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科学(基于物联网的设施环境综合参数测试系统)[1]
农业环境综合监测站可以用来监测什么
农业环境综合监测站可以用来监测什么?
你知道农业环境综合监测站吗?NL-GPRS-I农业环境综合监测站是一款可以
监测各种农业环境气象要素的农业仪器,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准确、完整、可靠的数据依据。
农业环境是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农业的基本物质条件。
在农业领域内,农作物经常会受或大或小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对于农业工作者而言,农作物不仅仅是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自己倾尽全力去保护的一样事物,所以,农业环境的检测势不可少。
我们知道了农业环境综合监测站是专门用在环境方面农业方面的仪器,那也应该知道更多的产品知识。
农业环境综合监测站是由托普云农研发生产的,该仪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人类对作物进行时刻监测,支持监测环境中的风向、风速、日照、二氧化碳、湿度、气压、雨量、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等农业环境参数,是一款集多款记录仪功能于一体的设备。
除此之外,该监测站还带有云平台、APP。
无论身在何处均可上网通过网页或手机查看实时数据。
当然在实际应用方面,农业环境综合监测站在许多领域表现不俗,如气象站建设、农林气候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温室控制、公路铁路运营及地质灾害监测等。
其应用十分广泛,同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受到大众的认可。
农业环境监测的目的就是为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建设服务,它既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农业经济工作的一部分。
而农业环境综合监测站的应用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农业环境监测的水平,满足现代环境管理与农业生产对农业环境监测越来越高的要求。
物联网智慧农业架构及关键技术
物联网智慧农业架构及关键技术第一节物联网智慧农业的架构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应用的原则,可以把物联网智慧农业分成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如下图。
物联网智慧农业架构示意图1.感知层这是让物品对话的先决条件,即以传感器、RFID(射频识别)、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条码技术,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身份标识、情境信息、音频、视频等数据,实现“物”的识别。
2.传输层具有完成大范围的信息传输与广泛的互联功能,即借助于现有的广域网技术(如SMDS网络、3G/4G、LTE移动通信网、Internet等)与感知层的传感网技术相融合,把感知到的农业生产信息无障碍、快速、高安全、高可靠地传送到所需的各个地方,使物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远距离、大范围的通信。
3.处理层通过云计算、数据挖掘、知识本体、模式识别、预测,预警、决策等智能信息处理平台,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完成物品信息的汇总、协同、共享、互通、分析、预测、决策等功能。
4.应用层应用层是农业物联网体系结构的最高层,是面向终端用户的,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搭建不同的操作平台。
农业物联网的应用主要实现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以及农产品流通过程等环节信息的实时获取和数据共享,从而保证产前正确规划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产中精细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产后高效流通实现安全溯源等多个方面,促进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第二节物联网智慧农业的关键技术一、农业信息感知技术农业信息感知技术是指利用农业传感器、RF1D、条码、GPS等在任何时间与任何地点对农业领域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1.农业传感器技术农业传感器技术是农业物联网的核心,农业传感器主要用于采集各个农业要素信息,包括种植业中的光、温、水、肥、气等参数;畜禽养殖业中的二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含量,空气中尘埃、飞沫及温、湿度等环境指标或参数;水产养殖业中的溶解氧、酸碱度、氨氮、电导率、浊度等参数,如左图。
决赛入围奖名单【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活动】
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活动
决赛入围奖公示
“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活动”共计收到来自全国192所高等院校528个有效参赛作品。
经评审活动组委会74名专家评审,来自全国136所高等院校274个作品入围决赛。
现将“决赛入围奖”名单公示如下(见附件),公示期为10天。
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公示的参评作品持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邮寄或传真)向组委会具名提出(如实提供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经查明确有弄虚作假者、或不符合参评条件者,取消其决赛资格。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16年9月18日
附件: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评选活动“决赛入围奖”公示结果一、电类入围作品:102个(排序按照作品完成单位字母A~Z排列)
二、机类入围作品:70个(排序按照作品完成单位字母A~Z排列)
三、其他类入围作品:82个)(排序按照作品完成单位字母A~Z排列)
四、实验教学软件类入围作品:20个(排序按照作品完成单位字母A~Z排列)。
开题报告《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智能农业作为物联网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备受关注。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着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而智能农业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监测与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外对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研究。
国外先进国家在智能农业领域投入巨大,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智能农业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而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和科研机构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在智能农业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本课题旨在设计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监测与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构建智能传感器网络:通过部署传感器节点实现对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
数据采集与传输: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传感器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与决策:运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远程监测与控制:设计远程监测与控制系统,实现对农业设施的远程监控和操作。
四、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可以设计出一套稳定可靠、高效智能的农业监测与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实时监测: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参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智能化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远程操作:支持远程监测与控制,方便农民进行远程操作管理。
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将重点解决以下关键问题:传感器网络布局优化问题;数据传输安全性保障问题;数据分析算法优化问题;远程操作稳定性问题。
