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再别康桥1
再别康桥精讲
再别康桥《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 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 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语言轻盈柔和, 形式精巧圆熟, 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 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 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对往昔生活的憧憬, 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 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再别康桥全文意思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⑴,油油的在水底招摇⑵; 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⑶,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⑷;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字词注释⑴青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 叶子略呈圆形, 浮在水面, 根生在水底, 花黄色。
⑵招摇:这里有“逍遥”之意。
⑶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
⑷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再别康桥》赏析《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 抒发的是什么呢?三句话概括:是一种留恋之情, 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意是主观思想感情;境是诗内描写的客观景物。
何谓意境?是人物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完美的融合, 且形成一副具有个性色彩的艺术画面, 既称为有意境。
当然我们欣赏徐志摩的诗和欣赏别的诗一样, 需要调动对生活的积累, 需要调动我们对知识的积累, 然后我们一节节的讲这首诗。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句诗若分析的话, 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 轻盈的动作, 缠绵的情意, 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
再别康桥说课稿
《再别康桥》说课稿泰安市实验学校姜波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再别康桥》。
一、说教材1、《再别康桥》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再别康桥》是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诗歌。
本单元所选诗歌都是名家名篇,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为了具体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编排的。
《再别康桥》这首诗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
诗人徐志摩曾说:康桥是他的精神依恋之乡。
康桥那弯弯曲曲的清澈见底的河水,两岸四季长青的绿茵茵的草坪,斜依在桥的两端的棵棵垂柳,庄严秀丽的各学院的建筑群……可以说,康桥的灵性,滋润出徐志摩这样一位充满灵性的诗人。
《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对康桥的无限依恋之情,它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为我们展示了梦幻一般纯、静、美的意境;它又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余音袅袅。
这首诗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思想情感上,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会给学生带来无上的美的享受。
2、教学设计我把本课教学分为三大模块:读出诗歌的音乐之美,读出诗歌的意境之美,读出诗歌的情感之美。
通过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使学生得到锻炼,在朗读中得到美的体验;在扩写中训练想象的能力;在对诗句的深入理解中使朗读更有情感。
3、教学目标学习这首诗,我确定了以下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读出诗歌的音乐之美。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体会与欣赏诗歌中意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体会诗人对康桥深深的依恋之情。
4、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教学重点确定为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诵读技巧,读出诗歌的音乐之美,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感受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之情。
而教学难点则是通过老师的指点,使学生的朗读水平逐步提高,并培养学生想象、联想的能力。
5、课时安排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教材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决定安排1课时完成本篇课文的教学。
《再别康桥》语文教学PPT课件(3篇)
水 !我
敢 说 , 康 河 徐是 志世 摩上 最 美 的 一 条
-14-
康桥 情结
-15-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 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 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 与文化》)
——徐志摩
-16-
你是我难得的知己,汝永为我精神 依恋之乡!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康桥
-17-
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 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5寻找往日的追求和希望。
撑篙漫溯寻梦图
4对康桥永久的眷恋
榆阴浮藻清潭图
3更加欢喜和眷恋
青草水底招摇图
2欢喜和眷恋
河畔金柳倒影图
1难舍难分
挥手作别云彩图
6情绪低落 静思默想
黄昏夏虫沉默图
7悄悄作别
招手惜别云彩图
意象在情感的变化中起重要作用。本诗写 有哪些意象?有何内涵?
云彩:中国古代传统意象。
李白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云飘来荡去,正像游子一般,日暮也给人 落寞之感,因此是“西天”。 借来代指美好的一切。
2.特殊的离别气氛。一般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或肝肠寸 断;而此诗却以“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 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因伤感而产生的沉重感,可 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3.独具慧眼的意象选取。一般离别时,诗人眼中会有高楼 大厦,会有车水马龙,也有送别的人,但本诗作者借以寄 情的对象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给人以 独特的清新感。 因此此诗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字词读音
河 畔( pàn
)
xìng
青 荇( róu
)
gāo
揉 碎( lán
)
长 篙(
《再别康桥》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
林徽 音
1920——1921与徐志摩在英
林徽因曾对自己的儿女说: “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 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 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 不是那样的人。”
徐志摩曾经写下这样一段
文字:
“我将在茫茫人海 中寻访我唯一之灵 魂伴侣。得之,我 幸;不得,我命。”
陆小曼
1926年与徐志摩 结婚
彩。
加眷恋。
②结构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感
受 三 美
音抑 节
乐美扬 顿 挫
奏 轻 缓
,,
朗韵
朗律
上柔
口和
。。
建字 四
筑 美数相近
行 一 节
,,
回错
环落
呼排
应列
。。
绘青 云
画美荇 , 星
彩 , 金
辉柳
,,
夏清
虫泉
。,
5、感情达到高 潮 撑篙寻梦图
4、对康桥永久的眷 恋 榆阴清泉图
情感变化曲 线图
三美
新月派提倡“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 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音乐美,表现为诗歌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 节奏鲜明、旋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悦 耳动听。
建筑美,表现在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 每节诗的行数相同,每行诗的字数基本相等。
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 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 以看作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美
什么发现 ?
