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止血凝血实验(双语版)
凝血实验实验报告
![凝血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421a0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3.png)
凝血实验实验报告凝血实验实验报告凝血实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验,用于评估人体的凝血功能。
通过测量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等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凝血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凝血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凝血功能的变化。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1. 血浆样本:采集自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使用抗凝剂离心分离血浆。
2. 凝血试剂:常用的凝血试剂包括凝血酶原时间试剂、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剂和纤维蛋白原试剂。
方法:1. 凝血时间测定:将适量的血浆样本加入试管中,加入凝血时间试剂,记录加入试剂后开始凝结的时间。
2.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将适量的血浆样本加入试管中,加入凝血酶原时间试剂,记录加入试剂后开始凝结的时间。
3.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将适量的血浆样本加入试管中,加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剂,记录加入试剂后开始凝结的时间。
4. 纤维蛋白原浓度测定:将适量的血浆样本加入试管中,加入纤维蛋白原试剂,根据试剂的变色反应判断纤维蛋白原浓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三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浆样本进行了凝血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凝血时间测定:志愿者A的凝血时间为5分钟,志愿者B的凝血时间为7分钟,志愿者C的凝血时间为4分钟。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志愿者A的凝血酶原时间为12秒,志愿者B的凝血酶原时间为15秒,志愿者C的凝血酶原时间为10秒。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志愿者A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30秒,志愿者B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35秒,志愿者C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28秒。
纤维蛋白原浓度测定:志愿者A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为2g/L,志愿者B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为1.8g/L,志愿者C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为2.2g/L。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凝血时间是血液凝结所需的时间,反映了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活性和数量。
志愿者C的凝血时间最短,说明其凝血系统功能较为正常。
实验诊断学:血栓与止血检测
![实验诊断学:血栓与止血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6f2a1cd25727a5e9846a6156.png)
(依K因子:因子Ⅱ 、Ⅶ 、Ⅸ 、Ⅹ )
三.抗凝系统:
细胞抗凝作用 体液抗凝作用: ❖ AT-Ⅲ :体内最主要的生理抗凝活性物质。 ❖ 蛋白C和蛋白S系统。
四.纤溶系统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
第二节 血栓与止血检测
❖ 机体的止血与凝血过程牵涉到多个系统的多个 环节,因此相关的检测项目也及其复杂。
[参考值]31~43s ,超过正常对照10s以上即为异常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
[临床意义]
① APTT延长:APTT是内源凝血因子缺乏最可靠的筛选试验。 主要用于发现轻型的血友病。可检出因子Ⅷ:C水平低于
25%甲型血友病。 结果延长也见于因子Ⅸ(血友病乙)、 Ⅺ和Ⅻ缺乏症; 当共同途径的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及因子Ⅴ、Ⅹ缺乏时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
一.血管壁检测
2.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束 臂试验,CRT)
[原理] 在上臂给静脉及毛细血管外加“标准压力”、增加
血管负荷,观察前臂一定范围内皮肤出血点数量的方法。 主要反映毛细血管结构和功能,也与血小板质和量有关。
[参考值] 5CM 8min 成年男性低于5个出血点; 儿童和成年女性低于10个出血点。
1.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 [原理]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释放出A肽和B 肽后转变成纤维蛋白单体(FM), FM具有自行 聚合呈肉眼可见的纤维絮状或胶冻状的特性。如 发生继发纤溶时,存在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bDP, 可与FM形成可溶性复合物,而硫酸鱼精蛋白具 有解离析出FM的能力,FM自行聚合形成肉眼可 见的纤维状物,称为3P试验阳性。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
[临床意义]
a.病理性CRT阳性见于: 毛细血管壁有缺陷的疾病: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