综上所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挑战性的课题,在未来将会对智能农业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及农业高效的关注不断增加,智能农业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农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解决方案。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可以帮助农民实时监测和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参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一、系统概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节点、数据传输网络、云平台和用户终端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农田中的环境参数数据,比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
数据传输网络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云平台,并提供给用户终端进行监测和控制。
云平台负责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实时的环境监测报告和决策支持。
用户终端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者网页等方式,远程监测和控制农田的环境参数。
二、传感器节点设计传感器节点是系统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负责采集和传输环境参数数据。
传感器节点应具备以下特点:1. 多功能性:传感器节点应当能够同时监测多种环境参数,比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
2. 低功耗:由于传感器节点需要长期工作在田间,因此功耗需要尽可能低,以确保节点的持久运行。
3. 高可靠性:传感器节点应当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抗外界条件的能力,以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低成本:为了降低农户的使用成本,传感器节点的设计应尽可能简单并且价格相对低廉。
三、数据传输网络设计数据传输网络是将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传输到云平台的关键环节。
针对农田散落分散和离线状态的特点,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是合适的选择。
常见的无线传输技术包括ZigBee、LoRa等。
在选择合适的无线传输技术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传输距离:由于农田分散较广,传输距离较远,因此需要选择传输距离较远的无线传输技术。
2. 传输速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需要实时传输数据,因此需要选择传输速率较快的无线传输技术。
3. 抗干扰性:农田环境存在干扰因素,传输网络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设施参数监测系统设计与优化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设施参数监测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设施参数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农业设施的各项参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能源消耗,实现智能化管理。
本文将围绕这一任务名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设计与优化。
一、系统概述智能农业设施参数监测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个系统,主要用于监测和控制农业设施的温度、湿度、水质等参数。
通过传感器将实时数据传输至云端,并通过云端处理、分析数据,提供农业生产过程中相关的信息和指导。
同时,该系统还可灵活调节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以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实现高效的农业生产。
二、系统架构智能农业设施参数监测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用户界面。
传感器网络通过布置在农业设施中的传感器,采集温度、湿度、光照等各项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
数据传输部分主要依靠物联网技术,使用传感器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数据处理部分使用云端服务器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可视化的图表和报表,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用户界面部分通过手机或电脑应用程序展示监测数据和系统状态,同时也实现用户对农业设施的远程控制。
三、传感器应用在智能农业设施参数监测系统中,传感器是关键的硬件设备。
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设施内的温度变化,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空气湿度水平,光照传感器则用于监测光照强度。
此外,还可添加土壤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等,以全面了解农业环境参数。
传感器的选取需要根据具体作物和环境要求进行,且需注意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四、数据传输与处理数据传输是智能农业设施参数监测系统的关键环节,采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
数据传输需要依托于可靠的网络连接,可选择无线网络,如Wi-Fi或蓝牙,以保证数据的及时传输。
传感器通过设备与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同时确保数据安全性的加密传输。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监控系统设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监控系统可以帮助农民实时监测农田环境、作物生长情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监控系统设计。
一、系统需求分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监控系统主要用于监测农田环境和作物的生长情况,为农民提供实时的数据和决策支持。
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 农田环境监测: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农田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指标,并将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
2. 作物生长监测: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
3. 灌溉控制:根据农田环境和作物生长情况,自动调节灌溉系统,实现智能化的农田管理。
4. 警报和预警功能:当农田环境异常或作物出现病害时,及时产生警报,并发送给农民,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5.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对农田环境和作物生长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农业生产的相关指标和决策支持报告。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1. 硬件设计: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嵌入式设备和通信模块。
传感器用于获取农田环境和作物生长的数据,执行器用于控制灌溉系统,嵌入式设备负责数据采集和处理,通信模块负责与云端服务器的通信。
2. 软件设计: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嵌入式软件、图像识别算法和云端服务器软件。
嵌入式软件用于数据采集、传输和控制,图像识别算法用于作物生长监测,云端服务器软件用于数据存储、分析和决策支持。
3. 系统架构: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边缘计算节点和云端服务器。
边缘计算节点负责实时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云端服务器负责数据存储和分析。
通过云端服务器,农民可以远程监控和控制农田环境和作物生长。
4. 数据通信与安全: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物联网协议将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
为确保数据的安全性,系统需采取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措施,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的完整性。