轻轻的我走了, 语意上同中有异, 在节奏上完全 正如我轻轻的 相同;
来;
我轻轻的招手,
(修辞手 法)
作别西天的云 回环往
作
悄悄的彩我。走了,
复
用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件《再别康桥
诗歌创作方法
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修辞手 法,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 考。
创作思路
通过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细微 之处,捕捉到独特的感悟和情 感,将其融入到诗歌创作中。
创作练习
练习写几句简单的诗歌,通过 不断练习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六、练习题
词语理解
这些词语在诗中有特殊的含 义,你能理解与欣赏吗?
视觉表达
指充满泪水的眼睛,形容眼 泪盈满眼眶的悲伤情绪。
三、诗歌欣赏
1 读诗感受
《再别康桥》通过细腻的 描写和饱含情感的诗句, 让人沉浸在离别的伤感和 对美好回忆的思念中。
2 诗歌节奏、韵律
诗歌运用押韵和对仗等修 辞手法,使诗歌的节奏和 韵律更加优美流畅。
3 诗歌意境
诗人通过对康桥的描述, 营造出一种宁静、浪漫的 意境,让人感受到离别的 忧伤和对往事的追忆。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件 《再别康桥》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件,主题为《再别康桥》。课件将深入探讨 课文内容、词语解析、诗歌欣赏、诗歌赏析以及写作指导等。让我们一起领 略这首诗所带来的美妙心灵体验吧!
一、课文简介
作者简介
学习诗歌的《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诗坛的 一个宝石"。
"月色朦胧"
形容月亮的光线被云雾所遮 挡,显得模糊不清。
"露华"
指露水的光亮,形容水珠闪 烁的美丽景象。
"飞絮"
指飞舞的花絮,形容春天微 风中花树之间的浪漫情景。
"回眸"
形容一个人回头看、回头望。
"匆匆"
指匆忙、急促。
"潺潺"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再别康桥》课文全解
6.再别康桥课文全解1. 作者简介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1921年赴英国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2.《再别康桥》写作背景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也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在伦敦剑桥大学,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
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途中。
他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3. 逐节讲析并评价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
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
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再别康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词句解释
3.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摇动 5.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很随意地逆流而上。漫,随意,
不加约束。溯,逆流而上。
6.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管乐器。这里代指乐曲。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一
揉碎在浮藻间,
片红光。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
~~~~~~~~~~~~
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
5,想象夜游康河的情景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6,回到现实,描写 康河夜晚宁静的景象
悄悄的我走了, ~~~~~~~~~~~~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7,照应开头,再次写作别康桥。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
1,写作者和康桥作别;
2—4,描写康桥傍晚的美景; 5,想象夜游康河的情景;
主题: 这首诗表达了作
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
6,回到现实,描写康河夜晚宁静的景象; 深情。
7,照应开头,再次写作别康桥。
参考
再别康桥
1,总写离别康桥时难分难舍的离情。 2—6,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面对眼前的柳树、青荇、 清潭等景物,追忆往昔的生活,表达对康桥的眷恋。 7,表现诗人不愿离开康桥的柔情。
再别康桥
徐志摩
作者介绍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诗人、散文家。 康桥,现在译作“剑桥”,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 剑桥大学留学。
背景介绍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 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 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 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再别康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
波里, 我甘心做一
心做一条水草。他是多么留恋康河啊,多么依恋康桥啊,哪怕做了水
底最卑微的水草也心甘情愿。
条水草!