实验诊断学_凝血检测
![实验诊断学_凝血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61c158d028ea81c758f5784e.png)
2+ 2+
PT Reagent Extrinsic System Tissue Factor Phospholipid 2+ Calcium(Ca )
III
P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V
VII
Ca , PL
III X V II Fibrin
37℃ ℃
Measure Clotting Time
III II I
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
黏附: 黏附: 纤维蛋白( FN) 纤维蛋白(Fibrinogen FN)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VWF)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血小板膜糖蛋白 聚集和释放: 聚集和释放: 体内:肾上腺素、胶原、 体内: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 体外:瑞斯托霉素、ADP等 体外:瑞斯托霉素、ADP等。
出血和血栓形成原因
1. 2. 3. 4. 5. 6. 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 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 凝血因子含量的变化及结构异常; 凝血因子含量的变化及结构异常; 血循环中的抗凝物质; 血循环中的抗凝物质; 纤溶活性的变化和异常; 纤溶活性的变化和异常; 血流变化。 血流变化。 实验诊断的思路也应围绕这几个因素展开。
止凝血检查
血管内皮系统:出血时间测定、 血管内皮系统:出血时间测定、vWF 、 TM 血小板系统: 计数、 功能测定、 血小板系统:PLT计数、PLT功能测定、PF4、 计数 功能测定 β-TG 凝血系统:凝血因子测定(筛选实验: 、 凝血系统:凝血因子测定(筛选实验:PT、 APTT、TT) 、 ) 纤溶系统: 纤溶系统:FIB、FDP、D-Dimer、促纤溶 、 、 、促纤溶(tPA),抑纤溶 ,抑纤溶(PAI)、α2-纤溶酶抑制物 ) 纤溶酶抑制物 抗膜蛋白酶( (α2-PI) 、α2-抗膜蛋白酶(α2-AT ) ) 抗膜蛋白酶 抗凝系统: 抗凝系统:A-TⅢ、P-C、P-S、TFPI。 Ⅲ 、 、 。
实验出凝血检查
![实验出凝血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2d253b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d.png)
血小板计数与功能检测
总结词
血小板计数与功能检测是评估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常用方法 。
详细描述
血小板计数是通过测定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了解血小板数 量是否正常。血小板功能检测是通过一系列试验了解血小板 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是否正常。
04
实验出凝血检查的临床应用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诊断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详细描述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是通过在 血浆中加入部分凝血活酶和钙离子, 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以评估内 源性凝血途径是否正常。
纤维蛋白原测定
总结词
纤维蛋白原测定是评估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常用方法。
详细描述
纤维蛋白原测定是通过测定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以评估纤维蛋白原水平 是否正常,从而了解血液凝固状态。
发展
目前,实验出凝血检查已经从单一的检测项目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检测体系, 包括血小板功能检测、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测等多个项目。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实验出凝血检查将更加精准、快速和自动化。
02
实验出凝态转变为凝固态的生 理过程,包括内源性凝血途径 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03
实验出凝血检查的方法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总结词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评估外源性 凝血途径的常用方法。
详细描述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通过在血浆 中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 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以评 估外源性凝血途径是否正常。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总结词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是检测内 源性凝血途径的常用方法。
抗凝治疗的监测
监测华法林抗凝治疗
通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指标,评估抗凝治疗效果,调整药物剂量。
(诊断学)止血与凝血PPT
![(诊断学)止血与凝血PPT](https://img.taocdn.com/s3/m/394626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9.png)
获得性出血性疾病
如维生素K缺乏症、严重肝 病等,由于凝血因子合成 障碍或功能障碍引起出血。
血管性紫癜
由于血管壁损伤或通透性 增加,血液外渗至皮下组 织形成紫癜。
血栓形成与栓塞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导致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受 阻,形成血栓。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损伤等 因素导致静脉血栓形成,阻塞血管。