5. 用户界面设计:系统的用户界面应简洁明了,提供直观的数据展示和操作界面。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系统作者:张敬增朱庆伟于海洋李道全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年第29期摘要:该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信息集成系统。
首先进行了系统构架设计,然后进行了设备选型、网络构建及软件设计。
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节点实现数据的实时感知、传递等功能,并利用CC2530无线单片机实现温度和湿度等的处理。
实验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农业种植环境温湿度等数据的采集。
系统具有成本低廉,控制更简单,功耗低,组网方便等特点。
关键词:智慧农业;物联网;传感器;Zigbee;CC2530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9-0259-04Abstract: This paper designs and implements a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for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growth environment. First,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is designed, then the equipment selec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software design are carried out. The Zigbee wireless sensor node is used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real-time data perception and transmission, and the CC2530 wireless microcontroller is used to process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system can collect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agricultural planting environment. 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simple control,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convenient networking.Key words: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Internet of things; sensors; Zigbee; CC2530农业是关乎民生大计的第一产业,中国的传统农业在转型推进现代化农业的进程中需要面对切实保障农产品总需求量、转化农业构型、提高农产品实用和经济效益等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资源日益减少的同时利用效率低下、环保问题突出等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推进的需要。
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全面解读
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全面解读如今,物联网技术已然成为世界信息网络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本文重点解读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的概念和体系结构,以期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02浓度、水分以及其他养分等多种自然因素共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传统农业的管理方式远远没有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只能算是粗放式管理,在这种管理方式下,通过人的感知能力管理上述环境参数,无法达到准确性要求,要实现现代农业的智能化管理,建立一个实用、可靠、可长期监测的农业环境监测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托普物联网研制了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准确实时的获取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远程监测。
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概述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也称为托普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对种植环境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信息进行采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参数的变化实施调控或自动控制温控系统、灌溉系统等现场生产设备,保证农作物最优质的生长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优质、高效、高产。
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功能体系结构一、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在农业生产区域内安装全方位高清摄像机置,对包括种植作物的生长情况、投入品使用情况、病虫害状况情况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实现现场无人职守情况下,种植者对作物生长状况的远程在线监控,农业专家远程在线病虫害作物图像信息获取,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对生产过程的有效监督和及时干预,以及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对现场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的获取、备份和分析处理。
二、农业智能控制系统通过物联网系统,可以对农业生产区域内各种设备运行条件进行设定,当采集的实时数据结果超出设定的阈值时,系统会自动通过继电器控制设备或模拟输出模块对温室大棚自动化设备进行控制操作,如自动喷洒系统、自动换气系统等,确保温室内为植物生长最适宜环境。
三、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将监测点上环境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与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数据相比较,当实时监测到的环境数据超出预警值时,系统自动进行预警提示,包括环境预警和病虫害预警,并提供相应的预警指导措施,进行手机和大屏幕显示设备推送。
基于物联网的设施环境综合参数测试系统
Z h a n g Gu a n s h a n,W a n g T a o ,L i L i c h e n g,Ho u J i a l i n ( C o l l e g e o fMe c h a n i c a l 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h a n d o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 i t y ,T a i a n 2 7 1 0 1 8 ,C h i n a )
中图 分 类 号 : S 1 2 6 文 献标 识 号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9 4 2 ( 2 0 1 3 ) 1 1 — 0 0 1 2 — 0 5
S y n t h e t i c P a r a me t e r Te s t i n g S y s t e m f o r F a c i l i t i e s En v i r o n me n t
Abs t r a c t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n e e d o f f a c i l i t i e s e n v i r o n me n t mo n i t o ing,a r s y n t h e t i c p a r a me t e r t e s t i n g s y s —
b e a c h i e v e d t h r o u g h GP R S a n d I n t e r n e t .T h e d e s i g n s c h e me o f t h i s s y s t e m ,t e c h n i q u e s o f I n t e r n e t o f h i T n g s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智能农业,作为物联网技术为农业领域带来的创新应用,正在逐渐改变着传统农业的面貌。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高效、精准的手段,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以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为主题,探讨其原理、功能和应用前景。
一、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原理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分析等模块组成。
主要原理是利用传感器感知农业环境的各项参数,并将数据通过数据采集设备传输到中心服务器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控制。