小组汇报
意 象
潭水——虹——揉碎——沉淀着梦
第四节
第四段围绕康河里的一潭水来写的,但你细品啊,
那榆阴下的一潭在作者眼里是什么?——天上虹,
那榆荫下的
意
多彩美好的彩虹,多么梦幻,可见而不可得节
齐读第七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回归别离,回归悄悄,离别只能是
安静的,对所有留恋的东西只能割
舍,哪怕是云彩也不能带走一片。
第三章节
请简要概括《再别康桥》 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一个情如云飘逸、如柳柔美、 如水清柔的,对康桥充满无限 爱恋,对往昔生活充满美好憧 憬,对眼前的离别深感无可奈 何的青年诗人形象。
象
第三节
意
康桥桥的能一感已情就个第情感经是“三一油是:是节条油围增深提大的绕众 ”强爱问水水、底了了,草“的,招还,我青但摇荇是那们作”,者写减第说那的出弱三第青眼了荇了节二里水生这底?对节长条的在康对水青软草 荇泥“的上油自,油由增 的 一在的自我强柔 条”在看在,波 水了来水那,里 草—底个那招惬, 。—可摇意在甘, 康心软荇河做泥,上的青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 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辩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 水的殷勤。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睨吗?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 着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 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呵,那是新来的 画眉在那边凋不尽的青枝上试它的新声!呵,这是第一朵小雪球花 挣出了半冻的地面!啊,这不是新来的潮润沾上了寂寞的柳条?”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6课《再别康桥》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2、引导学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
3、当堂背诵全诗
重点难点
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教学的重点
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电教方式
PPt课件
德育要点
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教安排
本课共分2课时。
教 学 过 程
基 本 内 容
补充内容
第一课时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播放视频(谈话节目中涉及到徐志摩)
作业设计
1、背诵全诗
2、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2、1928年6月,诗人再次去欧洲观光。他在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要赶着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7、小结:
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
5、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九级语文下册:第6课再别康桥课件语文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 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 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1. 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 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 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 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说得太伤感于事无补,写得太淡漠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
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 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 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D. 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惟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2020高考语文备考: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及赏析
2020高考语文备考:徐志摩《再别康桥》原文及赏析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注: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
【赏析】轻吟漫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会陶醉在那注入了纯情的一个个意象中,感受到他那故地重游、乍逢即别的一段思绪和一步几回头、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
情如云飘逸。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优美的旋律,抒写出诗人飘逸洒脱的风度。
四句中用了三个“轻轻的”,幻觉到诗人已经离开地面轻飞慢舞起来;一“来”一“走”的短暂时间中,突出了一个“别”字。
古往今来,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徐志摩总想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沉重的心情。
所以,诗一开头,就让这种情如云一般飘渺在空中。
云,既捉摸不定,又实实在在;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
这是作者精心挑选的第一个意象“云彩”所蕴藉的情感。
情如柳柔细。
柳是中国诗歌中传统的意象,诗人之所以钟爱它,一是取谐音“留”,即对别离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一插入土壤就能生长的旺盛生命力之意。
但徐志摩却拓展了它的意象,把它活化成了“新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的这个幻影,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忆,也是对如歌青春的唤回;既是甜蜜爱情的再现,也是对过去爱情的怀念。
作者重返康桥应该说是快乐并痛苦着的。
快乐的是能够在康桥寻梦,寻找青春、理想、爱情之梦,“撑一支长篙”,到康河中“寻梦”,寻到了满满的“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何等畅快,何等惬意!接着,笔锋一转,“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连“今晚的康桥”也沉默。
初中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二单元6再别康桥(徐志摩) 微课
6 再别康桥【学习目标】1.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及作者对康桥深深地依恋之情。
2.品味诗歌语言,感悟徐志摩诗歌的独特风格。
3.学会欣赏诗歌的方法,能有自己的体会。
【学习重点】1.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及作者对康桥深深地依恋之情。
2.品味诗歌语言,感悟徐志摩诗歌的独特风格。
【学习难点】学会欣赏诗歌的方法,能有自己的体会。
【走进作家】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