诊断学:止血与凝血
• 引言 • 止血机制 • 凝血机制 • 止血与凝血的异常 • 诊断学在止血与凝血中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止血与凝血的定义
止血
止血是指机体受到外力作用后, 通过一系列反应机制,使血液由 流动状态转变为凝结状态,以实 现止血的过程。
凝血
凝血是指血液由流动状态转变为 凝结状态的过程,包括内源性凝 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止血与凝血在医学中的重要性
止血与凝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 功能的重要过程,对于防止失血
过多和止血具有重要意义。
止血与凝血机制的异常可能导致 多种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 少症等,因此止血与凝血在医学
中具有重要地位。
止血与凝血机制的研究对于临床 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有助 于医生对相关疾病进行准确的诊
除了血小板外,止血过程中还涉及多 种分子,如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等, 这些分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重要 作用。
血小板能够快速到达受损部位,发挥 作用,包括收缩血管、形成血小板血 栓等。
03
凝血机制
外源性凝血途径
激活机制
外源性凝血途径由组织损伤释放 的TF启动,TF与FⅦa结合形成
TF-FⅦa复合物,进而激活FⅩ和 FⅡ,启动外源性凝血过程。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验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ad2c023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58.png)
2.中膜 大血管的中膜(media)是较厚 的一层。往往由一层基本的弹性蛋白质 (elastic lamina)来隔离内膜,并最大限 度地保持血管壁的形状和维持血管壁的质
地。中膜层还具有相当数量的平滑肌细胞 及其分泌的糖蛋白(glycoprotein)和蛋白 聚糖(proteoglycans)。
一、血管壁的结构
血管壁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三层:最内侧与血 液接触的内膜层,中间具有保持血管形状、 弹性和伸缩作用的中膜层,最外侧由结缔 组织来分隔血管壁与机体、其他组织的外 膜层。所有血管都有内膜层和外膜层。但 外膜层因血管的大小而厚薄不等;中膜层 则毛细血管完全缺如,小血管较薄,大血 管或动脉血管较厚。
1.收缩作用 血管收缩是血管参与止血最快 速的反应。可直接引起血流减慢、血管损 伤处的闭合、血管断端的回缩,以及出血 的终止。这种反应,最快时仅需0.2秒左右。 对大血管而言,血管收缩通常是中膜层平 滑肌细胞在神经调节下完成的,这种血管 收缩不至于导致血管闭合,只会影响血流; 小血管收缩,则依赖于内膜层中的周皮细 胞,这种收缩是强烈的,主要依赖体液中 的活性物质,发生持续的收缩反应,在血 栓止血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百年前确定的 Virchow’s血栓模式
血管壁受损
导致血栓的 各种因素
血流改变(主 要是血流缓慢
、涡流)
血液凝固异常
Types of Mucocutaneous
hemorrhage
Petechia(出血点;瘀点): pinpoint hemorrhage
<2mm in diameter Purpura(紫癜): > 3- 5mm in diameter Ecchymosis(瘀斑): common bruise, >5mm Hematoma(血肿): local elevation and fluctuation Epistaxis(鼻出血)
凝血实验实验报告
![凝血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e9579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a.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2. 探究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3. 掌握凝血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血液凝固是血液由流动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主要包括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血液中凝血因子在血管内激活,逐渐形成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
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由组织损伤释放的组织因子激活凝血因子,进而引发凝血过程。
三、实验材料1. 家兔血液2. 凝血酶3. 纤维蛋白原4. 氯化钙溶液5. 生理盐水6. 秒表7. 试管8. 移液器9. 玻璃棒10. 温度计四、实验方法1. 取家兔血液,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搅拌均匀。
2. 将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分别加入两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搅拌均匀。
3. 将混合后的家兔血液分为两组,一组加入凝血酶,另一组加入纤维蛋白原。
4. 将两组血液分别置于37℃恒温箱中,观察并记录血液凝固时间。
5. 分别将氯化钙溶液和生理盐水加入两组血液中,观察并记录血液凝固时间。
五、实验步骤1. 将家兔血液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搅拌均匀。
2. 将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分别加入两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搅拌均匀。
3. 将混合后的家兔血液分为两组,一组加入凝血酶,另一组加入纤维蛋白原。
4. 将两组血液分别置于37℃恒温箱中,观察并记录血液凝固时间。
5. 分别将氯化钙溶液和生理盐水加入两组血液中,观察并记录血液凝固时间。
六、实验结果1. 加入凝血酶的血液凝固时间为2分钟。