这个系统可以监测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以确保农作物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
二、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功能1. 实时监测: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农作物所处环境的各个参数,通过传感器的感知和数据采集设备的传输,及时了解农作物所处环境的变化情况。
2. 数据分析:系统会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结合历史数据和相关模型,预测农作物的生长趋势、病虫害风险等,并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
3. 远程控制: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系统可以通过设备控制模块实现对农田环境的控制,例如自动灌溉、自动通风、自动施肥等操作,以保持农作物在最佳环境条件下快速生长。
4. 报警与预警:系统可以监测到环境异常情况,并即时发出报警或预警,提醒农户或管理员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产生不利影响。
三、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应用前景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应用前景广阔,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控制灌溉、施肥、通风等关键要素,使得农作物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共3篇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共3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也得以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现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已经可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这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升农业生产质量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而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系统的设计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监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移动终端等组成。
1.1 传感器传感器是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用于采集农业生产中关键的环境指标参数,如温度、湿度、土壤水分、土壤肥力等,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模块。
传感器需要有良好的防水、防尘、耐腐蚀等性能,以确保其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正常运行。
1.2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是系统中的第二个核心模块,主要用于整合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
该模块需要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数据流的稳定性。
同时,该模块可以帮助种植者进行数据管理,包括数据存储、数据转储等,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工作提供了基础。
1.3 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主要负责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与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对数据进行传输和转换。
在实现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通讯方案,如WIFI、蓝牙等传输方式。
对于农场较为分散或者农田较为遥远机动力不足等因素,可以使用移动网络或者卫星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1.4 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主要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处理,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情况,提出不同的反馈建议。
例如,如果某个农田干旱严重,该模块可以提供相应的浇水计划。
1.5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主要是指传统的PC机、手机、平板等具有数据显示功能和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设备,它们可以接受到数据处理模块传递的处理结果,帮助种植者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状况,以便对下一步的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规划。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监测管理系统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监测管理系统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5)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6)二、相关理论基础 (7)2.1 物联网技术概述 (9)2.2 智慧农业理论基础 (9)2.3 农业监测管理技术 (11)2.4 本章小结 (12)三、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监测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13)3.1 系统总体架构 (15)3.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16)3.4 本章小结 (19)四、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监测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20)4.1 传感器网络设计与部署 (21)4.2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22)4.3 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 (24)4.4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技术 (25)4.5 本章小结 (26)五、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监测管理应用模式研究 (27)5.1 农业生产环境监测与管理 (29)5.2 农业生产过程监控与管理 (30)5.3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管理 (31)5.4 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 (32)5.5 本章小结 (33)六、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监测管理系统实现与优化 (34)6.2 系统测试与验证 (36)6.3 系统优化与升级策略 (38)6.4 本章小结 (39)七、结论与展望 (40)7.1 研究成果总结 (41)7.2 研究不足与局限性分析 (42)7.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4)一、内容概要本文档旨在研究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监测管理系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智慧农业监测管理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状况、土壤数据等关键信息的实时监控与智能分析,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环境风险。
本文将首先介绍智慧农业监测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分析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以及决策支持等。
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设计与模拟实验
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设计与模拟实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效率的追求,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成为了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的设计及模拟实验,并介绍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是一种通过传感器、无线通信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储存和分析处理的系统。
