳呆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一)咳嗽咳痰 ❖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
18~22℃,湿度控制在50%~60%。减少环境的不良 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 气体等。 ❖ 2.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 坐卧位,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以减轻咽 喉部的刺激。
❖ 3.采用温水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患者汗出 时,及时协助擦拭和更换衣服、被服,避免汗出当 风。
(三)发热
❖ 4.做好口腔护理,鼓励患者经常漱口,可用金银花 液等漱口,每日饮水≥2000ml。
❖ 5.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多食新鲜 水果和蔬菜,进食清热生津之品,如:苦瓜、冬瓜、 绿豆、荸荠等,忌煎炸、肥腻、辛辣之品。
一、常见证候要点
❖ (三)痰浊雍肺证:咳嗽喘息,咯唾痰涎,量多色 灰白,心胸憋闷,气短,不得平卧,脘痞纳少。苔 白腻,脉弦滑。
❖ (四)肺气郁闭证:常因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 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咽中如窒,但喉中 痰鸣不甚,或无痰声。平素多忧思抑郁,失眠、心 悸。苔薄,脉弦。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二)喘息气短
❖ 5.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 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 6.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 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交感、心、胸、肺、 皮质下等穴位。
(二)喘息气短
❖ 7.穴位按摩:遵医嘱穴位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可 选择列缺、内关、气海、足三里等穴位。
❖ 5.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 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三焦、胰、 胆等穴位。
(四)腹胀纳呆
❖ 6.穴位按摩:遵医嘱穴位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可 选择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
❖ 7.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根据病情需要,可 选择中脘、气海、关元、神阙穴等穴位。
❖ 8.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味、甜腻之品,正 餐进食量不足时,可安排少量多餐,避免在餐前和 进餐时过多饮水,避免豆类、芋头、红薯等产气食 物的摄入。
(一)咳嗽咳痰
❖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 深呼吸的方法。
❖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 8.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
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 9.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
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气管、神门、 皮质下等穴位。
(一)咳嗽咳痰
❖ 10.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三伏天时根据病情 需要,可选择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穴位。
❖ 11.拔火罐:遵医嘱拔罐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可选 择肺俞、膏盲、定喘、脾俞、肾俞等穴位。
❖ 1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 辣刺激及海腥发物。可适当食用化痰止咳的食疗方, 如杏仁、梨、陈皮粥等。
喘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中医护理方案
相关内容
❖ 常见证候要点 ❖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健康指导 ❖ 护理难点 ❖ 护理效果评价
一、常见证候要点
❖ (一)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
畏寒,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 胸闷气憋。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弦紧。 ❖ (二)风热犯肺证:发热,恶风或恶热,头痛、肢 体酸痛,咳嗽咽痛,气急,痰黄质稠。舌质红,苔 薄白或黄,脉滑或脉浮数。
(一)咳嗽咳痰
❖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 腔感染、增进食欲。
❖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 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绀 等伴随症状。
❖ 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 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 嘱行雾化吸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 (一)药物治疗 ❖ (二)特色技术 ❖ (三)物理治疗 ❖ (四)呼吸功能锻炼
❖ 3.根据喘息气短的程度及伴随症状,取适宜体位, 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必要时安置床上桌, 以利患者休息;鼓励患者缓慢深呼吸,以减缓呼吸 困难。
❖ 4.密切观察患者喘息气短的程度、持续时间及有无 短期内突然加重的征象,评价缺氧的程度。观察有 无皮肤红润、温暖多汗、球结膜充血、搏动性头痛 等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
❖ 2.保持口腔清洁,去除口腔异味,咳痰后及时用温 水或漱口液漱口。
❖ 3.与患者有效沟通,积极开导,帮助其保持情绪稳 定,避免不良情志刺激。
(四)腹胀纳呆
❖ 4.鼓励患者多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病 情较轻者鼓励下床活动,可每日散步20~30分钟, 或打太极拳等。病情较重者指导其在床上进行翻身、 四肢活动等主动运动,或予四肢被动运动,每日顺 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
❖ 8.艾灸疗法:遵医嘱艾灸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可 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 9.指导患者进食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蛋白、 高维生素饮食,忌食辛辣、煎炸之品。
(三)发热
❖ 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流通,温湿度适 宜。
❖ 2.体温37.5℃以上者,每6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 1次,体温39.0℃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 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