2. 加入纤维蛋白原的血液凝固时间为3分钟。
3.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血液凝固时间为1分钟。
4. 加入生理盐水的血液凝固时间为5分钟。
七、实验分析1. 通过实验可知,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均可使血液凝固,但凝固时间不同。
凝血酶的凝固时间短于纤维蛋白原,这可能是因为凝血酶在凝血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凝血反应。
2.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血液凝固时间短于加入生理盐水的血液凝固时间,说明氯化钙在凝血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
诊断学止血与凝血
![诊断学止血与凝血](https://img.taocdn.com/s3/m/527d312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d.png)
血清被挤出 血块缩小加固
[方法]
全血标本注入试管中,静置,观察 析出的血清占原有全血量的 百分比
表示血块退缩的程度
[参考值]
2h 开始退缩 18h-24h 完全退缩 退缩完全:
析出的血清
全血量 40-50%
[意义]
1.主要用于血小板功能测定的初筛试验 2.退缩不良见于:
a) 血小板功能异常或量(尤其<50109/L) b) 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
2.PAgT减低 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见于血小 板无力症、尿毒症、肝硬化、骨髓增生性疾病、 ITP 等。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测
血液由流动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称血 液凝固。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加的、 复杂的酶促反应和分子聚合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途径 (内源性、外源性)
第一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内源性、外源性)
[意 义] 2.BT缩短临床意义不大。 ① 某些严重高凝状态或血栓性疾病 ② 心梗、脑梗、DIC高凝期
筛检试验
二、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 CRT)
又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或束臂试验
[原 理]
毛细血管壁完整性
内皮结构与功能 血小板质与量
异常
脆 性 压力
通透性
紫癜、输血后紫癜、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恶性淋巴瘤、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2.观察病情 经治疗后,ITP患者的PAIg水平下降; 复发后则又可升高。
二、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
【参考值】62.5%±8.6%
诊断试验
【临床意义】
1.PAdT增高 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 心肌梗塞、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 DVT、妊高征、肾小球肾炎、肺栓塞、口服 避孕药等。
止血与凝血检查
![止血与凝血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d6f69ecf4b35eefdc9d33314.png)
恶性肿瘤 局部凝血酶和Fib生成,术 后连续观察有助于判断疗 效
DD的临床应 用
深静脉血栓(VTE)
活动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时,血浆D-D显著
升高;而陈旧性静脉血
3 栓,D-D往往不增高;动
脉血栓性疾病,如冠心 病,动脉硬化等,D-D增 高不如静脉血栓显著。
心血管疾病(CHD)
5
4 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
死检出率可达76.9%,不稳定
型心绞痛可达55%,稳定性心
整理课件
绞痛可达30%。
46
PE/DVT等排除诊断的D-dimer临界值
主要厂家 ROCHE 积水医疗
欧美 三菱 SYSMEX
日本
PE
NPV临界值 约0.5ug/ml
血栓症 PPV临界值 约2.0ug/ml
1.0-.5ug/ml 约4.0ug/ml
于提高DIC实验室诊断的灵敏度和特
V/Q造影不确定的患者,可不再进一步检
异性,尤其对早期DIC的诊断更有意1
义
2查。
溶栓治疗的监测
溶栓后深静脉血栓两天
内增高2~3倍。急性脑
梗死4~6小时升高2~3 倍,FDP升高10~13倍,
6
以后逐渐下降;到7天
时,D-D已低于溶栓前
水平,但FDP仍比溶栓
前高5倍。
床医生密切注意该患者病情,患者被确诊 为肺栓塞,经及时治疗,康复出院。
整理课件
50
病例分析
病例3:
中心ICU患者李某,男,65岁,11月3日因外 伤,昏迷,住院。
11月3日 D-D:2.5mg/l,FDP:4.6mg/L,其余结果未见异常
11月4日 PT:18.1s
APTT:131.2s
实验诊断学—止血凝血实验(双语版)
![实验诊断学—止血凝血实验(双语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49293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8.png)