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全过程监测和调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传感器可以用于感知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水分等环境参数,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到云端。
云计算平台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生成相应的报告和指标,供农民和农业专家参考。
通过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监测和调控,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灌溉和施肥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激光、超声波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壤水分和肥料浓度的无损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喷灌装置和肥料供应装置,实现对农作物的精准灌溉和施肥。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和肥料,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此外,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还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的病虫害智能监测和预警。
通过使用高分辨率摄像头对农田进行拍摄,并将图像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可以识别出农作物叶片上的病虫害病斑。
系统可以根据病斑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自动生成病虫害防治方案,并向农民发送预警信息,提醒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另外,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还可以通过远程操作和智能设备的控制,实现对农业机械和设备的自动化管理和维护。
例如,通过使用无人机和机器人等设备,可以实现对农田的巡查和作业。
系统可以根据巡查和作业数据,对农田进行分析和评估,向农民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控。
在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的模拟实验中,可以使用仿真软件和传感器节点进行模拟操作和数据采集。
物联网农业智能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物联网农业智能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革。
传统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环境压力大等。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农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将传感器、通信技术、数据分析等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可以实现农业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物联网农业智能管理系统(二)项目目标开发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湿度等)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劳动成本和资源消耗。
(三)项目主要内容1、传感器网络建设:在农田、温室等农业生产区域部署各类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等,实时采集环境数据。
2、数据传输与通信:通过无线网络(如 WiFi、LoRa 等)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3、数据中心与数据分析:建立数据中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4、智能控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实现对农业设备(如灌溉系统、通风系统、遮阳系统等)的自动控制,优化农业生产环境。
5、用户终端:开发手机 APP 和网页端,方便农户随时随地查看农业生产数据和进行远程控制。
三、市场分析(一)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农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农业智能化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
特别是大规模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对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需求更为强烈。
(二)市场规模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农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在中国,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物联网农业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三)竞争情况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些物联网农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但大多数产品功能相对单一,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
本项目将通过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优质的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山东农业科学》近十年期刊评价指标变化动态及学术影响力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近十年期刊评价指标变化动态及学术影响力分析作者:王丽丽孟静张丽荣梅林黄洁陈庆禹王磊孔庆富赵文祥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9年第12期摘要:《山東农业科学》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农业综合类科技期刊,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传播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自然科学卷扩刊版为数据来源,从被引用指标和来源指标两个维度,对《山东农业科学》2009—2018近十年各项评价指标的变化动态进行分析;同时利用2019年版CJCR核心版农业综合学科的统计数据,对收录的包括《山东农业科学》在内的10种省级农业科学进行综合比较。
结果显示,近十年来《山东农业科学》的总被引频次、他引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及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即年指标明显改善,影响因子也经暂时性的回落后呈现出良性上升趋势;但被引半衰期较短,引用半衰期较长,机构分布数和地区分布数下降。
与CJCR核心版中收录的同学科其他省份农业科学相比,《山东农业科学》的基金论文比最高,他引率较高,核心影响因子居中,但核心总被引频次较低,综合排名第5。
综合来看,《山东农业科学》在学科内具有持续上升的学术影响力,但也存在热点追踪滞后、地域局限性大等薄弱点,今后仍应着眼于提高来源稿件的学术质量,继续坚持以质量为根本推动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并基于此提出提升建议,以促进期刊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山东农业科学》;科学计量;期刊评价指标;学术影响力中图分类号:S-058;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9)12-0137-07Abstract;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s a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sci-tech journal co-sponsored by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andong Agronomy Society and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t is recorded as a Source Journals for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apers and Citations (Chinese S&T Core Journal)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opularizing agricul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ies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S&T innovation. Taking the Chinese S&T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CJCR)(Natural Science, Expanded Edition)issued by the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as the data source, the changes of various journal evaluation indexes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in 2009-2018 were analyzed from two dimensions of cited and source indexes.