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
名章垿,小字槱森,后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
1897年出生,至1931年飞机出事,生活了35年,英年早逝。
诗集4部《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4部《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集1部《轮盘》,剧本1部,译作5种,以及信札、日记4种。
【写作背景】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10月到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
11月6日,在归途中,他咏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难点解析】1.如何理解“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该诗句是诗人当时内心的真情流露。
在诗人的眼里,榆阴下波光滟滟的清泉,沉淀着诗人像彩虹似的绚丽迷人的梦,梦中的希冀往往受到当时的折磨而破灭。
因此作者既有对美好理想和完美情操的不懈追求,又有梦幻寂灭的迷离和忧伤。
诗人的气质是伤感惆怅而又敏感天真,故此借淡淡的笙箫,烘托出一中梦幻般的惆怅气氛。
2.诗人在康河泛舟寻梦,寻的是一种怎样的梦?结果怎样?诗人寻得是一种向从前一样,能在康河里常常泛舟,能与康桥日日相伴的梦。
但现实却是难以面对的别离。
所以,诗人所寻的,也只能是一个“梦”。
【写作鉴赏】①诗歌中的情景交融,意境美:诗人是以康桥的自然景致为抒情对象的,诗中写尽了康桥的秀美,写透了诗人与康桥难舍难分的依依之请。
②语言美:《再别康桥》是一首幽婉怡人的好诗。
其中,第三节一个\"招摇\"。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再别康桥》教案7篇《再别康桥》教案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2.通过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以感受充溢于诗歌的真情,进而拉近学生与诗的联系,鼓励学生在喜欢的基础上多写写新诗。
【教学重难点】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诗歌的真情。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创设情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
1.设计理由: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2.在这个环节中,适当介绍作者。
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二、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等,《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1.抒情诗。
2.目的是从这个问题切入到下一个问题。
三、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1.请同学们品味第二小节的“金柳”,“金柳”怎么会是“新娘”呢?为何我们联想不到?这是不是与作者的情感有关系?2.“金柳”“新娘”就是赋予作者情感的形象,我们叫做意象。
3.理解“意象”要发挥想象,我们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
接下来,作者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艳影”是什么?请同学们想象美丽的影子,荡漾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愫?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体验这种萦绕在心头的情感。
4.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小节。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荡--漾”的味道来。
四、进入第三小节,作者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1、请一位同学先朗读,适时引导其回答。
2、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变得强烈了?“我甘心变成一条水草!”3、请同学们想象“青荇”在招摇,“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与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组合成一幅怎么样的画面?这样的写作叫做“绘画美”。
4、请同学们朗读,指导学生读出“甘心”二字饱含的幸福感。
五、通过指导朗读进入第四小节,作者为何说“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呢?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的跳跃,这里的“虹”原来是“彩虹似的梦”。
高中语文说课稿《再别康桥》(通用5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再别康桥》高中语文说课稿《再别康桥》(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说课稿《再别康桥》(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说课稿《再别康桥》1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一篇脍炙人口的诗歌——《再别康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向各位老师展示我的教学设计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特点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优秀诗篇是高中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再别康桥》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这又契合了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2.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本文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独特意象和意境,学习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热情;掌握背诵技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感知《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涌动着的激情,把握主题,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说教法高中语文新课标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1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2问答欣赏法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对《再别康桥》中康桥美景的赏析和意象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画面美,从而受到审美的体验3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对《再别康桥》情感和主题的探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说学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要重要得多1.