实验诊断学—止血凝血实验(双语版)止血凝血2013年3月7日19:32血管壁止血作用:1.收缩反应:neurohumoral regulation→endothelial cells contract→slow blood flow→bleeding stops2.激活血小板Collagen exposed →activate vWF →collagen-vWF-platelet complex →platelet adheresion3.促进血液凝固过程Endothelial cells →tissue factor →extrinsic pathway of blood coagulationEndothelial cells →activate FXII →intrinsic pathway of blood coagulation4.抑制纤维蛋白溶解Endothelial cells →PAI(plasminogen a ctivator inhibitor)一、血管壁检测——screening test1.BT2.CRT1.bleeding time, BT测定皮肤受特定条件的外伤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反应毛细血管壁和血小板止血功能参考值:6.9±2.1minabnormal:>9minClinical significance:Influenced by the amount of platelet and the condition ofthe vascular wallBT increase:1.Abnormal function or amount of the platelet: thrombasthenia血小板无力症2.abnormal condition of the vascular wall: hereditary capillary rise syndrome3.intergrated factors: VWD、DICBT decrease:Severe hypercoagulable state and thrombotic diseases:Cerebral thrombosis、cardiac infarction、diabetes mellitus、hyperlipidemia、DVT、hypercoagulable state of DIC2.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 CRT毛细血管的完整性与其本身的结构、功能,血小板的质、量,以及一些体液因素有关。
止血血栓检验
![止血血栓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3da4a979c850ad02de80413d.png)
2019/11/7
36
病例1
最容易患上“经济舱综合症”的是老人, 正服用避孕片避孕的妇女,体重过重和刚 做过手术的人等。
解决:活动、喝水、服药等。
2019/11/7
37
临床意义
2.PT延长:
①先天性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Ⅱ (凝血酶原)、Ⅴ、Ⅶ、Ⅹ缺乏。
②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见于维生素K缺 乏、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
①古典式血友病,即血友病A,缺乏第8因
子,即抗血友病球蛋白(AHG)。这是一种遗
传性疾病,都发生在男性,由女性传递;即
患病的父亲将疾病基因传给了健康的女儿,
再由女儿传给她所生的男孩,
2019/11/7
50
病例4:血友病 HA(重型)
男9岁,自幼反复膝关节疼痛肿胀,1周前运动后, 右膝关节疼痛难忍,肿胀。
因血尿原因不明请血液科会诊。
2019/11/7
45
追问病史,患者出牙,拔牙时牙龈渗血,劳累后关节肿 痛。家族中无类似症状患者。其父母为姨表兄妹近亲结婚。
凝血因子检查:FVII:C 0.1%( 103.0±17.3% ), 对患者家系3代12人进行了调查,先证者母亲,二弟, 二 妹 , 表 弟 虽 无 出 血 症 状 , 但 FVII 分 别 为 0.40 , 0.15,0.27,0.35。故诊断为先天性FVII缺乏, 经用PCC(凝血酶原复合物浓制剂 ,主要含有凝血因子 Ⅱ、Ⅶ、Ⅹ、Ⅸ )及输血浆治疗,患者血尿消失。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全力以赴,尽善尽美” ----凌锋教授
2019/11/7
43
肺梗塞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19/11/7
凝血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凝血实验报告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5c55c04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a.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2. 掌握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3. 学习使用凝血实验器材,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
血液凝固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凝血酶原激活、凝血酶生成和纤维蛋白形成。
本实验通过观察血液凝固过程,分析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三、实验器材1. 家兔(实验动物)2. 采血针3. 采血管4. 移液器5. 移液管6. 混匀器7. 血凝仪8. 计时器9. 玻璃板10. 滤纸11. 37℃恒温水浴12. 实验记录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动物:选取健康的家兔一只,将其固定在实验台上。
2. 采血:使用采血针对家兔耳缘静脉进行采血,将血液收集在采血管中。
3. 分组:将采集到的血液按照实验设计要求分成若干组,每组血液量相同。
4. 设置实验组:a. 对照组:不添加任何物质,直接观察血液凝固过程。
b. 实验组:向血液中加入不同物质,如抗凝剂、肝素钠等,观察其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5. 血液混合:使用移液器将不同组别的血液进行混合,确保实验条件一致。
6. 血液凝固观察:a. 将混合好的血液滴在玻璃板上,使用计时器记录血液凝固时间。
b. 观察血液凝固过程中的现象,如凝固速度、凝固形态等。
7. 数据记录: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凝固时间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8. 实验重复: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每组血液进行重复实验。
9.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实验组间的差异。
10. 实验结束:将实验动物放回笼中,清理实验场地。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污染。
2. 实验过程中,避免剧烈摇晃或振动实验器材,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3.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动物进行护理,确保其健康。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比较不同实验组间的凝固时间、凝固形态等指标,分析不同物质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血栓与止血实验