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CJCR (Core Edition) in 2019 were used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10 provinci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cluding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citation frequency, rate of cited by others, number of citing magazines, discipline influence index and funded paper ratio, average citation number and average author number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showed rising trends overall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immediacy index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impact factor also showed a benign rising trend after temporary decline. However, the cited half-life was shorter, the citing half-life was longer, and the number of institution 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other provinces in the same discipline recorded in the CJCR (Core Edition),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d the highest ratio of funded papers, higher cited rate and middle core impact factor, but lower frequency of total core citation, ranking the 5th afte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general,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d a growing academic influence within the discipline, but there were also weak points such as lagging hot spot tracking and larger geographical limitations. Improving the academic quality of source manuscripts should still be focused on in the future, and the academic influence of this journal should continue to be promoted with quality as thebase. According to thes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is journal we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its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Scientometrics; Journal evaluation indicator; Academic influence科技期刊是科研产出的重要载体,汇聚了学科领域的优质信息资源,是学术成果传播的重要渠道,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雷妍;魏璁琪
【期刊名称】《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年(卷),期】2022()18
【摘要】本文提出并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可实现对农业环境参数的监测。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按照逻辑进行分层次设计,系统通过传感器节点进行数据采集、LoRa数据传输、云服务系统数据共享与统一管理,实现对农业环境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监测、控制与管理,并从调节功能、警报功能以及监控功能这三方面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环境监测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可以规避许多农业风险,对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健康生长、增产增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总页数】4页(P246-249)
【作者】雷妍;魏璁琪
【作者单位】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无线控制系统设计
2.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大棚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4.基于物
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大棚监控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研究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沙盘系统设计与实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物联网的设施环境综合参数测试系统张观山,王涛,李立成,侯加林*(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摘要:针对目前设施环境监测的需求,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设施环境综合参数测试系统,该系统对设施环境内的各种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GPRS 与Internet 网络进行数据的异地观测和处理。
本文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基于ZigBee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GPRS 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物联网技术。
在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基础上,对LEACH 路由协议的原理进行了简要说明。
系统采用基于自适应加权的数据融合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获得了更合理的数据融合效果。
系统实现了对设施环境的实时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以及各种环境参数报表查询功能。
试验表明,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功耗低、数据传输速率快和传输距离远,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能较好的满足设施环境监测的要求。
关键词:物联网;监测;LEACH 路由协议;数据融合 中图分类号:S2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山东省现代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鲁农科技字[2013]20号) 作者简介:张观山(1988-),男,在读硕士研究生。