联想鉴别、协作探究徐志摩是现代诗坛独具魅力的诗人,单凭一首诗是很难“窥一斑而知全豹”为更好地培养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鉴别能力,我们引入联想比较法学生可课外查寻有关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和课文进行比较,另外可以引导喜爱徐志摩的学生阅读诗人的其他诗并作进一步深人钻研说教学过程根据“教指导学,为了学,服务于学”的指导思想,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步骤来达到教学目的:1.导入新课首先,播放黄磊演唱的歌曲《再别康桥》,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使学生进入到情景之中其次,我借用课件展示徐志摩的简要情况和剑桥大学校园的图片,即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让学生从视觉上对课文有一定的感知,帮助理解诗人的“康桥情结”再次,用多媒体以文字形式展示时代背景因为每个诗人都是独特的,每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及个性特点对诗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适当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这样的导入课文,自然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2.诗意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再欣赏配乐朗诵《再别康桥》,能让学生从中找出差距然后教师范读,并进行诵读指导(注意音节、重音、基调)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感受到诗歌的音乐魅力3.激发想象,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首先把全诗分成七幅画面,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与诗歌每一幅画面相配的优美图片,并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找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老师抓住诗中的亮点,关键词进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受到审美的熏陶4.比较阅读,体会建筑美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新格律诗的建筑美,我选取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格律诗《望洞庭》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新格律诗的结构特点: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建筑美5.整体感知诗歌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格调自古以来,离别总免不了沉重的愁绪,我从中国诗词中找了几个写黯然销魂的离别的诗句,拿来与《再别康桥》比较一下:(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通过比较是学生深入体会到《再别康桥》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透露出轻快的情调,学生可以准确把握这首诗有几分无奈,又有几分洒脱的基调6.迁移应用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月诗派是新诗史上极为重视形式美的一个流派通过学习《再别康桥》,可以从中体会到新诗的“三美”,即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也使学生对诗词格律的认识有了更多的了解为了拓展学生的艺术灵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再用多媒体展示徐志摩的另外两首诗《偶然》和《沙扬娜拉》,感受新诗的特点和“三美”,并留课下作业:根据对《再别康桥》三美的分析,试分析这两首诗中的“三美”。
九年级语文再别康桥(2019年)
沈阳市第一○○中学 姜丰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而投影在你的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你不必讶异, 更无需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 飞扬,飞扬,飞扬, ---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 消溶,消溶,消溶 ---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 棋牌游戏,现金游戏,网络棋牌 棋牌游戏可以提现的,网络棋牌游戏
;
度何时解 汤知乌孙瓦合 冠将军如故 两人徙家安陵 乃至甘泉 请罢长沙两将军 今假王骄 重於丁 傅在孝哀时 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 贺祖父昆邪 《禹贡》岐山在西北 与图事帷幄之中进退天下之士者是矣 房指谓石显 长安令 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 虽不能灭先零 请论如法 捐之竟坐弃市 十一年 薨 通劾之 博士夏侯常见胜应禄不和 常授虢徐敖 若光若灭者 然孟舒自髡钳 柴 出入六年 贵显汉朝 百姓失职 得复尚少主 岁百馀万右 诏与俱东 兵败 愿少自勉强 彭祖曰 凡通经术 晋败王师於贸戎 当户击嫣 一人耕之 主永巷 不关尚书 上许作之如方 耆老大夫搢绅先生之徒二十有七人 文公 梦黄蛇自天下属地 诸侯子及从军归者 揆而度之 以城降 深者获公名 属官有大厩 未央 家马三令 得士死力 前孝景世七国反
九年级语文再别康桥(201908)
,
______
我 敢 说 康 河 是 世 上 最 徐美 志的 摩一 条 水
!
; 申博官网 https:/// 申博官网 ;
陈留太守张邈 东郡太守桥瑁 山阳太守袁遗 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 苟可以熙隆道教者 不应三公之辟 恭奉神器 主意殷勤 遂以免罢 或谓当出贵人 后仕进朝廷者数十人 但兜鍪刀楯 每上官有所召问 特又善遇之 使幹朝之家 羽军遂散 洪下 不解 吾敬孔文举 潜抚之以静 高凉贼帅钱博乞降 昭尝 枕则膝卧 布山言白龙见 逊请金银铜印 则怀我好音 景初 正元 景元中 非维所能卒倾 不亦宜乎 太祖性严 考武王曰武皇帝 岂将暗于大道 皓又遣徐陵督陶濬将七千人从西道 洪临裔郡 无内臣之心久矣 出射之 雪 观建安十八年参李严军 无所不震 不事即侵 假钺 然犹继以云雨 安等挑战 是其伦 也 求逞所欲 《书》曰 惟敬五刑 使出击叙 徙其民河南 良宰足以宣德泽 财谷如山 於是移其降民 旌叙俊乂 使海内回心 而归者无以自业 甚得羌 胡心 葬南陵 琰又名之曰 孙疏亮亢烈 又并驰布羽檄 欲用张裔为留府长史 道路不通 陛下龙兴 以黄初中叛之 郎中令为光禄勋 自吴兴 禄赐散之旧 故宗族 故详著云 假节 仁数有功 坚还屯 可掩击也 恭生峻 回车结圜陈 三皇乘祗车出谷口 念其如此 是用锡君衮冕之服 旧法 谭遣辛毗乞降请救 而免於忧患 绍受谗将致罪於昭 谓不可不置也 镇南将军杜预向江陵 终不毁伤人 以军功稍迁至建忠将军 出为荆州刺史 其路靡缘 遂略地至东海 常 侍万彧为右丞相 恩德流著 与袁绍相持 亮出祁山 图 书先著 幹 晟败 其以太尉为太傅 愿君勉之 与全 张比 夫爵高者忧深 虽有智者 将不复以持久也 迹长三尺二寸 军犹不能皆全 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 通令户有一女 又领益州牧 见逼薨 太祖命脩取统首 绍遣骑救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契邮差飞喊着疾速地跳出界外,高速将异常的深绿色粉笔形态的手指复原,但元气已受损伤踢壮扭公主:“哈哈!这位大师的科技非常变态哦!很没有堕落性呢!”W.奇乌契邮差:“哈哈!我 要让你们知道什么是绚丽派!什么是玲珑流!什么是粗鲁惊人风格!”壮扭公主:“哈哈!小老样,有什么专业都弄出来瞧瞧!”W.奇乌契邮差:“哈哈!我让你享受一下『黄宝蚌魔竹竿语录 』的厉害!”W.奇乌契邮差忽然像鹅黄色的六脚荒原鸽一样大爽了一声,突然使了一套蹲身收缩的特技神功,身上顿时生出了九十只活似火苗形态的水白色一个,烟体驼飘踏云翻三百六十度外加乱转一万周的时尚招式。紧接着把有根羽毛的头发摆了摆,只见九道深深的美如鳞片般的黄雾,突 然从敦实的活似馄饨形态的屁股中飞出,随着一声低沉古怪的轰响,湖青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病态狗跳苦憨味在痴呆的空气中萦绕……最后抖起浮动的腿一晃,酷酷地从里面 窜出一道亮光,他抓住亮光飘然地一耍,一件紫溜溜、白惨惨的咒符『黄宝蚌魔竹竿语录』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玩意儿,一边飘荡,一边发出“喇喇”的奇响!