![血栓与止血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ceaf1c19b89680203d8259c.png)
[参考值]
试管法 4-12min 硅管法 15-30min 塑料试管法 10-19min
• CT延长见于
因子VІІІ ,ІХ和ХІ血浆水平减低,如血 友病A和B,还见于部分血管性假血友 病患者; 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V、因子Х和纤 维蛋白原缺乏,如肝病,阻塞性黄疸、 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症,口 服抗凝剂,应用肝素以及低纤维蛋白 血症; 纤溶活性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溶, 以及血循环中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有抗凝物质如SLE等
器材和试剂 (1)组织凝血活酶浸出液:常用人 或兔脑粉浸出液。 (2)0.025mol/L氯化钙溶液。 (3)秒表、塑料试管、塑料注射器。
• 操作 (1)在试管内加入109mmol/L枸橼酸钠 溶液0.2ml,然后加入待检者血(或正常对 照)1.8ml,混匀, 3000r/min离心10min, 分离血浆. (2)取小试管一支,加入待测血浆和组织凝 血活酶浸出液各0.1ml, 37oC预温,再加 入0.025mol/L氯化钙溶液0.1ml(氯化 钙溶液也应预温),立即开启秒表,不断 轻轻倾斜试管,记录至液体停止流动所需 要的时间。重复以上操作2-3次,取平均 值,即为凝血酶原时间。 (3)同时按上法测定正常对照。
• 血块收缩不佳:主要见于血小板功
能数量的障碍以及纤维蛋白原异常, 如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 纤维蛋白原缺乏或增多症等。 • 血块收缩过度:见于先天性凝血因 子XIII缺乏症、严重贫血等。
血小板功能检测:
1. 粘附功能:常采用血小板粘附试验 (PAdT); 2. 聚集功能: 常用血小板聚集试验(PadT); 3. 释放反应: 常用β-血小板球蛋白(β-TG)测 定、 血小板第4因子(PF4)测定、血小板P-选择 素(GMP-140)测定、血小板凝血酶致敏蛋白 (TSP)测定以及5-HT)测定.血小板ATP测定等; 4. 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常用血栓烷B2(TXB2)测 定、cAMP/cGMP测定等; 5. 收缩蛋白试验:常用血块收缩时间; 6. 促凝活性:常用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 (PF3AT)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止血凝血2013年3月7日19:32血管壁止血作用:1.收缩反应:neurohumoral regulation→endothelial cells contract→slow blood flow→bleeding stops2.激活血小板Collagen exposed →activate vWF →collagen-vWF-platelet complex →platelet adheresion3.促进血液凝固过程Endothelial cells →tissue factor →extrinsic pathway of blood coagulationEndothelial cells →activate FXII →intrinsic pathway of blood coagulation4.抑制纤维蛋白溶解Endothelial cells →PAI(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一、血管壁检测——screening test1.BT2.CRT1.bleeding time, BT测定皮肤受特定条件的外伤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反应毛细血管壁和血小板止血功能参考值:6.9±2.1minabnormal:>9minClinical significance:Influenced by the amount of platelet and the condition of the vascular wallBT increase:1.Abnormal function or amount of the platelet: thrombasthenia血小板无力症2.abnormal condition of the vascular wall: hereditary capillary rise syndrome3.intergrated factors: VWD、DICBT decrease:Severe hypercoagulable state and thrombotic diseases:Cerebral thrombosis、cardiac infarction、diabetes mellitus、hyperlipidemia、DVT、hypercoagulable state of DIC2.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 CRT毛细血管的完整性与其本身的结构、功能,血小板的质、量,以及一些体液因素有关。
用加压的方法来部分阻止静脉血液回流,可以根据一定范围内新出血点的数目及大小来估计毛细血管的脆性。
Reference value: in the diameter of 5cmMale: less than 5 spotsFemale and Children: less than 10 spotsClinical significance:Positive when the amount of spots is more than the normal level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fect of the vascular wall:hereditary capillary rise syndrome、angiohemophiliaQuality and quantity defect of platelet:Thrombocytopenia 血小板减少症Platelet dysfunction syndrome 血小板功能缺陷症二、血小板检测1.keep the integrity of vascular wall and the permeability of capillary2.coagulationprimary hemostasis:Aggregation→adheresion→release→contractsecondary hemostasis:Provide the catalytic surface