E-mail :zgsh9919@ *通讯作者:侯加林,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 :jlhou@Detecting System for Facility Environment Based on Internet ofThingsZhang GuanShan,Wang Tao,Li LiCheng,Hou JiaLin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llege,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monitoring facility environment, a detecting system for facility environment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is developed. This system can monitor all environment parameters. At the same time, users can deal with the data at the different place through GPRS and Interne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scheme and state several techniques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clud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based on ZigBee, GPRS and sensor technology. The principle of LEACH routing protocol is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node. The system adopts the adaptive weighted fusion algorithm to get more reasonable results. The system realizes the function of real-time monitor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and search function of all environment parameters.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system has stable performances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power consumption, high transfer rate, far transmission range. Various indicators have reached the design requirement and the syste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environment monitoring.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monitor; LEACH routing protocol; data fusion.设施环境信息的及时获取是进行现代化设施环境精准管理的重要基础,如何快速,准确的获取设施环境现场的各类环境数据成为目前各类设施环境研究的重点[1]。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设施环境监控设备相继问世,但这些设备仍采用有线的连接方式连接,其缺陷是现场安装与布线繁琐、设备移动性差、组网复杂,成本较高、甚至有些场合难以实现。
近年来,无线传感器技术[2]与无线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无线传感器技术在农作物精确种植中广泛应用,利用无线传感技术精确采集农业现场数据信息,实现农作物的精确管理[3]。
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设施环境综合参数测试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4]使用户操作不受空间限制,延伸和扩展到远程设施环境观测点。
用户可根据精准管理和控制的需求,精确采集设施环境信息,在设施环境内组建一个可视化无线网络系统,实现集中管理。
1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系统融合了无线传感器技术、GPRS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物联网技术,系统总体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图1 系统总体网络架构框图系统由信息采集部分(即物联网的感知层)、信息传输部分(即物联网的传输层)和监测中心部分(物联网的应用层)组成。
信息采集部分应用传感器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实现设施环境内环境参数的检测,采用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组建设施环境内部网络,各监测节点采集数据并通过路由节点向汇聚节点传输数据;信息传输部分采用GPRS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将数据发送到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即系统控制中心,它主要通过软件平台接收存储来自网络的数据,同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来。
2 方法及实现2.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由传感器模块、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模块、微处理器及能量供应系统组成,主要负责采集设施环境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传送给路由节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结构如图2所示。
微处理器选用TI公司的CC2430芯片。
该芯片是一种真正的系统芯片(SoC)CMOS解决方案,这种方案能够提高系统性能并满足ZigBee为基础的2.4GHZ ISM波段应用,及对低成本、低功耗的要求。
ZigBee技术是建立在IEEE802.15.4国际标准上的一种自组织无线网络技术,具有近距离、低功耗、低成本等特点[5]。
传感器节点的工作流程如下:传感器模块采集设施环境数据,经过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和AD转换后送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存入存储器,同时将数据以一定的协议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给路由节点。
2.2 分簇拓扑结构系统采用分簇拓扑机制实现设施环境监测网络传感器节点的组织,采用LEACH(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算法[6],LEACH算法是一种自适应分簇拓扑算法[7],使用自适应成簇技术和簇头节点的轮换技术。
LEACH能够较好的解决能量有效问题,整个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寿命可以延长15%。
无线收图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结构图它将所有的节点分为若干簇,每个簇选出一个节点作为簇头,簇内其它节点作为成员。
它的原理是周期性的选择簇头,把整个周期内所需要的能量负载均匀的分布给簇内每个传感器节点上,其产生的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
每个周期分为簇建立(Set-up Phase)和稳定数据通信(Steady-state Phase)两个阶段。
簇建立阶段主要为分簇结构的形成阶段,在稳定数据通信阶段,主要进行数据的稳定传输。
在簇建立阶段,相邻节点动态的建立簇,然后在簇内产生簇头。
选举哪个节点作为簇头取决于网络中所需簇头的数目以及每个传感器节点成为簇头的次数。
在稳定数据通信阶段,簇内其它节点将数据发送给簇,簇头对传送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将数据发送给汇聚节点。
图3 LEACH 路由协议拓扑图2.3 数据传输部分设计 数据传输部分主要采用型号为MD-609G 的GPRS 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信息采集部分与监测中心之间的通讯。
汇聚节点对接收的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RS232电平转换模块进行转换,将TTL 电平信号转换为232电平信号,在经TCP/IP 网络协议转换模块转换,此时输出的信号已转换为TCP/IP 协议的网络信号。
这些经过转换后的网络信号通过GPRS DTU 传入Internet 网络。
数据传输部分工作流程如图4。
图4 数据传输部分工作流程图2.4 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针对设施环境结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系统采用了一种适用于设施环境的多传感器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算法。
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总均方差最小的条件下,根据各传感器所提供的测量值,以自适应的方式寻找各传感器对应的最优加权算子,使得结果达到最优[8]。
X3图5 系统自适应加权融合模型如图5所示[9],假若在设施环境中安装了n个传感器,因为不同传感器的精度不一样,在总均方差最小的前提下,对不同传感器,确定最优的加权算子。
假设每个传感器的方差为σ1、σ2、σ3…σn ,经过数据融合之后的值为X ,各传感器的测量值分别为X 1,X 2,X 3,…X n ,每个传感器的测量值彼此独立,而且是X 的无偏估计,每个传感器的加权算子分别为W 1,W 2,W 3…W N ,则融合后的X 值和加权算子满足公式1ni i i X W X ==∑ (1)式中:W i —第i 个传感器的加权算子。
而且:11,01ni i i W W ==≤≤∑ (2) 又由于X 1,X 2,X 3,…,X n 彼此独立,且是X 的无偏估计,所以总均方差是 2221221[()][()]ni i ni i i E X X E W X X W X ==∂=-=-=∑∑ (3) 利用拉格朗日数乘法求条件极值的方法,求得在总均方差最小的前提下,各传感器的加权算子为*2211,1,2,...,1σσi ni i i W i n ===∑ (4) 通过公式(4)可以计算出各个传感器的最优加权算子,结合实际的测量值,利用公式(1)便可计算出融合后的最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