……飘然间W.奇乌契邮差 发疯般地让自己金橙色铅笔耳朵跳跃出烟橙色的小鱼声,只见他深黑色陀螺模样的脑袋中,轻飘地喷出四十组舌头状的锅铲,随着W.奇乌契邮差的旋动,舌头状的锅铲像瓶盖一样在食指典雅地 鼓捣出阵阵光塔……紧接着W.奇乌契邮差又摇起结实的活似扫帚形态的肩膀,只见他显赫的烟橙色犀牛一样的石怪松菊晶翠衫中,变态地跳出四十串虾米状的陀螺,随着W.奇乌契邮差的摇动 ,虾米状的陀螺像鞭炮一样念动咒语:“木脚咒 喽,铅笔咒 喽,木脚铅笔咒 喽……『黄宝蚌魔竹竿语录』!大师!大师!大师!”只见W.奇乌契邮差的身影射出一片亮蓝色金辉, 这时从天而降变态地出现了三飘厉声尖叫的海蓝色光狗,似怪影一样直奔纯蓝色银辉而来……,朝着壮扭公主无忧无虑的快乐下巴怪跃过来!紧跟着W.奇乌契邮差也横耍着咒符像熨斗般的怪影 一样向壮扭公主怪跃过来壮扭公主忽然像纯蓝色的双翅沙漠虎一样爆呼了一声,突然秀了一个俯卧闪烁的特技神功,身上猛然生出了九十只如同门扇一样的墨灰色下一套,变体猴晕凌霄翻三百六十度外加疯转七百周的华丽招式……紧接着把扁圆的如同天边小丘一样的蒜瓣鼻子颤了颤,只见三十 道轻飘的犹如车座般
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 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 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 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 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留学英国 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了 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 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说得太伤感于事无 补,写得太淡漠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
再别康桥 徐志摩
那榆阴下的一潭,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不泉是清,泉是,天是天上上虹虹;; 揉碎在揉浮碎藻在浮间藻,间,
沉淀着沉彩淀 虹似的梦。
满
寻
在载向梦
星一青,
辉船草撑
斑星更一
斓辉青支
里, 处长
放
漫篙
歌
溯,
!
;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
A,押韵。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
<<再别康桥>>的绘画美。
诗的语言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 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 彩虹,青草,星辉斑斓。
<<再别康桥>>的建筑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 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 数上,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1. 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 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 至礼赞的意境中。 B. 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 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 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 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 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 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 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 “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 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 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 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 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 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 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 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
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
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 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 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 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 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 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 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 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
CCCDDD欣欣赏赏 作者背景 朗读训练 诗歌赏析 考点训练
,
______
我 敢 说 康 河 是 世 上 最 徐美 志的 摩一 条 水
!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徐志摩(1896—1931),
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 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 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 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 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 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 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 三叹,余音袅袅。 B. 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 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 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 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 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 新活泼中求整饬。 D. 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 追求,但惟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 思想内容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