of the coagulation with PF3's participationScreening test:1.platelet countReference value: (100-300)×10^9/LClinical significance:Thrombopenia:Production dysfunction:Hematopoietic dysfunctionOver damage and consumption of platelet:ITP、DIC、TTPAbnormal distribution of platelet:Splenomegaly、dilution of bloodThrombocytosis:Primary increase: bone marrow incremental diseases( polycythemia ver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rimary thrombocythemia、early stage of Myelofibrosis、hemorrhage )Secondary increse: acute infection、hemolysis、certain kind of CA2.clot retraction test, CRT血液凝固后,由于血小板释放的PF4(血栓收缩蛋白),使血块收缩,血清析出。
测定析出血清量占全血量的百分数来表示血块收缩的程度,可间接了解血小板功能情况。
Reference value:定量法(凝块法):37℃1小时其血块收率为65.8%±11.0%定性试验:37℃2小时开始收缩,18-24小时完全收缩(血清占全血1/3-1/2)。
Clinical significance:Clot retracting ability is based on the platelet、fribinogen,Fg、amount of RBCIncomplete retraction:→Quantity disorder of platelet:Thrombasthenia、ITP、thrombocytosis→disorder of fribinogen:Hypofribinogenosis→increase of RBC: erythrocytosisOver retraction:Congenital/acquired FXIII deficiency syndromeDiagnostic test3.platelet associated immunoglobulin, PAIg本试验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疗效及预后估计的重要指标,也有助于其他血小板疾病的免疫机制研究。
Reference value:PAIgG:(0~78.8)ng/10^7血小板PAIgM:(0~7.0)ng/10^7血小板PAIgA:(0~2.0)ng/10^7血小板Increase of PAIg:ITP、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4.platelet adhension test, PAdT血小板具有体内粘附于内膜下组织或体外粘附于带负电荷物质的性质。
当血液通过玻珠柱时,血小板可粘附在充满玻珠的塑料管内,血中血小板数会因此而降低。
Increase:Thrombotic diseaseDecrease:→Platelet factor: thromboasthenia→intergrated hemostasis factor: vWD→others: uremia、cirrhosis、MDS、AL、exotic protein increases5.platelet aggregation test, PAgT根据血小板聚集曲线的变化了解血小板聚集的程度和速度。
Increase: thrombotic diseasesDecrese:Congenital: thromboasthenia、vWDAcquired: 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antiplatelet drugs三、凝血因子检测Screening test1.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sensitive screening test of the intrinsive coagulation system)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试剂和Ca2+,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Reference value:1、(31-43)秒2、与对照相差在10秒以内APTT increase:→congenital coagulation factor disorder1.intrinsic:VIII、IX、XI eg. Hemophilia2. common: X、V、II、FgI→acquirced coagulation factor disorder1.liver damage2.Vit K deficiency : obstructive jaundice3.hyperfribinolysis: DIC4.anti-coagulation drugs: warfarin heparinAPTT decreseThrombotic diseaseAPTT is the primary factor the monitor the use of heparin treatment2.clotting time,CT3.prothrombin time, PT在受检血浆中加入钙离子和组织因子(TF或组织凝血活酶),观察血浆的凝固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Reference value:① PT秒数:直接测定的时间(12±1)s (超过对照3s 以上为异常)② PT比值(PTR) :待测血浆PT/对照PTPTR :1.0±0.05③国际正常化比值(INR):INR=PTRISI(ISI=国际敏感指数)INR:1.0±0.1PT increase:→congenital coagulation factor disorder1.extrinsic:VII2. common: X、V、II、FgI→acquirced coagulation factor disorder1.liver damage2.Vit K deficiency : obstructive jaundice3.hyperfribinolysis: DIC4.anti-coagulation drugs: warfarin heparinPT decreseThrombotic disease4.fribrinogen, Fg凝血酶比浊法:在受检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凝血酶,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通过比浊原理计算Fg的含量。